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19-22 节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阳修家教》

先公四岁而孤:指失去父母的孩子,即孤儿。古代多指失去父亲的孩子。

家贫无资:贫:贫穷。资:钱财。

太夫人以荻画地:以:用。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划。

教以书字:以:用。书:书写。教他用荻书写汉字。

使学为诗:使:让,派。为:写,做。

及稍长:等到(他)稍微长大的时候。(稍:渐渐地)

就闾(lǘ)里士人家借而读之:就:动词,接近,靠近,(此引申为)去。乡里,街坊。((欧阳修)便就近到乡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

假而读之:借。

或因而抄录:或:有时。因:凭借。

以至尽夜忘寝食:达到尽头

唯读书是务:唯:只。是:无意义。务:致力。(唯....是.....为固定搭配)

中心意思是逆境出人才,不怕困难,不怕贫寒,只要有意志就一定能成功。

译文:

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中十分贫穷,没有钱供他读书。(他的)母亲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字,教给他写字。还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诗文,让他学习写诗。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就到邻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进行抄写。还没抄完,他就已经能背诵其中的文章。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启发:

个人在年幼时家境不好,表面看上去是悲惨的,但对于有志气的孩子来说却不见得是一个坏事。因为家境的窘迫会使孩子较早地品尝世态炎凉和生活艰辛,促使孩子早懂事,早立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从现实看,一些富足人家的子弟因为眼前吃不愁、穿不愁,倒是少了许多学习的动力,使将来有所成就缺少了思想和性格基础。

《司马光幼时》

1.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

2.瓮wâng:一种口小腹大的盛器。

3.足跌:失足。

4.迸:水涌出。

5.生:长到。

6.退:回去。

7.自是:从此。8.释:放下。

9.至:甚至。10.没:沉没。

11.皆:全,都。12.闻:听。

13.去:离去。14.戏:玩耍。

15.《左氏春秋》:是左丘明给《春秋》作注的一部史书。16.如:像。

17.之:它,指《左氏春秋》。18.了:清楚。

19.大旨:大意,主要意思。

句子

即了其大旨:(司马光)就明白了其中的主要意思。

众皆弃去:很多小儿都扔下他离去了。

译文:

司马光长到七岁时,严肃庄重的样子如同大人,听讲《左氏春秋》,十分喜爱,回去之后让家人讲给他听,马上了解它(指《左氏春秋》)的大意(大概意思)。从此手里不放下书本,甚至不知道饥饿口渴,寒冷炎热。一群人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站在缸上,失足掉了进去,

大家都扔下他而离去,司马光拿起石头砸破缸,(缸里的)水涌出,落水的小孩得救了。

《程门立雪》

1、盖:大约。

2、冥坐:打瞌睡。冥,闭目。

3、侍立:陪立在旁。

4、去:离开。

5、既:已经。

6、觉:睡醒。

翻译

杨时见程颐在洛阳,虽然自己已经四十岁了,但还是想学习,就去见程颐,见到的时候,程颐刚好在坐着打瞌睡。于是,杨时和一同前来的游酢一直站在那等。程颐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经下了一尺厚了!现用来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赵某误子》

1.恃:凭借,倚仗。

2.恣(zì):放任。

3.俱:都。

4.寻:副词,随即;不久。

5.或:有的。

6.仆:向前倒下。

7.乃:是。8.戒:同“诫”,告诫。

9.叟:老人。10.殁:去世。

11.当:应当。12.弗:不。

13.益:更加。14.然:然而。

15.岂:难道。16.计:计划、策略。

17.术:学问,也可指技术。18.竭:竭尽,用尽。

19.殁:死(亦作“没”)。20.尔:你。

21.或:有(的)人。22.挥霍:浪费。

23.仆:趴

句子

有一叟相劝:有一位老人好心劝告他

将何以自食:他们怎么能靠自己的力量生活?

寻赵某卒:不久赵某死去

然岂非其父计浅也:这不是他们的父亲计划孩子未来没有远见吗?

译文

有个姓赵的人,是吴国人,家里很富有,有很多财产,他有三个儿子。他的儿子们仗着父亲有钱就每日挥霍不务正业。有一位老头好心劝告他说:“你的儿子们都游手好闲,一旦你死去,他们靠什么去生活?应当让他们现在学习本事,以后才能有本事独立生活。”姓赵的人不听劝告,继续放纵儿子们。.不久赵某死去,资产更加都被他的儿子挥霍光了。三个儿子中有的在街市中乞讨,有的偷邻居的东西,有的饿得趴倒在路边。人们都说:“这是自作自受!”.然而这难道不是他们父亲在计划孩子的未来时没有远见吗?

《高凤笃学》

1、高凤:汉朝东汉人,(南阳人)高凤由于认真专注笃学,终成为了一名闻名天下的学者,于是在西唐山(现河南平顶山叶县常村乡西唐山)教学生读书。叶县常村乡的漂麦河得名缘于此。

2、笃:专一、专心。

3、字:人的表字。

4、常:同“尝”,曾经。

5、之:动词,到……去

6、曝麦于庭:曝(pù),晒。庭,院子。

7、令护鸡:指守住鸡,不让它吃

麦子。令:让。护:监护。

8、经:指古代儒家经典著作。9、暴(bào):突然。

10、潦水:雨后地上积水。11、觉:发觉

12、持:拿。13、还:回来

14、怪问:惊奇地询问。怪:使……感到奇怪。15、乃:才。

16、省:醒悟17、西山唐中:山在今唐州湖阳县西北。郦道元注《水经》云,即高凤所隐之西唐山也。

句子

妻常之田,曝麦于庭:妻子曾到田地(工作),在庭院里晒麦

妻还怪问,乃省:妻子回来觉得很奇怪,便责问他,高凤才发觉小麦被冲走了。

译文

高凤,字文通,是南阳人。年少时是书生,家里把种田作为职业,然而对诵读很有研究,白天黑夜不休息。妻子曾经到田里去,在庭院里晒了麦子,叫高凤看护好鸡。正值天突然下大雨,高凤拿着竹竿诵读经书(儒家经典著作),没有发觉雨后地上的积水冲走了麦子。妻子回来感到奇怪便责问他,(高凤)才省悟过来。后来他就成为了一位有名的儒生,在西唐山中教授知识。高凤虽然年老了,但他执著于自己的志向,丝毫不觉得劳累,名声也广泛的被人们所听闻。

启发

赞扬了热爱读书、专心致志、勤奋的人。但也侧面批评了高凤只专注读书而不关心周围的事物。

《王充市肆博览》

1.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东汉著名唯物主义学者。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27),约卒于东汉和帝永元九年(97?)。年轻时到都城洛阳求学,拜班彪为师。后来回乡教书,曾任过功曹、治中等小官,晚年闭门潜心著书,迁居到这里。终于完成了不朽之作——《论衡徙焉》

2.京师:京城。

3.太学:东汉时最高学府

4.班彪:汉代著名学者,史学家,班固的父亲。《汉书》是他早创的。

5.章句:逐章逐句的疏通理解。

6.市;集市。肆;店铺。

7.称:称赞、赞扬

8.师:拜······为师9.辄:就

10.遂:就11.好:喜爱

12.少孤:少年失去父亲13.之:代词,···的

14守;守候。15章句;章节句子。

16肆:书铺17不守章句:不死扣子句

18屏居:隐居19教授:从事教学

译文

王充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因在乡里以孝顺母亲被称赞。后来到京城,在太学里学习,拜扶风人班彪做了他的老师。(王充)喜欢广泛地阅读(书籍)却不死板地拘泥于文章的章句。(由于)家里穷,没有书(可读),他经常去逛洛阳街上的书铺,看人家卖的书,看过一次后就能记住并背诵。时间久了,他就广泛地通晓了诸子百家的著作。后来回到乡里,隐居教学。

《赵伯公肥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