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与文化
中外名字的文化含义
![中外名字的文化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a7b8047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2.png)
中外名字的文化含义一、引言名字是一个人的标识,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谓,更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含义。
无论是中文名字还是外国名字,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意义。
本文将以中外名字的文化含义为主题,探讨名字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二、中文名字的文化含义1. 字义解析中文名字通常由一个或多个汉字组成,每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意义。
例如,“张”字代表着展开、扩大的意思,因此“张三”这个名字传达着一个人开阔、积极向上的性格特点。
2. 姓氏文化中文姓氏源远流长,代表着家族的血脉和传承。
例如,“李”姓是中国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它源于古代的贵族姓氏,代表着尊贵和高贵的身份。
因此,取名为“李世民”的人往往被赋予了崇高的期望和责任感。
3. 命名理念中国人在给孩子取名时,往往会考虑到吉祥、美好的寓意。
例如,“秋香”这个名字寓意着如秋天的芬芳和美丽,给人一种温婉、优雅的感觉。
这种命名理念反映了中国人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外国名字的文化含义1. 姓氏文化不同国家的姓氏文化各不相同,代表着不同的家族和血统。
例如,英国的姓氏“Smith”意为铁匠,象征着工匠精神和技艺,而德国的姓氏“Schneider”则是指裁缝,代表着纪律和精确。
2. 名字来源外国名字的来源多种多样,可以是宗教、历史、文学等方面。
例如,“David”这个名字源于圣经中的大卫,代表着英勇和智慧。
而“Juliet”这个名字则来自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寓意着浪漫和激情。
3. 拼写和发音外国名字的拼写和发音通常与其文化背景和语言有关。
例如,法国名字“Pierre”在英语中读作“Peter”,而在法语中读作“Pee-air”。
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和语音特点。
四、中外名字的文化交流1. 名字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名字的翻译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为了更好地传达名字的文化含义,翻译者需要考虑到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例如,中国名字“李明”在英文中可以翻译为“Lee Ming”,保留了姓氏和名字的原汁原味。
名字的社会文化背景与社会作用
![名字的社会文化背景与社会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8afe38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7.png)
名字的社会文化背景与社会作用人的名字,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
名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更承载着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担负着重要的社会作用。
本文将探讨名字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和社会作用。
一、名字的文化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名字传承着不同的意义和象征。
首先,古代中国,在名字选择方面非常重视命名的吉利和吉祥含义。
人们往往选择与美好事物相关的字词作为名字的一部分,以期望能够带来好运和祝福。
例如,“杰”代表着才华出众,“瑞”意味着幸福吉祥。
而在古希腊,名字往往与神话故事和神祇相关,传承着神圣和英雄主义的意味。
美洲原住民也常将动物或大自然元素融入名字之中,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
其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名字选择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文化中,父母通常会采用“三才五格”或根据具体的历法选择对应的字或音来命名。
相较之下,西方文化更强调个人的独特性和个性化,父母会更加注重名字的独特性和个人意义。
二、名字的社会作用1.身份认同与个人特征名字是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
名字的选择会受到家族和社群的影响,代表着一种家族和社群的认同感。
例如,在中国,有许多姓氏代表着特定的家族或族群,通过姓氏可以追溯家族的渊源和血统。
而个体的名字则更强调个人的特征和个性。
名字在社会交往中扮演了沟通和辨识个体的重要角色。
2.社会地位与尊重名字还与社会地位和尊重密切相关。
在社会中,特定的名字或姓氏往往与特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阶层联系在一起。
例如,在某些国家,贵族或皇室家族的名字具有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尊贵,可以体现出社会等级制度。
而且,在职场和社交场合中,一个人的名字也会影响他人对其的第一印象和对其的尊重程度。
3.象征与期望名字还承担着一定的象征意义和期望。
家长给予孩子一个美好的名字,常常寄托着对孩子的期望和祝福。
人们相信,好名字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在一些文化中,名字的选择并不仅仅考虑字形和音韵,更关注名字所传达的美好寓意。
名字的历史文化渊源与背景
![名字的历史文化渊源与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04fd1f10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c.png)
名字的历史文化渊源与背景人类使用名字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名字是一个人的身份标识和个体表达。
每个名字都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渊源与背景,反映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
本文将深入探讨名字的起源、演变和文化背景,并带您一起领略各个国家和文化中名字的独特之处。
一、名字的起源与演变名字作为人类社会的产物,起源于人们对于个体的需要和追求。
早期人类社会,人们开始区分个体身份与家族关系,便开始使用名字,以便更好地辨认和交流。
这些名字往往来源于自然景物、动物、家族、职业等,具有直观的构成与含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和意义,名字的选择也越来越注重个性与美感。
不同国家和文化中,名字的起源和演变有着独特的特点。
例如,中国古代的名字常常以家族姓氏为依托,名字多带有美好寓意,强调家族的传承和延续。
而西方国家的名字则更加注重个体的独特性和个人意义,常借鉴宗教、历史、文学等元素,使名字具有更多寓意与象征。
二、名字与文化背景名字与文化背景密不可分,不同的文化对于名字的选择和意义有着不同的看法。
下面将介绍几个典型的文化背景与名字的关系。
1. 中国名字:中国古代名字的选择通常注重五行、音律和吉祥寓意。
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有助于个人命理的平衡和吉祥祈福。
此外,音律的选择也被认为与个体气质和运势有关。
中国名字独具特色,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又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印度名字:印度名字常常与宗教和神话传说有关。
印度拥有独特的宗教体系,如印度教、佛教和锡克教等,名字往往与神话传说、宗教纲要和神圣概念有联系。
此外,由于种姓制度的存在,印度名字也与社会地位和身份有关。
3. 西方名字:西方国家的名字常常受到宗教、历史和文学的影响。
基督教在西方国家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很多名字来自圣经中的人物,如约翰(John)、马利亚(Mary)、大卫(David)等。
同时,历史和文学作品中的角色也成为人们命名的灵感来源,如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的角色曾在英语国家中广泛使用。
姓名与文化
![姓名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be853806647d27284b73513b.png)
姓名与文化一、你的名字代表独一无二的你什么是名字,人名是怎么产生的?东汉时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有个说法:“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以口自名。
”意思是说,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本来没有名字,只是到了晚上,天一黑下来,人们彼此看不见对方,无法相互识别,只好用口来打招呼,相互有了一个什么称谓来称呼特定的人,由此便出现了人的名字。
这种解释说明,“名”字本身就是一个会意字,当然也不能排除许慎自己的“望文生义”,这种说法也许并不完全正确,但它也认同人名的来历、人名的产生是人类生活相互识别的需要。
至于许慎说是晚上需要,而白天似乎不需要识别,也许指的是人类更早时候的事。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这种区别和识别的需要,无论在白天或晚上,今天的人是不会怀疑的。
当代社会中,人名作为一个符号,具有人类个体的个性化意义。
当你有了一个特定的名字,它便传达着一个特定的信息,这个人是你,而不是别的任何人,这个符号首先把你和别人区别开来,也使别人在人群中识别出特定的你。
同样,这个特定的名字作为一个符号,被人称呼,它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生命的简单代称,而包括了许多你的本质的东西。
比如你的性格、你的职业、你的出身、文化程度、社会地位和思想品格等等。
二、名字负载着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人的名字,既是个体生命的代称,又是个体的个性特征和社会特征的象征。
反过来说,一个人的名字必然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因为人都是社会的,文字既然是属于社会,借助于文字的人的名字,它的意义的好坏,就必然与社会文化的影响分不开。
一定时期的社会和一定民族的社会,都有属于它的特定文化,人的名字体现出一种与当时社会的文化和当地民族的文化难以隔离的联系。
首先,从人的命名谈起,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中国人的命名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文化。
一方面,中国人的人名是由姓氏和名字组合在一起的。
姓氏是属于家族的、先天的,只有你的名字是后天的,是你的父母或其他亲属,或你自己为你特定的。
名字的历史文化渊源与背景
![名字的历史文化渊源与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ba0cffe9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e.png)
名字的历史文化渊源与背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名字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谓,更承载着个体的身份、家族的传承以及文化的内涵。
名字的历史文化渊源与背景多种多样,不同的地域、民族和文化背景都赋予了名字独特的内涵与意义。
本文将探讨名字的历史渊源与背景,并从不同角度剖析名字的涵义和文化符号。
一、名字的起源与发展名字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早期人类社会。
在古代,名字的起源常常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等有关。
例如,在中国古代,许多名字来源于传统的儒家经典、佛教经典和道教经典,寓意着对于德行和智慧的追求;而在希腊神话中,许多名字与众神、英雄人物以及神话故事有关,代表着不同的品质和特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名字也逐渐与家族、职业和人际关系等紧密相连,成为独特的身份象征。
二、名字的文化背景名字的文化背景是名字产生和使用的重要基础。
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背景赋予了名字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名字通常包含姓氏和名字两部分,姓氏代表家族血统传承的延续,名字则往往寓意着父辈的期望和对孩子的希望。
在印度,名字经常由多个音节组成,往往反映了家庭的社会地位和宗教信仰。
在非洲部分地区,名字与出生日期、星座和祖先崇拜相关联,反映了对自然和宇宙的崇敬。
三、名字的涵义和象征名字作为一种符号,常常有着丰富而深远的涵义。
不同的名字可以代表着不同的品格、志向和情感。
例如,一些名字可能与力量、智慧、美丽或幸福等正面品质有关,这些名字往往为人们赋予积极向上的寄托和期望。
同时,一些名字也可能反映着困难和挑战,为个体奋斗和成长提供精神激励。
名字承载着家族的传承和社会的期望,成为个体形成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因素。
四、名字的时代演变随着时代的演变,名字的喜好和选择也在不断变化。
在古代,许多名字带有宗教色彩和崇拜神灵的意义;而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影响,人们开始关注个性化和独特性,越来越多的名字源于文学作品、电影、音乐等艺术作品。
此外,由于多元化和跨文化的交流,名字跨越国界和文化背景,使得各地的名字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接受。
名字的社会文化背景与社会作用
![名字的社会文化背景与社会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2ac0c8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1.png)
名字的社会文化背景与社会作用人名是个体的标志,也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每个人的名字都蕴含着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承载着其所处社会中的某种作用。
名字既是一个人的身份象征,又能反映出所在文化的价值观和传统观念。
本文将从社会文化背景和社会作用的角度来探讨名字的意义。
一、名字的社会文化背景1.1 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传统社会中,名字通常与家族、血统和传承有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取名往往依据周易、五行、八字等观念来决定,强调名字与个人命运的关联。
例如,在男孩取名时常用“文”、“武”等字,寓意希望他成为有学问或有能力的人;而在女孩取名中经常使用与美丽和温柔有关的字眼。
这些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得名字在社会中承载着更多的期望和压力。
1.2 宗教信仰的影响在宗教信仰较为盛行的社会中,名字往往与信仰相关。
例如,在基督教社区,一些人会选择以圣经中的圣徒命名,以表达对宗教信仰的坚定和虔诚。
而在佛教国家,一些人会使用具有佛教意义的名字来纪念佛教文化。
这些宗教信仰所营造的社会文化背景,使得名字在社会中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
二、名字的社会作用2.1 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名字在人际关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能够传递出他的性别、年龄、地域、民族等信息,从而在人们的交往和沟通中起到桥梁的作用。
另外,名字还可以影响他人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进而影响到彼此之间的交往方式和结果。
有些名字会让人感觉亲切和友好,而另一些名字可能给人带来冷漠和疏远的感觉。
因此,选择一个好听、容易记忆并且能够传递积极意义的名字对一个人的社交关系具有一定影响。
2.2 职业发展中的作用名字在职业发展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在职场中,一个与职业相关或者含义积极的名字可以让人对一个人的能力和素质产生积极的第一印象。
同时,名字与职业的匹配度也会给人一种专业和信任感。
比如,在医学领域中,医生的名字通常会使用与医学相关的字眼,如“宏”,“康”,以表达对患者健康的祝愿和关怀。
因此,一个恰当的名字选择对于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帮助。
取名的社会文化背景
![取名的社会文化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e75bd58b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d.png)
取名的社会文化背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取名一、引言在我们的生活中,名字是一个人身份和个性的象征。
人们选择名字不仅仅是因为其美观和音响上的和谐,更重要的是取名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
本文将探讨取名的社会文化背景,并分析名字选择的影响因素。
二、社会文化的影响1.历史文化传统历史文化传统对取名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对于命名方式存在着不同的偏好。
例如,在中国,人们喜欢给孩子取有着深意的名字,如寓意吉祥、富贵、聪明等;而在西方国家,常见的名字更注重个人喜好和音调美感。
2.宗教信仰宗教信仰也对取名产生着显著影响。
各种宗教都有其独特的命名方式和规范。
例如,基督教传统中,人们会选择信仰的圣徒或圣经中的名字作为孩子的名字,以表达对信仰的尊重和祝福。
3.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也是取名的重要考虑因素。
不同地域的人们在取名时会考虑自己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以及风俗习惯等。
比如,在中国南方,人们倾向于给孩子取有水意的名字,象征生活顺利和财富滚滚而来。
三、影响取名的因素1.音韵美感音韵美感是取名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各个文化中,人们通常会追求名字的音调和谐、韵律优美,使其易于记忆和传承。
有些文化中,人们还会注意名字的押韵或与其他重要人物的名字相呼应。
2.寓意象征人们也倾向于给孩子取有特定寓意或象征意义的名字。
这些名字可以代表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如勇敢、聪明、幸福等。
此外,有些名字还可以寓意着吉祥和好运,带来祝福。
3.个人喜好除了社会文化因素外,个人的喜好也会影响取名的选择。
有些家长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个人价值观来命名孩子,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个性。
四、不同文化下的名字选择1.中国文化在中国,传统的命名方式注重寓意和音律。
人们常常会选择具有吉祥寓意的字和词,如"和谐"、"快乐"、"智慧"等。
此外,姓氏在中国文化中也非常重要,通常会尊重家族的姓氏传承。
2.西方文化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加注重个人喜好和音响美感。
人名中的传统文化
![人名中的传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f3a1686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8.png)
人名中的传统文化人名是文化传承和表达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中国,许多人名寄托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这些名字不仅仅是一个标识,更是一个传递文化的窗口。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人名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并了解其背后的意义。
一、姓氏中的传统文化中国姓氏源远流长,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姓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标识,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许多姓氏都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
比如,姓“李”在中国人中十分常见,它源自古代的“黎”,是大地的象征,寓意着家族的兴盛和繁荣。
而姓“张”则代表着强大和权势,在古代也被赋予了“勇士”的意义。
二、名字中的传统文化在中国,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名字。
这些名字往往寓意深远,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比如,名字“婷婷”代表着女孩的纯洁和美丽;名字“磊磊”则表达了男孩的坚强和勇敢。
这些名字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
三、字意的传统文化在中国,每个人的名字都有一个或多个字,字意常常与传统文化有关。
比如,字“明”代表着光明和聪慧,它象征着人们追求真理和智慧的精神;字“艺”则寓意着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这些字意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展现了人们对人生境界的探索和追求。
四、名字的祝福与寓意在选择名字时,人们往往希望能够融入一些祝福和寓意。
比如,名字“晓明”寓意着清晨的阳光和希望,祝福孩子拥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名字“雨果”蕴含着对孩子聪明和智慧的期望。
这些寄托于名字中的祝福与寓意,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五、人名的文化传承人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和传承方式。
通过给孩子起一个富有传统文化元素的名字,可以使孩子从小就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同时,人名也成为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一种承载和展示方式,表达着每个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六、传统文化在人名中的意义人名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丰富多样,它们不仅仅是一个标识,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和传承。
字和名的文化常识
![字和名的文化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d75eb62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e.png)
字和名的文化常识
1、古人的名不能和自己的亲人取相同的名字,特别是长辈,如果有相同的字眼就一定要避讳,将这个字给改掉,不然就是对长辈的不尊敬。
直系的祖先其实也算在这个范畴里面,如果名字里面有相同的字也要避讳改掉。
尊者值得是尊贵的人,一般是指自己的上级和皇帝,名字当中不得带他们名字中的字,如果有就要避讳,将自己的名字改掉,不然容易被穿小鞋,甚至有杀身之祸。
2、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古代男子20岁女子十五岁,不便直呼其名。
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
后称字为表字。
3、号,是指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称。
如苏轼字子瞻,别号东坡居士。
号多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
与名、字无联系。
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称。
简称号。
在古人称谓中,别号亦常作为称呼之用。
扩展资料:
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
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
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
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产生了“避讳”制度。
名字的历史文化渊源
![名字的历史文化渊源](https://img.taocdn.com/s3/m/0ee4f2f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e.png)
名字的历史文化渊源名字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标识,它承载着一个人的身份、文化背景和个人价值观。
不同的名字反映了各个地区的历史文化渊源。
本文将探讨名字的历史文化渊源,并展示不同地区名字的独特之处。
一、中国名字的历史文化渊源中国是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名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取名字非常讲究,父母会根据儿女的出生日期、八字等因素来起名。
同时,中国人相信名字的含义会对一个人的命运产生影响。
因此,名字中常常融入了美好寓意,如安、慧、嘉、宇等字。
此外,中国还有自己独特的姓氏系统。
中国姓氏数量众多,有些姓氏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姓氏的起源多与种族、地域、氏族等因素有关。
例如,姓氏“赵”起源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氏族,“陈”则起源于中国南方的一个氏族。
二、印度名字的历史文化渊源印度是多元文化的国度,名字的选择受到宗教和地域的影响。
在印度,许多人的名字与宗教有直接的联系。
印度教信奉者的名字通常与印度教的神祇、圣徒以及宗教典籍中的角色有关。
同时,印度也有寓意丰富的名字,如Aarti(祭拜)、Devi(女神)等。
印度的姓氏同样体现了悠久的历史。
像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们按照职业和社会地位分成多个群体。
印度的姓氏往往与种姓制度相关,标识着一个人所属的社会群体。
三、日本名字的历史文化渊源日本是一个尊重传统和家族价值观的国家,名字在日本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根据日本的传统,父母会根据日本历法和神道教的信仰来为孩子起名。
日本名字通常由汉字组成,每个汉字都有特定的意义,可以表达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祝福。
姓氏在日本也承载着重要的意义。
日本的姓氏大多与家族、职业和地理位置有关。
姓氏的传承通常是通过男性的血统来确定的,这体现了日本重视家族传统的价值观。
四、西方名字的历史文化渊源西方国家的名字取名较为灵活,起源多种多样。
在欧洲,很多名字源于宗教,如基督教中的圣人和圣经中的角色。
同时,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也对西方名字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和罗马神话中的朱庇特在西方名字中很常见。
中国传统起名文化
![中国传统起名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03b75b2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1.png)
中国传统起名文化
中国传统起名文化是指在起名时注重选择名字的意义和含义,以及寄托对儿童的美好期望。
中国传统起名文化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命名的初衷:中国传统起名文化中,起名的初衷是为了给儿童起一个吉祥、美好、富有寓意的名字,希望能够保佑孩子健康成长、事业顺利。
2. 取名的原则:中国传统起名文化注重名字的字义和音韵,注重字义的美好、吉祥,以及音韵的和谐、流利。
常常使用各种吉祥的字眼,如“福”、“寿”、“财”等,或者与美好事物相关的
字眼。
3. 根据八字起名:中国传统起名文化中,常常使用八字起名法。
八字是根据新生儿的出生日期和时间推断出的八个字的组合,通过分析八字的五行属性和缺失程度,以及与父母的八字的关系,来确定一个适合儿童的名字。
4. 姓氏的重要性:中国人姓氏是家族传承的象征,起名时常常会考虑到儿童的姓氏以及其父辈的名字,保持家族血脉的联系和传承。
5. 从文化和历史中汲取灵感:中国传统起名文化中,常常会从文化和历史中汲取灵感,选择与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事件或故事相关的字眼,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起名文化注重名字的意义和含义,以及与字义、音韵等相关的美感,希望通过起名能够给儿童带来好运和幸福。
名字的文学意义与文学价值
![名字的文学意义与文学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719d5ec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0a.png)
名字的文学意义与文学价值名字作为标识个体身份的符号,承载着丰富的文学意义与文学价值。
一个人的名字往往与其命运紧密相连,能够反映出其个性、背景和情感,同时也为文学作品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深度。
本文将从名字的象征意义、名字与文学人物形象、名字的文化内涵以及名字的音韵效果等方面,探讨名字在文学中的意义与价值。
一、名字的象征意义名字本身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通过名字,人们可以直观地感知到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命运走向以及身份背景。
比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其名字中的“宝玉”二字就暗示着他的贵族身份和翡翠一般的美貌与灵性。
名字本身承载着人们对于某种特性或者形象的符号化表达,让读者很容易地对人物产生联想和共鸣。
二、名字与文学人物形象名字是文学人物的一个重要构成元素,通过为文学人物取一个符合其性格特点和情感表达的名字,创作者能够更好地营造人物形象的鲜明性和丰满性。
比如,《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班内特,她的名字中的“伊丽莎白”代表着她的高贵和自信,而“班内特”则暗示着她家族的社会地位和特点,这种名字的选择使得这个文学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立体。
三、名字的文化内涵名字还能够反映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融合。
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有着各自独特的命名方式和文化背景,通过名字的选择,文学作品能够展示出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和交流。
比如,《冰与火之歌》系列小说中,乔佛里、琼恩、丹妮莉丝等名字来自英语,而布兰、提利昂、艾莉亚等名字则取自欧洲中世纪的传统名字,这种跨文化的命名方式使得作品更具多样性和奇幻感。
四、名字的音韵效果好的名字通常具备一定的音韵美感,在文学作品中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
作者通过选择合适的名字,能够让读者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和喜爱某个文学人物。
比如,《红与黑》中的朱丽安·索雷尔,她的名字中的“朱丽安”音韵优美,韵律和谐,与她温柔婉约的形象相得益彰。
综上所述,名字在文学作品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它们不仅是文学人物形象的独特标识,也是丰富文学作品内涵和情感表达的载体。
名字的历史渊源
![名字的历史渊源](https://img.taocdn.com/s3/m/89d4dfbe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1.png)
名字的历史渊源人类的名字是其身份的象征和标识,背后隐藏着丰富的历史渊源。
从古至今,各个文化和地区都有独特的命名传统和习惯。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索名字的历史渊源,展示它们的多样性和深厚内涵。
一、名字与起源每个人的名字都有其独特的起源和意义。
在很多文化里,名字与出生时的情境息息相关。
比如,在中国,父母常常给孩子取名时会参考生辰八字、家族传统或希望给孩子带来好运。
而在西方,常见的命名方式包括以祖父母或亲友的名字为基础,以纪念或致敬的方式命名。
名字不仅仅是一个称呼,也是人生历程中留下的印记。
二、名字与文化不同文化背景和地域特点对于名字的选择和命名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非洲,例如,名字往往与个人品质和家族关系密切相关,承载着强烈的家族荣誉感。
在北欧,姓氏通常由父亲或母亲的名字加上“sson”或“dottir”构成,强调个体与亲属的关系。
不同文化的命名方式反映了各自社会价值观和人际关系的特点。
三、名字的演变名字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推移而演变。
在历史上,社会和语言的变迁对名字产生了重要影响。
比如,古代罗马人的名字通常包括三个部分:个人名、家族名和家族增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命名方式渐渐变得简化,仅保留个人名和姓氏。
类似的变化在其他文化中也有出现,显示了命名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四、名字的社会意义名字不仅仅是个人身份的象征,也承载着对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认同。
在历史上,贵族和统治者的名字通常与权力、血统和地位紧密相连。
而普通人的名字则更加简洁,反映了社会等级和职业特点。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到来,命名方式逐渐摆脱了传统的束缚,个性化和创新的命名方式不断涌现,人们更加注重名字的美感和独特性。
五、名字与个性名字的选择也与个人的品格特点和家庭背景有关。
有些父母给孩子取名时会特意选择寓意积极的名字,希望能够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
在一些文化中,名字的意义和音节可以影响人们对于一个人的期待和印象。
因此,名字也成为塑造个性和自我认同的重要元素之一。
取名的历史文化背景
![取名的历史文化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3211b55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1.png)
取名的历史文化背景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取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起名是为了区分个体,传承家族血脉,也是文明进程中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探讨取名的背景和意义。
一、古代取名的历史渊源在古代,取名有着悠久的历史。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就开始给自己起名字。
此时,人们主要以自然界的万物、动植物、山川河流等为名,赋予名字以寓意,旨在象征着力量、健康、幸福等。
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取名逐渐进入到神话、宗教、文化的范畴中,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取名方式和命名传统。
二、中华民族取名的文化特色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取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中华文化中,常见的命名方式有姓氏加名字、谐音取名、含义取名等。
姓氏加名字是中国独有的命名方式,体现了中国人重视家族血脉传承的思想,同时也强调个体在家族中的地位和身份。
而谐音取名则体现了中国人崇尚和谐、吉祥的心理,通过选取与其他名字发音相近的字,以此寄托美好的愿望。
另外,含义取名则注重选择寓意深远、有内涵的名字,以此表达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祝福。
三、西方取名的历史演变在西方,人们取名的方式和背景也与中华文化不同。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西方的取名多以家族姓氏作为标识,表达身份和地位,例如尼克拉斯·科普南。
而在中世纪,基督教的影响使得圣经中的人物名字成为流行的命名源泉。
此后,人们开始注重名字的音韵和阶层意味,例如在英国,“约翰·斯密斯”(John Smith)是一个通用的名字,用以代表一个普通百姓。
而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西方国家的命名方式逐渐多样化,取名既有家族传统,也有个人喜好和风格的体现。
四、名字对个体的影响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名字对个体都有一定的影响。
名字所蕴含的寓意和含义,可以塑造一个人的性格和命运。
比如,在中国文化中,名字可能蕴含着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与祝福,这样的名字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成长与进步。
取名的社会文化背景
![取名的社会文化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592d58d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8.png)
取名的社会文化背景在任何一个社会文化中,给孩子取名都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取名不仅仅是给孩子一个个体的代号,更是承载了家族传承、文化认同和社会期望的重要象征。
本文将从不同地区和文化的角度来探讨取名的社会文化背景。
1. 汉字文化中的命名传统在汉字文化圈,取名的传统十分重要。
中国古代有“字取名”和“乳名”两种取名方式。
字取名是指根据命理学或者祖先的字辈来选择名字,注重名字的吉祥寓意。
而乳名则是在婴儿出生后,由家人根据婴儿的特点或者外貌来取的临时名字,等待正式起名。
2. 印度教命名的神圣意义在印度教文化中,取名有着深远的意义。
印度教徒相信每个人的名字与其命运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取名过程被视为神圣不可忽视的事情。
通常,取名是由一位占星术士根据新生儿的出生日期、时间和星座来决定的。
取名的过程包括祈祷、礼仪和献祭,以确保新生儿能得到神明的庇佑。
3. 西方社会中的个人与家族认同在西方社会,取名与家族传承和个人认同紧密相关。
通常,西方人会将自己的姓氏作为名字的一部分,以体现家族的传承和连续性。
此外,劳伦斯·科恩等社会学家还提出了“自命名理论”,认为个体在取名过程中试图表达自己的独特性和个人价值观。
4. 日本传统中的谐音和寓意日本传统文化中,取名强调谐音和寓意。
人们常常在给孩子取名字时考虑谐音的效果,以获得良好的音韵感。
同时,取名也会考虑汉字的寓意,以期给孩子带来好运和美好的未来。
5. 非洲部落中的命名仪式在非洲的许多部落中,取名是一个与社会认同和仪式相结合的过程。
孩子的名字通常会从他们所在的部落、祖先或其他特定的象征中来选择,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对家族关系和社会地位的确认。
6. 文化融合中的多元取名方式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融合使得人们使用多元的方式来取名。
在多元文化融合的社会中,人们可以选择采用自己文化背景的传统取名方式,也可以创造全新的名字来传达个人独特性和文化认同。
总结起来,取名是一种具有深远社会文化背景的行为。
姓名与时代中国人的姓名文化
![姓名与时代中国人的姓名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1492ccc0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c.png)
姓名与时代中国人的姓名文化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人们的姓名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姓名不仅是个体的标识,还反映了中国人对家族、尊严和传统的理解。
本文将探讨中国人姓名的意义、命名习惯以及随着时代变迁而产生的变化。
一、姓名的文化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姓名被视为人格、家族和族群的象征。
起名时,父母会给孩子取一个寄托着家族希望、美好愿景的名字。
一个好名字被认为有助于个人运势、事业发展,甚至对整个家族的荣誉与命运产生影响。
此外,中国的姓氏是家族血脉的象征,代代相传,寄托了人们对亲情、传承和根源的崇敬。
家族姓氏的传承被视为一项重要的责任,被人们视为家族的荣耀和传统延续。
二、命名的习惯和原则中国人的姓名通常由姓氏和名字两部分组成,姓氏在前,名字在后。
命名习惯因地域、民族、文化背景而有所不同,但一般都遵循以下原则:1. 表达美好寓意:起名时多希望通过名字来寄托对孩子的期望和祝愿,如聪明、勇敢、成功等。
2. 尊重长辈:中国文化强调孝道,尊重长辈是中国人重要的价值观。
因此,在命名时会考虑以长辈的名字为依据,以表达对长辈的敬意。
3. 禁忌避讳:中国人还有许多命名禁忌,如忌用谐音字、忌用某些不吉利的字眼等。
避免使用这些禁忌可以提高名字的吉祥程度。
三、时代变迁与姓名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人的姓名文化也在发展和演变。
在中国过去的封建社会中,名字往往与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直接相关。
贵族或富人常会取一些富丽堂皇的名字以突显身份;而普通人则多选择朴素、含义特殊的名字。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发展,中国人的姓名选择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另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影响也使一些传统的命名方式发生了变化。
现在的父母更加注重孩子的个人发展和独立性,他们在命名时更倾向于注重孩子的兴趣、特长等个体差异,并尝试给孩子起一个独特的名字,以彰显其个性。
四、新时代的名字趋势近年来,一些新的命名趋势在中国逐渐兴起。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名字开始受到网络用语和网络流行文化的影响。
名字的文化背景
![名字的文化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6cc12d3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aa.png)
名字的文化背景人们的名字是其文化背景和个人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不同的文化中,起名的方式和命名的含义也各有差异。
本文将探讨名字与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以及名字在不同文化中的特点和重要性。
一、名字不仅仅是一个个人标识,也是一个文化传承的载体。
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命名方式,反映了其价值观、信仰和传统。
比如,在中国文化中,名字通常由姓和名组成,姓代表着家族和血缘关系,名则可以表达个人的愿望和期望。
而在西方文化中,名字通常由名和姓组成,名字的选择更注重音韵和美感。
二、名字的特点和重要性1.反映个人身份名字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身份标识,它可以表达一个人的性别、年龄和社会地位。
在某些文化中,名字还可能与个人的职业和地位有关。
例如,中国古代的士人经常会在名字中融入字义含有文人风雅的意思,以展示自己的知识和修养。
2.蕴含寓意和祝福许多文化中的名字都有一定的含义和寓意。
名字可能与美好的品质、美德或愿望相关联,给予个人以祝福和鼓励。
父母在为孩子取名时常常会希望他们健康、聪明、成功等,名字的选择往往可以反映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和祝福。
3.传承文化和家族名字是文化和家族传承的一种方式。
许多家族会将相同的名字代代相传,以维系家族的血脉和传统。
这种传统不仅有利于保护家族的身份认同,也有助于将家族价值观和历史的记忆传递下去。
4.国籍和地域特征名字还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国籍和地域特征。
不同地区和国家有不同的命名习惯和文化传统,通过名字可以推测一个人的文化背景。
例如,中国人的姓氏多以汉字为主,而西方人的姓氏则多以拉丁字母为主。
三、名字与个人命运的关系在一些文化中,人们相信名字与个人的命运有一定的关联。
根据名字的音韵和数字含义,有时可以预测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事业成功和婚姻情况。
然而,这种观念并不被所有人接受,并且缺乏科学依据。
四、跨文化交流中的名字选择在跨文化交流中,名字的选择和使用需要考虑对方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起一个容易发音、容易理解的名字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跨文化沟通,也有助于避免误解和困惑。
中国传统起名文化
![中国传统起名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6f5f1efd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f.png)
中国传统起名文化古人非常重视人的名字,在取名字方面也有许多的讲究。
而且,他们的命名方式与现在不同,一个人不仅有姓有名,还要另外取字和号。
所谓“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号以寓怀”,此三者包含着个人的全部品格。
中国古人的名字,包含了很多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涉及众多文化知识。
古人取名字的方式、内涵,对我们今天的取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以貌为名。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以相貌定名也是一种方法,分外是女性使用较多,如:宋美龄、梅艳芳、新凤霞、张瑞芳等;此中男性也有,如:刘英俊、任帅等。
但在给宝宝起这类名字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男孩少起这种名字,二是假如宝宝长相一般,最好不起这种俏丽名字。
2、以名言志。
以志向为名,体现了中国人注重家教、望子成龙的传统。
而且这一名字可耳濡目染地起到督促宝宝努力向上的作用,让宝宝从小有一种责任和抱负,并时刻紧记自己的使命。
古往今来,以志向扬名是永恒的主题,也是给宝宝起名的首选。
志向所包罗的内允许多,比如,职业方面的,如:聂耳(聂耳,四个耳朵,音乐家)、朱践耳(音乐家);专长方面的,如:程思远、鲁智深(法号)、刘文学、李有才;功业方面的,如:雷振邦;学业方面的,如:钱学森。
当然,借象征来表达志向,也可使名字更具文学性、形象性。
如:徐鹏飞、金圣叹、叶剑英、成龙、杨万里、康有为,都是不错的名字。
3、以德为名。
中国人注重品行,所谓德才兼备,德在才先。
因此,以德起名也是一种传统。
比如:曹孟德、朱德、彭德怀、张学良、李德生、王海容、麦贤德等。
4、以安全为名。
中国人历来有追求安全、顺遂、祥和的传统,如:董平、徐宁、张顺、宋平、谢静宜、李宁、李国安、于纯顺等。
5、以长寿为名。
如:王昌龄、辛弃疾、蒲松龄、张万年、李月久、牛百岁等。
6、以典故为名。
中国的典故成千上万,很多父母乐于用典故为宝宝定名,使名字更具有文化韵味。
比如:周梦蝶(庄周梦蝶)、吕非熊(周文王卜卦得非熊,遇吕尚)、徐鹏飞(《庄子》)、胡慧中(秀外慧中)、胡三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王若飞(《木兰辞》: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张恨水(李煜《想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张养浩(《孟子》:君子养浩然之气)等。
古人名字的文化内涵
![古人名字的文化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8a3a9dfaf8c75fbfc77db23e.png)
六、“名”与“字”在命意上讲究关联
• 《秦记》说:
冠而有字,所以尊其名也。名成乎礼,字依乎名。
取“名”时,命意要合于礼,后来取字,要从名的命 意上生发、扩展开去。(按:“字”这个文字的含义,原 是“乳”的意思,段玉裁:“人及鸟生子曰乳。”) 王充《论衡》说: 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
七、名和字如何关联
• 3.连贯
名与字义相连贯,生发、延伸其意,如:
刘备,字玄德。备,储备;玄德,潜蓄而不著于外的德性。 关羽,字云长。 赵云,字子龙。 阮籍,字嗣宗。 卢藏用,字子潜。 张飞,字翼德。 黄忠,字汉升。 张九龄,字子寿。 司空图,字表圣。
曹丕,字字桓。丕、桓,均为大的意思。
白居易,字乐天。《中庸》:‚君子居易以俟命。‛王弼、韩康伯注:‚
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王安石,字介甫。《周易· 豫》卦六二爻辞:‚介
于石。不终日,贞吉。‛孔颖达疏:‚介于石者,得位履中,安夫 贞正,不苟求逸豫,上交不谄,下交不渎,知几事之初始,明祸福 之所生;不苟求逸豫,守志耿介似于石,然见几之速,不待终竟一 日,去恶修善,相守正得吉也。‛蒋介石名字亦取此意(名中正, 字介石) 。
如:
子;士;甫;君;公;卿;孺(美称幼小男子,亦
指贵族男性继承人) ‛)
;翁;倩(男子美称,《说文》:‚倩,人美字也。
• 如果是给兄弟多人的取名,常加表示行第(读
hangdi,排行的次序)
:
伯(齐鲁称‚孟‛)、仲、叔、季;长、次、少 、幼、稚、曼(幼小)……
常见的几种名、字意义的关联
• 1.同训
即意义相同,互相训释,但意义可能有扩展。 如:
陆机,字士衡。《后汉书· 郑恽传》:‚故运机衡,垂日月。‛李贤
名字的文化背景
![名字的文化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9818c74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b.png)
名字的文化背景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名字经常被视为是个人身份的象征。
每个人的名字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它反映了一个人的家族传统、地域背景和价值观。
本文将探讨名字的文化背景,并通过几个不同文化的名字来说明这一点。
第一部分:亚洲名字的文化背景亚洲地区的名字通常反映了家族的传统和价值观。
比如,在中国,姓氏在名字中通常排在最前面,象征着家族的重要性。
同时,许多中国名字还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比如“文”和“武”这样的字,在名字中经常出现,代表着知识和力量。
此外,中国名字中的字义也常常和美好的品质相关,比如“智慧”、“勇敢”和“和平”。
在日本,名字通常由几个汉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意义。
日本人通常会选择含有美好寓意的字来构成他们的名字。
另外,由于日本是一个有着深厚传统的国家,许多人的名字中还包含了传统文化的元素,比如“花”、“雪”和“桜”。
第二部分:西方名字的文化背景在西方国家,许多人的名字与基督教和圣经相关。
例如,“约翰”和“马利亚”是两个常见的基督教名字,在西方文化中有着深远的意义。
此外,西方的名字也经常与祖先的姓氏相关,以此来维护家族的传统和认同。
此外,一些西方名字也来源于日常用语或者地理位置。
比如,“布鲁克”这个名字意味着“小溪流”,而“波士顿”这个名字则是美国一座城市的名称。
这些名字给人们一种亲切的感觉,同时也反映了他们与所在地的联系。
第三部分:非洲名字的文化背景非洲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大陆,名字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非洲,名字不仅仅是指个人的标识,还与族群、宗教和历史相关。
非洲名字通常具有特定的含义,反映了人们对生活、自然和信仰的理解。
许多非洲名字以音节和音调为基础,这反映了非洲语言的特点。
比如,在尼日利亚,许多名字中使用了带有特定音调的音节,使得名字具有鲜明的特色。
此外,非洲名字中的字义也与美德和价值观有关,比如“智慧”、“友谊”和“勇气”。
总结:通过了解不同文化的名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是如何看待和定义个人身份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是人人都有的特定指称,是人们使自己区别于他人的特定标志,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普遍的语言现象之一。
时至今日,许多人取名都摒弃了陈规陋俗,越来越讲究名字的艺术化、寓意化,这样的取名使名字中的生僻字越来越多。
作为语言教师,新学年伊始每当拿到学生名册的时候,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头到尾浏览一遍学生姓名,碰到个把不认识的难字赶紧查字典,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与此同时还会经常接受来自同事的咨询,难怪有些教师感叹现在学生的名字是越来越怪、越来越生僻了。
有感于此,我们特意做了名字生僻字使用情况的专项调查,以此窥探名字生僻字的缤纷之态。
一、调查情况说明1.语料来源:莆田学院2003、2004、2005、2006级学生姓名名单,以我院教务处提供的姓名样本为准,人数共计8900人。
2.考察办法:①将8900条姓名输入数据库,由此获得名字用字1271个,其中常用字952个,通用字304个,通用字外用字15个。
我们以“不常见、不熟悉”为原则,从常用字外的各项里面分别选取生僻用字120个,在此语料基础上仔细分析生僻字的构成情况。
②采用电话访谈的形式调查名字生僻字使用者的命名动机。
二、调查结果分析(一)名字生僻字的类型根据我们的经验和判断,所选120个用字都是大多数人“不常见、不熟悉”的,而这些用字大多数在通用字表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带着疑问我们对语料进一步分析,发现名字生僻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历史词:表示历史上的事物或现象,在现代生活中它已隐匿不再使用。
例如:“祚”、“宸”分别指皇帝的地位,帝王住的地方;“嫔”是皇帝的妾;“玺”为帝王之印;“鲲”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鱼;“鸾”是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玥”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珠;“瑄”是古代祭天的璧;“瓒”是古代祭祀用的玉勺子;“珅”是一种玉;“珏”是合在一起的两块玉;“铎”是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或有战事时用的大铃;“郡”是古代的行政区划;“黉”是古代的学校;“彝”是古代盛酒的器具;“鼒”是口小的鼎;“铚”是短小的镰刀;“笥”是盛衣物的方形竹器;“桢”是古代筑墙时所立的柱子。
2.文言词:表示的事物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这些词书面色彩十分浓厚,在《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时都带有“〈书〉”标记,表明“书面上的文言词语”,这类词在人名中较受欢迎,因而字数也较多,共有53个。
比如:“晅、炘、朏、珺、爔、翀、昶、勖、昀、歆、曜、昉、灏、燊、忞、韫、燮、懿、昱、赟、昊、筠、鎏、昕、毓、懋、焜、旻、炅、湜、怿、祚、灏、劭、骐、晟、晗、姝、婧、睿、彧、澍、炀、晞、澂、烨、骞、倬、瀛、滢、胤、弈、弋”等。
3.联绵词:一般不能单独使用,参与构词也只出现在有限的一两个词语中,共有23个字。
如:“菡萏、嵚崟、潺湲、婕妤、圪垯、娉婷、姽婳、葳蕤、峻嶒、峥嵘、铿锵、涟漪、偓佺、俣俣、蓁蓁、芊芊、湉湉、偲偲、芃芃”中加横线的字。
4.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山名、水名,共有18个字。
如:“燚、屾、俤、毓、鋆、祎、焱、垚、鑫”用于人名;“邺”为古地名,在今河南安阳,“岽罗、浛洸”是地名,前者在广西,后者在广东,“溱潼”是镇名,在江苏;“蓥华、昆嵛”都是山名,前者在四川,后者在山东;“淦水、浈水、汶水”分别在江西、广东、山东,它们都是水名。
5.专业词:科学技术上运用的词语,都是表示金属元素的词,共有5个:钒、镓、钕、铌、镨。
6.方言词:这类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时带有“〈方〉”标记,共有“牤、靓、艮”3个,其中“靓(liàn?弈)”和“艮(?弈>n)”这两个词都有两个读音,当它们读以上读音时它是方言词。
7.文言助词:“旃”是“之焉”的合音;“聿”,用在句首或句中。
8.繁体字、异体字:笔画繁多后被简体取代的字叫繁体字,共有8个:韡、誌、飈、鑑、暘、暐、徵、憐;音同义同而形体不同的字叫异体字,共有12个:堃、甦、樑、湧、喆、埜、愷、昇、淼、寔、恺、嵒。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生僻字基本上都是构词能力不强,使用范围较小的字。
(二)名字生僻字使用的原因人名使用生僻字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有其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具体说来大致有以下四种。
1.避免重名:中国人口众多,而姓氏不仅数量较少而且过于集中,因此同姓同名现象相当普遍,尤其是单名一个常用姓氏和一个常用字结合,重名情况更为严重。
为了避免重名的纷扰,人们便刻意寻找生僻字,希望通过“常用姓氏+生僻字”的结构模式规避重名,这种现象在取单名的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120个生僻字有75个出自单名,约占调查用字的三分之二,而且人群以城市学生为主。
城市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父母的文化素养相对较高,他们对孩子的取名较为重视、讲究,取名时往往慎之又慎,希望借助自己的文化优势尽量为孩子取个好名字,避免与其他小孩重名,使自己孩子的名字具有唯一性,因而在择字取名时会极力避熟求生,一旦《新华字典》所收的字满足不了他们的取名需求,便自然搬出收有47043个字的《康熙字典》翻检选择,于是名字中出现了为避免雷同而用的生僻字。
2.避俗求雅: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许多人认识到姓名不仅是一种符号,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认为名字在某种程度上能体现主人的文化修养,因此对名字越来越讲究,对名字的欣赏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个具体的表现就是避俗求雅——希望所取之名在表达自己某种愿望、寄托自己某种理想的同时还能在字形上显得雅致、有文化含量。
其实,文字本身并无雅俗之分,但是在名字的使用中,有的字因用得太多太滥而被人认为俗气,而较少使用的书面语词在一些人看来反倒显得新颖,于是,带有浓厚书卷气的文言词、历史词受到了青睐。
例如,通常所说的“荷花”、“芙蓉”在书面语中还可以称“菡萏”,因为“荷、蓉”二字用得太多,就选用“菡”字;同样是表示珍宝,不用“宝、玉、珠、琳、琼”等字,喜欢选用“珺、玥、珅、琇、璇”;同样是表示才华、德行、美貌,舍“慧、聪、智、贤、俊”不用,而更愿意选用“婧、睿、彧、懿、赟”等字。
甚至于一些人明明知道繁体字、异体字是不规范字,可是因为其罕见而被认为是雅气,因而喜欢选用;还有一些人根本就不知道繁体与简体之分,正体与异体之别,只知道唯有罕见的字、别人不知道的字才能显示自己的学问,显示自己的儒雅风范,因而对繁体字、异体字情有独钟,这是繁体字、异体字出现在人名中的一个原因。
3.祈福求祥:传统心理认为一个人的名字与他的一生至关重要,一个好的名字可能给人带来好运,而一个不好的名字可能给人带来灾难。
因而,从古至今,人们取名总是煞费苦心,或占卜求卦,或引经据典,忙得不亦乐乎,所有这一切无非是想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开端,因此,取名时大多数人喜欢选用那些褒义色彩浓厚、字义较好的字眼。
“婧、彧、勖、劼、湜、勐、赟、昊、昕、翀、昉、澍、蕤、昶”等字较受欢迎便是如此,细加品味你会发现里面的每一个用字都浸透着父母的梦想和爱心,寄托着长辈各种各样的期许,或希望子女多才多艺,或希望子女勤奋刻苦,或希望子女有高尚的人格,或希望子女有不凡的建树,或希望子女健康快乐等等不一而足,在使用生僻字的人名中有半数多的名字属于这种情况。
祈福求祥在名字中的另一突出表现就是五行补缺,一般人取名都想借之求得一个吉祥的名字,因而孩子降生除了父母取名有时还请算命先生算算八字,假如缺乏五行中的一行或两行,就考虑这些因素并在用字上加以弥补,名字中“鑫、森、淼、焱、垚”这样的用字大多都是五行补缺的结果,缺啥补啥为的就是避邪求吉,特别是“鑫”一共出现27次。
当然不全为了五行补缺,有的是出于对财富的渴望和追求。
类似的情况还有缺土缺金用“鋆”,缺水缺金用“淦”,缺火缺木用“燊”等等,这种现象农村、小城镇相对多些,大城市则明显减少。
为了祈福求祥,一些字形特别的异体字也备受欢迎,最典型的便是“喆”、“甦”二字,“喆”由两个“吉”字组成,“甦”由“更、生”二字组成,从字形上看似乎具有“大吉大利”、“生生不息”的意味,于是取名时出现舍正体而用异体的情况,这也是异体字在名字中使用的另一个原因。
4.标新立异: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观念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成了一些人的追求目标,这种社会心理在取名上有比较强烈的反映。
一些人认为名字只不过是一个符号,不必有很深的寄托,只要新奇有趣就行,与此同时,他们又不满足于仅仅把名字当作符号来处理,而是希望通过种种尝试,实践自己对美的追求,对个性的追求,于是在取名过程中会充分利用汉字的特点,想方设法调动汉字形、音、义等各种因素为己服务。
“申珅、封葑、秦溱”这样的名字便是命名者为了寻求新鲜时髦而取的,刻意选择与姓同偏旁的“珅、芃、溱”三个字,使姓和名在形体上、读音上达到高度的统一与和谐;当然也有读音与姓迥然不同的,比如“凡芃、覃蕈”,这两个名字在口语里经常容易读错。
而“屾、珏、燚”这样的名字用字则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偏旁并列或叠加构成,上面谈及的“鑫、森、淼、焱、垚”在字形方面也较为抢眼,它们由三个独体字按照品字结构垒起构成,上小下大成金字塔形状,字形给人一种别致的感觉。
以上这两种人名用字都能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强烈的印象,从而使所取之名显得新奇、与众不同。
三、思考与建议从以上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家长们对待子女取名是十分认真、慎重的,名字中的那些生僻字都是他们千挑万拣选来的,以为用了那些生僻字便可与众不同,不落俗套,减少重名,这种取名心理与愿望原本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无可指责的,但如果为此挖空心思、刻意追求,一味玩弄文字游戏,以用生僻字为能事,就必然走上与语言文字规范化相悖的道路。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生僻字的构成分析里有充分的体察,里面的一些名字生僻字都是使用范围极小、构词能力极弱的,姑且不论其中的繁体字、异体字属于不规范字,用于取名违反语言文字规范政策,就是名字中的那些历史词、文言词、联绵词、专业词、文言助词,除了专业人士,生活中又有几人能识几人能解?把如此生僻的汉字用于名字,再深刻的寓意、再丰富的内容也枉费心机,因此,取名时大可不必剑走偏锋,故意地求僻求怪。
名字作为专有名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其特殊性,但实际上它与其他汉字是一个整体,也应该符合标准化、简单化的原则,否则所取之名自己孩子难写、难记,别人难认、难读,必然给子女的生活带来数不清的烦恼。
试想生僻字许多人不会念,写起来又很繁难,电脑字库中找不到,一般字典也查不了,报户口时给民警添麻烦,上学时给老师同学找不便,走上岗位给社交带来困难,这样的尴尬与无奈大概是父母取名时始料未及的。
因此,一个人叫什么名字、用哪个字,只有相对的自由,没有绝对的自由,取名不能随心所欲,而要遵循一定的社会习惯和规范,如果不顾一切一意孤行,不但扰乱公共秩序,而且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如此看来,我们显然应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