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大师园林景观

合集下载

国际著名景观设计大师及其代表作品赏析

国际著名景观设计大师及其代表作品赏析

国际著名景观设计大师及其代表作品赏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景观设计师的地位越来越受重视,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本文搜集2016年国际著名景观设计师及他们的代表作品,供大家参考学习。

【俞孔坚】俞孔坚,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全国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1997年回国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并在北京大学创办两个硕士学位点:景观设计学硕士和风景园林职业硕士。

1998年创办国家甲级规划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出版著作15部,并完成大量城市与景观的设计项目;促成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并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确立。

主要成就:2013年主持设计的“迁安三里河绿道”获2013年ASLA荣誉设计奖;2012年主持设计的哈尔滨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荣获ASLA专业组,综合设计类杰出奖;这是俞教授的作品第9次获得ASLA年度奖,第二次获得杰出奖;俞孔坚设计的雨水公园获2012全美景观设计杰出奖。

……代表作品:飘浮的花园-黄岩永宁公园、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中山岐江公园、四川都江堰水文化广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等。

【杜昀】杜昀,1988年学成于清华,实践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中国著名滨水景观设计师、国际室内设计协会会员、美国景观建筑协会会员、深圳市规划国土局,专家库成员。

2001年与刘红蕾共同创办“毕路德建筑顾问有限公司”,目前已达200多人的国际知名设计机构。

他成功的整合了规划、建筑、室内及景观各个团队的协调交流和联合设计,堪称设计行业的开拓性创举,在致力于创造一体性设计环境的同时,更保证了项目的完美品质。

主要成就:2015年10月,主持设计的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喜获2015“WAN Waterfront滨水设计大奖”;2015年3月,主持设计的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r荣获首届深圳创意设计七彩奖建筑/空间类优秀奖;2015年1月,主持设计的遂宁五彩滨江景观公园荣获中国“建筑新传媒奖”景观设计大奖;2015年4月,主持设计的宝能丹霞山旅游度假区荣获“美居奖”中国最美旅游度假区;2013年8月,主持设计的阆中市李家坝、杨家坝、林家坝地块城市设计荣获全国人居经典规划金奖;2013年7月,主持设计的南海意库荣获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代表作品:恒大海花岛商业街景观设计、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遂宁五彩缤纷路景观公园、长白山森林温泉项目景观设计、汉中天汉文化公园、阆中市李家坝、杨家坝、凌家坝地块概念规划设计、苍溪杜里坝滨水景观规划等。

全球著名景观设计师简介

全球著名景观设计师简介

彼得·沃克1932年生;当代国际知名;“极简主义”设计代表人物;ASLA理事;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协会CLARB认证;学院成员;美国设计师学院荣誉奖获得者;美国协会城市设计与规划奖获得者..他有着丰富的从业和教学;一直活跃在景观设计教育领域;1978-1981年曾担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系主任..1983年于成立了彼得·沃克合伙人景观设计事务所..他最着名的着作是与梅拉尼·西蒙合作完成的看不见的花园:寻找美国景观的现代主义..彼得·沃克有着超过50年的景观设计实践..他的每一个项目都融入了丰富的历史与传统知识;顺应时代的需求;施工技术精湛..人们在他的设计中可以看到简洁现代的形式、浓重的古典元素;神秘的氛围和原始的气息;他将艺术与景观设计完美地结合起来并赋予项目以全新的含义..玛莎施瓦茨Martha Schwartz;20世纪中后期现代景观艺术的标志性人物;现为哈佛大学教授作为20世纪中后期现代景观艺术的标志性人物;拥有景观建筑师和艺术家双重身份的玛莎.施瓦茨;一向以不走寻常路和挑战传统的设计手法而享誉国际景观建筑界..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玛莎.施瓦茨一面在哈佛等几所着名高等学府任教;一面通过自己的事务所和菲力普.约翰逊、等多位世界级建筑大师进行合作;完成了纽约雅克博.亚维茨广场、明尼阿波利斯市联邦法院大楼前广场、曼彻斯特城交易所广场、亚特兰大里约购物中心庭院、德国慕尼黑的皇家侍卫队指挥部、亚利桑那MESA市艺术娱乐中心等很多经典作品..施瓦茨非常注重作品对生态系统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她喜欢在场景中采用技术手段而非自然标准或假定的自发性方案;她酷爱鲜艳夺目的色彩和另类材料;而且对潮流非常敏感;她的作品常常会与公众舆论相冲突;而招致同行的批评;但是;无论是赞者还是反对者;都认为她是一位“始终孜孜不倦地探索景观设计新的表现形式;希望将景观设计上升到艺术的高度”而值得尊重的景观大师..俞孔坚1995年获设计学博士;全国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997年回国创办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并在北京大学创办两个学位点:景观设计学硕士和风景园林职业硕士..1998年创办国家甲级规划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目前已达350多人的国际知名设计院..出版着作15部;并完成大量城市与景观的设计项目;促成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并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的确立..佐佐木英夫全球最负盛名的景观建筑、城市设计和规划事务所SWA集团创始人;美国着名景观设计事务所Sasaki事务所Sasaki Associates Inc.创始人; 1948年毕业于当时格罗皮乌斯执掌的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GSD景观建筑系..1953年;在艾萨克斯的邀请下;佐佐木回到母校执教;1958年任哈佛大学景观建筑系系主任;历时10年;直至1968年因不满出自商学院的新任设计研究生院院长对景观建筑系的忽视而愤然辞职..还是在1953年;佐佐木选择了距哈佛大学不远的沃特镇Watertown建立了自己的景观建筑设计事务所..三谷彻Mitani; Toru;日本景观设计大师;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硕士;东京大学University of Tokyo 工学博士;早年曾就职于皮特-沃克与玛莎-施瓦茨合作景观事务所事务所名称为: Office of Petere Walker & Martha Schwartz;现为studio on site事务所合作伙伴;并任日本千叶大学Chiba University园艺学研究科教授..日本现代景观设计在世界景观设计行业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设计师们从日本传统园林中汲取了丰富的创作元素和手法;从现代人的角度去诠释传统、追求新的造型意义;结合西方的现代景观设计手段;从艺术、技术、生态等方面;加以新时代的内涵;将现代日本景观设计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同时在现代景观设计的应用手法上;也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枡野俊明;是当代日本的主要代表人物;日本禅僧大师和日本古刹建功寺第18代主持..1953年出生于横滨市;1975年毕业于玉川大学农学部农学科;学生时代师从齐藤圣雄;毕业后成为其弟子;1979年他以僧人身分云游至大本山总持寺修行;为他今后的设计生涯奠定了思想基础——禅宗美学和日本传统文化..;1985年继承父业成为一名禅僧;1995年获加拿大造园家协会“全国优胜大奖”;1996年主持科学技术厅金属材料技术研究所中庭改造设计工程;获“日本造园学会奖”;同年又获“横滨文化奖励奖”;1999年获“艺术选奖文部奖励奖”枡野先生的作品颇受日本国内外的肯定;主要作品有:曲町会馆“清山绿水的庭”、今冶国际饭店中庭“瀑松庭”、科学技术厅金属材料技术研究所中庭“风磨白练的庭”、加拿大驻日本使馆庭园、新渡户庭园的改造-“通向小岛的木桥”、香川县立图书馆;麴町会馆;曹洞宗祗园寺紫云台前庭“龙门庭”、海信天玺等..作为日本当代景观设计界最杰出的设计师之一;枡野俊明先生的作品继承和展现了日本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准确地把握了日本传统庭园的文脉..他的作品总是能够给人以自然、清新的气息..枡野俊明先生一向将景观创作视为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将“内心的精神”作为艺术中的一种形式表现出来;他的作品往往充满了浓厚的禅意;体现了一种淡定、沉静的修为;方寸之间、意犹未尽..因此;常被誉为具有鲜明人生哲学的设计作品..拥抱自然---理查德·海格 Richard Haag;美国景观建筑协会理事FASLA;世界着名景观建筑大师;是XWHO设计机构的智囊核心..他被公认为现代景观建筑百年历史最具影响力的景观建筑师之一.. Rich Haag对西雅图油库公园Gas Works park;华盛顿Bloedel Reserve和Bainbridge Island的构思与设计;让他两次获得建筑师最高奖项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最高设计奖他是世界上唯一两次获得这个奖项的人..这两个项目都反映出Haag对自然环境的丰富创造力和敏锐感;对现状基地和原生资源再利用的科学合理性..成为现代景观建筑设计史上的两个经典作品..Peter Latz是德国当代着名的;1983年担任了教授;现担任的;和的..他的着名理念是强调对旧的回收和再利用..拉茨认为;景观设计师不应过多地干涉一块地段;而是要着重处理一些重要的地段;让其他广阔地区自由发展..景观设计师处理的是景观变化和保护的问题;要尽可能地利用在特定环境中看上去自然的要素或已存在的要素;要不断地体察景观与园林的方方面面;它的思想源泉;从中寻求景观设计的最佳解决途径..设计之初应尽可能采用一种理性的;结构清晰的设计方法;设计师首先要建立一个理性的系统;即对于特定项目的观念和的系统..在不同的项目中;规划可以有很多变化..只要一个规划项目是在不断发展的;就会有某些不可预见的情况;这意味着要在做的时候;就能预想到以后的发展..。

景观大师——俞孔坚资料

景观大师——俞孔坚资料

设计思想
根据总体规划的生命细胞 概念和总体景观规划提出了双 螺旋的概念中央水体是主体双 螺旋结构的区域。强调水生态 环境的营造。配置水生——沼 生——湿生——旱生的植物群 落景观。便捷的步行道网络穿 越其中,使人能够充分利用水 际景观从而实现了人与人人与 自然之间的充分配对和交流, 从而使科技人员具有最佳的创 新意境
-----俞孔坚
大师简介——生平
俞孔坚---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教授,博士生导
师 ,美国哈佛大学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兼职教授( Visiting Professor),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院长 ,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席设 计师 。 1963年出生于浙江金华; 1987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5年; 199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主攻景观规划和 城市设计; 1995-1997年任职于美国SWA集团。 1998—至今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著名景观设 计师。
道路系统设计
中央水体景观的道路系统设计主要考虑以步行道为主,兼顾临时机动车通行。水体 两侧从南到北用步行道连接,在这两条步行道之间布置两座钢桥加强横向联系。U型 路两侧的非机动车道和中央水体景观中的步行道通过集中绿地中的步行道连接。这样 中央水体景观的道路和全园道路连为一体,形成网状步行系统。主要步行道路宽为3m, 采用花岗岩铺面。


每一个功能体之间以及园区与外界都有用于通道,形成车流、人流、货流和 信息流网络
每个功能区之间以及园区与外界都有隔离的边界,它们既是内与外的界定, 又是联系与交流的界面
思考
• 尊重自然。俞孔坚的设计强调对原有自然生态和植被的尊重,哪怕是 最野的本地草木,也是值得保护和利用的。在爱心广场设计中,同样 有着原始保留的桃林和梨林,所以我认为完全有必要将其保留 • 要使我们系统能正常运行并且内部不发生矛盾,我们应当把握一个先 整体后局部,步步为营的设计步骤,这样我们的系统建立起来才科学 合理 • 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使我们的系统能正确建立我们应当充分理 解设计对象的归属性并且利用这个归属性让我们的设计具有特异性

景观大师简介及代表作品 共53页

景观大师简介及代表作品 共53页
带宿舍区的机构,在这里,建筑的家庭尺度将为文明的生 活方 式提供一个培养场所,政府建筑的庭园,建筑物的功能任 此将更为高效,通过精心的规划,使它们外观的庄严也有所增 色。
在以上每一领域,奥姆斯特德都创造出了 一种独特的设计 方法,显示了他眼光的全面性,也针对每一个项目都提出了独 特的理念,在处理即便是最小的细节时也能发挥出超常的想像 力。
1865年,奥姆斯特德回到纽约,与沃克斯共同完成他们在中 央公园的工作,并设计了布鲁克林的希望公园。在接下去的30年 里,直到他在1895年退休,奥姆斯特德创造了很多种设计典范, 它们证明了景观设计学(他和沃克斯首先使用该词)职业能改善美 国的生活质量。
其中包括: 大型的城市公园,主要为了景观体验以及缓解城市的人工感 受和城市生活的压力; 公园系统,为城市的所有居民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公共娱乐 设施,风景保护区,这是使 特别优美的风景免于破坏和商用开 发的保护区;
园林景观设计大师 简介及作品介绍
世界园林景观设计大师很多,他们的设计不仅使 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的有魅力,而且也使人们的
活环境有很大的提高……
在这里,我只举我最崇拜的两个设计大师来讲解 一、 美国风景园林之父——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 ) 二、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
在接下去的20年里,他努力积累的经验和技能在后来景观 设计职业的创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在一家纽约布类商店 工作,并因与中国的贸易旅行了-年。 在1848-1855年间,他 学习了测量和工程学、化学、科学种田,并在斯塔滕岛上经营 了一家农场。1850年,他和两个朋友用6个月的时间,在欧洲 和不 列颠诸岛上徒步旅游,从中不止领略到乡村景观,还参 观了为数众多的公园和私人庄园。在 1852年,他出版了他的 第一本书作《一个美国农夫在英格兰的游历与评论(Walks and Talks of all American Farmer in England)》。

景观设计大师介绍及作品分析

景观设计大师介绍及作品分析
1俞孔坚俞孔坚20121210目录目录俞孔坚生平简介俞孔坚生平简介设计思想探析设计思想探析经典作品分析经典作品分析大师简介大师简介生平生平1987年获得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硕士学位1995年获得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19951997年任职于美国swa集团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席设计师大师简介大师简介主要作品主要作品广东中山岐江公园广东中山岐江公园浙江台州黄岩永宁公园秦皇岛汤河公园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天津桥园上海世博后滩公园哈尔滨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哈尔滨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思想探析设计思想探析北林时期北
• 作为学者,俞孔坚明确定义景观设计学的核心和责任:土 地的设计,协调人跟土地的关系;应该放弃小农式园林的 包袱,承担起整个人类生态系统设计的重任。具体包括以 下领域:1.居住社区规划设计。2.城市设计。3.城乡与区 域景观与生态规划。4.自然与文化保护地规划设计。5.旅 游地规划。同时,俞孔坚对中国传统园林文化进行了反思: 景观设计源于我们的生存艺术,但却长期被上层文化忽略, 使人误以为造园就是景观设计的全部内涵,认为只有精雕 细琢的园林才是古典园林的精髓,忽视了平常人的体验。 于是俞孔坚提出“白话景观”和“大脚美学”的概念,让 景观回归到平常,尊重平常人的生活,重新认识土地。
哈尔滨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 群力湿地公园:将面临消失的湿地转化为雨洪公园,一 方面解决城市雨洪的排放和滞留,同时利用城市雨洪, 恢复湿地系统,营造出具有多种生态服务的城市生态基 础设施。该项目荣获2012ASLA杰出设计奖。
• 设计面临的难题:
• 此湿地系统处于城市中央,已被孤立,怎样才能让其可持 续发展? • 怎样设计才能为城市提供一个多样化的生态系统? • 最经济可行的办法?

中外风景园林鉴赏--景观设计大师拉茨

中外风景园林鉴赏--景观设计大师拉茨

中外风景园林鉴赏--景观设计⼤师拉茨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摘要:彼得·拉茨(Peter Latz)是德国当代著名的景观设计师,他⽤⽣态主义的思想和特有的艺术语⾔进⾏景观设计,在当今景观设计领域产⽣了⼴泛的影响。

他的代表作品杜伊斯堡风景园公园和港⼝岛公园,这2个设计作品的理念和⼿法都完全遵循的场地本⾝及其与外部的结构关系,效果上都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追忆,并进⾏了新的诠释,是具有⽣命⼒的景观。

以及最近的彼得拉茨花园,这些都体现了这位天才设计师的才华。

关键词:设计作品设计思想⽣平介绍个⼈看法1. 彼得拉茨花园彼得·拉茨花园,好像⼀架巨⼤的动物脊柱半掩在地⾥,阳光下⽩花花的页岩⽯本⾊,有些刺⽬,⽽突如其来的⽔雾,则给花园增加了迷幻的⾊彩。

踩着碎⽯⾛进花园,⾛进岩⽯的肌理中,⾛进⽔雾⾥,如⼊幻境。

这个花园中,有⽯板组成的像翅膀⼀样的架构,将⽐较清新的微⽓候带到通道中⼼,在通道中⽤⽔雾降低温度,让⼈产⽣凉爽的感觉。

园中有⼏条更⼩的道路和座椅,希望让游⼈在这⾥停留更长时间,通过地形来解决穿过和停留之间的⽭盾。

在两端的⼊⼝处,道路两侧⽯板只有膝盖⾼,在中⼼最低的地⽅,⽯板可达3⽶⾼。

随着游客往⾥⾛,周边的景⾊越来越多地被遮挡起来,每个⼈都被笼罩在花园中⼼的⽔雾和⽯板中。

但在园⼦中间最低处向两端眺望,也可以看到锦绣⾕和⾼架铁轨下的其他花园。

在外延的道路两边,⼀个⼭坡上种着针叶树,另外⼀个⼭坡种的是落叶树,这两种树可以增加⼩⼭的⾼度,形成第⼀层环绕着花园的框景。

花园附近的植被也有两层,第⼀层种植了乌克兰松和油松,第⼆层选择了能够承受湿⽓和⾼湿度的植物,⽐如⾦莎草和花蔺。

另外,还选⽤了具有装饰性的观赏草搭配松树,⽤⾎红⽼獾草等搭配落叶植物。

园⼦中的⽔雾是⽔从喷嘴⾥⽤⾼压喷射出来形成的。

傍晚的时候,⽔雾会被晚霞染成彩虹⼀样,这是⼀个视觉的感受,同时也是触觉的体验。

⽔雾可以很快降低附近的空⽓温度,舒缓⼈的呼吸系统。

景观园林设计原理 著名景观大师作品分析

景观园林设计原理 著名景观大师作品分析

5,景观盒——最少量的设计
在自然化的地形和林地、以及乡土植物所构成的基底之上, 分布了8个5m见方的景观盒。它们是公园绿色背景上的方 格点阵体系,融合在自然之中,构成了“自然中的城市” 肌理。同 时,野生的芦 苇、水草、茅 草等自然元素 也渗透进入盒 子,使体现人 文和城市的盒 子与自然达到 一种交融互含 的状态。
作品赏析之挪尔堡公园设计

挪尔堡公园位于哥本哈根城市西北部,是该地区唯一的大型 开放空间。由于该公园原为铁路交通的附属区域,使得它保 留了狭长和大曲线的空间整体特征。该区域从20 世纪30 年 代开始作为公园使用。2004 年,霍耶在挪尔堡公园的项目 设计竞标中提交的两个设计方案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 该项目于2006 年开始建设,2007 年9 月完成并投入使用 (图5)。该公园新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居住在附近地区的 居民创建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交流环境,成为可以开展多项 活动的现代公园。霍耶说:“我希望这个公园成为人们相互 见面和相互了解、彼此能看得见的地方。总之,我们生活在 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够在公共空间中看到其他人,同时 也能从他人身上看到自己”。
丹麦当代著名景观设计师 ——斯腾·霍耶
斯腾·霍耶(Steen A.B.Høyer),景观设计师、艺术家, 现为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建筑学院规划与景观系首席景观教授、 丹麦国家艺术基金会公共艺术委员会成员。霍耶1947 年出 生于丹麦哥本哈根,1972 年毕业于丹麦皇家建筑学院,并 成为丹麦国家艺术研究院雕塑委员会成员。1981 年担任丹 麦城市与景观学术研究委员会主席,1994 年开始担任丹麦 皇家艺术学院建筑学院景观系主任,教授。霍耶多次获得丹 麦以及国际景观设计竞赛大奖,并在荷兰、北欧四国、法国、 意大利、土耳其以及美国等地进行学术演讲。1996 年其景 观设计项目“大地与光之雕塑”获得丹麦文化部勋章,2005 年获得丹麦皇家艺术勋章,2008 年获得丹麦国家终身成就 奖。

著名的园林景观介绍

著名的园林景观介绍

世界著名的园林景观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著名园林:
1. 苏州拙政园: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以山水为主,建筑精美,布局雅致,被誉为“江南第一园林”。

2. 颐和园: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以湖泊、山石、建筑等元素组成,展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博大精深。

3. 英国自然风景园:以自然景观为主,追求自然、流畅、和谐的园林风格,代表作品有“布赖顿皇家公园”等。

4. 法国勒诺特式园林:以规则、对称、轴线等元素为主,注重空间的层次感和透视效果,代表作品有“凡尔赛宫”等。

5. 意大利台地园:以建筑、水景、雕塑等元素为主,注重表现人文主义精神,代表作品有“波波里花园”等。

6. 日本枯山水:以白沙、石块、苔藓等元素为主,注重表现禅宗哲理和自然美,代表作品有“龙安寺方丈庭院”等。

此外,还有许多著名的园林景观,如美国中央公园、埃及卢克索神庙遗址、印度泰姬陵等等。

这些园林景观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展示了人类文化艺术的精髓和多样性。

园林大师集锦

园林大师集锦

绿色津南中央庭园
早期的代表作品 ,通过大面积的缓坡草坪、蜿蜒的小溪和远处起伏 的山脉,创造出开放、简捷、舒展、轻松的氛围,体现出东方文化的 特有魅力和无限的想象力。
八千代市兴和台中央公园 本作品是一处住宅小区绿地,这里既要满足居民日常使用的需 要,同时也应考虑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等多方面的要素,并通 过“光之广场”、“发现之林”、“相聚之泉”、“林中小 溪”、“光之池”、“交流之潭”等不同功能的空间利用,满 足不同年龄层使用者的需求,使小区绿地在景观设计上,富有 独特的风格和个性,为住宅区绿地设计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范例。
2000年悉尼奥运会公共区域景观设计平面图 位于和姆布什海湾(Homebush)的2000年悉尼奥运会公共区域的总体 概念设计和景观设计是由哈格里夫斯设计事务所承担的。
烛台点文化公园
该园位于美国加州旧金山市的海湾在基地的常年主导风向上,设置了数排弯 曲的人工风障山,并在最里侧的风障山上开启了风门,作为公园的主入口。 同时,又将迎接海潮的两条人工水湾深入园中腹地。“u“形园路的两个临水 端点辟为观景台。整个公园朴实天华,但又耐人寻味。
3户田芳树
日本著名的景观设计师 , 1970年毕业于东京农业大 学造园系 。 他的设计理念是“看”、 “体验”、“描述”,作品 中充满了流畅的曲线、大面 积的缓坡草坪、通畅简捷的 空间、散置的构筑物、蜿蜒 的小溪流水以及似水墨画般 的水中倒影。这些作品在表 现“自然的再现”、“自然 的体验”的同时,更注重对 “自然的描述”。
他的景观设计理念受英国田 园与乡村风景的影响甚深,英 国风景式花园的两大要素—— 田园牧歌风格和优美如画风 格——都为他所用,前者成为 他公园设计的基本模式,后者 他用来增强大自然的神秘与丰 裕;
中央公园 坐落在摩天大楼耸立的曼哈顿正中,占地843英亩,是个纽 约最大的都市公园,也是纽约第一个完全以园林学为设计准则 建立的公园。东西两侧被著名的第五大道和中央公园

园林大师及其作品

园林大师及其作品

一、美国1、唐宁(1815--1852):论著《景观园林;理论与实践》2、沃克斯(1824--1895):1858与奥姆斯特德合作完成纽约中央公园的规划方案。

3、奥姆斯特德(1822--1903):美国景观设计学奠基人,纽约中央公园“绿箭”方案。

布鲁克林希望公园与沃克斯合作。

波士顿“绿宝石项链”公园。

4、威廉。

罗宾逊(1838-1935):英国花园之父,自然园林风格倡导者。

Gravetye庄园。

5、格特鲁德。

杰吉尔(1843--1932):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强调多年生植物在规则式的布局中灵活应用。

领主宅邸花园6、贝伦斯(1868-01940):德国,达姆斯塔特住宅。

朝功能主义方向发展。

7、弗莱彻。

斯蒂尔:乔安特庄园瑙姆科吉小花园设计“蓝色阶梯”8、托马斯。

邱奇:“加州花园”唐纳花园、阿普妥斯花园。

9、杰弗里。

吉利柯:《人类的景观造园》。

撒顿场所、亚特兰大市历史学会庭院。

10、哈尔普林:美国第二代景观园林设计师。

波特兰系列广场、西雅图高速路公园、11、丹。

克雷:美国米勒花园、杰弗逊纪念碑、达拉斯联合银行大厦广场、北卡国家银行广场。

12、巴西:布雷。

马克思大地艺术1、克里斯托:包裹大师2、罗伯特。

史密斯:螺旋防波堤、断裂的圆环、螺旋山丘、后现代主义:1、玛莎。

施瓦茨:美国。

金县监狱庭院、法国巴黎大西洋花园、加州情景园、2、理查德。

哈格:西雅图煤气厂公园3、彼得。

拉茨: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港岛煤矿码头改造再生。

“景观句法”4、彼得。

沃克(极简主义):理性、形式主义。

伯纳特花园、5、矶崎新:日本日本筑波文化中心广场。

6、野口勇:加州情景园解构主义:1、伯纳德。

屈米:拉。

维莱特公园。

2、丹尼尔。

博斯金德:柏林犹太人博物馆庭院。

生态主义:1、伊恩。

迈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千层饼模式”、2、西蒙兹:匹兹堡市梅隆广场、芝加哥植物园。

《风景园林学:人类自然环境的形成》、《大地景观:环境规划指南》、《21世纪花园城市》3、俞孔坚:广东中山歧江公园4、成都活水公园批判主义1、路易斯。

世界十大知名景观设计大师

世界十大知名景观设计大师

世界十大知名景观设计大师作为一名景观爱好者,或许你会对景观设计巨擘们的名字很熟悉.我指的是那些在景观设计史中留下足迹而家喻户晓的人——例如勒·诺特、万能的布朗、奥姆斯特德及布雷·马克斯等,均是过去几个时代里行业中极为睿智优秀的设计师.如果你对这些名字不熟悉,那么你应该了解下! 但谁是当代景观设计行业的领导者和具有远见卓识的人?请关注下面这些人的名字,他们多拥有景观设计师、城市规划师、作家和教授的多重身份,他们是当今世界景观设计学领域里最优秀的10个人物或团队。

1.戴帆共振景观设计集团(R + G ) 共振景观设计集团(R + G )是世界知名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集团之一,工作领域涉及土地规划、城市设计和规划、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建筑设计、旅游规划、产业规划、工程设计、战略研究等方面.共振在城市规划、建筑理论与设计语言创新方面的贡献是21世纪世界建筑领域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集团一直站在世界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最前沿,代表着当今国际最先端的设计思潮。

自成立以来,它已经在亚、欧、美多个国家完成了城市设计和规划、旅游区规划、工业园区规划、新兴商业区规划、美术馆、博物馆、商业综合体、音乐厅、城市交通枢纽设计、住宅、园林景观、桥梁、广场、宗教教堂等一系列极具革新性的工程项目.事务所的规模逐步扩大,拥有300多名城市规划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建筑师和工程师.共振进入中国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目前正在中国飞速发展。

21世纪的中国,建筑事业方兴未艾,建筑师们一直在苦苦思索、探求自己的建筑之路. 展开剩余74%2。

澳派景观设计工作室悉尼邦迪到勃朗特滨海步行木栈道,澳派景观设计工作室作为一家澳大利亚的公司,澳派提供创新的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和设计服务,在阿德莱德、墨尔本、悉尼和上海均设有办事处。

他们最近通过悉尼中心城区巷道改造项目获得了澳大利亚城市设计国家奖.每隔一两年,澳派景观设计工作室甚至会进行公益性服务工作——同具有相同想法的、希望积极影响他们社区的人们进行合作。

国内外都有哪些著名的园林景观设计师

国内外都有哪些著名的园林景观设计师

国内外都有哪些著名的园林景观设计师?景观名人录(诸多观点谨为一家之言)国内:历史:计成《园冶》李渔《闲情偶记》当代:第一代陈从周上海豫园说园陈植造园冯纪忠空间旷奥上海方塔园陈俊瑜(中国工程院院士)余树勋(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铮生同济学科创始人丁文魁风景科学边际理论风景旅游司马铨长期主持园林教研工作夏义民国内较早赴美留学景观学者第二代刘滨谊中国第一个景观建筑学博士在美国完成景观博士后研究吴人韦风景景观旅游规划俞孔坚中国第一个哈佛景观博士夏建统哈佛景观博士景观界传奇人物(more) 国外:欧洲:罗马、希腊英国:巴肯森(John Parinson) 英国最早的造园家怀斯阿迪生斯维扎布里基曼肯特(Williamn Kent 1685-1748)布朗可适应的布朗钱伯斯东方造园术莱普顿巴里派克斯顿意大利:法国:勒诺特席卷欧洲的造园风暴德国:荷兰:西班牙:北欧诸国:美国:1860-1900唐宁(Andrew Jackson Downing 1815-1852)奥姆斯特德(Olmsted1822-1903)中央公园城市公园运动沃克斯(Calvert Vaux 1824-1895)波士顿大都市区域景观查尔斯·艾略特(Charles Eliot 1859-1897)西蒙兹(O.C. Simonds 1855-1931)墓园设计家沃伦·曼宁(WARREN H. MANNING, 1860-1938)雅各布·维德曼JACOB WEIDENMANN, 1829-1931克利夫兰德HORACE WILLIAM SHALER CLEVELAND, 1814-1900 1900-1945简杰森JENS JENSENCHARLES A. PLATT奥姆斯特德兄弟OLMSTED BROTHERS西普曼ELLEN B. SHIPMAN1945-托玛斯·丘奇(Thomas Church 1902-1978)盖伦特·埃科勃(Garret Eckbo 1910-)Landscape for living 丹·开利(DANIEL URBAN KILEY, 1912-)詹姆斯·罗斯James Rose斯第尔Steele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 HALPRIN, 1916-)麦克哈格(Ian McHarg 1920-2001)RICHARD HAAG, 1923-彼德·沃克(Peter Water)玛莎·施瓦茨(Martha Schwartz)查尔斯·摩尔CHARLES MOORE日本:小崛远洲左左木叶二户田芳树巴西:马尔科斯(Burle Marx)。

全球知名景观设计师代表作品

全球知名景观设计师代表作品

理查德·海格(Richard Haag),美国景观建筑协会理事(FASLA),世界著名景观建筑大师,是XWHO设计机构的智囊核心。

他被公认为现代景观建筑百年历史最具影响力的景观建筑师之一。

西雅图油库公园(Gas Works park),华盛顿Bloedel Reserve和Bainbridge Island 的构思与设计,班布里奇岛的布洛德保护区。

彼得。

拉茨(Peter latz),德国当代著名景观设计师与教育家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IBA Emscherpark)杜伊斯堡风景公园(Landschaftspark Duisburg Nord)萨尔布吕肯市(Saarbruecken)的港口岛公园(Buergpark Hafeninsel)三谷徹(Toru Mitani),日本当代景观设计师,设计包括多种开放空间,涉及现代都市和自然的景观。

獭户内海广播庭院(TV Setonaikai Garden)风之丘墓园(Kaze-no—Oka)品川中央公园(Shinagawa Central Garden)著名商务休闲区“Honda Wakoh”彼得·沃克,1932年生,当代国际知名景观设计师,“极简主义”设计代表人物,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理事,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协会(CLARB)认证景观设计师,美国城市设计学院成员,美国设计师学院荣誉奖获得者,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城市设计与规划奖获得者。

哈佛大学泰纳喷泉波奈特公园IBM公司净湖西萨.佩里的广场大厦和镇中心公园柏林索尼中心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城纳什尔基金会雕塑中心绿荫里的红飘带-秦皇岛汤河公园、飘浮的花园-黄岩永宁公园、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台州“反规划"、中山岐江公园、四川都江堰水文化广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西藏昌都中路步行街、中关村丰台科技园规划。

吴良镛,建筑学家,江苏南京人.1944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获工学士学位。

景观建筑大师分析

景观建筑大师分析

景观建筑大师分析景观建筑是指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改造和艺术创作,以达到满足人们审美需求和提升环境品质的目的。

在世界范围内,有许多杰出的景观建筑大师,他们创造了许多令人惊叹的作品,给人们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启发。

本文将对一些著名的景观建筑大师及其作品进行分析。

一、弗雷德里克·奥尔姆斯特德弗雷德里克·奥尔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被公认为现代景观建筑之父,他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景观建筑师之一。

他的设计理念强调自然和人工环境的和谐统一,充分利用地形、植被、水域等自然元素,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

奥尔姆斯特德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纽约中央公园。

他将原本不毛之地转变成了一个绿洲,采用曲线形状的路径和运河,使游客能够在其中尽情漫游。

他的设计不仅考虑了美学,还注重了可持续性和生态系统的保护。

纽约中央公园成为了全球一个标志性的景点,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游客。

二、欧内斯特·赫克欧内斯特·赫克(Ernest Hheck)是20世纪德国最重要的景观建筑师之一,他致力于创造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

他的作品以其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而闻名,将建筑、艺术和自然相融合。

赫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德累斯顿艺术山,这是一个横跨在德累斯顿市中心的小山上的公园。

他将艺术山设计成了一个艺术和自然的结合,通过绿地、水景和雕塑等元素,创造了一个迷人的空间。

德累斯顿艺术山成为了城市的标志性景点,被认为是一座现代艺术杰作。

三、皮特·沃克皮特·沃克(Peter Walker)是现代景观建筑设计领域的杰出人物之一,他的作品融合了现代艺术、自然景观和环境可持续性的概念。

他的设计理念强调了景观建筑和城市设计的整合,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沃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旧金山金门公园。

他将金门公园重新设计成了一个具有多功能性的公共空间,包括游憩区、文化活动区和自然保护区。

他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地形、可持续性和公共需求,使金门公园成为了旧金山市民重要的休闲和娱乐场所。

经典十大景观案例分析

经典十大景观案例分析
经典十大景观案例分析
• 贝聿铭 苏州博物馆
• 贝聿铭 卢浮宫金字塔
• 苏州狮子林
高迪 古埃尔公园
纽约中央公园
• 林璎
越战纪念碑
龙安寺庭院
• 赖特
流水别墅
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公园
网师园
贝聿铭
苏州博物馆
贝聿铭先生简介
• 美籍华人建筑师,1917年4月26 日生于广州,他的祖辈是苏州 望族,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 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 段时光。其父是中国银行创始 人之一------贝祖怡。10岁随 父亲来到上海,18岁到美国,先 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 学习建筑,于1955年建立建筑事 务所,1990年退休。 • 贝聿铭被称为“美国历史上前 所未有的最优秀的建筑家”。 1983年,他获得了建筑界的 “诺贝尔奖”——普里茨克建 筑奖。
• 当云淡天晴的时节,玻璃金字塔映池中与环境相结合,又 增加了建筑的中一向度而丰富了景观,在转向的方正水池 的角隅,紧邻着另外四个大小不一的三角形水池,构成另 一个正方形,与金字塔、建筑物平行,每个三角水池有巨 柱喷泉,像是硕大的水晶柱烘托着晶莹的玻璃金字塔,在 拿破仑广场,贝氏将建筑与景观完整地合成为一体。
设计理念
• 一个令人精神得到愉悦放松的自然天地的设计理念:在田 园牧歌似的草地、风景如画的灌木丛、高低起伏的小山丘 和平静如水的湖面的环绕中,沉思和道德提升成为可能。
• 纽约中央公园的规划和建设很好地吸收了英国公园运动理 念,园内曲径幽深的林荫小路引导游客通向四面八方,既增 加了私密空间,也将人群驱散开来。即使在人流最多的地 方,购物中心和喷水池,语言交流也被一种更加现代化的 传播方式取代,视觉美感主导了公园体验。
• 贝聿铭曾称苏博是他设计生涯中最大的一次挑战,并亲切 地将其称作是自己“最亲爱的小女儿”。苏博的这位负责 同志告诉记者,老人对每一个细节都倾注了很大的心血, 曾先后八次亲抵苏州,“贝老对新馆的要求很高,很多事 情都要亲力亲为,就比如新馆门口有一棵五针松,先照片 后实地,前后确认了两次。”

10个景观设计大师玛莎施瓦茨全球经典作品

10个景观设计大师玛莎施瓦茨全球经典作品

10个景观设计大师玛莎施瓦茨全球经典作品玛莎· 舒瓦茨玛莎· 舒瓦茨,1950年生,景观史上公认的十大景观设计大师之一,博士、哈佛大学GSD终身教授、美国注册景观建筑师、英国皇家建筑协会会员。

玛莎·施瓦茨女士作为景观建筑师和艺术家从业30多年。

她在美国马塞诸塞州的剑桥和英国伦敦拥有自己的设计事务所。

她的作品充满着独特的艺术气息,在全球享有盛誉,并且已经赢得众多的国际设计大奖。

2008年前任伦敦市长肯·利文斯通任命玛莎·施瓦茨女士为"为伦敦设计"顾问团委员,与多位世界顶级著名建筑、规划和景观大师们一起为伦敦的公共空间建设提供专业意见和服务,努力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创造一个美丽的城市面貌。

自从1987年以来,玛莎·施瓦茨女士一直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设计学院担任景观设计教授,并且在2007年被哈佛大学授予终身教授职位。

在此之前她曾经分别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俄亥俄州立大学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任教。

她曾经是罗马美国学院的会员,还被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聘为客座艺术家。

玛莎·施瓦茨非常注重作品对生态系统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她喜欢在场景中采用技术手段而非自然标准或假定的自发性方案,她酷爱鲜艳夺目的色彩和另类材料,而且对潮流非常敏感,她的作品常常会与公众舆论相冲突,而招致同行的批评,但是,无论是赞者还是反对者,都认为她是一位“始终孜孜不倦地探索景观设计新的表现形式,希望将景观设计上升到艺术的高度”而值得尊重的景观大师。

设计作品形式手法特征:1、平面中几何形式的应用;2、对基地文脉的体现;3、在景观中组合非常规的现成品;4、使用廉价的材料;5、人造植物代替天然植物;6、传统园林要素的变形和再现;7、对垂直面和水平面的同等关注;8、对易忽视的城市边缘空间的重视;9、临时性景观。

获奖作品:2008年英国景观协会复兴奖--英国伦敦圣玛丽教堂项目2007年美国景观师协会设计荣誉奖--美国梅萨艺术中心项目2007年芝加哥雅典娜神殿奖的最佳新全球设计--英国伦敦的利茅斯半岛项目2006年美国库柏o休伊特国家建筑设计奖2006年全球城市土地协会优秀设计奖--美国梅萨艺术中心项目2004年美国波士顿建筑师协会授予杰出女设计师称号2004年美国陶西格玛金奖2003年娱乐休闲设计奖--德国、日本、英国和美国的多个项目2001年美国创新交通规划奖2000年艺术设计成就奖国家基金--美国Courthouse广场项目2000年美国景观师协会优秀设计奖--国家住宅和城市发展部广场,美国。

景观设计大师生平及作品介绍

景观设计大师生平及作品介绍

1970年-巴西科帕卡巴纳海滩
3
罗伯托· 布雷· 马克思(巴西) 布雷·马克斯的作品开发了热带植物的园林价值。由于他发现了巴西植物的价值,并将其 运用于园林中,使那些被当地人看作是杂草的乡土植物在园林中大放异彩,创造了具有地 方特色的植物景观。他精通各种植物的观赏特性和生态习性以及如何在园林中创造适宜的 植物生长环境,因此对巴西植物的应用得心应手。Leabharlann 2丹· 凯利(美国)
代表作品:米勒花园
凯利在花园充分利用植物塑造空间,绿篱是墙,林荫道是自然的廊子,整齐的树林是一座由许多 柱子支撑的敞厅。植物的形态、色彩、枝叶疏密、冠幅大小和季相变化,都是他考虑的要素。由 于凯利选择生活在森林和农田之间(一个距离城市很远的小村庄),所以他可以不断的在大自然 中寻找灵感,亲观察和感知周围协调的形式和比例,这一点在米勒花园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1888--1893 哥伦比亚世界博览会 1890--1906 国家动物公园,华盛顿特区 1892--1905 德鲁伊特山住宅小区,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
„„
2
丹· 凯利(美国)
丹·凯利 (Dan Kiley)是“哈佛革命”的发起者之一,也是美国现代园林 设计的奠基人之一。他1912年生于波士顿。1936年到哈佛设计研究生院学 习。 1940 年,他开设了自己的事务所。 1947 年,他与小沙里宁( Eero Saarinen)合作,参加了杰弗逊纪念广场国际设计竞赛并获奖。 1955~1957 年的Miller Garden 是Dan Kiley设计生涯的一个转折点,从那 以后的设计多是从现代建筑的思想中得来的,表达空间的概念。
罗 伯 托 布 雷 · 马 克 思
1909年生于巴西圣·保罗市,他 的母亲是一位钢琴师,父亲是一位有 教养并爱冒险的德国犹太人。良好 的家庭教育培养了他在音乐、园艺、 文学以及语言方面的才能,使他熟练 掌握了葡萄牙语、德语、法语、英 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18岁时, 布雷·马克斯因眼疾前往德国柏林 治疗。当时的德国,正处于一战后良 好的国际环境之中,现代主义运动异 常活跃,建筑、工业设计、电影、歌 剧、绘画、文学、音乐、芭蕾等艺 术形式都在进行大胆地尝试。在那 里,马克斯感受到了先锋艺术的脉动, 特别是其中的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 表现主义;后来,布雷· 马克斯进入 里约热内卢国立美术学校学习艺术, 在包豪斯的教学体系中,将绘画、 建筑、雕塑、工艺结合起来,这对 之后布雷· 马克斯的景观设计职业的 生涯奠定了扎实的艺术基础。

园林景观的风格及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园林景观的风格及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柏林索尼中心
彼得·沃克 Peter Walker
柏林索尼中心巨大穹顶
巨大的轻钢屋顶把几栋建筑笼罩在 统一的街区中。其下可以休闲、餐 饮、零售
柏林索尼中心
通常所有的自然材料都要被纳入严谨的集合秩序中,水池、草地、 岩石、卵石、沙砾等都以一种人工的形式表 达出来,边缘整齐严格,体现出工业时代的特征。
这一经历使凯利避免了在进入行业之初受到当时各种 保守或激进思想的影响和禁锢,而是埋头于实际的工 程实践之中。期间他学到了大量关于植物的知识,积 累了许多工程的经验,并且对于什么是景观设计中最 重要的问题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
后来凯利在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学习景观设计。 面对当时仍被传统教条所束缚的景观规划设计学科, 凯利与同学埃克博(GarrettEckbo1910-2000)和罗斯 (JamesC.Rose1910-1991)的不懈努力终于在哈佛景 观规划设计系掀起了现代主义的潮流。
设计理念
规划理念 他的景观设计理念受英国田园与乡村风景的影响甚深,英国风景式
花园的两大要素——田园牧歌风格和优美如画风格——都为他所用,前 者成为他公园设计的基本模式,后者他用来增强大自然的神秘与丰裕
奥姆斯特德原则 1、保护自然景观,某些情况下,自然景观需要加以恢复或进一步加以强 调(因地制宜,尊重现状) 2、 除了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避免规则式(自然式规则) 3、保持公园中心区的草坪或草地 4、选用当地的乔灌木 5、大路和小路的规划应成流畅的弯曲线,所有的道路成循环系统 6、全园靠主要道路划分不同区域
+
哈佛三子之一的丹·凯利,他设计的米勒庄园采用网格的结构、水平视线设计、利
用植物、铺地、景墙等造景元素营造了一个雕塑空间。
+ 米勒庄园的设计历经了近五年时间,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作为现代主义设计的一 个典型“设计形式”,这是凯利区别于他自己在这之前的所有设计作品的一个新的突破。 凯利在设计里并没有完全摒弃欧洲传统的古典设计思想,反而可以看到古典的勒诺特园 林的影子。

十大风景园林介绍

十大风景园林介绍

十大风景园林介绍一、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位于北京市西北郊。

它以其精美的建筑和宏伟的景观而闻名于世。

颐和园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其建筑和景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壮丽的景色。

二、故宫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位于北京市中心。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典范。

故宫的建筑设计精美,装饰华丽,展示了古代中国帝王的权力和财富。

三、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私家园林的代表之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

它以其精致的设计和精美的园林景观而闻名于世。

苏州园林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工建筑,以小而精致的特点而著称。

四、圆明园圆明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位于北京市西北郊。

它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但在19世纪遭到了破坏。

尽管如此,圆明园的废墟仍然展示了其宏伟的建筑和美丽的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

五、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位于北京市西北郊。

它以其精美的建筑和宏伟的景观而闻名于世。

颐和园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其建筑和景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壮丽的景色。

六、乌鲁木齐南山风景区乌鲁木齐南山风景区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南郊,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而著称。

这里有高山、峡谷、草原和湖泊,景色多样且迷人。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七、黄山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是中国最著名的山脉之一。

它以其奇特的山峰和云海而闻名于世。

黄山的山峰陡峭而独特,被誉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这里的云海壮观且变幻莫测,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和游客。

八、庐山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是中国最美丽的山脉之一。

它以其秀丽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文化历史而闻名于世。

庐山有陡峭的山峰、清澈的湖泊和瀑布,还有许多古建筑和文化遗迹,吸引了大量游客。

九、张家界张家界位于中国湖南省,是一个以其壮丽的自然风景而著称的旅游目的地。

这里有陡峭的山峰、悬崖峭壁和深谷峡谷,被誉为“鬼斧神工”。

张家界的景色壮观且独特,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

当代景观大师作品分析

当代景观大师作品分析

六、过程主义风景园林大师—— 乔治·哈格里夫斯 George Hargeaves
Ø 哈格里夫斯教授的代表作包括 烛台点文化公园、广场公园、拜斯比 公园、哥德鲁普河公园、辛辛那提大 学总佑规划、澳大利亚的悉尼奥运会 公共区域景观设计等。20年来,他 屡屡获得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大奖在 内的各类国内外奖项,共计有数百项 之夗,1986年,他接受哈佛设计学 院聘任,开始担任风景园林系Peter Louis Hornbeck教授,幵于1996年 开始担任系主任一职至今,此外他还 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 维吉尼亚大学、伊利诺斯大学等夗处 著名大学任客座教授,成为名副其实 的世纨之交世界风景园林设计界教父 级人物。
代表作品:八千代市兴和台中央公园
第15页
设计寿命最长的设计大师之一。他早期的作品里 有着很夗历叱元素,反映出他那深深扎根于历叱 中的对自然秩序的精神追求。 他说:"人总是在戒夗戒少地制造着生劢的线 条"。 丹·凯利(Dan kiley)是“哈佛革命”地发起 者之一。他在前期地声誉丌是很高,在20世纨80 年代以后,才逐渐被大夗数人们所认识。丹·凯利 作品通常使用古典地要素,如规则水池,草地, 平台,林荫道,绿篱等等。但他地空间却是现代 地,是流劢地。他从基地出发,用最恰当地图解 将其转化为一个个功能空间,然后用几佒地方式 将他们联系起来,着重处理空间的阿尺度,和区 别不联系。 曾不许夗著名建筑设计师合作过,如路易斯. 庩埃罗.沙里宁、凯文.罗奇、贝聿铭、菲利普.约 翰逊等凯利的优秀作品给他带来了诸夗荣誉,尤 为值得一提的是,他于1997年获得了美国总统颁 发的国家艺术勋章,是美国首位获得该荣誉的园 林设计师。
第9页
佐佐木英夫
第10页
Greenacre Park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兰·普罗沃作品(一):伦敦泰晤士河坝公园
2013-12-16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作者:白杨/整理发表评论(0)中国风景园林网讯泰晤士河坝公园是伦敦二战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型公共公园,也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伦敦景观工程之一。

该公园以理性和富有包容力的方式实践着伦敦东扩工程,它是伦敦公共空间的重新投资和城市废弃地再开发两者皆赢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创造生活,塑造空间”的城市公园杰作。

公园区位
公园鸟瞰
公园用地是形成于19世纪的港区,这里曾经是工业化学工厂、印染厂和军工厂。

横渡大西洋的定期客轮和货轮在此处的码头停靠,周围建有大量的仓库和工业建筑。

工厂被废弃后,在城市的东部形成了巨大的废弃地。

为了该地区的复兴,伦敦市政府决定建设一个城市机场、商务区、大学和大量住宅的集合区域。

其中心是一个公园,位于泰晤士河畔,靠近为阻挡潮水而建的大型水坝。

阿兰·普罗沃作品(一):伦敦泰晤士河坝公园
2013-12-16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作者:白杨/整理发表评论(0)
1995年由伦敦港区开发公司(LDDC)为这个公园举行了一个国际设计竞赛,以便在该地及其周围区域创造一个高质量的城市新区环境,吸引各方面的投资。

竞赛要求公园不仅要体现作为城市规划当中绿色预留空间的特色,而且要满足当地居民的娱乐需要。

在超过200份的应征方案中,由塞因斯集团(Groupe Signes)提交的方案最终成为实施方案。

该方案由英法两国的设计师共同参与,主持设计的是法国著名风景园林师——巴黎雪铁龙公园(ParcAndr6Citro§n)的设计者之一阿兰·普罗沃(AllainProvost)。

这是是自阿希尔·杜雪耶(Achille Duchesne )之后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法国设计师首次在英国设计公园。

阿兰·普罗沃作品(一):伦敦泰晤士河坝公园
2013-12-16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作者:白杨/整理发表评论(0)
泰晤士河坝公园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巴黎的雪铁龙公园和贝西公园。

这些公园为大众所喜爱,因为那里有狭长的风景带,不同样式的具有对比和戏剧性的小花园,给人以丰富的感官经历。

雪铁龙公园是开放的,在精细的元素中一部分一部分设计的。

而泰晤士河坝公园的设计在包含了部分法式园林元素的同时,延续了英式园林设计的一个悠久的传统: 视觉享受和功能鼓舞并重。

在18世纪,花园内的新古典亭子、明显的人工作品被认为是自然所排斥的东西。

只有人们看平面图的时候才能认识到哪里存在着几何的构造。

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 在泰晤士河坝公园,无论是公园的框架结构,还是在视线的焦点和终点,无论从那个角度看,全部的游览路线和公园的特色景色都是可辨别的,当每个区域作为焦点映入游客们的眼帘时,每个精美的细节和各种不同的材质都能被很好地欣赏到。

泰晤士河坝公园创造了一个有着一系列独特元素却相当统一的环境。

公园利用城市开放的公园相对传统公园这个突破口,成功地打造了与城市背景间的强烈关系,塑造出一个与周边场地整体范围相融合的公园。

设计师们集中精力创造从北面浮桥码头和皇家码头到南面的泰晤士河大坝在实质和视觉上的联系。

公园入口处的楼梯确保人们能很快地到达一个更高的、能清晰看到四周风景的平台。

开敞的聚会场所代替了英国传统花园中隐蔽和消极的空间,有很高的可见性,同时使人们看到了河对岸的风景、毗邻的发展住宅区和其他临近的公园。

另外,公园的地坪高于周边城市道路以避免噪声的干扰。

如果要说这个设计中存在什么缺点的话,就是主要的入口是个停车场。

毫无疑问,大部分人是自己驾车到达,不幸的是,这样一个创新的设计没有考虑到使用隐藏的停车场。

正在实施的计划是要建造一个跨越繁忙的道路到达北面的步行桥,这样就能在这个方向建立一个实质联系,从而阻碍汽车的使用。

阿兰·普罗沃作品(一):伦敦泰晤士河坝公园
2013-12-16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作者:白杨/整理发表评论(0)
“绿色船坞”与“彩虹园”将视线引向泰晤士河和盔状的水闸构筑物
由于公园的用地是化工厂、染料厂和军工厂的遗址,建设中被置换的顶层土与被污染的下层土必须隔离,因而公园的建设就如同在屋顶建造花园。

公园的平面是几何形的,用地接近方形,两条轴线呈对角线方向立体相交穿过整个公园。

其中一条是利用原有低地设计的250m长,28m宽的条状下沉式广场和花园,被称为“绿色船坞”,试图唤起人们对这个地区历史的回忆。

起点是连接道路的一个旱喷泉广场,在这里,人的视线可以顺着直线的“船坞”一直延伸到远处的泰晤士河和闪亮的盔状水闸构筑物。

旱喷泉广场
彩虹园
彩虹园尽端凉亭
“船坞“的中段是“彩虹园”,色彩丰富的各种宿根花卉和深绿色的修剪成波浪形的紫杉篱构成了非常精彩的视觉效果。

两旁挡土墙种植着经过修剪的绿色灌木,衬托着花园中五彩缤纷的花卉。

游人既可以在近处仔细观赏各色花卉,也可以在5m高的挡墙上俯瞰花园。

两座桥从高处跨越了“绿色船坞”,也提供了绝佳的观赏点。

毫无疑问,这里是整个公园的视觉中心。

“船坞”南端的地面逐渐升高,以一个钢木构筑的高大凉亭作为结束,地面上有波浪形的条石作为
坐椅,也呼应了花园中的绿篱形式。

这个构筑物既是一个休息和眺望的场所,可以观赏泰晤士河和水闸的景色,也是一
公园的建设是为了改变该地区废旧工业区的形象,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事实上,它确实已成为周围地区城市更新的一个促进因素。

紧邻公园的住宅在公园未建成时已经销售过半,其余的项目包括学校、购物中心、经济住宅等也已经在建设之中。

随着该地区的发展,泰晤士河水闸公园将与周围环境更好地融合,也会更好地为市民所使用。

个二战士兵的纪念碑。

公园的建设是为了改变该地区废旧工业区的形象,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事实上,它确实已成为周围地区城市更新的一个促进因素。

紧邻公园的住宅在公园未建成时已经销售过半,其余的项目包括学校、购物中心、经济住宅等也已经在建设之中。

随着该地区的发展,泰晤士河水闸公园将与周围环境更好地融合,也会更好地为市民所使用。

跨越绿色船坞的对角线
另外一条对角线跨越了“绿色船坞”,把未来的综合开发区域和滨水区连接了起来。

公园的大部分是规则种植的白桦树丛和野花草甸与草坪交织的条带。

种植的方式是人工的,展现的景观却非常自然。

公园南边是滨河散步道,山毛榉树丛形成的茂盛的植物花园环绕在公园的另外三边。

如同许多法国园林一样,这里严格的几何秩序系统强调了视线并加
强了人的空间体验。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