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病专方中药药方手册

合集下载

专病专方中药药方手册

专病专方中药药方手册

专病专治中药药方手册骨伤科1.骨质疏松症处方:鸡血藤2 白芍2狗脊1 戚灵仙1独活1 鹿角胶1没药1 甘草2 两面针1 牛膝1 功效:补肾活血,通络止痛适应症: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症见局部酸软疼痛,夜间明显,屈伸不利2.慢性腰背痛处方:杜仲1 海风藤1黄芪2 断续1 薏苡仁1 羌活1 桑寄生2 当归1独活1 千年健1 牛膝1功效:补肾强筋,通络止痛适应症;腰背不疼痛等3.腰椎间突出症:处方;白芍2甘草2 山萸肉1 红花1 枳壳1 杜仲1熟地黄1 牛膝1小茴香1功效;补肾活血,行气止痛适应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den,症见腰部疼痛,伴有下肢牵扯痛。

4.跟痛症:处方:山萸肉11何首乌2熟地黄1杜仲1鹿角胶2 莵丝子1宽筋藤1牛膝1功效:益肾补血,通络止痛适应症:跟骨疼痛等5.肩周炎:处方:黄芪2丹参1鸡血藤1独活1 川穹1 桂枝1姜黄1海风藤1功效:补益气血,通络止痛适应症:肩部痹痛,活动不利,伴眩晕、少气乏力等6.3颈椎病:处方:黄芪2鸡血藤1党参2丹参1戚灵仙1葛根2鹿衔草2香附2川穹2功效:补益气血,活血通络。

适应症:颈部痹痛、眩晕、少气乏力、上肢痹痛、麻木等。

7.滑膜炎处方:金银花2连翘1牛膝1赤小豆1泽泻1大腹皮1白术1赤芍2功效:清热去湿,活血消肿。

适应症:膝、踝等关节突发肿胀疼痛,肤温稍高。

88.骨质疏松症:处方:补骨脂3莵丝子1黄芪2牛膝1山药1女贞子1枸杞子1茯苓1 功效:益气健脾,补肾壮骨。

适应症:腰背、胁肋部等疼痛、乏力、酸软等、9.痛风性关节炎:处方:土茯苓2白术1戚灵仙1泽泻1桂枝1玉米须1知母1功效:清热去祛湿,通络止痛、适应症:足背、跖趾关节等处红肿热痛。

10跌打损伤处方:延胡索1当归1鸡血藤2丹参1醋乳香1醋没药1香附1透骨草1功效:活学活用,行气止痛、跌打损伤导致肢体淤肿、疼痛。

内分泌疾病:1.糖尿病:柴胡1地黄2枳实1山药2蒲公英1茯苓2白术1甘草1功效:理气化浊,养阴益气。

中医特效专科秘方集

中医特效专科秘方集

中医特效专科秘方集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名。

中医特效专科秘方集,汇集了中医特效秘方,具有独特的疗效,在特定的疾病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医特效秘方,以及它们在不同专科领域的应用。

Ⅰ. 心脑血管疾病专科秘方1. 降脂通脉汤降脂通脉汤是治疗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经典秘方。

它由黄芪、山楂、茯苓等中草药组成,具有降血脂、扩张冠状血管等作用。

该方药疗效显著,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2. 血栓通络胶囊血栓通络胶囊是中医治疗脑梗塞、中风的特效秘方。

它由丹参、川芎、赤芍等中草药制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络开窍的功效。

临床研究表明,该方能够快速溶解血栓、恢复血液流通,为脑梗塞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Ⅱ. 呼吸系统疾病专科秘方1. 止咳平喘丸止咳平喘丸是中医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特效秘方。

它由炙甘草、半夏、葶苈子等中草药组成,具有祛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该方药通过调理肺气,舒缓呼吸道症状,已成为患者的良好选择。

2. 清肺化痰油清肺化痰油是中医治疗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效秘方。

它由百部、薏苡仁、金银花等中草药制成,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疗效。

临床证实,使用该方能够有效减轻肺部炎症,改善患者的呼吸症状。

Ⅲ. 消化系统疾病专科秘方1. 胃复安胶囊胃复安胶囊是中医治疗胃溃疡、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特效秘方。

它由白术、黄连、连翘等中草药组成,具有抗炎、止痛、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该方药广泛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显著疗效。

2. 化湿消食片化湿消食片是中医治疗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的特效秘方。

它由陈皮、山楂、炒麦芽等中草药制成,具有健脾消食、祛湿化痰的功效。

临床研究发现,患者服用该方后,胃肠道功能有效恢复,消化问题得到改善。

总结:中医特效专科秘方集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医药智慧,针对不同专科的疾病,具备独特的疗效。

上述介绍的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专科秘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例子。

老中医留下的专病专方

老中医留下的专病专方

老中医留下的专病专方
专治牙龈出血妙方
生石膏一两焦黄柏五钱儿茶二钱
五倍子(或蔷薇根)五钱
加水浓缩,取药汤含口内,每次5~10分钟。

专治夜盲症神奇秘方
黄连二两龙胆草二两鲜羊肝十六两
石决明、密蒙花、青皮、黄柏、决明子、柴胡、木贼、
胡黄连、黄芩、夜明砂、茺蔚子各四两。

先将羊肝煮熟,与它药一起晒干,研为细面,炼蜜为丸,每次服三钱,白开水送下
专治视力疲劳神奇秘方
视力疲劳,一般是指眼调节力疲劳。

常见症是,初看书上字很清楚,不多一会就看不清楚,稍待一会或用搽一下眼睛又看清楚,但只支持时间很短,再重时头痛、眉弓发重、眼胀。

党参四钱黄耆八钱当归三钱苍朮五钱
陈皮二钱甘草一钱柴胡二钱升麻二钱
水煎服,每日一付。

一般用此两方即能收效。

免煎中药专病专方-妇科

免煎中药专病专方-妇科

妇科1、月经先期、量多【处方】:牡丹皮10g 栀子10g 当归10g 白芍10g柴胡6g 茯苓10g 薄荷6g 炮姜6g【功效】:疏肝解郁,清热调经。

【适应症】:经期提前,经血量多,潮热颧红,咽干唇燥,五心烦热。

2、月经后期、量少【处方】:党参10g 当归10g 川芎6g 白芍10g 肉桂3g 莪术10g 牡丹皮10g 炙甘草3g 牛膝10g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调经。

【适应症】:经期错后,经血量少、色暗红有块,经行腰腹冷痛,喜热畏寒。

3、月经先后无定期【处方】:柴胡6g 当归10g 白芍10g 白术10g茯苓10g 甘草3g 薄荷6g【功效】:疏肝解郁,和血调经。

【适应症】:月经提前错后不定,胸胁乳房胀满,脘闷不舒,时叹息。

4、经期延长【处方】:益母草15g 醋香附10g 蒲黄6g 泽兰10g 五灵脂10g 丹参10g 赤芍10g 牡丹皮10g栀子10g 茜草10g 海螵蛸10g 血余炭10g 【功效】:活血化瘀,止血调经。

【适应症】:经期延长,经色紫暗有块,伴身重无力,经行小腹疼痛不适。

5、痛经【处方】:小茴香6g 延胡索10g 没药6g 蒲黄6g 五灵脂10g 川芎6g 肉桂3g 丹参10g 赤芍10g【功效】: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适应症】:经前或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痛减,按之痛甚,或畏冷身痛。

6、闭经【处方】:桃仁10g 红花5g 当归10g 赤芍10g炮山甲6g 川牛膝10g 乌药10g 丹参10g川芎6g 肉桂3g 刘寄奴10g 牡丹皮10g 【功效】:活血理气,祛瘀通经。

【适应症】:月经停闭不行,下腹部胀痛拒按,腰骶部疼痛,精神抑郁,心烦易怒。

7、崩漏【处方】:炒白术10g 龙骨20g 牡蛎20g 山萸肉10g 黄芪10g白芍10g 棕榈炭10g 五倍子6g 阿胶3g 茜草10g 升麻6g【功效】:补气健脾,摄血固冲。

【适应症】:月经非时而下,崩中继而淋漓,血色淡而质薄,气短神疲。

专科用中药协定处方大全

专科用中药协定处方大全

专科用中药协定处方大全1、前列腺炎方:知母10克黃柏10克土茯苓15克萆薢20克二花20克丹參15克當歸10克柴胡10克赤芍15克滑石20克車前子15克蜈蚣2條瞿麥15克馬鞭草15克蛇床子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

功能:清熱解毒、活血通淋。

2、精液不液化方:太子參20克白術10克丹參15克花粉15克知母20克黃柏10克連翹20克二花20克車前子15克仙靈脾15克浙貝15克萆薢15克生麥芽100克貫眾30克土茯苓30克紫菀30克生苡仁30克甘草6克水煎服。

功能:補腎化液、清熱助孕。

3、少精、弱精方:太子參10克白術10克山藥15克茯苓15克山萸肉10克當歸15克菟絲子20克黃精20克丹參15克肉蓯蓉10克柴胡6克女貞子15克枸杞子15克鹿角膠15克河車10克煆紫石英6克甘草6克虛熱加知母10克黃柏10克濕熱加萆薢10克車前子12克水煎服。

功能:養血補腎、增精助育。

4、死精方:濕熱型:苡仁20克萆薢15克山茱萸10克當歸10克丹參15克知母10克黃柏10克花粉15克黃精20克二花20克甘草6克水煎服。

另外人參2克蟲草1克研面一日兩次分服崎形加五味子15克瘀阻加鱉甲30克大黃10克桃仁12克三棱10克莪術10克。

功能:去濕熱、補腎生精。

5、免疫不孕方;太子參15克白術10克菟絲子15克防風10克蟬蛻9克僵蚕10克馬鞭草15克鹿角膠15克益母草15克黃苠15克虎杖15克知母10克黃柏10克煆龍、牡各30克烏梅10克五味子10克柴胡6克生苡仁30克土茯苓30克甘草6克水煎服。

功能:消抗體、助孕育。

6、支原體感染、衣原體感染方虎杖20克丹皮10克魚腥草20克金錢草20克車前草15克益母草20克蒲公英15克二花20克丹參15克板蘭根20克滑石30克貫眾15克馬鞭草20克土茯苓30克蛇舌草20克甘草9克水煎服。

功能:消抗體、助孕育。

7、子宮發育不良方;當歸15克丹參15克益母草20克生熟地各15克川芎15克紫河車10克紫石英10克香附10克蛇床子15克菟絲子15克雞血藤30克龜板10克鹿角霜10克覆盆子30克枸杞子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免煎中药专病专方-肛肠科

免煎中药专病专方-肛肠科

肛肠科1、痔疮感染出血【处方】:地黄10g 麦冬20g 玄参10g 槐花20g地榆10g 黄柏6g 鱼腥草15g 荆芥10g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适应症】:内痔出血。

2、内痔脱出【处方】:黄芪10g 当归10g 白术10g 党参10g 地榆10g 升麻6g 柴胡6g 枳壳6g 槐花10g 陈皮6g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适应症】:内痔脱出。

老年人内痔脱出者疗效更佳。

3、痔核脱出(外洗方!!!)【处方】:白矾6g 芒硝18g 五倍子12g 槐花10g鱼腥草15g 制川乌9g【功效】:消肿止痛。

【适应症】:痔核脱出。

用法用量:外用。

上药用60℃~100℃的热水1500ml~2000ml溶解后,先熏后洗,待水温达40℃左右时,将肛门泡入药水中约15分钟,外洗。

一日二次,一次一剂。

4、内痔嵌顿水肿【处方】:秦艽10g 桃仁10g 皂角刺10g 苍术10g 防风10g 黄柏6g 当归10g 泽泻10g 槟榔10g 酒大黄6g 【功效】:消肿止痛、止血。

【适应症】:内痔嵌顿水肿,疼痛。

5、肛周脓肿【处方】:金银花20g 连翘10g 蒲公英20g 陈皮6g天花粉10g 龙胆6g 鱼腥草30g【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适应症】:肛周脓肿初期。

6、肛瘘【处方】:人参5g 川芎6g 当归10g 赤芍10g 白术10g 金银花20g 茯苓10g 白芷6g 皂角刺10g 桔梗10g黄芪10g 炮山甲6g 甘草3g【功效】:清热利湿,托里透毒。

【适应症】:肛瘘反复流脓,及肛周脓肿破溃后。

7、肛裂【处方】:地黄10g 麦冬20g 玄参10g 火麻仁20g皂角刺10g 槐花10g 地榆10g 陈皮6g 【功效】:润肠通便,止血止痛。

【适应症】:肛裂出血。

8、肛裂(外洗方!!!)【处方】:白矾6g 芒硝18g 五倍子12g 鱼腥草15g 乳香12g 没药12g 【功效】:清热解毒、化瘀消肿。

【适应症】:肛裂。

免煎中药专病专方-眼科

免煎中药专病专方-眼科

眼科1、重症肌无力、动眼神经麻痹【处方】:人参5g 黄芪30g 升麻6g 枳壳6g【功效】:补气升阳。

【适应症】:上眼睑上举无力,四肢乏力、昼轻夜重或眼球转动受限。

2、眼轮匝肌痉挛【处方】:天麻10g 白芍10g 蝉蜕6g 当归10g 熟地黄20g【功效】:祛风通络。

【适应症】:眼睑周围肌肉小范围抽搐。

3、麦粒肿【处方】:金银花10g 天花粉10g 黄芩10g 赤芍10g 地黄10g 荆芥10g 防风10g 蒲公英10g 甘草3g【功效】:祛风清热、消肿止痛。

【适应症】:眼睑红、肿、热、痛,严重者可见局部化脓。

4、睑缘炎【处方】:金银花10g 荆芥10g 防风10g 白芷6g 天花粉10g 陈皮6g 蒲公英10g 白术10g 甘草3g【功效】:清热解毒,祛湿止痒。

【适应症】:眼睑皮肤潮红粗糙,或有瘙痒、脱屑样改变。

5、急性结膜炎【处方】:黄芩10g 当归10g 夏枯草10g 菊花10g牛蒡子10g 连翘10g 黄连3g 黄柏6g 【功效】:清热解毒。

【适应症】:眼红、痛,畏光、流泪、眼眵增多。

6、慢性结膜炎【处方】:黄芩10g 白术10g 荆芥10g 枳壳6g 羌活10g 银柴胡6g 防风10g 前胡10g 甘草3g【功效】:疏风清热。

【适应症】:目痒,灼热,异物感,干涩,眼睑沉重感,视力疲劳等。

7、角膜溃疡【处方】:地黄10g 决明子10g 赤芍10g 炒白术10g 夏枯草10g 黄芩10g 密蒙花10g 细辛3g 甘草3g【功效】:清热泻火。

【适应症】:怕光、流泪、眼痛、角膜上出现灰白色小点或片状浸润;严重时上述症状更加明显,睁不开眼,眼痛难忍,视力减退。

8、急性充血性青光眼【处方】:茺蔚子5g 川芎6g 牡丹皮10g 香附10g 白芷6g 夏枯草10g 石膏15g 羚羊角0.3g 大黄6g 【功效】:活血祛瘀,清肝泻火。

【适应症】:剧烈眼痛及同侧头痛,虹视,视力下降,重者仅留眼前指数或光感,常合并恶心、呕吐、发热、寒战及便秘,腹泻等。

专病专方

专病专方

专病专方--------乳腺增生效验方主方:柴胡疏肝散(陈皮12g 香附15g 川芎15g 枳壳12g 赤芍12g 柴胡15g 甘草10g 生麦芽30g 皂刺60g 浙贝母15g 元参12g 生牡蛎30g)+平消片(郁金、仙鹤草、五灵脂、白矾、硝石、干漆(制)、枳壳(麸炒)、马钱子粉)主治:乳腺增生(中医称乳癖)。

乳腺增生,中医称为“乳癖”,是指乳房出现形体各异、大小、数量不等的硬结肿块,不痛不痒,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而消长的一种乳疾。

本病包括西医的“乳房囊性增生病”,俗称“乳腺小叶增生”和“乳房纤维腺病”。

乳腺增生临床较为常见,多为25~40岁妇女,其发病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可能为黄体素与雌激素比例不平衡所致。

常表现为患侧乳房周期性疼痛,随月经周期变化,来月经后症状减轻;一侧或双侧乳房内可扪及结节状肿块,质地中等或稍硬韧,边界不清,与皮肤和胸肌筋无粘连,偶尔乳头有黄色或淡血性溢液。

必要时活检与乳腺癌鉴别。

此种病治疗西医无特别疗效,中医却治疗起来疗效较好。

以前治疗此病坚守疏肝理气,活血散结,以逍遥散为主加减,疗效不高,治疗很长时间,乳癖变化不大,心中甚为郁闷。

看来光有法,无良方妙药,亦是无奈小包块。

后经勤求古训,留心效方,终于找到一个好方。

即柴胡疏肝散合平消片,运用临床颇收大效,现举一例示之:杨某,女,38岁,平时来月经前时,双侧乳房胀痛,经妇科红外线检查,发现两乳上外限各有一核桃大小包块,系囊性增生。

西医予以枸橼酸他莫昔芬片和乳癣消片治疗,三个月无效。

经人介绍转治我处。

刻诊:人胖,面白,脉弦滑有力,舌淡红苔薄白,性急躁,来月经时乳房胀痛厉害,过后即不痛。

饮食二便正常。

辩证肝气郁结,痰浊积滞,处上方加瓜萎半夏青皮。

十四剂乳块消去一半,效不更方,又续十四剂消无踪影,痊愈。

按:此案治疗乳腺增生以上述基本方为主,略事加减即可,需要提示的是皂刺一药不可太少,我临床一般用60-120g,量太少无济于事。

中医院协定处方之专科专病方介绍

中医院协定处方之专科专病方介绍
活血祛瘀 宽胸行气
祛风散寒 温经止痛 活血行气 宣肺平喘 益气补血 强筋壮骨 养阴清热 通络止痛
清热凉血 祛瘀消肿
补肝肾 壮筋骨 清热祛湿 疏风通络
天冬15 石上柏30 党参15 薏苡仁30 石上柏30 夏枯草15 北芪20 龙眼肉15 木香10后下 熟地15 阿胶10烊 柴胡15 浙贝15 蛇舌草30 玄参20
土牛膝15 芦根30
板蓝根30
木通10 银花15 竹叶10
桑叶10
陈皮10
法夏15
法夏15
前胡15
浙贝20
浙贝15
川朴15 后下
甘草5 黄芩15 地龙10
茯苓15 五爪龙30 法夏15 黄芩10
紫花地丁15
牛蒡子15 桔梗10
薄荷5 后下
石菖蒲10 板蓝根30 沙参30
玉竹30
法夏12
咽一方 鼻一方
清热化痰 理肺消积
补血一方
益气补血 健脾养心
补血二方 解毒散结方 扶正解毒散
补血活血 止血
疏肝和血 软坚散结
清热解毒 益气养阴
十一、骨科方
舒络汤
清热疏风 舒筋活络
清湿利腰汤
清热利湿 通络止痛
活血通络汤 骨一方 骨二方 骨三方 骨四方 骨五方 骨六方 骨七方 骨八方 骨九方 骨十方
活血通络 养血祛风
活血祛瘀 行气止痛 活血止血 行气止痛
浙贝15 北沙参30 白术10 牡蛎30先煎 紫草根30 蚤休10 白术15 当归10
鱼腥草30
茯苓15 甘草5 牡蛎30先煎
党参20 远志10
当归10 赤芍15 田七10 先煎 茜草15 白芍15 当归12 八月扎15 蛤壳30先煎 石上柏30 太子参30 生地15 麦冬20

免煎中药专病专方-皮肤科

免煎中药专病专方-皮肤科

皮肤科1、慢性荨麻疹【处方】1:乌梢蛇10g 蟾衣3g 荆芥10g 防风10g 羌活10g 黄芩10g 连翘10g 甘草3g【功效】:疏风清热。

【适应症】:风热型慢性荨麻疹,风团色红,瘙痒剧烈。

【处方】2:黄芪10g 防风10g 白术10g 桂枝6g 赤芍10g 白芍10g 生姜3g 大枣10g【功效】:固卫散寒。

【适应症】:风寒型慢性荨麻疹,风团色白或淡红,瘙痒轻。

2、湿疹【处方】:荆芥10g 苦参6g 知母10g 苍术10g 羌活10g 蝉蜕6g 防风10g 白鲜皮10g 土茯苓10g 【功效】:清热利湿。

【适应症】:湿疹之皮肤对称性红斑、丘疹、水疱,瘙痒。

3、全身性皮肤瘙痒【处方】:地黄10g 制何首乌10g 蒺藜10g 当归10g 白芍10g 荆芥10g 防风10g 甘草6g【功效】:养血润燥、消风止痒。

【适应症】:慢性皮肤瘙痒、脱屑。

4、银屑病【处方】:白头翁20g 紫草6g 赤芍10g 地黄10g 丹参10g 鸡血藤30g 白茅根30g【功效】:清热凉血活血。

【适应症】:银屑病(牛皮癣)之热毒盛者。

5、带状疱疹【处方】:板蓝根15g 连翘10g 地黄20g 泽泻10g 黄芩10g 牡丹皮10g 甘草3g【功效】:清热利湿解毒。

【适应症】:带状疱疹、口唇疱疹之热毒盛者。

6、神经性皮炎【处方】:女贞子10g 墨旱莲10g 黄芩10g 栀子10g 泽泻10g 地黄10g 当归10g 甘草6g【功效】:活血止痒。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皮肤粗糙、增厚。

7、扁平疣(外洗方!!!)【处方】:板蓝根30g 败酱草30g 马齿苋30g 莪术10g 夏枯草20g 【功效】:活血解毒、软坚散结。

【适应症】:扁平疣,传染性软疣。

用法用量:外用。

上药用300毫升开水溶解后外洗,一日三至五次。

8、尖锐湿疣(外洗方!!!)【处方】:虎杖30g 龙胆12g 大黄6g 赤芍10g 莪术20g 紫草12g 【功效】:解毒祛湿。

35个专病专方(推荐收藏)

35个专病专方(推荐收藏)

35个专病专方(推荐收藏)1,蛛网膜下腔出血生地15克,生牡蛎30克(先煎),丹皮12克,赤芍12克,生侧柏叶30克,景天三七30克,龙胆草10克,甘草3克。

2,肢端动脉痉挛病(雷诺氏病)炙黄芪15克,当归10克,川芎6克,丹参12克,红花10克,地龙干10克,鸡血藤18克。

3,血管性头痛当归10克,川芎6克,白芷6克,红花9克,桃仁 9克,地龙9克,桂枝9克,赤芍12克,钩藤15克(后下)。

4,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缺血痉挛期当归10克,玄参12克,银花15克,毛冬青8克,红花10克,赤芍12克,地龙干10克。

营养障碍期当归10克,川芎6克,丹参15克,银花15克,生地15克,毛冬青18克,刘寄奴15克,水蛭粉3克(分吞)。

坏死期黄芪15克,当归10克,川芎6克,毛冬青30克,银花15克,制乳香3克,血竭1.5克(研末吞)。

5,大动脉炎上肢大动脉炎桂枝9克,当归12克,丹参18克,炙黄芪30克,红花10克,毛冬青30克。

下肢大动脉炎桑寄生30克,炙黄芪30克,鸡血藤15克,淮牛膝12克,丹参15克,当归10克,毛冬青30克。

6,缺铁性贫血熟地15克,炙黄芪15克,生白芍10克,当归10克,炒白术12克,陈皮9克,红枣5只。

7,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生地15克,丹皮10克,犀角粉0.9克(吞),茜草15克,赤芍12克,白花蛇舌草30克,土大黄12克,大青叶30克。

8,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生地12克,熟地12克,炙黄芪18克,党参15克,当归10克,枸杞子12克,白术12克,陈皮9克,鹿角粉9克(分吞)。

9,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鲜生地30克,丹参15克,丹皮12克,龙胆草10克,紫草12克,桃仁10克,赤芍12克,犀角粉3克(吞服)。

10,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水牛角30克(先煎),生地18克,丹皮10克,紫草12克,大青叶30克,赤芍12克,甘草3克。

慢性型生地12克,熟地12克,紫草15克,茜草根15克,阿胶9克(烊冲),丹参12克,鸡血藤15克,旱莲草12克,大枣6枚。

佛山市中医院协定处方之专科专病方

佛山市中医院协定处方之专科专病方

蛇舌草25 羊藿叶15
桃仁15 巴戟15
红花12 赤芍15 白芥子10 桃仁15
党参15 枳实15 茯苓20 砂仁10后下 柴胡12
茯苓20 白术15 川连10 炙甘草6 法夏12 白术15 田七10 先煎 白芍20 黄芩12 茯苓15
砂仁10后下 木香10后下
川连10 郁金15 郁金15
蛇舌草15 川楝子12 法夏15
杜仲15
金钱草30 白芍30 滑石30 大蓟15 王不留行15 泽泻15 茯苓15
鸡内金15 石苇20 牛膝15 北芪20
柴胡10 白芍20 鸡内金15 黄芩10
生姜9
巴戟15 青皮10
泽泻15 旱莲草15
羊藿叶15
炙甘草10 小蓟15
木通12
滑石15 猪苓15
郁金20 川楝子15
金银花25 川足2条 骨碎补15 肉苁蓉25
行气活肝汤 ( 行气活血
慢肝四方)
止痛
温阳补肝汤 ( 温阳补肝
慢肝五方)
利水渗湿
抗纤柔肝汤 ( 养气养血
抗纤方)
柔肝散结
党参30 麦冬15 女贞子15 木香15 后下 枳壳15 桃仁10 元胡15 田七10 先煎 菊花15 钩藤15 蒺藜12 天麻15 夏枯草15 泽泻20 代赭石30 先煎
白芍12 郁金15
生地15 茯苓15 黄连10 玉竹15 党参15 大腹皮15 桃仁10 川芎10 黄连10 天花粉10
石斛15
知母15 天花粉30 白术10 葶苈子15 红花10 牛膝15 知母10 甘草6
首乌15 黄芩15 茯苓30 制香附10 黄芩10
海藻30 赤茯苓12 薏苡仁30 土茯苓30 蛇舌草30 北芪15 白芍15

民间万能中药方、疑难或重大疾病特效秘方收藏(11)(248—265)

民间万能中药方、疑难或重大疾病特效秘方收藏(11)(248—265)

民间万能中药方、疑难或重大疾病特效秘方收藏(11)(248—265)民间万能中药方、疑难或重大疾病特效秘方收藏(11)(248—265)248、治疗风湿,类风湿外洗验方:制乳没40克,制川草乌40克,元胡60克,五灵脂40克,细辛30克,木瓜60克.丹参60克,青风藤60克.黄芪60克.乌梢蛇20克,鸡血藤60克,老鹳草60克。

雷公藤80克,制马钱子20克。

这是外用的薰洗经验方。

一副药可以用好几次的,千万不能内服的!249、颈椎病一治必愈方:当归,川芎,桂枝,川乌,鸡血藤,红花各10克,白芷12克,苏木15克,仙鹤草9克。

研成细末,装入小布袋内,并将袋口缝合备用。

每天晚上将药袋放在颈部,胶带固定,白天摘掉。

一般治疗3—5天后,疼痛明显好转,半个月可痊愈。

如腰腿痛时,可将药袋固定在疼痛部位,也有很好的疗效。

250、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药方:白芍250克、大条蜈蚣10条、全虫20克、姜黄15克、黄芪40克、土元10克、共研细末,每日二次,每次15克,加水100毫升煮沸后温服,二付药为一疗程,一般1-2个疗程可愈! 请在中医指导下使用。

251、治肩周炎验方:黄芪3克,杭芍10克,桂枝6克,红花5克,生没药5克,木通3克。

生甘草3克。

水煎服,空腹服用,1日3次。

治肩周炎,肩臂疼痛,发麻,不能抬举。

一般服用2-3剂即可痊愈。

252、治骨质增生验方:白花蛇4条、威灵仙72克、血竭、当归、土鳖虫、透骨草、防风各36克、研细面冲水喝,每天三次;每次一汤勺。

253.治腰间盘突出验方:处方1:独活、党参、川断、菟丝子、桂枝、仙茅、仙灵脾、狗脊、黑芝麻各12克,桑寄生、鸡血藤、黄芪、青风藤各20克,白芍、甘草各10 克。

每日1剂水煎服。

处方2:乌梢蛇12克、蜈蚣10克,全蝎5克,细辛6克。

将药研为极细末后,分成8包,首日上下午各服1包,继之每日1包。

1周为1个疗程。

254、专治烫烧伤及各种溃疡方:黄连30克,黄柏、归尾各60克,紫草90克,生地60克,麻油1000毫升,黄蜡180克。

中药专病专方手册

中药专病专方手册

中药专病专方手册适用于免煎中药颗粒一:消化内科1.反流性食管炎处方:柴胡1袋白芍1袋蒲公英1袋夏枯草1袋甘草1袋厚朴1袋枳壳1袋赭石1袋海螵蛸1袋煅瓦楞子1袋功效:疏肝清热,和胃降逆适应症:胸骨后灼痛,烧灼感,反酸,吞咽困难或吞咽疼痛。

2. 慢性胃炎处方:醋延胡索1袋海螵蛸1袋白芍1袋乌药1袋沉香1袋炒川楝子1袋蒲公英1袋甘草1袋功效: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适应症:上腹疼痛或上腹胀闷,嗳气反酸,口干口苦,纳呆。

3.消化性溃疡处方:白芍1袋白及1袋三七1袋海螵蛸1袋醋延胡索1袋党参1袋甘草1袋功效:健脾和胃,化瘀止痛适应症:上腹痛有规律,或饭前,夜间痛,进食后缓解或进食后上腹胀满,反酸,乏力,纳呆4.萎缩性胃炎处方:黄芪1袋太子参1袋石斛1袋三七1袋莪术1袋枳壳1袋鸡内金1袋厚朴1袋甘草1袋白花蛇舌草1袋功效:健脾养阴,理气活血适应症:上腹胀满或隐痛,嗳气,纳呆,神疲乏力。

5.急性胃肠炎处方:黄连1袋木香1袋广藿香1袋火炭母2袋薏苡仁2袋山药2袋葛根1袋凤尾草2袋功效:清热利湿,止呕止泻。

适应症:腹泻,腹痛,呕吐,发热伴恶寒。

6.肠易激综合症处方:党参1袋白术1袋吴茱萸1袋防风1袋石榴皮1袋炮姜1袋茯苓1袋补骨脂1袋柴胡1袋延胡索1袋木香1袋白芍1袋炙甘草1袋功效:温中健脾,疏肝祛风止痛适应症:反复腹痛腹泻,大便稀溏,腹痛即泄,泻后痛减。

7.溃疡性结肠炎处方:干姜1袋党参1袋炒白术1袋淡附片1袋柴胡1袋升麻1袋地榆炭1袋诃子1袋功效: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适应症:腹泻,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或滑脱不禁,或五更肠鸣腹痛,腹泻,或卸下脓血,食少,神疲,四肢不温。

8.肝硬化处方:牡蛎2袋醋鳖甲2袋泽泻1袋麦芽1袋鸡内金1袋麦冬1袋太子参1袋三七1袋丹参1袋大腹皮1袋黄芪2袋功效:健脾养肝,软坚散结适应症:神疲乏力,纳呆,腹胀闷或腹胀大,面色黧黑,形体消瘦,心烦眠差。

9.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处方:黄芪1袋党参1袋黄连1袋木香1袋地榆1袋苦参1袋三七1袋赤芍1袋功效:健脾益气,清热化湿,理气活血。

中医特效专科秘方集

中医特效专科秘方集

中医特效专科秘方集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积累了无数宝贵的经验和秘方。

这些秘方在特定的专科领域展现出独特的疗效,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神秘而又充满魅力的中医特效专科秘方世界。

一、皮肤科1、痤疮秘方痤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痘痘,是困扰许多年轻人的问题。

以下这个秘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的功效。

配方:金银花 20 克、连翘 15 克、黄芩 10 克、赤芍 15 克、丹皮 10 克、生石膏 30 克(先煎)、知母 10 克、生甘草 6 克。

用法:将上述药材加水煎煮,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2、湿疹秘方湿疹往往让人瘙痒难耐,影响生活质量。

这个秘方能够祛湿止痒、清热润肤。

配方:苦参 15 克、黄柏 10 克、地肤子 15 克、白鲜皮 15 克、防风10 克、蝉蜕 6 克、当归 10 克、生地 15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同时,可将药渣加水再煮,取汁湿敷患处。

二、妇科1、痛经秘方对于很多女性来说,痛经是每个月都要经历的痛苦。

这个秘方有温经散寒、化瘀止痛的作用。

配方:肉桂 5 克、小茴香 10 克、当归 10 克、川芎 10 克、赤芍 10 克、桃仁 10 克、红花 10 克、延胡索 10 克、五灵脂 10 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于经前一周开始服用,至月经来潮停止。

2、乳腺增生秘方乳腺增生是女性常见的乳腺疾病。

以下秘方能够疏肝理气、散结消肿。

配方:柴胡 10 克、白芍 15 克、当归 10 克、茯苓 15 克、白术 10 克、薄荷 6 克(后下)、郁金 10 克、浙贝母 15 克、海藻 15 克、昆布15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三、男科1、阳痿秘方阳痿让不少男性感到困扰和自卑。

这个秘方有补肾壮阳、兴阳起痿的功效。

配方:仙灵脾 15 克、巴戟天 15 克、肉苁蓉 15 克、菟丝子 15 克、熟地 15 克、山萸肉 10 克、枸杞子 15 克、杜仲 10 克、蜈蚣 2 条。

19首专病专方

19首专病专方

19首专病专方1.主治乙型病毒性肝炎——解毒调控免疫方组成:白花蛇舌草30g,丹参15g,郁金15g,生黄芪15g,水牛角粉10g(包煎),叶下珠30g。

主治:乙型病毒性肝炎。

2.主治肝纤维化、肝硬化——软坚护肝方组成:鳖甲10g,穿山甲片10g,莪术10g,生黄芪15g,石见穿15g,当归10g。

主治:肝纤维化、肝硬化。

3.主治肝硬化腹水——扶正逐水方组成:丹参15g,穿山甲10g,生黄芪15g,葶苈子30g,黑白丑10g,沉香曲9g(包),腹水草30g。

主治:肝硬化腹水。

4.主治脂肪肝、高脂血症——降脂理肝汤组成:泽泻15g,决明子30g,丹参10g,郁金10g,海藻30g,荷叶10g。

主治:脂肪肝、高脂血症。

5.主治细菌性肝脓肿急性期——清肝消肿汤组成:紫花地丁30g,败酱草30g,薏苡仁30g,皂角刺9g,合欢皮15g。

主治:细菌性肝脓肿急性期。

6.细菌性肝脓肿吸收期用药——解毒护肝汤组成:山栀15g,连翘30g,柴胡6g,白芍10g,当归10g,丹参10g,茵陈30g。

主治:细菌性肝脓肿吸收期。

7.主治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清胆汤组成:柴胡10g,郁金12g,赤芍15g,黄芩20g,枳壳20g,生大黄(后下)15g。

主治: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8.主治慢性胆囊炎——舒胆汤组成:柴胡6g,赤芍10g,山栀10g,木香5g,生大黄5g(后下)。

主治:慢性胆囊炎。

9.主治中风出现偏瘫——抗偏瘫方组成:生黄芪15-60g,地龙10-30g,丹参10-30g,水蛭6-15g,蜈松1-3条。

主治:出血性中风或缺血性中风出现偏瘫,属气虚血瘀,经脉痹阻者。

10.主治原发性高血压病早期——降压饮1号方组成:黑芝麻30g,黄芩10g,夏枯草30g,天麻10g,葛根30g。

主治:原发性高血压病早期。

11.主治冠心病心绞痛轻型者——冠心乙方组成:制首乌20g,桑寄生15g,灵芝10g,黄芪15g,白檀香3-6g,丹参15g。

专病专方中药药方手册

专病专方中药药方手册

专病专治中药药方手册骨伤科1.骨质疏松症处方:鸡血藤2白芍2狗脊1戚灵仙1独活1鹿角胶1没药1甘草2两面针1牛膝1功效:补肾活血,通络止痛适应症: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症见局部酸软疼痛,夜间明显,屈伸不利2.慢性腰背痛处方:杜仲1海风藤1黄芪2断续1薄苡仁1羌活1桑寄生2当归1独活1千年健1牛膝1功效:补肾强筋,通络止痛适应症;腰背不疼痛等3.腰椎间突出症:处方;白芍2甘草2山萸肉1红花1枳壳1杜仲1熟地黄1牛膝1小茴香1功效;补肾活血,行气止痛适应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den,症见腰部疼痛,伴有下肢牵扯痛。

4.星艮痛症:处方:山萸肉11何首乌2熟地黄1杜仲1鹿角胶2蒐丝子1宽筋藤1牛膝1功效:益肾补血,通络止痛适应症:踉骨疼痛等5.肩周炎:处方:黄芪2丹参1鸡血藤1独活1川穹1桂枝1姜黄1海风藤1功效:补益气血,通络止痛适应症:肩部痹痛,活动不利,伴眩晕、少气乏力等6.3颈椎病:处方:黄芪2鸡血藤1党参2丹参1戚灵仙1葛根2鹿衔草2香附2川穹2功效:补益气血,活血通络。

适应症:颈部痹痛、眩晕、少气乏力、上肢痹痛、麻木等。

7.滑膜炎处方:金银花2连翘1牛膝1赤小豆1泽泻1大腹皮1白术1赤芍2功效:清热去湿,活血消肿。

适应症:膝、踝等关节突发肿胀疼痛,肤温稍高。

88.骨质疏松症:处方:补骨脂3蒐丝子1黄芪2牛膝1山药1女贞子1枸杞子1茯苓1 功效:益气健脾,补肾壮骨。

适应症:腰背、胁肋部等疼痛、乏力、酸软等、9.痛风性关节炎:处方:土茯苓2白术1戚灵仙1泽泻1桂枝1玉米须1知母1功效:清热去祛湿,通络止痛、适应症:足背、跖趾关节等处红肿热痛。

10跌打损伤处方:延胡索1当归1鸡血藤2丹参1醋乳香1醋没药1香附1透骨草1功效:活学活用,行气止痛、跌打损伤导致肢体淤肿、疼痛。

内分泌疾病:1.糖尿病:柴胡1地黄2枳实1山药2蒲公英1茯苓2白术1甘草1功效:理气化浊,养阴益气。

适应症:2型糖尿病早期,病情相对较轻者,也可配合西药一起用。

十大专病专方

十大专病专方

1、性功能障碍治疗男子阳痿和女子性冷淡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四逆散)(柴胡6克枳实6克芍药6克炙甘草6克注:将以上药加工成粉末,每次小半匙,每日三次.男子精冷遗精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2、反复口腔溃疡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甘草泻心汤甘草12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12枚黄连3克3、急性乳腺炎治疗急性乳腺炎的处方栝萎30克酒当归15克白芷6克乳香3克4、精神异常/失眠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12克龙骨5克黄芩5克生姜5克铅丹3克人参5克桂枝5克茯苓5克半夏6克大黄6克牡蛎5克大枣6枚常山20克远志20克苍术20克注:铅丹要用棉布包好后和其他药一起煮.现在大多数医家用琥珀代替5、癫痫治疗癫痫的基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12克龙骨5克黄芩5克生姜5克铅丹3克人参5克桂枝5克茯苓5克半夏6克大黄6克牡蛎5克大枣6枚常山20克远志20克苍术20克注:铅丹要用棉布包好后和其他药一起煮.大陆一般用琥珀或者磁石代替6、急性胆囊炎/胰腺炎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大柴胡汤)柴胡12克黄芩9克芍药9克半夏9克生姜15克枳实9克大枣4枚大黄6克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大柴胡汤)柴胡12克黄芩9克芍药9克半夏9克生姜15克枳实9克大枣4枚大黄6克7、不孕/通经(子宫内膜异位)治疗不孕症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温经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温经汤)当归6克芍药6克川芎6克吴茱萸9克人参6克桂枝6克阿胶6克牡丹皮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6克麦冬9克注:阿胶不要煮,待汤药煮好后再放入阿胶.8、贫血治疗贫血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泽泻汤)泽泻25克白术10克根据体质配: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当归逆汤等9、肢体麻木无力治疗四肢及躯干麻木不仁(出自<伤寒杂病论>--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15克芍药15克桂枝15克生姜6片大枣12枚10、中风偏瘫/面瘫治疗半身不遂的基础方(出自<小续命汤>)麻黄25-40克桂枝15-20克川芎15-50克当归15-50克杏仁25-40克黄芩10克人参15克炙甘草10克大枣12枚白芍15克炮附子10克生姜3片木防己15克防风10克经方也就是经验之方应用经方在临床几乎当验方来用,效果惊人,这十大专病经方,希望大家有机会多实践。

专病专方---李忠友

专病专方---李忠友

专病专方---李忠友感冒早春感冒咳嗽方:⊙桂枝2包、白芍1、炙甘草1、当归1、苏叶1、附子1、大枣1、陈皮1、苦杏仁1、生姜30g春温感冒:⊙柴胡2、黄芩1、人参1、天花粉2、牡丹皮2、炙甘草1、大枣1、生姜45g秋温感冒:⊙发热、口苦,腹中热痛、小便脓血:生地4、知母3、黄连2、阿胶1;不便脓血白虎汤主之:石膏3,知母1,炙甘草,1粳米30g。

⊙冬温病:⊙(发热、腹痛引少腹、夜半咽中干痛、便秘)⊙石膏4、黄连2、黄芩3、甘草1孕妇外感:⊙桂枝2、白术1、茯苓1、砂仁1、小茴香1、灶心土30g(酸枣仁1)、炙甘草1、生姜50g⊙注:孕期间,开窍攻破药均不能用:石菖蒲,郁金,川芎,当归,油厚朴,楂肉等.咳嗽慢性支气管炎验方:⊙附子2包、白术1、法半夏1、石菖蒲1、⊙砂仁1、川贝母1、茯苓1、炙甘草1、⊙ 淫羊藿1、生姜20g老年性支气管炎(肾虚)方:⊙淫羊藿1、紫菀1、沉香1、人参1、白术1、茯苓1、炙甘草1、法半夏1、陈皮1、三子(葶苈子,紫苏子,炒芥子)各1包感冒喘咳方(桂枝厚朴杏子汤):⊙ 桂枝2、赤芍1、甘草1、厚朴1、大枣1、⊙杏仁1、生姜30g顽固性咳嗽方(经验方):⊙ 杏仁1、川贝母1、法半夏1、黄芩1、桔梗1、荆芥1、百部1、甘草1脾虚、气虚感冒方(玉屏风散合四君子汤):⊙黄芪1、白术1、山药1、党参1、茯苓1、陈皮1、法半夏1、甘草1⊙注:平素怕寒,容易感冒,咳嗽痰多,自汗,纳差,食后腹胀,大便溏泻,舌质淡,苔薄白。

脉细。

痰热咳嗽方(脱敏定喘汤):⊙ 蜜麻黄1、苦杏仁1、石膏1、炙甘草1、乌梅1、银柴胡1、五味子1、蝉蜕1、灵芝1、黄芩1⊙注: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抗过敏。

痰多:三子;痰稠黄者:贝母,矮地茶;咳喘剧烈,呼吸困难:射干,地龙;久病舌络瘀者:桃仁,当归;肾不纳气:沉香;口渴:沙参,麦冬,地黄;体虚:玉屏风喉源性咳嗽、咽喉炎:⊙ 桔梗1、甘草1、麦冬1、玄参1、百部1、薄荷1、五味子1 久咳加黄芪,夜甚加生地、远志,痰黄加芦根发热发热退热方:(一般均可)⊙ 荆芥1、防风1、薄荷1、苍术1、厚朴1、山楂1、陈皮1、白芷1、甘草1高烧退热方:⊙葛根3、麻黄2、桂枝1、大枣1、赤芍1、甘草1、生姜30g、黄芩1、石膏1小儿感冒发烧方:⊙ 麻黄1、杏仁1、甘草1、蝉蜕1、钩藤1、黄芩1、⊙ 连翘1、法半夏1、石膏1、陈皮1⊙感冒、头痛、咽痛、身痛通用方:⊙葛根3、麻黄2、桂枝1、白芍1、忍冬藤1、连翘1、金银花1、黄芩1、大枣1、炙甘草1、生姜30g腹泻脾(肾)虚腹胀,便秘、腹泻方:⊙ 附子1、白术1、肉桂1、补骨脂1、砂仁1、炙甘草1、淫羊藿1、煨生姜1⊙泄泻、慢性肠炎:⊙山药1、当归1、炒莱菔子1、枳壳1、木香1、木贼1、薤白1久泻久痢,慢性肠炎:⊙ 附子1、乌梅3、细辛1、干姜1、黄连2、花椒1、⊙ 桂枝1、党参1、黄柏1、甘草1肠鸣腹痛、腹泻方:⊙白术1、白芍1、陈皮1、防风1、升麻1、葛根2、⊙大枣1、生姜30g发热、口苦、腹胀、腹泻方:⊙ 黄2、白芍2、法半夏2、大枣1、甘草1、生姜30g轮状病毒,秋季腹泻方:⊙淮山1、黄芩1、白头翁1、干姜1、桔梗1、茯苓2、葛根2、钩藤1、五味子1、鸡内金1、麦芽2、甘草1急性腹泻(肠胃有热)方:⊙ 升麻1、白芍1、葛根2、炙甘草1、黄芩1、黄连1便秘阳虚便秘方:⊙ 白术3、炒莱菔子1、肉苁蓉2、白芍3、炙甘草2、紫菀2脾胃虚寒型便秘方:⊙附子1、白术1、肉桂1、补骨脂1、砂仁1、炙甘草1、淫羊藿1、煨生姜1老年性便秘方:⊙ 附子2、干姜2、肉苁蓉2、炙甘草1产后便秘方:⊙ 当归1、牛膝1、肉苁蓉1、升麻1、枳壳1、泽泻1寒积便秘方:⊙附子1、大黄1、细辛1、枳实1、厚朴1、木香1、干姜1气滞便秘方:⊙ 沉香1、木香1、槟榔1、乌药1、枳实1、大黄1血虚肠燥便秘方:⊙ 黄芪4、陈皮1、火麻仁1、人参1、白术3、当归2、生地1、桃仁1、枳壳1脾肾阳虚型便秘方:⊙ 当归2、牛膝1、肉苁蓉1、泽泻1、升麻1、枳壳1实热便秘方:⊙ 芒硝1、大黄1、厚朴1、枳实1扁桃体炎寒积阳虚扁桃体化脓方:⊙ 附子3、干姜2、肉桂1、射干1、牛蒡子1、桔梗1、红花1、牛膝1阳症、化脓性扁桃体炎(初期):⊙ 白芷1、贝母1、防风1、赤芍1、归尾1、皂角刺1、炮山甲1、天花粉1、乳香1、没药1、金银花1、陈皮1化脓性扁桃体炎(成脓期):⊙桔梗1、甘草1、金银花1、鱼腥草1、半枝莲1、皂角刺1、赤芍1、生地1、麦冬1、当归1、薄荷1、蝉蜕1、浙贝母1、远志1慢性扁桃体炎(慢蛾饮):⊙ 党参2、黄芪2、苡仁1、茯苓1、木香1、砂仁1、防风1、桔梗1、制附子1⊙慢蛾饮对咽痛不适、纳呆便溏、感风寒加重、喉核潮红、挤压有干酪样物及舌脉等症状的改善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病专治中药药方手册
骨伤科
1. 骨质疏松症
处方:
鸡血藤2白芍2狗脊1戚灵仙1独活1鹿角胶1没药1甘草2两面针1牛膝1 功效:
补肾活血,通络止痛适应症: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症见局部酸软疼痛,夜间明显,屈伸不利
2. 慢性腰背痛
处方:杜仲1海风藤1黄芪2断续1薏苡仁1羌活1桑寄生2当归1独活1千年健1 牛膝1 功效:补肾强筋,通络止痛适应症;腰背不疼痛等
3. 腰椎间突出症:处方;白芍2甘草2山萸肉1红花1枳壳1杜仲1熟地黄1牛
膝1小茴香
1 功效;补肾活血,行气止痛适应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de n,症见腰部疼痛,伴有下肢牵扯痛。

4. 跟痛症:
处方:
山萸肉11何首乌2熟地黄1 杜仲1鹿角胶2莵丝子1宽筋藤1 牛膝1 功效:
xx 肾补血,通络止痛
适应症:
跟骨疼痛等
5. 肩周炎:
处方:
黄芪2丹参1 鸡血藤1独活1川穹1桂枝1 姜黄1海风藤1 功效:
补益气血,通络止痛
适应症:
肩部痹痛,活动不利,伴眩晕、少气乏力等
6.3 颈椎病:
处方:
黄芪2鸡血藤1党参2丹参1戚灵仙1葛根2鹿衔草2香附2川穹2 功效:补益气血,活血通络。

适应症:颈部痹痛、眩晕、少气乏力、上肢痹痛、麻木等。

7. 滑膜炎
处方:
金银花2 连翘1牛膝1赤小豆1泽泻1大腹皮1白术1赤芍2 功效:
清热去湿,活血消肿。

适应症:
膝、踝等关节突发肿胀疼痛,肤温稍高。

8
8. 骨质疏松症:
处方:
补骨脂3 莵丝子1黄芪2牛膝1山药1女贞子1枸杞子1茯苓1功效:xx 脾,
补肾壮骨。

适应症:
腰背、胁肋部等疼痛、乏力、酸软等、
9. 痛风性关节炎:
处方:
土茯苓2 白术1戚灵仙1泽泻1桂枝1玉米须1知母1
功效:清热去祛湿,通络止痛、适应症:
足背、跖趾关节等处红肿热痛。

10 跌打损伤
处方:
延胡索1 当归1鸡血藤2丹参1 醋乳香1 醋没药1 香附1透骨草1
功效:
活学活用,行气止痛、跌打损伤导致肢体淤肿、疼痛。

内分泌疾病:
1. 糖尿病:
柴胡1地黄2 枳实1 山药2蒲公英1茯苓2 白术1 甘草1 功效:理气化浊,xx 气。

适应症:2 型糖尿病早期,病情相对较轻者,也可配合西药一起用。

2. 甲亢:
柴胡1白芍1 甘草2 党参2猫爪草2黄芪1 葛根1 地黄2 适应症:
在西药调治的基础上;运用。

3. 内分泌功能失调性水肿:
处方:
茯苓2桂枝2 菟丝子1 白术1 炙甘草2 柴胡1牛膝1 车前子1 功效:
xx 利水,调肝补肾。

适应症:
诊断明确者那可用此方。

4. 甲状腺囊肿
处方:
柴胡1猫爪草2桂枝1 法半夏1 白芍1 党参2夏枯草2桔梗1 炙甘草1 功效:
化痰理气,散结消肿适应症:
诊断明确者那可用此方。

5. 糖尿病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外用方)
处方:
川穹1路路通6川牛膝3苏术3 薄荷1 乳香3
功效:
化浊通络,行血消肿。

适应症:糖尿病足早期,未见溃烂者或溃烂已经愈合者,以药用60 度~100 度的热水1500ml~2000ml溶解后,先熏后洗,一日三次,一次一剂。

转氨酶高:
处方:
五味子2xx1 羚羊角1 薏苡仁1
适应症:
各类肝炎引起的转氨酶升高患者。

消化内科:
1 .反流性食管炎
处方:
柴胡1白芍1蒲公英1夏枯草1甘草1厚补1枳壳1褚石1海螵蛸2煅瓦楞子1 功效:
疏肝清热,和胃降逆
适应症:
胸骨哈偶灼热痛,烧心感,反酸、吞咽疼痛或吞咽困难。

2.慢性胃炎:
处方:
醋延胡索1海螵蛸1白芍1乌药1沉香1炒川楝子1蒲公英1甘草1
功效:
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适应症:
上腹部疼痛或上腹部胀闷,嗳气反酸,口苦口干,纳呆。

3. 消化性溃疡
处方:
白芍1白及1三七1海螵蛸1醋延胡索1党参1甘草1
功效:
健脾和胃,化瘀止痛,
适应症:
上腹痛有规律,或饭前、夜间痛,进食后缓解或进食后上腹胀满,反酸,乏力,纳呆。

4 萎缩性胃炎
处方:
黄芪1 太子参1 石斛1 三七1 莪术1 枳壳1 鸡内金1 厚补1 甘草1 白花蛇舌草1 功效:
健脾XX,理气活血、
适应症:
上腹胀满或隐痛,嗳气,纳呆,神疲乏力。

5 急性胃肠炎:
处方:
黄连1木香1 广藿香1火炭母2薏苡仁2山药2葛根1凤尾草2功效:
清热利湿,止呕止吐。

适应症:
腹泻,腹痛,呕吐,发热伴恶寒、
6 肠易激综合症:
处方:
党参1白术1 吴茱萸1防风1石榴皮1炮姜1茯苓1补骨脂1柴胡1延胡索1 木香1 白芍1 炙甘草1
功效:
XX 脾,疏肝祛风止痛。

适应症:
反复腹痛腹泻,大便稀溏,腹痛及泻,泻后痛减。

7 溃疡性结肠炎:
处方:
干姜1 党参1 炒白术1 淡附片1 柴胡1 升麻1,,地榆炭1 诃子1
功效;XX脾胃,固涩止泻。

适应症:
腹泻、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或滑脱不禁,或五更肠鸣腹痛、腹泻,或泻下脓血,食少,精疲,四肢不温、
8.习惯性便秘:
处方:
火麻仁1 黄芪1 白术1 柴胡1 白芍2 郁李仁1 枳实1 甘草1 桃仁1 玄参1 肉苁蓉功效:
补气行滞,润肠通便.
适应症:
大便秘结,干燥,无力排便或腹胀,腹痛,年老体弱,产后运动量少的便秘者,
8.消化不良:
处方:
太子参1白术1山药1茯苓1鸡内金1莱菔子1山楂1麦芽1建曲2连翘
1功效:
健脾消食
适应症:
腹胀,不食饮食,反腐吞酸,矢气臭。

9.转氨酶高
处方:
五味子2xx1羚羊角1薏苡仁1
功效:
清肝,柔肝,降酶。

适应症:
各类肝炎引起的转氨酶升高患者。

处方:
柴胡1 板南根1 白芍1 赤芍1 大黄1 郁金1 鸡内金1 黄芩1 枳实1 广金钱草1 功效:
疏肝利胆,清热止痛。

适应症:
右胁肋疼痛,牵涉后肩背,或呕吐呐差或发热。

呼吸内科:
1. 感冒:
(1 )风寒感冒:
处方:
柴胡1 葛根1 荆芥1 羌活1 白芷1 川穹1 防风1 生姜1 功效:
祛风散寒解肌。

适应症:
恶寒发热,周身关节疼痛,疼痛,鼻塞,乏力、
(2)风热感冒:
处方:
大青叶1 桑叶1 菊花1 荆芥桔梗1 龙鲡叶1 连翘1 前胡1 甘草1 功效:清凉解表
适应症:
发热,微恶风,咽痛,咳嗽,咳黄色痰。

2.体虚感冒:
处方:
黄芪1 防风1 白术1 紫苏叶1 前胡1 葛根1 荆芥1 生姜1 功效:
益气解表。

适应症:
素体虚寒,感受外邪,恶寒发热,身体疲倦,咳嗽。

3 感冒后期:
处方:
款冬花1荆芥1百部前胡1枇杷叶1紫苏子1紫菀1防风1 功效:
祛风止痒,止咳化痰。

适应症:
感冒后期出现咽痒,咽干,咳嗽,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样痰。

4. 慢性扁桃体炎
处方:
桔梗1甘草2xx2岗梅1枇杷叶1
功效:
xx 津,利咽止痛
适应症:
咽痛,咽干,咽中异物感者。

5. 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
党参1炒白术1茯苓1陈皮1紫苏叶1丹参1补骨脂1山药1黄芩1 功效:咳嗽,咳白色泡沫样痰,气短。

6. 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
处方:
蜜麻黄1射干1紫苏子1细辛1陈皮1补骨脂1山药1法半夏1丹参1五味子1 功效:
温肺散寒,止咳平喘。

适应症:
咳嗽,气喘,喉间痰鸣,胸中闷满如塞,痰白清稀,且有泡沫。

7 久咳处方:
紫菀1款冬花1乌梅1党参1白术1茯苓1补骨脂1山药1丹参1紫苏子1 功效:
xx 脾,止咳化痰。

适应症:
慢性咳嗽,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

8 咳血
处方:
xx3xx1 阿胶2
功效:
;凉血止血。

适应症:
咳嗽,痰中带血,血色鲜红。

9 肺脓疡
处方:
鱼腥草1 金荞麦1桔梗1败酱草1薏苡仁1 甘草2桑白皮1
功效:
清肺泻热,解毒排脓。

适应症:
发热,咳嗽,咳吐黄稠痰,气味腥臭,口燥咽干。

10 肺结核
处方:
地骨皮1 沙参1麦冬1桑白皮1百部1仙鹤草1百合1紫菀1款冬花1功效:
滋阴降火。

适应症:
咳嗽,痰中带血,地热,久病消瘦。

11. 胸腔积液
处方:
葶苈子1 桑白皮1白术1桂枝1茯苓1紫苏子1炙甘草2泽泻1 功效:
xx 化饮。

适应症:
胸肋胀满疼痛,气短息促。

12. 肺气肿
处方鹿角胶1 党参1 白术1 茯苓1 紫苏子1 法半夏1虎杖1 陈皮1 功效:
健脾,化痰,那期。

适应症:
咳嗽,咳白色泡沫样痰,气短。

13. 流行性腮腺炎
处方:
荆芥1牛蒡子1连翘1桔梗1板蓝根1柴胡1夏枯草1薄荷1甘草1 功效: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适应症:发热,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漫肿疼痛,咀嚼不便,咽红肿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