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剂 颗粒剂 胶囊剂 滴丸剂及微丸知识点归纳总结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和丸剂知识点梳理.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和丸剂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31b77dfee45c3b3566ec8b88.png)
▲第五章散剂、颗粒剂、胶囊剂和丸剂1、常用的固体制剂包括: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滴丸剂、膜剂。
2、固体制剂的共性:(1)物理、化学稳定性比液体制剂好,生产制造成本较低,服用与携带方便;(2)制备过程前处理的单元操作(粉碎、过筛、混合等)经历相同;(3)药物在体内首先溶解后才能透过生理膜,被吸收入血。
★3、改善药物溶出速度的措施:溶出速度与S、CS、k成正比(1)S↑增大药物溶出面积:微粉化减小药物粒径(2)C S↑增加药物溶解度:提高温度,改变晶型,制成固体分散体等(3)k↑加快搅拌,增大溶解速度第一节散剂★一、定义:散剂(Powders)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可内服或外用。
(西药应用不多例如蒙脱石散、聚乙二醇4000散、嗜酸乳杆菌散,中药一定应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收载散剂约50种)★二、分类:1、按药味:单散剂与复散剂2、按剂量:分剂量散与不分剂量散3、按用途:溶液散(PEG散)、煮散(酒渍或煎汤服用)、吹散(耳、鼻、喉部位,珠黄吹喉散)、吹耳散4、内服散5、外用散★三、特点:1、粉碎程度大,比表面积大、易于分散、起效快2、外用覆盖面积大,起保护和收敛等作用3、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4、制备工艺简单,易分剂量,便于婴幼儿服用四、制备: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储存。
粉碎→过筛→混合:是固体制剂的单元操作,即固体制剂制备前均要进行此操作。
1、粉碎:将大块物料借助机械力破碎成适宜大小的颗粒或细粉的操作。
目的:减小粒径、增加表面积。
意义: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度、生物利用度↑;混合均匀↑;固体药物分散度↑;有效成分提取↑。
方法:干法粉碎和湿法粉碎。
(1)干法粉碎法:药物干燥(水分<5%)后进行粉碎。
脆性或结晶性药物(撞击或锤式粉碎机);纤维性中药材(剪切式粉碎机)。
(2)湿法粉碎法:药物中加入适量水或其他液体实施研磨,又称为加液研磨法。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与丸剂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与丸剂](https://img.taocdn.com/s3/m/60a3b64d650e52ea54189833.png)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 滴丸剂与丸剂
4.崩解度与溶出度 胶囊剂作为一种固体制 剂,通常应作崩解度、溶出度或释放度检 查, 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规定。 凡规定 检查溶出度或释放度的胶囊不再检查崩解 度。
(二)包装与储存
由胶囊剂的囊材性质所决定,包装材料 与储存环境如湿度、温度和贮藏时间对 胶囊剂的质量都有明显的影响。
一般应选用密闭性能良好的玻璃容器、 透湿系数小的塑料容器和泡罩式包装, 在小于25℃、相对湿度不超过45%的干 燥阴凉处,密闭贮藏。
等电点pH4.7~5.2。
空胶囊制备时常需加入的辅料:
增塑剂(增加韧性与可塑性) 增稠剂(减少流动性) 遮光剂(适用于光敏感性药物) 着色剂(为了美观和便于识别) 防腐剂(为了防止霉变)
以上组分并不是任一种空胶囊都必须 具备,而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空胶囊制备工艺
溶胶→蘸胶(制胚)→干燥→拔壳→切割→ 整理
口服制剂吸收的快慢顺序:
溶液剂 > 混悬剂 > 散剂 > 颗粒剂 > 胶囊剂 > 片剂 > 丸剂
第二节 散 剂
一、概述
散剂(Powders)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 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外用也可内服。
其分类有如下三种方法: ①按组成药味多少来分类,可分为单散剂与复 散剂; ②按剂量情况来分类,可分为分剂量散与不分 剂量散; ③按用途来分类,可分为溶液散、煮散、吹散、 内服散、外用散等。
药物剂型知识点总结归纳
![药物剂型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cc1e99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6.png)
药物剂型知识点总结归纳药物剂型是指将药物按一定的制备方法和技术,经过一定的加工和加工程序制备成易于患者服用和药师调剂的供给制剂形式。
在临床应用中,根据药物的剂型特点,可将其分为固体剂型、液体剂型和半固体剂型。
每种剂型都有其特定的制备方法和使用特点,以下是对不同类型的剂型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固体剂型1. 药片药片属于固体剂型,是将药物或药物混合物用适量溶剂或吸湿剂制成半固体浆料后均匀压片,并采用相应的工艺处理制成的片状制剂。
药片广泛用于临床药物治疗,按照药物的功能和用途,可以分为常规片、泡腾片、控释片等不同类型。
药片具有便携、保存方便等优点,易于服用和管理。
2. 胶囊胶囊剂型是将药物成分和辅助成分密封填充在胶囊之中,然后通过一定的工艺、设备、加工技术将其密封成胶囊剂型。
根据胶囊的制备方法、材料及成形方式,胶囊可以分为硬胶囊和软胶囊。
硬胶囊外壳由明胶或和明胶及其他原料混合制成,是一种中空的胶囊形状,用于装填固体和粉状药物;而软胶囊是以明胶或其他高分子物质为基材成型,可以装填液体或半固体或浸润程度较大的固体药物。
胶囊剂型有特殊的用途,如适合无法吞咽固体剂型患者的用药、对某些药物有辛苦味的封装等。
3. 片剂片剂是将药物粉末或颗粒料按一定配方和工艺制成片状,再经过加工制作成的固体制剂形式。
片剂适用范围广泛,比如中药片剂、酊剂片剂等,可以根据药物的形态和用途在制备过程中添加相应的辅料,如增溶剂、脱泡剂、稳定剂等。
片剂制备过程要控制好成型压力和温度,以保证片剂的均匀性和质量稳定性。
4. 颗粒颗粒剂型是将药物成分和辅料按一定配方混合,并制成颗粒状的固体制剂。
颗粒剂型主要适用于儿童和老年患者,因为颗粒剂不容易咽喉,便于服用。
根据颗粒的大小和用途不同,可以分为粉剂颗粒、颗粒剂和微丸剂等。
颗粒剂型具有便携、易于服用和溶解等优点。
5. 颗粒剂颗粒剂是由包装在小袋内的颗粒制成的固体剂型。
颗粒剂是在药物制成颗粒后,再由药房量取,填充包装制成个别服用用量的制剂,易于患者服用和携带。
固体制剂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讲义
![固体制剂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8c67511f2e3f5727a5e962a1.png)
药剂学第七版第十一章固体制剂 –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固体制剂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固体制剂的各种剂型的概念、分类、特点以及常用的制备方法、工艺和质量要求;•熟悉制备各种固体制剂常用的处方辅料、设备、操作流程及关键技术指标,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了解固体制剂的典型处方并学会对其进行分析。
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固体制剂的单元操作第三节 散剂第四节 颗粒剂第五节 片剂第六节 片剂的包衣第11章 固体制剂-1(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With meWith Prof. Li第一节 概述Ø固体制剂(solid preparations):以固体状态存在的剂型总称。
常用的固体剂型有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特点:①物理、化学稳定性比液体制剂好;②生产制造成本较低,服用与携带方便;③制备过程前处理的单元操作经历相同;④药物在体内首先溶解后才能透过生理膜,被吸收入血。
固体剂型的制备工艺流程图药物粉碎过筛混合造粒压片颗粒剂散剂片剂胶囊剂固体制剂的体内吸收途径口服给药崩解溶解生物膜血液循环胃肠道中不同剂型在体内的吸收途径剂型崩解或分散溶解过程吸收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混悬剂-++溶液剂--+吸收的快慢顺序药物的溶出过程S增大药物的溶出面积S增大溶出速度常数K提高药物的溶解度CsNoyes-Whitney 方程dC/dt = KS(Cs-C)K=D/Vδsink conditiondC/dt = KSCsδCsVC改善药物的溶出速度的措施•增大药物的溶出面积:通过粉碎减小粒径,提高崩解度等措施•增大溶解速度常数:提高搅拌速度,以减少药物扩散边界层厚度或提高药物的扩散系数•提高药物的溶解度:提高温度,改变晶型,制成固体分散物、包合物等。
第二节散剂(powders)散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
①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②对外伤的独特作用(保护、吸收分泌液、促进凝血);③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④剂量易于控制,可调节,便于婴儿服用⑤制备工艺简单。
第四章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
![第四章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https://img.taocdn.com/s3/m/379901a5f524ccbff1218481.png)
四、倍散
倍散是在小剂量的毒剧药物中添加一定量的填 充剂制成的稀释散,以利于下一步的配制。稀释倍 数由剂量而定:剂量0.1‾0.01g可配成10倍散(即9 份稀释剂与1份药物均匀混合的散剂), 0.01‾0.001g配成100倍散, 0.001g以下应配成 1000倍散。配制1000倍散时应采用逐级稀释法。 常用的稀释剂有乳糖、糖粉、淀粉、糊精、沉降碳 酸钙、磷酸钙、白陶土等惰性物质,一般采用配研 法制备,称量时应正确选用天平。为便于观察混合 是否均匀,可加入少量色素。
二、盐酸四环素胶囊
处方: 10万粒 盐酸四环素 25.6kg 硬脂酸镁 0.4kg 制法: ① 配料:按处方量称取主药与硬脂酸镁,先将少量盐酸四环素与硬 脂酸镁以1:1拌和,过20~30目筛一次,用等量递升法将其余原 料拌和均匀,过20~30目筛二次,再混匀,贮于双层塑料袋的 铁桶内密闭备用。 ② 填充:填充室内应有空调装置,一般为RH60%~70%,温度 20~24℃,自动填充机填充开始后1min内即称取胶囊的装量, 调节装量为260mg,每2h检查一次,剔除不合格品,防止空胶囊 混入成品中。 ③ 拭粉及检查:填充后胶囊外残粉用纱布拭去,剔除有破裂、皱 皮、畸形、不完整或有黑点、异物等质量缺陷的胶囊,抽样检 验。 ④ 包装:将检验合格的胶囊再拭一次,然后根据不同要求装入玻璃 容器或双层塑料袋的铁听或水泡眼铝塑包装即为成品。
制法: ① 药液配制:将烟酸与部分亚油酸乙酯混匀,经胶体磨研细后过 100目筛;另将一部分亚油酸乙酯与维生素C、肌醇、橙皮甙、 维生素B6 、维生素E混匀,经胶体磨研细后过100目筛;将上述 物料充分混匀,检验合格后备用。
② 溶胶:先将尼泊金乙酯溶于95%乙醇中,加Fe2O3至6倍量 的蒸馏水中,用球磨机研磨约24h备用。称取明胶、甘油、 蒸馏水置不锈钢夹层锅内密闭,在真空下搅拌,待混匀后, 用75℃左右热水循环加热,使锅内明胶熔化。缓缓放去锅内 真空,在连续搅拌下加入Fe2O3浆液、尼泊金乙酯醇液与回 收胶,待熔化均匀后减压浓缩至规定水分。关闭真空泵,放 出胶液用纱布袋滤过,置保温桶中,取样测定水分及粘度, 检验合格后待用。 ③ 制丸:本法采用旋转压模法生产。胶液经涂胶机箱、冷却鼓 轮制成胶带,在接触模子的一面涂上润滑油,然后输送至转 动模子,药液由楔形注入器定量注入二层胶带之间,同时模 孔凸缘使胶带包裹药液轧压成胶丸,用剥丸棒将胶丸剥落, 分离,收集胶丸,用石油醚洗去胶丸外油质后,置转动干燥 器内干燥4h,再在30℃、相对湿度40%的烘房内干燥,剔 除不合格品,抽样检验合格后,移置打光机中,喷入巧克力 香精(每10kg胶丸加香精10ml)转动10min后包装。 注:压丸及包装均应控制在20~25℃,相对湿度40%~50% 的条件下进行。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及微丸知识点归纳总结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及微丸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ebe2f7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0d.png)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及微丸知识点归纳总结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及微丸一、固体剂型的吸收过程: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二、固体剂型的溶出:Noyes-Whitney 方程药物从固体剂型中的溶出速率与药物粒子的表面积、溶解度、在溶出介质中的浓度梯度成正比。
第二节散剂一、散剂的含义、分类与特点:散剂:指一种或数种药物经粉碎并均匀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供内服或外用。
二、散剂的制备: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成品(一)粉碎与过筛:1、球磨机:投料量为筒的15%--20%,圆球加入量30-35%。
临界转速的75%。
2、流能磨:适于抗生素、酶、低熔点及不耐热物料粉碎,粉碎分级同时进行,5um以下极细粉。
一般散剂:细粉;难溶、收敛剂、吸附、儿科、外用:最细粉;眼膏剂:极细粉(二)混合:临界转速 30-50%影响混合质量的因素:1、组分的比例:等量递加混合法2、组分的堆密度3、组分的吸附性与带电性4、含液体或易湿组分:有液体组分可用吸收剂:磷酸钙、白陶土、蔗糖和葡萄糖,含结晶水可用等摩尔无水物代替。
本身吸湿迅速混合,混合吸湿不应混合。
5、含可形成低共熔混合物的组分:不利混全,有利于药效发挥。
液化的共熔物可吸收、分散。
(三)分剂量:目测法、重量法、容量法。
机械化多用容量法。
(四)散剂的质量评定:1、外观均匀度2、干燥失重<9.0% 3、装量差异另卫生学检查(五)散剂的吸湿:成为散剂制备工艺研究的重要内容。
临界相对湿度CRH:水溶性药物迅速增加吸湿量时的相对湿度。
水溶性药物均有固定的CRH。
水溶性混合时:CRHAB =CRHA * CRHB 与各组分的比例无关,Elder 假说。
水不溶性药物无特定的CRH,仅是表面吸附水蒸汽,混合时,吸湿量具有加和性。
倍散:在剂量小的毒剧药中添加一定量的填充剂制成的稀释散。
10 倍(0.1-0.01g)、100 倍(0.01-0.001g)1000 倍(0.001g 以下)。
第七章 散剂、胶囊剂、丸剂
![第七章 散剂、胶囊剂、丸剂](https://img.taocdn.com/s3/m/51379b41a8956bec0975e3d7.png)
第三节
胶
囊 剂
一、根据囊材性质,胶囊剂可分为硬胶囊、软胶囊(胶丸)和 肠溶胶囊以及结肠靶向胶囊。 1 、 硬胶囊剂 :将粉状、 颗粒状药物直接灌装于胶壳中而成 。 硬胶囊剂:将粉状 、 颗粒状药物直接灌装于胶壳中而成。 能达到速释、缓释、控释等多种目的,胶壳有掩味、 能达到速释、缓释、控释等多种目的,胶壳有掩味、遮光等 作用,利于刺激性、不稳定的药物的生产。 作用,利于刺激性、不稳定的药物的生产。 软胶囊剂: 是将油类液体、 混悬液、 2 、 软胶囊剂 : 是将油类液体 、 混悬液 、 糊状物或粉粒定量压 注并包封于胶膜中,形成大小、形状各异的密封软胶囊。 注并包封于胶膜中,形成大小、形状各异的密封软胶囊。 肠溶胶囊剂:由硬胶囊剂或软胶囊剂经药用高分子材料处 3 、 肠溶胶囊剂 :由硬胶囊剂或软胶囊剂经药用高分子材料处 理或用其它方法加工而成。其囊壳不溶于胃液, 理或用其它方法加工而成。其囊壳不溶于胃液,但溶于肠液 而崩解。 而崩解。 结肠靶向胶囊剂:能在结肠部位溶解或酶解的高分子材料 4 、 结肠靶向胶囊剂 :能在结肠部位溶解或酶解的高分子材料 制成的胶囊。 制成的胶囊。
标示装量 0.1g或0.1g以上 0.1g以上至0.5g 以上至0 0.5g以上至1.5g 0.5g以上至1.5g 以上至 1.5g以上至6g 以上至6 6g以上 装量差异限度, 装量差异限度,% ±15.0 15. ±10.0 10. ± 8.0 ± 7.0 ± 5.0
例:复方枸橼酸钠散
处方 氯化钠 3.5g 氯化钾1.5g 枸橼酸钠2.9g 葡萄糖22g 制法 取以上四种药物,分别研细,混合均匀,按 包装要求包装即得。 用于腹泻呕吐等引起的轻度和中度脱水,补 充体内电解质和水分。氯化钠、氯化钾可补充体 液内电解质,枸橼酸钠可调节体内酸碱平衡。
药物剂型知识点总结初中
![药物剂型知识点总结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91df53b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0.png)
药物剂型知识点总结初中一、定义药物剂型是指药物制剂所呈现的物理形态或状态。
它是药物在制备、存储及使用中所具有的统一的、特定的外貌。
药物剂型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固体剂型、液体剂型、气体剂型等。
二、常见的药物剂型1. 固体剂型(1)片剂:是将药物粉末或颗粒压制成片状的固体制剂,可以口服,如氟桂利嗪片、维生素C片等。
(2)胶囊剂:是将药物颗粒或粉末装入胶囊中制成的固体制剂,可以口服,如阿司匹林胶囊、复方氨酚胶囊等。
(3)颗粒剂:是将药物粉末制成颗粒状的固体制剂,有的可以口服,如泮托拉唑颗粒;有的可以外用,如肾上腺素颗粒。
(4)颗粒剂:是将药物粉末制成颗粒状的固体制剂,有的可以口服,如泮托拉唑颗粒;有的可以外用,如肾上腺素颗粒。
(5)缓释剂:是将药物粉末或颗粒包裹在一层或几层膜中,可以延缓释放或者减慢溶解速度,如硫酸氢氯吡格雷缓释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
(6)口服溶解片:是将药物颗粒或粉末制成可在口腔中快速溶解的固体制剂,有的可以口服,如阿司匹林口腔溶解片。
2. 液体剂型(1)口服溶液:是将药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液体制剂,能够口服,如乙酸铝溶液、阿莫西林口服溶液等。
(2)乳剂:是将油脂类物质、乳化剂和稳定剂混合后所制成的液体制剂,可以口服或者外用,如肝素钠注射液。
(3)注射剂:是将药物溶解于水或其他溶剂中,通常是用于皮下、肌肉或者静脉注射的液体制剂,如维生素B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3. 半固体剂型(1)软膏剂:是将药物与软膏基质混合而成的制剂,主要用于外用,如氨酚愈创甜素软膏、红霉素软膏等。
(2)栓剂:是将药物与基质混合而成的固体剂型,主要用于直肠给药,如冰醋酸消肿栓、达喜栓等。
4. 气体剂型(1)吸入剂:是将药物制成气雾或者气体形式,通过吸入方式进行给药,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等。
三、药物剂型的选择药物剂型的选择是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治疗需要以及患者的接受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的。
常见的选择原则有以下几点:1. 药物的理化性质:如药物的溶解性、稳定性、生物利用度等。
药剂学-《散剂和颗粒剂》执业药师考试复习知识点
![药剂学-《散剂和颗粒剂》执业药师考试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b9169214028915f814dc28a.png)
第二章散剂和颗粒剂一、粉体学简介(一)粉体学的概念粉体学是研究固体粒子集合体(称为粉体)的表面性质、力学性质、电学性质等内容的应用科学。
由于在散剂、颗粒剂、片剂和胶囊剂等固体制剂的生产中需要对原辅料进行粉碎、过筛和混合等处理,以改善粉体性质,使之满足工艺操作和制剂加工的要求,所以粉体的各方面性质在固体制剂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二)粉体的性质1.粉体的粒子大小和粒度分布及其测定方法(1)粉体的粒子大小和粒度分布:粉体的粒子大小是粉体的最基本性质,它对粉体的溶解性、可压性、密度、流动性等均有显著的影响,从而影响药物的溶出、吸收等。
粒子大小的常用表示方法有:①定方向径,即在显微镜下按同一方向测得的粒子径;②等价径,即粒子的外接圆的直径;③体积等价径,即与粒子的体积相同球体的直径,可用库尔特计数器测得;④筛分径,即用筛分法测得的直径,一般用粗细筛孔直径的算术或几何平均值来表示;⑤有效径,即根据沉降公式(Stock’s方程)计算所得的直径,因此又称Stock’s径;式中,D-有效径,ρp ,ρ1-分别表示被测粒子与溶剂的密度;η-溶液的黏度;h-粒子沉降距离;t-沉降时间。
粉体的大小不可能均匀一致,而是存在着粒度分布的问题,分布不均会导致制剂的分剂量不准、可压性变化以及粒子密度变化等问题。
因此,研究粒度分布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常用频率分布表示各个粒径相对应的粒子占全体粒子群中的百分比。
现代计算机的应用则为测量带来方便。
频率分布可用方块图来表示,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出粒子大小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
(2)粉体粒径的测定方法:①显微镜法:可以测定O.5~100μm级粒径。
具有统计学意义一般需测定200至500个粒子②电感应法(如库尔特计数法):是在测定管中装入电解质溶液,将粒子群混悬在电解质溶液中,测定管壁上有一细孔,孔电极间有一定电压,当粒子通过细孔时,由于电阻发生改变使电流变化并记录于记录器上,最后可将电信号换算成粒径。
中职药剂《药剂学》-散剂、颗粒剂和胶囊剂
![中职药剂《药剂学》-散剂、颗粒剂和胶囊剂](https://img.taocdn.com/s3/m/f7a0502567ec102de3bd8909.png)
19:46
三、散剂的质量检查
1. 粒度 除另有规定外,取局部用散剂供试 品10g,精密称定,置七号筛,照《中国 药典》2010年版粒度和粒度分布测定法 (附录IX E第二法,单筛分法)检查, 精密称定通过筛网的粉末重量,应不低 于95%。 2. 外观均匀度 取供试品适量,置光滑纸上, 平铺约5cm2,将其表面压平,在亮处观 察,应呈现均匀色泽,无花纹和色斑。 3. 干燥失重 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照 干燥失重测定法(附录Ⅷ L)测定,在 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超过2.0 %。
19:46
混合操作要点
3)形成低共熔混合物的组分
将二种或二种以上药物按一定比例混合时, 在室温条件下,出现的润湿或液化现象,称做低 共熔现象。常见的可发生低共熔现象的药物有水 合氯醛、萨罗(水杨酸苄酯)、樟脑、麝香草酚
等,它们以一定比例混合研磨时极易润湿、液化。
此时尽量避免形成低共熔物的混合比。
19:46
粉碎操作的意义:
• ①减小药物的粒径,增加药物表面积,促进药 物的溶解与吸收,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 度; • ②有利于提高有效成分从药材中的浸出速度; • ③有利于提高药物在液体、半固体、气体等制 剂中的分散性; • ④有利于制备多种剂型,如散剂、颗粒剂、胶 囊剂、片剂、丸剂、浸出制剂等; • ⑤有利于减少外用时因颗粒大而带来的刺激性 等。
3)冲击柱式粉碎机 是以冲击力为主,
适用于脆性、韧性物料以及中碎、细碎、 超细碎等的粉碎设备。应用广泛,因此 有“万能粉碎机”之称. 4)锤击式粉碎机:是一种适用于脆性药 物以及中碎和细碎设备,基本结构由加 料斗、高速旋转的旋转轴,轴上装有数 个锤头,机壳上部装有衬板,下部装有 筛板等部件组成
19:46
药剂剂型知识点总结
![药剂剂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066abf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df.png)
药剂剂型知识点总结一、药剂剂型概述药剂剂型是指用以供给患者或者用于诊断、治疗、防治疾病的药物制剂的外观、性状及其对于人体的作用方式。
药剂剂型的选择直接影响了药物的治疗效果和服用的便利性。
药剂剂型可分为固体剂型、液体剂型、半固体剂型、气雾剂型和注射剂型等。
二、固体剂型1. 片剂片剂是指将药物制粉或制粒后压制成片状,主要用于口服服用。
片剂的特点是稳定性好、便于携带、剂型多样、容易分割等。
常见的片剂有药片、糖衣片、咀嚼片等。
2. 颗粒剂颗粒剂是将药物粉末用赋形剂粘结成颗粒状的制剂,主要用于口服服用。
颗粒剂的特点是易于吞咽、吸收迅速、调味性好、剂型多样等。
常见的颗粒剂有散剂、冲剂、颗粒包装剂等。
3. 胶囊剂胶囊剂是将药物粉末或颗粒装入胶囊内,主要用于口服服用。
胶囊剂的特点是难以分割、易于吞咽、避免苦味、剂型多样等。
常见的胶囊剂有普通胶囊、缓释胶囊、双层胶囊等。
4. 粉剂粉剂是将药物制粉后,方便服用的制剂形式。
粉剂的特点是易于储存、配制简便、便于调剂等。
常见的粉剂有颗粒剂、散剂、混合悬剂等。
5. 糖浆糖浆是将药物溶解于糖浆中,方便口服的制剂形式。
糖浆的特点是调味性好、吸收迅速、适合儿童和老年人服用等。
三、液体剂型1. 口服液口服液是将药物溶解或悬浮于液体中,用于口服服用。
口服液的特点是易于服用、吸收迅速、调剂便利等。
常见的口服液有混悬液、溶液、糖浆等。
2. 注射剂注射剂是将药物制剂注入体内的一种制剂形式。
注射剂的特点是药效迅速、剂量精准、不经过消化系统等。
常见的注射剂有静脉注射剂、肌肉注射剂、皮下注射剂等。
3. 滴剂滴剂是将药物溶解于溶剂中,用滴管滴入眼、耳、鼻、口等部位的制剂形式。
滴剂的特点是定量准确、局部药效好、便于使用等。
常见的滴剂有眼用滴剂、耳用滴剂、鼻用滴剂、口腔用滴剂等。
四、半固体剂型1. 膏剂膏剂是将药物制粉或制液后,加入基础质制成的半固体制剂形式。
膏剂的特点是局部药效好、易于涂擦、不易干燥等。
药剂学8种质检项目 10种制备技术 12个必记考点 16种辅料用途
![药剂学8种质检项目 10种制备技术 12个必记考点 16种辅料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8029488dcc22bcd126ff0cc0.png)
8种制剂的质量检查项目1.片剂:外观性状;片重差异;硬度和脆碎度;崩解度;溶出度或释放度;含量均匀度2.散剂:均匀度;水分;装量差异;卫生学检查;粒度检查3.颗粒剂:外观;粒度;干燥失重;溶化性;装量差异4.胶囊剂:外观;水分;装量差异;崩解度与溶出度。
5.滴丸剂:重量差异;溶散时限检查等。
6.栓剂:外观;重量差异;融变时限;熔点范围;体外溶出试验与体内吸收试验等7.软膏剂:粒度;装量;微生物限度;主药含量;物理性质;刺激性;稳定性;软膏剂中药物的释放、穿透及吸收等。
8.透皮贴剂:重量差异;面积差异;含量均匀度;释放度等。
10种制备技术1.微囊:凝聚法(单,复),溶剂-非溶剂法,改变温度法,液中干燥法,喷雾干燥法,喷雾凝结法,空气悬浮法,界面缩聚法,辐射交联法2.包合物: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冷冻干燥法医学教育网原创,喷雾干燥法3.固体分散物:熔融法,溶剂法,溶剂-熔融法,溶剂-喷雾干燥法,研磨法4.脂质体:注入法,薄膜分散法,超声波分散法,逆相蒸发法,冷冻干燥法5.微球:乳化-固化法,喷雾干燥法,液中干燥法6.纳米粒:胶束聚合法,乳化聚合法,界面聚合法,液中干燥法7.微丸:沸腾制粒法,喷雾制粒法,包衣锅法,挤出滚圆法,离心抛射法,液中干燥法8.栓剂:热熔法,冷压法,捏搓法9.软膏:研和法,熔和法,乳化法10.膜剂:均浆流延成膜法,压-融成膜法,复合制膜法必记的12个考点1.微囊:明胶-阿拉伯胶2.包合物:环糊精3.固体分散物:PEG,PVP4.脂质体:磷脂-胆固醇5.微球:明胶、白蛋白、PLA等6.栓剂:可可豆脂7.软膏:凡士林等8.膜剂:PVA几个时间9.灭菌好的安瓿放置不超过24小时;10.注射用水贮存不超过12小时;11.一般注射剂灌封后12小时内完成灭菌;12.输液配液到灭菌4小时内完成16种辅料的用途1、乳糖片剂:填充剂,尤其是粉末直接压片的填充剂;注射剂:冻干保护剂2、微晶纤维素片剂:粉末直接压片的填充剂:“干粘合剂”;片剂中含20%微晶纤维素时有崩解剂的作用3、甲基纤维素片剂:黏合剂混悬剂:助悬剂缓(控)释制剂:亲水凝胶骨架材料(弱)4、羧甲基纤维素钠片剂:黏合剂混悬剂:助悬剂缓(控)释制剂:亲水凝胶骨架材料5、乙基纤维素片剂:黏合剂(不溶于水)缓(控)释制剂:骨架材料或膜控材料固体分散体:难溶性载体材料6、羟丙基纤维素片剂:黏合剂、薄膜包衣材料混悬剂:助悬剂缓(控)释制剂:亲水凝胶骨架材料、微孔膜包衣片的致孔剂7、羟丙甲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片剂:黏合剂、薄膜包衣材料混悬剂:助悬剂缓控释制剂:亲水凝胶骨架材料、微孔膜包衣片的致孔剂8、醋酸纤维素酞酸酯:肠溶材料9、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肠溶材料10、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肠溶材料11、邻苯二甲酸聚乙烯醇酯(PVAP):肠溶材料12、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StyMA):肠溶材料13、丙烯酸树脂(肠溶型I、II、III号)、Eudragit L,Eudragit S(有时出现Eudragit L 100或Eudragit S 100):肠溶材料14、Eudragit RL,Eudragit RS:难溶性载体材料15、Eudragit E(与丙烯酸树脂IV号相当):胃溶型高分子材料16、醋酸纤维素:水不溶型材料,可用于包衣或制备渗透泵片剂。
散剂、胶囊剂、滴丸剂、膜剂_pdf
![散剂、胶囊剂、滴丸剂、膜剂_pdf](https://img.taocdn.com/s3/m/8ecce54fbe1e650e52ea99db.png)
片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疗效的起始强弱维持时间处方制备工艺口服给药剂型减小药物粒径增加药物比表面积,提高生物利用度调节药物粉末的流动性改善不同药物粉末混合的均匀性降低药物粉末对创面的机械刺激性利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度以及生物利用度有利于各成分的混合有利于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②开路粉碎粉碎的过程中,已达粉碎要求继续和能耗大,常用于小规模的间歇循环粉碎粉碎的过程中,已达粉碎粒度要求的粉末能及时排出而不影④低温粉碎物料在低温时脆度增加、韧性与延第二节散剂和颗粒剂粉碎机研钵球磨机(ball mill)冲击式粉碎机(impact mill)流能磨( fluid-energy mill,气流粉碎机)混合机理对流混合剪切混合扩散混合物料粉体的性质设备类型操作条件各组分的混合比例各组分的密度与粒度各组分的粘附性与带电性含液体或易吸湿成分的混合形成低共熔混合物混合方式与设备(1)混合方法实验室:搅拌、研磨、过筛等。
大生产:搅拌、容器旋转方式。
(2)混合设备1)容器旋转型混合机2)容器固定型混合机水平圆筒型混合机V 型混合机双锥型混合机搅拌槽型混合机锥形垂直螺旋混合机第二节散剂和颗粒剂颗粒剂质量检查按在水中的溶解度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型颗粒剂泡腾性颗粒剂成的固体制剂硬胶囊剂hard capsules软胶囊剂soft capsules肠溶胶囊剂enteric capsules4第二节一定量的药物加辅料制成均匀的粉末或颗粒将药物粉末药物的油状液体、混悬液、糊状物第二节胶囊剂胶囊剂3.空胶囊的制备空胶囊=囊体+囊帽将不锈钢制的栓模浸入明胶溶液形成囊壳的栓模法工艺流程:六个工序溶胶—蘸胶—干燥—拨壳—切割—整理第二节胶囊剂00 0 1 2 3 4 5第二节胶囊剂第二节胶囊剂螺旋钻压入柱塞上下往复自由流入在填充管内,先将药物压成单位量药粉块,再填入胶囊第二节胶囊剂Soft Gelatin CapsuleSoftgel components 组成明胶增塑剂防腐剂遮光剂色素可塑性弹性干增塑剂:水=甘油山梨醇或二者混合物油类或对明胶无溶解作用的液体药物药物溶液混悬液固体药物水分转移囊壳向内容物转移:药物吸水或含有可与水混溶的液体山梨酯内容物向囊壳转移:填充后的软胶囊壁太干,药物含有的水分也可以转移到囊壁中去。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c3d38ae4bb4cf7ec4bfed005.png)
口服吸收速度比较
溶液剂> O/W型乳剂>散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剂 原因: (1)溶液剂:药物在水溶液中以分子或离子状态 存在,药物进入体内后直接可以 被吸收,所以吸收速度最快 (2)O/W型乳剂:根据药物的亲水亲油平衡值, 药物从(内相)油相中扩散进 入(外相)水相中,此间需要 一定的时间,因此其吸收速度 慢于药物的水溶液。
3、特点
(1)服用方便,可包衣或制成缓释制剂 (2)溶解或混悬于水中,易于吸收,起效快。 (3)飞散性、附着性、聚集性、吸湿性均较小 (4)性质稳定,易于贮存、运输、携带。 缺点:分剂量不准、混合性较差、震动时易分 层。
二、颗粒剂的制备与举例
颗粒剂的制备
1、工艺流程: 粉碎 → 过筛 → 混合 → 制软材 → 制粒 → 干燥 → 整粒 → 分级或包衣 →分剂量→包装
(一)粉碎
1、目的:(1)降低粒径 (2)增大比表面积 (3)促进药物的溶解吸收
2、粉碎方法:湿法粉碎
(二)筛 分
筛分的目的:分离出符合规定细度的粉末, 提高不同药物粉末混合的均匀度,降低药物 粉末对创面的机械刺激性。
药典规定: 一般散剂应为细粉(过六号筛的≮95%) 难溶性药物、收敛剂、吸附剂、儿科、外用 散为最细粉(过七号筛的≮95%)
(四)溶化性
可溶性颗粒剂:10g + 热水200ml→搅5分钟 →全溶或轻微浑浊、不得有异物 泡腾颗粒剂:(取量6包) 单剂 + 200ml水(15-25℃ ) → CO2↑ → 5分钟内分散或溶解 注意:凡规定检查溶出度或释放度的颗粒剂 不再检查溶化性。
药物制剂-固体制剂、散剂制剂知识点总结
![药物制剂-固体制剂、散剂制剂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4411f6c960590c69fc3763b.png)
固体制剂简介一、概述固体制剂系指以固体形态存在的各种制剂,包括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膜剂等,是目前新药开发或临床使用中的首选剂型,在市场中的占有率高达70%以上。
该剂型具有以下特点。
(1)相比液体制剂而言,固体制剂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好。
(2)对于生产制备而言,固体制剂生产成本较低,工艺流程较为简单。
(3)服用与携带方便。
同时,固体制剂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1)在生产制备过程中因有粉粹、筛分、混合操作,易造成粉尘飞扬,不利于劳动保护。
(2)在质量控制方面,易存在含量不均匀的问题。
(3)在吸收方面,相比液体制剂,生物利用度较低。
二、固体制剂的溶出固体制剂的主要给药途径是口服给药,口服后药物需经以下过程。
固体制剂→崩解(或分散)→溶解→经生物膜吸收。
即固体制剂首先药崩解或分散成细小颗粒,药物溶解到胃肠液中,经过胃肠道上皮细胞膜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然后才能发挥药效。
因此,药物从制剂中的溶出速度对药物起效的快慢、作用的强弱和维持时间的长短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1.溶出速度2.影响溶出速度的因素因此,增加固体制剂溶出速度的有效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减小粒径、增加固体粒子的表面积和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散剂的制剂技术一、概念定义与特点散剂系指药物或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
散剂可供内服或外用。
中药散剂系指药材或药材提取物经粉碎、混合均匀制成的粉末状制剂。
优点(1)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
(2)外用覆盖面积大,可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等作用。
(3)剂量容易控制,方便婴幼儿使用。
(4)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5)贮存、运输、携带方便。
同时,散剂也存在一定的缺点,由于比表面积大、分散程度高,容易吸潮导致质量不稳定,所以应注意包装与贮存。
另外也要注意,药物粉碎后比表面积增大,其臭味、刺激性及化学活性也相应增加,且某些挥发性成分易散失,所以,一些腐蚀性强、易吸潮变质的药物一般不宜制成散剂。
中药药剂学知识点整理
![中药药剂学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b182a9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0f.png)
中药药剂学知识点整理一、中药制剂学1.中药的制剂分类:中药饮片、中药颗粒、中药丸剂、中药散剂、中药胶囊、中药片剂等。
2.中药制剂的研究方法:鉴别、提取、纯化、结晶、干燥、加工等。
3.中药制剂的特点:多成分、复杂结构、多样性、生物活性等。
4.中药配伍:药用组合,中药相互之间的配伍原则和相克原则。
5.中药制剂的稳定性: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如光、温、氧、湿、酸碱等。
6.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外观质量、理化性质、纯度、微生物限度等。
7.中药制剂的剂型选择:根据疾病特点、药物性质、用药途径等选择合适的剂型。
8.中药制剂的合理用药:剂量、用法、用量的合理选择。
二、中药质量控制1.中药的质量标准:外观质量、理化性质、有效成分、微生物限度、重金属限度等。
2.中药质量分析方法:质量控制中的分析方法和仪器设备。
3.中药质量的评价方法:指纹图谱、化学成分分析、药效学评价等。
4.中药的贮存条件和贮存期限: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对中药贮存的影响。
5.中药炮制工艺:中药的炮制和制备方法,影响药物品质的因素。
6.中药质量控制的现代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等现代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7.中药质量控制的法规标准:药典规范、GMP指南等。
三、中药药理活性1.中药药理学基础:概念、药效学、药理学的研究方法等。
2.中药的药理作用:不同中药对机体各个系统的药理作用。
3.中药的活性成分:不同中药中具有药理活性的主要成分。
4.中药与靶点的作用关系:中药对靶点的结合机制和信号转导途径等。
5.中药药理毒理学:中药的毒副作用、毒性研究的方法与评价等。
以上只是对中药药剂学知识点的基本整理,具体而言,中药药剂学是非常庞大的学科,涉及的知识点也非常广泛和多样化。
在中药药剂学的学习过程中,还需要关注新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发展,以及中药制剂的研究和开发,为中药的现代化利用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初级药师考试复习笔记——药剂学 固体制剂
![初级药师考试复习笔记——药剂学 固体制剂](https://img.taocdn.com/s3/m/763dab5a77232f60ddcca15a.png)
药剂学 固体制剂口服制剂吸收的快慢顺序:溶液剂>混悬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一、散剂散剂的概念及特点定义:一种或数种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过筛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
一般的散剂:能通过六号筛(100目,150μm )的细粉含量不少于95%粒径要求 难溶性药物、收敛剂、吸附剂、儿科或外用散:能通过七号筛(120目,125μm )的细粉含量不少于95%散剂 眼用散剂:全部通过就好筛(200目,75μm )粉状颗粒的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容易分散、起效快外用散的覆盖面积大,可同时发挥保护盒收敛等作用特点 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也要注意由于分散度大而造成的吸湿性、化学活性、气味、刺激性等方面的不良影响2.散剂的制备物料→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散剂有利于各成分的混合均匀有利于提高固体药物在液体、半固体、气体中的分散度粉碎研钵:主要用于小剂量药物的粉碎或实验室规模散剂的制备球磨机:密闭操作,适用于贵重物料的粉碎、无菌粉碎、干法粉碎、湿法粉碎、间歇粉碎,必要时可充入惰性气体,适应范围很广。
冲击式粉碎机(万能粉碎机):适用于脆性、韧性物料以及中碎、细碎、超细碎等可进行粒度要求为3~20μm 的超微粉碎流能磨(微粉机) 由于高压空气从喷嘴喷出时产生焦耳-汤姆逊冷却效应,故适用于热敏性物料和低熔点物料的粉碎设备简单、易于对机器及压缩空气进行无菌处理,可用于无菌粉末的粉碎我国工业用标准筛常用“目”数表示筛号,即以每一英寸(25.4mm )长度上的筛孔数目表示,孔径大小,常用μm 表示药筛 筛分剂量0.1~0.01g:可配成10倍散各组分的混合比例相差过大时,难以混合均匀,此时应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进行混合。
倍散剂量0.01~0.001g:可配成100倍散各组分密度差异较大时,应避免密度小者浮于上面,密度大者沉于底部剂量0.001g以下:可配成1000倍散将量大或不易吸附的药粉或辅料垫底,量少或易吸附者后加入,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或润滑剂克服摩擦起电引起的不易混匀处方中含有液体组分时,可用处方中其他固体组分或吸收剂吸收该液体至不润湿为止尽量避免形成低共熔物的混合比分剂量:目测法、重量法、容量法(机械化生产多用此法)3.散剂的质量要求主要有均匀度、水分(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超过9.0%)、装量差异、吸湿性、无菌(用于烧伤或创伤的局部用散剂)、微生物限度,必要时做粒度检查。
药剂剂型知识点归纳总结
![药剂剂型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748c17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6f.png)
药剂剂型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口服剂型1.1 片剂片剂是将药物颗粒或粉末压制成片状,通常包括小药片、大药片、分散片以及缓释片等。
片剂可分为全身作用片和局部作用片。
1.2 膜衣片膜衣片是在片剂的基础上添加一层薄膜,常用于掩蔽药物特有气味、味道、改善包衣溶解性或增加稳定性等目的。
1.3 胶囊剂胶囊剂是将药物装入明胶胶囊或硬脂酸胶囊中,通常分为硬胶囊和软胶囊两种。
胶囊剂常用于味蕾敏感、对剂型要求较高、需要缓释等情况。
1.4 颗粒剂颗粒剂是将药物颗粒或粉末充填于胶囊或免疫的硬壳中,通常用于改善口服困难、调整剂量、调配成分等情况。
1.5 散剂散剂是将药物粉末装入小袋中,方便患者根据需要服用。
通常用于调合慢剂或味蕾敏感等情况。
二、注射剂型2.1 静脉注射剂静脉注射剂是指药物以脉管直接注射入体内的制剂,通常主要用于治疗急症、重症等情况,具有快速、明确的疗效。
2.2 肌肉注射剂肌肉注射剂是将药物注射到患者的肌肉组织中,通常用于对药物的吸收速度和效果的不同需求,常用于慢性疾病治疗等情况。
2.3 皮下注射剂皮下注射剂是将药物注射到患者的皮下组织中,比肌肉注射剂的注射位置更浅,常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注射等情况。
2.4 注射液注射液是指在注射剂的生产中要严格控制药物的成分、溶剂、辅料和生产过程,以减少患者注射时的不适感。
2.5 冻干粉针冻干粉针是指在注射剂的生产中将药物溶液先制成冻干粉,患者在用药时再通过加入适量的溶剂使其重新溶解,并用腹部皮下注射。
三、外用剂型3.1 贴剂贴剂是将药物配方均匀附着在医用胶布或其他贴剂基质上,用于达到局部或全身治疗的目的。
3.2 软膏软膏是将药物均匀地加入到基剂中,通常用于涂抹在皮肤、粘膜或可及部位,具有疏软、保湿及吸收等特性。
3.3 乳膏乳膏是由乳剂中去除大部分水分而得的半固体制剂,用于外用涂抹或涂膜,具有保湿性好、不粘腻、易于吸收等特点。
3.4 溶液溶液是将化学纯的药物直接溶解于适量溶剂中制成的制剂,用于局部及浸泡浴洗等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及微丸
一、固体剂型的吸收过程: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
二、固体剂型的溶出:Noyes-Whitney 方程
药物从固体剂型中的溶出速率与药物粒子的表面积、溶解度、在溶出介质中的浓度梯度成正比。
第二节散剂
一、散剂的含义、分类与特点:
散剂:指一种或数种药物经粉碎并均匀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供内服或外用。
二、散剂的制备: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成品
(一)粉碎与过筛:
1、球磨机:投料量为筒的15%--20%,圆球加入量30-35%。
临界转速的75%。
2、流能磨:适于抗生素、酶、低熔点及不耐热物料粉碎,粉碎分级同时进行,5um以下极细粉。
一般散剂:细粉;难溶、收敛剂、吸附、儿科、外用:最细粉;眼膏剂:极细粉
(二)混合:临界转速 30-50%
影响混合质量的因素:
1、组分的比例:等量递加混合法
2、组分的堆密度
3、组分的吸附性与带电性
4、含液体或易湿组分:有液体组分可用吸收剂:磷酸钙、白陶土、蔗糖和葡萄糖,含结晶水可用等摩尔无水物代
替。
本身吸湿迅速混合,混合吸湿不应混合。
5、含可形成低共熔混合物的组分:不利混全,有利于药效发挥。
液化的共熔物可吸收、分散。
(三)分剂量:目测法、重量法、容量法。
机械化多用容量法。
(四)散剂的质量评定:1、外观均匀度2、干燥失重<9.0% 3、装量差异另卫生学检查
(五)散剂的吸湿:成为散剂制备工艺研究的重要内容。
临界相对湿度 CRH:水溶性药物迅速增加吸湿量时的相对湿度。
水溶性药物均有固定的CRH。
水溶性混合时:CRHAB =CRHA * CRHB 与各组分的比例无关,Elder 假说。
水不溶性药物无特定的 CRH,仅是表面吸附水蒸汽,混合时,吸湿量具有加和性。
倍散:在剂量小的毒剧药中添加一定量的填充剂制成的稀释散。
10 倍(0.1-0.01g)、100 倍(0.01-0.001g)
1000 倍(0.001g 以下)。
1000 倍散应逐级稀释。
稀释剂:乳糖、糖粉、淀粉、糊精等配研法
第三节颗粒剂
一、颗粒剂: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干燥颗粒状制剂。
分可溶性、混悬性、泡腾性颗粒剂。
二、颗粒剂的制备:1、制软材2、制粒3、干燥4、整粒与分级5、包衣
三、颗粒剂的质量检查:
1、外观;
2、粒度;
3、干燥失重<0.2%;
4、溶化性;
5、装量差异另外:均匀度、释放度
第四节胶囊剂
一、胶囊剂:指将药物盛装于硬质空胶囊或具有弹性的软质胶囊中制成的固体制剂。
分硬胶囊、软胶囊、肠溶胶囊溶解、小剂量刺激性药物、易风化、吸湿药物不宜制成胶囊。
二、胶囊剂的制备:
1、硬胶囊:明胶,加增塑剂甘油、山梨醇、CMC-Na、HPC ,10000 级,平口套合。
2、软胶囊:可塑性和弹性,由明胶、增塑剂、水比例确定。
干明胶:干增塑剂=1:0.4-0.6
液体药物含水 5%或为水溶液、挥发性,醇酮醛等不宜制成软囊。
多为固药混悬在油性或PEG 中。
制备方法:1、滴制法2、压制法
3、肠溶胶囊:1、明胶与甲醛作用生成甲醛明胶,只在肠中溶解2、明胶壳表面涂肠溶衣
三、胶囊剂的质量评定:1、外观2、水分<9.0% 3、装量差异4、崩解时限另作溶出度检查
第五节滴丸剂与微丸
滴丸剂: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基质加热熔化混合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成形。
微丸:指由药物和辅料组成的直径小于 2.5mm的圆球状实体。
一般填于硬胶囊、袋装或制成片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