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养殖技术

合集下载

人工养殖青蛙技术_青蛙人工养殖技术

人工养殖青蛙技术_青蛙人工养殖技术

人工养殖青蛙技术_青蛙人工养殖技术一、池塘建设青蛙养殖池塘分为孵化池和养殖池。

1.孵化池的建设。

根据蝌蚪孵化数量来设定孵化池大小,通常孵化池面积要求在1亩以上。

水体过小,水质不易稳定。

2.养殖池的建设。

养殖池大小一般以200平方米为宜,东西走向,同时每个池塘均应设有进排水管道。

池塘高40~50厘米,池塘中间有环沟,环沟宽约60厘米、深40厘米,中间留出3~5米宽的滩涂,供青蛙夏天上岸休息使用。

在滩涂上方布置遮阳网,高约80厘米,或种植撒播水稻,主要用于夏天遮阳、防高温。

每个蛙池之间用40目以上的网片分割开,高约1米。

同时整个养殖场用围网架起网棚,进行封闭式遮盖,避免鸟类捕食青蛙。

二、孵化方法青蛙繁殖时间一般集中在3—4月。

每天清晨收集卵块,应在产卵后2~3小时采卵。

这时受精卵外的卵膜已充分吸水膨胀,受精卵可以在卵膜中转位,从而使受精卵的动物极朝上,植物极朝下(受精卵动物极呈黑褐色朝向上方,植物极乳白色或淡黄色,朝向下方。

)注意不要随意翻转卵块,避免受精卵的植物极和动物极发生颠倒。

孵化池中可放置网箱进行孵化,网箱材料采用100目以上的尼龙网。

架设网箱时,网箱上下全部固定,避免风吹导致网箱晃动,吃水深约50厘米。

网箱中间放置塑料框,用于盛放卵块。

通常一个塑料框中放5~10个卵块,每个卵块约2000粒卵。

若没有准备充足的孵化池,也可将卵块直接移至成蛙养殖池,此时的投放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投放0.2~0.5个卵块。

养殖池水位要保持最高水位。

将卵块投放于塑料框中,同时塑料筐固定在环沟中。

三、蝌蚪养殖技术1.蝌蚪选择。

在青蛙养殖过程中,蝌蚪的选择尤为重要,须选择经过驯养吃人工配合饲料的种蛙繁殖的后代。

其次选择体质健壮、破膜后5~7天的蝌蚪,此时蝌蚪规格大,卵黄吸收完全,运输过程中损失少。

蝌蚪入蛙池前,首先将氧气包放入池中,等水体平稳后再投放蝌蚪,蝌蚪的投放数量在200~500 尾/米2。

其次,以投放同一批次的蝌蚪为宜,避免后期蝌蚪生长发育差异导致成活率低,驯食困难。

青蛙养殖的技术

青蛙养殖的技术

青蛙养殖的技术
青蛙养殖的技术
青蛙肉质鲜美,是很多人喜爱的美食,在中国也有很多地方盛产青蛙。

青蛙养殖是一项高科技农业,需要严格的管理和技术。

以下是青蛙养
殖的技术介绍。

1. 地点选择
青蛙养殖需要选取环境优美、空气新鲜、水质清洁的地方。

最好选择
靠近山区、河流、湖泊等地方,保证水源充足,环境适宜。

2. 池塘建设
池塘的大小应根据自己的资金和自己是否有经验来决定。

但是池塘的
深度一定要保持一致,一般为1.2米左右。

3. 青蛙的选种
要选择优质的青蛙种苗进行养殖。

优质青蛙可以在食性、环境适应性、生长速度和繁殖能力等方面获得优势。

4. 饲料
青蛙的饲料主要有两种:活泥鳅和人工饲料。

虽然活泥鳅会让青蛙长
得更快,但不易管理和控制。

因此,大多数养殖户会选择人工饲料。

5. 环境控制
青蛙的生长环境、食品全靠人工管理。

水质要保持清洁,水温要定期
测量。

在夏天,还需要防止蓝藻等水生生物的繁殖,避免引起青蛙生病。

总的来说,青蛙养殖不是一项简单的事情,需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只有严格控制环境、科学合理管理和饲养,才能获得较高的养殖效益。

青蛙养殖的技术

青蛙养殖的技术

青蛙养殖的技术
1.建立合适的青蛙养殖场:青蛙喜欢在潮湿、阴凉且氧气充足的环境下生长,因此建立合适的青蛙养殖场至关重要。

通常可以在水田、沼泽地、湖泊边等地方建立养殖场。

同时,还需要建造合适的青蛙池塘和遮阳棚等设施。

2. 选择合适的青蛙品种:青蛙的品种繁多,不同品种适合不同的养殖条件和市场需求。

一般来说,青蛙品种分为肉用型、观赏型和实验型三类。

选择合适的品种可以提高养殖效益。

3. 控制青蛙的饲料和饲养条件:青蛙的饲料通常以昆虫、小鱼和小虾等为主,还可以添加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在饲养过程中,需要控制青蛙的饲料量和饲养环境,保持池水清洁,维持适宜的水温、水质和湿度等条件。

4. 做好青蛙的疾病防控:青蛙容易感染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皮肤病等。

做好疾病防控工作可以减少青蛙死亡率和养殖成本。

一般采用疫苗接种、环境卫生和消毒等方法进行预防和控制。

5. 控制青蛙的生长速度和繁殖:青蛙的生长速度和繁殖能力与养殖条件和饲养管理有关。

适当控制青蛙的饲料量和生长速度,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同时,还需要控制青蛙的繁殖数量和季节,合理规划繁殖计划,以满足市场需求。

- 1 -。

青蛙养殖技术方法和注意事项

青蛙养殖技术方法和注意事项

青蛙养殖技术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青蛙养殖一直以来都是一项受欢迎的养殖方式,不仅能够供应市场需求,也是一个有利可图的生意。

然而,成功养殖青蛙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介绍青蛙养殖的技术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选址、建设池塘、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等内容。

通过遵守这些方法和注意事项,将能够提高养殖效益并减少潜在的风险。

正文:青蛙养殖作为一项具备商业价值的养殖项目,近年来备受关注。

然而,成功养殖青蛙不仅需要合适的技术方法,还需要注意各种具体细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青蛙养殖的技术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选择适宜的养殖场地至关重要。

青蛙适宜生长于湿地环境,因此选择场地时应优先考虑水量充足、水质清洁的区域。

同时,地势应保证排水良好,避免露天阳光照射过强,需有一定的草本植物覆盖,提供足够的遮荫。

其次,建设适合养殖的池塘是成功养殖青蛙的关键。

池塘的大小和深度是养殖的重要参考因素。

养殖池塘的深度宜保持在20-50厘米,表面应利用塑料网或材料覆盖,以防止青蛙逃逸。

第三,科学的饲养管理对于确保青蛙健康生长非常重要。

青蛙的饲料一般分为活饵和饲料颗粒两类。

活饵包括水生昆虫、软体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等,饲料颗粒则是通过专门的生产工艺制成。

合理的饲喂量和频率是保证青蛙健康生长的关键,否则过多或过少的饲料会影响青蛙的生长和免疫力。

另外,注意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并根据青蛙的生长周期及时更换水源。

保持水质清洁对于预防疾病的发生非常重要。

最后,疾病防控是青蛙养殖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养殖过程中,青蛙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行动迟缓等异常症状,必须及时判断并采取相应的防疫措施。

轮替使用、热处理、消毒等方法都是常见的疾病防控手段。

综上所述,青蛙养殖技术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确保养殖效益和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选址、建设池塘、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等各个方面都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

只有做好这些细节工作,才能够成功养殖青蛙并获得可观的利润。

青蛙养殖技术

青蛙养殖技术

青蛙养殖技术青蛙养殖技术是指人们对青蛙进行养殖、管理和繁殖的技术方法。

这种养殖技术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现在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青蛙养殖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经济产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本文将对青蛙养殖技术的基本原理、养殖方法、养殖设施、疾病防治和市场前景等方面作详细介绍。

一、基本原理青蛙养殖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为了创造适宜青蛙繁殖和成长的环境条件,使得青蛙的生长、发育、繁殖等具有可预测性和高效性。

同时,青蛙的饲料、疫病防治等也是养殖的重要方面。

需要注意的是,青蛙的生长和繁殖都需要一定的光照、水质、气温等条件,所以合理的环境控制是成功养殖的关键。

二、养殖方法1、选址与准备在青蛙的养殖过程中,选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适宜养殖环境可以大幅提高青蛙生长快速度,降低疾病和死亡率。

一般来说,青蛙的养殖场需要选择在没有污染,水质好,气候适宜的地方。

养殖场需要有一个可供青蛙繁殖的水池,同时还需要固定的工作人员,以确保青蛙养殖的安全和稳健。

2、繁殖繁殖是青蛙养殖的重要环节,青蛙通过交配产卵的方式进行繁殖。

在交配过程中,需要让雌蛙和雄蛙在产卵池中自然交配,交配成功后青蛙会产卵。

通常,青蛙的产卵量较大,每个产卵期可以达到2000-3000个左右,而且每年可以进行两次以上的产卵。

在产卵后,需要及时将卵放入孵化器中,等待孵化,孵化器的温度可以控制在28-32℃左右。

3、育雏孵化后的青蛙蝌蚪需要在水池中进行育雏,这个过程需要在保证水质好、饵料充足的前提下进行。

在蝌蚪的生长过程中,光照、水温等因素对其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常来说,在青蛙蝌蚪开始变异时,需要将其进行分离,以保证其正常生长。

4、饲养青蛙饲养比较简单,主要是饲喂活饵,并保证环境的稳定性。

适宜的环境应该维持在25-30℃左右,水的PH值控制在7.0-7.5之间,水质要清洁。

\三、养殖设施青蛙养殖时,需要不同的设施来给予不同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设施:1、生长池生长池是青蛙养殖的中心,这个设施必须具备足够的空间让青蛙自由行动,并有充足的水源和食品。

青蛙怎么养青蛙的种类

青蛙怎么养青蛙的种类

青蛙怎么养青蛙的种类因为青蛙是以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主食,因此必须栖息於水边。

那青蛙要如何饲养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青蛙的饲养方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青蛙的饲养方法1、蝌蚪的饲养管理刚孵化出的小蝌蚪,喜欢群集在一起,并附着在卵膜上或水草上。

这时水温应保持在23-25°C。

5-7天内小蝌蚪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很弱,死亡率最高。

水中缺氧、水质过肥、水温突然变化均可引起蝌蚪的大量死亡甚至全部死亡。

如果这时将膜捞起,蝌蚪也容易死亡和发育不良,生长缓慢,体质弱等。

最好是蝌蚪留在原孵化池加深水饲养7-10天后再转到蝌蚪池饲养,这样能提高成海率。

转池时蝌蚪尚小,游泳能力差,须靠吸盘附着休息,池内要多放些树枝和水草等。

蝌蚪生后肢以后,喜在水底的泥沙或草根树叶下栖息。

风雨前夕的低压闷热天气,蝌蚪表现得十分不安宁,不停的上下垂直游动到水面换气或腹部朝上、口露出水面游动。

在不流动的水中,因水中缺氧,蝌蚪食欲不振,不大游动,注意水质的变化,水温要保持在23-25°C。

如果水不干净或酸碱度过大,蝌蚪就有死亡的危险。

在观察中,如果发现全池的蝌蚪有三分之二均在水面上浮游不肯深入水底,而且精神不佳,游动无力,说明温度过高或是水中浮游生物太密而影响水质,水不干净,或是水中氧气不足等,应及时换新水,同时要及时清理残饵,以免发生死亡的危险。

蝌蚪的饲料要特别注意新,同时要根据蝌蚪的不同生长时期而供应,5天以后开始取食浮游藻类,可以供应些豆浆、少量蛋黄、水蚤、空心菜、木瓜、番茄及水中的浮游动物,每天两次,但蛋黄数量不宜太多,以免影响水质,也可以喂些厕所中的粪蛆或用沙头鱼繁殖的蛆。

动物性与植物性饲料要互相增加,可以增加精料,用玉米和麦麸1:2煮成糊状加在植物性饲料中一起喂,每天3-4次。

一个月以后,饲料可粗些,如西瓜皮、腐烂南瓜、番茄等饲料。

此外,还应开始喂些混合饲料,采用的配方为:菜子饼(粉状)60%、米糠(或麦皮)30%、大豆粉5%、鱼粉5%,日投量为每百只50克。

青蛙养殖技术及青蛙养殖方法

青蛙养殖技术及青蛙养殖方法

青蛙养殖技术及青蛙养殖方法
青蛙养殖技术主要包括青蛙的养殖环境、饲养管理、繁殖技术等方面。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青蛙养殖方法:
1. 池塘养殖法:选择合适的水质、水温和养殖密度,通过搭建青蛙池塘、装备水生植物等来提供青蛙生长所需的环境。

2. 水族箱养殖法:使用适宜大小的水族箱,搭建合适的水质、水温和饲养管理系统,可以在室内或室外进行养殖。

3. 土地养殖法:利用足够的土地空间搭建青蛙养殖场,控制养殖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提供青蛙足够的栖息和繁殖条件。

4. 管理与饲养技术:青蛙养殖的成败与管理和饲养技术密切相关,包括饲料的配方与喂养、疾病防控、水质处理等方面。

要根据不同青蛙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和饲养措施。

5. 繁殖技术:青蛙的繁殖主要依赖于适宜的环境和间歇性的水温变化,通过模拟青蛙的自然繁殖条件,可以促使青蛙产卵、孵化和幼虫的成长。

综上所述,青蛙养殖技术和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和饲养管理,确保青蛙的健康生长和繁殖。

青蛙养殖技术

青蛙养殖技术

青蛙养殖技术青蛙又名田鸡、水鸡,有黑斑蛙、虎纹蛙、和金线蛙三种品种,是我国常见食用蛙类。

下面店铺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青蛙的种类青蛙是两栖物,约有190种。

其中分布广、数量较多的是黑斑蛙,其次是泽蛙、金钱蛙、虎蚊蛙。

一般养殖的大都是黑斑蛙和虎玟蛙。

黑斑蛙:体长约70-80毫米,雄性略小,头长略大于头宽。

吻钝圆而略尖,吻棱不显。

眼间距很窄。

前肢短,批端钝尖,后肢较短而肥硕,胫关节前达眼部,趾间几乎为全蹼。

皮肤光滑,背面有一对背侧褶,两背侧褶间有4-6行不规则的短肤褶。

背面为黄绿或深绿或带灰棕色,上面有不规则的数量不等的黑斑,四肢背面有黑色横斑,腹面皮肤光滑呈鱼白色。

雄性有一对颈侧外声囊,第一指基部粗肥,上有细小的白疣,有雄性腺。

金线蛙:体长50毫米(雄体略小),头略扁,吻钝圆,吻棱不显,鼓膜大而明显。

指端尖圆,后肢粗短,趾端尖圆,趾间全蹼。

背面及体侧的皮肤有分散的疣,背侧有一对背侧褶。

腹面光滑,肛部及股后端有疣。

生活时背面绿色或橄榄绿色,后肢背面棕色横纹不显,腹面黄白色。

雄性有一对咽侧声囊,第一指有婚垫,有雄性腺。

泽蛙:体长40-50毫米左右(雄蛙略小),吻尖圆,吻棱圆,眼间距窄。

指端钝尖,后肢较短,趾端钝尖。

趾间的蹼约达趾长的2/3。

背部皮肤有许多不规则、分散排列的长短不一的纵肤褶,褶间散有小疣粒,无背侧褶,头前端及腹面的皮肤光滑。

生活时颜色变异颇大,背面灰橄榄色或空灰色,雄性咽部深色,其余为白色。

雄性第一指上浅色婚垫发达,有单咽下外声囊,咽部黑色,有雄性腺。

虎纹蛙:体大而粗壮,雌性超过120毫米,吻端尖圆而长,吻棱钝,鼓膜大,前肢短,指短,指端尖圆,趾末端头圆,趾间全蹼,皮肤极粗糙,无背侧褶,背部有长短有一、分布不十分规则的肤棱,纵行排列,头侧口缘及腹面的皮肤光滑。

生活时背面黄绿略带棕色,头侧及体侧有深色不规则的纹斑,腹面白色。

雄性略小,有一对咽下侧外声囊,前肢粗壮,第一指上灰色婚垫发达,有雄性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蛙养殖技术
青蛙肉肉质细嫩、脂肪少、糖分低,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及多种激素,青蛙养殖的巿场前景-直被看好,下面小编就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下青蛙的养殖技术吧!
-、青蛙的生活习性
青蛙栖息池塘、水沟小河的岸边草丛及稻田中,捕食昆虫,主要是农业害虫,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白天-般隐匿在草丛或水稻田内,晚黑和清晨出来活动。

蛙在气温下降到10摄氏度以下时钻入水边或泥土中进行冬眠,翌年春季(长江流域3月上旬)出垫活动,-般4~7 月份进行每殖。

雌蛙-次可产卵34个粒,蛙的受精卵12天可孵出蝌蚪。

蝌蚪生长到了-定程度开始变态。

视频:青蛙养殖技术
ニ、养殖池的建造
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和成蛙池。

-般宜选择既潮湿ㄡ温暖避阳的地方,以长形水泥池或土池为宜。

野外大池4×6米为-单池,池壁最好抹上水泥,池底仍留泥土。

庭院小池-般1×1.5米至2米为宜,池深-般1米,设有灌水孔和排水道,水深20~50公分。

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

-般每平方米可饲养40只成蛙。

青蛙养殖池采用土池、砖池、稻田均可,关键在于防逃。

有条件者可砌砖围墙,亦可网围,-般1~1.2米高。

池中水深30~60公分,水中央或向阳的-边堆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