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的温度与温升
电 机 温 升

电机温升电机的温度与温升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其单位为:K,(开尔文),K 是一个变量的单位,而℃是一个常量的单位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
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进行讨论。
1 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 7个等级,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
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
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
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 温升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
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
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
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
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
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以前增大了,所以说温升是电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机的发热程度,在运行中,如电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机有故障,或风道阻塞或负荷太重。
GS标准《 90K (GS是德国标准=欧洲标准)UL标准《 75K (UL是美国标准)3 温升与气温等因素的关系对于正常运行的电机,理论上在额定负荷下其温升应与环境温度的高低无关,但实际上还是受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的。
(1) 当气温下降时,正常电机的温升会稍许减少。
这是因为绕组电阻R下降,铜耗减少。
温度每降1℃,R约降0.4%。
(2) 对自冷电机,环境温度每增10℃,则温升增加1.5~3K。
这是因为绕组铜损随气温上升而增加。
所以气温变化对大型电机和封闭电机影响较大。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范本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范本引言电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家庭电器等。
在电机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内部电阻、电磁场和机械摩擦等原因,会有一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导致电机的温度升高。
电机的温度会直接影响其性能和寿命,因此对于电机的温度与温升范本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电机的温度概念和测量方法、电机的温升机理以及电机的温升范本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部分电机的温度概念和测量方法1. 电机的温度概念电机的温度是指电机内部各部件(如绕组、轴承等)的温度。
电机的温度通常由运行温度和环境温度这两个参数来确定。
运行温度是指电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达到的温度,是电机能够承受的最高温度。
环境温度是指电机所处的环境温度,包括空气温度、周围物体散热对电机的影响等。
2. 电机温度的测量方法电机温度的测量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方法包括:(1)热电阻法:通过在电机内部各部件上安装热电阻传感器,测量电阻的变化来确定温度。
(2)红外线测温法:利用红外线测温仪可以直接测量电机表面的温度,通过表面温度与内部温度之间的关系来估计电机的温度。
(3)红外热像仪:通过感应红外辐射来绘制物体的热分布图,可以直观地观察电机各部件的温度。
(4)负荷试验法:在特定负荷下,测量电机的绕组温度升高以及电机的功率损耗,从而间接估计电机的温度。
以上方法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温度测量。
第二部分电机的温升机理电机的温升是指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电阻、电磁、机械等原因产生的功耗所导致的温度升高。
下面将分别对这几个原因进行详细介绍。
1. 电阻损耗电机内部的绕组和导线具有一定的电阻,电流通过时会产生热量。
电阻损耗是电机温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大小与电流大小成正比。
2. 电磁损耗电机运行时产生的磁场会与电机内部的铁芯、磁材料等产生相互作用,导致能量转化为热能。
电磁焦耳损耗是电机温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大小与电机的磁通密度有关。
电机温度与温升的概念及测量和计算

电机温度与温升的概念及测量和计算
电机绕组、轴承及其它部件,只有低于其最高允许工作温度下使用,才能保证其经济使用寿命和运行可靠性。
1.温升电机温升温升限度(1)某一点的温度与参考(或基准)温度之差称温升。
(2)什么叫电机温升。
电机某部件与周围介质温度之差,称电机该部件的温升。
(3)什么叫电机的温升限度。
电机在额定负载下长期运行达到热稳定状态时,电机各部件温升的允许极限,称温升限度。
电机温升限度,在国家标准GB755-65中作了明确规定。
根据统计我国各地的绝对最高温度一般在35~40℃之间,因此在标准中规定+40℃作为冷却介质的最高标准。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是指其所用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分A、E、B、F、H级。
允许温升是指电动机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相比升高的限度。
绝缘的温度等级A级E级B级F级H级
最高允许温度(℃)105 120 130 155 180
绕组温升限值(K)60 75 80 100 125
性能参考温度(℃)80 95 100 120 145。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标准版)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标准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电机的温度与温升(标准版)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
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进行讨论。
1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
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 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
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
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温升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
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
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
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
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
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以前增大了,所以说温升是电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机的发热程度,在运行中,如电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机有故障,或风道阻塞或负荷太重。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来衡量的,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
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给出基本说明。
1 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
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
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
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影响绕组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 温升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
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
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
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
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
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以前增大了,所以说温升是电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机的发热程度,在运行中,如电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机有故障,或风道阻塞或负荷太重。
3 温升与气温等因素的关系对于正常运行的电机,理论上在额定负荷下其温升应与环境温度的高低无关,但实际上还是受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的。
(1) 当气温下降时,正常电机的温升会稍许减少。
这是因为绕组电阻R下降,铜耗减少。
温度每降1℃,R约降0.4%。
(2) 对自冷电机,环境温度每增10℃,则温升增加1.5~3℃。
这是因为绕组铜损随气温上升而增加。
所以气温变化对大型电机和封闭电机影响较大。
2024年电机的温度与温升

2024年电机的温度与温升2024年的电机温度和温升是一个研究领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下面是一个关于2024年电机温度和温升的较为全面的____字的分析。
第一部分:电机温度和温升的背景电机作为现代工业中最常用的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制造、交通运输、能源发电等。
在电机运行过程中,由于电流通过导线和绕组的同时产生了电阻,阻力的作用会使得电机产生热量,进而引起温度的升高。
电机温度和温升的分析和研究对于电机的性能、寿命和运行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二部分:电机温度和温升的影响因素2.1 电流大小:电机运行时的电流大小是电机温度和温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电流越大,通过导线和绕组的阻力越大,产生的热量也越多,电机温度的升高也越明显。
2.2 散热条件:电机的散热条件也会对温度和温升产生影响。
散热条件主要包括散热方式、散热面积和散热介质等。
良好的散热条件可以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降低电机温度和温升。
2.3 运行负载:电机的运行负载程度也会对温度和温升造成影响。
负载越大,电机的能量转化效率越低,会产生更多的热量,从而增加电机的温度和温升。
2.4 环境温度:环境温度是影响电机温度和温升的外界环境因素之一。
环境温度越高,会使得电机散热更加困难,导致电机温度升高更快。
第三部分:电机温度和温升的测量方法3.1 内部测量方法:内部测量方法可以通过安装温度传感器在电机内部进行实时温度的监测。
这种方法能够精确测量电机内部的温度变化情况,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3.2 外部测量方法:外部测量方法基于电机外壳温度的测量,可以通过在电机外壳表面安装温度感应器进行监测。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且成本较低,但无法提供电机内部具体部位的温度情况。
第四部分:电机温度和温升的预测模型电机温度和温升的预测模型是研究电机温度和温升的重要手段之一。
传统的预测模型主要基于数学统计方法建立,通过考虑电机的运行参数、环境条件和散热情况等因素,来预测电机的温度和温升。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是电机工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决定着电机的性能和稳定性。
温度和温升直接影响着电机的绝缘系统、冷却系统和电机的寿命。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和造成温升的因素。
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产生转矩,驱动负载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电机会产生一定的热量。
造成电机温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1. 电流:电机的电流大小直接影响着温升。
电流越大,电机内部的电阻损耗就越大,产生的热量也就越多,导致温升较大。
2. 负载:电机的负载大小也会影响温升。
负载越大,电机需要提供的功率也就越大,从而产生更多的热量。
3. 散热:电机的散热条件对温升也有很大影响。
如果散热条件不好,电机内部的热量很难及时散发出去,从而导致电机的温度升高。
4. 环境温度:环境温度也会对电机的温升产生一定影响。
如果环境温度已经比较高,电机本身的温度升高会更快。
了解了造成电机温升的因素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电机的温度和温升的问题。
电机的温度是指电机工作时的实际温度。
在电机正常工作时,会有一个热平衡状态,即电机内部的热量产生与散发的速度相等,从而使得电机的温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这个温度通常由电机的绝缘材料和工作条件决定。
电机温升是指电机在工作过程中温度的增加。
温升包括局部温升和整体温升两个方面。
局部温升是指电机不同部分的温升差异,通常是由于电机有些部分对散热不利,或者电机局部产生了更多的热量。
整体温升是指整个电机的温升情况,是电机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
电机的温度和温升是电机运行状态的重要指标。
通常,电机的温度过高会导致电机绝缘系统老化加速,绝缘性能下降,可能导致绝缘击穿甚至引发事故。
另外,电机温度过高还会影响电机的磁特性,引起电机的效率下降和损耗增加,降低电机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为了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和提高电机寿命,必须合理控制电机的温度和温升,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电机的温度:1. 选择合适的电机:根据负载需求选择电机的额定功率和转速,合理匹配电机与负载。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详]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ae69f1b280eb6294dd886cd8.png)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来衡量的,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
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给出基本说明。
1 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
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
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
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影响绕组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 温升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
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
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
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
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
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以前增大了,所以说温升是电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机的发热程度,在运行中,如电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机有故障,或风道阻塞或负荷太重。
3 温升与气温等因素的关系对于正常运行的电机,理论上在额定负荷下其温升应与环境温度的高低无关,但实际上还是受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的。
(1) 当气温下降时,正常电机的温升会稍许减少。
这是因为绕组电阻R下降,铜耗减少。
温度每降1℃,R约降0.4%。
(2) 对自冷电机,环境温度每增10℃,则温升增加1.5~3℃。
这是因为绕组铜损随气温上升而增加。
所以气温变化对大型电机和封闭电机影响较大。
电机的温升和温升限度

电机的温升和温升限度
一、电机中常用绝缘材料及其容许工作温度
1.种类:漆、薄膜、纤维制品;2.
A 级105℃ 经过浸渍或者浸于油中的棉纱丝、纸、磁漆(用于变压器)。
E 级120℃ 聚脂树脂、环氧树脂及三醋酸纤维等制成的薄膜,聚酯漆。
B 级130℃ 云母、玻璃纤维、石棉,提高了耐热性能的有机漆。
F 级155℃ 云母、玻璃纤维、石棉,改性合成树脂漆。
H 级180℃ 云母、玻璃纤维、石棉,硅有机漆。
C 级180℃
耐热温度的确定:对于A级绝缘,工作在95℃时,寿命20年;温度每增加8℃,使用寿命减半。
例如:工作在103℃时寿命为10年;工作在121℃时寿命为5年。
Y、Y2系列电机为B级绝缘。
二、电机的温升和温升限度
1.
2.
GB 755—87 规定,当海拔1000m时,环境温度规定为40℃。
3.
对于B级绝缘40℃1000m;PN5000kw的沟通电机绕组
电阻法测温时,允许温升为80℃ 检温计法测温时,允许温升为90℃。
电机功率电流转矩效率温度及温升的计算

一、电机的温度及温升限值
电机选A 级绝缘温升不超过60K,E 级绝缘温升不超过75K,B 级绝缘温升不超过80K,F 级绝缘温升不超过105K,H 级绝缘温升不超过125K。
二、电机的输出功率,转矩,转速之间的关系
P2=(Te*n)/9550
P2――输出功率(W)
T 额定转矩(N*M)
n ---- 转速(r/min)
三、电机电压,电流及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电机效率之间的关系
⑴单相电机:P仁Ulcos©
P1――输入功率
U ――输入电压
I ――输入电流
cos© ――功率因数
⑵三相电机:P仁"3 Ulcos©
P1――输入功率
U ――输入电压
I ――输入电流
cos© ――功率因数⑶直流电机:P1=UI
P1――输入功率
U——输入电压
I——输入电流
⑷电机效率:n
n ——电机效率
P1——输入功率
P2——输出功率
=P2/P1。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电机温升是指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使电机温度升高的现象。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是电机设计和运行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因为电机的温度升高可能会导致电机过热,进而损坏电机工作效率、减少使用寿命甚至引发事故。
一、电机的温度与温升原因电机的温度升高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1. 磁场损耗: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磁场,而磁场的产生与磁铁和线圈的能量转化有关,一部分电能会转化为磁能,而剩余的一部分电能会转化为热能,使电机温度升高。
2. 电阻损耗:电机在工作过程中,电流通过导线或电绕组时会产生电阻,电阻会使电能转化为热能并发热,从而导致电机温度升高。
3. 摩擦损耗:电机的机械部件(如轴承、齿轮等)在运转时会产生摩擦,摩擦会使机械能转化为热能,从而使电机温度升高。
4. 冷却不良:当电机运行时,若冷却条件不良,无法有效地将热量散发出去,就会导致电机温度升高。
二、电机的温度与温升的影响电机的温度升高会对电机的性能和寿命产生重要影响。
1. 功率损失:电机温度升高会导致功率损失增加,降低电机的工作效率。
一般来说,电机在高温下的效率要低于在低温下的效率。
2. 电绕组的绝缘老化:电机温度升高会使电绕组的绝缘老化加速,导致电机绝缘损坏,增加继电保护动作的可能性,甚至引发火灾。
3. 机械部件的热膨胀:电机温度升高会导致机械部件的热膨胀,增加轴承的摩擦,使轴承磨损加剧,导致电机噪音增加、振动加大。
4. 使用寿命的缩短:过高的温度升高会导致电机的使用寿命缩短。
电机部件在高温下承受的热应力大,容易出现松动、变形等问题,从而缩短电机的寿命。
三、控制电机温度与温升的方法控制电机温度与温升是确保电机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选择合适的冷却方法:根据电机的使用环境和功率大小,选择合适的冷却方法,如自然风冷却、强制风冷却、水冷却等方式,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
2. 提高电机的绝缘等级:选择具有较高绝缘等级的电机,提高绝缘材料的耐高温性能,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发电机温度及温升的规定

温度及温升的规定
1、轴承出口油温不超过65℃,轴瓦温度不超过80℃。
2、发电机入口风温不得低于20℃,最高不得超过55℃,两侧温差不得大于3℃。
3、当发电机入口风温在+40℃—+45℃间时每升高1℃,定子电流允许值较额定值降低1.5%。
4、当入口风温在+45℃时,发电机视在功率应降低7.5%。
5、当入口风温在+45℃—+50℃之间时每升高1℃,定子电流允许值较额定值降低2%。
6、当入口风温在+50℃—+55℃之间时,每升高1℃定子电流允许值较额定值降低3%。
7、发电机入口风温最高不超过55℃,超过时应采取降低发电机有功、无功负荷的方法,如无效,则请示总工程师。
8、当发电机入口风温低于额定值时,每降低1℃,定子电流允许值较额定值升高0.5%,此时转子电流也允许有相应的增加,但发电机只允许增加至入口风温较额定值低+10%为止。
若入口风温再降低时,电流值也不得再增加。
9、发电机出、入口风温差,一般不应大于25℃,若超过25℃,应查找原因。
10、正常情况下,空冷器入口水温不应超过20℃,不得低于5℃,或空冷器不结露。
11、发电机出口风温最高不超过70℃。
电机的发热与温升课件

测量位置
通常在电机的表面、轴承 和绕组等关键部位进行温 度测量。
电机温升的限制
电动机的安全运行
为了确保电机缘材料损坏或性
能下降。
绝缘材料耐热等级
电机的绝缘材料有一定的耐热 等级,温升应不超过该等级规 定的最高限值。
寿命影响
温升过高会加速电机的老化过 程,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异步电机的新发展
节能环保
异步电机采用高效能的设计和材料,能够降低能耗和减少对环境 的影响。
可靠性高
异步电机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应用广泛
异步电机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如工业自动化、家用电器等 。
06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型号电机的温升问题分析
总结词:电机过热
详细描述:某型号电机在长时间运行后出现异常温升,经检测发现是电机内部线圈绝缘层老 化导致。
铁芯损耗
磁场的交变引发铁芯的磁滞和 涡流现象,产生铁芯损耗并转
化为热量。
机械损失
轴承摩擦、通风摩擦等机械损 失也会转化为热量。
负载变化
电机负载的变化会影响发热量 ,负载增加时发热量相应增加
。
温升的定义与测量
01
02
03
温升
电机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 之差。
测量方法
采用温度传感器(如热电 偶、红外测温仪)测量电 机表面温度,并与环境温 度进行比较。
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定期对电机进行维护和保养,如 清理灰尘、更换润滑油等,可以 保持电机的良好运行状态,降低
温升。
05
新型电机技术及其发展
永磁同步电机
高效能
永磁同步电机采用高性能的永磁 材料,具有较高的转矩密度和效
电机温升原因及解决方法详解

电机温升原因及解决方法详解什么是电机温升?电机由常温(其各部分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开始运行,温度不断升高,当其高出环境温度后,一方面继续吸收热量缓慢升温。
另一方面开始向周围散发热量。
当电机处于热量平衡装态,温度不再升高时,电机的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称之为电机温升。
既:温升=电机温度-环境温度; 用K为单位。
此外,电机中绝缘材料的寿命与运行温度有密切的关系,为确保电机的安全、合理使用,需要监视与测量电机的绕组、铁芯等其他部分的温度;按照国家标准规定,不同的绝缘等级的电机绕组有不同的允许温升,如下表所示:若超过规定值,如E级绝缘的电机,温升每增加5℃,电机的寿命将降低一半。
因此电机的温度温升试验对改进电机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有着重大的影响,同时对提高电机的品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电机的温度温升该怎么测试呢?常用的有三种方法,电阻法、温度计法、埋置检温计法。
电机温升原因1.电气原因电源的质量,电压是否太高或太低,三相电压是否平衡(原则上不能超过额定值的5%),是否缺相。
电力电源线和开关的触点是否松动。
如有必要,可以将交流电压表并联在电动机端子上,以进行运行监视,以查看电压是否为水平。
稳定性好,是否有起伏,跳动现象,进而是发现电机故障的原因。
2.电机本身的原因。
检查电机冷却风扇是否正常,风扇叶片是否损坏,风扇叶片与轴之间的键或顶线是否松散,丢失。
风扇盖是否关闭或损坏。
电机是否有异常声音:有必要检查电机定子和转子是否有划痕,轴承是否损坏以及润滑剂是否干燥。
另一个罕见的故障是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转子是否有裂纹。
3.使用和环境因素。
首先确定电机是否过载,驱动的设备是否异常,操作是否违反规定。
在北方的冬天,如果环境温度太低,很容易由于润滑油凝结而造成过载!环境温度是否过高,对于在温暖环境中使用的设备,请务必检查电动机的温度。
对于常温环境下的电动机,请注意:电动机的通风散热条件是否良好,恶化。
例如:杂物阻塞风扇的进气口,电动机上的大量灰尘或内部绕组.......所有这些都可能导致电机过热高。
2024年电机的温度与温升(2篇)

2024年电机的温度与温升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
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进行讨论。
1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
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xx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
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
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温升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
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
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
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
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
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以前增大了,所以说温升是电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机的发热程度,在运行中,如电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机有故障,或风道阻塞或负荷太重。
3温升与气温等因素的关系对于正常运行的电机,理论上在额定负荷下其温升应与环境温度的高低无关,但实际上还是受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的。
(1)当气温下降时,正常电机的温升会稍许减少。
这是因为绕组电阻r下降,铜耗减少。
温度每降1℃,r约降0.4%。
(2)对自冷电机,环境温度每增10℃,则温升增加1.5~3℃。
这是因为绕组铜损随气温上升而增加。
所以气温变化对大型电机和封闭电机影响较大。
(3)空气湿度每高10%,因导热改善,温升可降0.07~0.38℃,平均为0.19℃。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范文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范文引言: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家电、工业设备、交通工具等。
然而,在电机的运行过程中,由于电流通过导线、绕组等部件时会产生一定的电阻,从而产生热量,导致电机温升。
电机的温度和温升关系着电机的性能、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对电机的温度和温升进行研究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机温度的影响因素:1.1 电机额定功率和负载情况:电机的额定功率是指电机设计时所能持续输出的功率,它直接影响着电机的温度。
当电机超载或过负荷工作时,电机会产生更多的热量,使温度升高。
因此,合理选择电机的额定功率和负载情况对于控制电机的温度至关重要。
1.2 环境温度与通风条件:环境温度是指电机运行所处的室温环境,它会影响电机的散热能力。
一般来说,环境温度越高,电机散热越不利,温升也会更高。
此外,电机的通风条件也会影响其散热效果。
保持电机通风良好可以有效降低温度和温升。
1.3 绕组与导线材料的热传导性能:电机的绕组和导线材料的热传导性能直接影响着电机的温度。
如果绕组和导线材料的热传导性能差,会导致热量聚集在局部区域,使该区域温度升高。
因此,选择具有良好热传导性能的绕组和导线材料对于电机的温度控制非常重要。
1.4 冷却系统的效果:冷却系统对于电机温度的控制起到关键作用。
现代电机一般采用风冷或水冷的冷却系统。
通过良好的冷却系统设计,可以及时地将电机的热量散发出去,保持电机的运行温度在合理范围内。
不同的冷却方式对电机温度的影响也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和设计。
二、电机温度的测量方法:2.1 热敏电阻测温法:热敏电阻是一种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其电阻值的电阻。
通过将热敏电阻安装在电机的关键部位,可以实时地测量电机的温度。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测量结果准确可靠,是常用的电机温度测量方法之一。
2.2 红外线测温法:红外线测温是利用物体的辐射热量进行测温的一种方法。
通过红外线测温仪器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电机的表面温度,无需接触电机,非常方便。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装置,在工业和家用电器中被广泛使用。
然而,在电机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这些热量会导致电机温度升高,而温度的升高又会对电机的性能和寿命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电机的温度与温升是电机设计和运行中非常重要的参数。
一、电机温度与温升的原因:电机的温度升高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的:1. 电阻损耗:电机的骨架和线圈会有一定的电阻,当通过电流时,会由于电流通过导致电阻产生的热量,这部分热量会导致电机温度升高。
2. 铁心损耗:电机中的铁芯在工作过程中,会因为铁磁材料的磁化和消磁而产生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
这些损耗都会以热量的形式产生,导致电机温度升高。
3. 机械摩擦和空气阻力: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轴承的旋转摩擦和风扇的运转,都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力和阻力,使得电机温度升高。
4. 轴向热传导:电机支撑结构和机壳都会对电机的温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这些部件会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电机内部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外界环境,使得电机温度升高。
以上几个因素都会对电机的温度产生影响,因此在电机设计和运行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地降低电机的温升。
二、电机温度与温升的影响因素:电机的温度升高对电机的性能和寿命都有一定的影响,以下是电机温度与温升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1.电机绝缘性能:电机温度升高会使得绝缘材料的性能下降,绝缘材料的介电强度和耐热性都会受到影响。
当电机温度过高时,可能会导致绝缘材料的击穿或老化,从而造成电机故障。
2. 功率输出:由于电机内部损耗和热量产生,电机的温度升高会导致电机的效率下降,从而使得功率输出也会受到影响。
3. 寿命:电机的温度升高会加速电机零部件的老化和劣化,从而降低电机的寿命。
4. 运行可靠性:电机的温度升高会导致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概率增加,因此温度升高也会影响电机的运行可靠性。
以上几个因素都说明了电机的温度与温升对电机性能和寿命的重要影响,因此在电机设计和运行过程中,需要合理地控制电机的温度升高。
【2017年整理】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来衡量的,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
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给出基本说明。
1 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
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
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
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影响绕组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 温升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
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
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
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
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
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以前增大了,所以说温升是电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机的发热程度,在运行中,如电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机有故障,或风道阻塞或负荷太重。
3 温升与气温等因素的关系对于正常运行的电机,理论上在额定负荷下其温升应与环境温度的高低无关,但实际上还是受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的。
(1) 当气温下降时,正常电机的温升会稍许减少。
这是因为绕组电阻R下降,铜耗减少。
温度每降1℃,R约降0.4%。
(2) 对自冷电机,环境温度每增10℃,则温升增加1.5~3℃。
这是因为绕组铜损随气温上升而增加。
所以气温变化对大型电机和封闭电机影响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
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进行讨论。
1 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
性能参考温度(℃)A80 E95 B100 F120 H145 绝缘材料根据热稳定性可分为如下7个等级:1,Y级,90度,棉花2,A级,105度,3,E级,120度4,B级,130度,云母5,F级,155度,环氧树脂6,H级,180度,硅橡胶7,C级,180度以上常用的B级电机,其内部的绝缘材料往往是F级的,而铜线可能使用H级甚至更高的,来提高其质量。
一般为提高使用寿命,往往规定高级绝缘要求,低一级来考核。
比如,常见的F级绝缘的电机,做B级来考核,即其温升不能超过120度(留10度作为余量,以避免工艺不稳定造成个别电机温升超差)。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
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
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
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 温升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
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
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
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
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
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以前增大了,所以说温升是电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机的发热程度,在运行中,如电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机有故障,或风道阻塞或负荷太重。
3 温升与气温等因素的关系对于正常运行的电机,理论上在额定负荷下其温升应与环境温度的高低无关,但实际上还是受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的。
(1) 当气温下降时,正常电机的温升会稍许减少。
这是因为绕组电阻r下降,铜耗减少。
温度每降1℃,r约降0.4%。
(2) 对自冷电机,环境温度每增10℃,则温升增加1.5~3℃。
这是因为绕组铜损随气温上升而增加。
所以气温变化对大型电机和封闭电机影响较大。
(3) 空气湿度每高10%,因导热改善,温升可降0.07~0.38℃,平均为0.19℃。
(4) 海拔以 1 000 m为标准,每升100 m,温升增加温升极限值的1%。
www.E4 极限工作温度与最高允许工作温度通常说A级的极限工作温度为105℃,A级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是90℃。
那么,极限工作温度与最高允许工作温度有何不同?其实,这与测量方法有关,不同的测量方法,其反映出的数值不同,含义也不一样。
(1) 温度计法其测量结果反映的是绕组绝缘的局部表面温度。
这个数字平均比绕组绝缘的实际最高温度即“最热点”低15℃左右。
该法最简单,在中、小电机现场应用最广。
(2) 电阻法其测量结果反映的是整个绕组铜线温度的平均值。
该数比实际最高温度按不同的绝缘等级降低5~15℃。
该法是测出导体的冷态及热态电阻,按有关公式算出平均温升。
(3) 埋置温度计试验时将铜或铂电阻温度计或热电偶埋置在绕组、铁心或其它需要测量预期温度最高的部件里。
其测量结果反映出测温元件接触处的温度。
大型电机常采用此法来监视电机的运行温度。
各种测量方法所测量到的温度与实际最高温度都有一定差值,因此需将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减去此差值才是“最高允许工作温度”。
5 电机各部位的温度限度(1) 与绕组接触的铁心温升(温度计法)应不超过所接触的绕组绝缘的温升限度(电阻法),即A级为60℃,E级为75℃,B级为80℃,F级为100℃,H级为125℃。
(2) 滚动轴承温度应不超过95℃,滑动轴承的温度应不超过80℃。
因温度太高会使油质发生变化和破坏油膜。
(3) 机壳温度实践中往往以不烫手为准。
(4) 鼠笼转子表面杂散损耗很大,温度较高,一般以不危及邻近绝缘为限。
可预先刷上不可逆变色漆来估计。
6 电机发热故障的排除当电机温度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或温升超过规定或温升虽然未超过规定,但在低负荷时温升突然增大时,说明电机有故障,其判断和排除方法是:(1) 在额定负荷下温升未超过温升限度,仅由于环境温度超过40℃,而使电机温度超过最大允许工作温度。
这种现象说明电机本身是正常的。
解决的办法是用人工方法使环境温度下降,如办不到,则必须减负载运行。
(2) 在额定负载下温升超出铭牌规定。
不管什么情况,均属电机有故障,必须停机检查,特别对温升突然变大更要注意。
其外部原因有:电网电压太低或线路压降太大(超过10%),负载太重(超过10%),电机与机械配合不当;内部原因有:单相运行、匝间短路、相间短路、定子接地、风扇损坏或未固紧、风道阻塞、轴承损坏,定转子相擦、电机与电缆接头发热(特别是铜铝或铝铝连接)、电机受腐蚀或受潮等。
此外,从理论上讲电机均可正反转,但有些电机的风扇有方向性,如反了,温升会超出许多。
总之,必须针对各种具体情况,排除故障。
电动机过热故障原因及其检测与防护伴随着电动机故障的产生,一般会出现电动机过热现象,过热对电动机的绝缘是很不利的。
电动机对发热反应最敏感的部位就是定子绕组绝缘,每种绝缘材料只能承受一定的温度,超过自身允许的温度,就会加速绝缘的老化,缩短电动机使用寿命,而且还可能因绝缘损坏引发各种事故。
因此,电动机过热故障的检查、检测和防护,对于降低事故率和减少事故损失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非常重要的。
1.电动机温升与绝缘等级的关系由于电动机使用场所与环境温度的不同,常采用“温升”来表明电动机绝缘材料实际耐热程度的强弱。
所谓温升,是指电气设备(包括电动机)高出环境的温度。
电动机的额定温升,是指在设计规定的环境温度(+40℃)下,电动机绕组的最高允许温升,它取决于绕组绝缘等级。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是表示电动机绕组所用的绝缘材料能够耐受温度极限的等级。
电动机最高允许温度(额定温升)与绝缘等级的关系见表1。
电动机额定温升Δt0=电动机最高允许温度t-环境温度t0,式中t0=+40℃,t 是指电动机绕组的最高允许温度。
而对于运行的电动机,由于无法直接测出绕组实际温度,只能间接测出机壳外表温度(即吊环孔内的温度),比电动机绕组最热点约低10℃左右。
故机壳外表实测温度加上10℃左右温差,方为电动机最高允许温度t。
2.电动机各部位最高允许温升见表23.电动机温度测定方法(1)手感法:即用手触摸电动机规定部位,根据手感热度的强弱来估计电动机温度大小的一种方法。
见表3。
(2)温度计法:即用温度计直接测定电动机的温升。
当电动机达到额定运行状态时,其温度也逐渐上升到某一稳定值而不再上升,这时可用温度计(最好是酒精温度计)测量电动机的温度。
方法是:将酒精温度计的球体用锡纸包缠后插入电动机吊环孔内,使温度计球体与孔内四周紧贴,然后用棉花将孔封严。
此时温度计测得的温度比电动机绕组最热点低10℃左右,故把所测得的温度加上10℃,再减去环境温度(+40℃)即为电动机实际温升。
表1 电动机温升与绝缘等级的关系电动机额定温升Δt0=电动机最高允许温度t-环境温度t0,式中t0=+40℃,t 是指电动机绕组的最高允许温度。
而对于运行的电动机,由于无法直接测出绕组的实际温度,只能间接测出机壳外表温度(即吊环孔内的温度),比电动机绕组最热点约低10℃左右。
故机壳外表实测温度加上10℃左右温差,方为电动机最高允许温度t。
2.电动机各部位最高允许温升见表2表2 电动机各部位最高允许温升(环境温度:+40℃)部位名称不同绝缘等级的温升限度℃A EB F H温度计电阻法温度计电阻法温度计电阻法温度计电阻法温度计电阻法3.电动机温度测定方法(1)手感法:即用手触摸电动机规定部位,根据手感热度的强弱来估计电动机温度大小的一种方法。
见表3。
表3 电动机机壳表面温度与手感关系机壳表面温度℃手感说明30稍冷比体温低,感觉稍冷40稍温感觉到暖和的程度45温和一用手摸时,就感到暖和50稍热长时间用手摸,手掌变红55热仅可用手摸5~6s60更热仅可用手摸3~4s65非常热仅可用手摸2~3s,手离开后,手掌还感到热70非常热用一个指头仅可摸约3s75极热用一个指头摸,能忍受1~2s80极热,怀疑电动机已烧坏用一个指头摸一下都不行,乙烯树脂卷缩85~90极热,怀疑电动机已烧坏如用手指摸一下,就像烧着了一样(2)温度计法:即用温度计直接测定电动机的温升。
当电动机达到额定运行状态时,其温度也逐渐上升到某一稳定值而不再上升,这时可用温度计(最好是酒精温度计)测量电动机的温度。
方法是:将酒精温度计的球体用锡纸包缠后插入电动机吊环孔内,使温度计球体与孔内四周紧贴,然后用棉花将孔封严。
此时温度计测得的温度比电动机绕组最热点低10℃左右,故把所测得的温度加上10℃,再减去环境温度(+40℃)即为电动机实际温升。
(3)电阻法:利用导体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理进行测量。
只要分别测出电动机某相绕组的冷态和热态电阻,就可算出电动机平均温升Δt0=t2-t0=[(R2-R1)(235+t1)/R1]+t1-t0式中t1——电动机某相绕组冷态温度,℃t2——电动机某相绕组热态温度,℃t0——环境温度,+40℃R1——电动机某相绕组冷态电阻,ΩR2——电动机某相绕组热态电阻(必须在电动机断电后半分钟内测定),Ω4.电动机过热故障的原因(1)电动机过载运行。
如:定、转子之间摩擦(俗称扫膛)、装配不合格、被驱动的机械部分有摩擦或犯卡等过载故障。
(2)电动机缺相运行。
(3)三相电压及三相电流的不平衡程度超出规定的允许范围。
(4)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超出电动机额定电压的允许变动范围(即±10%)。
(5)电动机绕组接线错误。
如:定子绕组某相端接头接反。
(6)电动机绕组存在故障。
如:绕组匝间或层间短路、绕组接地。
(7)定子铁芯硅钢片之间绝缘损坏,以致定子铁芯短路,引起定子铁芯涡流增大,造成电动机过热。
(8)启动频繁。
(9)电动机风道阻塞,通风不良。
(10)电动机周围环境温度过高(超出设计规定的+40℃),散热不良、冷却效果差。
5.电动机过热故障诊断程序见图1。
综上所述,及时准确地检测和诊断电动机过热故障,对于迅速排除因过热引起的故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日常维修中,必须按照规定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以期减少事故损失,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Welcome To 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