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剂配方原理与技术
洗涤原理及配方
我们在每天的生活中,都要在厨房和卫生间里接触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品。
早上起来洗脸刷牙要用香皂和牙膏;午饭过后收拾餐具要用洗涤剂;晚上冲凉洗衣服要用肥皂和洗衣粉等。
那这和化学有什么联系?这其中的联系大着呢。
只要生活中留心,就会发现日用品中有好多化学知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一、洗涤原理洗涤机制包括润湿作用和洗涤过程。
1.润湿作用如果没有润湿作用,想把物体洗净是不可能的。
润湿作用涉及有关表面的性质。
通常吸附在衣物和皮肤上的污物如尘埃、煤烟、油渍、汗分泌物等,大都是疏水物质。
丝、毛、棉、麻等动植物及人造纤维,虽然有的本身亲水(含多个羟基),但大都有一层油膜,故表面也多是疏水的。
若要使被吸附的污垢与衣物表面分离,就要求洗涤剂分子一方面能“挤入”织物和污垢之间,在其界面形成一亲水的吸附层,使界面张力降低,因而削弱其粘附力。
另一方面,洗涤剂分子又会渗进原来粘在一起的污垢的间隙和裂缝中把他们分散成更小的颗粒。
这一作用就是润湿。
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润湿能力可用接触角θ来表示。
所谓接触角就是指液滴在固体表面形成的角度。
当θ=0o时为完全润湿,θ=90o为润湿,90~180o 不润湿,180o完全不润湿。
如水对几种面的接触角分别为:石蜡108o,羊毛哗叽141o,雨衣156±9o。
可见水对这些物质都不润湿。
2.洗涤过程(介质)洗涤的基本过程为:被洗物一污垢+洗涤剂======被洗物+洗涤剂-污垢此处的介质决定于是水洗还是干洗,水洗介质为水,干洗介质为有机溶剂。
当然,关键是洗涤剂。
除上述润湿作用外,还有:①机械作用。
通常与起泡沫有关,借助揉搓及泡沫的活动,使污垢从纤维上脱落;②乳化作用。
使污垢分散,不再回附于纤维;③增溶作用。
污垢可能进入洗涤分子的胶束,最终脱离被洗物。
洗涤剂的去污作用就是上述由降低界面张力而产生的润湿、渗透、起泡、乳化、增溶等多种作用的综合结果。
也可以制备标准人工污布,测定其反光率,作为洗涤剂或一定洗涤过程去污能力的标度。
洗洁精配方原理及在线工艺控制和黏度测量
洗涤剂配方构成:
1、表面活性剂(≥15%) 2、粘度调节剂 3、螯合剂 4、增溶剂 5、防腐剂 6line viscometer
反应釜或管道侧面安装
管道弯头安装
流向
C
最小间距
8 mm
如果探头全部缩进T型头里面 探头与管壁最小间距 C = 12mm 注意: 1,选择合适的管径,确保安装空间足够并满足最大压力要求。 2,尽量减小L长度,让探头最大限度接触被测物料。 3,如需保温,请按下图对粘度计保温,以确保粘度计周边物料温度与过程温度一致。 4 , 安装位置应该可靠固定,不要产生晃动。远离振动源,如电机等,可考虑用金属软管隔离。
洗涤剂配方 (3)
洗涤剂配方引言洗涤剂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清洁产品,用于清洁衣物、餐具、家居用品等。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洗涤剂配方,以帮助读者了解其组成和制作过程。
确定配方成分洗涤剂的主要成分通常包括表面活性剂、助剂和溶剂。
表面活性剂是洗涤剂的核心成分,具有去污和分散的作用。
助剂用于增加洗涤剂的清洁效果和稳定性。
溶剂则用于溶解和稀释其他成分。
配方组成和用量下面是一种常见的洗涤剂配方及其组成成分和用量表:•表面活性剂:–单乙酸盐:8%;–焦磷酸二氢钾:2%;–蓖麻油脂肪酸酰胺MEA:3%。
•助剂:–二聚磷酸钠:1%;–偏硅酸钠:1%;–苯乙二酸:0.5%;–螯合剂:1%。
•溶剂:–水:84.5%;–乙二醇:5%。
注:以上成分和用量仅作参考,实际配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制作步骤制作洗涤剂的步骤如下:1.将单乙酸盐、焦磷酸二氢钾、蓖麻油脂肪酸酰胺MEA、二聚磷酸钠、偏硅酸钠、苯乙二酸和螯合剂依次加入一个容器中。
2.搅拌混合,直到所有成分充分溶解。
3.将水慢慢添加到容器中,并继续搅拌混合。
4.最后,添加乙二醇作为溶剂,并充分搅拌。
5.将混合物过滤以去除悬浮物和杂质。
6.将洗涤剂倒入适当的容器中。
使用说明使用这种洗涤剂时,请按照以下步骤操作:1.在洗涤机或水池中放入适量洗涤剂,根据清洗物体的多少确定用量。
2.加入适量水,搅拌至洗涤剂完全溶解。
3.将需要清洗的物品放入洗涤液中,浸泡一段时间。
4.使用刷子或布料清洁物品的表面。
5.冲洗物品,确保洗涤液彻底清除。
6.晾干或使用干燥机干燥物品。
注意事项•请遵循制作洗涤剂时所使用的成分和用量,不要随意更改。
•将洗涤剂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以免误食。
•使用洗涤剂时请佩戴手套和眼镜,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如不小心误入眼睛,请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帮助。
结论本文介绍了一种常见的洗涤剂配方,以及制作步骤和使用说明。
通过合理使用配方和注意事项,可以制作出高效的洗涤剂,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清洁。
洗涤剂生产工艺及其配方
洗涤剂生产工艺及其配方
无缺
洗涤剂,又称为洗衣精、洗衣液等,是一种清洁剂,通常用来清洁衣
物和其他物品,能够有效去除污渍,抑制菌藻的生长,保护衣物和物品的
柔软度,同时有一定的衣物保养作用,是众多家庭必备的日常用品。
一、原料配置
洗涤剂的主要原料有:雷尼索洗衣粉、洗衣粉令、树脂、植物油、乙
二醇、纳米乙二醇、表面活性剂、活性炭、无机物稀释剂、复配溶剂、过
氧化氢溶液、抗菌剂、防滴虫剂、芳香剂等。
1)雷尼索洗衣粉:雷尼索洗衣粉是一种无机化学物质,其化学式为
Na2O∙3Al2O3∙6SO3,主要成分为氧化铝钠和硫酸钠,具有较强的洗涤能力、易溶于水、无腐蚀性等特点。
2)洗衣粉令:洗衣粉令是洗衣的常用添加剂,主要由三种不同成分
组成:氨基磺酸盐、磺酸盐和有机硅酸盐,可以提高洗衣粉的洗涤能力,
降低衣渍的残留量,适用范围较广。
3)树脂:树脂是洗涤剂中的辅料,其主要作用是缓冲碱性物质,降
低衣物的褪色率,起到抗褪色、抗腐蚀的作用,使衣物变得更加柔软。
高中化学常见的洗涤剂及其原理
高中化学常见的洗涤剂及其原理
高中化学常见的洗涤剂有:肥皂、合成洗剂和生物洗涤剂。
1. 肥皂:
- 原理:肥皂是由脂肪酸盐和纯碱(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的。
在洗涤过程中,脂肪酸盐的亲水性头部与水结合,疏水性碳链部分则与油脂污垢结合。
通过肥皂分子的亲水性和疏水性特性,使油脂污垢与水结合,从而被冲洗掉。
2. 合成洗剂:
- 原理:合成洗剂是通过化学合成而得到的洗涤剂,常见的合成洗剂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合成洗剂分子的结构中包含两个部分,一个亲水性头部和一个疏水性烷基链。
亲水性头部与水结合,疏水性烷基链与油脂污垢结合,从而将污垢分散悬浮在水中,达到清洁的目的。
3. 生物洗涤剂:
- 原理:生物洗涤剂是利用生物学酶类来分解和去除污垢的洗涤剂。
生物洗涤剂中含有各种酶,如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
这些酶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污垢进行特异性降解,从而去除污垢。
生物洗涤剂对环境友好,对皮肤刺激性较小。
合成洗涤剂完整版课件
(9)抗静电剂和织物柔软剂
• 作为改进织物手感和降低织物表面静电干扰的柔软剂和抗静 电剂,通常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二甲基-二氢化牛酯季 铵盐
5.5.3 洗涤剂的生产方法
一、液体洗涤剂的生产方法
液体洗涤剂的生产过程比较简单, 其过程为:按配方要求,将各种 液体原料经配料送入液体洗涤剂 配料罐,然后按配方要求加入小 量固体组分、液体组分,经搅拌 或混合器充分混合后,经pH控制 仪等检验仪器设备测定合格后送 入成品包装工序,进行包装。
• (1)增强表面活性,增加污垢的分散、乳化、 增溶,防止污垢再沉积。
• (2)软化硬水,防止表面活性剂水解,提高 洗涤液碱性,并有碱性缓冲作用。
• (3)改善泡沫性能,增加物料溶解度,提高 产品粘度。
• (4)降低皮肤的刺激性,并对纺织品起பைடு நூலகம்软、 抑菌、杀菌、抗静电、整饰等作用。
• (5)改善产品外观,赋予产品美观的色彩和 优雅的香气,从而使消费者喜爱选用,提高商 品的商业价值。
85
1 2 — 10 — 15 8 适量
洗手液配方
组
分
羊毛脂醇萃取物
Span-8
白油
凡士林
去离子水
香料
% 2.0 33.0 40.0 35.0 20.0 适量
餐具洗涤剂配方(洗洁精)
组分
%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n=9)
3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n=7)
2
烷基苯磺酸钠
5
三乙醇胺
4
苯甲酸钠
0.5
香精
0.5
去离子水
已商品化的洗涤剂用酶有: • 蛋白酶 • 淀粉酶 • 脂肪酶 • 纤维素酶
(4)助溶剂
• 在配制高浓度的液体洗涤剂时,往往有些活性物不能完全溶 解,加入助溶剂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常用的助溶剂有乙 醇、尿素、聚乙二醇、甲苯磺酸盐等。凡能减弱溶质及溶剂 的内聚力,增加溶质与溶剂的吸引力而对洗涤功能无害、价 格低廉的物质都可用作助溶剂
洗涤剂实用配方与生产工艺
洗涤剂实用配方与生产工艺
洗涤剂是一种可以去除衣物和物品上污渍的物质,它是由多种成分混合而成的。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洗涤剂的实用配方及其生产工艺。
洗涤剂的实用配方:
1. 表面活性剂:洗涤剂的关键成分是表面活性剂,它可以使污渍与水分分离,并被带走。
常见的表面活性剂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洗涤剂中,可以选择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以提高洗涤效果。
2. 助剂:助剂是为了提高洗涤剂的性能而添加的其他化学物质。
例如,增加粘稠度的增稠剂、增加泡沫的泡沫剂、调节pH值
的缓冲剂等。
3. 香料和染料:为了赋予洗涤剂良好的香气和颜色,可以添加香料和染料。
洗涤剂的生产工艺:
1. 材料准备:根据配方,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包括表面活性剂、助剂、香料和染料等。
2. 混合:将所需的材料按照配方比例进行混合。
可以使用搅拌机等设备将各种材料充分混合均匀。
3. 加热:将混合好的材料加热,使其熔化或溶解。
加热温度要根据不同的材料和配方来决定,通常在60-70摄氏度之间。
4. 冷却:在加热完成后,将混合物冷却到适宜的温度。
在此过程中,可以继续搅拌以确保均匀冷却。
5. 储存和包装:将冷却好的洗涤剂进行储存和包装。
常见的包装方式有液体瓶、袋装等。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洗涤剂的实用配方及其生产工艺。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测,确保洗涤剂的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还需要遵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以保证产品的合法性。
洗涤剂机理
探究洗衣粉机理摘要: 洗衣粉是一种碱性的合成洗涤剂, 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烷基苯磺酸钠, 少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再加一些助剂, 磷酸盐、硅酸盐、元明粉、荧光剂、酶等。
汉高(德国)在1907年以硼酸盐和硅酸盐为主要原料, 首次发明了洗衣粉。
由于洗衣粉能在井水、河水、自来水、泉水、甚至是海水等各类水质都表现出良好的去污效果, 并广泛使用于各类织物, 所以其生产和使用就迅速发展起来。
现在, 洗衣粉几乎是每一个家庭必需的洗涤用品。
Part1.洗衣粉成分及作用机理:1.成分洗衣粉的成份共有五大类: 活性成份、助洗成份、缓冲成份、增效成份、辅助成分。
(1)活性成份: 活性成分在洗涤剂中去污起主要作用。
洗涤活性成分是一类被称作表面活性剂的物质, 它作用就是减弱污渍与衣物间的附着力, 在洗涤水流以及手搓或洗衣机的搅动等机械力的作用下, 使污渍脱离衣物, 从而达到洗净衣物的目的。
(2) 助洗成份:助洗剂是洗衣粉中含量最多的成分, 一般占到总组成的15%-40%。
助洗剂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束缚水中所含的硬度离子, 使水得以软化, 从而保护表面活性剂使其发挥最大效用。
所谓含磷、无磷洗涤剂, 实际上就是指所用的助洗剂是磷系还是非磷系物质,而也正是助洗剂为磷系的洗衣粉给我国环境造成了巨大污染, 所以我们要坚决杜绝含磷洗衣粉的生产与使用。
(3) 缓冲成份: 由于洗涤剂处于碱性状态下去污能力最好, 而衣物上常见的污垢, 一般为酸性的有机污渍, 如汗渍、食物、灰尘等, 所以洗衣粉中都配入了相当数量的碱性物质, 一般常用的是纯碱和水玻璃。
(4) 增效成份: 为了使洗涤剂具有更好的和更多的与洗涤相关的功效, 越来越多的洗涤剂含有特殊功能的成分, 这些成分能有效地提高和改善洗涤剂的洗涤性能。
如: 提高洗净效果的, 酶制剂、漂白剂、漂白促进剂等;改善白度保持的, 抗再沉积剂、污垢分散剂、酶制剂、荧光增白剂、防染剂;保护织物改善织物手感的, 柔软剂、纤维素酶、抗静电剂、护色剂等。
洗涤剂配方复配原理介绍
洗涤剂配方复配知识讲解洗涤剂属于配方密集型产品,洗涤剂是将不同的洗涤剂成分按一定比例混合,使以达到最佳的清洁效果和经济效益。
常见的复配原理包括:1、互补复配:将具有不同清洁功能的洗涤剂成分混合使用,如表面活性剂和酶类洗涤剂的互补复配。
2、协同复配:将具有相同或相似清洁功能的洗涤剂成分混合使用,以增强清洁效果,如表面活性剂和助剂的协同复配。
3、对抗复配:将具有相反作用的洗涤剂成分混合使用,以达到平衡效果,如表面活性剂和缓蚀剂的对抗复配。
表面活性剂和泡沫抑制剂的复配。
洗涤剂中的各种成分经过精确的复配,相互作用,协同发挥作用,以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和节约成本的目的。
常见的复配原理包括下面是洗涤剂各种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1、表面活性剂:洗涤剂中最重要的成分,表面活性剂可以使污垢分散在水中,并在洗涤水溶液中形成泡沫。
它们能够在水和油之间降低表面张力,使油和污垢从衣物表面剥离并被水冲走。
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不同污垢有不同的清洁能力,因此需要在复配过程中选择最佳比例,以达到最佳的清洁效果。
例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增加提高清洁效果和去污能力;两性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可以提高清洁效果,泡沫稳定性和减少刺激性。
2、生物酶类制剂:洗涤剂中的酶类制剂可以瓦解某些污垢,如蛋白质和淀粉等,提高清洁效果。
同时,酶类制剂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可以增加表面活性剂的清洁能力。
3、抗污垢再沉积剂:和表面活性剂有强的互补作用,指抗污垢再沉积剂可以与表面活性剂结合,形成一种复合物,从而增强其去污能力和防止再沉积能力。
可互相促进洗涤效力。
一般来说,抗污垢再沉积剂中的聚合物可以与表面活性剂形成交联结构,从而增强其稳定性和去污能力。
4、酸碱度控制剂:洗涤剂中的酸碱度对其清洁效果有很大影响。
酸碱度控制剂可以在洗涤过程中稳定洗涤剂的酸碱度,并与硬度调节剂相互作用,减少水垢的形成,提高洗涤效果。
5、配制中的水硬度调节剂:硬水中含有大量的钙、镁等离子,容易形成水垢,降低洗涤剂的清洁效果。
洗涤剂生产工艺及其配方
▪ 用途:用于洗涤洗涤羊毛衫、浴巾。
▪ 常用柔软洗涤剂的基本配方:
脂肪酸聚氧乙烯醚 23
纤维柔软剂 5
乙醇
15
其他
57
二、织物干洗剂
➢干洗剂是以有机溶剂为主要成分的液 体洗涤剂。
➢为什么干洗剂的用量将不断增加?
(一)干洗剂的组成
1、溶剂
用于干洗的溶剂应满足那些要求? 常用的溶剂:氯乙烯,四氯乙烯、三氯乙烷
等,其中以四氯乙烯使用较多。
2、水
▪ 干洗剂中加水的作用?
▪ 增溶技术就是在有机溶剂中加入适量表面活 性剂,表面活性剂在干洗剂中也形成胶束, 能将水增溶在胶束中,提高对水溶性污垢的 去除能力。
▪ 增溶技术的作用:采用增溶技术在有机溶剂 中增溶少量水分,就可洗去水溶性污垢,又 不会带来水洗的缺点。
3、表面活性剂
▪ 有机螯合物的性能:通过螯合作用将金属离子封 闭在螯合剂分子中而使水软化 ;
▪ 常用的有机螯合物有: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 氮川三乙酸(NTA);
▪ 高分子电解质中被开发用于助剂的主要是聚丙烯 酸钠 ;
▪ 聚丙烯酸钠的性能:可以吸附于被洗物表面和污 垢表面,增加被洗物与污垢之间的静电斥力,有 利于污垢的去除。并能增加污垢的分散能力,防 止污垢再沉积 ;
(八)抗静电剂和柔软剂
▪ 具有柔软和抗静电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二硬脂酸二甲基氯化铵、硬脂酸二甲基辛 基溴化铵,高碳烷基吡啶盐,高碳烷基咪 唑啉盐 ;
▪ 具有柔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高碳醇聚氧 乙烯醚和具有长碳链的氧化胺。
(九)稳泡剂和抑泡剂
▪ 常用的稳泡剂 :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 烷基醇酰胺 、月桂基二甲基氧化胺和豆蔻 基二甲基氧化胺;
▪ 常用的泡沫抑制剂 :聚醚和硅油 。
日用洗涤剂的添加剂与配方优化
日用洗涤剂的添加剂与配方优化1. 前言日用洗涤剂作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清洁用品,其性能和效果受到广泛关注。
洗涤剂的添加剂和配方对其清洁效果、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洗涤剂中常见的添加剂及其作用,并分析洗涤剂配方的优化方法。
2. 洗涤剂的添加剂2.1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洗涤剂的主要成分,具有降低水和油脂之间的表面张力,使油脂和其他污渍易于被水洗去的特性。
根据来源,表面活性剂可分为天然表面活性剂和合成表面活性剂。
天然表面活性剂包括椰油脂肪酸钠、鼠李糖等,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合成表面活性剂包括月桂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去污能力较强,但生物降解性相对较差。
2.2 助剂助剂能提高洗涤剂的性能,包括增溶剂、稳定剂、增稠剂、抗静电剂等。
增溶剂如聚乙二醇,可提高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强洗涤效果;稳定剂如乙二胺四乙酸,能防止洗涤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沉淀、分层等现象;增稠剂如羧甲基纤维素,使洗涤剂具有适宜的粘度,便于涂抹和均匀分布;抗静电剂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可减少衣物洗涤后的静电现象。
2.3 香料和颜色剂香料能改善洗涤剂的口感和香气,提高消费者使用时的愉悦感。
颜色剂则使洗涤剂具有吸引人的外观,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洗涤剂配方的优化洗涤剂配方的优化目的是提高其性能、降低成本、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优化方法包括:1.筛选高效的表面活性剂和助剂,提高洗涤效果;2.降低洗涤剂的粘度,使其更易于涂抹和均匀分布;3.提高洗涤剂的生物降解性,减轻对环境的影响;4.采用可再生的原料,降低洗涤剂的生产成本;5.添加天然提取物,提高洗涤剂的附加值。
通过对洗涤剂添加剂和配方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开发出更多高效、环保、安全的洗涤产品,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4. 环保型洗涤剂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洗涤剂行业正朝着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研究新型环保型洗涤剂添加剂,有助于减轻洗涤剂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洗涤原理及配方
我们在每天的生活中,都要在厨房和卫生间里接触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品。
早上起来洗脸刷牙要用香皂和牙膏;午饭过后收拾餐具要用洗涤剂;晚上冲凉洗衣服要用肥皂和洗衣粉等。
那这和化学有什么联系?这其中的联系大着呢。
只要生活中留心,就会发现日用品中有好多化学知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一、洗涤原理洗涤机制包括润湿作用和洗涤过程。
1.润湿作用如果没有润湿作用,想把物体洗净是不可能的。
润湿作用涉及有关表面的性质。
通常吸附在衣物和皮肤上的污物如尘埃、煤烟、油渍、汗分泌物等,大都是疏水物质。
丝、毛、棉、麻等动植物及人造纤维,虽然有的本身亲水(含多个羟基),但大都有一层油膜,故表面也多是疏水的。
若要使被吸附的污垢与衣物表面分离,就要求洗涤剂分子一方面能“挤入”织物和污垢之间,在其界面形成一亲水的吸附层,使界面张力降低,因而削弱其粘附力。
另一方面,洗涤剂分子又会渗进原来粘在一起的污垢的间隙和裂缝中把他们分散成更小的颗粒。
这一作用就是润湿。
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润湿能力可用接触角θ来表示。
所谓接触角就是指液滴在固体表面形成的角度。
当θ=0o时为完全润湿,θ=90o为润湿,90~180o 不润湿,180o完全不润湿。
如水对几种面的接触角分别为:石蜡108o,羊毛哗叽141o,雨衣156±9o。
可见水对这些物质都不润湿。
2.洗涤过程(介质)洗涤的基本过程为:被洗物一污垢+洗涤剂======被洗物+洗涤剂-污垢此处的介质决定于是水洗还是干洗,水洗介质为水,干洗介质为有机溶剂。
当然,关键是洗涤剂。
除上述润湿作用外,还有:①机械作用。
通常与起泡沫有关,借助揉搓及泡沫的活动,使污垢从纤维上脱落;②乳化作用。
使污垢分散,不再回附于纤维;③增溶作用。
污垢可能进入洗涤分子的胶束,最终脱离被洗物。
洗涤剂的去污作用就是上述由降低界面张力而产生的润湿、渗透、起泡、乳化、增溶等多种作用的综合结果。
也可以制备标准人工污布,测定其反光率,作为洗涤剂或一定洗涤过程去污能力的标度。
关于洗洁精的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
关于洗洁精的实验报告篇一:洗涤剂的配制与表征实验报告一、洗涤剂的组成1.1表面活性剂及其分类洗涤剂的主要成分为表面活性剂。
通常在水为溶剂的系统中,表面活性剂可被吸附在该系统的界面上,使界面的表面张力或表面自由能明显降低。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具有不对称性,是由具有亲水性的极性基团和具有憎水性的非极性基团所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其中它的非极性基团又称为亲油基团,一般为8~18个碳的直链烃或环烃。
表面活性剂一般按照其化学结构来进行分类。
即当表面活性剂溶于水时,能电离出离子的归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而在水中不能电离的则归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还按其生成的活性基团为阳离子或阴离子再进行分类。
1.2辅助成分洗涤剂中除了其主要成分表面活性剂,还含有助洗剂。
目前, 全球的三大助洗剂是三聚磷酸钠( STPP) 、4A 沸石和D-层状硅酸钠[ 1] ( SKS-6),有的洗涤剂中还含有抗再沉积剂、荧光增白剂、香料和酶等。
助洗剂的主要性能包括有( 1) 能降低洗涤用水中的Ca2+ 、Mg2+ 浓度, 软化水硬度; ( 2) 具备酸碱缓冲能力; ( 3) 能提高污垢分散力和抗再沉积性; ( 4) 能增加漂白剂、加工助剂、载荷液体量的稳定性。
(5)抗腐蚀性。
二、表面活性剂具有洗涤作用的机理污垢一般由油脂和灰尘等物质组成,去污过程可看做是带有污垢(D)的固体(s),浸入水(w)中,在洗涤剂的作用下,降低污垢与固体表面的粘附功Wa,从而使污垢脱落达到去污目的。
用如下式子表示:Wa = γs-D —γs-w —γD-wWa的绝对值越小,污垢与固体表面结合越若,污染物越容易去除。
因为粘附功相当于在等温等压下污垢粘附在固体表面这一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值,若是自发粘附,则有Wa < 0,其绝对值越大,说明粘附趋势越强烈黏的越牢。
当水中加入洗涤剂后,洗涤剂的憎水基团吸附在污物和固体表面,从而降低了γD-w和γs-w,使得Wa的绝对值变小。
洗涤剂的配方及洗涤作用机理
洗涤剂的配方及洗涤作用机理去污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个理论上还不能完善说明的现象。
洗涤作用原理:(1)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改善水对洗涤物品表面的湿润性洗涤剂对洗涤物品的湿润是洗涤剂可否发生作用的先决条件,洗涤剂对洗涤物品必须具有较好的湿润性,否则洗涤剂的洗涤作用不易发挥。
对人造纤维(如聚丙烯、聚酯、聚丙烯腈)和未经脱脂的天然纤维等,因其具有的临界表面张力低于水的表面张力,因而水在其上的湿润性都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加入洗涤剂后一般都能使水的表面张力降至30mN/m以下。
因此除聚四氟乙烯外,洗涤剂的水溶液在物品的表面都会有很好的湿润性,促使污垢脱离其表面,而产生洗涤效果。
(2)洗涤剂能增强污垢的分散和悬浮能力洗涤剂具有乳化能力,能将物品表面上脱落下来的液体油污乳化成小油滴而分散悬浮于水中,若是阴离子型洗涤剂还能使油-水界面带电而阻止油滴的并聚,增加其在水中的稳定性。
对于已进入水相中的固体污垢也可使固体污垢表面带电,因污垢表面存在同种电荷,当其靠近时产生静电斥力而提高了固体污垢在水中的分散稳定性。
对于非离子型洗涤剂可以通过较长的水化聚氧乙烯链产生空间位阻使油污和固体污垢分散并稳定于水中。
因此洗涤剂可以起到阻止污垢再沉积于物品表面的作用。
配制高密度洗涤剂的技术特点是将作为洗涤剂主要成分的表面活性剂、助剂(碱剂、硬水软化剂) 按洗涤一次所需的量进行等量配制,去除影响去污力的粉末剂芒硝。
同时利用表面活性剂的黏附性,在高密度化的同时使粒子表面覆盖沸石助剂,形成松散的洗涤剂粒子。
同时配入各种酶以提高去污力。
酶是生物催化剂的一种,少量使用便可使污垢分解、易溶,很容易从纤维中脱落下来。
衬衫等吸汗性优良的棉纤维,使污垢很难侵入到纤维内部。
对此类污垢起作用的碱性纤维素酶,在世界上首次应用到高密度洗涤剂中。
(一)配方原则配方对洗涤剂成品的质量和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洗涤剂配方应具备以下几个标准。
(1)洗净力强。
洗后织物具有柔软的手感和鲜艳的色泽;(2)洗衣粉的外观要求颜色洁白、颗粒均匀、不飞扬、易溶解、自由流动性好,此外,无不良气味,特别要求洗后织物上不留不良的气味;(3)对皮肤无刺激作用,不损害织物也不褪色,对洗涤用具及设备无腐蚀作用;(4)要求最终产品成本低,价格便宜;(5)下列一些条件也会影响配方。
液体洗涤剂的配制实验报告
液体洗涤剂的配制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液体洗涤剂的配制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液体洗涤剂的配制原理和方法。
2.了解洗涤剂配方中各成分的作用和效果。
3.通过实验,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液体洗涤剂主要由表面活性剂、助洗剂、香料、颜色等组成。
表面活性剂具有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和油脂的界面张力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去除污垢。
助洗剂可增强洗涤效果,去除顽固污垢。
香料和颜色可以改善洗涤剂的感官性能,使产品更具有吸引力。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表面活性剂(如AES)、助洗剂(如碳酸钠)、香料、颜色、水等。
2.按照一定比例将表面活性剂、助洗剂、香料和颜色加入水中,搅拌均匀。
3.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包括洗涤剂的颜色、气味、粘稠度等。
4.对不同比例的配方进行洗涤效果测试,记录实验数据。
5.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最佳配方比例。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1.实验现象记录:在配制过程中,不同比例的配方表现出不同的粘稠度、颜色和气味。
当表面活性剂含量较高时,洗涤剂呈现出较高的粘稠度,当助洗剂含量较高时,洗涤剂呈现出较高的碱性。
2.洗涤效果测试:通过对比不同配方比例的洗涤效果,发现当表面活性剂含量为2%-3%,助洗剂含量为1%-2%,香料和颜色适量时,洗涤剂具有较好的洗涤效果。
3.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最佳配方比例为:表面活性剂2%-3%,助洗剂1%-2%,香料和颜色适量。
在此比例下,洗涤剂具有较好的洗涤效果和感官性能。
五、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配制出了具有良好洗涤效果的液体洗涤剂。
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是洗涤剂中的主要成分,能有效去除污垢。
助洗剂能够增强洗涤效果,去除顽固污垢。
香料和颜色则能够改善洗涤剂的感官性能,使其更具有吸引力。
通过调整配方比例,可以进一步优化洗涤剂的性能。
在未来的研究和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配方比例,开发出具有更好性能的液体洗涤剂。
同时,对于不同种类的污垢和不同的洗涤对象,也需要进行针对性的配方研究,以充分发挥液体洗涤剂的效果。
洗涤剂的去污原理与成分
去污力
溶
起泡力
液
性
质
表面张力
渗透力
CMC 表面活性剂浓度
图2-3 表面活性剂浓度与 溶液性质的关系
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性能取决于分子中亲 水和亲油两部分的组成和结构,这两部 分的亲水和亲油能力的不同,就使它的 应用范围和应用性能有差别。表面活性 剂分子中亲水基的强度与亲油基的强度 之比值,就称为亲水亲油平衡值,简称 HLB值。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因在水中不电离以及 能够精细地改变分子结构而具有独特的 性质。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去除油性污垢的能力 很强,而且具有防止污垢在合成纤维表 面再沉积的能力。它们的临界胶束浓度 也比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低一到二个数量 级。
1、聚氧乙烯醚
(1)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是近代非离子型表面 活性剂中最重要的一类产品。目前几乎 在 各类洗涤剂中,都或多或少用到这 类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有关概念
表面活性剂在分子结构上的特点,是兼 含有很强的亲水性和疏水性(或称憎水 性、亲油性)基团。
界面吸附 临界胶束浓度 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活性剂开始形成胶束的浓度为临界胶束 浓度,简称CMC。当溶液浓度低于CMC时, 由于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界面吸附和在界面上 定向排列,溶液的表面张力随浓度的增高而 迅速降低,其使用性能亦相应地提高。直至 达到CMC时,表面活性剂已在溶液的界面上 排列成单分子膜,此时表面张力降至最低点。 此后活性物浓度的增高对于表面张力和使用 性能的影响不大。因此CMC是反映表面活性 剂的一个重要指标。
SO3Na
T PS
CH3 (CH2)x CH CH2 (CH2)y CH3 x+y=6~9
洗涤剂配方原理与技术
第五章洗涤剂配方原理与技术第一节概述现代洗涤剂的组成:表面活性剂+助剂+助洗剂作用:表面活性剂——洗涤去污垢助剂——改善和增加表面活性剂的洗涤效能助洗剂——改善和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洗涤质量一.配方与原料:1.表面活性剂:肥皂:最早使用的洗涤、清洁用品。
但是肥皂不耐硬水(钙镁离子)的缺点,一直未得到解决。
脂肪醇硫酸盐:1928年发明,一种实际可取代肥皂的合成表面活性剂,促使在1932年第一次生产出的脂肪醇硫酸盐的中性洗涤剂问世。
TPS,LAS:20世纪五十年代,四聚丙烯烷基苯磺酸钠(TPS),因为其优良的去泡、发泡能力,得到了大的发展,但是因为他的生物降解较差,后来发展了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成为沿用至今的洗衣粉的主要原料。
2.助剂:二聚磷酸盐、三聚磷酸钠最早作为洗涤剂中的络合剂使用。
磷酸盐的缺点是使水肥化,造成环境污染。
柠檬酸钠、沸石七十年代以来相继开发,以取代助剂中的磷酸盐。
3.助洗剂:为了节省洗涤的能源消耗,近二十年来,对漂白活性剂的开发,也取得了很大发展,如:壬酰基苯磺酸钠可以使过硼酸钠的稀释温度从80℃左右降至40℃。
二.配方与产品形式●洗涤剂的产品形式:粉状(或颗粒)、液体、浆状、块状、凝胶、气雾剂、乳液等●不同的产品形式,对配方有不同的要求:粉状产品(洗衣粉):必须具有良好的外观和松散的粉体流动性,要求成品中固体物含量在80%以上其中作为洗涤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只占产品重量的10%以下,必须在配方中加入一部分惰性物料(如硫酸钠)。
液体产品:必须考虑组分的溶解性能以保证有足够的活性物含量以及贮存稳定性,如果出现分离,有悬浮物等现象都属于质量问题。
三.配方与制造工艺:任何洗涤剂产品都需要经过以下工序:制造、加工、成型和包装四.配方与消费习惯不同的消费者对洗涤剂的性能有不同的要求:主要包括:洗涤对象(棉、丝、毛、化纤等),洗涤温度(室温或较高温度),洗涤方式(手洗、机洗),污垢的种类、地区水的硬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洗涤剂配方原理与技术第一节概述现代洗涤剂的组成:表面活性剂+助剂+助洗剂作用:表面活性剂——洗涤去污垢助剂——改善和增加表面活性剂的洗涤效能助洗剂——改善和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洗涤质量一.配方与原料:1.表面活性剂:肥皂:最早使用的洗涤、清洁用品。
但是肥皂不耐硬水(钙镁离子)的缺点,一直未得到解决。
脂肪醇硫酸盐:1928年发明,一种实际可取代肥皂的合成表面活性剂,促使在1932年第一次生产出的脂肪醇硫酸盐的中性洗涤剂问世。
TPS,LAS:20世纪五十年代,四聚丙烯烷基苯磺酸钠(TPS),因为其优良的去泡、发泡能力,得到了大的发展,但是因为他的生物降解较差,后来发展了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成为沿用至今的洗衣粉的主要原料。
2.助剂:二聚磷酸盐、三聚磷酸钠最早作为洗涤剂中的络合剂使用。
磷酸盐的缺点是使水肥化,造成环境污染。
柠檬酸钠、沸石七十年代以来相继开发,以取代助剂中的磷酸盐。
3.助洗剂:为了节省洗涤的能源消耗,近二十年来,对漂白活性剂的开发,也取得了很大发展,如:壬酰基苯磺酸钠可以使过硼酸钠的稀释温度从80℃左右降至40℃。
二.配方与产品形式●洗涤剂的产品形式:粉状(或颗粒)、液体、浆状、块状、凝胶、气雾剂、乳液等●不同的产品形式,对配方有不同的要求:粉状产品(洗衣粉):必须具有良好的外观和松散的粉体流动性,要求成品中固体物含量在80%以上其中作为洗涤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只占产品重量的10%以下,必须在配方中加入一部分惰性物料(如硫酸钠)。
液体产品:必须考虑组分的溶解性能以保证有足够的活性物含量以及贮存稳定性,如果出现分离,有悬浮物等现象都属于质量问题。
三.配方与制造工艺:任何洗涤剂产品都需要经过以下工序:制造、加工、成型和包装四.配方与消费习惯不同的消费者对洗涤剂的性能有不同的要求:主要包括:洗涤对象(棉、丝、毛、化纤等),洗涤温度(室温或较高温度),洗涤方式(手洗、机洗),污垢的种类、地区水的硬度等。
第二节去污效果的测定方法洗涤剂对于去污效果所起的作用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是多种作用的总结果。
包括有吸附、润湿、脱附、增溶、乳化、分散、化学反应等。
去污效果也与污垢组成、基质成分、水质、温度、机械作用等。
评价一种洗涤剂的洗涤效果的主要指标:实验室筛选评价●实际污布去污效果评价●消费者适用评价●市场销售反映实验室筛选评价指标:实验室筛选评价指标一般包括:去污力、抗再沉积性能、抗结垢性、泡沫力。
1、试验污布的要求:洗涤剂的去污力测定,首先应确定试验污布(人工污布),这是配方筛选的依据。
要求:a. 基质与污垢要接近实际,污布制备的重复性与均匀性要好。
b. 污垢在基质上需要有一定的牢固性。
c. 应有多种污垢进行试验评价。
2、人工污垢为了使人工污垢接近实际污垢,首先对各种天然污垢分析,再配制人工污垢。
(1).人工皮脂污垢:(模拟常见的衣服污垢)人工皮脂组成(份)棕榈酸300 硬脂酸150 椰子油450 石蜡油300 橄榄油600 角鲨烯150 油酸300 胆甾醇150亚油酸150生产方法:将上述混合物60℃~65℃熔化,混合均匀后取200ml,加入16g 三乙醇胺混合,再加入8g油酸混合,再加入10g灰尘/碳黑混合物,混合均匀,将上述混合物中加水至800ml,混合,再稀释至2000ml,搅拌后38℃老化半小时,待用。
灰尘-碳黑组成:碳黑5%,氧化铁(黄)2%,氧化铁(黑)4%,黏土89%。
(2).灰尘污垢:灰尘碳黑污垢(3).油性污垢:废曲轴箱润滑油(4).蛋白污垢:使用血浆代替,或用猪血30,牛奶30,水30,碳黑0.4。
(5).可漂白污垢:菠菜汁、茶汁、草汁、红葡萄酒、番茄汁等3、实验室去污能力的评价方法判断洗涤剂的去污效果,洗前污布污染的白度以及去污后污布的白度变化计算去污力。
去污力(%)=(Rw-Rs)/(Ro-Rs)×100Rw—洗后白度,Rs—污布白度Ro—染污前的白度4、抗再沉淀性能:抗再沉淀性能的评价方法有:沉积法、再沉积法。
(1).沉积法与去污试验相同的条件下,用白布代替污布,并加入一定量的人工污垢和洗涤剂,测定洗涤前后的白度变化,以确定洗涤剂的抗再沉淀能力。
(2).再沉淀法与去污力测定方法相同,加入污布的同时,再加入白布,测定此白布洗涤前后的变化。
5、抗结垢性织物多次洗涤(如25次或50次)后,残留一些象钙皂,碳酸钙以及其他金属离子在织物表面的固体,称为垢。
沉积在织物上的这些垢,可使织物发硬,穿着不舒服。
如果洗涤剂性能差,织物上沉积的垢就多。
测定方法:新白布洗25次或50次后,用EDTA萃取,布片前后重量确定。
通常好的洗涤剂,洗涤织物50次后,织物结垢量低于1%。
6、发泡性:洗涤剂发泡性能对于去污力影响不大。
但是,不同的洗涤方式以及洗衣机类型对泡沫大小要求不同,因此,泡沫仍然是洗涤剂的一项指标。
测定洗涤剂的发泡性能的方法:流动法产泡的Ross泡沫仪,撞击法产泡的Hole—Disc法。
一.实物洗涤评价(即实际污布的评价)对于一种新洗涤剂产品,在实验室人工污布筛选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实际污布在实际洗涤条件下的洗涤评价。
另外,也可以组织自愿人员进行穿着,多次洗涤,取得统计结果。
第三节表面活性剂结构对去污性能的影响表面活性剂的去污作用是表面活性剂在油垢(非极性)表面吸附,使被清洗表面成为亲水性表面后实现的。
原则上认为: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量越大(表面活性越大),去污性能越好。
去污能力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洗涤温度、水的硬度、基质、污垢种类及性质。
一.表面活性剂中疏水基(烷基)的影响:1、链长的影响:在一定的浓度下,亲水基相同的表面活性剂,疏水基(烷基)越长,吸附量就越大,去污效果也越好。
a. 洗涤温度对表面活性剂分子中链增长的影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疏水基链越长,去污能力越好,但是,烷基链越长,在水中的溶解度会降低,不能达到临界胶束的浓度,就不能达到好的去污效果。
因此, 如果要配制在较低温度下使用的洗涤剂,就不能选择疏水基(R)过长的表面活性剂。
b. 水的硬度: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随水的硬度的增加而增高,溶液中生成的钙镁盐的量也逐渐增多,并且这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钙盐在水中溶解度也降低。
显然,由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硬水中形成的钙盐,溶解度相对较低,尤其是长链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几乎不溶,将明显降低其去污能力。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于钙镁离子的敏感性较低,一般不受其影响,但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疏水基的链长也有一个最佳范围,因为疏水基过长,水溶性下降,浊点降低,去污性能随之下降。
结论:作为洗涤剂的表面活性剂,不论是非离子型或阴离子型,若洗涤温度在30-40摄氏度,其疏水基(R)链长一般为C12-15为宜。
2.支链的影响:表面活性剂的疏水基(R)如果存在有较多的支链,去污效果较差,下表中列出了十六烷基硫酸钠支链化对去污力的影响:表2:支链十六烷基硫酸钠的去污效果与润湿性能显然,由于支链的增加,空间位阻相应增大,使吸附量降低,也使得临界胶束浓度值升高,不利于形成胶束,达不到最佳去污值。
另外,也由于分子中支链的增大,使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表观扩散系数增加,而使润湿时间缩短。
二.表面活性剂中亲水基的影响已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一般都不作为洗涤剂使用●洗涤剂配方中主要使用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受水硬度的影响,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受洗涤温度的影响。
考察:常用作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的去污能力随水的硬度和活性剂浓度的变化情况,a = 壬基酚(EO)9醚;b = C12-14 AES;c = C15-18α-烯基磺酸盐;d = C16-18α-磺基脂肪酸甲酯盐;e = C12-18 AS;f = C10-13 LAS;g = C SAS.由于肥皂是一种耐硬水能力差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所以未采用。
显然,亲水基含有乙氧基团(如a,b)的表面活性剂几乎不受水硬度的影响。
其他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则对水的硬度非常敏感。
结论:不同亲水基对水硬度的敏感性按照如下顺序排列:醇(酚)醚≈醇(酚)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α-磺酸基脂肪酸甲酯盐<烷基硫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羧酸盐三.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大多数洗涤剂配方中,都是采用多种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达到提高性能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复配后, 可出现两种情况:达到比混合物中任何单一组分都好的性能,此时称之为发生了增效作用(或协同作用)●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搭配不当,出现性能变劣,称为副增效作用由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的研究得出了两组分混合表面活性剂增效作用强弱排列顺序为:阴-阳>阴-两性离子>离子-非离子>甜菜碱-阳离子>甜菜碱-非离子>非离子-非离子排列顺序说明:●排列顺序的依据: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两种表面活性剂混合后,性能最好的比例使以其中一种表面活性剂未主,另一种为辅●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对于洗涤剂的实用价值不大,不宜使用。
1.阴离子-非离子体系分析: LAS-AES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以及去污能力:在LAS-AES体系中,各种曲线的界面张力分析:LAS的界面张力降低明显为主;两种表面活性剂复配后,对橄榄油/水的界面张力降低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LAS-AES体系的去污能力分析:LAS为主表面活性剂,AES为辅表面活性剂。
当LAS用量占AES的80%时,去污能力最大。
说明两种表面活性剂混合后,性能最好的比例是以其中一种表面活性剂为主,另一种为辅。
第四节助剂在洗涤过程中的作用洗涤剂中的助剂:降低洗涤介质水中硬度离子浓度的专用添加剂。
助剂的新概念:除了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浓度,稳定洗涤液的pH值,对污垢起分散作用,与表面活性剂有协同作用。
一.助剂的作用1. 去除钙镁等金属离子水硬度对烷基苯磺酸钠去污性能的影响在相同的活性物质含量中,蒸馏水作为洗涤介质,由于不存在钙镁等金属离子,显示出最高的去污效果。
使用110ppm硬水时,去污能力降低,使用360ppm硬水时,去污能力降低最大。
再考察在洗涤剂中配入不同螯合能力的助剂,其残留钙离子浓度与去污力之间的关系:要使表面活性剂发挥最佳的去污效果,水中的钙离子浓度要降低到1-6mol(如果以碳酸钙计算,要求降低到0.1mg/l)。
残留钙离子对去污能力的影响由于钙离子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影响是由于生成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钙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差,降低其去污性能,甚至使其完全失去污能力。
因此,必须在洗涤剂中加入能螯合钙镁离子的螯合剂作为助剂。
已知:只有洗涤液中钙离子的浓度降低至1ppm,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才能发挥最好的去污能力。
要使洗涤液中钙离子浓度降低1ppm,所需要的各种助剂的量:以及各种助剂对于降低水硬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