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案件审理工作制度(精)

合集下载

纪检监察案件审理方案

纪检监察案件审理方案

纪检监察案件审理方案1. 前言纪检监察案件审理是维护党纪国法和纪检监察机关权威的重要一环,它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成败。

为了加强纪检监察案件审理工作,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制定详细、科学的纪检监察案件审理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2. 案件筛选规定纪检监察机关应该对每件涉嫌违反党纪国法的案件进行及时调查核实,对查实的纪检监察案件进行登记备案。

其中,审理的先决条件是权责明确、证据确凿、应当交付司法机关处理的案件。

3. 案件分配纪检监察机关应该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按照一审、二审、补诉等审理程序,分配给各个审理机构进行审理。

同时,要加强交流、协调,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提高办案效率及质量。

4. 审理机构组成纪检监察案件审理机构应该根据立案要求和案情、审理程序的需要,合理安排审理中需要的法官、检察官、书记员、技术人员等工作人员。

5. 审理前准备(1)初审:初审应该按照程序要求进行,通常分为纪律审查和初步核实两个过程。

在审理前应该对案件材料进行全面分析和研判,核实证据,了解被告人情况,梳理案情档案。

(2)二审:二审应该在初审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庭前会议、质证、辩论等程序,进一步审查案件事实、认定罪名、评估刑罚、处理程序上错误、认定部分主观因素等。

6. 审理程序纪检监察案件的审理程序应该分为几个重要步骤,包括开庭、出具传票、行使检查权(计算机取证、现场检查、勘验、演示等)、举行听证、进行庭审、进行判决等程序。

7. 审理文书纪检监察案件审理的成果应该以文书形式进行记录和保留,文书分为初审和二审的判决书、裁定书、调查、审查、核实报告等。

8. 督查验收纪检监察机关应该定期对纪检监察案件审理工作进行督查验收,检查各审理机构在程序操作、法律适用、文书书写和办案流程等方面是否符合要求。

同时,也应该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及时提出纠正措施和整改建议,强化工作效果,提升工作水平。

9. 总结制定科学合理的纪检监察案件审理方案,对于提高案件审理质量和效率,稳定机关工作秩序,确保党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决策和部署落到实处,发挥重大作用。

纪委办公室、监察室案件审理工作流程

纪委办公室、监察室案件审理工作流程

纪委办公室、监察室案件审理工作流程1.受理案件应认真审查案卷材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完备。

材料不齐全,手续不完备,不符合受理条件的,不予受理,并告知调查组或有关人员补办手续和补报材料。

司法机关作出生效判决、裁定、决定书后移送的案件,直接作程序性立案后,进入程序性受理。

2.收到移送审理的案件后,(1)分管案件审理工作的领导根据查审分开的原则,指定审理人员,一般案件应由两人审理,一人主审;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应组成两人以上的审理组进行审理,并确定一人主审。

审理人员根据需要,可在调查工作开展后,适时提前介入,了解情况,开展审理工作。

(2)审理案卷过程中,①要着重审核调查报告和错误事实见面材料认定的事实和证据材料,弄清楚全部错误事实的经过,弄清楚受审查人有哪些错误,每一错误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后果、本人应负的责任,以及产生错误的主客观原因;②要审核鉴别证据是否真实,是否与案件有联系,来源是否合法,证据是否充分,是否能把案件事实证明清楚,所得出的结论是否是惟一的,证据之间是否有矛盾,有了矛盾是否能得到合理排除;③要审核案件的定性是否准确,是否符合违纪构成的要件。

适用法律法规是否公正有效,用语是否准确严谨;④要审核受审查人员是否应该给予处分,是否有从轻、从重、减轻、加重的情节,所给的处分是否恰当,如不恰当,要提出处理意见和依据;⑤要审查调查案件的程序是否合法,是否履行了规定的手续,在调查取证过程中是否采用了非法手段等,切实做到审查案件实体与审查办案程序并重。

⑥审理中,如发现事实不清,证据不充分,应作补充调查或退调查组补充调查,如对调查报告中所认定的事实有重要改变,应及时报告领导,并与受审查人所在单位、组织联系。

3.在对案件的事实、证据、定性、处理及办案程序等环节进行全面审核后,应当与受审查人进行审理谈话,听取其陈述或申辩,并做好谈话记录,特别是要给予撤职以上重处分、本人意见大、案情复杂以及调查组内部分歧较大的案件,必须派专人与受审查人谈话。

纪检监察案件审理工作制度(精)

纪检监察案件审理工作制度(精)

纪检监察案件审理工作制度纪检监察案件审理工作制度纪检监察案件审理工作制度一、案件审理工作规范标准㈠、事实清楚1、构成错误事实的基本要求(时间、地点、人员、情节、前因、后果、责任)齐全,成为一个完整的事实体系。

2、所认定的事实无疑,主要情节具体详细,叙事用语确切明晰, 判断结论准确,符合逻辑。

3、对有关人员的责任要分清主次,直接或间接,对造成的损失危害和影响作出恰如其分的表述。

4、调查报告、审理报告、复查复审报告等主要材料陈述的事实要层次清晰, 详略得当,称谓正确,对问题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和产生错误的主客观原因要陈述清楚.5、材料的措词用语和格式要符合办案专用公文的要求,语言逻辑规范,叙事言必有据,不夸张和形容。

㈡证据确凿1、违纪案件的证据必须由纪检监察工作人员或党组织、行政部门委派的人员进行索取或收集。

2、证据必须客观真实、充分有利、准确无误,能够确认事实真相,足以证明事实真伪,排除其他的可能性.3、证人证言一人一正,一事一正。

要把所证实的问题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等具体情节书写清楚。

4、被检查人的亲友作为知情人出具的证明,要有他人印证或其他佐证。

5、证言材料要有证人的签字、盖章(手印),并注明工作单位和职务。

复制材料要注明复制人、复制时间及出处,加盖原保存单位的公章。

拍摄的事物照片及其影印件要注明原物存放单位和地点。

6、证言材料必须用钢笔或毛笔书写,字迹清晰,易于辨认。

7、非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案件,作党纪、政纪处理时,必须有摘抄、复制的主要证据及有关的结论材料。

8、证据应认真审查鉴别,剔除错证、伪证和与案件无关的证据。

9、鉴别后的有效证据,不得涂改或弃毁,移送时不得任意取舍。

10、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必须确凿充分,在没有物证、书证的情况下,必须有两个以上证据才能定案。

11、被审查人对认定的错误事实有不同意见的,证据要能够充分证实他的申诉是否有理。

㈢定性准确1、是一种问题的只能作出一种定性结论;是多种问题的要分别定性;性质一时难以确定的,可采取写实的方法作出结论。

规章制度:市纪检监察系统案件交叉审理实施办法(试行)

规章制度:市纪检监察系统案件交叉审理实施办法(试行)

规章制度:市纪检监察系统案件交叉审理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充分利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案件审理人才资源,推动审理业务交流,提高案件办理质量,有效解决基层查办案件存在查审分离难、定性量纪难、公平公正处理难等问题。

根据《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审理工作条例》、《关于纪检监察机关严格依纪依法办案的意见》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纪律审查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案件交叉审理,是指在市纪委监察局的协调下,县(区)之间或市直部门(单位)之间将需要审理的案件进行交叉移送,由对方的审理部门或审理人员进行审理的案件审查方式。

第三条案件交叉审理工作严格遵循《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审理工作条例》和《监察机关审理政纪案件的暂行办法》规定的基本原则的同时,还要坚持依纪依法、统一协调、灵活高效、互助互学的原则。

第二章交叉审理的案件第四条县(区)或市直部门(单位)纪检监察机关查办的下列案件可实行交叉审理。

1、自办案件;2、申诉复查案件;3、上级交办的适宜交叉审理的案件。

第五条交叉审理的案件由各县(区)纪委监察局、市直单位派驻纪检组申请,也可以由市纪委监察局在统计的全市立案案件中直接指定。

第三章交叉审理的程序第六条各县(区)纪委监察局、市直单位派驻纪检组对案件调查结束或申诉案件受理后,可向市纪委监察局申请交叉审理,报送《交叉审理案件呈报表》一式三份(表样附后)。

第七条对申请交叉审理的案件,由市纪委监察局案件审理室审查,提出是否进行交叉审理,以及由哪个单位承办审理等办理意见,报请分管领导审批。

对批准交叉审理的案件,由审理室将签批的《交叉审理案件呈报表》分别发送呈报单位和承办单位,建立交叉审理关系;对不进行交叉审理的案件回复报送单位。

市纪委监察局指定的交叉审理案件,由审理室拟定审理承办单位并报分管领导同意后,印发《交叉审理案件通知书》,通知案件调查单位和审理承办单位,建立交叉审理关系。

第八条案件交叉审理呈报单位收到签批的《交叉审理案件呈报表》,或者案件调查单位接到市纪委监察局指定交叉审理案件的通知后,填写《案件移送审理登记表》,将案件材料装订成检查卷,在三个工作日内与承办单位办理移送手续。

审理室工作制度范本

审理室工作制度范本

审理室工作制度范本一、总则为确保案件审理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提高案件审理质量,根据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审理工作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设立审理室,作为案件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负责对本级纪委直接检查处理和各镇、县直单位报批或备案的案件进行审理。

2. 审理室主任负责审理室的日常工作,对案件审理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和管理。

三、工作职责1. 审理室负责审理本级纪委直接检查处理和各镇、县直单位报批或备案的案件,确保案件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审理室负责承办党员、监察对象对本级纪委作出的党纪政纪处分或其他处理及对各镇、县直单位作出的复查决定的异议申诉等申诉案件,处理、督办申诉信件。

3. 审理室负责承办应当由乡(科)级党委、纪委批准但需要比照处理的案件和其他需要处理报县纪委备案的案件。

4. 审理室负责承担县监察局的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承办县监察局给予行政处分的解除工作。

5. 审理室负责承办各镇、县直单位和本级纪委机关有关部门征求案件审理室意见的案件。

6. 审理室负责起草案件审理、申诉复查、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和解除行政处分工作的程序性规章制度,指导全县纪检监察系统的相关业务工作。

7. 审理室负责本部门干部日常管理和监督,承办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四、工作程序1. 案件受理:审理室对收到的案件材料进行审核,确保材料齐全、手续完备。

2. 案件审查:审理室对案件的事实、证据、程序、处理意见等进行审查,确保案件符合法律法规和党的纪律要求。

3. 集体审议:审理室组织集体审议,形成审理意见。

4. 处分执行:审理室对审理意见进行整理,向相关单位或个人送达处分决定,并监督执行。

五、工作纪律1. 审理室工作人员应当严守工作纪律,保持清正廉洁,不得泄露案件信息,不得滥用职权,不得循私舞弊。

2. 审理室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

3. 审理室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价。

案件审查工作制度

案件审查工作制度

案件审查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案件审查工作,确保审查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案件审查工作应当坚持依法审查、客观公正、公开透明、效率优先的原则。

第三条案件审查工作由专门机构负责,审查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第四条案件审查工作应当使用规范的审查程序和审查方法,确保审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案件审查的组织和人员第五条案件审查工作由各级监察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专门机构负责。

第六条审查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二)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三)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第七条审查人员应当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案件审查工作。

三、案件审查的程序第八条案件审查工作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一)接受案件;(二)初步审查;(三)详细审查;(四)提出审查意见;(五)制作审查报告;(六)送达审查结果。

第九条接受案件时,审查人员应当对案件的来源、案由、当事人等信息进行登记。

第十条初步审查时,审查人员应当对案件材料进行审核,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案件,应当及时退回。

第十一条详细审查时,审查人员应当全面、客观、公正地审查案件材料,必要时可以进行现场勘查、询问当事人或者其他有关人员。

第十二条提出审查意见时,审查人员应当根据案件事实、证据和法律规定,提出处理建议。

第十三条制作审查报告时,审查人员应当将审查过程、审查意见和其他有关情况,制作成书面报告。

第十四条送达审查结果时,审查人员应当将审查报告和其他有关材料,送达当事人或者相关单位、个人。

四、案件审查的要求第十五条审查人员应当依法行使职权,严格遵守审查程序,确保审查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

第十六条审查人员应当客观、全面地审查案件材料,不得主观臆断、偏听偏信。

第十七条审查人员应当保守案件秘密,不得泄露案件涉及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信息。

案件审理内部工作制度

案件审理内部工作制度

案件审理内部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案件审理工作,确保案件审理的公正、公平、公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案件审理工作应当坚持依法审理、客观公正、严谨高效、保密安全的原则,确保案件审理工作质量。

第三条案件审理工作由专门机构负责,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法律专业知识和审理能力,严格遵守本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

二、案件受理第四条案件受理部门应当对受理的案件进行初步审查,确保案件符合受理条件。

第五条案件受理部门应当及时告知案件当事人受理情况,并告知其相关权利和义务。

第六条案件受理部门应当对案件材料进行归档管理,确保案件材料齐全、完整。

三、案件审理第七条案件审理部门应当对案件事实、证据、法律适用等方面进行审查,确保审理工作客观公正。

第八条案件审理部门应当召开审理会议,集体讨论案件审理情况,形成审理意见。

第九条案件审理部门应当将审理意见提交给领导机关,由领导机关作出决定。

第十条案件审理部门应当对领导机关的决定进行执行,确保决定得到有效实施。

四、案件质量评查第十一条案件质量评查应当定期进行,对案件审理工作的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

第十二条案件质量评查应当包括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法律适用正确、程序合法、文书规范等内容。

第十三条案件质量评查结果应当反馈给案件审理部门,并提出整改要求。

五、保密工作第十四条案件审理工作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应当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确保信息安全。

第十五条审理人员应当签订保密协议,承诺保密事项,违反保密规定的,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六、工作协作第十六条案件审理部门应当与相关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共享案件信息,协同推进案件审理工作。

第十七条案件审理部门应当加强与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案件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七、培训和考核第十八条案件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

纪检监察部门案件审理管理规定

纪检监察部门案件审理管理规定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纪检监察部门案件审理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保证办案质量,实现案件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全面履行纪捡监察部门案件审理职能,制定本规定。

2 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各单位纪检监察部门案件审理工作的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3.1 案件审理程序
是指纪检监察机关的案件审理部门,对本级纪检监察机关调查结束的案件和下级纪检监察机关呈报审批的案件,按照审理工作的原则和要求,对案件的事实、证据、定性、处理以及办案手续程序方面进行审核,提出审理部门的意见,提请纪委常委会议或监察机关领导办公会议审查批准和执行监督的程序。

4 职责
4.1 审计监察处(以下简称党群工作处)
4.1.1 审查处理处职干部违犯党纪政纪的案件和复查的案件;
4.1.2 核对违纪案件的事实和证据;
4.1.3 分析认定案件的性质,提出正确的处理意见;
4.1.4 案件审理结果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规章制度:执纪审理工作规范

规章制度:执纪审理工作规范

执纪审理工作规范第一条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用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党员干部的行为,依纪依规开展执纪审理工作,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体现纪律检查的政治性,推动执纪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根据《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审理工作条例》、《关于审理党员违纪案件工作程序的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执纪审理工作应当按照十八大以来中纪委对审理工作的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从执纪要求、执纪特色、执纪效率、执纪效果等四个方面,不断创新完善执纪审理方法,改进执纪监督问责方式,促进纪律审查工作与时俱进。

第三条执纪审理人员必须改变惯性思维,找准职责定位,聚焦审理主业,紧紧围绕纪律开展监督执纪问责,切实肩负起治“病树”、拔“烂树”、护“森林”的职责,充分发挥审理对纪律审查方式转型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努力服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大局。

第四条执纪审理部门与纪律审查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纪依法履行职责,建立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和工作责任机制,形成各审查部门和审理部门之间既有监督制约,又需互相配合的共识,保证纪律审查工作质量。

第五条严格遵循“二十四字”办案基本要求,牢固树立实体审核与程序审查并重的观念,依纪依法审理好每一起案件。

更多地综合运用谈话提醒、约谈批评、函询诫勉、组织处理(包括停职检查、职务调离、责令辞职、降职、免职等措施)、纪律处分等方式处理违纪党员干部,真正把纪律和规矩挺到法律前面,挺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前沿。

(一)事实清楚。

一是所认定的事实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必须能真实地、客观地再现事物的本来面貌;二是必须能够反映违纪事实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包括错误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手段、主客观原因、造成的后果以及有关人员的责任等;三是必须能够准确地概括出违纪人员究竟犯了哪些错误,而每一条错误究竟错在什么地方。

(二)证据确凿。

一是证据必须真实,经得起现实和历史的检验;二是证据必须与案件有内在的联系,证据与错误事实相符;三是证据必须充分,足以证明错误事实,能使得出的结论是唯一的;四是证据之间不能有矛盾。

纪检监察案件审理工作

纪检监察案件审理工作

(三)谈话。
4、和受审查人谈话
审理人员在对案件全面审核后,在案件提请本级党委会议或局长办公会议决定前,一般情况下,应派人与受审理人员谈话,特别是给予撤职以上重处分,本人意见大,案情复杂以及纪检监察机关内部意见分岐较大的案件,必须派专人与受审查人谈话,核对事实,听取本人意见。
(4)对坚持错误的受审查人,应进行批评教育,但不能用引诱、威胁、压服的手段。
(5)在谈话时应作好谈话记录,并要有受审查人逐页签字。
(四)拟出审理报告。
案件审理报告,是指审理人员对移送的案件进行审理之后,向本级党委会议或局长办公会议作出的关于案件的事实、证据、定性、处理以及办案手续等方面审理意见的书面报告。它是案件审理公文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
(3)附件名称。如果有附件,顺序列出附件名称。
(4)审理部门署名
(5)成文日期
(6)主审人、协审人、审核人签名
审理报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标题:一般由受审查人员的姓名、违纪案件的性质以及公文的种类组成。
(2)正文:包括导语、被调查人的基本情况、违纪事实认定的(不能认定的写明原因)、定性及处理意见、结束语。在写被调查人基本情况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现任职务要全面而准确,如有党内职务的,要写明党内职务,包括党委委员和党组成员的职务。因为这涉及到处理权限和处理程序的问题。②如果以前受过处分,应写明何时因何原因,由何单位决定或批准给予何种处分。③如果被调查人员的错误不是发生在现任职务上,要写明他犯错误时所担任的职务及任职时间。④如被调查人员已离退休或停职检查、免职,或被司法机关拘留、逮捕,应写清楚。
三、案件审理程序
审理案件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程序是用纪检监察条规的形式固定下来的。《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审理工作条例》、《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审理党员违纪案件工作程序的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监察机关调查处理政纪案件办法》、《监察机关处理不服行政处分申诉办法》、《监察部关于监察机关直接行使行政处分权的程序问题的通知》等纪检监察条规,对审理违犯党纪、政纪案件和审理申诉案件的审理程序、批准程序、执行程序都作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审理案件一定要按照这些规定的方法和程序办理。

审理、查办案件工作制度

审理、查办案件工作制度

审理、查办案件工作制度
审理、查办案件工作制度是指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为了规范和指导工作流程,保证案件审理、查办工作的合法性、公正性和高效性,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和规定。

审理、查办案件工作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案件受理制度:规定受理案件的条件、程序和责任分工等,确保案件能够迅速、准确地被受理和登记。

2. 审理程序制度:明确案件的审理程序,包括开庭审理、调查取证、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判决宣告等,确保案件的公正、公开和迅速审理。

3. 证据收集和审查制度:规定收集、保管、审查证据的程序和要求,确保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4. 审判组织制度:规定法官、书记员、法警等在整个审判过程中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审判工作的有序进行。

5. 协助执行制度:规定协助执行案件的程序和要求,包括执行文书的送达、财产查封、扣押和变卖等,确保案件的有效执行。

6. 中止和终结案件制度:明确中止和终结案件的情形和程序,包括撤诉、调解、和解、审判结果执行等,确保案件能够及时、妥善地终结。

审理、查办案件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提升司法机关的工作效能和公信力,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纪检监察系统办案制度范本

纪检监察系统办案制度范本

纪检监察系统办案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纪检监察系统的办案工作,确保办案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纪检监察系统办案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一)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则;(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三)依法依纪、严格规范的原则;(四)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五)公开透明、接受监督的原则。

第三条纪检监察系统办案工作应由专门的纪检监察机关或者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

第四条纪检监察机关应当配备专职办案人员,保证办案工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

二、办案程序第五条纪检监察机关收到反映问题的线索后,应当及时进行初步核实,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判断。

第六条初步核实后,纪检监察机关认为需要进一步调查的,应当报请领导批准,并指定专人负责调查工作。

第七条调查工作应当采取询问、查阅、复制、勘验、鉴定、调取证据材料等方式进行,调查人员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并向被调查人说明调查事项和调查依据。

第八条调查结束后,纪检监察机关应当根据调查结果,依照相关规定作出处理决定。

第九条对涉及严重违纪违法的问题,纪检监察机关应当及时向同级党委报告,并按照有关规定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条纪检监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应当保护举报人、证人、被调查人等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得泄露案件涉及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三、办案纪律第十一条纪检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纪律要求,不得有以下行为:(一)干预或者插手其他案件的办理;(二)泄露案件涉及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三)刑讯逼供、暴力取证或者采用其他非法手段收集证据;(四)违反规定处理问题线索;(五)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和纪律要求的行为。

四、监督与责任第十二条纪检监察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办案监督机制,对办案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办案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

党的纪检监察机关案件审理工作条例

党的纪检监察机关案件审理工作条例

党的纪检监察机关案件审理工作条例(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1987年7月14日颁发)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党章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结合案件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案件审理工作,是对违反党的纪律的案件的审核处理工作,是党的纪律监察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检查处理党员或党组织违反党纪的重要环节。

作好案件审理工作,对正确处理违反党的纪律的案件,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端正党风;对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的贯彻执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

第三条审理党员党组织违犯党的纪律的案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以事实为依据,重证据,不主观臆断,不带框框。

对于处理错了的案件,一经发现,坚决改正。

第四条对犯错误的同志,必须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对他们耐心地进行教育,根据其错误,恰当处理,既反对惩办主义,又不得姑息、迁就。

第五条处理党员或党组织违反党的纪律的案件,必须坚持严肃慎重、区别对待的原则。

违纪必究,严肃处理,不能含糊敷衍。

但在处理的时候,必须慎重从事。

对具体案件,要具体分析其错误事实、性质、情节和危害,根据不同情况,做不同处理。

第六条对于违反党的纪律的党员,必须坚持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不论其职务高低,贡献大小,资历长短,都要严肃查处,决不容许有不受党纪约束的特殊党员。

第七条对党员和党组织的处分,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由党委和纪委集体讨论决定。

不允许任何个人或少数人决定和批准对党员或党组织的处分。

第八条审查处理违犯党的纪律的案件的人员,需要回避的,经批准后实行回避。

第二章任务和职责范围第九条案件审理的工作任务是:审查处理党员、党组织违反党的纪律的案件和复查案件。

实事求是的核对违反党的纪律的案件的事实材料,审核鉴别证据根据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分析认定问题的性质,按照党章的规定和党对犯错误党员的一贯政策以及规定的程序,正确地处理违反党的纪律的党员或党组织。

纪检监察案件审理报告(精简版)

纪检监察案件审理报告(精简版)

纪检监察案件审理报告纪检监察案件审理报告文章标题:纪检监察案件审理报告/-找文章到2016年以来,在市纪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办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新颁布的党内法规和其他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政策水平和依纪依法审案能力,不断增强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把我办案件审理工作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

现将我办纪检案件审理工作报告如下:一、领导重视,为案件审理提供组织保证办党组认为案件审理是查办违纪案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理违纪案件的一项法定程序,是贯彻从严治党方针、正确执行纪律、严厉惩处各种违纪违法分子的重要保证,也是保障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合法权利的重要途径。

办党组对案件审理工作非常重视。

为此,我们始终把纪检监察审理紧紧抓在手上,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网络,进一步细化措施,全面推行案件审理责任制,把案件审理与业务工作同布置、同检查。

二、加大业务学习,提高案件审理工作水平加强业务学习是提高案件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把案件学习摆上重要位置,纳入案件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

办党组认真组织学习了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新颁布的党内法规和其他法律法规,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了案件审理是查办案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案件查处工作的法定程序。

做好案件审理工作,是依纪依法办案、提高办案质量的重要保证,并在纪检监察案件审理实践中切实贯彻执行。

在学习中不断改进学习方式方法,注重把学习和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结合起来。

三、严格依纪依法审理案件,确保办案质量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严格依纪依法审理案件是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新形势下案件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纪检组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全面履行党章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切实保证纪检监察机关所办案件的质量。

审理室的工作制度

审理室的工作制度

审理室工作制度一、总则(一)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审理室是负责对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进行审理、复议、复查和申诉办理等工作的重要部门,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审理室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1. 依法依规依纪办事,确保案件审理工作的合法性、合规性、公正性。

2. 事实为据,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

3. 公开透明,接受监督,确保案件审理工作公正无私。

4. 注重预防,教育与惩治相结合,促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

二、工作职责(一)审理室的主要职责:1. 对直接检查处理和报批或备案的案件进行审理。

2. 承办党员、监察对象对委厅作出的党纪政纪处分或其他处理不服,对地(厅)级党组织、政府(部门)作出的复议复查(复审复查)决定不服的申诉案件,及其他需要由委厅办理的申诉案件,处理、督办委厅收到的申诉信件。

3. 承办应由地(厅)级党委、纪委批准但需要比照处理的案件和其他需要比照处理报省纪委备案的案件。

4. 承担省监察厅的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承办省监察厅给予的行政处分的解除工作。

5. 承办地(厅)级党组织、政府(部门)和委厅机关有关部门征求案件审理室意见的案件。

6. 起草、贯彻执行案件审理、申诉复查、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和解除行政处分工作的程序性规定,指导全省纪检监察系统的相关业务工作。

7. 负责本部门干部日常管理和监督,承办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审理室工作人员的职责:1.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本工作制度,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案件审理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

2. 积极参加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案件审理工作质量。

3. 严格遵循保密规定,妥善保管案件材料,确保信息安全。

4. 自觉接受监督,严格遵守廉洁自律规定,做到清正廉洁。

三、工作程序(一)案件审理程序:1. 接收案件:审理室收到案件材料后,应及时进行登记,明确案件来源、案件类型等基本信息。

案件审理工作制度

案件审理工作制度

案件审理工作制度1 背景本制度主要描述分公司纪委案件审查工作结束后移交审理部门进行案件审理工作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分公司、各分公司、各直属企事业单位纪委。

2 术语案件审理工作,是指对审查结束的违犯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案件所进行的审核处理工作。

案件审理工作是纪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理违犯党纪案件的必经程序和最后环节。

3 前接制度《立案审查工作制度》(BGC-B05-BD-02.4)。

4 制度描述4.1 审核材料审查室移送相关案件材料,审理室对其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不符合条件的暂缓受理或不予受理。

C1/R1人民法院对党员依法判决,通过案件管理部门移送《刑事判决书》后,案件审理部门予以审理。

C2/R14.2 核对违纪事实谈话案件审理后,审理部门组成2人或2人以上审理小组(审理人员与审查人员分离),制作谈话方案。

,由分管领导批准。

与被审查人谈话前,向被谈话人出示《权利义务告知书》告知其权利与义务,与被审查人谈话,核对违纪事实、听取辩解意见、了解相关情况。

谈话中发现新线索,经分管领导批准后反馈审查部门。

被审查人逃匿、疾病等特殊情况,经分管领导批准后可不进行核对违纪事实谈话。

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的,可不进行核对违纪事实谈话。

C1/R14.3 案件审理审理组审核案件材料,形成阅卷笔录.对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经纪委主要负责人批准,退回案件审查部门重新审查。

需要补充完善证据的,经纪委分管领导批准,退回案件审查部门补充审查。

审理组对案件进行审理后形成审理报告讨论稿。

审理部门室务会议研究,经纪委主要负责人审批后形成正式审理报告,审理报告应在审理部门接受审理后1个月内出具,内容包括被审查人基本情况、审查简况、违纪违法或者职务犯罪事实、涉案财物处置、审查部门意见、审理意见等。

C2/R14.4 案件处理4.4.1审理报告提交纪委委员会议研究,如被审查人为分公司党委管理的党员干部,应在纪委委员会议审议前向分公司党委主要负责人报告。

规章制度:制定案件审理内部工作制度

规章制度:制定案件审理内部工作制度

规章制度:制定案件审理内部工作制度规章制度:制定案件审理内部工作制度为进一步规范案件审理工作,提高案件审理质量,根据《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审理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审理室结合实际,制定内部工作制度。

一、专人负责审理凡属立案调查需追究党、政纪责任的案件,在纪律审查终结后都必须经过审理程序。

移送审理须经形式审核(预审),对符合移送条件的,按程序审批后,填写《案件移送审理登记表》,办理案件交接手续。

对不符合移送条件的,暂缓受理或不予受理,由案件承办部门补齐相关证据材料。

根据案情确定两人或两人以上进行审理,并明确一人主审,审理中坚持以事实为依据,重证据,不主观臆断,不带框框。

如发现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责任不明,手续、材料不齐全或违纪人员对事实结论提出异议的,必须进行补证、补查或补办。

从正式受理之日起一个月内审理结束(疑难案件除外)。

审理结束后,形成审理报告提交案件审理小组集体审议,案件审理小组集体审议后,按程序报州纪委书记办公会、州纪委常委会或州监察局局长办公会议集体研究,作出党、政纪处分决定。

未经审理的案件,不得作出定性处理。

二、提前介入审理只有在案件承办部门已查清主要违纪事实并提出倾向性处理意见后,经领导批准,方可提前介入审理。

提前介入审理的案件,应当是重大案件或者案情复杂、疑难、分歧意见较大,或者是领导交办急需处理的案件。

提前介入审理前,必须由案件承办部门与案件审理部门沟通后提出意见,报经分管案件检查和分管案件审理的领导共同批准后方可实施。

坚持查审分离原则,审理人员不参加调查取证,不以查代审或以审代查,防止查审不分。

提前介入不代替正式审理,提前介入后反馈的意见,不作为案件审理部门定案最终意见,调查结束后,案件承办部门移送审理,案件审理室进行正式审理。

三、做好审理谈话审理人员在对案件的事实、证据、定性、处理及办案程序、手续等进行全面审核后,与受审查人谈话。

谈话内容:一是核对被审查人的基本情况;二是就案件事实听取被审查人意见;三是就办案程序、调查主体在案件调查过程中有无违规违纪行为以及其他应核对的事项向受审查人了解情况;四是对受审查人进行党纪政纪教育。

纪工委案件审理室 区纪工委案件监督管理室工作制度

纪工委案件审理室 区纪工委案件监督管理室工作制度

纪工委案件审理室区纪工委案件监督管理室工作制度__区纪工委案件监督管理室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__区纪工委案件监督管理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监督管理工作规则(试行)》(中纪发〔20__〕2号)的通知及相关党内法规,结合__区纪工委案件监督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指的案件监督管理工作,是指纪工委案件监督管理室和专门人员依照有关规定对纪工委和各镇(街)纪委查办案件工作及其相关事项进行监督检查、管理协调的活动。

第三条 __区纪工委开展案件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规则。

纪工委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案件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案件监督管理工作坚持监督检查与协调指导相结合、监督管理与服务保障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管理科学、监督有力、协调高效、服务到位、制度健全、运行规范。

第五条 __区纪工委应当定期研究、部署案件监督管理工作,讨论、决定案件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事项。

案件监督管理负责人列席__区纪工委研究案件的有关会议。

第六条 __区纪工委其他负有案件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履行职责。

案件监督管理室应当加强协调配合。

第二章工作职责第七条案件监督管理室履行下列职责:(一)对重要案件线索进行集中管理;(二)对查办案件的相关工作进行组织协调;(三)对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四)对上级交办和领导批办的案件及相关事项进行督促办理;(五)对查办案件及其有关的专项工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六)其他应当由案件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的事项。

第八条案件监督管理室对__区纪工委以及各镇(街)纪委案件监督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第三章工作内容和程序第一节线索管理第九条案件监督管理室对下列案件线索进行集中管理:(一)信访部门转送的__区党工委管理的党组织、党员干部和行政监察对象的案件线索和纪工委在自办案件中涉及的线索;(二)上级纪委监察局交办的或者批办的案件线索;(三)其他科室和职能部门按照规定移交的案件线索;(四)下级党委管理的党组织、党员干部和行政监察对象的重大案件线索;(五)其他需要由案件监督管理室管理的案件线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检监察案件审理工作制度
纪检监察案件审理工作制度纪检监察案件审理工作制度
一、案件审理工作规范标准
㈠、事实清楚
1、构成错误事实的基本要求(时间、地点、人员、情节、前因、后果、责任)齐全,成为一个完整的事实体系。

2、所认定的事实无疑,主要情节具体详细,叙事用语确切明晰, 判断结论准确,符合逻辑。

3、对有关人员的责任要分清主次,直接或间接,对造成的损失危害和影响作出恰如其分的表述。

4、调查报告、审理报告、复查复审报告等主要材料陈述的事实要层次清晰, 详略得当,
称谓正确,对问题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和产生错误的主客观原因要陈述清楚。

5、材料的措词用语和格式要符合办案专用公文的要求,语言逻辑规范,叙事言必有据,不夸张和形容。

㈡证据确凿
1、违纪案件的证据必须由纪检监察工作人员或党组织、行政部门委派的人员进行索取或收集。

2、证据必须客观真实、充分有利、准确无误,能够确认事实真相,足以证明事实真伪,排除其他的可能性。

3、证人证言一人一正,一事一正。

要把所证实的问题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等具体情节书写清楚。

4、被检查人的亲友作为知情人出具的证明,要有他人印证或其他佐证。

5、证言材料要有证人的签字、盖章(手印),并注明工作单位和职务。

复制材料要注明复制人、复制时间及出处,加盖原保存单位的公章。

拍摄的事物照片及其影印件要注明原物存放单位和地点。

6、证言材料必须用钢笔或毛笔书写,字迹清晰,易于辨认。

7、非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案件,作党纪、政纪处理时,必须有摘抄、复制的主要证据及有关的结论材料。

8、证据应认真审查鉴别,剔除错证、伪证和与案件无关的证据。

9、鉴别后的有效证据,不得涂改或弃毁,移送时不得任意取舍。

10、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必须确凿充分,在没有物证、书证的情况下,必须有两个以上证据才能定案。

11、被审查人对认定的错误事实有不同意见的,证据要能够充分证实他的申诉是否有理。

㈢定性准确
1、是一种问题的只能作出一种定性结论;是多种问题的要分别定性;性质一时难以确定的,可采取写实的方法作出结论。

2、定性要恰如其分,不得拔高或敷衍淡化。

3、定性用语要确切严密,不能出现歧意。

4、引用政策法规内容要恰当具体,写明条款出处,不可断章取义,牵强附会。

5、要把确定违纪性质与分析危害、追究当事人责任分开叙述,不得混为一谈。

㈣处理恰当
1、确定处理结论的轻重,要有政策依据和衡量尺度,处理决定与所犯错误的性质及危害程度要相对应。

2、处理的对象应是本案所查清的错误事实,对于以前所处
理的错误可在履历中写明,不能新老错误捆在一起,作为本案处理的依据。

3、受理的主体应是违纪党员、行政监察对象或是违纪党组织本身,不能株连无辜。

4、处理违纪案件时,对违纪情节、动机、手段、责任、后果、违纪人员的一贯表现及认错态度要全面衡量。

违纪者的态度好坏要有具体事实,不能将其合理申辩者看作态度不好而加重处理。

5、处理要轻重适度,经得起实践检验,防止畸轻畸重。

6、对于应追究违纪者法纪责任的案件,应在作出党纪、政纪处理决定的同时,提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建议。

㈤手续完备
1、受理违法违纪案件,要完备立案手续。

2、对违纪党员的处理除特殊情况外,要经支部大会讨论,并通知本人参加。

3、支部大会讨论的结论,要反映出支部党员数,参加会议人数和表决情况。

4、党组织对违纪党员的处分决定和所依据的事实材料要同受处分者本人见面。

5、本人对错误事实材料和处分决定提出不同意见,报案的党组织要做出有理有据的书面说明,不能回避实质问题。

6、对于上报审批的案件,有关党组织要提出具体明确的处理意见,并以党组织正式公文逐级呈报。

7、所有案件都要进行审理,写出审理报告,提交纪委、党委或行政讨论做出处理决定,并将处理决定送达本人和有关部门。

8、要按照审批权限办理报批手续,不能越权审批。

9、报批材料要齐全,要符合纪检监察机关文书材料要求。

10、按规定应备案的案件,要及时呈送上级纪委备案,备案材料按规定报送。

11、需要通报的案件,要另行整理材料,不得用批复或处分决定代替通报。

12、结束后应及时向上一级纪委审理部门报送案件材料。

13、结束后应在两个月内,按要求搞好案件材料的立卷归档。

二、案件审理工作程序
㈠受理
受理案件材料要求:
1、呈报审批的案件应具备下列材料:⑴呈报审批的请示;⑵调查报告、审理报告及主要证据材料;⑶处分决定及所依据的错误
事实书面材料;⑷被调查人的检查和对处分决定的意见;⑸对被调查
人所提意见的说明。

2、纪检监察室立案调查移送的案件应具备以下材料:⑴立案依据;⑵调查报告和全部证据材料;⑶错误事实书面材料、被调查人对错误事实的意见及调查部门对其意见的说明;⑷被调查人的检查材料;⑸与案件有关的其他材料。

3、申诉案件的提出应具备下列材料:⑴不服党纪、政纪处分的申诉书;⑵原处分决定书、复审决定书的复制件;⑶具体申诉请求和理由。

4、呈报备案的案件应具备下列材料:⑴呈报备案的报告;⑵调查报告;⑶处分决定和依据的错误事实材料;⑷被处分人对处分决定的意见及党组织或纪检监察室
对其意见的说明。

㈡审理
1、案件移交审理后,指定专人承办,一般案件由两人审理,特别重要或复杂的案件由两人以上审理,其中一人主办。

2、承办人在审理中,要审查核实:⑴被调查人犯有哪些错误,每一错误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原因及造成的后果、有关人员的责任;⑵证据是否确凿、充分,证据之间有无矛盾;⑶根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党纪、政纪处分规定,判断所认定的错误性质是否准确,提出的处分是否恰当;⑷调查活动和手续是否符合规定的程序和要求;⑸被调查人如对错误事实提出不同意见,有关组织和调查部门的说明能否将其所提的问题说明清楚。

3、审理中,如发现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有关人员责任不明时,主动同被调查人的所在部门交换意见,确需补充证据的,由被调查人的所在部门予以补证;经分管领导同意也可直接调查补证;必要时,可以同被调查人核对错误事实,听取其陈述和申辩。

4、案件涉及专业技术问题或具体业务政策规定的,可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

5、审理承办人草拟审理报告,经集体讨论,提出结论性意见。

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⑴被调查人的基本情况;⑵经审理后认定的错误事实和主要证据;⑶被调查人的申辩及对该申辩的说明;⑷对案件性质的认定及政策法规依据;⑸移送或呈报部门的意见;⑹对被调查人的处理意见。

6、审理报告经负责人审核后,连同移送或呈报部门的有关材料一并提请院纪委办公会议研究决定。

7、经院纪委办公会研究后,分不同情况办理有关手续。

8、凡给予处分或免于处分的案件,按干部管理权限将处分决定或免予处分的结论抄送组织人事处。

9、案件处结后,承办人按有关规定将案件材料立卷归档(一人同时受党纪、政纪两种处分的可立一个卷)。

10、按照处分权限所作出的处分决定从批准之日起生效。

处分决定或批复送受处分人一份。

㈢、复查(复审)、复议(复核)
1、对不服党纪、政纪处分的申诉案件,一般由原作出处分决定的单位进行复查、复审。

2、申诉案件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和《监察机关处理不服从行政处分申诉的办法》立案办理。

3、审理申诉案件应指定原承办本案以外的人员办理。

4、审理申诉案件,必须调阅原案的全部材料,按审理违纪案件的要求进行全面审查,不受申诉内容的限制。

必要时可直接调查核实或与原办案部门共同调查核实。

如果原证据与复查(复审)、复议(复核)时所取得的证据有矛盾,应认真鉴别真伪。

5、承办人对申诉案件复查(复审)、复议(复核)后,在提出意见经讨论的基础上,写出复查(复审)或复议(复核)报告。

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⑴、原案处理的经过,原处分决定或复查(复审)决定认定的事实和处理结论;⑵、申诉的请求和理由;⑶、复查(复审)或复议(复核)的情况和认定的事实、证据、定性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等;⑷、复查(复审)或复议(复核)意见;⑸、经院纪委办公会研究审定后,按批准权限办理。

6、申诉案件经复查(复审)、复议(复核)后,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⑴、维持原处理决定或复查(复审)决定;⑵、变更原处理决定或复查(复审)决定;⑶、撤消原处理决定或复查(复审)决定。

7、院纪委作出复查(复审)或复议(复核)决定,应制作复查(复审)或复议(复核)决议书。

决议书应载明下列事项:⑴、申诉人的基本情况;⑵、原作出处分决定或复查(复审)决定的部门名称;⑶、原作出处分决定或复查(复审)决定所认定的主要错误事实、性质及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⑷、申诉的主要请求和理由;⑸、复查(复审)或复议(复核)后所认定的事实性质、理由及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⑹、复查(复审)或复议(复核)结论;⑺、落款、日期。

8、复查(复审)或复议(复核)决
定书,应送达申诉人和原作出处分决定或复查(复审)决定的部门,并由申诉人签署意见。

9、对上级党委、政府或上级纪检监察机关交办的申诉案件,及时办理并报告处理结果。

如果决定撤消或改变原处分决定或结论是上级机关批准的,要报请原批准给予处分的机关审批。

㈣、备案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呈报和受理备案案件。

[,感谢原作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