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两只小狮子
《两只小狮子》语文教案

《两只小狮子》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两只小狮子》。
学生能够掌握的生字词:狮子、草原、勇敢、朋友等。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和词汇运用的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培养关爱朋友的情感。
学生能够启发思考,培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两只小狮子》是一篇关于两只小狮子在草原上成长的故事。
课文通过讲述两只小狮子的冒险经历,展现了友谊、勇敢和智慧的主题。
2.2 生字词学习:学生学习和掌握生字词:狮子、草原、勇敢、朋友等。
教师通过示范、拼写和造句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生字词。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狮子是什么样子的吗?”3.2 朗读课文: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引导学生跟读,纠正发音错误。
3.3 理解课文: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小组讨论4.1 分组: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成员相互合作。
4.2 讨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问题如:“你觉得两只小狮子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4.3 分享讨论结果: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作业内容: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和生字词。
学生选择一个生字词,用它造一个句子。
5.2 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交给教师。
教师批改作业,给予评价和建议。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词汇运用能力。
评价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6.2 评价方法: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教师通过作业批改,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作业完成情况。
小学一年级语文《两只小狮子》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两只小狮子》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两只小狮子》原文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
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
一棵小树问懒狮子:“你怎么不学点儿本领啊?”懒狮子抬起头来,慢吞吞地说:“我才不去吃那苦头呢!”小树说:“那你以后怎样生活呢?”懒狮子说:“我爸爸和妈妈是林中的大王,凭着他们的地位,我会生活得很好!”这话被狮子妈妈听到了,她对懒狮子说:“孩子,将来我们老了,不在了,你靠谁呢?你也应该学会生活的本领,做一只真正的狮子!”【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两只小狮子》教案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12个词语。
理解7个字。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
使学生知道应该从小锻炼生活的本领,不应该总依赖父母。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指导朗读实行识字教学,了解“刻苦、懒洋洋”等词的意思。
弄清懒狮子的不练功的原因,读懂狮子妈妈的话。
难点:有些生字音不容易读准,有些生字的字形易与熟字混淆。
课前准备1、生字生词卡片。
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3、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形象揭题1、出示狮子彩色图画。
问:这是什么动物?(狮子)狮子是一种可厉害的动物啦,大家称它为森林。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相关狮子的课文:(板书课题:23两只小狮子)学生读课题。
3、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了两只小狮子的什么事呢?请大家打开书。
二、初读课文1、听课文录音,注意良好的听读习惯的培养。
2、学生充分地、自由地、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词、句注意读边贯,不读破。
3、开火车分段请学生读课文。
其他同学对照前面读书要求,认真听,听后实行评议。
三、导读课文1、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
这两只小狮子的表现可一点儿都不一样。
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读第二段,把讲它们不同表现的词句圈画下来,再读一读。
2、学生汇报圈画的词,教师指导理解词语,练习朗读这两句话。
2023年《两只小狮子》教案_1

2023年《两只小狮子》教案2023年《两只小狮子》教案1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学、“演”中悟。
2、设计多种活动,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
3、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留下足够的空间为学生张扬个性、激扬灵性服务。
教学目标1、通过读中感悟,对课文进行再创造。
2、积累ABB型的叠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明白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生活本领、不能依靠父母生活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狮子捕食的镜头。
二、以“开火车”的形式读生字卡片。
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自读一、二自然段,思考两只小狮子学本领时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2、汇报自读结果3、让学生自由做动作理解“懒洋洋”一词,再读读相关语句。
四、合作探究学习三至七自然段,读中感悟,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1、同桌分角色朗诵,研究讨论每个角色的语气该怎样读,并探讨可以给这些角色设计什么样的动作。
2、合作表演。
3、学生评价表演,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教师在原文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合理建议记录下来,适时进行朗读指导。
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积累ABB型的叠词。
学生说到“懒洋洋”这样的提示语时,请他们根据自己的积累,再说出几个这样的叠词,并读一读。
五、扩展活动——引导学生续编故事。
1、同桌合作续编故事。
2、自由汇报。
3、通过续编的故事,说说自己喜欢哪只狮子。
六、再次巩固生字。
学生把课前拿到的小词卡片贴在挂图的相应位置上并带读。
七、指导写“练”、“习”两字。
小组互相评价。
你认为哪个字写得好,就对同桌夸一夸自己写的字。
八、每日积累。
让学生从本课中找到喜欢的词语,并记住它。
2023年《两只小狮子》教案2一、教学要求:1、学会11个生字词,会用“应该,本领,真正”三个词练习说话。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不应该依赖父母生活,而应从小就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道理。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两只小狮子

用应该、本领、真正三个词练习说话。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其义,培养 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
3.了解两只小狮子不同的表现,使学生知道应该从小锻炼生活 的本领,不应该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
4.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理解狮子妈妈的话。
使学生知道应该从小锻炼生活的本领,不应该依靠父母的本领和 地位生活。
表演讨论课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去动物园见过狮子吗?今天我们学习第十三课《两 只小狮子》。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中是两只怎样的小狮子? 三、识记生字。
同学们,我们想进一步了解这两只小狮子,那么通过学习课文才 能知道,我们先扫清学习课文的障碍,先学习生字、生词,然后才能 更好地去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
2.看课后田格中的生字,再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及由生字组 成的词。
3.读准生字的读音,读出生字组成的词。
4.识记生字。
5.再读课文,注意生字及生词在句子中的位置,边读边想生字 词在句中的意思。
四、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1.自己小声读课文,想一想本课介绍的是两只怎样的小狮子。
2.边读课文,边对照插图,你能说一说每幅插图的意思吗?五、 学文。
一读课文,质疑 1.学习课文 1,2 自然段。
1 谁愿意读一读 1,2 自然段?指名读,其它同学边听边思考, 这是两只怎样的小狮子,读出有关句子。
2 随着学生读句子,老师出示句子进行分析。
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①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滚、扑、撕、咬是什么意思?②整天一 词你是怎么理解的?今天练一会儿,明天练一会儿这叫整天吗?整天 是指从早到晚都在练,所以称刻苦。
观察第一幅插图,哪只是非常刻苦的小狮子,哪只是懒洋洋什么 也不干的小狮子?3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语文一年级下人教版27课《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课题:两只小狮子教材分析:《两只小狮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7课,是一篇童话。
课文通过两只小狮子学习本领时不同行为的比较和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教育,告诉学生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生活本领,不能依靠父母生活。
本文篇幅较长,表现形式以对话为主。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天真可爱,班里的孩子对童话故事类的课文非常感兴趣。
加之通过一个多学期的语文学习,班里的学生对于课文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喜欢模仿各种语气、神态、动作进行朗读和表演。
学生们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
可以说,在这方面,学生初步具有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欲望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人物性格,读出人物说话语气。
2.复习本课二类字,学习“练”“习”两字。
3.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感悟,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懂的自立的重要性,懂得从小不依赖父母的道理。
课型:讲读课课时:第二课时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从小不依赖父母的重要性。
教具学具:课件、两只小狮子的图片、词语卡片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看,(课件出示狮子图片)它是谁?生齐声:狮子2.板书“狮子”,狮,什么结构什么旁?生:左右结构反犬旁,子,轻声范读,齐读3.在你印象里,狮子是什么样的?生:凶猛的、恐怖的、可怕的、百兽之王……4.师: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威猛的狮子妈妈生下了两个孩子,他们就是——生:两只小狮子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7课《两只小狮子》,(课件图片)看看他们发生的故事。
补全课题“两只小狮子”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这里采用了“形象吸引”的方法来导入新课。
第一次评价狮子,旨在引发学生先前对狮子的感性认识,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巩固生字过渡:大家想要和两只小狮子见面也是有条件的,先来考考你们之前学的字词能过关吗?1.生字我会读齐读2.词语我会读开火车读跟读(设计意图:生字、词语的巩固帮助学生课文的更好学习。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两只小狮子》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两只小狮子》教案设计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中的一节课,主要学习内容为《两只小狮子》。
在学习本节课的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本节课还涉及到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掌握《两只小狮子》的基本内容及主题•熟练掌握“一只,两只,三只,四只……”等数词的用法•学会使用“是……的”句型进行句子的表达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的意识•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三、教学内容1.课文讲解:详细讲解《两只小狮子》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节中,掌握故事发展过程。
2.学生朗读:学生小组内自由分配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问题探究: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探究问题的答案。
如:•小狮子们为什么不肯去泼水?•小狮子们出门后,为什么碰到了很多动物?•小狮子们遇到了困难应该怎么办?4.反思总结: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反思总结,总结今日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自主探究(5分钟)在教师给出的时间内,让学生自主探究这篇课文的内容,让他们熟悉课文,进一步开展学习。
2. 朗读课文(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分配角色,互相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问题探究(2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探究问题的答案。
4. 课文讲解(10分钟)教师讲授《两只小狮子》的故事情节,帮助学生了解故事核心内容和主题,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
5. 课堂例子对话(15分钟)老师通过对话的方式,角色扮演,引导学生熟悉语文中的表达方式,并加强语言学习。
6. 反思总结(5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反思总结,总结今日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团队协作能力。
《两只小狮子》语文教案

《两只小狮子》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到的动物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背景知识。
(2)采用分角色朗读、情景模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引导学生学会勇敢面对困难,培养坚定的意志力。
(3)培养学生树立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3)了解动物特征和生活习性。
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课文中所涉及到的动物特点和生活环境的描绘。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法:采用分角色朗读、情景模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3. 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3. 生字词卡片。
4. 课堂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两只小狮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课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生字词,注意发音和词义。
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通过卡片、游戏等方式进行检测和巩固。
4. 分析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讨课文中所涉及到的动物特点和生活习性。
5.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语言表达和实践操作。
6. 小结与作业: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人教版一年级下《两只小狮子》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两只小狮子》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会写“练、习”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的本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树头饰,懒狮子头饰。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喜欢看动画片吗知道“辛巴”是谁吗2、你知道狮子都有哪些本领吗(演示狮子的本领“滚”“扑”“撕”“咬”,或者带领学生做动作理解“滚”“扑”“撕”“咬”)3、狮子是林中的大王,可它的本领是生来就有的吗二、学习课文学习第2自然段:1、课文中有两只小狮子也想成为林中的大王,可它们的表现却不一样,究竟哪点不一样,请认真看图专心听。
(演示动画课件)2、谁有勇气来当当小老师,用自己的话介绍图中两只小狮子的表现。
3、让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两只小狮子的表现的,请打开书,一起读读第2自然段。
4、你喜欢哪只小狮子能读出对它的喜爱吗(指名读)喜欢另一只小狮子吗(指名读)你们能读得和他们一样好吗(齐读)5、根据两只小狮子这时的表现,你认为哪只狮子可以成为林中的大王哪只不能呢学习第3~6自然段:1、是啊,小树也和你们一样,非常担心懒狮子。
它对小树说了些什么呢我们就来分组比赛朗读3~6自然段,不仅要比谁会读,更要比谁会听。
2、我们读的3~6自然段是小树和懒狮子的对话,同桌的小朋友,你们一个表演小狮子,一个表演小树,合作朗读这几段,行吗3、请两对孩子上台朗读(给孩子戴上头饰),其余学生评议。
4、老师邀请一个孩子合作读,其余学生评议。
5、小评委评了老师和小朋友的朗读,希望你们能够学学我们的优点,克服我们的不足,比我们读得更棒!6、请男生读小树的话,女生读懒狮子的话,男女生赛读。
7、听到你们读得那么好,我也想来参加,可以吗我的任务很简单,只读叙述的语言,你们的任务可就难了,既要读小树的话,又要读懒狮子的话,能行吗(师读叙述的语言,生读小树和懒狮子的话)第3自然段:读出担心的语气。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关于《两只小狮子》的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关于《两只小狮子》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两只小狮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内容新颖,故事性强。
通过两只狮子的不同表现,教育学生应该从小学习生活的本领,不依赖父母生活。
一、设计理念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索为基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架设连接生活与教材的桥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
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知识的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3、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
4、评价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促进个性发展,教学中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学习之中。
二、教学内容的重组加工《两只小狮子》这篇课文较长,而且故事情节性很强,为了突破串讲模式,我设计了整体阅读,交流体验的教学思路。
为了激发学生对于狮子这种动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特别筹备了一次小型班会,请同学们将课下搜集到的有关狮子的资料进行讲解展示。
学生通过图书、上网、电视、广播等各种途径搜集到了丰富而有趣的资料。
学生在这一过程获得的知识远远超过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
因此,课堂上老师提出你对狮子有哪些了解时,学生才会应答自如。
在研究学习,体验发现环节中,我将课文第一段的内容略去不讲,直插重点,压缩了教学时间。
在进行分角色朗读时,将课文中间的提示语删去不读,加快了语言的节奏,便于学生较快进入语言情境。
在情景再现环节,教师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只小狮子,拉近了课本与学生的距离,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实现了师生的互动、互进。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两只小狮子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两只小狮子教学目标1.认识“两只小狮子”这篇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2.掌握本篇课文的阅读方法,改善阅读技巧;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听说能力;4.养成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掌握主要故事情节;2.提高学生阅读课文的技巧,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1.板书:课题,课文标题,主要人物,故事情节,重点词语。
2.录音机和磁带;3.教学PPT。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板书,同时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听一遍,然后让学生猜猜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故事,并让学生说一下自己心中所想。
2. 阅读教师让学生开启教学PPT,阅读课文,并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要注意字音和字形;2.每个字都要认真看,有不懂的多听几遍;3.要按照顺序读,不要乱跳;4.不懂的地方要先猜猜,猜不出来再听老师解释。
3. 默读一段时间后,让学生读一遍课文,并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
4. 学习重点词语教师要求学生给出一些生词和重点词语,并为学生做解释。
5. 讲解故事情节教师向学生讲解课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6. 灵活运用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7. 讲评教师点评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
课堂作业1.默写本课文的主要故事情节;2.借鉴本篇故事,写一篇有关动物之间互助合作的小故事;3.在家里给爷爷奶奶或亲戚朗读本课文,获得亲朋好友的喜爱。
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本篇课文的主要故事情节,还能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技巧,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一年级语文下册《两只小狮子》教案、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们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在此基础上,本节课的学情分析如下:
1.知识储备: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汉字基础,能够自主阅读课文,但对于本节课的新词新字,仍需教师引导和讲解。
2.能力水平:学生在口头表达和听力理解方面有较好的表现,但在书写和词汇运用方面仍需加强练习。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总结。
4.教学过程:
a.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
b.学生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提炼。
2.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4.教学过程:
a.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故事中两只小狮子的表现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b.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鼓励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观点。
c.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点评和指导。
2.新课导入: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进行讲解。
3.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4.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道理,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5.巩固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6.总结拓展: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教师强调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两只狮子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两只狮子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理解故事《两只狮子》的内容,激发对阅读的兴趣。
2.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讲述故事《两只狮子》,让学生理解故事寓意。
2.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2.指导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故事书《两只狮子》3.纸和笔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PPT,展示两只狮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简要介绍两只狮子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述故事(1)教师讲述故事《两只狮子》,让学生认真听讲,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3.分析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两只狮子的行为,讨论为什么一只狮子成功,另一只狮子失败。
(2)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关爱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4.情境体验(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角色(狮子A、狮子B、小动物等),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角色扮演。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角色,理解故事寓意。
5.语言表达(1)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在情境体验中的感受。
(2)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教师出示PPT,展示相关名言警句,加深学生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7.课后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两只狮子》的故事。
(2)让学生结合故事,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团结协作的作文。
六、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教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两只狮子的表情有什么不同?”学生:“一只狮子看起来很凶,另一只看起来很温和。
”教师:“那你们觉得,这两只狮子会发生什么故事呢?”2.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表达的能力,教师可以这样引导: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只狮子的动作和表情,想象一下它们在说什么?”学生:“可能在讨论谁更强壮,谁更勇敢。
小学一年级语文《两只小狮子》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两只小狮子》教案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两只小狮子》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故事《两只小狮子》的内容;2.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能力;3.学习并认读生字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4.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教授和理解故事的内容;学习认读生字词。
2.教学难点: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表达。
三、教具和教材准备:1.教具:课件、图片、板书。
2.教材: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和学生们打招呼,引起学生们的注意。
2.通过练习大声朗读和一些小游戏的方式,热身学生的朗读能力。
Step 2:学习新知(15分钟)1.出示故事《两只小狮子》的图片,让学生们观察图片,猜测故事的内容。
2.指导学生们用简单的句子来描述图片,并帮助学生们理解句子中的生字词。
3.播放课件,展示故事的内容。
教师用简单的语言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并引导学生们跟读。
Step 3:理解故事(15分钟)1.教师和学生们共同回顾故事的内容,确认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2.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们进行讨论,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例如:“两只小狮子为什么离开了森林?”“小狮子们为什么要学鸟儿的歌?”等等。
Step 4:认读生字词(15分钟)1.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们认读故事中的生字词,并引导学生们说出每个字的读音。
2.教师修改学生在认读中的错误,并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
Step 5:小组合作(1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位代表来进行合作。
2.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份问题卡,小组合作回答问题,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前展示,并与其他组共享答案。
Step 6:总结与拓展(5分钟)1.教师总结故事的主要内容,并强调学生们在阅读时的关键点和要点。
2.要求学生们回家后,复述故事的内容,并继续认读故事中的生字词。
五、板书设计:《两只小狮子》生字词:小狮子、鸟儿、歌、高兴、飞、森林六、黑板设计:板书上要有故事的标题《两只小狮子》和重点生字词。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汉字基础和阅读能力,他们对于故事类课文有较高的兴趣。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两只小狮子》这个故事,进一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此时,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探索欲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4.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
2.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其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课文《两只小狮子》的基本情节,理解故事主题,掌握故事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和常用句型,如“懒惰”、“勤奋”、“成长”等。
2.能够正确拼读、书写本课生字词,如“狮”、“子”、“勤”、“快”等,并掌握它们的组词、造句。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其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4.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动物的情感,使其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通过故事中两只小狮子的形象,教育学生要勤奋努力,不怕困难,培养其自立、自强的品质。
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等,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两只小狮子》教案、教学设计

-故事中,两只小狮子各自有什么优点和不足?
-你认为怎样做才能像小狮子一样勇敢、独立?
4.情感体验分享:请学生与家长分享在课堂上关于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讨论,并谈谈自己的感受,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与成长。
5.创作练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以《两只小狮子》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或编写一个短小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4.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如填空、造句、复述等,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懂得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明白勤奋努力、独立自主的重要性,激发他们树立远大理想的信念。
3.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尊重他人的品质,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4.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针对小学一年级下册《两只小狮子》这一课,学情分析如下:本年龄段的学生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他们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字词基础和阅读能力,但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能力还有待提高。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狮子、大自然等元素,让学生感受到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分阶段教学,循序渐进:
-初读阶段: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认识生字、词语,了解故事大意。
-精读阶段:深入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小学一年级语文《两只小狮子》教案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两只小狮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会认“狮、贪、玩”等9个生字,会写“狮、又、玩”3个字。
1.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勤劳、刻苦学习,才能成为有用的人。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2通过讨论、分享,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狮子爸爸、妈妈对狮子的关爱,培养尊敬父母、热爱家庭的情感。
3.2树立勤奋刻苦、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1认识生字,正确书写生字。
1.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3理解课文寓意,培养勤奋刻苦的精神。
2.教学难点:2.1理解“刻苦学习”的意义,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2.2培养学生尊敬父母、热爱家庭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两张小狮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引发兴趣。
2.学习课文2.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注意停顿、语气。
2.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认识生字3.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3.2学生组内交流,分享生字的记忆方法。
3.3教师选取部分生字,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4.理解课文寓意4.1教师提问:小狮子为什么不能成为森林之王?5.情感教育5.1教师提问:小狮子的爸爸、妈妈为什么那么关心它?6.课堂小结6.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7.课后作业7.1家庭作业:①抄写生字,每个字写5遍。
②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8.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两只小狮子》,让学生认识到勤奋刻苦、尊敬父母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书写、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整体教学效果较好,但仍需在课后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四、教学评价2.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书写规范,正确率较高。
小学一年级语文《两只小狮子》教案(2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两只小狮子》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会写“练、习”等6个字。
学习积累“懒洋洋”这一类的词。
2.通过自主识字、交流等多种形式熟练地认、写生字。
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扩展想象等加深对不同角色的理解,体会狮子妈妈的话。
初步学会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3.内心喜欢阅读类似童话故事,愿意阅读更多的童话故事。
通过学习,喜欢文中的勤狮子,为懒狮子担忧,希望他能改正缺点,刻苦学习,渴望自己也是刻苦的“勤狮子”,长大成为“真正的狮子”。
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就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进行识字教学,了解“刻苦、懒洋洋”等词的意思。
弄清懒狮子的不练功的原因,读懂狮子妈妈的话。
教学难点:有些生字音不容易读准,有些生字的字形易与熟字混淆。
课前准备:1.生字生词卡片。
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3.朗读课文的录音。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1.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知道“辛巴”是谁吗?(针对学生回答简要介绍一下狮子王中的辛巴勇敢、自信、独立、坚强的形象。
)2.说说你对狮子的了解?(学生畅所欲言)3.那今天我们要学习27课《两只小狮子》,看看这又是两只怎样的小狮子?出示课题,随机学习“狮”的读音和字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认识生字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朋友用喜欢的符号画下来,借助拼音朋友,多读几遍。
2.4人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每小组都有一套生字卡片,请小组长领着小伙伴学习生字,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类总结,教给孩子识字方法。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检查自学:a、屏幕出示生字:自由大声读。
和同桌比一比谁读得更好,然后讨论一下哪些字的读要注意。
开火车读。
出出金点子,帮助大家记住这些字。
b、这些生字藏在了词语中,你还会读吗?同桌同学一起读,看读得快又对。
当个小老师带领大家读。
谁能从这些词语中找出abb的词语?再举几个这样类型的词语。
《两只小狮子》小学教案

《两只小狮子》小学教案《两只小狮子》小学教案「篇一」小学《两只小狮子》教案范文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一只小狮子非常勤奋,每天练习生活的本领;另一只却认为凭着父母的本领和地位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于是,就整天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
通过一勤一懒两只小狮子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教育,告诉学生,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生活的本领,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明白狮子妈妈话中的道理。
二、学习目标。
1、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会写“练、习”等6个字。
认识1个偏旁“丬”。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3、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的本领。
三、教学要点。
(一)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教学也应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
1、让学生利用汉语拼音自主认读生字,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向他人请教,达到会认、会读本课生字的目标。
2、教师最好范读不容易读准字音的字,如:声母是翘舌音的“狮”,韵母是后鼻音的“整、洋、将、应”。
3、鼓励学生探究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下列识记汉字的方法供大家参考:(1)换偏旁法:该、咬、洋。
(2)编儿歌法:吞:一口吞下天;口上有个天。
(3)组合法:狮、苦、靠、扑。
4、本课六个要求写的字,都比较难以写好,建议教师指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练”字第六笔是横折钩,不要少了横。
(2)“习”字的横折钩的折笔不能向左斜,一定要写正。
(3)“苦”字中间一横要写长。
(4)写“学”字时,上半部分一定不能超过横中线,要给下面的“子”留下空间,“子”字的横不能写得太靠下。
(5)“非”字要写得左右相等,两竖分别写在竖中线的两侧,“非”字的笔顺也要提醒学生注意:两边都是先竖后横。
(6)“常”字的上部分要比“学”字的上部分写得还要靠上,给下面的“口”和“巾”留下余地。
(二)朗读感悟。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两只小狮子》教案设计.doc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两只小狮子》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只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的本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狮子妈妈、懒狮子、勤狮子、小树的头饰。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明白狮子妈妈话中的道理。
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为使学生在上课伊始能较快地进l 2、寓教于乐,实现师生、生生互动。
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为学生展示生动、直观的画面,不仅仅是为了引学生入情入境,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运用头饰辅助教学,老师、学生戴着头饰表演,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进入角色进行体验的机会,实现了师生互动。
另外,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想一想,演一演等方式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中,进而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形成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现在老师就请大家看一段动画片,看看动画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课件演示)你了解狮子吗?愿意介绍一下狮子吗?(自由交流)想知道小狮子是怎样生活的吗?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两只小狮子的故事。
(板书课题,学生轻声齐读)二、创造条件,主体参与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之间再听读一遍。
(同桌一个读,一个听)3、指名读给全班同学听(学生互相评价)三、研究学习,体验发现1、两只小狮子都想成为林中,可他们的表现究竟有什么不同呢?请认真看图专心听。
(课件演示)2、学生介绍两只小狮子的表现。
3、指名读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读后评价。
4、懒狮子对小树说了些什么呢?请大家看画面(课件演示)5、同桌合作朗读小树和懒狮子的对话。
(分角色读)6、师生,男女生合作朗读。
7、懒狮子真会生活得很好吗?请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小组交流)四、情景再现,激活思维1、(师戴懒狮子头饰)我就是懒狮子,我认为我会生活的很好,你们为什么说不能呢?2、听狮子妈妈的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两只小狮子两只小狮子
综合课
1.学会本课 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用“应该”、“本领”、“真正”三个词练习说话。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其义,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
3.了解两只小狮子不同的表现,使学生知道应该从小锻炼生活的本领,不应该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
4.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理解狮子妈妈的话。
使学生知道应该从小锻炼生活的本领,不应该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
表演讨论
课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去动物园见过狮子吗?今天我们学习第十三课《两只小狮子》。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中是两只怎样的小狮子?
三、识记生字。
同学们,我们想进一步了解这两只小狮子,那么通过学习课文才能知道,我们先扫清学习课文的障碍,先学习生字、生词,然后才能更好地去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
2.看课后田格中的生字,再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
3.读准生字的读音,读出生字组成的词。
4.识记生字。
5.再读课文,注意生字及生词在句子中的位置,边读边想生字词在句中的意思。
四、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1.自己小声读课文,想一想:本课介绍的是两只怎样的小狮子。
2.边读课文,边对照插图,你能说一说每幅插图的意思吗?
五、学文。
(一)读课文,质疑:
1.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谁愿意读一读1,2自然段?指名读,其它同学边听边思考,这是两只怎样的小狮子,读出有关句子。
(2)随着学生读句子,老师出示句子进行分析。
“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
①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滚、扑、撕、咬”是什么意思?
②“整天”一词你是怎么理解的?今天练一会儿,明天练一会儿这叫整天吗?整天是指从早到晚都在练,所以称“刻苦”。
观察第一幅插图,哪只是非常刻苦的小狮子,哪只是懒洋洋什么也不干的小狮子?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小结,过渡。
狮子妈妈生的这两只小狮子,一只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另一只懒洋洋地什么也不干,小树看见了,非常奇怪,它就问懒狮子,小树问的什么?懒狮子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2.学习课文3~6自然段。
(1)自读课文。
小树几次问懒狮子,懒狮子每次都是怎么回答的呢?
①指名读第一次对话。
“练功”指的是什么?“苦头”指的是什么?让学生谈理解。
②指导学生读第一次对话。
③指名读出第二次对话。
其他同学想一想:懒狮子为什么不练功呢?谈一谈你是怎么理解的?
说一说懒狮子为什么不练功?懒狮子,是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所以不练功。
(2)指导看第二幅插图。
(3)指导朗读。
读出小树问话的奇怪语气,读出懒狮子得意的语气。
(4)老师小结过渡。
懒狮不练功,小树问它以后怎么生活,它还说凭着爸爸妈妈的本领和
地位,会生活得很好。
这话让狮子妈妈听到了,狮子妈妈会怎样教育它呢?
3.学习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1)自读课文,画出妈妈说的话。
(2)读一读狮子妈妈的话,想一想,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意思的。
(3)再小声自己读一读狮子妈妈的话,在小组内,说一说狮子妈妈话的意思。
不应当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应当从小刻苦练功,练就一身独立生活的本领。
(4)指导朗读。
狮子妈妈的话,要读得老练,沉稳。
(四)读全文。
小声读课文,你能把《两只小狮子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吗?
第二课时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1.懒狮子的话要读出懒洋洋、炫耀自豪的语气。
2.狮子妈妈的话,要读出老练,沉稳,和蔼的语气。
3.小树的话要读出问话的语气,惊奇的语气。
先小组内分角色读,然后指名分角色朗读。
二、发散思维:认真观察第三幅图,想象一下,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以后,会怎样做?
你喜欢哪只小狮子,为什么?
学习了这一课,你受到什么启发。
三、学习生字。
1、自读生字。
2、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易出错的字。
3、指名说,教师随机板书:
练:右半部分与“东”比较,不要写成车。
常:与“带”比较记忆。
四、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