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语文S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9课《这个办法好》教案

合集下载

《这个办法好》的教案教学设计

《这个办法好》的教案教学设计

《这个办法好》的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办法的好处。

(2)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故事主要内容的能力。

(3)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的办法”说句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讲述、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3)运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意识。

(2)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办法的好处。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的办法”说句子。

2. 教学难点:(1)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2)运用语言表达故事主要内容。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卡片。

(3)情景模拟道具。

2. 教学环境:(1)教室布置:座位分组,便于小组合作。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故事音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引发学生好奇心。

2. 讲述故事:(1)完整讲述故事,让学生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3. 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2)用“的办法”造句,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故事:(1)分组讨论:故事中哪个办法好,为什么?(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情景模拟:(1)分组进行情景模拟,模拟故事中的情景。

(2)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布置课后作业:用“的办法”写一篇小短文。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掌握程度,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情感变化。

2. 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和运用能力,特别是“的办法”这个词组的运用。

2017年春季学期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3 9 这个办法好教案1

2017年春季学期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3 9 这个办法好教案1

9 这个办法好1这个办法好2毛máo 泽zã东dōnɡ七qī岁suì的de 时shí候hou,常chánɡ和hã小xiǎo 伙huǒ伴bàn ①们men 到dào 山shān 上shànɡ去qù放fànɡ牛niú,砍kǎn 柴chái,捡jiǎn 果ɡuǒ子有yǒu 一yì回huí,他tā想xiǎnɡ:怎zěn 样yànɡ能nãnɡ放fànɡ好hǎo 牛niú,又yîu 能nãnɡ多duō砍kǎn 些xiē柴chái,还hái 能nãnɡ捡jiǎn 些xiē果ɡuǒ子zi 呢ne?[句导读:“怎样能……又能……还能……”一句表现出毛泽东是一个爱动脑思考的孩子。

]他tā想xiǎnɡ出chū了le 一yí个ɡâ办bàn 法fǎ②,把bǎ大dà家jiā分fēn 成chãnɡ三sān 个ɡâ小xiǎo 组zǔ:一yì组zǔ放fànɡ牛niú,一yì组zǔ砍kǎn 柴chái,一yì组zǔ捡jiǎn 果ɡuǒ子zi 。

[句导读:毛泽东懂得分工合作,能把事做得又快又好。

]段导读:毛泽东动脑筋思考并合理进行了分工。

天tiān 快kuài 黑hēi了le,放fànɡ牛niú的de 把bǎ牛niú喂wâi 得de 饱bǎo 饱bǎo的de,砍kǎn柴chái 的de 背bēi 回huí了le 许xǔ多duō③柴chái,捡jiǎn 果ɡuǒ子zi 的de 捡jiǎn 了le 满mǎn 篮lán 的de 野yě果ɡuǒ子zi 。

这个办法好的教案

这个办法好的教案

第一章:引入新课教学目标:2. 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的解决办法。

教学内容:1. 引入主题:通过一个小故事,让学生思考主人公遇到问题时是如何解决的。

2. 引导学生讨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方法。

第二章:讨论问题解决办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解决问题办法。

2.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思考:遇到问题时,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寻找解决办法?2. 举例说明:通过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解决问题办法。

第三章:学习有效沟通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入话题:讨论为什么有效沟通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2. 活动练习:通过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实践有效沟通的技巧。

第四章:培养创新思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入话题:讨论创新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2. 活动练习:通过一些小组讨论和创意练习,让学生发挥创新思维,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所学内容。

2. 培养学生反思和自我评估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和方法。

2.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种问题解决办法进行展示,并分享他们的体会和收获。

第六章:案例分析与讨论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不同问题解决办法的适用性。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判断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入案例:提供一个综合性的案例,让学生分析问题所在和可行的解决办法。

2.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案例,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案。

第七章:团队协作与问题解决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团队合作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团队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个需要协作的问题解决任务。

一年级语文下册《这个办法好》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这个办法好》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这个办法好》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对话和描述,并能运用其中的句子进行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活动,提高语文素养。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这个办法好》是一篇描写孩子们解决问题的故事。

2.2 生字词:学生需要认读和理解的生字词有:办法、问题、讨论、尝试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对话和描述,并能运用其中的句子进行表达。

3.2 教学难点: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认读和理解生字词,可以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

4.3 课文朗读与理解: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停顿。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可以通过问题解答、讨论等方式进行。

4.4 对话与描述: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对话和描述,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

4.5 品德教育: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道德观念,可以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

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5.1 课后作业:学生需要回家后复习课文和生字词,并完成课后练习题目。

5.2 评价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朗读比赛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听力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以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6.2 口语表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6.3 阅读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这个办法好_语文s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这个办法好_语文s版

《这个办法好》(教案)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教学目标】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1.知识与技能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这个办法好》的教案教学设计

《这个办法好》的教案教学设计

《这个办法好》的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情节。

帮助学生掌握故事中的核心词汇和表达方式。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运用故事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交流。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教学故事《这个办法好》的内容,包括故事的主要角色、情节和解决方案。

故事中的核心词汇和表达方式,如“办法”、“问题”、“解决”等。

2.2 教学资源故事文本《这个办法好》。

词汇卡片,包含故事中的核心词汇。

图片或插图,用于辅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为故事的学习做好铺垫。

3.2 故事阅读分组让学生朗读故事,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回答相关问题,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

3.3 词汇学习通过词汇卡片,教授故事中的核心词汇和表达方式。

让学生通过卡片游戏或小组活动,巩固词汇的记忆。

第四章:课堂活动4.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选择自己喜欢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鼓励学生运用故事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对话表演。

4.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遇到类似问题时的解决办法。

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大家一起交流和比较不同的解决办法。

回顾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解决办法,强调故事中的核心词汇和表达方式。

5.2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故事的内容和解决办法。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问题,用自己的办法进行解决,并写成短文。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观察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情况。

注意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词汇运用能力,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6.2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关注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对词汇的掌握。

鼓励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所学,提出问题并给出自己的解决办法。

一年级语文下册《这个办法好》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这个办法好》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懂得分享和助人为乐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

2.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运用课文内容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小组讨论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所描述的自然环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环境的看法和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巩固知识点。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一个环保主题设计活动方案。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朗读等。

2. 生字词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这个办法好》教学设计(S版一年级下册)

《这个办法好》教学设计(S版一年级下册)

《这个办法好》教学设计(S版一年级下册)《这个办法好》教学设计(s版一年级下(卷)教学要求:1.熟悉课文“这种方法很好”,并能在课文结束后回答问题。

2.识别14个生词,并以标准化的方式书写2个生词。

3懂得遇事善于开动脑筋设法巧干,学习与他人团结合作、互助友爱。

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14个生词,用标准化的方式写7个生词。

2懂得遇事善于开动脑筋设法巧干,学习与他人团结合作、互助友爱。

教具准备:1教学课件。

2生字卡片。

学习过程:[您正在浏览broaddawn online提供的文章]1。

交谈并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会碰到很多事,我们怎样去做呢?让我们一起学学毛泽东小时侯的故事吧!请你大声读读:《这个办法好》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第一位国家主席,是他领导全国人民打败了敌人,建立了新中国,今天我们学的故事是他七岁的时候,也就是跟你们一样大时发生的事情,让我们赶快来读读课文吧。

(简略介绍毛泽东,使学生产生(赞赏)二、学习课文,随文识字。

首先听老师再读一遍,注意每个单词的发音。

[评论:通过听力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理解。

]2请你自己认真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铅笔标出自然段序号,遇到不认识或不熟悉的字用横线标出,说说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结合上下文猜一猜、拼拼音、看查字表、问别人等。

)请你想办法解决吧。

[点评: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这篇文章中有多少自然段落?(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4.在同一张桌子上互相朗读。

如果他读得好,请画一张纸★ 在主题旁边。

如果他还有不知道的话,请帮助他。

【点评:发挥同伴学习的作用,相互帮助,培养合作意识。

】5哪一段写的是毛泽东想的好办法,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后说一说。

(出示课件。

)6.毛泽东是怎么想的?请同时阅读最后两段并完成讨论:(展示课件)[点评:通过小组讨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

](是爱劳动的孩子。

毛泽东不仅爱劳动,他还要“想”,怎样能干得多一些。

一年级语文下册《这个办法好》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这个办法好》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会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表达和交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学会分享和合作。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能够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表达和交流。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课文中长句子的理解与表达。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学生分组,准备小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b.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提问:“这个办法好”指的是什么办法?2. 学习课文:a.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b.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反复朗读,直至熟练。

c. 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节奏。

3. 理解课文内容:a. 教师引导学生跟随课件或黑板,逐句理解课文内容。

b. 针对课文中的长句子,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4. 小组合作:a.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句子如何表达。

b.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教师点评并指导。

5. 课堂练习:a. 教师给出与课文相关的句子,学生进行仿写。

b. 学生互相交换练习,教师进行点评。

b. 针对课文主题,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7. 布置作业:a. 抄写生字词。

b. 家庭作业: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表达和交流。

8.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生字词的抄写和家庭作业。

3.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访谈或小测验,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和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如校园环保行,让学生亲身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开展主题班会,讨论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年级语文下册《这个办法好》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这个办法好》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这个办法好》教案教学目标:1 熟读《那个方法好》课文,能回答文后问题。

2 认识生字11个,规范书写生字“法”字。

3 明白得遇事善于开动脑筋设法巧干,合理分工合作,善于用最少的时刻,最少的力气把情况做得最好。

教学重点、难点:1 认识生字11个,规范书写生字“法”字。

2 明白得遇事善于开动脑筋设法巧干,合理分工合作,善于用最少的时刻,最少的力气把情况做得最好。

教具预备:教学课件。

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爱好。

出示毛泽东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认识他吗?(简介毛泽东——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第一位国家主席,是他领导全国人民打败了敌人,建立了新中国。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毛泽东小时候的故事,那个故事是他七岁的时候,也确实是跟你们一样大时发生的情况,让我们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那个方法好》趁机指导生字“法”。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 听录音,注意听每个字的发音。

2 请你自己认真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遇到不认识或不熟悉的字用横线标出,说说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如何办?(结合上下文猜一猜、拼拼音、看查字表、问别人等。

)请你想方法解决吧。

3 说说本文有几个自然段?4 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学习生字、词。

三、学习课文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这一段要紧写了什么?(毛泽东小时候常常和小伙伴们上山放牛、砍柴、捡果子。

)他是个如何样的小孩?(爱劳动)从哪看出他爱劳动?(常)课件出示相关的句子。

2、哪一自然段写的是毛泽东想的好方法,谁情愿读给大伙儿听?听后说一说。

那句话最能表现出毛泽东善于摸索?从文中画出来,读给大伙儿听。

课件相机出示:引导学生明白得“能”、“又能、“还能”所表达的意思。

毛泽东想的是啥方法?课件相机出示:3、那个方法方法好吗?请小同学们自由读一读最后两段,从文中画一画。

课件相机出示:读完讨论:(1) 毛泽东和小伙伴有哪些一样的地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点?(2) 假如毛泽东没有想出那个方法,又会如何样?什么缘故说那个方法好?(是爱劳动的小孩。

一年级语文下册《这个办法好》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这个办法好》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办法”、“只好”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分享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生字新词的学习与理解。

2. 句子的朗读与表达。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掌握。

2. 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4. 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或图片。

教案内容请提供相关要求,以便我为您编写完整的教案。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创设情境:讲述一个关于合作的故事,引出本课主题。

2. 学习课文(1)初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

(2)理解课文: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合作的重要性。

3. 朗读感悟(1)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2)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谈论自己与朋友合作的故事,分享合作带来的快乐。

4. 巩固练习(1)生字词练习:用生字词造句,巩固所学知识。

(2)课后作业:布置一道与合作有关的课后作业,如:“你和你的朋友合作完成了一项任务,请写一篇小作文,谈谈你们的合作过程和感受。

”七、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个办法好》,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

我们要学会与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分享快乐。

八、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基本掌握了生字新词。

在讨论交流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的合作经历。

但在课堂巩固环节,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这个办法好》教案

《这个办法好》教案

《这个办法好》教案一、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3.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懂得遇事要和大家一起商量,学会珍惜集体智慧。

二、教学重点: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联系生活实际,懂得遇事要和大家一起商量,学会珍惜集体智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办法”在文中的不同意思。

四、教法学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谈话法、讨论法、讲述法。

2. 利用图片、课件等教学辅助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学习课文:a.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b.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c. 指名回答,根据回答讲课文内容。

d. 学习生字词。

3.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a.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b. 学习“办法”一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c. 讨论:为什么说“这个办法好”?4. 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a. 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b. 学习“办法”一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c. 讨论:人们是用什么办法让井水供大家方便饮用的?5. 学习课文第四、五自然段:a. 指名读第四、五自然段。

b. 学习“办法”一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c. 讨论:人们是通过什么办法找到水源的?6. 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a. 指名读第六、七自然段。

b. 学习“办法”一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c. 讨论:人们是通过什么办法解决饮水问题的?7. 学习课文第八、九自然段:a. 指名读第八、九自然段。

b. 学习“办法”一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c. 讨论:人们是通过什么办法让井水保持清洁的?8. 学习课文第十自然段:a. 指名读第十自然段。

b. 学习“办法”一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c. 讨论:人们是通过什么办法让井水供大家方便饮用的?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懂得遇事要和大家一起商量,学会珍惜集体智慧。

一年级语文下册《这个办法好》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这个办法好》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这个办法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办法、好”等词语;(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3)学会生字词,并能应用于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情境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能力;(3)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2)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分享的品质;(3)引导学生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和语气;2. 生字词学习: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应用于实际情景中;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 拓展训练:进行相关话题的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合作交流。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情境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2. 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能力;3. 启发式教学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2. 生字词卡片;3. 相关话题的拓展材料;4. 教学录音机、音响等设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情境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生字词学习: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进行组词练习;3. 课文朗读: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掌握;4.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结构,讲解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5.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6. 拓展训练:进行相关话题的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8.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一年级语文下册《这个办法好》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这个办法好》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这个办法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办法、好”等词语。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2)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教育学生学会分享、合作和尊重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认读和理解生词。

(2)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合作精神。

2. 教学难点:(1)生词的认读和理解。

(2)朗读的节奏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课文《这个办法好》PPT、生词卡片、图片等。

2.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课文封面,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这个办法好》。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办法”的理解和例子。

2. 学习课文:(1)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3)讲解生词,如“办法、好”等,并结合图片展示帮助学生理解。

3. 讨论与思考:(1)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这个办法好”的原因。

(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邀请其他同学补充意见。

4. 情景模拟:(1)分组进行情景模拟,模拟课文中的人物和场景。

(2)邀请各组展示,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5. 总结与反思:(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这个办法好”的原因。

(2)教育学生学会分享、合作和尊重他人,培养环保意识。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跟家长分享今天学习的课文《这个办法好》,并讨论为什么这个办法好。

2. 选择一个生活中的问题,与家长一起想出一个好办法,并简要记录在作业本上。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情景模拟等,评估学生的积极性。

一年级语文下册《这个办法好》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这个办法好》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办法、好、邻居、借、还、匀、平时、书、本、位、行”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第2-4自然段。

(3)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办法好”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交流、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分享的良好习惯,以及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3. 理解“办法好”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朗读录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生字词。

(2)通过问题引导:“你们知道什么是好办法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好办法的课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

(3)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讲解重点句子。

(4)学生齐读课文,加强记忆。

3. 朗读与背诵(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鼓励,提高朗读水平。

(2)教师选取优秀朗读进行展示,给予表扬。

(3)引导学生背诵第2-4自然段,加强记忆力。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认读和课文的理解。

5.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回家后,与家长分享今天学到的课文,增进亲子关系。

(3)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好办法,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好办法来解决问题?2. 学生举例分享,互相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课堂评价:1. 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朗读和背诵情况进行评价。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以提高教学效果。

语文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这个办法好》教学设计

语文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这个办法好》教学设计

语文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这个方法好》教课方案【篇一】第一课时教课过程:一、揭露课题,启迪思虑1、同学们,我们从少儿园进入小学已经快一年的时间了,能够说你们已经长大了,你们说对吗?那么作为大孩子,碰到事情要怎么办呢?请学生畅所欲言。

今日,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这个方法好》就是相关这样的事情的课文。

板书课题2、读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中等生发问教师把各种学生提出的问题概括总结。

而后用投影出示问题。

二、范读课文:放课文录音听完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你自己能够把黑板上的哪个问题解决?三、学习课文,自学生字词1、读两遍课文,找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词语:出示投影伙伴放牛砍柴捡果子分组喂牛饱饱的满筐几份3、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的什么故事,你对这个人认识有多少?(小组议论)4、碰到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想了一个什么好方法?(后进生)5、指名读课文第一、二段。

6、齐读第三段。

7、想想,想出的这个好方法行吗?你以为他会达到自己的目的吗?(同位相互沟通,再讲话)8、采纳各样形式,频频朗诵课文。

过渡:想出的方法究竟达到自己的目的没有呢?让我们持续学习下边的课文就会知道了。

9、指名朗诵课文三、四自然段你以为的方法好不好,为何?(优等生回答)10、假如你碰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办?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11、你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如何做的?四、讲堂小结我们碰到事情必定不要焦急或很快的就去做,必定要擅长动脑筋,用的方法把事情达成的。

作业:必作题:朗诵课文,并能够娴熟掌握本课要认识的13 个字。

选作题:你还可以运用什么方法把放牛、砍柴、捡果子这几件事情更好的作好?第二课时教课过程:一、复习课文内容: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想了一个什么好方法?二、朗诵课文1、一名学生朗文。

(等生)2、学生疏朗文。

从中划出自己不或掌握不熟简单忘记的字。

三、字写字教课1、不拼音的生。

(开火 3 遍)2、指学生住字形。

(突出重、点)候:注意笔的指。

2017语文S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9课《这个办法好》教案

2017语文S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9课《这个办法好》教案

9 这个办法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这”“伙”等13个生字;会写“份”“法”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合理分工,善于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力气把事情做得最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遇事要善于开动脑筋,合理分工,培养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1.掌握本课生字,并能进行口头组词。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这个办法”好在哪里。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毛主席人物挂像:这是谁?你们认识他吗?(毛主席)2.教师出示关于毛泽东的背景材料,激发学生对毛泽东的敬佩和爱戴之情。

那你们想知道关于毛泽东小时候的故事吗?(想)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毛泽东小时候爱动脑筋的课文《这个办法好》。

3.板书课题,齐读。

“这个办法”指的是什么?二、初读体验,学习新知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词,读一读。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3.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看、仔细听,纠正错误。

4.思考:为了能放好牛,又能多砍些柴,还能捡些果子。

毛泽东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5.自由练读,思考问题。

1.写出下列汉字的拼音。

伙组柴份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1.出示卡片,巩固识记。

xiǎozǔ小组kǎnchái砍柴huǒbàn伙伴jiǎnɡuǒzi捡果子bànfǎ办法bēi背shànɡchái上柴2.指名读,抽读,“小老师”带读。

3.教师指导识记方法。

字谜识记:砍:石头把吹的口砸掉了。

柴:此地无银有木头。

4.指导书写生字。

2.填一填。

(1)“放”偏旁为(),共()画,笔顺为()。

(2)“饱”偏旁是(),除去偏旁还剩()画。

四、布置作业课下收集有关毛泽东的资料,下节课和大家交流。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汇报交流1.介绍毛泽东:引导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有关毛泽东的资料进行汇报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这个办法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这”“伙”等13个生字;会写“份”“法”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合理分工,善于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力气把事情做得最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遇事要善于开动脑筋,合理分工,培养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1.掌握本课生字,并能进行口头组词。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这个办法”好在哪里。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毛主席人物挂像:这是谁?你们认识他吗?(毛主席)2.教师出示关于毛泽东的背景材料,激发学生对毛泽东的敬佩和爱戴之情。

那你们想知道关于毛泽东小时候的故事吗?(想)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毛泽东小时候爱动脑筋的课文《这个办法好》。

3.板书课题,齐读。

“这个办法”指的是什么?二、初读体验,学习新知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词,读一读。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3.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看、仔细听,纠正错误。

4.思考:为了能放好牛,又能多砍些柴,还能捡些果子。

毛泽东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5.自由练读,思考问题。

1.写出下列汉字的拼音。

伙组柴份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1.出示卡片,巩固识记。

xiǎozǔ小组kǎnchái砍柴huǒbàn伙伴jiǎnɡuǒzi捡果子bànfǎ办法bēi背shànɡchái上柴2.指名读,抽读,“小老师”带读。

3.教师指导识记方法。

字谜识记:砍:石头把吹的口砸掉了。

柴:此地无银有木头。

4.指导书写生字。

2.填一填。

(1)“放”偏旁为(),共()画,笔顺为()。

(2)“饱”偏旁是(),除去偏旁还剩()画。

四、布置作业课下收集有关毛泽东的资料,下节课和大家交流。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汇报交流1.介绍毛泽东:引导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有关毛泽东的资料进行汇报交流。

2.读了课文,你觉得小时候的毛泽东是个怎样的人?(爱劳动、聪明、爱动脑筋……)二、精读体会,深入探究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1)小时候的毛泽东是个怎样的人?(2)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理解“常”。

2.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毛泽东是个爱思考的人?用横线画出来。

出示:怎样既能放好牛,又能多砍些柴,还能捡些果子呢?(1)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毛泽东想了一个什么办法?(2)引导学生理解“既能”“又能”“还能”所表达的意思。

(3)自由读文,在文中找出答案。

(把大家分成三个小组:一个组放牛,一个组砍柴,一个组捡果子。

)3.这样分组的结果怎样?(把牛喂得饱饱的,背回了许多柴,捡了满篮的野果子。

)4.“毛泽东把柴和果子分成几份,每人一份。

”说明了什么?(他做事公平、公正)5.抓住“牵”“背”“提”“高高兴兴”等词语,体会毛泽东的办法好及大家喜悦的心情。

3.读一读,连一连。

捡篮子砍果子提柴4.为了“既能放好牛,又能多砍些柴,还能捡些果子”,毛泽东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三、课外实践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并学习了他小时候帮助大家分工合作的故事。

好,今天下课就让我们一起分工合作把教室打扫干净吧。

[教学板书]这个办法好这个办法好分组一组放牛——喂得饱一组砍柴——砍柴多一组捡果子——捡满篮分份:柴、果子——每人一份善于动脑分工合作[教学反思]课文讲了毛泽东小时候和小伙伴们上山干活时,善于动脑筋思考问题,指挥大家分工合作,既让小伙伴们省了力气和时间,又把活干得最好的事。

通过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们懂得了遇事善于开动脑筋,学习与他人团结合作、互相友爱的道理。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2 只拣儿童多处行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冰心的语言清新朴实,细腻动人。

文中所描绘的也是孩子游玩时的景象,写得真实,一读就懂,但如何在阅读时,调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起心里的反应,读懂作者的心,是个难点,需要老师在学生和文本中间架设起桥梁。

所以,在本课教学设计体现以下几点:1.根据《课标》精神和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发展特点,在课中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引导他们以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倡导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加深理解。

2.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成功地实现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身心受到了一次爱的洗礼,精神世界得到了一次提升。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会写“聚、匆、概、梢、释、额、纽、旺、召”9 个生字,会认“拣、隙、漾、匆、棠、额、纽”7个生字,理解“大概、匆匆、树梢、释放、纽扣、旺盛、聚精会神”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教学难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

课前准备:1.课件。

2.搜集春天的诗句、图片等。

课时安排:3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思路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一)同学们,不知不觉春姑娘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的春天美丽极了,谁能用我们学过的诗句热情赞美生机盎然的春天?(二)学生背有关春天的古诗。

(三)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两句跟“春”有关的诗句:“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

”交流:谁来说一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奶奶把这两句诗改了一下,读“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这又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为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冰心,走进她的文学世界,共同学习她的优美散文。

(板书课题)(四)简介作者。

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一)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熟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二)学习生字。

(三)学生质疑。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一)指名分段读文,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二)交流画出的词语。

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三)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通过背古诗比赛,理解诗句“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意思,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了解作者有助于帮学生理解作者在字里行间对儿童的爱。

以作者的游览路线为抓手引导学生分段,便于学生很好地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为全文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四)练习有感情朗读。

四、课堂练习1.写字指导。

2.学生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词(展示课件第三屏)二、整体入手,导入新课回忆,冰心奶奶的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复习第二个问题,体现从整体入手。

第三个问题也很重要,与结尾呼应。

前面的“只拣儿童多处行”,是她确定的一个意见;后面则是实践的证明。

冰心奶奶要到颐和园去,怎样确定自己的游览路线的?(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过渡: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一)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画出表示儿童多的句子。

(二)交流出示句子。

(展示课件第四屏)(三)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并读一读。

(四)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小天使”比喻谁?这样写你觉得怎样?(五)引读第二自然段。

四、讲读第三至八自然段过渡:冰心奶奶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了颐和园,去了知春亭畔和玉澜堂,她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一)讲读第 3 自然段。

通过理解、朗读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孩子的多和可爱。

这个过渡性的问题,提示了这堂课学习的目标。

这样引读,主要是提示学生注意领悟这段话之间的内在联系。

1.自读,思考:在知春亭畔冰心奶奶看到了什么?2.大屏幕出示第 3 自然段。

(展示课件第五屏)(师引)“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生读)“座无隙地!女孩子……”(师引)“也有些孩子——(生读)大概是……”(师引)“湖面”——(生读)“无数坐满儿童……”(二)引读第4 自然段。

(三)讲读第5、6 自然段。

过渡:迎着儿童的涌流,冰心奶奶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她看到了什么?1.指名读第 5 自然段。

交流,品读。

这几棵海棠开得怎么样?(展示课件六至十三屏)指导朗读,练习背诵。

2.读第6 自然段。

提问:看着这些海棠花,冰心奶奶忍不住赞叹。

她赞叹什么?指导朗读。

(四)讲读第 7、8 自然段。

过渡:冰心奶奶正在赞叹春光和春天的力量的时候,孩子们围聚过来了。

冰心奶奶和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交谈的情景是怎样的?(1)自读第 7 自然段。

(2)分小组分角色朗读。

(3)指名分角色朗读。

过渡:看着开得正旺的海棠,看着孩子们远去的背影,冰心奶奶又想了些什么呢?(1)指名朗读第 8 自然段。

(2)交流,并进一步讨论:花儿和儿童有哪些共同点?(需要人培育;活泼、生命力旺盛;使出浑身解数,展示自己的风采;给别人带来欢乐。

)学生自由选择朗读方式,朗读 7、8 两段。

第四自然段是一个过渡,引读一带而过。

老师的两处“引”,提示了“地点”。

讲读这两个自然段,采用了由部分到整体的教学思路,很清楚。

读的形式选择也比较恰当。

要读出冰心的慈爱,女孩的忸怩,男孩的爽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