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课件(整理版)

合集下载

国际政治经济学整理重点

国际政治经济学整理重点

国际政治经济学整理重点第一讲导论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IPE),是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首先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的美国和欧洲,其主要任务是探索国际关系中经济与政治的互动机制,就是研究国际关系中追求财富和权力之间相互的动态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权力的配置状况导致多种多样的产权模式,这些产权模式决定着财富的生产和分配;另一方面,生产效率的变化以及对资源的获取,从长远来说影响到权力之间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指对国家经济事务的管理,一直主导着西方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它不仅是作为一种知识工具帮助理解人类社会生活具体领域中正在发生的事情,还是迫使人们思考使其状况变得更好的一种方式。

第二讲古典重商主义2.1国家机器的强化2.1.1国家机器强化的背景市场经济的空前发展,急需实现全国市场的统一。

这就不仅要求统一商业往来的度量衡,还要求废除由于地方割据而导致的繁琐的、不合理的地方费税,并建立和改进相应的交通通讯设施。

军事技术和军事组织的更新使战争的成本急速增加,而大多数封建领主和国王的传统财源越来越难以企及,从而导致日益频繁和严重的财政危机。

为了应对随时爆发的战争,必须建立新的政治和军事组织形式。

2.2.2国家机器强化的方式(1)官僚化:现代国家的本质在于,它由一套法律、信仰以及创设和运用法律的机构组成。

通过出卖官职,既可以扩大统治基础和对社会的控制,又可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还可以使这些官员依附于国王,从而削弱那些贵族或有权势家族对国王权力的制约。

(2)军队的垄断:频繁的战争和技术进步,客观上提出了军事职业化的要求。

以前那种军事采邑制下的平战结合的方式已不合时宜。

招募雇佣兵,既可以增强国家权力,特别是对贵族的控制力;又可以增加就业,缓解社会危机;还刺激了与此相关的各方积极性,如雇佣军的组织者及其装备给养的提供者。

《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 PPT

《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 PPT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相对价值形式 等价形式 等价物:商品谷


1只羊=30公斤谷
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羊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谷有以下
几种相对变化关系:
(1)如果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谷的价值不变,则商 品羊的相对价值与它的价值变动成正比例变化;
(2)如果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羊的价值不变,而
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谷的价值发生变动,则商品羊的相对 价值与商品谷的价值变动成反比变化;
等价形式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使用 价值成了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2)生产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 具体劳动成了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3)生产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的私 人劳动成了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2.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
相对价值形式 等价形式 等价物:谷、布、黄金、 茶叶、盐、其他商品
三、商品的价值量
鞋匠的故事
好鞋匠 普通鞋匠 差鞋匠
每日产量 每双个别价值 每双社会价值
2双 100元 200元
1双 200元 200元
½双 400元 200元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 社会正常的生 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 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问题:复杂劳动、简单劳动
一、劳动过程:就是劳动者的具体劳动的消耗过程,亦
即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创造出使用
价值的过程。 二、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 以某资本家纺纱厂所纺棉纱为例
1. 价值的形成过程:
10公斤棉纱的价值: 10公斤棉花转移的价值:10元 3+10+2=15元 纱锭转移的价值:2元 工人6小时劳动创造的新价值:3元 资本家的预付: 10公斤棉花:10元

国际政治经济学

国际政治经济学

• IPE的两个趋势是:国际政治关系的经济化 和国际经济关系的政治化。 • IPE有四个特点: • 1、更注重经济取向,注重国际政治关系与 国际经济关系的结合。 • 2、为国内政治取向。 • 3、更加注重比较研究。 • 4、在研究内容上更具体细致,特别是在国 际环境对国内政治经济的影响及其结果以 及国内因素如何影响一国对外政策。
• 另一方面,以托夫勒为代表的西方学者认 为,马列主义是在第二次浪潮的工业社会 里出现的,第三次浪潮,即新技术革命, 将形成信息社会,信息关系压倒一切,经 济合作成为生存原则,霸权自动消失,马 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不灵了,过时了。十分 明显,“世界经济政治学”、“霸权后合 作理论”等,正是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用来 削弱或取代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种新 企图。
两点评论
• 1、关于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关系问题。, • 运用马列主义上述原则来衡量,国际 政治经济学的两种趋势均是不同程度上割 裂了世界政治与世界经济的辩证关系。政 治关系的经济化,把经济对政治的影响强 调到不适当的程度,以“共同经济利益” 掩饰霸权主义的扩张;经济关系的政治化, 则过分地强调政治因素,视世界政治为决 定因素,“霸权稳定理论”盖出于此。
历史回顾
• 15世纪-18世纪重商主义时代 • 20世纪自由主义时代 • 20世纪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 时代 • 20世界60年代末70年代初缓和 时代
诞生与发展
• 诞生;1971年8月15日 • 发展;80年代初以来国际政治 经济学在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 国家发展异常迅猛。
两条脉络
• 第一条脉络;国际体系层次上政治 因素与经济因素的相互关系。 • 第二条脉络;国际政治经济学体系 与国内政治经济体系的互动关系。 • ①国际经济对国内政治的影响 • ②国内政治对一国对外经济政策的 影响。

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PPT (8)[19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PPT (8)[19页]

8.2 北美一体化的政治经济
8.2.1《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政治动因
1.发起国墨西哥的改革诉求
2.主导国美国的战略考量
3.追随国加拿大的被动选择
8.2 北美一体化的政治经济
8.2.2《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制度设计
1.不对称依赖关系使美国主导《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
➢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能快速达成的主要原因在于,三国的 不对称关系或美国绝对的实力优势在事实上主导了 《北美 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进程
3.选举政治的筹码 ➢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重谈的优先目标是兑现竞选承诺 、迎合选民
诉求,帮助其在2018年中期选举中获得更有利的选情
8.3 东亚一体化的政治经济
8.3.1东亚区域合作的历史渊源
➢ 1967年8月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 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 家联盟 (简称东盟)成立
8.1 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经济
8.1.2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政治效应
➢ 《罗马条约》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 欧洲经济共同体对欧洲一体化的意义 首先,欧洲经济共同体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步伐 其次,欧洲经济共同体在制度建设上较欧洲煤钢共同体前进了一步 最后,欧洲经济共同体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世界打交道
➢ 欧洲经济共同体向欧洲共同体的发展
8.1 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经济
8.1.1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政治动因
➢ “舒曼计划”的提出 ➢ 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
➢ 欧洲煤钢共同体对欧洲一体化的意义 第一,欧洲煤钢共同体首先是一项政治安排,而较少经济上的考虑 第二,欧洲煤钢共同体是以功能主义方式实现欧洲联邦目标的尝试 第三,欧洲煤钢共同体是欧洲一体化的真正开端

《国际政治经济学》课件(整理版)

《国际政治经济学》课件(整理版)
5
我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所下的定义是,这 门学科是研究影响到全球生产、交换和分配体系, 以及这些体系所反映出来的价值观念组合社会、政 治和经济安排。这些安排不是天赐的,也不是偶然 机会带来的。他们是人类在自己确定的体系和一套 自己确定的规则和惯例中做出选择的结果。 —— SUSAN STRANGE 苏珊· 斯特兰奇 《国家与市场: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
2
国际政治经济学与国际关系学 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国际政治经济学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简称IPE),是国际关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国际 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由于冷战以及两极国际 体系的现实,国际关系的研究主要立足于政治和军 事要素。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在西方的学术界常被 称为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就是国际政治关系。
国际政治经济学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全球视野下的市场与国家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ket and State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1
第一章 导论
• 国际政治经济学与国际关系学之间的关系是 什么? • 国际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 国际政治经济学在西方经过了一个什么样发 展过程? • 国际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如何?
14
国际政治经济学在西方经过了 一个什么样发展过程?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顺应了20世 纪中后期以来全球化及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深刻变化的具体要求。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欧洲统一和区域 一体化运动,以及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 构成催生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现实依据。

国际政治经济学—第三章

国际政治经济学—第三章

发展经济理论
作为一个系统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自立和经
济不发达问题的理论学派,发展经济学在20 世纪40年代登上了历史舞台。关于发展中国 家经济发展的理论观点林林总总,但总体上 并没有形成一个严格的理论体系。发展经济 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艾伯特•赫希曼、阿瑟• 刘易斯、冈纳•缪尔达尔、劳尔•普雷比什、 保罗•罗森斯坦-罗丹和马克斯•辛格等等。
索洛模型沿用了凯恩斯关于外生储蓄率的假
设,这意味着索洛经济增长中不包含最优化 过程。大卫•凯斯和加林•库普曼斯进一步把 消费者最优化分析引入到新古典增长理论中, 储蓄成为内生变量并且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这种对索洛模型储蓄率不变假定的放松使经 济增长理论成为真正的新古典学派理论。
第三,新增长理论
第二,战后出现的不发达现象已经无法构成
落后国家发展的“后发优势”。19世纪的日 本和德国曾经从早期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那 里获得资本、技术和经验的援助从而享受到 “后发优势”带来的巨大经济成就。当代不 发达国家发展所能依靠的只有自身力量的积 累、与发达国家的积极谈判以及来自国际社 会的帮助。
第三,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政府
19世纪末期,马歇尔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
中指出,经济发展是渐进的,政治、战争、 自然灾难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经济增长出现停 顿甚至逆转,但是经济增长始终是一种必然 的趋势。因此,他得出结论,人口、技术和 自然资源等因素都是不断变化的。
在新古典学派关于经济增长思想的论述中,
人口变动作为已知变量,技术进步假定为独 立变量,技术进步在短时期内可能引起特定 的失业,但最终仍然会扩大对劳动的需求。 新古典经济学家还认为,可以通过利息率的 变动来调节储蓄和投资,从而达到资本积累 的目的。通过价格机制和工资的变动可以实 现趋于充分就业状态的经济增长。

国际政治经济学—第一章

国际政治经济学—第一章
吉尔平是当代西方著 名的国际政治经济 学权威。1930年生 于美国佛蒙特州柏 林顿。1952毕业于 佛蒙特大学。1954 年于康乃尔大学获 硕士学位。1960年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 分校获博士学位。
学术简介
1960-1961年在哈佛大学充实博 士后研究。1961年起在美国普林 斯顿大学威尔逊国际事务学院讲 授国际关系。1967-1968和1976 -1977年任洛克菲勒基金会研究 员。1975-1976年任美国总统技 术和经济顾问团成员。现为美国 艺术和科学学院院士。
通过在生产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实现真正意 义上的国际化,跨国公司正在呈现脱离国家 疆界束缚,向无国界公司发展的势头。
三、国际机制
由一整套明确的、规范的国际性原则和 制度,包括在绝大多数范围内得到认同 的国际惯例或秩序构成,并根据这些规 则和程序对各政治经济体的行为和状态 进行协调和整合的一种功能性系统。
学术简介
罗伯特·基欧汉系美国人文与科学院 院士,美国政治学会前任主席,曾 任斯坦福大学、伯兰德斯大学和哈 佛大学教授,现为杜克大学政治系 詹姆斯·杜克教授,著有《权力与相 互依赖》(与约瑟夫·奈合著) (1977)、《国际制度与国家权力》 (1989) 、《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 济中的合作与纷争》(1984)等书。
第二节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基本组 织单位。
跨国公司是国际政治经济运行的内 在动力。
国际机制是国际政治经济运行的网 络框架。
国际投资体制 跨国公司
国际机制 国际组织
国际政治经济体系
国家
世界市场
一、国家
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国家的概念就是指 1648年以来建立在现代意义基础上的国 家(也称民族国家或主权国家)

国际政治经济学

国际政治经济学

相互依存论相互依存论的两个发展阶段:经济相互依存理论(理查德•库珀)→复合相互依存论(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一、经济相互依存论(一)代表作《相互依存经济学:大西洋国家的经济政策》的基本观点相互依存:“一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发展之间的敏感反应关系。

”理论基础:“古典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理论——贸易的互惠互利与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的扩大,是世界各国形成了共同的利益纽带。

基本论点:经济上相互依存的加深导致国家主权不可侵犯性下降,有助于国际形势的缓和,使各国有可能共享和平条件下的既得利益。

(二)经济相互依存论的主要内容:“三化”1、经济问题政治化:经济上相互依存关系的发展使国家主权不可侵犯原则大打折扣;传统的“低级政治”和“高级政治”之间的藩篱被打破。

2、国际行为主体多元化:民族国家——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国际行为主体:指有意愿并且有能力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游戏规则制定并承担和实施相应义务和责任的主体。

跨国公司在世界政治中的作用:1)干涉别国内政;(2)被母国或东道国政府用作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手段;(3)影响国家间政治议事日程的设定。

超国家关系3、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 {全球共同体论超国家关系的主要论点:在国家间经济相互依存论日益加深、国内外社会相互沟通的情况下,非国家利益为主体已经结成了横跨国境,深入一切领域的网络。

国家已不再是国际关系中唯一的行为主体,而是降格为诸多行为体中的尊长者。

全球共同体论:既然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已经把世界连成了一体,因此应该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实现研究范式的转变,要求人们抛弃“民族国家主义”,转而树立“全球中心”的研究范式。

(三)经济相互依存论的缺陷:偏离国际社会的现实二、复合相互依存论(一)基欧汉和奈的复合相互依存论1、相互依存因付出代价的不同而分为三大类型:均等依存、绝对依存、相互依存(不对称依存)2、敏感性和脆弱性决定着相互依存关系的内涵3、敏感性和脆弱性确立了国家在依存中的获利程度4、经济相互依存转化为国际政治权力的途径:(1)联系战略(2)议题的设置(3)跨国及跨政府关系(4)国际组织(二)复合相互依存论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突破1、复合相互依存论对经济自由主义进行了批判:盲目乐观2、对现实主义权力政治的批判3、强调强国和弱国各具优势4、主张国际行为主体多元化表1-1 权力政治理论和相互依存论的比较权力政治相互依存论研究对象“高级政治”安全保障“低级政治”资源、能源、粮食、人口、环境行为主体国家是唯一行为主体除国家以外,跨国企业、非政府组织也是行为主体国家关系特征国家间只有相互冲突的国家利益国家间是相互依存关系,存在共同利益,可以开展国际合作基本原则冲突、零和游戏你得到的,就是我失去的合作、双赢游戏双方都可得利,问题是相对得利的多少管理模式单级或双边领导多边参与权力评价权力源于军事力量,是强制他人的手段权力源于不对称相互依存,是对合作的补偿武力的作用大小组织方法等级制(二级或多级)平等主义、共同参与对国际社会发展前景的展望基本不变会有根本变化三、相互依存论与国际制度论(一)国际制度的定义1、克莱斯纳(Stephen D.krasner)的“国际制度”定义:国际制度是在国际关系的议题领域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隐含的或明确的原则、规范以及决策程序。

国际政治经济学—第七章

国际政治经济学—第七章

自90年代联合国正式着手安理会改革以
来,经过反复争论和广泛征求意见,如 今基本形成集中代表性的改革方案,当 然改革的焦点依旧集中在安理会扩大的 原则和担任常任理事国的条件两大问题 上。
第三世界国家坚持安理会扩大必须遵循以下
两条原则:一是平等原则,即所有会员国不 论大小和强弱一律平等,不能把国家规模和 经济发展水平作为衡量标准。安理会决不能 变成富国或大国的俱乐部。二是未来的安理 会要体现地区均衡的原则。按照五大洲的地 缘因素合理分配安理会席位,欧美西方国家 不能独霸安理会席位。上述安理会改革的基 调当然受到来自发达国家的不满和抵制。
自2006年6月黑山共和国被接纳为会员
国后,联合国现共有会员国192个。其 中亚洲39个,非洲53个,东欧及独联体 国家28个,西欧23个,拉丁美洲33个, 北美和大洋洲16个。另外,巴勒斯坦和 梵蒂冈为常驻联合国观察员国。
二、联合国的改革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德统一、东欧
剧变、苏联解体结束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格 局,雅尔塔体制下制定的《联合国宪章》的 许多条款和适用原则已经不再符合当代国际 政治经济的要求了。联合国队伍由成立时的 51个会员国增加到如今的192个,第三世界 国家发展壮大并成为联合国中的多数国家和 中坚力量,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 秩序的呼声越来越高。
《中国关于联合国改革问题的立场文件》
分四个部分对中国在发展问题,安全问 题,法治、人权与民主以及加强联合国 等方面的立场和观点进行了充分阐述。
第一,发展问题
中国认为,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要求,
联合国改革方案必须突出发展这条主线。 贫困、疾病、环境和自然灾害对当今世 界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
2.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进程

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ppt课件

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ppt课件
与纯粹的经济学不同,国际政治经济学十分注重权力、权威以及其他非市场关系的概念。有人曾问萨缪尔森的经典性教科书《经济学》中略掉了什么东西?吉尔平回答说:“阶级斗争”。“他还可以再加一句:‘民族、民族国家,以及所有其他社会和政治的划分’。” 经济学家把一国的经济看作是由客观的经济力量构成的一个市场,而政治经济学家则把一国的经济说成是由强大的行为者所创立的一种社会政治制度。这种概念上的差异使经济学研究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十分不同。
林德布洛姆提出,政治经济学的最一般要素是,交换(市场)、权力(政府)和说服(信仰)。 吉尔平指出,现代国家与市场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产生了政治经济学,没有国家和市场就不可能有政治经济学。没有国家,经济活动的结果将完全由价格机制和市场力量来决定,这是纯经济学家的研究领域。没有市场,经济资源将由国家或类似的权力机构来分配,这是纯政治学家的研究领域。 斯特兰奇认为,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如何以不足的资源对付无限增长的需求,即市场的运作;政治学主要是研究如何提供公共秩序和公众利益,即维持秩序;而政治经济学则是从结构上分析国家和各种政治权力机构对市场的影响,以及市场力量对国家的影响。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出现了人们所熟悉的五大理论,这就是:沿袭自由主义学术传统的相互依存论;沿袭现实主义学术传统的霸权稳定理论和国家主义理论;以及沿袭马克思主义学术传统的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 90年代以来自由贸易在全球的拓展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的加速,导致与国家相关联的研究发生了方向性的改变:将国家理解为汇聚国内政治利益偏好(个人的、行业的或者利益集团的)的制度框架,强调国内政治利益偏好如何影响国家之间的合作。 全球化的进程引起了学者们对各国经济日益一体化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后果展开了争论。
导论 第1节 经济学、政治学与国际政治经济学 第2节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兴起 第3节 多种理论视角 第4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全球政治经济的兴起与变迁 第1节 1914年前的全球政治经济 第2节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全球政治经济 第3节 1945年后的全球政治经济 第三章 重商主义与现实主义 第1节 现实主义假设 第2节 现实主义与对外经济政策 第3节 霸权稳定论 第4节 现实主义与国际合作

国际政治经济学课件内容

国际政治经济学课件内容

国际政治经济学复习提纲1、历史:IR、IPE的发展2、理论:(1)现实主义:霸权稳定论(2)自由主义:相互依存论(广义、狭义——敏感性&脆弱性)(3)依附理论:正统、激进、改良(4)斯特兰奇:金融、安全、生产、知识四种结构性权力3、实践:(1)贸易:贸易保护主义(P187)、战略性贸易政策(P212)、地缘经济学、地缘外交(P213)、自由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李嘉图(P185)、汉密尔顿(P187)(2)金融:布雷顿森林体系(P226)、牙买加体系(3)跨国公司(4)地区主义:地区、地区主义定义,三个地区主义进程及比较(P322—342)。

4、具体问题A:IPE的三个主要理论流派是什么?其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以及三个理论流派的比较?B:汉密尔顿、李斯特、重商主义、经济民族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战略性贸易政策、补偿性贸易政策?C:欧洲一体化的三大支柱?D:三大地区主义?E:国际公共产品?F:依附论的内容、评价、实践地区、如何改良及从其中获得何种教训?G:经济外交?H:全球化的三个含义?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学习的目的与意义。

学习时应注意的事项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渊源,及其在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地位。

本章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是国际政治经济互动的形式与机制。

一、定义和研究对象:1、定义:A:吉尔平的综合说:IPE是一门关于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问;B:斯特兰奇的分析框架说:把IPE看成是一个分析框架,这门学科是研究影响到全球生产、交换和分配体系,以及这些体系所反映出来的价值观念组合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安排C:本书:国际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国际关系中的政治与经济互动的新兴学科。

2、国际政治和经济互动的形式:A:琼·斯佩罗:政治框架制度决定经济利益分配;国际政策决定过程中的政治意图和经济利益是相互影响的;国际经济关系本身就是国际政治关系(经济实力是国际政治权力最重要的源泉)B:金德尔伯格:国内经济与国际政治;国内政治与国际经济;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国际政治经济学—第二章

国际政治经济学—第二章

马歇尔计划主要内容
美国政府将这笔款项再加上运输费、劳务费
设立专门账户。受援国得到物资后,把销货 所得也记入特别账户,这即构成所谓的“对 等基金”,受援国要在美国经济合作署的同 意下可使用95%的基金;以“稳定国内货币 和金融或刺激生产”。其余5%由美国支配, 用以购买美国所需物资。 此外,“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 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 伴随着经济合作的运动又出现了一个共同自 卫的运动”。
国际政治经济学
第二章 国际政治经济学形成与发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IPE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IPE形成和发展的现实依据 第三节 IPE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IPE的理论流派
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被帝国主义国家瓜
分完毕。广大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附属国由 于完全或基本丧失了政治独立,被剥夺了从 事国际政治生活的主权。活动在国际政治舞 台上的只有少数帝国主义列强,它们左右着 世界的政局,为争夺殖民利益组合成各种集 团。 20世纪初期,形成了德奥意集团和英法俄集 团,这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为了瓜分和再瓜分 世界,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世界 全局。
从雅尔塔体制到两极对抗
二战后美苏两大国的矛盾斗争一开始就包含
着浓厚的两种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斗争的内 容。 在全面、持续、深刻的斗争中,双方都以结 成国家间政治、军事集团的方式来壮大自身 的力量,这就形成了战后国际政治格局中以 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 的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的严峻对立局面。 这种对立既是军事上的又是政治上的,既是 经济上的又是文化上的。对抗的主要形态是 “冷战”。 1949年苏联成功地试验了原子弹,打破了美 国的核垄断,世界最终形成了大体均衡的两

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货币与金融体系26页PPT

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货币与金融体系26页PPT


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货币与金融体系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国际政治经济学—第八章

国际政治经济学—第八章

世界银行成立之初的主要职责是资助西
欧国家恢复经济.。但是在1948年后, 西欧国家纷纷在“马歇尔计划”援助下 重建家园,于是世界银行开始转向为亚 非拉发展中国家提供中长期贷款与投资, 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世界银行与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相互配合发挥作用。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主要负责国际货币体系方 面的问题,世界银行则主要负责经济的 复兴和发展问题,尤其是为发展中国家 提供发展经济的中长期贷款。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
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 有4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 与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 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 划”为基础的“联合国家 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 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 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 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 定”。
特里芬难题
1960年特里芬《黄金与美元危机》——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下,无论美国国际收支是
顺差还是逆差,都会给这一货币体系的运行带 来困难。如果要保持美元的信心,美国必须持 有足够的黄金,美国必须保持顺差,则世界各 国将面临清偿能力不足的问题。如果美国要满 足其他国家的清偿能力,保持国际社会有足够 的美元用于国际支付,则需要美国国际收支的 逆差,而这将导致美元的信心危机,进而对布 雷顿森林体系的信心发生动摇。这是以美元为 基础的货币制度的一个根本性矛盾。
一、二战后经济成就及其原因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四分之一世
பைடு நூலகம்
纪是人类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 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史无前例的 水平。经济重建后的日本以及复兴后的西欧, 其经济增长水平要高于同时期美国的增长水 平。 不发达国家没有分享到战后广泛繁荣的成果。 社会主义国家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它们之 中仅有苏联的经济快速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与政治的 互动关系,即政治社会关系对经济的影响, 以及经济运行与发展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在现代经济学中,经济学家们把影响经济运
行的政治和社会因素剔除,单纯用人、土地、资
本和技术这些变量来研究经济的运行,认为社会
政治因素是经济活动的外生变量,不属于经济学
研究的范畴,经济学不关注这些影响经济变量的
—— ROBERT·GILPIN (罗伯特·吉尔平)
《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1989)
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国际体系中 的经济要素(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以 及信息)的跨国流动对国际体系、国家与 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内部政治结构 和过程的影响。反之亦然。
——王正毅
《国际政治经济学通论》(2010)
认为国际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政治环境 和政治结构决定经济关系,或更简单地说 是政治决定经济。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现实主义理论一般具有这样的 倾向:
其一,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国家之间对财富的追求是相对 收益,因此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关系是一种互为消长的“零 和游戏”,具有相互冲突性。
其二,国际权力分配格局是决定国际经济关系形式和状态 的因素,即国际经济运行体制是国际权力格局下的产物, 受国际权力格局的制约。
其二,对国际经济关系发展持乐观态度,经济相互依存关 系的加深促进了国家间合作,依存关系可以改良和消弭政 治的恶性竞争,进而对国际关系的和谐起着积极的作用。
其三,主张对国际政治进行改良,通过一个制度设计来促 进相互依赖和追求私利国家绝对收益的增加,以促进相互 依存关系的加深。
在具体研究上,自由主义流派也存在一些区别:
其二,认为政治经济济关系中,主导阶级的行为是 为了本阶级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其四,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本质决定了在世界范围内资本 和劳动的关系不可能是一种和谐的关系,而且在经济成果上 必然“你得我失”。因此,~认为政治经济关系是冲突的。
代表理论: 依附论; 世界体系论; 葛兰西主义学派;
国际政治经济学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全球视野下的市场与国家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ket and
State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第一章 导论
• 国际政治经济学与国际关系学之间的关系是 什么?
最新发展:
《帝国》、《全球资本主义》、《新帝 国主义》、《The new Mandarins of American Power》
国际政治经济学在西方的新发展
美国学派
自由主义为主,但不研究现实重大问题、规范 与价值取向,侧重于统计。
英国学派
注重重大现实问题、比较倾向于规范与价值取 向,传统方法为主。
因此,它在国家与市场的矛盾关系问题上,更多地倾向于市 场的力量,认为国际经济交往和相互依存关系的存在与加深 可以改造传统的权力政治特定或消融国际政治的冲突性。发 展国家间的经济交往是实现世界和平的重要途径。
具有以下特征:
其一,国际经济关系是一种非零和博弈,因为国家的利益 是绝对收益,不是现实主义者认定的相对收益。
• 国际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 国际政治经济学在西方经过了一个什么样发
展过程? • 国际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如何?
国际政治经济学与国际关系学 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国际政治经济学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简称IPE),是国际关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国际 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劳动
经济制度 政治框架
世界范围内经济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生产
国家
世界秩序
当今世界的政治与经济的组织形式分
别是民族国家(nation state)和市场 (market),在世界范围内政治与经济的 互动关系表现为国家与市场的互动关系, 这构成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国际范围内国家与市场互动关系的进一步问题
经济与政治的关系
经济永远是与政治联系在一起。 财富与权力往往是孪生的。 一般社会中是相互决定的,互不还原关系
社会生产方式影响着社会的政治与其他上层结构 既存的政治与上层结构也影响着社会生产
经济要素的 主体是人 (土地、劳 动、资本、 以及技术)
政治对经济 的影响
经济对政治 的影响
替代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丰富的政治与经济的
互动关系。现实世界的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关系符
合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这一命
题,但实际过程则复杂得多,丰富得多。
因此,任何对政治经济互动关系的深入研究
都应该结合具体的历史来进行,这样才可能认识
到这种复杂性和丰富性。
市场与国家的关系是现代社会经济与 政治关系的代称。现代社会最主要的政治 组织形式是民族国家,最主要的经济组织 形式是市场。
其三,他们对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前途是持悲观态度 的,强调对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现状的维护和管理。
在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有两种研究 维度:
一种强调国际关系权力分配格局或国际政治结构是国 家对外经济政策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基础。(是一种宏观的 研究)。
主要代表:罗伯特·吉尔平(Robert Gilpin);克拉斯 纳(Stephen Krasner);
一种是宏观的自由主义观点,强调世界经济的发展对国际 政治的改造作用。 代表人物: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Keohane) 《权力与相互依赖》(1977)(开山之作); 《霸权之后》(1984)(扛鼎之作);
另一种是微观理论,把研究的侧重点放在国际经济关系对 国内政治的改造上,注重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关系的发展对 国家内部政治关系的作用。 这种研究有比较政治经济研究的色彩,与宏观理论相比, 影响力较小。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流派
当代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主要来自西方学者 。战后马克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在相当程度上具有国际政治 经济学的特色。尽管战后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具有国际政治 经济学色彩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一些问题上存 在认识不一致之处,但在一些最基本的方法上仍然与经典 作家保持一致。
直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学术界对国 际政治经济学在核心概念和研究路径上的认 识才基本趋于一致。
我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所下的定义是,这 门学科是研究影响到全球生产、交换和分配体系, 以及这些体系所反映出来的价值观念组合社会、政 治和经济安排。这些安排不是天赐的,也不是偶然 机会带来的。他们是人类在自己确定的体系和一套 自己确定的规则和惯例中做出选择的结果。
另一种重视国内的官僚制度、政治体制、政治特征和 利益分配关系对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作用。它的一些研究 方法受一般政治学和行政学理论的影响(如韦伯的理性现 代官僚概念、美国组织理论中非理性官僚概念等)。(是 一种微观分析)
主要代表人物:卡赞斯坦(Peter Katzenstein);埃文 斯(Peter Evans)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顺应了20世 纪中后期以来全球化及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深刻变化的具体要求。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欧洲统一和区域 一体化运动,以及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 构成催生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现实依据。
现代国际政治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经济体制的危机 西方国家的保护主义(反危机措施)及其影响 学者对解决方案的思考
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流派
按照古典政治经济学从经济阐述的人类交往中的自然法则, 认为国家在相互经济交往中存在着共同利益。
国家间经济交往的加深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依存关系在总体 上对民族国家的“自治”有一定的削弱作用,并且国家间经 济相互交往的加深在利益上造成的“一荣俱荣、一毁俱毁” 状态可以促使各国在经济竞争中寻求政策的协调,改善竞争 。这种协调可以用一定的制度加以保证和促进。
他们都是从生产方式出发来分析经济政治,认为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导致了财富的两极分化,并且否认个人之见的交 换关系必然导致社会福利最大化这样自由主义观点。
都否定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的合理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对资本主义国际/世界经济秩序持批判立场。
马克思主义流派呈现出自己的特色:
其一,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在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上,强调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在 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上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本质决定了资本扩 张的必然性,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格局,这种经济格 局又决定着世界的政治面貌。
外在政治社会因素,也不关注经济活动对这些外
在的政治社会因素的影响。
但是,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与发展中,经济与 政治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经济总是在某种政治环境中运行,经济运行
的结果总是会对政治环境产生某种促进与变革作 用;政治环境对经济运行有着重要的反作用,或 促进或阻碍经济的运行。
这些对经济与政治相互作用的简单分析不能
人类是怎样塑造某种全球 经济体制的,这种体制反 映出怎样的价值取舍,这 种价值取舍是怎样体现在 社会、政治和经济安排中 的?或者说,国际政治经 济关系是什么?
斯特兰奇认为,政治与经 济是统一的体系,结构性 权力决定着全球政治经济 体系,这种体系也反映出 政治价值取舍和政治安排。
世界经济体制
发展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议题可以分为三类:
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理论流派
现实主义流派 realistic school
自由主义流派 liberal school
马克思主义流派 Marxist school
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流派
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的应用,强调 国际关系的动力来自国家的政治动物本能 (或国际政治独特的无政府结构),它促 进国家在国际关系中为相对收益而竞争。 这自然而然第反映到国家经济关系之中。
—— SUSAN STRANGE
苏珊·斯特兰奇
《国家与市场: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