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概论

合集下载

信息安全概论知识点

信息安全概论知识点

信息安全概论知识点
1. 密码就像你的家门钥匙一样重要!比如你总不会把家门钥匙随便给别人吧,那也别把密码轻易泄露呀!一定要设置复杂又好记的密码,保护好自己的信息呀!
2. 网络钓鱼就像可恶的骗子拿着假诱饵在等你上钩呢!你看那些诈骗邮件、虚假网站,一不小心就会掉进陷阱,可得小心分辨啊!
3. 信息备份多重要呀,这就好比给自己的宝贝找个安全的地方藏起来!你想想,要是手机丢了,那些珍贵的照片、联系人没备份,那不就糟糕啦!
4. 防火墙不就是网络世界的保镖嘛!它能把那些恶意的攻击和入侵挡在外面,守护我们的信息安全,是不是很厉害呀!
5. 社交网络也不是完全安全的呀,就好像在一个大广场上说话,谁都能听到!所以别随便在上面透露敏感信息哦,要谨慎再谨慎!
6. 公共 Wi-Fi 可要小心呀,那就像一个陌生人给你的糖,可能藏着危险呢!尽量别在上面进行重要操作,不然信息可能就被偷走啦!
7. 数据加密就像给你的信息穿上了一层隐身衣!别人想偷看都没办法,这样我们的信息就能更安全啦,多酷呀!
8. 安全软件就如同忠诚的卫士,时刻保护着我们的设备和信息呢!定期更新它们,让它们更强大,为我们的信息安全保驾护航呀!
我的观点结论:信息安全真的太重要啦!大家一定要重视这些知识点,好好保护自己的信息,别让坏人有可乘之机呀!。

信息安全概论ppt课件

信息安全概论ppt课件
插入伪造的事务处理或向数据库加入记录
可编辑ppt
14
可编辑ppt
15
计算机入侵的特点(4)
攻击者必备的三点 • 方法(method):技巧、知识、工具或能实施攻
击的其他方法 • 机会(Opportunity):完成攻击的时间和入口 • 动机(Motive):攻击的原因。
可编辑ppt
16
防御方法(1)
计算机网络
可编辑ppt
1
信息安全基础
可编辑ppt
2
信息安全面临的挑战(1)
保护信息和保护钱财的差异
信息
钱财
规模和可移动 性
避免物理接触 的能力
资源价值
设备小,可移动 性强 简单
高低不同
庞息安全面临的挑战(2)--安全是什么?
➢ 与保护有价物品的系统进行对比 • 预防:警卫、警报系统;
查远程机器的安全体系,是出于改进的愿望,这种分 析过程是创造和提高的过程。) • 不断追求更深的知识,并公开他们的发现,与其他人 分享;从来没有破坏数据的企图。
可编辑ppt
22
黑客的定义( Hacker)
现在:
• 学会如何闯入计算机系统的人; • 试图入侵计算机系统或使这些系统不可用; • 是指怀着不良的企图,闯人甚至破坏远程机器系统完
29
采用的安全技术
• 防火墙
98%
• 反病毒软件
98%
• 反间谍软件
78%
• 基于服务器的访问控制列表
70%
• 入侵检测系统
68%
• 传输数据加密
65%
• 存储数据加密
48%
• 可重用帐户、登陆口令
45%
• 入侵防护系统
42%

信息安全概论课件

信息安全概论课件

信息安全意识教育的内容
介绍信息安全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安全 基本概念、安全风险防范、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 知识。
信息安全意识教育的实施 方式
探讨如何有效地开展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包 括课程设置、培训形式、宣传推广等方面的 措施。
内容。
信息安全道德规范的核心原则
02 阐述信息安全道德规范所遵循的核心原则,如尊重他
人隐私、保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等。
信息安全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03
详细说明在信息安全领域中,个人和组织应该遵循的
具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信息安全意识教育
信息安全意识教育的重要 性
强调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在保障信息安全中的 重要作用,分析当前信息安全意识教育的现 状和不足。
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安全性
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安全性取决于密钥的保密性,如果密钥泄露,则加密 信息会被破解。因此,对称密钥密码体制需要妥善保管密钥。
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
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定义
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也称为公钥密码体制,是指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密钥的加密方式。
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算法
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算法包括RSA(Rivest-Shamir-Adleman)、ECC(椭圆曲线加密算 法)等,这些算法通过一对公钥和私钥来进行加密和解密操作。
数字签名主要用于验证信息的完整性 和真实性,以及防止信息被篡改和伪 造。
数字签名与验证流程包括签名生成和 验证两个阶段。在签名生成阶段,发 送方使用私钥对信息摘要进行加密, 生成数字签名;在验证阶段,接收方 使用公钥对数字签名进行解密,得到 信息摘要,并与原始信息摘要进行比 对,以验证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信息安全的威胁与风险
01

信息安全概论复习资料

信息安全概论复习资料

1、信息安全的概念,信息安全理念的三个阶段(信息保护-5特性,信息保障-PDRR,综合应用-PDRR+管理)概念: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

三个阶段:(1)信息保护阶段:信息安全的基本目标应该是保护信息的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抵赖性。

(2)信息综合保障阶段--PDRR模型保护(Protect)、检测(Detect)、响应(React)、恢复(Restore)(3)信息安全整体解决方案:在PDRR技术保障模型的前提下,综合信息安全管理措施,实施立体化的信息安全防护。

即整体解决方案=PDRR模型+ 安全管理。

2、ISC2的五重保护体系,信息安全体系-三个方面,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国际信息系统安全认证组织(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Security Certification Consortium,简称ISC2)将信息安全划分为5重屏障共10大领域。

(1).物理屏障层(2).技术屏障层(3).管理屏障层(4).法律屏障层(5).心理屏障层信息安全体系-三个方面:信息安全技术体系、信息安全组织机构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划分为物理层安全、系统层安全、网络层安全、应用层安全和管理层安全等五个层次。

1)物理安全技术(物理层安全)。

该层次的安全包括通信线路的安全、物理设备的安全、机房的安全等。

2)系统安全技术(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该层次的安全问题来自网络使用的操作系统的安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操作系统本身的缺陷带来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系统漏洞等;二是对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问题;三是病毒对操作系统的威胁。

3)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层安全)。

主要体现在网络方面的安全性,包括网络层身份认证、网络资源的访问控制、数据传输的与完整性、远程接入的安全、域名系统的安全、路由系统的安全、入侵检测的手段、网络设施防病毒等。

信息安全概论

信息安全概论

信息安全概论1. 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信息安全是指保护信息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干扰、破坏或篡改的一系列措施。

本文将介绍信息安全的概念、意义和基本原则。

2. 信息安全的概念信息安全是指保护信息及其相关系统和服务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保护信息的机密性是指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和使用信息;保护信息的完整性是指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意外篡改或损坏;保护信息的可用性是指信息可以在需要时被合法的用户访问和使用。

3. 信息安全的意义信息安全的保护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意义:3.1 维护个人隐私在现代社会,个人的隐私权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信息安全的保护能够防止个人信息被未授权的人获取和使用,维护个人的隐私权。

3.2 保护国家安全信息安全的保护不仅仅关乎个人,也关乎国家的安全。

在军事、政府和企业领域,保护重要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对于维护国家安全来说至关重要。

3.3 维护商业利益对于企业而言,保护商业秘密和客户信息的安全是维护商业利益的关键。

信息安全的保护可以防止竞争对手获取关键商业信息,保护企业的利益。

4. 信息安全的基本原则信息安全的实现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包括:4.1 保密性保密性是指对于敏感信息的限制访问和披露。

保密性可以通过加密算法、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等技术手段来实现。

4.2 完整性完整性是指保护信息不被意外篡改或损坏。

完整性可以通过数据完整性校验、数字签名和哈希算法等手段来实现。

4.3 可用性可用性是指信息可以在需要时被合法的用户访问和使用。

可用性可以通过灾备和容灾技术、备份和恢复策略来实现。

4.4 不可抵赖性不可抵赖性是指防止信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否认彼此的行为。

不可抵赖性可以通过数字签名和时间戳等手段来实现。

4.5 可追溯性可追溯性是指对信息的来源和传递进行追踪和审计。

可追溯性可以通过日志记录和审计功能来实现。

信息安全概论信息安全简介

信息安全概论信息安全简介
信息安全概论 第一章 信息安全简介
目录
Contents Page
1. 信息安全地发展历史 2. 信息安全地概念与目地 3. 安全威胁与技术防护知识体系 4. 信息安全中地非技术因素
第一章 信息安全
简介
本章主要内容
回顾信息安全地发展历程; 介绍信息安全地基本概念; 说明信息安全是什么,所关注地问题以及面临地挑战是什么。
第一章
信息安全
简介
1.3.3 数据地安全威胁 数据是网络信息系统地核心。计算机系统及其网
络如果离开了数据, 就像失去了灵魂地躯壳, 是没有价 值地。
无论是上面提到地敌手对计算机系统地攻击还是 对网络系统地攻击, 其目地无非是针对上面承载地信 息而来地。
这些攻击对数据而言, 实际上有三个目地: 截获秘 密数据, 伪造数据或在上述攻击不能奏效地情况下, 破 坏数据地可用性。
第一章 信息安全
简介
1. 信息安全地发展历史
1.
通信保密科学地诞生
文献记载地最早有实用价值地通信保密技术是大 约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帝国时期地Caesar密码。
1568年L . B a t t i s t a 发 明 了 多 表代 替 密码 , 并在美国 南北战争期间由联军使用,Vigenere密码与Beaufort密 码就是多表代替密码地典型例子。
安全目地通常被描述为"允许谁用何种方式使用 系统中地哪种资源""不允许谁用何种方式使用系统中 地哪种资源"或事务实现中"各参与者地行为规则是什 么"等。
第一章
信息安全
简介
安全目地可以分成数据安全,事务安全,系统安全(包括网络 系统与计算机系统安全)三类。数据安全主要涉及数据地机密性 与完整性;事务安全主要涉及身份识别,抗抵赖等多方计算安全;系 统安全主要涉及身份识别,访问控制及可用性。

信息安全概论复习资料

信息安全概论复习资料

1、信息安全的概念,信息安全理念的三个阶段(信息保护 -5 特性,信息保障-PDRR ,综合应用 -PDRR+ 管理)概念: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

三个阶段:(1)信息保护阶段:信息安全的基本目标应该是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抵赖性。

(2)信息综合保障阶段 --PDRR 模型保护(Protect )、检测( Detect )、响应(React )、恢复(Restore )(3)信息安全整体解决方案:在PDRR 技术保障模型的前提下,综合信息安全管理措施,实施立体化的信息安全防护。

即整体解决方案=PDRR 模型+ 安全管理。

2、ISC2 的五重保护体系,信息安全体系-三个方面,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国际信息系统安全认证组织(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Security Certification Consortium,简称 ISC2)将信息安全划分为 5 重屏障共 10 大领域。

(1).物理屏障层(2).技术屏障层(3).管理屏障层(4).法律屏障层(5).心理屏障层信息安全体系 -三个方面:信息安全技术体系、信息安全组织机构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划分为物理层安全、系统层安全、网络层安全、应用层安全和管理层安全等五个层次。

1)物理安全技术(物理层安全)。

该层次的安全包括通信线路的安全、物理设备的安全、机房的安全等。

2)系统安全技术(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该层次的安全问题来自网络内使用的操作系统的安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操作系统本身的缺陷带来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系统漏洞等;二是对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问题;三是病毒对操作系统的威胁。

3)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层安全)。

主要体现在网络方面的安全性,包括网络层身份认证、网络资源的访问控制、数据传输的保密与完整性、远程接入的安全、域名系统的安全、路由系统的安全、入侵检测的手段、网络设施防病毒等。

信息安全概论课后答案

信息安全概论课后答案

信息安全概论课后答案信息安全概论课后答案四45五3六57十4十一34十二47没做“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习题及答案教材:《信息安全概论》段云所,魏仕民,唐礼勇,陈钟,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概述(习题一,p11) 1.信息安全的目标是什么?答:信息安全的目标是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抗否认性和可用性;也有观点认为是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即CIA(Confidentiality,Integrity,Availability)。

机密性(Confidentiality)是指保证信息不被非授权访问;即使非授权用户得到信息也无法知晓信息内容,因而不能使用完整性(Integrity)是指维护信息的一致性,即信息在生成、传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人为或非人为的非授权簒改。

抗否认性(Non-repudiation)是指能保障用户无法在事后否认曾经对信息进行的生成、签发、接收等行为,是针对通信各方信息真实同一性的安全要求。

可用性(Availability)是指保障信息资源随时可提供服务的特性。

即授权用户根据需要可以随时访问所需信息。

2.简述信息安全的学科体系。

解:信息安全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多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知识。

除了数学、通信、计算机等自然科学外,还涉及法律、心理学等社会科学。

信息安全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研究等。

信息安全研究包括密码研究、安全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包括安全实现技术、安全平台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研究包括安全标准、安全策略、安全测评等。

3. 信息安全的理论、技术和应用是什么关系?如何体现?答:信息安全理论为信息安全技术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信息安全技术是信息安全理论的体现,并为信息安全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信息安全应用是信息安全理论和技术的具体实践。

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安全平台和安全管理来体现。

安全理论的研究成果为建设安全平台提供理论依据。

安全技术的研究成果直接为平台安全防护和检测提供技术依据。

信息安全概论试题及答案(2024年继续教育)

信息安全概论试题及答案(2024年继续教育)

信息安全概论一、单选题1.在以下人为的恶意攻击行为中,属于主动攻击的是(A)。

A.数据篡改及破坏B.数据窃听C.数据流分析D.非法访问2.数据完整性指的是(C)。

A.保护网络中各系统之间交换的数据,防止因数据被截获而造成泄密B.提供连接实体身份的鉴别C.防止非法实体对用户的主动攻击,保证数据接受方收到的信息与发送方发送的信息完全一致D.确保数据数据是由合法实体发出的3.以下算法中属于非对称算法的是(B)。

A.DESB.RSA算法C.IDEAD.三重DES4.在混合加密方式下,真正用来加解密通信过程中所传输数据(明文)的密钥是(B)。

A.非对称算法的公钥B.对称算法的密钥C.非对称算法的私钥D.CA中心的公钥5.以下不属于代理服务技术优点的是(D)。

A.可以实现身份认证B.内部地址的屏蔽和转换功能C.可以实现访问控制D.可以防范数据泄密6.包过滤技术与代理服务技术相比较(B)。

A.包过滤技术安全性较弱、但会对网络性能产生明显影响B.包过滤技术对应用和用户是绝对透明的C.代理服务技术安全性较高、但不会对网络性能产生明显影响D.代理服务技术安全性高,对应用和用户透明度也很高7."DES是一种数据分组的加密算法,DES它将数据分成长度为多少位的数据块,其中一部分用作奇偶校验,剩余部分作为密码的长度?”(B)。

A.56位B.64位C.112位D.128位8.黑客利用IP地址进行攻击的方法有:(A)。

A.IP欺骗B.解密C.窃取口令D.发送病毒9.防止用户被冒名所欺骗的方法是:(A)。

A.对信息源发方进行身份验证B.进行数据加密C.对访问网络的流量进行过滤和保护D.采用防火墙10.屏蔽路由器型防火墙采用的技术是基于:(B)。

A.数据包过滤技术B.应用网关技术C.代理服务技术D.三种技术的结合11.SSL指的是:(B)。

A.加密认证协议B.安全套接层协议C.授权认证协议D.安全通道协议12.CA指的是:(A)Certificate AuthorityA.证书授权B.加密认证C.虚拟专用网D.安全套接层13.以下关于计算机病毒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C)。

《信息安全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信息安全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信息安全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1、请说出平时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以及当时的解决方案。

答:略。

2、什么是信息安全?答: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

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3、什么是P2DR2动态安全模型?答:P2DR2动态安全模型研究的是基于企业网对象、依时间及策略特征的(Policy,Protection,Detection,Response,Restore) 动态安全模型结构,由策略、防护、检测、响应和恢复等要素构成,是一种基于闭环控制、主动防御的动态安全模型,通过区域网络的路由及安全策略分析与制定,在网络内部及边界建立实时检测、监测和审计机制,采取实时、快速动态响应安全手段,应用多样性系统灾难备份恢复、关键系统冗余设计等方法,构造多层次、全方位和立体的区域网络安全环境。

4、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有哪些?答: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有物理层安全威胁,网络层安全威胁,操作系统层安全威胁,应用层安全威胁,管理层安全威胁等。

5、信息安全实现需要什么样的策略?答:信息安全的实现需要有一定的信息安全策略,它是指为保证提供一定级别的安全保护所必须遵守的规则。

实现信息安全,不但靠先进的技术,也得靠严格的安全管理、法律约束和安全教育。

6、信息安全的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答:信息安全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早在20 世纪初期,通信技术还不发达,面对电话、电报、传真等信息交换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第二阶段: 20 世纪60 年代后,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进入了实用化和规模化阶段;第三阶段: 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得到极大开放,由此产生的信息安全问题跨越了时间和空间。

信息安全概论习题答案

信息安全概论习题答案

信息安全概论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概论1.什么是信息技术?答:笼统地说,信息技术是能够延长或扩展人的信息能力的手段和方法。

本书中,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视频、音频以及语音信息,并且包括提供设备和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也有人认为信息技术简单地说就是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trol。

2.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完整性(Integrity)(2)保密性(Confidentiality)(3)可用性(Availability)(4)不可否认性(Non-repudiation)(5)可控性(Controllability)3.信息安全的威胁主要有哪些?答:(1)信息泄露(2)破坏信息的完整性(3)拒绝服务(4)非法使用(非授权访问)(5)窃听(6)业务流分析(7)假冒(8)旁路控制(9)授权侵犯(10)特洛伊木马(11)陷阱门(12)抵赖(13)重放(14)计算机病毒(15)人员不慎(16)媒体废弃(17)物理侵入(18)窃取(19)业务欺骗等第2章信息保密技术1.密码学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第一个阶段:从几千年前到1949年。

古典加密计算机技术出现之前密码学作为一种技艺而不是一门科学第二个阶段:从1949年到1975年。

标志:Shannon发表“CommunicationTheoryofSecrecy System”密码学进入了科学的轨道主要技术:单密钥的对称密钥加密算法第三个阶段:1976年以后标志:Diffie,Hellman发表了“New Directions of Crypto graphy”开创了公钥密码学的新纪元。

2.设计分组密码的主要指导原则是什么?实现的手段主要是什么?答:a.为了保证密码的安全性,Shannon提出的混乱原则和扩散原则。

《信息安全概论》

《信息安全概论》
物理威胁 系统漏洞造成的威胁 身份鉴别威胁 线缆连接威胁 有害程序等方面威胁。
第1讲 信息安全概论
整理ppt16
物理威胁
1、偷窃
网络安全中的偷窃包括偷窃设备、偷窃信息和偷窃服务等内容。
2、废物搜寻 从废弃的打印材料或的软盘中搜寻所需要的信息。
3、间谍行为
省钱或获取有价值的机密、采用不道德的手段获取信息。
主动攻击: 修改数据流或创建一些虚假数据流。常采用数据加 密技术和适当的身份鉴别技术。
第1讲 信息安全概论
整理ppt13
网络安全攻击
❖截获 • 以保密性作为攻击目标,表现为非授权用户通过 某种手段获得对系统资源的访问,如搭线窃听、 非法拷贝等。
❖中断 • 以可用性作为攻击目标,表现为毁坏系统资源, 切断通信线路等。
“安全是相对的,不安全才是绝对的”
第1讲 信息安全概论
整理ppt23
信源、信宿、信息之间的关系
H.否认信息
C.非法认证
G.非法信息
1.产生
信源
2.互相信任 3.传递信息
信宿
D.窃听信息
E.修改信息
信息
B.破坏信源
F.窃听传递情况
A.非法访问
第1讲 信息安全概论
整理ppt24
§1.6 信息安全的目标
网络安全物理基础 操作系统:Unix/Linux/Windows 网络协议:TCP/IP/UDP/SMTP/POP/FTP/HTTP
第1讲 信息安全概论
整理ppt31
攻击技术
1、网络监听:自己不主动去攻击别人,在计算机上设置 一个程序去监听目标计算机与其他计算机通信的数据。
2、网络扫描:利用程序去扫描目标计算机开放的端口等, 目的是发现漏洞,为入侵该计算机做准备。

信息安全概论

信息安全概论

信息安全概论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和信息基础设施,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以保证其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修改、破坏和干扰。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信息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因为信息的泄露、篡改和丢失可能会对个人、企业甚至国家造成严重的损失。

因此,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对于保障个人和组织的信息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包括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机密性是指信息只能被授权的用户访问和使用,不被未授权的用户获取。

完整性是指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篡改,保持原始状态。

可用性是指信息系统需要随时可用,不能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信息不可访问。

这三个概念是信息安全的基石,需要在信息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行中得到充分的保障和体现。

其次,信息安全的原则主要包括最小权限原则、责任分工原则、可追溯原则和安全防护原则。

最小权限原则是指用户在使用信息系统时,只能拥有最小必要的权限,这样可以减少信息泄露和滥用的可能性。

责任分工原则是指在信息系统中,各个角色和部门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权限,形成一套清晰的管理体系。

可追溯原则是指对信息系统中的操作和事件都应该进行记录和追踪,以便发生安全事件时能够快速定位问题和查找责任。

安全防护原则是指在信息系统中应该采取多层次、多措施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等方面。

最后,信息安全需要全员参与,包括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

技术手段包括安全设备、安全软件、安全协议等,可以有效地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

管理手段包括安全政策、安全培训、安全审计等,可以规范用户行为,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

只有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相结合,才能够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的信息系统。

综上所述,信息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进行保障。

只有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制定科学的安全策略,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才能够有效地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信息安全概论

信息安全概论

信息安全概论信息安全是指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中的信息进行保护,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修改、破坏、泄露和干扰。

在当今数字化的社会中,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和个人都需要重视的重要问题。

信息安全的主要目标是保护信息的完整性、机密性和可用性。

完整性指的是确保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修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机密性指的是保护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人或者实体访问和获取;可用性指的是保障信息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被合法用户访问和使用。

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访问控制:通过身份验证、授权和审计等手段,管理用户对信息系统和数据的访问权限,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或者程序访问敏感信息。

2. 加密技术:通过加密算法和密钥管理技术,保护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未经授权的人所读取或修改。

3. 安全审计和监控:通过记录和分析系统的访问和操作行为,及时发现异常操作和安全事件,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

4. 网络安全:保护网络设备和通信协议的安全,防止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

5. 应用安全:保护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的安全,防止应用漏洞被攻击者利用。

信息安全是一个持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需要不断更新技术手段和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只有通过全面的安全策略、技术手段和人员培训,才能构筑一个相对安全的信息系统和网络环境。

信息安全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信息安全事关国家的安全和发展,事关企业的经营和利益,也事关个人的隐私和权益。

因此,各国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该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问题,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保护信息不受侵害。

首先,信息安全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企业对信息的依赖性变得越来越强。

企业需要保护自己的商业秘密、客户资料和财务数据等重要信息,避免信息泄露或被篡改,以确保自身的长期发展。

此外,企业在日常运营中还需要面对各种风险,例如网络攻击、数据丢失、员工疏忽等,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信息安全政策和规范,增加信息安全投入和技术创新,提高信息安全的防护水平。

信息安全概论总复习总结(5篇)

信息安全概论总复习总结(5篇)

信息安全概论总复习总结(5篇)第一篇:信息安全概论总复习总结信息安全概论总复习总结1、根据TCP/IP协议,共有0-65535个端口,可分为私有端口、注册端口、公认端口,其中公认端口的范围为:0——1023;私有端口的范围为:49152——65535;注册端口的范围为:1024——49151。

2、IPSec通过安全策略为用户提供一种描述安全需求的方法,允许用户使用安全策略来定义保护对象、安全措施以及密码算法等。

3.IPsec的加密算法只用于(ESP协议)。

4.计算机病毒的特性有(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破坏性)。

5.特洛伊木马的特性主要有(隐蔽性、欺骗性、特殊功能性)。

6.一个典型的PKI系统组成主要有(公钥证书、证书管理机构、证书管理系统、围绕证书服务的各种软硬件设备以及相应的法律基础)。

7.包过滤和代理是两种实现防火墙功能的常见技术,其中包过滤技术工作在(网络层)层,代理防火墙工作在(应用层)层。

8.包过滤防火墙的过滤依据主要有(ip源地址;ip目的地址;协议类型;tcp或udp的目的端口;tcp或udp的源端口;icmp消息类型;tcp报头的ack位。

)9.按照检测技术的不同,可以将入侵检测分为(异常检测系统和误用检测系统),按照数据来源,可以分为(基于主机检测系统和基于网络检测系统)。

10、信息安全模型P2DR模型中各个字母分别代表(策略、防护、检测、响应)。

11、常用的服务及其对应的端口号。

ftp:21〃22,http:80,telnet:23,snmp:161,SMTP:25,POP3:11012、运行保护中各保护环对应的内涵。

(安全操作系统的运行保护是基于一种保护环的等级结构实现的,这种保护环称为运行域,一般的系统设置了不少于3—4个环,理解可答可不答)R0:操作系统,它控制整个计算机系统的运行;R1:受限使用的系统应用环,如数据库管理系统或事务处理系统;R2:应用程序环,它控制计算机对应用程序的运行;R3:受限用户的应用环,他控制各种不同用户的应用环。

信息安全概论

信息安全概论

信息安全概论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信息安全技术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因此,对信息安全进行全面认知,并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信息安全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对信息安全概念进行概括,以便加深人们对信息安全的认知。

首先,信息安全指的是保护计算机系统及其数据以及确保其数据安全传输的一系列技术手段。

它主要包括安全管理、安全服务、安全通信和安全等级等几个方面,旨在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其中,安全管理是信息安全的基础,它涉及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实施、维护、改造和管理。

它包括安全计划、安全评估、安全体系结构等内容,旨在为信息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持。

安全服务包括身份认证、数据完整性检查、非授权访问检查、日志管理、边界安全等,以保护信息系统免受未经授权访问或破坏。

安全通信使用加密算法和公钥基础设施(PKI)等技术,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安全等级是信息安全体系的核心,它是指通过安全服务和安全设计来确保信息系统安全性的评估等级,可以对信息系统进行细分,并采取不同的安全策略以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此外,信息安全还涉及可操作性、可访问性和可用性等方面。

可操作性要求信息系统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操作良好,系统性能也相对稳定;可访问性要求用户可以顺利访问信息系统并正确使用;可用性要求信息系统可以在指定的时间点的有效率地提供服务。

综上所述,信息安全是指保护信息系统及其数据安全的一系列技
术措施,包括安全管理、安全服务、安全通信和安全等级等方面,以及可操作性、可访问性和可用性等方面。

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已被充分认识,今后有必要更加重视和投入到信息安全领域,从而保护信息系统及其有效传输。

《信息安全概论》教学大纲

《信息安全概论》教学大纲

《信息安全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信息安全概论》是一门介绍信息安全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信息安全的基本认识和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技术,能够识别和预防常见的安全威胁,并具备常见安全问题的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建立正确的信息安全意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信息安全。

二、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技术;3.能够识别和预防常见的安全威胁;4.具备常见安全问题的解决能力;5.建立正确的信息安全意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信息安全。

三、教学内容1.信息安全概述1.1信息安全的定义1.2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1.3信息安全的目标和基本原则2.信息安全基础知识2.1密码学基础2.1.1对称密码与非对称密码2.1.2常见加密算法和协议2.2认证与访问控制2.2.1身份认证技术2.2.2访问控制模型和机制2.3安全通信和网络安全2.3.1安全通信的基本原理2.3.2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技术2.4安全存储和安全操作系统2.4.1安全存储的基本原理2.4.2安全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3.常见安全威胁与防护3.1计算机病毒和蠕虫3.1.1计算机病毒和蠕虫的定义和特征3.1.2常见计算机病毒和蠕虫的防范措施3.2网络攻击与防范3.2.1木马和僵尸网络3.2.2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3.2.3网络攻击的防范措施3.3数据泄露与隐私保护3.3.1数据泄露的风险和危害3.3.2隐私保护的基本方法和原则4.信息安全管理4.1信息安全评估与风险管理4.1.1信息安全评估的基本流程和方法4.1.2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2信息安全政策与法规4.2.1信息安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4.2.2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的知识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安全问题和解决方法。

3.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进行主题讨论和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 网络攻击技术
l 9.2.1 网络探测 l 9.2.2 网络窃听 l 9.2.3 网络欺骗 l 9.2.4 拒绝服务攻击 l 9.2.5 数据驱动攻击
9.2.1 网络探测
l 网络探测的基本步骤
l 踩点:指攻击者利用各种攻击和技巧,以正常合法 的途径对攻击目标进行窥探,对其安全情况建立完 整的剖析图。常用方法:搜索引擎、域名查询、网 络勘察。
广播风暴和噪声。 l 网络滥用:合法用户越权使用计算机,获取网络资
源。 l 网络入侵:非法用户非法进入系统和网络,获取控
制器和网络资源。 l 网络干扰:对计算机和网络运行进行干扰。 l 网络破坏:攻击网络、篡改数据、毁坏系统。
9.1.2 黑客技术简介
l 黑客技术定义
l 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缺陷和漏洞的发现,以及针 对这些缺陷实施攻击的技术。
l 缺陷:软件缺陷、硬件缺陷、网络协议缺陷、管理 缺陷和人为的失误。
l 本质:研究网络安全漏l 黑客常用术语
l 肉鸡:比喻那些可以随意被我们控制的电脑。 l 后门:入侵者成功获取目标主机的控制权后,通过
植入特定的程序,或者修改系统设置,留下秘密陷 门。通过该陷门,入侵者却可以轻易地与目标主机 建立连接,达到重新控制的目的。 l SQL注入:通过把SQL命令插入到Web表单递交 或输入域名或页面请求的查询字符串,最终达到欺 骗服务器执行恶意的SQL命令。
9.1.2 黑客技术简介
l 黑客常用术语
l 木马:是一种特殊的程序代码,被植入主机运行后 ,会获取系统控制权限,进而秘密窃取系统的敏感 数据文件,甚至远程操控主机。
l 网页木马:表面上伪装成普通的网页文件或是将自 己的代码直接插入到正常的网页文件中。当有人访 问时,网页木马就会利用对方系统或者浏览器的漏 洞自动将配置好的木马(服务端)下载到访问者的 电脑上来自动执行。
l 信息收集:利用公开协议或工具收集尽量多的关于 攻击目标的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目标的操作系 统类型及版本,目标提供哪些服务,各服务器程序 的类型与版本以及相关的社会信息。
9.1.2 黑客技术简介
l 黑客攻击的实施阶段(入侵型攻击)
l 获得权限:利用收集的目标系统信息,找到系统的 远程漏洞,然后利用该漏洞获取一定的权限。
l 学习技术:通过阅读RFC文档,不断学习互联网上 的新技术,并深入理解掌握技术机理。
l 伪装自己:伪装自己的IP地址、使用跳板逃避跟踪 、清理记录扰乱对方线索、巧妙躲开防火墙等。
l 发现漏洞:黑客要经常学习别人发现的漏洞,努力 自己寻找未知漏洞,并从海量的漏洞中寻找有价值 的、可被利用的漏洞进行试验。
l 挂马:指在网站文件中放入网页木马或者将代码潜 入到对方正常的网页文件里,以使浏览者中马。
9.1.2 黑客技术简介
l 黑客常用术语
l rootkit:rootkit是攻击者用来隐藏自己的行踪和 保留root访问权限(管理员权限)的工具。
l 免杀:通过加壳、加密、修改特征码、加花指令等 等技术来修改程序,使其逃过杀毒软件的查杀。
信息安全概论
2020年4月25日星期六
第九章 网络安全
l 9.1 网络安全概述 l 9.2 网络攻击技术 l 9.3 网络防御技术
9.1 网络安全概述
l 9.1.1 网络安全威胁 l 9.1.2 黑客技术简介 l 9.1.3 网络攻击特点 l 9.1.4 网络攻击趋势
9.1.1 网络安全威胁
l 网络安全威胁的产生原因
安全威胁
不可避免的人为因素
操作失误 ... 设计错误
人为因素
恶意攻击
内部攻击 外部攻击
蓄意破坏 ... 病毒威胁 主动攻击
被动攻击
中断 篡改 伪..装. /假冒
嗅探 流..量. 分析
9.1.1 网络安全威胁
l 网络安全的类别
l 网络崩溃:硬件故障或软件故障导致系统崩溃。 l 网络阻塞:网络配置和调度不合理,导致出现网络
l 加壳:就是利用特殊的算法,将EXE可执行程序或 者DLL动态连接库文件的编码进行改变(比如实现 压缩、加密),以达到缩小文件体积或者加密程序 编码,甚至是躲过杀毒软件查杀的目的。
9.1.2 黑客技术简介
l 黑客攻击的准备阶段
l 确定攻击的目的:确定攻击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即给对方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常见的攻击目的有破 坏型和入侵型两种。破坏型攻击只是破坏攻击目标 ,使其不能正常工作。入侵型攻击通过获得一定的 权限来达到控制攻击目标的目的。
l 隐蔽性:人为恶意攻击的隐蔽性很强,不易引起怀 疑,作案的技术难度大。
l 多样性: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恶意攻击的手段 和目标变得多样化。
9.1.4 网络攻击趋势
l 网络攻击的发展趋势
l 入侵者难以追踪 l 拒绝服务攻击频繁发生 l 攻击者需要的技术水平逐渐降低但危害增大 l 攻击手段更加灵活,联合攻击急剧增多 l 系统漏洞发现加快,攻击爆发时间变短 l 垃圾邮件问题严重 l 间谍软件、恶意软件威胁安全 l 无线网络、移动手机渐成安全重灾区
l 利用漏洞:通过漏洞获取系统信息,侵入系统内部 窃取机密数据或破坏系统,或者进一步寻找下一个 目标。
9.1.3 网络攻击特点
l 网络攻击的特征
l 智能性:从事恶意攻击的人员大都具有相当高的专 业技术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l 严重性:涉及到金融资产的网络信息系统恶意攻击 ,往往会由于资金损失巨大,而使金融机构和企业 蒙受重大损失,甚至使其破产。
l 权限提升:利用远程漏洞获取的往往是普通用户的 权限,这就需要进一步利用本地漏洞来提升权限, 常常是提升到系统管理员权限。
l 痕迹清除:清除系统日志中留下的痕迹。 l 种植后门:为了方便下次再进入目标系统,黑客会
留下一个后门,特洛伊木马就是后门的最好范例。
9.1.2 黑客技术简介
l 黑客必经之路
l 互联网Internet的开放性与共享性 l TCP/IP协议的漏洞 l 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系统软件的漏洞 l Office、PDF Reader等应用软件的漏洞 l 误操作、管理漏洞等人为因素
9.1.1 网络安全威胁
l 安全威胁的分类
自然灾害:雷电,地震,火灾,水灾... 非人为因素
系统故障:硬件失效,软件故障,电源故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