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

合集下载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

低 了地 基 抗 剪 强 度 。 6 处 理 措 施
施 工 无 振 动 、 噪 声 、 污 染 环 境 , 保 证 施 工 质 量 的 情 况 无 不 在
下 能 确 保 工 程 的安 全性 。 但 场 地 南 侧 离 拟 建 建筑 仅 6m 远
随着搅拌桩龄期 的增加 。 然地基 强度将逐渐加大 , 虽 但 由 于 产 生 了滑 坡 。 基 在 一 定 范 围 内 已 产 生 滑 动 面 , 泥 搅 地 水
渗入土 中。
部分地基整体发生滑移 。④ 轴线搅拌桩 向南偏移 30mm 0 ~ 9 Om 0 m不 等 , 呈东西 两端偏移 少 、 中部偏 移多 的现 象 。⑥
轴线 4轴~ 1轴 搅 拌 桩 向南 偏 移 10I 40mm 不 等 。 2 0 T l 0 m~ 河
( ) 筏 板 底 标 高 降 低 1 5m。这 样 处 理 , 先 能 减 小 2将 . 2 首
情 况 .所 以无 论 是 地 基 强 度 还 是 地 基 稳 定 性 都 很 难 满 足 拟 建 建 筑 的 要 求 。 合 上 部 结 构 情 况 、 地 周 围 环 境 以 及 相 关 结 场
计 算 , 取 了以下措施 : 采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期 2 。施工期间发现⑥ 轴 以南基 8d

土层分布较为帆
6 l 处 一 见 “ 类 , 建建 筑南 侧 约 1l 拟 侨 “ … 一
4 '言
场 地类别 为Ⅲ



_■ 1 =侉 ■-

7 泥搅 拌 桩 复合 地 基 。 计 桩 长 l K 设 ’ 3m,
一 一
f I


~ 。
c ia h“)

岩土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处理与桩基础设计

岩土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处理与桩基础设计

岩土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处理与桩基础设计在岩土工程中,土层的性质对工程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软土地基是一种特殊的土层,其性质较为松散,稳定性较差。

因此,在软土地基处理及桩基础设计方面,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软土地基处理软土地基处理旨在通过改良土体的性质,提高其承载力和抗沉降性能,以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

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主要包括预压法、挤密法和土体更换法。

1. 预压法预压法是通过施加重压,使软土地基在一定时间内压实,以提高其密实度和抗压能力。

常用的预压法包括预制排水槽法和预制垫层法。

预制排水槽法通过在软土地基上铺设预制排水槽,使地基受到更均匀的载荷分布,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预制垫层法是在软土地基上铺设一层较坚硬的材料,如碎石、砂层等,通过增加软土地基的厚度和有效性,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2. 挤密法挤密法是通过在软土地基中注入水泥浆或砂浆,使土体中的颗粒结合在一起,形成较为坚硬的体系,从而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挤密法适用于软土地基较为湿润的情况,能有效减小软土地基的沉降和变形。

3. 土体更换法土体更换法是将软土地基中的松散土体挖除,然后填充坚硬的土石材料,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土体更换法适用于软土地基较为松散的情况,但需要考虑土体的排水和固结问题。

二、桩基础设计在软土地基中,采用桩基础是常见的一种解决方案。

桩基础能通过将荷载传递到较深的地层,从而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桩基础设计涉及到桩的类型选择、桩身长度确定和桩端承载能力计算等内容。

1. 桩的类型选择常见的桩的类型包括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硬岩钻孔桩等。

在软土地基中,一般选择灌注桩和钻孔灌注桩。

灌注桩适用于软土地基较为厚的情况,能够通过灌注混凝土的方式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钻孔灌注桩适用于土层较浅或有较严重沉降的情况,能够通过钻孔注浆的方式加固地基。

2. 桩身长度确定桩身长度的确定需要考虑到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沉降要求。

新桩基规范修改内容

新桩基规范修改内容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自2008年10月1日起实施,原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同时废止。 1桩基础规范增加及调整内容简介新桩基规范(JGJ94-2008)总结十几年的国内外的科研成果及JGJ94-94桩基规范实施中的经验,增加的内容有:(1)减少差异沉降和承台内力的变刚度调平设计。(2)桩基耐久性规定。(3)后注浆灌注桩承载力计算与施工工艺。(4)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5)考虑桩径因素的Mindlin应力解计算单桩、单排桩和疏桩基础的沉降。(6)抗压桩和抗拔桩桩身承载力计算。(7)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后插钢筋笼灌注桩施工方法。(8)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承载力计算与沉降。调整的内容有:(1)基桩和复合基桩承载力设计取值与计算。(2)单桩侧阻力和端阻力经验参数。(3)嵌岩桩嵌岩段側阻和端阻综合经验系数。(4)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桩基沉降经验系数。(5)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控制标准。 2安全系数设计法及桩的“特征值” 2002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改变了基础设计的设计原则,从原来的可靠度分析设计法变成了现在的安全系数设计法,采用“特征值”来表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采用的地基承载力和单桩承载力的值。采用准永久组合值计算沉降,采用标准组合校核承载力,采用基本组合计算承台、桩截面及配筋。JCCAD在2002年新规范版本中就实现了上述各种类型荷载组合的自动生成,根据计算内容自动选择荷载组合类型。由于地基规范(GB50007-2002)没有给出桩承载力的经验参数计算方法,软件利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经验参数法计算出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将其除2后得到该桩的特征值。《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框架内进行具体的修改,保留

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

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

整理版ppt
1
• 1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的设计原则
•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的设计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桩和桩 间土在受荷变形过程中始终确保两者共同分担荷载,因此 单桩承载力宜控制在较小范围,桩的横截面尺寸一般宜选 择①200~①400(或2 00×200~3 00×3 00),桩应穿越上部 软土层,桩端支承于相对较硬土层;二是桩Sa>5~6d,以 确保桩间土的荷载分担比足够大,即承台效应系数ηr>0.6。
• 按角点法分块计算基础中点沉降时,由附录D确 定角点平均附加应力系数α时,
α/b=LC/Bc,Zi/b=2Zi/B整c理版ppt
8
整理版ppt
9
质土β=1.05~2.97,这里取E0=2Es=4MPa, 则Gs=1.43MPa;软土整理版桩ppt 侧土剪切位移最大 6
• 将以上参数代入式(5.6-2),求得位移体积Vsp。桩 距Sa=5d,6d,7d,8d,9d,10d条件下桩对土的 平均增沉量Sm为上述Vsp除以方形面积Sa×Sa,再 将Ssp除以假想无桩影响的地基沉降量S0。并设 S0=80mm,得到桩一土影响系数αi这里说明两点: 一是桩周土受桩侧阻力作用产生的碟形位移受相
• 基础平面中点最终沉降计算式为
整理版ppt
4
• (1) 承台底地基土的压缩变形沉降。按 Bouissinesq解计算土中的附加应力,按单向压缩分 层总和法计算沉降,与常规浅基沉降计算模式相同, 即式(5.6.2-1)。
关于承台底附加压力p0,考虑到桩的刺入变形 导致承台分担荷载量增大,故在式(5.6.2-2)计算p0时 乘以刺入变形影响系数,对于粘性土刀ηp=1. ,粉 土ηp=1.15 ,砂土ηp=1.0。
•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承台型式可采用两种,一种是筏式承 台,多用于承载力小于荷载要求和建筑物对差异沉降控制 较严或带有地下室的情况;另一种是条形承台,但承台面 积系数(与首层面积相比)较大,多用于无地下室的多层住 宅。在确定承台型式后按下式计算承台面积A:

软土中群桩承载变形特性与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计算

软土中群桩承载变形特性与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计算
本文以软土地基大型模型试验为依据,对复合疏 桩基础的承载力和沉降变形特性进行分析,提出减沉 复合疏桩基础的设计、沉降计算模式,最后以实际工 程进行验证。
极限承载力 pu>16qu,但群桩效应导致沉降远大于单 桩,其 pu–s 转化为缓变型。这种性状变化对复合疏 桩基础工程而言是有利的,上述侧阻和端阻的群桩效
0引 言
深厚软土地基多层建筑在天然地基承载力满足要 求或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为减小沉降而采用疏布摩擦 型桩,由桩和桩间土共同承担荷载(相应的承台面积 减小),称此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或沉降控制复合桩 基。上海地区自 20 世纪 80 年代末由黄绍铭等倡导推 广应用这种基础形式以来,目前已成功建成数百万平 米多层建筑,温州、天津等地也相继应用,并积累了 一定经验[1-2]。该种基础形式由 Zeevaert[3]于 1973 年提
图 2 单、群桩平均端阻–沉降 Fig. 2 Average point resistance vs. settlement of pile groups and
single piles
图 3 不同桩距群桩的 p–s 和相应的单桩 16q–s 曲线 Fig. 3 Curves of load-settlement of pile groups (p–s) and single
出,其后 Burland[4]在第九届国际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会 议的综合报告中也曾提及。上述论文中均未涉及具体 的设计计算方法,但提到这种桩应具备足够的“韧性”, 即当沉降增至很大(s>10~20 cm)时,其桩身受压承 载力仍能确保土提供的支承阻力能发挥至极限。这就 要求桩身承载力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桩端持力层不能 太刚硬,容许桩端发生较大刺入变形。关于减沉复合
桩间土压缩及桩土相互作用效应确定桩基沉降,并以十余项实际工程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群桩;软土;减沉复合疏桩基础;简化设计方法;沉降计算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计算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计算

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
桩形状:圆形
桩直径d或边长b:0.4m
桩面积Ap:0.126m2
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350KN
Fk:61210KN
Gk:6400KN
承台面积控制系数ξ:0.90
底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
桩基土承台效应系数ηc:0.12
桩数计算
桩基承台总净面积Ac:405.66m2
基桩数n:173根
附加应力σz:沉降计算自重应力0.1σc:实际配桩数n:195根判断:实际承台长度L:25m
实际承台宽度B:20m平均压缩模量Es:承台总面积A:500.00m2平均摩阻力qsu:承台实际净面积Ac:475.50m2
承台等效宽度Bc:17.44m
桩刺入变形影响系数ηp: 1.3
于承台底的总附加荷载F:80000KN
天然地基平均附加应力P0:32Kpa
桩身等效直径d:0.4m
桩间距Sa: 2.4m
等效距径比Sa/d:6
平均桩侧极限摩阻力qsu:30.0Kpa
平均压缩模量Es: 2.0Mpa
土相互作用产生的沉降Ssp:46.67mm
加压力作用下中点沉降Ss:218.45mm
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1
桩基中心点沉降量S:265.11mm
土层沉降计算表格
αi
21.84Mpa
23.70Mpa
OK
2.0Mpa
30.0Kpa。

2016年上半年青海省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考试题

2016年上半年青海省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考试题

2016年上半年青海省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对下列叙述:①在承台梁中使用的纵向主筋的直径为10mm;②预制桩的接头不宜超过3个,预应力管桩接头数量不宜超过4个;③若承台中心距为3000mm,则连系梁宽度可以是150mm;④一柱一桩时,应在桩顶两个主轴方向上设置连系梁,当桩与柱截面直径之比大于2时,可不设连系梁。

正确的有__项。

A.1B.2C.3D.42、某泥石流流体密度较大(ρc>1.6×103kg/m3),堆积物中可见漂石夹杂,按《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 10027—2001)的分类标准,该泥石流可判为__。

A.稀性水石流B.稀性泥石流C.稀性泥流D.黏性泥石流3、某建筑桩基工程,地面下5.5m处有一厚2.5m的流动性淤泥层,地下水位4m,地面下12m处有厚4.5m的密实砂层,桩端持力层为砾石层,应采用的桩型是__。

A.人工挖孔桩B.打入式预制桩C.泥浆护壁钻孔桩D.沉管灌注桩4、黄土地基进行地基处理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类建筑应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量或穿透全部湿陷性土层B.乙类建筑应消除地基的部分湿陷量C.丙类建筑应消除自重湿陷性场地的湿陷性D.在各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丁类建筑均不处理5、毛细水强烈上升高度是指__。

A.受地下水直接补给的毛细水上升的最大高度B.受地下水直接补给的毛细水上升的最大高度的60%C.受地下水直接补给的毛细水上升高度的平均值D.受地下水直接补给的毛细水上升高度平均值的60%6、采用砂石桩加固软土地基时,砂石桩处理的宽度宜为__。

A.基础外缘扩大1~3排桩B.基础外缘扩大3~5排桩C.对可液化土层,基础外缘扩大宽度不应小于可液化土层厚度D.对可液化土层,基础外缘扩大宽度不应小于10m7、桩基位于坡地或岸边时,应验算整体稳定性,这是__验算。

A.承载能力极限状态B.正常使用极限状态C.桩身和承台抗裂及裂缝宽度D.变形及耐久性8、在止水帷幕中,帷幕插入隔水层内属于__。

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

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

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深厚软土地基多层建筑在天然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或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为减小沉降而采用疏布摩擦型桩,由桩和桩间土共同承担荷载(相应的承台面积减小),称此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或沉降控制复合桩基。

软土地区的多层单栋建筑,天然地基承载力多能满足设计要求,如果按常规桩基设计,桩数过多;此类建筑对差异控制要求不严格,仅需要对绝对沉降进行控制本文在桩基础试验基础上,并且结合理论,研究软土地基减沉控制复合疏桩基础设计方法。

1减沉复合疏桩基础的设计原则减沉复合疏桩基础的设计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桩和桩间土在受荷变形过程中始终确保两者共同分担荷载,因此单桩承载力宜控制在较小范围,桩的横截面尺寸一般宜选择①200~①400(或2 00×200~3 00×3 00),桩应穿越上部软土层,桩端支承于相对较硬土层;二是桩Sa>5~6d,以确保桩间土的荷载分担比足够大,即承台效应系数εr>0.6。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承台型式可采用两种,一种是筏式承台,多用于承载力小于荷载要求和建筑物对差异沉降控制较严或带有地下室的情况;另一种是条形承台,但承台面积系数(与首层面积相比)较大,多用于无地下室的多层住宅。

在确定承台型式后按下式计算承台面积A:按下式计算桩数n:δ为承台面积系数,ξ=0.60~1.00。

由式(5.6.1-2)导得如下复合桩基承载力计算式桩数除满足上述承载力要求外,尚应经沉降计算最终确定。

2减沉复合疏桩基础的沉降计算对于复合疏桩基础而言,与常规桩基相比其沉降性状有两个特点。

一是桩的沉降发生塑性刺入的可能性大,在受荷变形过程中桩、土分担荷载比随土体固结而使其在一定范围变动,随固结变形逐渐完成而趋于稳定。

二是桩间土体的压缩固结受承台压力作用为主,受桩、土相互作用影响居次。

由于承台底平面桩、土的沉降是相等的,桩基的沉降既可通过计算桩的沉降,也可通过计算桩间土沉降实现。

桩的沉降包含桩端平面以下土的压缩和塑性刺入(忽略桩的弹性压缩),同时应考虑承台土反力对桩沉降的影响。

软土地基水闸设计中沉降控制复合桩基应用实践范文

软土地基水闸设计中沉降控制复合桩基应用实践范文

软土地基水闸设计中沉降控制复合桩基应用实践范文沉降控制复合桩是一种有效控制地基沉降的施工方式,将其应用于软土地基水闸设计当中,不仅可以优化水闸下部的桩基布置,减小软土地基的沉降值,提高软土地基水闸的安全性,还具有混凝土使用量少、工程造价低等优点。

本文就结合工程实例,对软土地基水闸设计中沉降控制复合桩的应用实践展开探讨,以为软土地基水闸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在软土地基上设计水闸时,由于软土地基本身的特性,容易发生地基沉降等问题,不仅容易影响水闸施工进度和建设质量,也会给水闸安全埋下严重安全隐患。

而沉降控制复合桩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加强对沉降控制复合桩的研究,将其正确运用于软土地基水闸设计当中,对水闸安全性提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围绕此展开研究。

1.软土地基水闸工程概况以某软土地基水闸为例,闸室底板为C30钢筋砼平底板,底板顶面高程-0.85m,厚1.2m,闸槛高程-0.85m,闸底板长度、宽度分别是16m和26m,闸室为2孔,每孔净宽6.0m;与闸底板接触土层为②粉质粘土层。

水闸根底下软土地基的地质情况为:②粉质粘土层,承载力特征值130kPa,桩侧阻力特征值为12kPa;③含砂淤泥层,承载力特征值65kPa,桩侧阻力特征值为7kPa;④淤泥层,层底标高18.65m,承载力特征值50kPa,桩侧阻力特征值为SkPa;⑤淤泥质粘土层,层底标高27.82m,承载力特征值80kPa,桩侧阻力特征值为10kPa;⑥含砂淤泥质粘土层,层底标高-35.42m,承载力特征值100kPa,桩侧阻力特征值为14kPa。

2.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的计算方法2.1 复合桩基的要求在软土地基的沉降控制中,使用复合桩基时,桩的长细比通常控制在80-100左右,桩距应在5-6倍直径以上,复合桩的持力层应当为压缩性低的土层,承台埋深应在建筑物高度的1/15以上。

2.2 复合桩基沉降值计算设承台底面地基土自重为,所受的荷载永久组合值为P,承台下复合桩数量为n,单根复合桩极限承载力为,减去浮力后后自重为,复合桩基沉降值计算方法为:首先,对于由桩顶附加荷载引起的n根复合桩沉降情况,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取1.0,计算公式:其中,在公式(1)中,T表示沉降压缩范围内桩端平面之下的土层数,Ψm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Es,t是桩端平面下t层自重与自重与附加压力的压缩模量之差,是桩端平面下t层土单向压缩分层总数;σz,t,i和Ht,i分别是桩端平面下t层土i分层总数土体的竖向附加力与厚度。

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

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

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本文结合软土地基多层建筑施工案例,通过计算和实测表明减沉复合疏桩基础可以很好地满足设计要求,适用于软土地区,当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时,一般地基承载力可满足要求,但沉降多数超过允许值,同时工程基础造价与常规桩基础比较节省约33%。

标签:减软土地基复合桩基沉降计算1减沉复合疏桩基础工作机理减沉桩设计为变形控制设计方法,主要对存在深厚软土层的多层建筑的绝对沉降和整体倾斜、挠曲和结构支点间的差异沉降进行控制。

本文通过减沉桩模型试验和有限元分析认为,桩在80%~90% 的单桩极限承载力下工作;建议桩承载力按0.9Qu设计(Qu为单桩极限承载力),按单桩极限承载力设计复合桩基可为充分发挥承台底地基土的直接承载作用创造条件;当浅基础(承台)产生一定沉降时,桩能充分发挥并始终保持其全部极限承载力,即有足够的“韧性”。

2工程概况某3层办公楼,建筑面积1600m2,框架结构,上部结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设计值32442kN,基础埋深0.9m,地下水位0.9m,采用梁板式筏型基础,平面尺寸39.24m×17.4m,板厚250mm,纵向地基梁500mm×650mm 和500mm×800mm,横向地基梁400mm×600mm。

工程所在场地土层分布较单一,共有3个岩土工程单元层和2个亚层,层1为填土层。

3天然地基沉降计算3.1基底平均压力计算式中Fk为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

3.2软弱下卧层承载力计算式中:Pz为软弱下卧层顶面附加压力;Pcz为软弱下卧层顶面自重压力,Pcz=2413kPa;faz为经深度修正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faz=62.6kPa;Pc为基础底面处自重压力,Pc=17.1kPa;Z为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距,Z=0.8m;θ为扩散角,由Z/b=0.8/17.4=0.05,Es1/Es2=8.1/2.2=3.7,故θ=0°。

计算得:满足要求。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1

3 基本设计规定 3-1 两类极限状态 - 3.1.1 桩基础应按下列两类极限状态设计 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桩基达到最大承载能力 或整体失稳或发生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 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桩基达到建筑物正常使 用所规定的变形限值或达到耐久性要求的某项限 值。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1)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 (1)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调整为以综合安全系 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 数K代替荷载分项系数和抗力分项系数,以单桩 代替荷载分项系数和抗力分项系数, 极限承载力为参数确定基桩抗力,以荷载效应 极限承载力为参数确定基桩抗力, 标准组合为作用力的设计表达式 Sk≤R(Quk,K) 或 Sk≤R(qSKi,qPk,ak,K)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
修订概况
1 增加内容
减少差异沉降和承台内力的变刚度调平设计; 桩基的耐久性规定 ; 后注浆灌注桩承载力计算与施工工艺 ; 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 ; 考虑桩径因素的Mindlin 考虑桩径因素的Mindlin 应力解计算单桩、单排桩 和疏桩基础沉降 ; 抗压桩与抗拔桩桩身承载力计算; 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后插钢筋笼灌注桩施工方法;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承载力计算与沉桩等
2 调整内容 基桩和复合基桩承载力设计取值与计算; 单桩侧阻力和端阻力经验参数; 嵌岩桩嵌岩段侧阻力系数和端阻力系数; 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桩基沉降经验系数; 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控制标准等
1 总 则 1.0.1 为了在桩基设计与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 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 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包括构筑物)桩基的设计 与施工。 1.0.3 桩基的设计与施工,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条件、上部结构类型、使用功能、荷载特征、施工技术条件与 环境、重视地方经验,因地制宜;重视概念设计,合理选择桩 型、成桩工艺和承台形式,优化布桩,节约资源;强化施工质 量控制和管理。 1.0.4 执行本规范时,对于特殊土地基、受机械振动和腐蚀介质 作用的桩基,以及本规范未作规定的其他内容,尚应符合现行 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软基中木桩复合地基的分析与设计

软基中木桩复合地基的分析与设计

1


处理技术,安全、经济、高效地解决了古河道内高 压缩性软土地基上的构筑物结构设计难题。该工程 实例在国内现代给排水结构设计中尚属首次,且国 家目前尚无设计规范。本文就木桩复合地基的竖向 和水平抗滑承载力、沉降计算及有关施工方法作了 较详细的分析与设计。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多、高层建筑的兴 起, 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以其材料结构的特性, 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现代建(构)筑 物的木结构愈来愈少,木桩基础几乎不用。然而, 不能就此认为,木桩地基处理已退出了工程界,相 反,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木桩复合地基仍有其特 效的应用性。 在南京市内秦淮河三期综合整治污水截流沟的
淮河在历史上曾经历了多次的变迁,所以,其沿线 的地质条件十分复杂。 现将内秦淮河(五庙闸~大中 桥)勘察情况综述如下。 3.1 河道沿线土层分布 河道两侧勘探点标高: 市政府—浮桥段为 7.8~ 8.2 m; 浮桥—大中桥为 7.20~8.9 m。 勘探深度为标 高以下 6~15 m,其深度范围内土层分布见表 1。 3.2 各土层的主要参数 根据勘察报告的结果,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及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fk,见表 2。 3.3 结构地基的土层特征
~4]
Design of timber-pile
(1) 安全可靠。秦淮河上的几座古桥地基都采 用了木桩处理;南京明代古城墙的地基也是采用了 木桩处理。这些木桩基础历经几百年,上部结构安 然无恙,从工程类比法上定性分析,足见其安全可 靠,能够满足地基承载力、沉降和抗滑要求。 (2) 施工简便。木桩施工可采用人工或半机械 化即可完成,适合在狭长地段施工,相对方案①~ ⑤施工操作简便,可全线开打。 (3) 方法实用。采用木桩一方面起着加固软土
东段 大中桥~竺桥 桩号 0+704~1+515 (d) 350 800 250

3修改建筑桩基新规范设计技术要点

3修改建筑桩基新规范设计技术要点

3.1.1 桩基设计的两类极限状态 (变化)
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原《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采用桩基承载能
力概率极限状态分项系数的设计法,相应的荷载效应采用 基本组合。本规范改为以综合安全系数 K 代替荷载分项 系数和抗力分项系数,以单桩极限承载力和综合安全系数 K 为桩基抗力的基本参数。这意味着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为 1.0,亦即为荷载 效应标准组合。
图 3.1-6 等桩长与变桩长桩基模型试验(P=3250kN)
(2)核心筒局部增强模型试验 图 3.1-7 为试验场地在粉质
粘土地基上的 20 层框架结构 1/10 模型试验,无桩筏板与局部 增强(刚性桩复合地基)试验比 较。从图 3.1-7(c)、(d)可 看出,在相同荷载(F=3250kN) 下,后者最大沉降量 Smax=8mm, 外围沉降为 7.8mm,差异沉降接 近于零;而前者最大沉降量 s max =20mm,外围最大沉降量 s min =10mm,最大相对差异沉降 Δs max / L0=0.4%>容许值 0.2%。 可见,在天然地基承载力满足设
本规范作这种调整的原因如下: (1) 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的设计原则一致,以方便使用。 (2) 关于不同桩型和成桩工艺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实 际上已反映于单桩极限承载力静载试验值或极限侧阻力与 极限端阻力经验参数中,因此承载力随桩型和成 桩工艺
的变异特征已在单桩极限承载力取值中得到较大程度反映, 采用不同的承载力分项系数意义不大。
➢桩基设计等级
根据建筑物规模和功能特征以及由于桩基问题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 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区分。
设计等级
建筑类型
甲级

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 ppt课件

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 ppt课件

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
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
• 1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的设计原则 •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的设计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桩和桩
间土在受荷变形过程中始终确保两者共同分担荷载,因此 单桩承载力宜控制在较小范围,桩的横截面尺寸一般宜选 择①200~①400(或2 00×200~3 00×3 00),桩应穿越上部 软土层,桩端支承于相对较硬土层;二是桩Sa>5~6d,以 确保桩间土的荷载分担比足够大,即承台效应系数ηr>0.6。 •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承台型式可采用两种,一种是筏式承 台,多用于承载力小于荷载要求和建筑物对差异沉降控制 较严或带有地下室的情况;另一种是条形承台,但承台面 积系数(与首层面积相比)较大,多用于无地下室的多层住 宅。在确定承台型式后按下式计算承台面积A:
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
• (1) 承台底地基土的压缩变形沉降。按 Bouissinesq解计算土中的附加应力,按单向压缩分 层总和法计算沉降,与常规浅基沉降计算模式相同, 即式(5.6.2-1)。 关于承台底附加压力p0,考虑到桩的刺入变形 导致承台分担荷载量增大,故在式(5.6.2-2)计算p0时 乘以刺入变形影响系数,对于粘性土刀ηp=1. ,粉 土ηp=1.15 ,砂土ηp=1.0。
邻桩影响将出现叠加效应而大,这里通过对单一 基桩桩周位移体积除以小于碟形位移圆面积π (γm×γm-γm×γm)的方形面积Sax×Sax、Say×Say得到
反映;二是为简化软计土地算基减,沉复合基疏基础沉降计算 • 对于无地下室多层住宅多数将承台设计为墙下条
(2) 关于桩土相互作用的增沉系数ψsp。桩侧阻力 引起桩周土的沉降,按桩侧剪切位移传递法计算, 桩侧离桩中心任一点γ的竖向位移为:

软基处理方法复合桩基课件

软基处理方法复合桩基课件
软基处理方法复合桩 基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软基处理方法介绍 • 复合桩基介绍
01 软基处理方法介绍
换填法
总结词
一种简单易行的软基处理方法
详细描述
换填法是通过将软弱土层去除,换填为强度较高的材料,如砂石、矿渣等,以 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沉降。
堆载预压法
总结词
一种利用外部荷载改善软基的方 法
技术先进、质量可靠
详细描述
该桥梁跨越河流,地质条件差,存在软土层和砂土层。通过采用复合桩基处理方法,提 高了桩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减少了桩基沉降和侧移的风险,保证了桥梁施工质量和安
全。
案例三:某大型厂房地基处理工程
总结词
高效施工、节约成本
VS
详细描述
该大型厂房位于工业园区,地质条件复杂, 存在大量软土和杂填土。通过采用复合桩 基处理方法,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 工效率,同时节约了地基处理成本,为企 业的生产和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
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规程,确保桩基 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艺参数符合要求。
质量检测标准
承载能力
复合桩基的承载能力应满足设计 要求,静载试验结果应符合相关
规范标准。
完整性
桩身应完整、无断裂、缩颈等问题, 低应变检测和声波检测结果应符合 相关规范标准。
密实度与连续性
桩身混凝土的密实度、连续性应良 好,声波检测结果应符合相关规范 标准。
施工要点
严格控制钻孔参数
钻孔深度、直径和垂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桩基的质量。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注意事项
钢筋笼的制作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安装时应确保其位置准确、 牢固。
混凝土浇筑要点
浇筑混凝土时应分层浇筑、振捣密实,确保桩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第八章 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5)

第八章 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5)

三、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沉降计算
1、与常规桩基相比其沉降性状有两个特点: (1)是桩的沉降发生塑性刺入的可能性大, 在受荷变形工程中桩、土分担荷载比随土 体固结而使其在一定范围变动,随固结变 形逐渐完成而趋于稳定。 (2)是桩间土体的压缩固结受承台压力作 用为主,受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居次。
三、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沉降计算
3、在确定承台形式后按下式计算承台面 积 A c: F G
Ac
k k
f ak
Fk Gk c f ak Ac n Ra
二、减沉复合疏桩基础承台面积和桩数确定
4、从而可导出复合疏桩基础的承载力验 算式为
Fk Gk nRa c f ak Ac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除满足承载力要求外, 尚应验算进行地基的沉降验算。
二、减沉复合疏桩基础承台面积和桩数确定
2、减沉复合疏桩基础承台形式可采用两种: 一种是筏式承台,多用于地基承载力小于荷 载要求和建筑物对差异沉降控制较严或带地 下室的情况; 另一种是条形承台,但承台面积系数(与首 层面积之比)较大,多用于无地下室的多层 住宅。
二、减沉复合疏桩基础承台面积和桩数确定
二、减沉复合疏桩基础承台面积和桩数确定
1、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应遵循两个原则 (1)是桩和桩间土在受荷过程中始终确 保两者共同承担荷载,因此单桩的承载 力宜控制在较小的范围,桩的横截面尺 寸一般宜选择 200 ~ 400mm,桩应穿越上 部软土层,桩端支承于相对较硬土层; (2)是桩距sa要大于5~6倍的桩径,以确 保桩间土的荷载分担比足够大,即承台 效应系数ηc>0.6。
2、为了回避桩端塑性刺入这一难以计算的 问题,采取计算桩间土的沉降的方法。 承台底平面中点最终沉降计算式为:

复合桩基

复合桩基

减沉型复合桩基设计实例及设计要点[摘要] 减沉型复合桩基以其良好的经济性,受到工程界的广泛重视。

本文通过一个工程实例,简述深厚软土地区减沉型复合桩基的设计方法、适用范围及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深厚软土减沉型复合桩基设计方法一、引言减沉型复合桩基是指设计时考虑桩—承台—土共同作用承受上部结构荷载,以控制基础沉降为目的的复合桩基。

当天然地基的沉降不能满足要求时,增设部分桩,就可以将基础的沉降量控制在许可的范围之内。

与普通的桩基相比,因计入了承台的有利作用,比普通桩基减少了桩数,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1)在8.5.13条中提出了设计要求,但未给出明确的设计方法。

下面,笔者通过一个工程实例,简述深厚软土地区减沉型复合桩基的设计方法、适用范围及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工程概况和工程地质条件浙江省秦山县核电南苑21#、22#、23#、24#楼为四幢多层点式住宅。

地上六层,地下设一层半地下室。

檐口高度为19.900m,总建筑面积为11836m2。

上部为砖混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

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场地土类别为Ⅲ类。

建筑场地地形平坦,地貌属冲积平原。

地下水位约在地表下2.50m处。

属软弱场地土,可不考虑土壤液化。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地表下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一。

表一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三、基础设计方案比较及选用经计算,上部结构传至基础的荷载标准组合值为N=54610KN。

因甲方要求尽量节约投资,故在设计时,我们以21#楼为例,分别按普通桩基、天然地基、减沉型复合桩基进行设计,对比三者的经济性,从中优选出一种最合适的。

(一)采用普通桩基根据本建筑的荷重及工程地质条件,初步考虑采用普通桩基。

因本建筑场地周边埋有地下管线,故采用Ф600钻孔灌注桩。

桩尖进入○31层内1.5m,桩长为33~35m。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按[1]计算:R a= u*∑q sia*l i + q pa*A(1)单桩承载力取为810kp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1 基 础 平 面 图
建设标 准 D G J 0 8 一 I 1 - 1 9 9 9 ( 地基基础设计规划 》 规定 , 复合 桩
基、 桩和土共 同作用, 当荷载达群桩 极限状态 时, 荷载全部 由
桩承担, 地基土不承受荷载, 当荷载超过极限承载力 时, 超过的 部分 由基底地基 土承担 。该工程 减沉桩复合桩 基设计采 用

1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工作机理
减沉桩设计 为变形控制设计 方法 , 主要对存在深厚软土 层 的多层建筑 的绝对沉降和整体倾斜 、 挠曲和结构支点 间的 差异沉降进行控制 。 减沉桩的工作 机理很复杂, 其受力性状 与
常规桩距 的桩基础有 明显 的不 同, 对此 目前还研究得不够, 尤
其现场实际试验资料不多, 学术上有不 同的观点, 争论 焦点之

式中 F k 为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 。
( 2 )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按下式验算:
p ≤ ; 丘
基底地基土 附加压力产生 的沉降 S 是按 B o u i s s i n e s g 解 计算土 中附加应力, 由单 向压缩分层总和法计算 :
s 一 - 一
p = 面
l b ( ) p ( k p 2 o ) 丽
2 5 0 mm ,纵 向地 基梁 5 0 0 m m× 6 5 0 m m和 5 0 0 m m×8 0 0 a r m, 横 向地基梁 4 0 0 mm×6 0 0 m m, 基础平面见图 1 , 承 台构造见图 2 。
工程所在场地土层分布较单一,共有 3个岩土工 程单 元
层和 2个亚层, 层① 1 为填土层, 其他物理力学指标见表 1 。
; a Q , l c s P i a, Q K p P a a/ F k a P k a , k C P a m “ 。 ) 成: 一是基础底面土在 附加压力作用 下的压缩 变形 的沉
一 —
. 0 8 0 1 5 . 0 21
2粉 质 糨 土 国淤 泥 质 粘土
图 2承台构造示意

68 ・
第1 0期 ( 总第 1 6 2期 )
表 1 地基土主要物理 力学指标
土 滕
厚度 ^ l l w, % f k YI
, m1 AI  ̄2
地 基 工 程 ■
减沉复合 疏桩基础 底板 中点最终 沉 降由两部分 组
_ _ 。
, MP a ,

D 一

式中 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无当地经验 I I J 取1 . 0 o 由于基础底 面桩 和土的沉降是相 等的, 式( 1 ) 是 通过计算 桩 间土沉降 的方法计算基底中点最 终沉 降量 。
4 . 1基 底 地 基 土 附加 压 力产 生 的 沉 降 s 。


3 2 4 4 2 / 1 . 3 5 + 6 8 2 . 8×0 . 9×2 0 一 6 82 8

承 台等效宽度为:
B c = B、 v / A c/ L ( 3 )
1 +
式 中弘 为软 弱下 卧层顶 面附加压力 ; 为软弱下卧层顶 面 自重压力 = 2 4 1 3 k P a 以 为经深度修正软弱下卧层 承载力 特征值 = 6 2 . 6 k P a ; p 为 基础 底 面处 自重 压力 = 1 7 . 1 k P a ; Z 为基 础 底 面至 软 弱 下 卧层 顶 面距 , Z = 0 . 8 m; 0为 扩 散角 , 由
值。 一幢 3层办公楼, 当采 用筏板基础时, 计算基础 中点沉降达 2 5 4 . 4 mm, 当基础下设置少量减沉桩后其沉降减至 1 3 5 . 6 mm, 表 明多层建筑采用减沉复合疏桩基础 可以减少房屋沉降, 同时工程基础造价与桩基础比较 节省约 3 3 %。
关键词 减沉桩 ; 复合桩基 ; 沉降计算 ; 软 土地基
■ 地基工程

2 0 1 4 盎
软 土 地 基 减 沉 复 合 疏 桩 基 础 设 计
叶 至 峰
( 南安 市建筑工程施工 图审查事务所 , 福建 南安 3 6 2 3 0 0 )
摘 要 对于软土地基 的多层建筑, 当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 时, 一般 地基承载力可以满足要 求, 但沉 降多数超过 允许

是在正常使用条件下, 减 沉桩是在承载力特征 值还是在极
限承载力下工作或在两者之间工作。
_


通过减 沉桩模 型试验 和有限元分 析认 为,桩在 8 0 %一
9 0 %的单桩极限承载力下 工作 , 建议 桩承载力按 O . 9 Q . 设 计
( Q 为单桩极限承载力) ,按单桩极限承载力设计 复合桩基 可 为充分发挥承 台底地基土 的直接承载作用创造条件 ; 当浅 基 础( 承 台) 产生一定沉降时, 桩能充分发挥并始终保持其全部极 限承载力, 即有足够的“ 韧性” ; 文章提 出上海地区可令桩发挥 极限承载力的桩 与承 台摩擦桩基础的设计建议;上海 市工程
1 9 . 0 5 0
5 5 7 . 5
lI . 5
@禽角 砾粉 质粘 士 4 , 1
. 0 1 9 . 3 0 . 7 6 0 . 2 0 1 0 . 5 3 2 2 0 0 0 1 8 0 I 9 . 2 22
3 天然 地基 沉 降计算
( 1 ) 基底平均压力为:
1 . 7
2 8 2 7
l 9 0 0 . 7 9 8 . 1 8 . 1 3 O l 6 . 9 i . 3 6 1 . 1 0 2 . 2 1 0
降S s , 二是桩对土影响产 生的沉 降 s 。
s = ( S s + S s p ) ( 1 )
——砑 l , :
①1 ⑦
《 建筑桩基技术规 范) ) ( J G J 9 4 -2 0 0 8 ) 中的设计方法 , 基底 附加 压力按总荷 载扣 除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进行计算 。
2 工程概 况
某 3层 办公楼, 建筑面积 1 6 0 0 m 2 , 框架结 构, 上部结构 荷 载效应基本 组合 设计 值 3 2 4 4 2 k N , 基础埋深 0 . 9 m, 地下水 位 O . 9 m, 采 用 梁板 式筏 型基 础 , 平 面 尺寸 3 9 . 2 4 m×1 7 . 4 m, 板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