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具体包括《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两首诗。

这两首诗分别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光,通过学习这两首诗,让学生领略古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两首古诗,掌握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自己旅游时看到的美丽景色,引导他们发现大自然的美。

(2)展示两幅古风山水画,让学生欣赏,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

2. 朗读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注意字音、停顿、语气等。

(2)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评价,教师点评。

3. 理解诗意(1)分组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

(2)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

4. 例题讲解以《登鹳雀楼》为例,讲解诗句的意境、修辞手法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诗句的写作手法,创作一句描述自然风光的诗句。

让学生谈谈学习两首古诗的收获,引导他们体会古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7. 课后作业布置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登鹳雀楼》诗句2. 黑板右侧:《望庐山瀑布》诗句3. 中间部分:生字词、诗句解释、修辞手法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2)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

2. 答案:(1)学生背诵两首古诗,家长签字。

(2)学生完成诗句解释,教师批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语文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语文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语文教课设计《古诗二首》课文原文yès ùsh ān s ì夜宿山寺t áng l ǐb ái[ 唐]李白wēilóu gāo bǎi chǐ危楼高百尺,shǒu k ězh āix īng ch én手可摘星辰。

bùg ǎn g āo sh ēng y ǔ不敢高声语,kǒng j īng tiān shàng rén恐惊天上人。

chìl èg ē敕勒歌běich áo mín g ē北朝民歌chìl èchu ān y īn sh ān xi à敕勒川,阴山下,ti ān s ìqi óng l úl ǒng g ài s ìy ě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ti ān c āng c āng yěmáng máng天苍苍,野茫茫,f ēng chu īc ǎo d īxi àn niúy áng风吹草低见①牛羊。

《古诗二首》语文教课设计夜宿山寺教课目的1.认识 8 个字,会写 6 个字。

朗诵并背诵古诗。

2.认识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述的情形,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认识 8 个字,会写 6 个字,掌握会写字的音、形、义。

教课难点能正确、正直地书写 6 个字。

教课过程一、导课同学们,李白曾望月抒情,留下了《静夜思》这首千古佳作,他也曾在另一个群星绚丽的夜晚,写下了令人惊讶的诗行,那就是《夜宿山寺》。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 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 初读古诗。

1.设计问题:“夜宿山寺”是什么意思 ?( 此处为空白点,让学生自己理解 )2.教师播放多媒体画面,创建情境,让学生赏识感悟,请学生谈谈看了此画面后有什么感觉。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优质教案

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认 6 个生字,会写 4 个字。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4.在本课学习中,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想象力量、自学力量、规律思维力量、朗读力量和语言表达的力量。

教学重点:学会书写 4 个字,并且要生疏 6 个生字。

教学难点:依据本课教学内容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确定本课的难点为通过朗读及背诵课文,让学生感受要想看到秀丽的风景就要登高远望,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做起他的事情时,只要不断努力,不怕困难,肯定会走向成功。

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今日教师要带你们去见一位知名的大诗人,你们快活吗?生:快活。

师:但是,我听说这位诗人特别宠爱接见那些会诵读古诗的小朋友,你们说这可怎么办?生:我会朗读古诗。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参与〕师:好极了,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朗读一下你知道的古诗吧。

生:〔朗读古诗〕师:你们知道这么多古诗,真是棒极了!我想这位唐代诗人王之涣早就想见一见你们了。

〔出示诗人画像〕今日,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他的一首古诗《登鹳雀楼》。

〔板书课题〕二、讲授知1.初读感知师:首先请同学们比照拼音自己读一读古诗。

生:〔自由读古诗〕2.检查读的效果师:刚刚在古诗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生字。

同学们,你们生疏它们吗?〔引导并检查学生生疏本课生字状况〕〔1〕难读字音:千〔出示“千”的生字卡片〕;〔2〕易读错字音:入、日。

〔出示“入、日”的生字卡片〕〔3〕需要读准、读好的11个生字:登、楼、白、尽、黄、入、流、千、目、更、层。

〔电脑屏幕显示生字〕3.同桌相互检查,质疑答疑师: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同桌可以相互说一说。

生:〔说说对本文大意的理解,或是对词语、字的生疏。

〕师:谁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同学和教师帮帮你。

生:〔针对自己不懂的词、句或诗句向全班提出问题,尽量让其他同学来答疑。

第8课《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8课《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8课《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第8课学习《古诗二首》。

具体内容包括《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我们将深入了解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孩子们对我国古典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朗读、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

难点:体会古诗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鹳雀楼和庐山瀑布的美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详细过程:(1)展示鹳雀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楼的特点。

(2)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让学生描述瀑布的壮观景象。

2. 学习《登鹳雀楼》详细过程:(1)让学生自读古诗,注意字音和停顿。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3)讲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4)分析古诗的韵律美,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节奏。

3. 学习《望庐山瀑布》详细过程:(1)学生自读古诗,注意字音和停顿。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3)讲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4)分析古诗的意境美,让学生展开想象。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两首古诗的意境。

六、板书设计1.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望庐山瀑布》作者:李白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

(2)用自己的话描述两首古诗的意境。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二首》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二首》部编版
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对古诗的朗读、感悟和欣赏,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背景,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同时,结合课文注释,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提高语文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语文核心素养: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诗二首》,使学生感受自然美和古建筑的魅力,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诗二首》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游玩时,有没有见过美丽的瀑布或壮丽的景色?”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古诗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诗中的美妙意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古诗的兴趣还是挺高的。通过导入环节的问题,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经历,这对于后续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在讲授古诗的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从他们的反应来看,这种方法还是有效的。
不过,我也注意到在理解古诗难点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比如在《望庐山瀑布》中,“疑实例和比喻,来帮助他们形象地理解诗句的含义。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诗的基本概念,学习如何欣赏古诗的韵律和意境。古诗是古代诗人对生活、自然和情感的抒发,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两首具体的古诗《望庐山瀑布》和《登鹳雀楼》。这两个案例分别展示了诗人如何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自己的情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句的朗读、理解和背诵。对于难点部分,如古诗的意境感悟,我会通过图片、故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三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三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三篇古诗二首一、教材剖析部编本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习题编排了《古诗两首》《雾在哪里》《雪孩子》3篇课文。

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习题的单元,本单元课文偏重于体现想象之美,教学重点是“展开想象,取得初步的体验”。

教学中要按部就班,体现指导的条理性。

《古诗两首》可以利用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环境清幽和草原的苍茫、高远辽阔。

教学中宜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与音像资料展开想象,以诵读为主要方式,进行理解积攒。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人用极度夸大的笔调形象、生动地勾勒出山上的寺院楼非常高。

前两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是从视觉感受上写出楼高,后两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从听觉上进一步衬托出楼高。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丰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开头两行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烘托得十分宏伟。

接着两句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蒙古包,盖住了草原的五湖四海,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最后两行描画了一幅水草丰富、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

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

全诗格调明朗豪爽,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一直受到历代文论家和文学史论着的一致好评。

《语文课程规范(2011版)》指出第一学段古诗教学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取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柔美。

”温儒敏老师谈到古诗的教学,的规定就是重复诵读,熟读成诵。

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没必要在主习题思想、意义价值、艺术手法等方面讲太多。

二年级的学生对诗歌语言的感受力有限,因此教学时力求做到:谈化诗意,精析诵读,多元教学,渲染意境。

器重朗诵的指导,通过朗诵,培养学生的语感。

每一次朗诵要到达什么目标,老师要心中有数。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具体章节为《古诗二首》。

详细内容包括《静夜思》和《望庐山瀑布》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通过对古诗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朗读两首古诗,并能背诵。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了解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3. 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背诵两首古诗,掌握生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两幅美丽的山水画,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引入古诗学习。

2. 自主学习:学生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诗句的节奏。

3.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诗句的含义,介绍古诗背景和作者,帮助学生理解古诗。

4. 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注意语气、节奏,逐步过渡到背诵。

5. 例题讲解: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帮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互动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古诗二首》2. 内容:《静夜思》作者:李白生字:床、前、月、光、低、思、故乡《望庐山瀑布》作者:李白生字:望、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两首古诗,注意生字的书写。

b. 选取一首古诗,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中的画面。

c. 家长协助,了解古诗背后的故事,记录下来。

2. 答案:a. 略b. 示例:《静夜思》中的画面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描述:夜晚,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地面仿佛铺上了一层霜。

我抬头望着那圆圆的月亮,不禁想起了远方的故乡。

c.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古诗教学的质量。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2)理解古诗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3)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画面。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通过古诗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古诗,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3)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生活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题: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2. 课型:新授课3. 教学内容:两首古诗《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2)理解古诗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3)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画面。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部分生字词的理解;(2)古诗中画面的描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已学的古诗,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古诗;(2)出示课题,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 朗读古诗(1)学生自读两首古诗,注意字音、节奏;(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3)指名读,检查学生朗读情况;(4)全班齐读。

3. 理解诗意(1)学生自读两首古诗,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意;(2)教师讲解古诗中的生字词;(3)学生复述诗意,教师点评。

4. 描述画面(1)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画面;(2)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描绘画面。

5. 小组合作(1)学生分小组,讨论两首古诗的异同;(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3)教师点评,总结两首古诗的特点。

6. 课堂小结(1)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教师点评,强调重点内容。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古诗二首》2. 两首古诗的题目、作者、背景简介3. 古诗中的生字词及词义4. 两首古诗的异同点七、作业设计1. 背诵两首古诗;2. 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画面;3. 搜集其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分享。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主要教学内容为《古诗二首》。

具体内容包括《静夜思》和《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的学习。

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掌握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掌握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两幅美丽的山水画,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进而引出本课内容。

2. 新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两首古诗,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讲解诗句:教师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4. 学习生字词:通过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识、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古诗,进行逐句讲解,分析诗句的意境。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例题,分析另一首古诗的意境。

7. 朗读与背诵:组织学生分组朗读、背诵两首古诗,培养学生的语感。

六、板书设计1. 《古诗二首》2. 内容:《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并背诵《静夜思》和《望庐山瀑布》。

(2)用生字词造句。

(3)分析两首古诗的意境。

2. 答案:(1)见板书设计。

(2)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见教学过程第6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古诗的朗读、背诵掌握较好,但在理解诗句意境方面还有待提高。

19《古诗二首》(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19《古诗二首》(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19《古诗二首》(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古诗二首》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19课《古诗二首》。

这两首古诗分别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牧的《山行》。

这两首诗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古诗的字面意思。

2.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审美情趣,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两幅美丽的古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中的景色,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习《登鹳雀楼》(1)让学生自读古诗,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领读,让学生注意古诗的韵律。

(3)讲解古诗的字面意思,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

(4)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登高远望的情怀,感受大自然的壮丽。

3. 学习《山行》(1)重复上述步骤,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2)让学生对比两首诗的景色描绘,体会诗人的情感。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用彩色笔描绘出诗中的景色。

5.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古诗进行朗读和表演。

六、板书设计1.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七、作业设计1. 抄写《登鹳雀楼》和《山行》。

2. 选取一首古诗,用画笔描绘出诗中的景色。

3. 家长参与:与家长共同完成一首古诗的朗读和表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内容包括《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

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理解古诗的意境,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意思。

2. 学会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其背景,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学会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其背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两幅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中的景色。

接着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两首古诗《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

2. 新课内容:(1)学习《登鹳雀楼》a. 朗读古诗,注意停顿和语气。

b. 讲解生字词,如“鹳雀”、“楼”、“白日”等。

c. 介绍作者王之涣及其背景。

d. 讲解古诗的意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e. 学生齐读古诗,体会韵律美。

(2)学习《望庐山瀑布》a. 朗读古诗,注意停顿和语气。

b. 讲解生字词,如“庐山”、“瀑布”、“遥看”等。

c. 介绍作者李白及其背景。

d. 讲解古诗的意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e. 学生齐读古诗,体会韵律美。

3.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自己对两首古诗的理解,选择其中一首进行绘画,展示古诗的意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古诗二首》2. 板书内容:《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意境:遥望山水,感慨时光流转《望庐山瀑布》作者:李白意境:遥看瀑布飞流直下,赞美大自然壮丽景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自己对两首古诗的理解,选择其中一首进行绘画,展示古诗的意境。

2. 答案:学生作品,以绘画形式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1)课后收集其他著名的古诗,与同学分享,共同欣赏。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三篇课题古诗二首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课安排的是两首古诗,分别是唐朝诗人王之涣写的《登鹳雀楼》和唐朝诗人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

两首古诗都用凝炼精妙的语言描写了祖国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两首古诗意境深远,极具画面感。

《望庐山瀑布》更是富有神奇的想象力。

基于教材特点,在教学中,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充分利用插图来展现美,发挥想象充实美,联系生活发现美,进而动情地表达美。

两首古诗文字优美,充满韵味。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理解作者的心情,同时又使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识字活动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重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

(重点)3.能体会诗句的意思及蕴含的哲理。

(难点)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学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谈话导入,引出古诗(用时:5分钟)1.引导学生背诵自己积累的古诗。

2.教师板书《登鹳雀楼》,教学生识记“楼”字。

3.结合学生质疑介绍“鹳雀楼”。

出示图片。

4.介绍诗人王之涣。

5.范读全诗,指导朗读。

1.学生背诵自己学过的古诗。

2.学生认读“楼”,再想一想怎样记住这个字。

(1)学生跟着老师范写进行书空“楼”。

(2)说说注意点,并临写一个。

3.学生读题质疑。

欣赏图片,了解“鹳雀楼”。

4.了解诗人王之涣。

5.跟着老师朗读古诗,读出节奏。

1.学生交流自己学过的古诗不多,它的作用是创设一个诗歌的氛围。

2.鹳雀楼、诗人的资料只需老师简单介绍即可,而了解鹳雀楼的雄伟壮丽是为学习诗歌做准备的,所以应该用图片介绍。

二、图文结合,细读品味(用时:25分钟)1.教师朗读古诗,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想象诗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9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9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9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体会古诗的意境。

(3)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中的画面。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通过观察和想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两首古诗《望庐山瀑布》和《夜宿山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体会古诗的意境。

2.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中的画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出示课题,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两首古诗,注意读音,圈出生字词。

(2)学生交流自读情况,教师指导并正音。

3. 朗读感悟:(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指导并评价。

(3)男女生赛读,全班齐读。

4. 理解诗意:(1)学生自读诗句,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学生交流理解情况,教师指导并总结。

5. 感悟意境:(1)学生观察插图,想象诗句中的画面。

(2)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中的画面。

(3)教师总结并指导。

6.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两首古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7. 总结全诗: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两首古诗的特点和魅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古诗二首》2. 诗句及作者3. 诗意及意境4. 作者思想感情七、作业设计1. 抄写两首古诗。

2. 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中的画面。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具体内容包括《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让学生感受古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古诗中的美好意境,激发对大自然和古典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诗的朗读与理解,重点词汇和句式的掌握。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两幅美丽的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画中的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古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 朗读古诗: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两首古诗,注意停顿、重音等朗读技巧。

4. 理解古诗: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古诗的意思,教师给予指导。

5. 例题讲解:针对古诗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古诗二首》2. 板书内容:《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作者:李白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其中一首。

(2)用自己的话解释古诗的意思,与家人分享。

(3)画出你心中的《登鹳雀楼》或《望庐山瀑布》景象。

2. 答案:(1)见板书内容。

(2)见课堂讲解。

(3)自由发挥,符合古诗意境即可。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主题为《古诗二首》。

详细内容包括《静夜思》和《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的学习。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掌握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夜晚的景色,引出《静夜思》。

2. 朗读感悟:(1)学生自读《静夜思》;(2)指名朗读,教师点评;(3)全班齐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2)教师讲解生字词;(3)学生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方法。

4. 理解诗句:(1)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的意思;(2)教师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诗句;(3)全班交流,分享诗句的理解。

5. 情感体验:(1)学生谈自己对诗句的感受;(2)教师引导,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人的情感。

6. 学习《望庐山瀑布》:(1)学生自读《望庐山瀑布》;(2)指名朗读,教师点评;(3)全班齐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六、板书设计1. 《静夜思》生字词:床、前、光、疑、举、低、思、故乡、明、月、光、地上、鞋、儿童、走、来、不、知、细、叶、声、香、山、花、红、了、月、夜、静、秋、思、乡、情。

重点句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 《望庐山瀑布》生字词:望、庐、山、瀑布、生、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古诗二首 优质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古诗二首 优质版教案

水滚滚流入大海。

(2)学习“依”字。

(出示课件10)点拨:本诗中“依”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太阳依偎在群山的怀抱里。

①交流识字方法:同学们,“依”是我们要学习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借助形声字构字规律;“加一加”)②字理辅助识字。

课件出示“依”的字理演变图:解读字理:甲骨文的“依”就像是婴儿包裹在被子里一样,包婴儿的被子就像是成年人的衣服,后来人们将“人”从“衣”中分离出来。

所以“依”是依存、依靠的意思。

组词:依靠、依赖、相依为命。

3.学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板书: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理解诗词含义。

(出示课件11)“欲”是想要。

“穷”是穷尽。

“千里目”就是“目千里”。

用夸张的手法来形容看得远。

(2)感悟道理: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景色。

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4.想象画面,总结哲理。

(1)提问:诗人登上鹳雀楼后看到了什么?在楼上又想到了什么?(出示课件12)(板书:登楼所见登楼所思)课件出示插图,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请同学们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出示课件13)预设: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下沉,滔滔的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

(2)引导:诗人想把所有美景全部都看完,所以他踮起脚,伸(2)拓展积累。

(出示课件22)在唐代,有许多诗人都到过鹳雀楼,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有一位叫畅当的诗人,他站在鹳雀楼上,觉得自己高瞻远瞩,眼界超出了尘俗,所以他就挥笔写下了一首《登鹳雀楼》。

大家感兴趣的话下课后也可以背一背。

登鹳雀楼【唐】畅当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3.课堂演练。

(出示课件23、24)4.布置作业。

(出示课件25)(1)背诵《登鹳雀楼》。

(2)给爸爸、妈妈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板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电子版教案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瀑、布、炉、烟、遥、川”6个生字,会写“照、炉、烟、挂、川、直”6个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古诗二首》,包括《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具体内容包括对诗句的理解、背诵、赏析以及对作者背景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两首古诗,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2. 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对两首古诗的理解和背诵。

难点:体会古诗的意境,理解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两幅古风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两首古诗《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

2. 诗句理解(1)带领学生逐句理解《登鹳雀楼》,讲解关键词汇,分析诗句所表达的意境。

(2)同理,对《望庐山瀑布》进行逐句解读。

3. 例题讲解选取两首古诗中的典型句子,分析诗句的修辞手法,让学生了解古诗的韵律美。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诗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

(2)进行诗句默写比赛,检查学生对古诗的掌握程度。

5. 背诵与赏析(1)带领学生朗读两首古诗,体会古诗的节奏感。

(2)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古诗的感悟和理解。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两首古诗的全文及重点词汇。

2. 黑板右侧:两首古诗的意境简笔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堂学习,用自己的话描述《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的画面,并尝试创作一首以山水为主题的五言绝句。

2. 答案示例:描述:《登鹳雀楼》描绘了一幅壮阔的黄河风光,诗人登高远望,感叹人生短暂;《望庐山瀑布》则展现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诗人遥望瀑布,心潮澎湃。

创作示例:登高望远心悠然,黄河滔滔水接天。

世间繁华如一梦,何必执着尘世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讲解、练习、背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两首古诗。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古诗二首
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

朗读并背诵古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掌握会写字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
能正确、端正地书写6个字。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李白曾望月抒怀,留下了《静夜思》这首千古佳作,他也曾在另一个群星璀璨的夜晚,写下了使人惊叹的诗行,那就是《夜宿山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初读古诗。

1.设计问题:“夜宿山寺”是什么意思?(此处为空白点,让学生自己理解)
2.教师播放多媒体画面,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感悟,请学生谈谈看了此画面后有什么感受。

(留空白,让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点拨强调一点:山上寺院里的楼很高)。

3.请学生打开书,自由读古诗,体会诗人作诗时的感受。

(本环节意在使学生整体把握古诗内容)
(二)理解诗句。

1.学生研究、合作、体验。

新课标第一网
(1)让学生边读古诗边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遇到难以理解的词语、诗句,查字典解决。

(2)让学生小组内交流。

(3)各小组汇报诗中关键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2.小组汇报。

(1)通过小组学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了?(指名说)
(2)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请学生质疑,请会的同学帮助解答,老师加以引导。


(3)请四个同学每人说一句诗的意思。

新|课 |标|第 |一| 网
(4)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来形容诗中所描写的这座楼。

(高)
(5)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楼很高,请你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三)诵读欣赏,品读古诗。

1.通过学习,我们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了解,你能加上动作、语气自己读读这首诗吗?注意要读出你自己的感受。

(学生采取个人诵读,合作诵读,分组诵读,加动作诵读等形式练习诵读古诗)
2.教师配乐范读,然后引导学生配乐朗读,进一步体会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

(尊重学生,以学生评析为主,教师适当点拨、指导)
三、练习
1. 齐读古诗,加强记忆。

在朗读的基础上,教师播放音乐,全体学生起立,根据诗意加上动作背诵古诗。

2.利用课外资料,请同学们把已经查找好的李白的其他诗,读给大家听听。

四、总结新课标第一网
诗人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山上的这座楼好像有一百尺高,站在楼山就可以用手摘下月亮和星星。

我不敢在这儿大声说话,恐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全诗语言朴素自然,却十分生动形象。

这里,诗人发挥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

五、作业
回家后请你把这首古诗背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也可以把这首诗画成一幅画。

六、板书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敕勒歌
教学设想:
本篇课文是首民歌,仅仅有27个字,却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壮阔,富饶,幸福安康的草原生活,本课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它风格朴素、意蕴真淳,语言浅近明快。

所以本课以阅读欣赏为主,以课件为辅助给学生美的的体会进而美的教育。

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学习用动静结合来体现草原美的写法。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大草原的富饶、广阔和美丽,体会敕勒族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感受作者那种对大草原那种无比喜悦和热爱之情。

4学生会背诵这首民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上课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创造一个宁静的氛围,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把学生带入一个美丽的梦景。

2利用课件展示课文内容,教师在黑板上板题目:敕勒歌。

二初读全诗,字词释义
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

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读准诗中“见”的音。

)3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诗的大概意思。

4全班齐读古诗。

二、分步解读,把握诗境
1解题意。

读诗题,看注释了解题意。

敕勒是一个游牧的民族,生活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

这首诗就是敕勒人所唱的牧歌。

2读通诗句,理解诗意。

①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敕勒川,阴山下。

”这一句写了敕勒川的位置。

敕勒川,在阴山的脚下?
②“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了解“穹庐”指的是敕勒人生活的毡帐,就是现在的蒙古包。

表现了天高地阔,草原辽阔无边,地之四边与天之四垂相接,天空像巨大的蒙古包。

用自己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饱含了草原牧民热爱自己的家园的情感。

③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诗中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一片,正是要突出表现大草原的这种天地旷远、浩瀚自然的特点。

虽然诗中没有写人,但诗中并非无人,风吹草低见牛羊,有牛羊的地方就有人,或者说有一双发现这些牛羊的牧民的眼睛出现在诗里。

在这样“天苍苍,野茫茫”的背景下,就可能给我们如下的感觉:(1)
油然涌起的生机感、喜悦感;(2)尤感这些生机、活力、生命信息的宝贵;(3)在这样草原辽阔、水草丰美之处的牛羊、牧民的怡然自得,自由自在。

三、再读本诗品悟诗意
1让学生再读课文,由诗入画。

这是一幅图画,远远的是雄伟的阴山,向天空看蓝天白云,美丽的草原无边无际,天地相接,轻风一来,牛壮羊肥,若隐若现,这是多么自然的和谐图呀,我们经常讲,要创造一个和谐的世界,那不正是我们追求的生活吗?
2教师有感情地描述诗境:(课件展示草原风景,教师配乐朗读)
“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无际地延伸开去,只有那同样辽阔的天宇,如同蒙古包一般从四面低垂下来,罩住浩瀚的草原。

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

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


3.交流: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体悟诗情,感受草原风光的辽阔壮美,激发学生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四、学生背诵本诗。

1给学生读背时间。

2教师利用课件练习,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ì lè() qióng()庐见()牛羊
天似()笼()盖
3全班学生齐背本诗。

4观察课件展示风景,配乐背诵。

五、总结
《敕勒歌》把草原的清新、辽阔,把敕勒川所散发的山野草地的特殊气息尽收诗中,宛如一幅草原放牧的美丽画卷,可谓“诗中有画”。

它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直白如画,艺术概括力极强。

宋代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

这首民歌风格奔放、雄健质朴,寥寥几句就十分生动地勾勒出内蒙古独特的壮丽
景色,反映了敕勒族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这不正是人们向往的人类生活的天堂。

六、用课件播放《天堂》这首歌,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板述设计:
敕勒歌
(北朝民歌)
草原美景
背景:阴山下
全景: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特写:风吹草地见牛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