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试题库含答案】《登金陵凤凰台》阅读答案
登金陵凤凰台原文详解及练习题
登金陵凤凰台原文详解及练习题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摅志言情,用以表达深沉的历史感喟与清醒的现实思索。
作为高考语文常考古文,考生必须要对登金陵凤凰台有深刻记忆。
为此,今儿本栏目本店铺就为考生整理出了登金陵凤凰台原文详解以及登金陵凤凰台练习题,有些这些备考资料考生就可以开始轻松复习啦!原文: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译文: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东流。
吴宫鲜花芳草埋着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
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
总有奸臣当道犹如浮云遮日,长安望不见心中郁闷长怀愁。
注解:⑴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
据《江南通志》载:“凤凰台在江宁府城内之西南隅,犹有陂陀,尚可登览。
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鸟翔集山间,文彩五色,状如孔雀,音声谐和,众鸟群附,时人谓之凤凰。
起台于山,谓之凤凰山,里曰凤凰里。
”⑵江:长江。
⑶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⑷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
现今仍在南京玄武湖公园内。
一说指当时豪门世族。
衣冠,士大夫的穿戴,借指士大夫、官绅。
成古丘:晋明帝当年为郭璞修建的衣冠冢豪华一时,然而到了唐朝人来看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丘壑了。
现今这里被称为郭璞墩,位于南京玄武湖公园内⑸三山:山名。
据《景定建康志》载:“其山积石森郁,滨于大江,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故号三山”。
今三山街为其旧址,明初朱元璋筑城时,将城南的三座无名小山也围在了城中。
这三座山正好挡住了从城北通向南门──聚宝门的去路。
恰逢当时正在城东燕雀湖修筑宫城,于是将这三座山填进了燕雀湖。
三山挖平后,在山基修了一条街道,取名为三山街。
半落青天外:形容极远,看不大清楚。
⑹二水:一作“一水”。
2023年中考古诗词赏析各地试题精编(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古诗词赏析各地试题精编(含答案解析)(2023·湖北襄阳·统考一模)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各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词中梦境写得酣畅淋漓,将爱国之心、忠君之念及自己的豪情壮志推向顶点。
结句猛然跌落,在梦境与现实的强烈对照中,宣泄了词人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
B.“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
C.辛弃疾作词多用典故,这首词成功的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霹雳”等多个典故。
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战斗的激烈和顺利。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
C.“这首词成功的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霹雳’等多个典故”表述错误。
八百里:指牛,这里泛指酒食,《世说新语·汰侈》篇:“王君夫(恺)有牛,名八百里驳,常莹其蹄角。
”故“八百里”是典故;“五十弦”本指瑟,泛指乐器;“沙场”指战场;“霹雳”指特别响的雷声,比喻拉弓时弓弦响如惊雷;故“五十弦”“沙场”“霹雳”不属于历史典故;故选C。
2.请你为这首词中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句名句点赞,请写出你点赞的理由。
【答案】这句词的意思是:他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以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率师北伐,统一南北。
这是作者的最高理想,写到这里已达到这首词的最强音,它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所以我为这句名句点赞。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句。
结合诗意着重体会句中的关键词语,联系语境和诗人表达的情感分析。
这首词作于作者失意闲居信州之时。
辛弃疾年轻时就有报国之志,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后来却遭到排斥打击,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鉴赏及译文答案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鉴赏及译文答案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艺术特点,首先在于其中所回荡着的那种充沛、浑厚之气。
气原本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从先秦时代起就被广泛运用。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登金陵凤凰台》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登金陵凤凰台》唐代: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二水一作:一水)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译文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奔流。
吴国宫殿的鲜花芳草遮没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
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
那些悠悠浮云总是遮蔽太阳的光辉,登高不见长安城,怎么不让人内心沉痛忧郁。
《登金陵凤凰台》注释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
江:长江。
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
现今仍在南京玄武湖公园内。
一说指当时豪门世族。
衣冠,士大夫的穿戴,借指士大夫、官绅。
成古丘:晋明帝当年为郭璞修建的衣冠冢豪华一时,然而到了唐朝诗人来看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丘壑了。
现今这里被称为郭璞墩,位于南京玄武湖公园内三山:山名。
今三山街为其旧址,明初朱元璋筑城时,将城南的三座无名小山也围在了城中。
这三座山正好挡住了从城北通向南门──聚宝门的去路。
恰逢当时正在城东燕雀湖修筑宫城,于是将这三座山填进了燕雀湖。
三山挖平后,在山基修了一条街道,取名为三山街。
半落青天外:形容极远,看不大清楚。
二水:一作“一水”。
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
白鹭洲:古代长江中的沙洲,洲上多集白鹭,故名。
今已与陆地相连,位于今南京市秦淮区武定门北侧。
浮云蔽日:比喻谗臣当道障蔽贤良。
浮云:比喻奸邪小人。
日:一语双关,因为古代把太阳看作是帝王的象征。
长安:这里用京城指代朝廷和皇帝。
《登金陵凤凰台》赏析《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
高中古诗赏析试题及答案
高中古诗赏析试题及答案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 这首诗的颔联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这首诗的颔联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
通过“吴宫花草”与“晋代衣冠”的对比,诗人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世事的无常。
“吴宫花草”象征着昔日的繁华与荣耀,而“晋代衣冠”则代表着曾经的权贵和显赫。
如今,这些曾经的辉煌都已埋没在幽径之中,成为古丘,诗人以此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对现实的忧虑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通过对凤凰台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往昔辉煌的怀念;通过对“浮云蔽日”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也透露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3-4题。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 这首诗的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深意?答:这首诗的首联描绘了一幅国破家亡、山河依旧的景象。
诗人通过“国破山河在”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山河依旧的无奈;通过“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战乱后城市的荒凉与萧条。
这两句诗深刻地反映了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4. 这首诗的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这首诗的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家人的思念。
“烽火连三月”描绘了战争的持续和激烈,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家书抵万金”则表达了诗人在战乱中对家人的牵挂和思念,家书的珍贵如同万金,体现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厚感情。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6题。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高中古代诗歌试题及答案
高中古代诗歌试题及答案一、诗歌鉴赏(共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春日即事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1. 请分析这首诗中的“网”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3分)答案:“网”字在诗中用以形容“小雨”,将“丝丝”的形态与“网”相联系,形象地描绘了春雨的细腻和连绵,如同一张网一样笼罩着春天。
这样的用词不仅生动形象,而且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细腻感受和对自然景色的深刻体察。
同时,“网”字也隐含了一种束缚和限制的意味,暗示着春天的美好时光即将逝去,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无奈之情。
2.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答案:这首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意境。
通过“小雨丝丝”“落花狼藉”“车尘不到”“宿鸟声中”等意象,诗人描绘了一个春日黄昏时分,小雨淅沥、落花满地、人迹罕至、鸟声四起的景象。
这样的意境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寂寞。
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对春天逝去的无奈,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二、诗歌默写(共6分)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离骚》中,屈原表达了自己即使遭受贬谪,也要坚持真理,不随波逐流的坚定信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答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登高》中,杜甫以“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年老多病、独自登高远望的孤独与无奈。
(杜甫《登高》)答案: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三、诗歌理解(共15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4-6题。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4. “凤去台空江自流”一句中,“自”字有何表达作用?(3分)答案:“自”字在句中表达了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强调了凤凰台空无一人,江水依旧流淌的景象。
登金陵凤凰台阅读答案请写出该诗中体现诗人报国无门心情苦闷的句子
登金陵凤凰台阅读答案请写出该诗中体现诗人报国无门心情苦闷的句子1. 登金陵凤凰台中的愁表现了诗人什么的感慨《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极少写律诗,而他的这首诗,却是唐代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
诗虽属咏古迹,然而字里行间隐寓着伤时的感慨。
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点明了凤去台空,六朝繁华,一去不返。
三、四句就“凤凰台”进一步发挥,东吴、东晋的一代风流也进入坟墓,灰飞烟灭。
五、六句写大自然的壮美。
对仗工整,气象万千。
最后两句,面向唐都长安现实,暗示皇帝被*邪包围,自身报国无门,十分沉痛。
此诗与崔颢《登黄鹤楼》相较,可谓“工力悉敌”。
其中二联,虽是感事写景,意义比之崔诗中二联深刻得多。
结句寄寓爱君之忱,抒发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但李诗就气魄而言,却远不及崔诗的宏伟。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两句有深刻的寓意:“浮云”喻奸佞小人,“日”喻指皇帝。
诗句暗示皇帝已经被奸佞所包围,朝政已经腐败。
这两句诗还表达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沉痛心情。
《登金陵凤凰台》,是通过对金陵凤凰台的凭吊,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忧时伤世的心情,是他创作中一篇著名的七言律诗。
诗的第一句点题。
“凤凰台上凤凰游”,很自然地将凤凰台的得名点了出来,起句自然飘逸。
而接着的一句,却是那样的无限感慨:“凤去台空江自流”!一个“ 自”字,道出了多少历史兴亡的喟叹。
这里的“凤凰”,一语双关,既点明了凤凰台的由来,又有人世的沧桑蕴含其中。
韵致高逸,寄慨遥深。
接着的三、四两句承上,以“吴宫”、“晋代”一联,概指了凤凰台作为六朝故都所见证的历史兴亡。
语言平缓而对仗精工,寄寓着无限的悲凉。
“吴宫花草”,表现昔日吴王的苑囿的似锦繁华和如今的湮没幽径。
“晋代衣冠”,是表现当年东晋的豪门权贵,是何等的荣耀,如今他们的孤冢却散落在荒烟蔓草之中。
第13课《唐诗五首》练习题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练习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东皋.(gāo) 千载.(zài) 鹦.(yīng)鹉洲B.落晖.(huī) 属.(shǔ)国荆.(jì)门外C.驱犊.(.dú) 日暮.(mù) 带禽.(qíng)归D.征蓬.(péng) 崔颢.(hào) 没.(.mò)马蹄2. 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B.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C.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东皋薄.暮望(接近)牧人驱犊.返(小牛,这里指牛群)B.芳草萋萋..鹦鹉洲(草木茂盛的样子)白云千载空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C.长河..落日圆(指黄河)萧关逢候骑..(负责侦察、巡逻的骑兵)D.江入大荒..流(辽远无际的原野)几处早莺争暖树..(温暖的树)4. 下列诗句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A.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B.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C.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D.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5. 下面诗句运用了典故的一项是( )A. 萧关逢候骑B. 长歌怀采薇C. 月下飞天镜D. 属国过居延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代文学家,豪放派词人代表。
我们在初中课本上学过他的《记承天寺夜游》。
B.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
如周敦颐的《爱莲说》。
C. 古代常用的敬辞和谦辞如今仍在广泛使用,例如请教他人时常说“赐教”,询问别人的年龄时常说“贵庚”,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说“拙见”。
八年级上册期中真题分类汇编:阅读理解、赏析分类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册阅读理解、赏析试卷一、单选题1.(2023八上·青山期中)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兰溪棹歌①唐戴叔伦凉月②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①棹(zhào)歌:船家摇橹时唱的歌。
②凉月:新月。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写舟行所见岸边景色,眉月新柳,相映成趣。
B.第二句转写水色山影,诗人在欣赏镜子中映出的两岸秀色。
C.三、四句诗人听到滩声哗哗联想到连日春雨,兰溪水涨,撒欢的鲤鱼趁着春江涨水,奔滩而上的情景。
D.全诗以清新灵妙的笔触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
2.(2023八上·随州期中)古诗词阅读,完成小题。
钓阁郑损小阁惬幽寻,周遭万竹森。
谁知一沼内,亦有五湖心。
钓直鱼应笑,身闲乐自深。
晚来春醉熟,香饵任浮沈。
【注】①沼:小池。
②五湖心:范蠡乘轻舟以浮于五湖典,指隐退江湖之志。
③浮沈:浮沉,在水中或空中忽上忽下。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惬幽寻”和“万竹森”介绍了钓阁幽僻惬意的环境。
B.颔联中“谁知”和“亦有”可看出诗人原本对钓阁不以为然。
C.颈联中“鱼应笑”和“乐自深”说明诗人并不以钓到鱼为乐。
D.尾联中诗人熟睡于岸边,是其悠然享受此时闲适生活的体现。
3.(2023八上·中山期中)根据知识提示和对诗意的理解,填在下面这首诗空缺部分最合适的一项是()关于律诗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
每首的二、三两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一般说来,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音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音相对。
和子由滝池怀旧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____, ____。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A.鸿雁不堪愁里听,云中况是客中过。
B.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七年级语文下册《己亥杂诗》习题 含答案
《己亥杂诗》习题
1.《己亥杂诗》的作者_______,字_______,号_______,_______代思想家、文学家。
2.诗中的“离愁”具体指什么?
3.作者在诗中提到“落红”的真正用意是什么?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
4.有人说诗的前两句表达的“舍”与“不舍”情感是矛盾的,你的看法如何?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凤凰台上凤凰游”中的“凤凰”象征什么?“凤去台空”说明了什么?
6.你怎样理解“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一句的含义?
7.“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深意?
参考答案 1.龚自珍璱人定庵清 2.诗中的“离愁”具体指是作者龚自珍辞官返乡的愁苦! 3.作者在诗中提到“落红”的真正用意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达了他退出官场后仍然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一切的思想感情。
4.答:不矛盾,此诗前两句写景。
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
为此他有些不舍;但如今为了家人,被迫离开,因此又是有舍的的思想感情! 5.“凤凰”指王朝的兴盛;“凤去台空”指六朝繁华一去不复返。
6.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
7.暗寓皇帝被奸佞之臣包围,自己报国无门,因而心情十分沉痛。
【2018最新】凤凰台阅读答案-推荐word版 (2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凤凰台阅读答案篇一:《登金陵凤凰台》诗歌鉴赏题《登金陵凤凰台》诗歌鉴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①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②半落青天外,一水③中分白鹭洲。
总为④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①凤凰台:在南京凤凰山。
相传南朝刘宋元嘉年间,有许多凤凰飞集此山,因而筑台称凤凰台。
一说天宝年间,李白被逐出长安,到金陵游历时写下此诗。
②三山:山名,在南京市长江边。
③一水:指秦淮河。
1、“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如何理解本诗末句中“愁”字的?解析:本题以李白的诗歌《登金陵凤凰台》为背景材料,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语言的能力。
要求考生读懂诗歌大意,并且很好地掌握和正确使用文学鉴赏的专业术语。
结合作者经历及诗歌内容,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以“浮云”指小人(奸佞),以白“日”比喻君主(统治者)。
“浮云蔽白日”指奸邪的小人,围绕于君王四周,向君王进谗言陷害贤臣,使忠臣没有机会向皇帝进谏言。
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沉痛的伴随着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尾句中的一个“愁”字,既包含着遭贬的悲凉,又蕴藏着失意的幽愤。
他极度蔑视权贵,又慨叹报国无门;他痛恨奸侫当道,又苦闷寻不到光明,可见其超然之中隐藏着的无奈。
答案:(1)比喻。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第一步)“日”喻帝王,“浮云”喻小人。
(第二步)通过这种比喻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三步)(2)一个“愁”字,既包含着遭贬的悲凉,又蕴藏着失意的幽愤。
(第一步)表达皇帝受奸臣蒙蔽而自己报国无门的的伤痛,以及对“安史之乱”后,唐朝局势动荡的不安与担忧,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渴望得到重用一展抱负的情怀。
(第二步)2、分别概括这首诗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明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部分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学业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2023.11亲爱的同学们:本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发挥出最佳水平! 书写(3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一、积微成著(22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 历史不可“穿越”,却能在回忆性散文、传记中得以再现。
经过学习,我们认识了鲁迅笔下说话抑扬顿cu ò ①▲ 的藤野先生,也认识了身为佃农,任劳任yu àn ②▲ 的朱德的母亲,还有皮肤藏污纳g òu ③▲ 眼神却入木三分的托尔斯泰,以及冒着zh ì ④▲ 息的危险,坚持科学研究的居里夫人。
2.下面是“疾”字意义的演变图,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例子(填选项)。
(4分)A. 痛心疾.首 B .疾.恶如仇 C .奋笔疾.书 D .积劳成疾.3.古诗文名句积累(8分)山水入诗文,山有境水有情。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壮美;刘桢的《赠从弟(其二)》中“(1) ▲ ,松枝一何劲”是刚劲;王维的《使至塞上》中“(2) ▲ ,(3) ▲ ”是雄浑;王绩的《野望》中“树树皆秋色,(4) ▲ ”是惆怅;崔颢的《黄鹤楼》中“(5) ▲ ?(6) ▲ ”是乡愁。
诗画温州,水如诗山如画。
雁荡山“争高直指”,楠溪江“水皆缥碧”,盘云谷中“好鸟相鸣”。
古人云:“(7) ▲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8) ▲ ”。
温州山水,抚慰人心,让每一个“久在樊笼里”的人“复得返自然”。
4.请运用律诗的知识,结合诗句内容,选择填入以下空白处最恰当...的诗句是( ▲ )(2分)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 。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A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B .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
C .莫怪分襟衔泪语,十年耕钓忆沧洲。
登金陵凤凰台译文赏析李
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
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8 江苏) •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 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答案】颔联写六朝古都的感慨。 (2)“总为浮云能蔽日”—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 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比喻。 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 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 • •
•
• • •
•
李白很少写律诗,而《登金陵凤凰台》却是唐代的律诗中脍 炙人口的杰作。此诗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一说是作 者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 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 嫌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伏美。“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 ,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 此得名。在封建时代,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 朝的兴盛;如今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 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 三四句就“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三国时的吴 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诗人感慨万分地说,吴国昔日繁华 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那一时 的烜赫,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 • 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他把目 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尽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 中分白鹭洲。”“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 相连。陆游《入蜀记》云:“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山望之,杳杳 有无中耳。及过其下,距金陵才五十余里。”陆游所说的“杳杳 有无中”正好注释“半落青天外”。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 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白鹭洲”,在金陵西长江中,把长 江分割成两道,所以说“一水中分白鹭洲”。这两句诗气象壮丽 ,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李白诗歌专题训练(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李白诗歌专题训练零、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3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送别李白[唐代]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2.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分)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
(共12 分)寄东鲁二稚子【1】李白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2】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注释:【1】这首诗作于金陵。
【2】龟阴:地名,与后文的“汶阳川”都在鲁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李白由江南农事春景联想到东鲁田地无人耕种,心生茫然之感。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清人赵翼赞誉程颢的《黄鹤楼》“楼真千尺迥,地以一诗传”,这一看法已见于南宋林希逸对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评论“凤凰台著名,以李翰林一诗也”。
凤凰台和黄鹤楼各自凭借李白和崔颢的一首诗而名传后世,这就是宇文所安所说的好文章创造一个地点的现象。
这个地点可以大到名山和城市,小至一处胜迹,从一座楼台亭阁到一块墓碑。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有关金陵凤凰台的记载始见于唐代,如《法苑珠林》记述东晋升平年间,“有凤凰集此地,因名其处为凤凰台”。
南宋马光祖的《重建凤凰台》以淳熙时期保宁寺的壁记为据,也得出了“晋升平已有台”的结论。
将金陵凤凰台当作名胜来题写是自李白开始的。
不过,从唐诗可知,金陵凤凰台此时即便存在,也还没有形成一处名胜地标。
李白以《登金陵凤凰台》向崔颢的《黄鹤楼》致敬并与之竞争,对他来说,凤凰台不过是一个方便的借口或话题而已。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至宋代影响渐著,题写凤凰台自此蔚为风气。
但入宋之后:凤凰台屡遭破坏,长期处于荒废状态。
建炎中遭兵火荼毒,1170年陆游所见凤凰台已“废为大军甲仗库”。
两宋时期地方官曾多次重建凤凰台,祥符年间“尝著亭于斯,斯楼斯亭,咸以凤字”;淳熙八年,“留守范成大重建,更榜白凤凰台”。
历史上的重建重修往往意味着改弦更张,另起炉灶,因为遗迹所剩无几,不足为凭。
既然如此,为什么反而是在入宋之后,出现了题写凤凰台的盛况并绵延不绝呢?在胜迹业已消逝或难以确认之际如何继续书写胜迹?书写胜迹又意味着什么?周宝供的《亭台类序》或许道出了其中奥秘:凡山川佳丽处,须起亭台楼阁乃足供游人之玩赏。
古代诗歌《登凤凰台》阅读练习及答案(四川宜宾2022学年高一下期末)
四川省宜宾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5.(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登凤凰台①杨万里千年百尺凤凰台,送尽潮回凤不回。
白鹭北头江草合,乌衣西面杏花开。
龙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来鼓角哀。
只有谪仙留句处,春风掌管拂蛛煤②。
【注】①相传南朝宋文帝年间,有三只凤凰,飞落在永昌里李树上,招来各种鸟类随其比翼飞翔,呈现百鸟朝凤的景象。
为庆贺和纪念此美事,永昌里改名凤凰里,并在保宁寺的山上筑台,名凤凰台。
李白曾游此地,作诗《登金陵凤凰台》。
②蛛煤:蛛网尘埃。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A.首联“凤凰台”照应题目。
“潮回”句写出江水空流,凤凰不再的凄凉,与李白的“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意境相似。
B.颔联颜色、地名、方位、植物等对仗工整,写出江草萋萋、杏花开放,生机勃勃之景,写出了作者流连美景的陶醉。
C.颈联通过大跨度的时空,指出凤凰台地势雄伟险要,山川永固,王朝更迭,鼓声哀鸣,战事不断,有实有虚。
D.本诗围绕“登临”展开,咏史怀古,感叹历史沧桑,人世无常,层次分明,意蕴深长。
(2)有人认为本诗尾联颇为精妙,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其精妙之处。
【分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前,既要对诗歌内容做出整体把握,又要对诗歌局部做出具体分析。
(2)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的把握。
解答此题时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
【解答】(1)B.“写出了作者流连美景的陶醉”错误。
颔联写眼前之景,数百年后,乌衣巷已不复昔日的繁华,没有了王谢等豪门士族的觥筹交错,没有了门庭若市,冠盖云集的盛况,有的只是“江草合”“杏花开”这色彩明丽,春意盎然之景。
草木无情,徒然疯长,乐景之中不免心生世事沧桑之慨。
此处是以乐静衬哀情。
故选:B。
(2)“只有谪仙留句处,春风掌管拂蛛煤”,使用典故,“谪仙”是李白,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时创作的一首怀古抒情诗。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40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仲.(zhòng)裁翘.(qiào)首要塞.(sài)意趣盎.(àng)然B.镌.(juān)刻旋.(xuàn)风娴熟.(shú)深恶.(wù)痛疾C.教诲.(huì)禁锢.(gù)瞥.(piě)见藏污纳垢.(gòu)D.黝.(yōu)黑滞.(zhì)留骤.(zhòu)雨筋.(jīn)疲力尽2.(3分)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粗糙吹嘘器宇轩昂诚皇诚恐B.颁发遗嘱由忠赞美正襟危坐C.缅怀蒙昧惨绝人寰和颜悦色D.落弟浩瀚不辍劳作油光可鉴3.(3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为了窃取国有资产,这些年来殚精竭虑....地布局,从来未有过放弃的念头。
B.人民解放军的反击如同开了闸的洪水锐不可当....,把敌人冲撞得向四处溃散。
C.鲁迅先生的许多杂文振聋发聩....,曾使无数麻木不仁的中国人猛然惊醒过来。
D.这篇社论的视角很独特,揭露问题入木三分....,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4.(3分)对下列语句进行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他始终甘心给人民当牛马,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他常常不顾及自己。
有人说:“鲁迅先生的笔,是同黑暗现实进行斗争的锐利投枪。
”他为民族大义而忘我工作,为了让人民不再成为奴隶而呐喊疾呼,而他自己有时却陷入彷徨无助的境地。
②鲁迅,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出现的伟大人物之一。
伟大,是我们对于鲁迅先生的一致认同;人民都从心底里把先生誉为“民族魂”,绝对名副其实。
③也正因如此,更加凸显他的伟大!以前,不愿做奴隶的群众把他举得很高,很高;以后,翻身做了主人的我们还要继续高举他的精神旗帜,世世代代传承不息!④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
黄鹤楼、登金陵凤凰台诗词比较阅读答案
黄鹤楼、登金陵凤凰台诗词比较阅读答案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8.两首登临诗结构上起承转合,有着相似之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分)
答:
9.两首诗的尾联都提到“使人愁”,但所指不同。
请结合作品简析“愁”的内涵。
(4分)
答:
8.(4分)
两首诗都是因楼名而起兴,紧扣题目;进而由传说展开遐想,抚古思今,感慨盛衰变化;接下来回归对眼前实景的描写;最后在此基础之上抒发愁情。
9.(4分)
崔诗尾联写诗人于日暮时分,目睹江上烟波笼罩,发出“乡关何处是”的感慨,属于触景生情,抒发的是羁旅怀乡之愁;李诗尾联写诗人由浮云蔽日生发联想,感慨“长安不见”,既是写景,也是用典,抒发的是忧国怀君之愁。
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登金陵凤凰台》理解性默写1.《登金陵凤凰台》中,,”指凤凰台见证六朝的历史兴亡。
2.《登金陵凤凰台》中,李白登上金陵凤凰台,远眺时看到的自然景色是:,。
3.《登金陵凤凰台》中,“,”两句既点明了凤凰台的由来,又有人世的沧桑蕴含其中。
4.《登金陵凤凰台》中,寄寓爱君之忱,抒发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深远的诗句是:,。
5.《登金陵凤凰台》中,描写大自然的壮美,体现自然力的巨大、恢阔,并且对仗工整的诗句是: ,。
6.《登金陵凤凰台》中,诗人借诗句“,”发出了繁华易逝,盛时难在,惟有山水长存的无限感慨。
7.《登金陵凤凰台》中,诗人通过“,”寄寓了六朝兴废的感慨。
8.《登金陵凤凰台》中,诗人从对历史凭吊的眼光投向永恒的大自然诗句是:,。
9.《登金陵凤凰台》中,诗句“,”化用”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的说法,用来寄寓自己忧时伤国、怀才不遇的感慨。
10.《登金陵凤凰台》中,登台吊古伤今,抒发了深沉的历史叹息的诗句是:,。
11.《登金陵凤凰台》中,“,”描绘出了凄迷的水阔山遥的景象。
《登金陵凤凰台》默写答案1.《登金陵凤凰台》中,“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指凤凰台见证六朝的历史兴亡。
2.《登金陵凤凰台》中,李白登上金陵凤凰台,远眺时看到的自然景色是: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3.《登金陵凤凰台》中,“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两句既点明了凤凰台的由来,又有人世的沧桑蕴含其中。
4.《登金陵凤凰台》中,寄寓爱君之忱,抒发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深远的诗句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登金陵凤凰台》中,描写大自然的壮美,体现自然力的巨大、恢阔,并且对仗工整的诗句是: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6.《登金陵凤凰台》中,诗人借诗句“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发出了繁华易逝,盛时难在,惟有山水长存的无限感慨。
7.《登金陵凤凰台》中,诗人通过“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寄寓了六朝兴废的感慨。
高考语文常考古文登金陵凤凰台原文详解及练习题一套
高考语文常考古文登金陵凤凰台原文详解及练习题一套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奇故事结合起来摅志言情,用以表达深沉的历史感喟与清醒的现实思索。
作为高考语文常考古文,考生必需要对登金陵凤凰台有深刻经历。
原文: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令人愁。
译文: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东流。
吴宫鲜花芳草埋着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
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
总有奸臣当道犹如浮云遮日,长安望不见心中愁闷长怀愁。
注解:⑴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
据《江南通志》载:“凤凰台在江宁府城内之西南隅,犹有陂陀,尚可登览。
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鸟翔集山间,文彩五色,状如孔雀,音声谐和,众鸟群附,时人谓之凤凰。
起台于山,谓之凤凰山,里曰凤凰里。
”⑵江:长江。
⑶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定都筑宫。
⑷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定都于金陵。
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
现今仍在南京玄武湖公园内。
一说指那时豪门世族。
衣冠,士医生的穿着,借指士医生、官绅。
成古丘:晋明帝昔时为郭璞修建的衣冠冢奢华一时,但是到了唐朝人来看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丘壑了。
现今那个地址被称为郭璞墩,位于南京玄武湖公园内⑸三山:山名。
据《景定建康志》载:“其山积石森郁,滨于大江,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故号三山”。
今三山街为其旧址,明初朱元璋筑城时,将城南的三座无名小山也围在了城中。
这三座山正好挡住了从城北通向南门──聚宝门的去路。
恰逢那时正在城东燕雀湖修筑宫城,于是将这三座山填进了燕雀湖。
三山挖平后,在山基修了一条街道,取名为三山街。
半落青天外:形容极远,看不大清楚。
⑹二水:一作“一水”。
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
白鹭洲:白鹭洲:古代长江中的沙洲,洲上多集白鹭,故名。
《登金陵凤凰台》高考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登金陵凤凰台》高考理解性默写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1.《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中寄寓爱君之忱,抒发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深远的诗句是,。
2. 《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中描写大自然的壮美,体现自然力的巨大、恢阔,并且对仗工整的诗句是,。
参考答案:1.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2.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原文: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金陵凤凰台》阅读答案
:
篇一:唐朝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风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登金陵凤凰台》教案1(沪教版第二册)
登金陵凤凰台
教学目标
1、体会诗歌通过写景、怀古所表达的特定的思想感情。
2、能运用比较、想像、联想、品味关键词语等方法鉴赏诗歌。
说明:
诗可称为中国的宗教(林语堂语)。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歌烛照古今,金陵又是六朝古都,学生容易对此产生兴趣。
古典诗歌既传承中华文化,又能在情感共鸣中濡染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在具体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再造想象以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并获得精神上的感染和愉悦,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这个目的当然要借助于理解具体词语、诗句,分析艺术手法这些手段。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千万不能把手段当成目的,研究具体词语、具体诗句是为了领会作者诗歌整体中蕴藏的思想感情,不能为了词句而词句。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把握诗人登临怀古抒发的独特情怀,理解诗人李白。
2、难点:能从意象、典故入手把握怀古与伤今的内在关系,学会鉴赏。
说明:
闻一多曾提出,学习、研究古典诗歌要有两个原则:一是带读者走进古典的那个时代,二是把古典带到读者的时代。
前一个原则是提醒大家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