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文献综述 关于《周易》哲学化演进的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马王堆《帛书易传》对《周易》的研究-东方哲学论文-哲学论文

马王堆《帛书易传》对《周易》的研究-东方哲学论文-哲学论文

马王堆《帛书易传》对《周易》的研究-东方哲学论文-哲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周易》最初是为占卜服务的,其中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是我国古代思想为奇特的哲学着作.这些思想是我国上古人民认识外部世界过程中高度抽象认识的结晶,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体现了古代人民的高超智慧.现传《周易》由经、传两部分构成,经包括六十四卦及卦辞、爻辞.易传则包括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乾坤文言传、系辞传上下篇,加上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这些是辅助解释《周易》的,汉以后被称为十翼.这些文献不但是今天研究《周易》经文的最重要的津梁,而且其本身的哲学内涵也值得深入探讨.[1](页8)现在一般认为十翼基本上成于先秦,乃战国时期的着述.[2](页42)《易传》的形成确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而且复杂的过程应该说《易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在子思的时代已经有了.[3](页79)总体来说,《易传》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孔子与《易传》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战国时期的孔子后学对《易传》各篇也作了许多创造、发挥工作.因此,《易传》的作者主要应是孔子及其后学.[4](页220)上世纪长沙马王堆《帛书易传》及湖北郭店楚简《周易》的出土,可以充分印证上述学者的说法是正确的,也可以充分证明传世《易传》就是战国早期孔子及七十子之徒研究《周易》的着作.而马王堆《帛书易传》则是稍后的儒家学者在传世《易传》基础上进一步研读《周易》的着作.传世《易传》和马王堆《帛书易传》合在一起恰好可以构成整个战国时代《易》学发展的基本情况.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古代人民的思想中就已经产生了关于道德心性的认识,《尚书》中周初文诰诸篇对这一问题论述就有很多,这时我们熟知的.西周金文资料中,也有关于道德心性思想观念的内容.①这种认识认为,人的道德精神就蕴涵于人的内心,这与人的心性有关,也是人本性的体现.这是我国早期对人心性内涵的基本观念,只不过这种观念中,对心性范畴的具体内涵并没有进一步展开论述而已.这些内容足以表示着人们体认到了人的性在于内心,心是性存在的场所或者载体.[5](页1)古人认为,人的道德精神就是这种心性的体现.这是心性范畴的核心内容,也是现传《易传》主要的思想观念.《易传》解释《易经》时提出的恒德说,主要就是指这种蕴涵于人心的道德精神.20 世纪70 年代,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一大批帛书,是和《易传》类似的哲学着作.这些帛书是战国后期到西汉初年写定的.其中关于《周易》的相关论着,是战国中后期儒家后学研究《周易》的着述.这些帛书有《二三子》、《帛书系辞》、《要》、《衷》、《昭力》、《缪和》等篇,类似于《周易》十翼中的《系辞传》.现传《系辞传》、《说卦传》中的主要内容,就见于《帛书系辞》、《衷》、《要》诸篇中.其中关于道德人心的论述,存在明显的以德义说经的思想倾向,提出了观其德义的主张,这是对现传《易传》恒德说道德心性思想内涵的逻辑扩展.《帛书易传》在理论构建过程中,集中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理论特征,即借重传统典籍的经典化的理论方法,这是以往的学者在马王堆帛书研究中重视不够的地方,本文拟就此提出一些浅见,希望得到大方之家不吝指正.二如上所述,《帛书易传》和传世《易传》一样存在着《周易》阐释的经典化倾向,将《周易》作为儒家伦理思想的来源和载体,将自己的理论思想附会于《周易》之上,以此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易传》认为恒德来源于天地之道,这种道德精神的实现,是天地之道的自然延伸,是由天地之道直指道德人心自然而然实现的.而这种德性的实现,是人通过对天地之恒德的体认完成的.即《易传》所谓的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过程.其途径是体察天地之道,而不是通过逻辑的论证和理论归纳得出理性结论.但是马王堆《帛书易传》以德义说经和观其德义的理论倾向与传世《易传》的表现有所不同,传世《易传》中经典化方法主要表现在认识方法上,就是通过整体认知方式考察世界,在体悟天地自然阴阳刚柔之道的同时,实现人的道德精神,将仁义道德当作天地之道的自然延伸和直接体现,体现了思想史早期阶段认知外部世界过程中的整体认知特征,即排除逻辑思维内容,以体察感悟的方式认知世界、提出自己的理论,这些理论往往以感性描述的表现形式出现,而不是理性思维内容.而马王堆《帛书易传》中则显示出来较多的理性思辨的特征,往往将儒家义理附会于《周易》经文之上,和先秦引用《诗经》时的赋诗断章,取余所求的理论方法一样,多采用穿凿附会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思想观念.如果说传世《易传》对《周易》的附会解释是缺乏理性思辨的非逻辑认识方法的话,则马王堆《帛书易传》完全是一种有意识的曲解,将自己的理论思想强拉硬扯地附会于《周易》之上,在阐释《周易》过程中表现出更强烈的历史化、化思想倾向.三阐述《周易》过程中的历史化、化倾向,是马王堆《帛书易传》经典化的主要理论方法.在《易经》的阐释过程中,《帛书易传》将道德精神附会在《周易》卦爻辞的含义中,采用断章取义方法,引申《易经》的含义论证自己的观点,对《易经》的文句过分引申和故意曲解,作为自己理论的经典依据.如《易鼎卦》: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意为不自量力,就会像鼎足折断一样,将里面的粥洒到身上,是不吉利的,但是《帛书易传》的《二三子》中这样说的:鼎折足,复公莡,其刑屋,凶.孔子曰:此言下不胜任也.非其任也而任之,能勿折乎? 下不用则城不守,师不战,下乱于上,胃折足;路其国,芜其地,五种不收,胃复公莡;口养不至,饥饿不得食,胃刑屋二三子问曰:人君至于饥乎?孔子曰:昔者晋厉公路其国,芜其地,出田七月不归,民反诸云梦.无车而独行,□□□□□□公不胜其饥也,□□□□饥不得食期月,此其刑屋也.故曰德义无小,失宗无大,此之谓也.[6](页16)(第8-10 行)《鼎卦》九四爻上承六五,下与初六无应.并且初六、六五爻都是阳爻不当位,九四是阴爻不当位,因此古人据此象数断其为凶.《易经》中就拿鼎折足来比喻,认为这种情况就像鼎中稀粥洒掉一样,一个能力有限的人,却要谋划大事,结果也是凶的.体现的是观象即义、具象思维方式.但是,帛书《二三子》中的这一段内容在于强调德义的重要性,谓统治者不修政德,就会上下离心,导致国家败亡,最后的结论是:故曰德义无小,失宗无大,此之谓也.谓德义的重要性超过国家危亡.这是儒家学者在经典着作基础上宣扬自己道德伦理思想的理论阐述,表现出了明显的化的思想倾向.其中,孔子的解释是在《周易》的基本意思基础上的引申和发挥,首先肯定其基本含义是此言下不胜任也.非其任也而任之,这个解释和《周易》的意思基本一致.①但是接下来的解释就对《周易》原意的引申,从修德的角度立论.说统治者不修政德就会使下级不服从上级,不履行职责:下不用则城不守,师不战,下乱于上,胃折足,就将鼎折足的具象,比附成下级不用命,这就和下不胜任的认识区别很大,和《周易》的观象尽意完全不是一回事.至于对覆公餗,其形渥的解释,则完全了《周易》的本意.《周易鼎卦》九四爻覆公餗意为羞豆糁食洒掉地上.餗:据《周礼醢人》:羞豆:酏食、糁食郑司农注:糁食,菜餗蒸.贾公彦《周礼疏》:餗者,《易》覆公餗.郑注云,糁谓之餗.[7](页1452-1453)帛书《二三子》中餗作莡.而莡字现传先秦古籍所无.《重修玉篇》卷十三:莡,麤各切.草声.《类篇》卷三:仓各切,艹名.据《康熙字典》:莡《唐韵》仓各切,音错.《玉篇》:行草声.据此《二三子》中莡是音近假借.而所谓:路其国,芜其地,五种不收,胃复公莡,谓统治者不修政德,就会导致国家败亡、田地荒芜、五谷不收.这则完全从道德义理角度立论,是望文生义的解释方法,其中的路其国,芜其地,五种不收都是附会上去的,《鼎卦》九四爻辞根本没有这样的意思.但这一层意义附会上去之后,则可以用《易经》的内容作为根据,很好地为自己的伦理思想服务.再如其形渥,帛书《二三子》作其形屋,屋当为渥的假借字,意为沾污.这在先秦文书中是十分常见的现象,但帛书中读如屋.这些明显是断章取义的做法;路其国,芜其地,五种不收,胃复公莡;口养不至,饥饿不得食,胃刑屋,其义当借鉴了《管子四时篇》国家乃路(注:失其常居为路)之意.这里借晋厉公的历史故事来曲解《周易》,是为阐述德义无小,失宗无大的观念服务的.这里不仅故意曲解了《周易》,就连晋厉公的历史典故也是对历史的有意歪曲,据张正烺《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校读二三子问校注》(手稿):晋厉公当为楚灵王,《史记》载楚灵王有乾溪之事,此卷书为楚人所传,故为尊者讳也.[8](页104)此说甚为有理.这种做法,就是将传统经典和历史相结合,采用六经注我的方法来阐述自己的基本理论,和先秦学者引《诗》断章,同为一例.帛书《昭力》也有类似的理论方法,如孔子借《师》、《大蓄》两卦的卦爻之辞生发议论,强调了道德精神在国家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为政以德的观点,采用的也是上述方法:问阑舆之义,子曰:上正卫国以德,次正卫国以力,下正卫国以兵.卫国以德者,必和其君臣之节,不耳之所闻败目之所见,故权臣不作,同父子之,以固其观赏.百姓之劝,以禁违教,察人之所疾,不作奇心.是故大国属力焉,而小国归德焉.城郭弗修,五兵弗实,而天下皆服焉.《易》曰:闲舆之卫,利有攸往.若舆且可以阑然卫之,以德乎? 可不共之有? (第3-5 行)[6](页51)《周易大蓄》: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曰闲舆卫,利有攸往.意为有好的保护措施,无论到何处去,都是很顺利的事情.帛书作话引申此义,得出上正卫国以德的结论,明显将《周易》的含义引申到了社会中来,是把经典着作化的体现.张正烺认为卫字在帛书中常和率不分.[8](页96)准此则上正卫国以德,次正卫国以力,下正卫国以兵可作上正率国以德,次正率国以力,下正率国以兵.和原文意义相近,都强调了道德精神在国家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对人道德品性的重视.这是将《周易》的卦爻辞的内涵作了引申,将传统经典作为道德精神的载体来阐释.体现了儒家学者构建理论体系过程中的学术方法.从上面以德义说经的倾向中我们可以看出,《帛书易传》中的道德性命思想和现传《易传》中的观念的具体内涵也存在很大差别.在《易传》中,是圣人体察天道,参天地赞神明而化成天下,这种理论论述缺乏具体逻辑内涵.但是长沙马王堆《帛书易传》中,将《易传》中的圣人参天地之德而化成天下的简单过程具体到了道德伦理建设上来,将道德精神的建设具体化、制度化,将精神层面的内涵物化为器物层面的制度.如帛书《二三子》在讨论《坤卦彖辞》龙战于野,其血的含义时,孔子告诉弟子说:此言大人之广德而施教于民也.夫文之孝(通教),采物毕存者,其唯龙乎? 德义广大,法物具备者,[其唯]圣人乎? 龙战于野者,言大人之广德而下民也,其血者,见文也.圣人出法教以道民,亦犹龙之文也.(第7 行)(张政烺手稿中夫文之孝,采物毕存者作夫文之李,采物毕存者.亦可通)[6](页16)帛书中所谓德义广大,法物具备,具有两方面的意义,第一层是法物具备,意指制度器物层面的东西,如《管子七法》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9](页106)古人认为这些都是国之均秉,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基本制度.但是《帛书易传》作者强调的不在于此,而在于更高的道德精神层面,在于文化思想层面的道德伦理建设,即德义广大,此即其第二层意义.因此说《二三子》中所谓的法物具备,指君子的道德精神,可以作为社会伦理道德的准则,具有秉国之均的法物作用.唯其君子的德行如此德义广大,法物具备,才可以出法教以道民,才能广德而施教于民,引导人的道德精神实践,才能实现其德义广大层面的道德伦理意义.这些论述,充分体系了《帛书易传》构建理论过程的经典化倾向.这种引申经典,为道德伦理建设和社会服务的思想,正是《帛书易传》经典化理论方法的集中体现,这种理论方法的目的也正在于此,就是将传统经典作为自己伦理思想的载体,将自己的伦理思想附会其上,纳入到伦理体系之中.从而实现广德施教于民、广德而下民、出法教以道民的目的,这就使得传世《易传》空乏的体察天地之道的理论内涵,落实到了现实社会基础制度之中,体现了儒家伦理思想积极用世的一面.参考文献:[1]黄寿祺,张善文. 周易译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朱伯昆. 周易哲学史(第一卷) [M]. :华夏出版社,1995.[3]李学勤. 周易经传溯源[M]. 长春:长春出版社,1992.[4]廖名春. 周易经传十五讲[M]. : 大学出版社,2004.[5]张立文. 中国哲学范畴精粹丛书---性[M]. :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6]廖名春. 续修四库全书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释文[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7]贾公彦. 周礼注疏[M]. :中华书局影印清嘉庆刊宋本,2009.[8]张正烺. 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校读[M]. :中华书局,2008.[9]宋翔凤. 管子校注[M]. :中华书局,2004.。

哲学视域中战国楚竹书_周易_的文献价值

哲学视域中战国楚竹书_周易_的文献价值
上海博物馆所藏楚竹书《周易》(以下简称楚 竹书《周易》)“总五十八简 ,涉及三十四卦内容 , 共一千八百零六字 ,其中合文三 、重文八 ,又二十 五个卦画”(第 133 页) [1 ] 。下试析之 。
一 、自以九 、六为主体之数字式 爻题切入探其赜
通行本《周易》古经六十四卦每卦的诸爻之 辞前 ,皆有“初九”、“初六”、“九二”、“六二”、“九 三”“、六三”“、九四”“、六四”“、九五”“、六五”“、上 九”“、上六”这种数字式组合 ,而在作为纯阴 、纯 阳的《乾》《、坤》两卦之末 ,又有“用九”、“用六”之 语 。就此 , 高亨先生首次明确提出“爻题”一名 称 ,而 今 已 为 学 界 所 普 遍 接 受 。高 先 生 并 称 : “《周易》古经 , 初时殆无爻题 , 爻 题 似 晚 周 人 所 加 。《左传》《、国语》凡记筮事 ,皆云遇某卦之某 卦 ,所谓遇某卦之某卦者 ,乃筮得本卦而某爻变 (阳爻变为阴爻 ,或阴爻变为阳爻) ,因而转为别 一卦也 。以筮法言之 ,主要在观本卦之变爻 ,然 则可云遇某卦某爻 ,而《左》《、国》决不云遇某卦 某爻 ,其所以如此 ,盖彼时尚无爻题也 。”(第 13 -
1994 年春 ,在香港的古玩市场上出现 、而后 又为上海博物馆所购藏的一批数量达一千余支 的战国晚期楚竹书文献 ,随着自 2001 年 11 月起 由上海 古 籍 出 版 社 以《上 海 博 物 馆 藏 战 国 楚 竹 书》(一) 、(二) 、(三) ……之书名的陆续推出 ,继 《郭店楚墓竹简》的整理出版之后 ,在学术界引起 了新一轮的强烈轰动 。其中的《周易》,由于是迄 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周易》传本 ,自然具有不 可低估的文献价值 。本文谨从哲学的视域 ,环绕 爻题 、卦画以及奇特符号标识 ,透过与其他相关 《周易》传本的比观 ,初步探讨一下此一《周易》传 本的文献价值 。而对于该传本的卦名与卦爻辞 的探究 ,学者着墨较多 ,本文暂不予以涉及 。

《易经》的历史演变过程

《易经》的历史演变过程

《易经》的历史演变过程《易经》的历史演变过程《易经》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历来被奉为“大道之源”“群经之首” 在中国古典文献中地位之尊贵名声之显赫没有任何一部典籍能与之相比,春秋时期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晚年喜“易”并作《易传》,为传承《易经》这部以“仁”为主线,充满唯物主义哲学理念,并含纳政冶、军事、行政等各个方面的上古时期的百科全书留下了一个两千多年的《易经》情结,《易经》之梦幻。

《易经》在中国古典文献中地位之尊贵名声之显赫没有任何一部典籍能与之相比,在秦汉准确地说是汉代留下的《史记》《汉书》《左传》《说文》等重要古籍中对《易经》都有涉及,足见其影响之大,根基之深,被奉为“大道之源”并非徒有虚名。

但是《易经》的身份却是一部卜筮之书,俗称“卦书”。

这多少与它的尊贵地位有些不太相符,占卜是偶然与必然的概率有其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奉为至尊的地位毫无疑问它不能代表科学,它只能算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生成的文化,它对社会的影响会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成果的突破逐渐减弱。

多有学者认为《易经》的内容涵盖的是哲学、政治、军事、自然科学等多类学科集一身的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综合性著作,余敦康教授在《易学今昔》中对《周易》的本质做了如下的论述“……卜筮不过是他死的躯壳,哲学才是它的本质,……《周易》是一部科学著作,其蕴涵的科学思维不仅对古代的科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与现代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吻合,……《周易》是一部史学著作,其中保存了多方面的古代珍贵史料,特别是反映了殷周之际的历史变革,……。

(《易学今夕》05.6第一版)余教授对《周易》,准确地说是对《易经》本质的论述,代表的是易学界,学者的普遍的看法,是金玉之论。

但是《易经》的占卜与它的身份总是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不相符的感觉。

尤其是当我们在史书中查看它的来历的时候,发现有关《易经》与《易传》的记述疑点颇多相互矛盾,为此有必要对这些疑点和矛盾进行论证进而解开《易经》之迷。

周易在先唐的传播情况

周易在先唐的传播情况
至战国中后期,《周易》的传播范围已有所扩大,它渐渐流入民间。这时的 读书人,如庄子已说出了“《易》以道阴阳”的话(见《庄子·天下篇》)。荀子 则开始引用《周易》经文与发挥传文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如《非相篇》《大略篇》 等),但这时《周易》的学术地位仍然不高。当时一般读书人要学的是《诗》《书》 《礼》《乐》,《周易》尚不在其列,这种情况一直继续到秦统一天下。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孔子是在前人说《易》的基础上,曾经对《周易》作过 一些口头阐释和传授,他的弟子及后人把这些阐释记录下来,并加工补充,到战 国初期至中期,形成了《彖》《象》《文言》《系辞》的主要篇章。孔子传易的师 承关系是: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孔子传易於瞿,瞿传楚人馯 臂子弘,弘传 江东人矫子庸疵,疵传燕人周子家竖,竖传淳于人光子乘羽,羽传齐人田子庄何, 何传东武人王子中同,同传菑 川人杨何。何元朔中以治易为汉中大夫。”
随着人们理性思维的觉醒,便着重探讨其中的道德教训之义及其哲理,通 过对《周易》的解释,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从而将《周易》升华为一部哲学著作, 这就是战国时期所出现的《易传》。而卜问吉凶的活动逐渐流落到民间,被看作 是卑贱的职业,便作为“术数”与经学的《周易》分道扬镳了。特别是春秋末年, 伴随着巨大的社会政治改革的开始,理性主义、人文主义的思潮兴起,反映到易 学领域,则是哲理化、抽象化的易学思想逐渐与占卜活动分离而迅速发展。孔子 及各国史官的易学研究,更使《周易》成为宣传道德训教、阐述天道道变化的工 具。在战国中后期,易学家不仅继承了春秋时期的取象说、取义说和战国时期的
《汉书·儒林传》载:“自鲁商瞿子木受《易》孔子,以授鲁桥庇子庸。 子庸授江东馯 臂子弓。子弓授燕周丑子家。子家授东武孙虞子乘。子乘授齐田何 子装。”
从这两张师承关系名单上看,其中虽稍有不同,但从孔子开始他们师承授受, 都是传至当时的西汉人田何。

《周易》及论文其哲学论文(强力推荐)

《周易》及论文其哲学论文(强力推荐)

《周易》及论文其哲学论文记得是在去年,责任编辑专程赴京,邀我设计、主编一套关于《周易》人生哲理的应用方面的丛书。

这使我一时很踌躇。

一则我虽然研究过《周易》,但那是从文学和文献学角度进行的,而且只涉杂志及古经部分(1);再则自那以后,我虽然一直想从哲学角度再对《周易》、尤其大传部分作些研究,杂志期刊却总苦于没有时间(2);三则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从“应用”的角度去研究《周易》,而且杂志期刊担心一说到《周易》的“应用”,人们就论文会想到占卦算命之类的事情上去。

发表我是一向服膺“善易者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不占”、“子不语怪力乱神”一类古训的。

不过河北教育考试院招生,我最后还是应承下来了。

期刊这主要是我的朋友、任教于作为国家社科研究基地的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的林忠军教授,给了我巨大的心理支持。

我们决定共同主编这套丛书。

他在《周易》研究方面的功力是我素所钦信的。

何况还有我的朋发表友们、尤其是在《周易》研究上造诣颇深广州市教育局教师招聘、曾承担发表国家级周易研究项目的杨庆中博士的加盟,这更使我信心倍增。

转眼之间,已经寒暑,各方书稿,陆续告成。

批览之余,考虑到福建教育频道故事会这套丛书的读者层面的特殊性,我想略谈一些想法,一是简要通俗地介绍一下《周易》论文其书的情况,二是借此机会梳理一下我对《周易》哲理的若干感想期刊,以就教于广大读者。

1.研究《周易》的意义及其方法《周易》是跟“玄学”挂钩的。

这与“魏晋玄学”颇有关系。

魏晋玄学的一个特点,是儒家思想和道家发表思想在相当程度上的合论文流,亦即论证“名教出于自然”。

名教者,儒家伦理也;自然者,杂志道家玄思也。

两家思想的这种合流是有文献依据论文的,这浙江教育高考录取就是当时玄学家所谓的“三玄”:《老子》《庄子》《周易》。

前两部书都是道家的,唯有《周易》素来是被视为儒家经典的:儒家以“六经”为原典,而《周易》为所谓“六经之首”。

但事实上,《周期刊易》本来并无所谓哪家的。

唯其如此,先秦诸子许多都论文跟《周易》有所关联。

《周易》史观与中国古代历史哲学

《周易》史观与中国古代历史哲学

《周易》史观与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周易》史观与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周易》历史观的内容及其价值曾有不少学者论及,但多数似乎语焉不详。

至于《周易》历史观对中国古代历史哲学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更是个研究的薄弱环节。

一、《周易》历史观之意蕴中国之有史书,当以《春秋》为先。

《汉书·艺文志》叙称:“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

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是说《尚书》以记言为长,而《春秋》原为记事之籍,后经孔子删节,整理为“六艺”(六门课程)之一。

然《春秋》一书,到了汉代,经学家们却宣称:孔子“笔削春秋”,故蕴有微言大义,以为《春秋》之书法在寓褒贬於记事之文字中,用以示“正名”,定“序分”。

—部《春秋》就非一般的史书,而成了作“经”之法,旨在“借事明义”,为后世立不易之准则。

尤其是董仲舒“谨案《春秋》之中”,“以观天人相与之际”,搞出个“奉天法古”、“三统”、“三正”的循环论历史观,作为经学正统的重要内容。

《春秋》之史学被纳入经学,从中阐发出儒家的古史系统,长期影响着后世史观、史学的发展。

这样,在正统儒家那里,历史哲学往往成为经学的婢女,且以政治上的保守主义和理论上的形而上学为主要特征,难有自身相对独立的地位。

那末,中国古代历史哲学的文化源头究竟在何处呢?我以为在《周易》。

《周易》一书,虽源于卜筮,却以其“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路,由二爻六位;六—卜四卦的象数结构模式,构造成三才一体之道,蕴有社会观和历史观的内涵。

近年再版的胡朴安著《周易古史观》一书,就认定《周易》是一部历史典籍,又“本《序卦》之说,于古史立场而解说之”(见该书《自序》)。

尽管有人对此提出驳议,但也承认胡氏之说“的确是创见”(刘长允:《“周易史观”驳论》,载刘大钧主编《大易集成》)。

这可以作为《周易》具有史书之特征,并蕴有史观内容的一个例证。

《周易》的历史观,由《周易》古经发展到战国末的《易传》,有着明显的体系,并奠定了中国古代历史哲学的基本范畴和理论框架。

儒道两家哲学异同与互补文献综述

儒道两家哲学异同与互补文献综述

儒道两家哲学异同与互补文献综述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家。

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泥,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

只有对儒家和道家作比较研究,才能在对立中准确把握道家的特质,并进而全面了解儒学和传统文化。

儒道两家各有自己的经典,互不相借,唯有《周易》成为两家共同崇尚之典籍,这里面有着深刻的道理。

《易经》成书于两家形成之前,《易传》形成于两家出现之后,虽是儒生所著,却大量渗透着道家思想,如形而上之道,阴阳化生之理,无往不复之运,顺法天地之行,皆采自道学,此其一。

《易传》用阴阳两大概念表示宇宙间两种基本的对立力量,阳表示正面、主导、进取、雄性、显露,可以综合为阳刚之性;阴表示负面、被动、退守、雌性、深藏,可以综合为阴柔之性。

阳刚之性正是儒家的特性,阴柔之性正是道家的特性;儒家与道家的对立与互融正体现了阴阳的交感相推之道,所以才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对基本矛盾,此其二。

我们用阴阳学说分析儒道关系,便会抓住问题的根本,一系列特征的对比就有了贯通一气的基础。

1) 人性论比较。

儒家人性论有孟子性善说,荀子性恶论,董仲舒性三品说,杨雄性善恶混说,程朱天命之性气质之性说,陆王良知良能说等,其共同点是强调后天道德教化,认为无礼乐法度之修饰,人性不能臻于完美,如荀子所说,人性“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苟于·性恶》),而正治的标准在于合乎宗法伦理。

如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指出:“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学说。

这与孟子的性善学说直接相反。

表面上看。

似乎荀子低估了人,可是实际上恰好相反。

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

”(文献①—209页)道家人性论有老庄人性恬淡朴素论,苗康性清高自适论,郭象人性自足安命论,《列子》人性任情肆欲论等,其共同点在于强调自然天真,排除人工的雕琢和礼法的强制束缚,越是自发自成,越是纯真完美,如《庄子》所说;“彼至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骈拇》)。

历代名家对《易经》的研究word版

历代名家对《易经》的研究word版

历代名家对《易经》的研究《易经》也称《周易》,或简称《易》。

汉代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被确立,但“六经”仅存五种,此“五经”自此便成为中国学术的正宗。

《周易》所包含的哲理,也就在中国思想界占领导地位。

从汉代开始,《易经》被正式确立为儒家经典之首。

《易经》作为群经之首,在中国古代一直受到知识界的重视,几乎所有知名学者都对《易经》作过深入研究,留下大量作品。

义理派的《易经》注疏,一部分是阐述《易经》中包含的深刻哲理,但更多是作者利用《易经》的现有体系来阐发自己的思想,这甚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象数派《易》学家的注疏多从占卜角度出发,对《易经》的现有体系加以引申,以方便占卜,因此,注疏中加入很多《易经》中原本没有的东西,他们其实是借助《易经》的影响力,来推广自己的占卜术。

现存和已散佚的《易经》注疏约有二千种。

义理派注疏最有名的作品,当数王弼的《周易略例》和李光地的《周易折中》;象数派注疏作品,则以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影响较大。

最有影响力的《易经》注疏应是朱熹的《周易本义》,该书调和义理派与象数派的理论。

东汉经学大师郑玄著有《周易注》九卷,至唐代以后,该书仅存《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等四篇,合为一卷,其他部分散佚。

此四篇其后也佚失不存,幸有李鼎祚的《周易集解》曾大量引用,才得以保存部分内容。

宋代王应麟有三卷的辑佚本。

清人还有五种不同的辑本。

从现存辑本来看,古人评价郑玄的《易》,深受其师马融的影响。

本书是三国时期,《易》学义理派名家王弼的代表作,对《易》学的贡献主要有两方面。

其一,该书彻底批判象数派的穿凿附会。

其二,该书对孔子开创的《易》学研究有所发展,并且明确地提出“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卦者,时也,爻者,适时之变者也”等著名论断,大大丰富和完善了义理派的理论体系,对后学者影响极大。

《周易本义》是朱熹的《易》学代表作。

朱熹把《周易》看成是卜筮之书,《周易本义》就是要从这个意义上还《周易》以本来面目。

文献综述资料及范文

文献综述资料及范文

文献综述资料及范文资料一一、什么是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的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文献综述往往反映的是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反映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等等。

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并予以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二、写文献综述的好处:1、通过体验搜集文献资料的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2、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3、通过文献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的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4、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

对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三、写文献综述常见的问题1、根据已有的综述直译转抄在写作综述论文时,可以借鉴他人已发表的综述启发思路,但切不可照抄照搬。

也就是说,必须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写出有别于他文的特色,有自己的侧重点。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进行文献更新,补足与自己侧重点有关的和该课题最新发表的文献,然后按照自己的侧重点重新命题,将全文重新整理,综合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2、洋洋大篇,只是资料的堆积内容既无重点又不深入,层次不清,概念模糊,甚至有误,只是资料的堆积。

3、文献开列过多,引文不当一般要求综述论文著录的文献应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原文,但也并不是所有读过的文献都统统列出,应选择最主要和最新近的文献:1)综述论文论点和论据来自的文献;2)为分析讨论提供有力依据的文献;3)为理论和机制提供实验依据的文献;4)注意引用知名度高的期刊;5)以新近的文献代替旧的文献。

4、把综述写成讲座讲座和综述的共同点是文章的综合性、新颖性和进展性。

周易导读阅读文献2

周易导读阅读文献2

《周易》阅读文献主讲人:燕连福一、《周易》的命名(一)“周”,1.指周代《易经》有三个版本:《连山易》、《归藏易》、《周易》,分别形成于夏、商、周三代,其中《连山易》最早,《周易》最晚。

《周礼·春官·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2.指周普“连山者,像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

”今天所说的《周易》,实际上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

(二)“易”,关于[易]字的解释有很多,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1.上日下月为易。

“易之为字,从月从日阴阳具矣。

”“易者,日月也。

”“日月为易,刚柔相当。

”2.金鸟,大日,生命。

“易,飞鸟形象也。

”3.蜥蜴变化为易。

“易,即蜴。

蜥蜴因坏境而改变自身颜色,曰之易,取其变化之义。

”4.化繁就简则为易。

《简易道德经》:“简则简,易则易。

简则简之易,易则易之简,万物皆在一简一易中矣。

”5.《系辞》则说:“生生之谓易”。

也就是说因为日月轮转,寒暑交替才有了生生不息的世界景象。

6.清代的陈震著《周易浅述》则将“易”的定义分为两种:⑴交易:阴阳寒暑,上下四方之对待是也。

⑵变易:春夏秋冬,循环往来是也。

7.此外,“易”历来有一名含三义的说法:⑴简易,即“易”虽包罗万象,但有一个最简化的公式或“定理”,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以装进这个“定理”里,都可以用这个“定理”来释解。

即“大道至简是也”。

⑵变易,即“易”是讲变化之道的,也就是讲“辨证法”的。

⑶不易,即“易”虽讲变化,但这变化之“道”却是永恒不变的,也就是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三)周易既是自然科学,也是人文科学易经是群经之首,群经之始,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它是诸子百家的开始。

但是,不能过分扩大易经。

如果说“潜水艇”、“原子弹”的思想来自易经,并以六十四卦通解元素周期表和DNA,这就有点过分夸大易经的作用。

全面精讲《周易》的思想体系与历史影响(内容完整 可编辑使用)

全面精讲《周易》的思想体系与历史影响(内容完整 可编辑使用)
上含有征象、形象、象征旨趣。
数就是筮数。义理就是根据象数 而引发出来的道理。
《周易》的结构由两大部分组 成:
一是卦爻符号系统,
一是文字解释系统,
两个系统谐调复转,形成了有 机整体。
《周易》古经的文字就是卦 爻辞,据说是周公所作。
《传》的部分,由十篇组成, 具有“羽翼”的辅助作用,称 作“十翼”。
•在《周易》里,黄色象征中土, 得中则称为吉。
•《坤卦》六五爻辞:
•“黄裳,元吉。”
•这种思想几乎贯穿全书
•天地人“三才” ,以“人”居天 地之中。
《周易》在中国历史上向来具有很高的 位 苏闻宽博士把《易经》等同于《圣经》:
•“没有一本书像《易经》这样能够渗透于 人们生活如此众多领域……尤其令人注目 的是,易理规则成为中国哲学、星占、卜 筮、相宅、玄修以及其它学说的根基。”
•(3)提供了一个认识世界、解释 世界的基本框架,为后人的思想 发挥、理论建构开辟了通道,留 下了充分余地。
严 格 论 证 。
深可 入能 阐对 述某 ,些 更重 不要 可思 能想 进进 行行
动种 的构 限架 制阶 ,段 卦, 爻受 辞到 作占 者筮 不活
发 展 、 变 化 观 念 还 出 于 一
学习目的:
• 认识《周易》一书的特殊结构、阴阳符号的产生、八卦与六十四卦的组合与推演,了解《周易》的整体 功能,弄清阴阳五行思想以及“尚中”理念在《周易》中的表现,掌握易学的解释条例和读《易》的基 本方法。
一、《周易》的名义与由 来
(一)从伏羲氏的传说到六十四卦
• 《周易》略称《易》。它是以一套特殊的符号为其基本框架的。八卦,乾、坤、坎、离、震、巽、艮、兑,
阅读书目
• 1、 宋朱熹:《周易本义》前言、筮仪、卦歌、读《易》术语简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 2、 詹石窗:《易学体系之建立》,见詹石窗、连镇标著《易学与道教文化》第一编第一章,福建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周易》的教育理念研究综述

《周易》的教育理念研究综述

《周易》的教育理念研究综述《易》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内容广大悉备,无所不包,所蕴含的教育理念更是俯拾即是,历久弥新,了解《周易》及《周易》教育理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明确《周易》教育理念研究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探索教育改革及发展路径具有积极意义。

标签:《周易》;教育理念;综述;教育改革《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其中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理念。

当今世界,功利主义的充斥和肆虐使社会伦理面临极大挑战,对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走向影响深远,而源自西方的教育理念是无法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的。

因此,探求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整体观及其衍生的教育理念,梳理出易学思维视域下对“教育的应然状态”的判断,拓展传统文化的人文意蕴,用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探索中国教育的规律,解决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

可以丰实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一、《周易》教育理念的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百年教育理念研究可分为四次热潮,两度曲折。

第一阶段:(1900—1919),从甲午战败全面提倡西学到赫尔巴特学派影响的鼎盛及淡出,教育理念更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第二阶段:(1919—1949),杜威实验主义教育理念的引进与国人译、编、著中国自身的教育书籍,加速了中国教育理念西化进程;第三阶段:(1949—1956),新中国成立后以意识形态为根本评判标准的教育理念转变。

(应以学习原苏联教育理念及对胡适、晏阳初、梁漱溟、杜威等国内外教育家的批判为阶段性特征);第四阶段:(1957—1966),从教育学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到经历教育大革命的挫折;第五阶段:(1966—1976),“文革”十年教育理论研究停滞不前,是国内教育史上鲜有的大挫折,对教育理念转型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第六阶段:(1976至今),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和谐社会建设,教育理论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周易》哲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周易》哲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周易》哲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王乙贵( 陇东学院政法经管系2002届政史三班甘肃庆阳745000 )内容摘要:《周易》里面64卦开始是乾卦和坤卦。

如果问《周易》是怎么形成的,以下这个说法大家似乎可以接受:最早中国发展了占卜,因为要对占卜作系统性了解就发展了卦符,所有64卦都有卦符。

乾就是六个连线,坤是六个断线。

有了符以后还得有名与字。

卦名有音,有音还不够,就有一个字。

这前后发展的次序我不是研究考古学的,不过我想这个次序很可能多少是对的。

可是我们知道孕育《周易》的年代也正是汉语汉字开始形成的年代,是中华文化孕生的年代。

这些卦是“象”,这是周易里面自己讲的,是浓缩了的观念,以卦符卦名将天、地、人的变迁分类为“象”。

上面这几句话可以说是用今天的语言来描述到底《周易》的精神是什么:浓缩化、分类化、抽象化、精简化、符号化是《周易》的精神。

而这种精神我认为贯穿到了几千年以来中国文化里面每一个角落。

第一、《周易》影响了中华文化中的思维方式。

第二、《周易》是汉语成为单音语言的原因之一。

第三、《周易》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审美观念《周易》大家知道是中国非常古老的一个文献,据说是夏朝已经有了最早的《周易》叫连山,商朝有了比较晚一点的归藏,都失传了。

我们现在所看见的《周易》是西周时候的周易。

所以《周易》的孕育前后至少经过一千多年,这个结论我想是大家可以同意的。

关键词:孕育浓缩思维方式影响发展第一:《周易》的哲学思想《周易》作为一部古老的经典著作,从表面看是一部占卜、预测书,但是,从卦序、卦名、卦象、卦辞、爻序、爻辞、爻象、断辞以及其推演过程等方面分析,其中包含着中国传统道德哲学所有思想原理。

它早于老子、孔子而成书,成为老子、孔子哲学思想的源头活水。

一、《周易》包含着“道非常道,有无相生”的宇宙观“道非常道,有无相生”是中国道德哲学对自然界本质的深刻揭示,是对自然规律的高度总结。

不仅包含着西方现代哲学唯物观、发展观、联系观更重要的是创立了西方哲学一直未重视的终始观。

从《周易》看中西哲学——周易论文

从《周易》看中西哲学——周易论文

从《周易》看中西哲学——1309030202 生科院生工刘铭迪昔日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

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人与义。

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1《周易》的理论基础是天地人三才,人与天地是可以并列存在的,中国人虽说敬畏天地,但是更相信自己,相信可以凭人力改变天地;西方哲学的起源,也许就是古希腊神话了,众神皆有着人的七情六欲,十二主神代表着各种自然力,自然是神造的,而神也是一种人。

从《周易》中可以看出儒家的“仁”与“义”,也可以看出道家的自然与无为。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2天、地、人、家、国、天下,《周易》描述了中国伦理的基本骨架。

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称“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

西方哲学源自古代神话和诗歌中,逐步开始对宇宙的组成以及本源的思考而开始了独立发展。

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自然派哲学家们多关注自然界,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哲学家,不管他们认识以及解释世界的方式是否正确,但是他们的想法之所以有别于迷信的原因在于,这些哲学家是以理性辅佐证据的方式归纳出自然界的现象。

3公元前5世纪中期,普罗泰戈拉和高尔吉亚等所形成的辩士学派将研究的重点由自然转移到人类本身。

认为“人才是万物之本”。

他们都不相信有真正的存在和真理。

普罗泰戈拉认为是非善恶都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而高尔吉亚却认为所有的都是同样的假,这是怀疑论的雏形。

4英国哲学家罗素对哲学的定义为: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

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科学知识所不能肯定之事物的思考;但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论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

周易与中国哲学

周易与中国哲学

周易与中国哲学《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

据说是由伏羲氏与周文王(姬昌)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

“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易”,是由日月二字组成,其义就是“变化”,可以理解为“变易”。

《易经》讲的是变化的学说。

《易经》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

在时、空当中,没有一事、没有一物、没有一情况、没有一思想是不变的,不可能不变,一定要变的。

我们中国文化中的《易经》,是讲原则,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没有不变的,非变不可,这是原则。

譬如我们坐在这里,第一秒钟坐下来的时候,已经在变了,立即第二秒钟的情况又不同了。

时间不同,环境不同,情感亦不同,精神亦不同,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中,非变不可,没有不变的事物。

在佛学中有一个名词叫“无常”,“无常”这名词,是一种佛理,意思是世界上没有一种东西能永恒存在的,总是处在变化之中的,所以名为“无常”,这也就是《易经》中变易的道理。

所以《易经》就是关于变化的学说,它的经典思想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绎万物。

以最简单的方式来认识世界万物。

哲学是一种世界观,是看待世界的一种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认为“运动”是物质不可分割的根本属性。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任何一事物都有稳定不变的状态,但不是永远如此,在它绝对运动中存在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存在着绝对运动,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不舍静,静中含动。

“一切皆流”、“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等著名辩证法思想阐释的也是“易”的道理。

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还认为,矛盾无处不有、无时不在,而且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在各种矛盾中,又存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文献综述的摘要(共10篇)

文献综述的摘要(共10篇)

文献综述的摘要(共10篇)篇一:文献综述的摘要请问一下,这些词如何排序;标题,作者,摘要,关健词,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结论,结果分析,研究设计,文献综述,前言.不知如何排,知道的说一下谢谢!正确顺序是:标题,作者,摘要,关健词,正文(前言,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结果分析,结论),参考文献,致谢.篇二:文献综述的摘要论文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研究背景是写在第一段吗?需要写“研究背景”这四个字吗?文献综述是怎么综述啊?写些什么内容?最好有例文~论文顺序:题目,摘要,背景,方法,结果,讨论,引文.综述:对一项课题近年来最近的研究结果进行整合归纳,并加以自己的见解和表述.篇三:文献综述的摘要综述时尚流行的周期理论【文献综述的摘要】文献综述就是用资料,只不多有一个比较固定的格式.主要是,关于你的论文主题,国内外学者提出多点看法和主张.某某学者在某某中,就你的论文主题,提出看法认为如何如何都是这样的语句,写出来就ok了.需要大概七八篇的论述,最好是高级的人物写的,发表在高级期刊上的.知网搜索,搜出来的,看看摘要就能写进综述里了,不用下载,中国知网,搜索合适采纳啊不懂可以追问给你一个供参考篇四:文献综述的摘要英语翻译还有“探讨”“说明”“论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建议”“文献综述”等词怎么翻译比较正式?探讨inquireintoexplainTomakeplainorcomprehensible.说明:使变清楚或可理解Todefine;expound:解释;说明:explainedourplantothecommittee.我们把自己的方案向委员会做了说明illustrateToclarify,asbyuseofexamplesorcomparisons.说明:通过举例子或打比喻等方法把问题讲清楚Toclarifybyservinganexampleorcomparison.举例说明:运用例证或比喻把问题讲清楚论证expoundandprove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建议give suggestionsbasedonthespecificconditionsinourcountry文献综述literaturereview篇五:文献综述的摘要如何写一篇研究计划书大多数学生和刚起步的研究者都不了解什么是研究计划,也不知道其重要性.简单的说,一个人研究计划的好坏决定了其研究的好坏.一个构思欠佳的研究计划会毁了整个项目,即使它勉强通过了论文答辩委员会.另一方面,一个高质量的研究计划,不仅确保了研究项目的成功,你作为一个研究者的潜力也会给论文委员会留下一个好印象.一个研究计划是为了说服别人你有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计划,同时你有这个能力和相应的工作计划来完成它.总之,一个研究计划应包含所有研究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同时也会给读者足够的信息来评估这个拟定的研究.不论你的研究领域是什么,你选择了什么样的方法,所有的研究计划必须解决以下问题:你打算完成什么,为什么你要做这件事,以及你打算怎样去完成它.研究计划应该有足够的信息来向你的读者证明你有一个重要的研究想法,你对相关文献和主要问题有很好的把握,同时你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的质量不仅取决于研究项目本身,同时也取决于你的计划书写作.一个好的研究项目也可能会有仅仅因为不好的写作而被否决的风险.因此,非常值得你去写得连贯,清晰并且令人信服.这篇强调的是计划书的写作,而非研究思路的开展.标题:标题应该简明扼要.比如,“一个关于…的研究”,这样的句子就应该避免.通常,标题是表达功能关系,因为这样的标题清晰的表达了独立和相关的变量.然而,应尽可能,想一个内容翔实又吸引人的标题.一个有效的标题不仅会激发读者的兴趣,也预示了他们会喜欢这个计划.摘要:摘要是一个300字左右的简要归纳.它应该包括研究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假说(如有的话),方法以及主要发现.对方法的描述可能包括试验设计,步骤,样本,还有任何将被用到的手段.引言:引言的主要目的是为你的研究问题提供必要的背景.如何设定研究问题可能是计划书写作最难的部分.如果研究问题被限定在一个概括的,不着边际的文献回顾里,研究问题就会显得琐碎和无趣.然而,如果同样的问题被设定在一个当前非常被关注的研究领域里,它的重要性就变得不言而喻了.不幸的是,对如何设定你的研究问题并没有任何硬性规定,正如没有对如何写出有趣和翔实的开头段的规定一样.很大程度上要靠你自己的创造力,要取决于你清晰思维的能力和你对问题领域理解的深度.首先,尝试着把你的研究问题放到当前的热门领域,或是一个陈旧但依然可行的领域;其次,你需要提供一个简要而适当的历史背景;再者,提供该问题的当下背景,在这里,你提出的研究问题应该是关注的焦点.最后,确定“关键角色”(keyplayers),参考最相关和最有代表性的论文.总之,把你的研究问题放到一个大的背景下,但同时体现出他的重要性.引言一般以对该领域的简单描述开始,同时关注某一特定的研究问题,接下来是拟定研究的基本原理.引言部分通常包含以下内容:1.描述该研究问题,一般也叫研究目的;2.为你的研究问题提供背景,设定其范围,以体现出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说明你研究问题的理论依据,要清楚的指出为什么该研究是值得去做的;4.简要描述该研究要解决的主要及次要问题;5.确定你试验中关键的独立或相关变量.或者,明确说明你想要研究的现象;6.阐述你的假说或理论,如有的话.对于探索性或现象解释型的研究,你可能不会有任何假说.(请不要混淆假说和统计学上的零假设);7.设定你研究计划的局限或边界,以提供一个清晰的研究重点;8.给关键概念下定义(此项为可选);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有时也包括到简介部分.然而,大多数教授更喜欢一个单独的部分,这样可以更全面地回顾相关文献.文献综述有以下一些重要功能:1.确保你不是“重新发明车轮”(意即不是重复前人已有的成果);2.向奠定该研究基础的前人致谢;3.说明你对该研究问题的了解;4.阐述你对该问题相关的理论和研究的理解;5.展现你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批判评价能力;6显示你整合现有文献的能力;7.提供新的理论见解或发展一种新的模式,作为你研究的概念框架;8.向你的读者证明该研究计划会对现有文献做出重要的和实质性的贡献.(比如,解决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或者填补一个主要空白);大多数学生的文献综述都有以下问题:*缺乏组织结构*缺乏重点,整体性和连贯性*冗长重复*没有引用重要文献*没有跟上最新进展*没有对所引文献进行批判分析*引用了不相关或不重要的文献*过多依赖二手资料如果你的研究计划里有任何上述问题,你的学术和研究能力就会受到质疑.有多种方式来组织文献综述.利用副标题来使你的综述有序和连贯.比如,在展示了你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和最新研究进展之后,你可能会用几个小节来探讨相关问题,如理论模型,测定手段,跨文化和性别差异,等等.同时也要牢记你是在向听众讲一个故事.要试着以一种具有启发性的方式讲述,而不要使他们感到厌烦,因为这可能导致你的计划被否决.(记住,教授和科学家们也是人.)方法:方法部分非常重要,因为它会告诉研究委员会你准备如何来解决该研究问题.该部分要提出你的工作计划,并说明完成你项目所需的必要活动.攥写方法部分的指导原则就是,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读者判断该方法是否有效可行.你也应该说明对其他可行方法的看法,以证明你的方法是解决该研究问题最适当和最有效的途径.表明你的研究问题能被定性的研究所回答.然而,大多数主流的心理学家仍然对定性研究抱有偏见,尤其是针对各种现象,因此你可能需要证明你的定性方法.而且在定性分析时,并没有一个好的而又被广泛接受的经典方法,所以你的方法部分就需要阐述得比传统定量研究所要求的更为详尽.更重要的是,相比定量研究,数据的收集过程对定性研究的结果有更重大的影响.这是你需要更加小心地描述你将如何收集和分析数据的另一个原因.(如何攥写定性分析的方法部分需要另文讨论)对定量研究来说,方法部分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研究设计-是问卷调查研究还是一个实验室的试验?你将选择什么样的设计?2.研究对象或参与者――谁将会参与你的研究?你将采用什么样的抽样程序?3.研究手段――你将采用什么样的测量手段或问卷?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方法?他们是否有效可靠?4.研究步骤――你打算如何开展研究?有哪些过程将被包括?需要多长时间?结果:很显然,在研究计划准备阶段你并没有研究结果.不过,你将收集哪些数据,什么样的统计方法将会用于解答你的研究问题或验证你的假设,关于这些你应该有一些想法.讨论:向读者说明你研究的潜在影响很重要.在交流时你应该热情而自信,但又不能夸大该研究的价值.这就是为什么你还需要说明该研究的局限和不足,可能是因为时间和经济上的限制,也可能是因为你研究领域还是在发展初期.研究计划攥写时常犯的错误:.拟定研究问题时没有提供合适的背景;2.没有给研究设定边界条件;3.没有引用标志性的研究;4.未准确指出其他研究者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的贡献;5.未能持续关注所研究的问题;6.未能给该研究提出一个条理分明和有说服力的论据;7.在次要问题上太多细节,在主要问题上却细节不足;8.过于松散,都是泛泛而谈,没有明确的方向.(好的研究建议方向明确,展开论述从容不迫,就像一条连续的河流);9.过多的引用笔误和错误引用;10.太过冗长或过于简短;11.没有遵循美国心理学会写作格式规范(APAstyle);12.Sloppingwriting.?篇六:文献综述的摘要什么是文献阅读文献: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也可以理解为古今一切社会史料的总称.现在通常理解为图书、期刊等各种出版物的总和.文献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知识的最有效手段,是人类社会活动中获取情报的最基本、最主要的,也是交流传播情报的最基本手段.正因为如此,人们把文献称为情报工作的物质基础.第一,文献阅读不能拿来文献不管三七二十就将其全文读下去,看文献的次序是先看看摘要,看看摘要中最后面的两到三句话,看看是否跟自己的研究方向相关;然后看看参考文献,如果参考文献中10篇有九篇都不是近五年的,也就没有必要看了,这种没有跟进最新研究动态的,能给的提示不多;看完参考文献了,就看引言,看看引言中是怎么阐述其研究思路的,是怎么得出要做所做研究的想法的.觉得以上三个都比较的合乎自己的研究方向,那么就开始全面的仔细的阅读全文.仅仅看摘要称为略读;仔细看完参考文献和引言是概读;将全文看完,并且在看其试验时对照其试验数据与图片进行自己的分析,然后用自己的分析与文献所阐述的分析进行对比,这样的阅读叫做详读;详读了一篇论文后发现,有很多不懂的概念,有很多的疑问,也有很多的思路,并且根据自己在读这篇文献时的问题和想法,展开来查看其他的相关文献和书籍,以便弄懂相关概念和问题,这就是对一篇文献进行了精读.第二,看文献的四个阶段,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于刚刚开始接手一个课题方向什么也不知道的情况下,所查到的头几篇文献都是作为精读的,如果能查到一到两篇跟自己所做方向相关的综述,肯定要进行精读,力求完全吸收,弄懂这个领域内所涉及到的概念、术语、研究现状和日后的研究方向等,接下来就似乎进入详读阶段,详读的文献以综述所综述的研究性论文(也就是有试验和试验分析的论文),详读的过程就是弄懂所研究领域的一般性试验研究方法,与已有的试验分析范式和思路,以及一般性的分析思路,同时也要把握住研究者进行相关的研究的思路和原因,也要开始提出问题,如何提出问题呢,很简单,那就是抓住所看论文的结论进行反问,想想结论是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条件性,想想几个研究论文所说结论之间的不同以及内在的发展,或者是根据实验室已有的硬件设计如果要做重复性试验该如何做,如果更改了试验方案会带来什么问题,如果更改试验方式又会有什么地方与所看论文的试验结果有不同,反正第一阶段的详读后以产生了自己的研究思路为终止.等到自己的研究思路形成后就是略读阶段,就需要看大量的文献,选择看摘要,觉得摘要中和自己的思路相近的论文进行概读,这个过程大概就要阅读很多的文献,100篇左右或者更多吧,不过是很有创新性的思路,可以一边做实验,一边来进行略读和概读的.首先是看中文文献,利用课题组已经有的“向EndNote批量导入中国期刊网题录信息”的方法将所有的相关的要看的文献的摘要等信息导到EndNote中,如此就可以在EndNote中进行略读工作了,在略读的过程中看到要概读的文献就复制了文献的名字然后直接到中国期刊网将其下下来,存到对应的文件夹呢,并且利用EndNote的文献链接功能将下载下来的文献进行链接,这样就能实现EndNote软件的文献阅读与管理功能了.篇七:文献综述的摘要找一篇有关o2o模式的外文文献,需要作者,原文出处摘要文献综述Internalservicequality:Determinantsofdistributioncenterperformancem.DouglasVoss,Rogerj.calantoneandScottB.kelleroriginallyPublishedinInternationaljournalofPhysicalDistribution&Logisticsmanagement,35,0960-0035《内部服务品质:配送中心绩效的决定因素》作者:m.道格拉斯.沃斯,罗杰.j.凯兰托恩,斯科特.B.凯勒原文出处:2005,InternationaljournalofPhysicalDistribution&Logisticsmanagement,35,0960-0035.上面发的这个是模板我需要的是有关o2o模式的外文哦onlineTooffline?可以使用一些学术谷~1歌,以下为检索出的几个高引用率的,按国标引用规则列出的[1]ShankarV,SmithAk,RangaswamyA.customersatisfactionandloyaltyinonlineandofflineenvironments[j].Internationaljournalofresearchinmarketing,2003,20:153-175.[2]cottenSR,GuptaSS.characteristicsofonlineandofflinehealthinformationseekersandfactorsthatdiscriminatebetweenthem[j].Socialscience&medicine,2004,59:1795-1806.[3]Subrahmanyamk,ReichSm,WaechterN,etal.onlineandofflinesocialnetworks:Useofsocialnetworkingsitesbyemergingadults[j].journalofAppliedDevelopmentalPsychology,2008,29:420-433.[4]GellyS,SilverD.combiningonlineandofflineknowledgeinUcT[c]//Proceedingsofthe24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achinelearning.Acm,2007:273-280.不够的话可以自己找找篇八:文献综述的摘要英语翻译我尝试写了论文的前言和文献综述这部分,你能给出我一点建议吗?哪些没有关系的内容删掉,哪些内容应该补充?具体的结构应该是什么样的?我希望在下周四与你讨论这个问题. I”vetriedtowriteouttheintroductionandthedocumentsummaryofthepaperbutIamwonderingwethertheyareokornot.Wouldyoubekindenoughtoprovidemewithsome suggestions andadvices?Please tellmewhichpartsare unnecessary andneedtobe deleted; isthere something necessary that shouldbeaddedtothe papaer? Whatisthepecific structure? hopetotalkaboutthisquestionnextThursday.自己翻译的,没用翻译软件,感觉不错.篇九:文献综述的摘要中国经济史的主要内容【文献综述的摘要】论文的写作格式、流程与写作技巧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论文写作的要求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论文——引言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论文——材料和方法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论文——实验结果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论文——讨论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论文——结语或结论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论文——参考义献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内行人一戳,纸老虎就破,结果弄巧成拙,丧失信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见的.论文——致谢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篇十:文献综述的摘要如何完成给定课题的分析和文献检索与利用的过程找到几个关键词,先看看中文文献,最好是综述类的,然后仔细查,通过文献的摘要和结论等筛选你需要的,初步了解这个课题的方向之后,再查外文文献,同时做好分类。

周易哲学道理

周易哲学道理

周易哲学道理《周易哲学道理》篇一《周易》,那本古老而神秘的书,就像一座藏满宝藏的深山,每次涉足都可能有新的发现。

我第一次接触《周易》,是在爷爷的书房里。

那本发黄的书躺在角落里,像是一个被遗忘的智者。

爷爷说,这可是好东西,里面的哲学道理能让人受益终身。

当时我就想,不就是本老书嘛,能有啥特别的?也许就像那些老掉牙的故事一样无趣。

可是,当我慢慢翻开它,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智慧殿堂的大门。

里面那些卦象,什么乾卦、坤卦的,就像一个个神秘的符号密码。

我开始试着去理解,感觉自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的小老鼠,一头雾水。

比如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开始我觉得这就是句普通的励志话,就像我们现在说的“加油,奥利给”。

但后来我发现,这背后蕴含的可不止这么简单。

我想起自己在学习上的经历。

有一次参加数学竞赛,那题可真难啊,就像一座座大山横在我面前。

我当时就想放弃,心里嘀咕着“这谁能做出来啊,也许我就不是这块料”。

可是突然脑海里就闪过“自强不息”这几个字。

我想,古人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都能坚持追求真理,我为啥就不行呢?于是我就咬着牙,一道题一道题地钻研。

这时候,《周易》的哲学道理就像一盏明灯,给我指引方向。

不过,《周易》里有些道理我也觉得挺矛盾的。

它说要顺应自然,但又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就像在生活中,有时候我想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熬夜玩游戏。

按照顺应自然的说法,我困了就应该睡,可我的主观能动性又让我想继续玩。

这是不是有点自相矛盾呢?我也搞不太清楚。

但是,不管怎么说,《周易》就像一个巨大的思想宝库,里面的哲学道理就像各种各样的宝石。

有些我一眼就看穿了,有些还需要我花时间去打磨、去理解。

它就像一位默默陪伴在我身边的智者,也许不会时刻告诉我该怎么做,但总能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一点启发。

这古老的智慧啊,真的是越品越有味道,就像一杯老酒,虽然刚开始喝的时候觉得有点冲,但喝多了就会上瘾。

《周易哲学道理》篇二《周易》哲学道理,这可是个超级深奥又超级有趣的东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