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这组课文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

本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而写的回忆文章,回忆叶老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

体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平易近人,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2、课文篇幅较长,含义深刻的句子较多。

教材选择本篇课文,目的是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作家的成长故事,感受叶老先生的人品和文品对作者成长的影响,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并且学习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同时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燥热、推荐、眼帘、规范、删掉、融洽、客厅、黄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3.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利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2、联系生活实际谈学习的收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们修改作文的好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通过课文感受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以及感受作者对叶老先生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

2、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难点:1、体会“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解为什么课文未着重写景,却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

四、教学过程(一)回忆课文,展示图片,谈话引入。

引:1、我们前面学过叶圣陶先生写的《爬山虎的脚》,提问课文是怎么描写爬山虎的?(出示图片)引导背诵相关内容。

2、了解作家写作背景。

(板题)(二)引导学生初读、理清课文脉络。

1、读后点拨生字词,引导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提问:①文章叙述了几件事?(划分两部分)②对你印象最深的是谁?叶圣陶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③找出写作者感受的句子。

(三)精读课文,突出重点围绕第一件事:叶老给“我”批改作文,共同学习。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作者对自己家的爬山虎的观察和感悟为线索,描写了爬山虎生长过程中的美丽景象,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本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寓意深刻,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中描述的自然景象,并对文中表达的情感有所感悟。

但学生在理解爬山虎的生长过程和寓意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了解爬山虎的生长特点;通过讨论,理解课文的寓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观察力,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爬山虎的生长过程和寓意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爬山虎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课文描述的自然景象。

2.讨论法: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寓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和情感的丰富。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爬山虎的图片和视频,用于展示和讨论。

2.准备课文中的生字词,以便于学生学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展示爬山虎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激发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见过爬山虎吗?它是什么样子的?”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文中描述的自然景象。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朗读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对课文生字词的掌握,教师点评并讲解生字词。

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爬山虎的生长过程。

5.拓展(10分钟)分组讨论课文的寓意,学生分享讨论成果。

教师引导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oral of the story and thin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humans and nature.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自然的态度和观察力的重要性。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阅读答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阅读答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阅读答案【篇一:《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二课时作业(答案)】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选段,回答问题。

的大作家。

他跟我的谈话,让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

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1、“糊”字用音序查字法查,用部首查字法查,在字典有三种解释:a、粘b、粥c、不清楚。

在文中的意思应选。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庆幸(荣幸、幸运)非凡(出众、杰出)楷模(榜样)3、“我”感到庆幸的原因是: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4、“作家就是这样做的”,“这样”是指;“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这么”是指对文一丝不苟。

5、作者认为“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非凡”指重大,“意义非凡”的原因是叶老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并和“我”亲切交谈,“我”感受到叶老先生高尚的品质,使“我”受益匪浅。

6、“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这句话的含义是:这句话不仅写实,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爬山虎的绿代表着叶老先生高尚的品质,激励着我前进。

7、对于写好作文,你有什么心得体会?写下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写好作文要做到事例加感受,事例做到具体真实,用词要准确、语句要规范,完成后要认真修改。

十、课外阅读。

找海龟“妈妈,我的小海龟跑掉了。

我到处找都没找到它。

”六岁的小伊芙急切地对妈妈说。

她的妈妈,大名鼎鼎的居里夫人正坐在地板上,身边尽是书。

“伊芙,你在哪里跟小海龟玩的?”“院子里,”小女孩说,“小猫要惹它,它藏起来了。

”妈妈站起来,拉住女儿的手:“走,带我到丢失海龟的地方去看看。

”伊芙把妈妈引到一条狭窄的小路上。

“就在这里,”她说,“嗬,可怜的小海龟。

”“你没有见到它有多久了?”“五分钟吧。

”小女孩回答。

“那么,它不会走出五米远的。

你就在离这里半径五米的圆圈里仔细找找看。

”伊芙双膝跪下,翻开厚厚的落叶,拨开密密的草丛,不久就在妈妈指定的范围找到了小海龟。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

语言特点
生动形象
作者运用了丰富的形容词与比喻手法,使文 章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画面感。
朴实自然
文章语言平实自然,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与 修辞手法,给人以亲切真实的感觉。
05
课文中的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
儒家思想的影响
课文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一些价值观,如重视家庭、尊重长辈、勤奋学习等。
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保护 环境。
作者思想表达
作者通过描写爬山虎的生长环境和特 点,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畏和喜爱 之情。
VS
作者认为人类应该向自然学习,遵循 自然规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 生。
对现实的意义和启示
启示人们要珍惜自然环境,保护 地球家园,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部描写童年生活的小说,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 的童年故事。
《绿野仙踪》
一部富有想象力的童话,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 野。
THANKS
感谢观看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96年,当时作者已经年过半百,回忆起自己40多 年前在北京读中学时,叶圣陶先生给他批改作文的往事,感 慨万千。
课文内容概述
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回忆叶圣陶先生给作者修改作文并邀请他到家里做客的故事,表达了 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怀念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强调了叶圣陶先生对自己在写作 上的影响。
传统文化意象的运用
作者运用了一些具有传统文化意象的元素,如爬山虎、小院子等,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地域文化元素的呈现
北京地域文化的描绘
课文中通过对北京的地貌、气候、建筑等元 素的描绘,表现了北京的地域文化特色。
地方风情的展示
作者通过描写当地的风土人情,展示了地方 文化的独特魅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浓郁的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三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三篇

【导语】这篇课⽂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写的回忆⽂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给“我”批改作⽂,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对⽂⼀丝不苟、对⼈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品和⼈品。

⽆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知能⽬标〗 1、会认7个⽣字。

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莫名其妙”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感受叶⽼的认真、质朴,懂得学作⽂应先学做⼈。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情感⽬标〗 从叶⽼批改的作⽂及教导中体会他“认真、平和、亲切、质朴”的作品和⼈品。

【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从中体会叶圣陶⽼先⽣的⼈格美,学会做⼈。

【课前准备】 1、搜集叶圣陶和肖复兴的资料,阅读他们的作品;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作品,初步了解这两位作家。

2、预习课⽂。

【教学过程】 ⼀、板书课题,学⽣质疑,导⼊新课 1、读课题,质疑。

2、检查预习,⽣简介作者。

⼆、初读课⽂,整体感知 学⽣⽤⾃⼰喜欢的⽅式⾃⼰读课⽂: 1、划出⽣字新词。

2、想⼀想: 读了课⽂,你有什么不懂的地⽅?⽤⼩问号标出来。

三、学习⽣字新词,整体感知课⽂ 1、指名学⽣读⼀读,说说⾃⼰理解词语的⽅法,师评价。

2、会读的同学站起来齐读,师⽣共同评价。

3、填空,整体感知课⽂。

四、精读课⽂,突出重点 1、学⽣质疑。

2、划出描写爬⼭虎的句⼦,指名读,说说分别是描写什么时候的爬⼭虎,它们有什么不同,并谈谈⾃⼰的感受。

3、指导感情朗读: 这确实是⼀种美的景⾊,⼀幅幅美的画⾯,也可以说,作者在这⼉营造着⼀种美的意境。

这美的意境是不是单单由⾃然景⾊的美、爬⼭虎那绿绿的美构成的呢?更重要的是因为有什么?那么,叶⽼美的⼈格体现在哪些地⽅呢?请同学们⼩组合作,读读课⽂,找出具体事例,划记出直接写叶⽼⼈格之美的句⼦。

小学四年级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原文-word文档

小学四年级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原文-word文档

小学四年级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原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者:肖复兴1963年,我上初三,写了一篇作文叫《一张画像》,经我的语文老师推荐,在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了奖。

一天,语文老师拿着一个厚厚的大本子对我说:“你的作文要印成书了,你知道是谁替你修改的吗?”我睁大了眼睛,有些莫名其妙。

“是叶圣陶先生!”老师将那大本子递给我,又说:“你看看叶老先生修改得多么仔细,你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我打开本子一看,里面有这次征文比赛获奖的20篇作文。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回到家,我仔细看了几遍叶老先生对我作文的修改。

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

类似这样的修改很多,长句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

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

而且“书皮”改成“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叶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

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这则短短的评语,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

这一年暑假,语文老师找到我,说:“叶圣陶先生要请你到他家做客。

”我感到意外:像叶圣陶先生那样的大作家,居然要见一个初中生!那天下午,天气很好。

我来到叶老先生住的四合院。

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

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叶老先生见了我,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六课《那片绿绿爬山虎》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六课《那片绿绿爬山虎》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六课《那片绿绿爬山虎》教案PEP fourth grade volume 1 Chinese lesson 26 "that piece of gre en creeper" teaching plan编订:JinTai College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六课《那片绿绿爬山虎》教案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推荐、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曲线春风拂面、映入眼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4.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5.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1.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一、复习巩固,听写词语二、回忆内容,深入理解(一)回忆上节课的内容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之间的哪两件事?2.叶老为“我”修改作文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了什么?3.叶老邀请“我”到他家做客,又给“我”留下怎样的印象呢?(二)学习第二部分1.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我”应邀做客,叶老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第8自然段通过看文中插图、想象、朗读感受叶老平易近人,和蔼亲切。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⑤删去重复?嗦的词句,使语言简洁明了。
8.看了叶老先生修改,我们很受启发。肖复兴也很受启发。比较一下,是我们的感受深,还是肖复兴的感受深?(是肖复兴的感受深)这是什么原因呢?能找得到吗?(找出“我真的从中受益非浅,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毕竟不一样。”读一读。)这句话你们懂吗?(教师析书“受益非浅”,受到教育非常深刻。“隔岸观火”,比喻看别人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身临其境”是亲自经历那个事情的意思,再让学生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因为叶圣陶先生修改的别人的文章,正是“我”自己的文章,所以受到的教育特别深刻。)
4.学生按要求自学,讨论:课文中是怎样讲叶圣陶先生修改作文的?(先让学生把有关的内容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是怎么改的,这样改好在哪里?)
(叶圣陶先生修改的非常认真,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注意用字的准确性,句子的规范化。)
5.作者翻到那篇作文,为什么一下子愣住了?
(一是作者自以为作文写得不错,没料到自己的作文存在很多毛病;二是作者没料到蜚声国内文坛的大文学家竟会如此认真修改一个小毛头的作品;三是作者没料到叶老这样认真。)
教案难点
1、从本文作者的切身感受中体会认真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来理解,使他们懂得不下苦功夫,不认真是写不好作文的;同时启发学生联系到其他事情,无论学什么,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十分投入,下大力气,才能成功,否则一事无成。
教案准备
1、搜集有关叶圣陶先生和肖复兴的资料。
2、推荐阅读《爬山虎的脚》
3、多媒体课件。
预习提纲
(见县下发预习提纲)












一、谈话导入

小学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小学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认真分析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将其作 为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
05
拓展阅读与思考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文章一
《爬山虎的奥秘》:这篇文章详 细介绍了爬山虎的生长习性、繁 殖方式以及其在生态中的作用, 有助于学生对爬山虎有更深入的
了解。
推荐文章二
《叶圣陶: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 教育家》:这篇文章讲述了叶圣 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让学生了解课文作者的历史背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爬山虎的变化,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文 内容;同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课文的主题思想和语言特色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04
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评估
01
02
03
教学目标达成度
通过课堂互动、作业和测 试,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 的理解和对相关语文技能 的掌握程度。
0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本课的生字、生 词,理解课文内容。
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 表达能力,能够复述 课文并流畅地朗读。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 习性,学习描写植物 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阅读、思考、讨论等 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 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
践能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 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
课堂氛围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 度和专注度,判断教学是 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进步
对比学生在课程开始和结 束时的表现,评估他们在 阅读、写作和思考能力方 面的进步。
教学方法的反思与改进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如讲解、小组讨论、角 色扮演等)是否有助于学 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四年级语文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优秀教学案例

四年级语文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优秀教学案例
3.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实施以下反思与评价策略,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提高自我:
1.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2.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让他们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图片展示爬山虎的形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对爬山虎的初步印象,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爬山虎是什么植物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五)作业小结
1.家庭作业:
a.深入观察身边的植物,尝试用课文中学习到的描绘方法,写一篇观察日记。
b.收集有关爬山虎的资料,了解它的生长习性、药用价值等,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2.课后反思:
a.让学生回顾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总结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b.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4.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发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情境中,我将采用以下情景创设策略:
1.利用多媒体展示爬山虎生长的环境,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引发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创设“绿绿的爬山虎”主题情境,让学生扮演小作者,体验作者观察爬山虎时的喜悦心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充分利用课文这一载体,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品味作者的精彩表达,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他们对语文的热爱,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同时,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在欣赏爬山虎美丽的同时,体会到生命的顽强和生活的美好,从而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26课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26课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1.让生字走进语境。

(1)我们的关系非常róng qià( )。

(2)老师tuī jiàn( )的那篇文章在网上已被shān diào( )了。

(3) hūn àn( )的灯光下,映入yǎn lián( )的是kè tīng( )那几盆吊兰。

2.选字组词。

【燥操躁】做( ) 干( ) 急( ) 暴( )【篇编遍】( )写 ( )地 ( )目一( )文章【辉晖挥】( )手光( ) ( )煌落日余(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 )画像一( )评语一( )作文一( )爬山虎一( )湖水一( )作家一( )错误一( )见面4.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

(1)句中“干净”这个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没有尘土、杂质等;②形容说话、动作不拖泥带水;③形容一点儿不剩。

在本句中取第_____种解释,意指句子__________。

(2)请你用修改符号把下面的句子改得干净、规范。

①去见叶圣陶先生的头天晚上,我激动得昼夜难眠。

②大扫除开始了,少先队员和男同学抢着干重活,女同学干轻活。

5.课文中两次写到爬山虎,请根据课文内容和提示补充相关语句,并回答问题。

第一次:刚进里院.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__________,如同__________,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__________,显得_______________。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

A.突出爬山虎长得很茂盛B.通过对爬山虎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受6.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他跟我的谈话,让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

小学四年级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原文

小学四年级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原文

小学四年级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原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者:肖复兴1963年,我上初三,写了一篇作文叫《一张画像》,经我的语文老师推荐,在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了奖。

一天,语文老师拿着一个厚厚的大本子对我说:“你的作文要印成书了,你知道是谁替你修改的吗?”我睁大了眼睛,有些莫名其妙。

“是叶圣陶先生!”老师将那大本子递给我,又说:“你看看叶老先生修改得多么仔细,你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我打开本子一看,里面有这次征文比赛获奖的20篇作文。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回到家,我仔细看了几遍叶老先生对我作文的修改。

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

类似这样的修改很多,长句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

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

而且“书皮”改成“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叶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

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这则短短的评语,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

这一年暑假,语文老师找到我,说:“叶圣陶先生要请你到他家做客。

”我感到意外:像叶圣陶先生那样的大作家,居然要见一个初中生!那天下午,天气很好。

我来到叶老先生住的四合院。

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

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叶老先生见了我,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二十六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人教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二十六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人教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莫名其妙”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感受叶老的认真、质朴,懂得写作文应先学做人。

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师生交流搜集的有关叶圣陶和肖复兴的资料。

2、两位作家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通过读课文来了解。

3、板书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4、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二、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教师相机出示卡片,正音巩固生字、新词,引导学生结合积累,运用多种方法记住字形。

3、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读词语和生字卡片。

4、重点指导书写:篇、翻、糊,几部分要写紧凑。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2、组织朗读比赛,要读得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一、精读课文,突出重点。

1、读读、想想、画画。

边默读边想边画:叶老是怎样批改“我”的作文的?我有何感受?2、读读、说说。

(1)分组读读各自所画的句子,说说从这些语句中可以品味出叶老是个怎样的人。

(2)指名汇报,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叶老的认真、平和及温暖(做人与作文)。

(3)指导朗读:表达出对叶老的崇敬之情。

3、议议、记记。

(1)分组议议:通过看叶老为“我”批改作文,参照课后的批改稿,联系个人实践总结今后写作文、改作文的方法。

(2)全班交流修改作文的方法。

自己动笔在笔记本上记方法。

二、深读课文,突破难点。

1、通过比较,体会内涵。

将直接描写爬山虎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

引导学生抓住两个语句中的不同点进行对比,体会描写爬山虎是为了表达“我”当时的心情。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3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3

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 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 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作文的修改
拓展
作文的修改主要抓住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 作文的修改主要抓住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
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 (1) 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 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 (2) 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 把长句断成短句。 (3) 把长句断成短句。 删去重复啰唆的词句。 (4) 删去重复啰唆的词句。 增添一些词句,使表达的意思更清楚、 (5) 增添一些词句,使表达的意思更清楚、 更完整。 更完整。 改正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 (6) 改正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
邀请作客──作家就是这样做的。 邀请作客──作家就是这样做的。 ──作家就是这样做的 作品: 作品:一丝不苟 作家:平易近人 作家:
堪称楷模
“修改作文”这部分是怎样具体 修改作文” 修改作文 我一下子愣住了: 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 表现叶圣陶先生一丝不苟的态度的? 表现叶圣陶先生一丝不苟的态度的 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 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 ? 或直线、曲线。 或直线、曲线。
我会读: 我会读:
推荐 规范 黄昏 摇曳 余晖
眼帘 燥热 客厅 堪称 窗棂
删掉 融洽 动词 楷模
默读课文, Βιβλιοθήκη 读课文,文中哪句 话点明了题目? 话点明了题目?
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爬山虎的主人是谁? 爬山虎的主人是谁? 写了主人的几件事? 写了主人的几件事?
课文中哪里表现了叶 老先生平易近人? 老先生平易近人?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PPT课件最新人教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PPT课件最新人教版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中学生三
部曲》,中篇小说《四月的归来》等。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想, 边画给自己留下印 象最深的语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我会认
shān huī
zào
qià
kǎi






易读错字
删掉(shān
√ 燥热(zào • √
理解词语
摇曳: 摇摆动荡。本课指爬山虎摇动。 造句:春天,成排的柳树摇曳着枝条,像跳集体舞。
庆幸: 为事情意外地得到好的结局而感到高兴。本课指“我”
因遇到叶老这样人品和文品俱佳的大作家而感到高兴。 造句:今天我起床晚了,庆幸的是我上学没迟到。
理解词语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 使人不明白。本课指“我”没有想到自己的作文要 印成书。 造句:这个人与众不同,常有些令人感到莫名其妙 的惊人之举。

sān )
zhào )
余晖(huī

√ 融洽(qià • √
yùn )
hé )
多音字

zǐ (仔细) zǎi (肥仔) xiāo (姓肖) xiào(肖像)
hū (糊墙缝) 糊 hú (糊涂) hù (糊弄)

自由朗读课文,纠正字音,抽 生谈读后收获。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是作者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 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文章。 在课文中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 “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
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
我会写
piān

结构:上下 音序:P 部首:竹 篇章 书写指导:上部运笔稍 重,收紧;下部笔画要 舒展。 组词:一篇 造句:老师指导我写得一篇 作文在杂志上发表了。

临朐县第一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组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材理解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

临朐县第一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组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材理解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
。所有这些,都是写好作文的必要前提,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作文实际谈谈感想。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然后把修改前后的习作进行对比,提高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习惯。
《《桂林山水》精美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热爱祖国锦绣河山,陶冶爱美情操。
初读时,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写了哪两件事,知道这两件事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也存在着独立性,然后引导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
第一件事讲叶老给“我”批改作文,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可以让学生先自读这部分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就“叶老是怎样修改‘我’的作文的”和“‘我'有什么感受”这两个问题进行交流,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修改作文的方法.学生解决这一问题时,可以边读书边用笔画出修改处,再用不同的符号把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标识出来;还可以让学生认真阅读课后“资料袋”中《一张画像》的修改原稿,然后通过讨论交流,了解叶圣陶先生用了哪几种方法修改这篇文章。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锦绣河山。
教学重点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或电影、录像;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导入
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示范读课文,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尔后让学生谈感受。
3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昏"字的上半部分是“氏”,不能多加一点;“荐”字的下半部分是“存”,不能错写成“在”。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分辨并正确使用同音形近字,如“燥”和“躁”、“洽”和“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那片绿油油的爬山虎教学方针:1. 认识7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 感触感染叶圣陶对待作品一丝不苟、对待他人平易近人的高贵形象。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触感染叶圣陶对待作品一丝不苟、对待他人安然平静亲切的高贵形象。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触感染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搜集了解叶圣陶,肖复兴的相关资料,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比力课题,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6课。

谁来读课题?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本学期学过的哪篇课文?生:爬山虎的脚同学们学过第6课《爬山虎的脚》,也预习了第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你能发现这两篇文章之间有什么区别吗?生:《爬山虎的脚》是叶圣陶写的,是一篇写物的文章;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文中提到了叶圣陶,是写事的文章。

师:方才说了第一篇是叶圣陶写的,我们一起看一下(板书:叶圣陶)Ppt出示叶圣陶简介叶圣陶(1894年-1988年),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汉族人,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

他也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叶圣陶于1988年2月16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师:第二篇是谁写的呢?(板书:肖复兴)Ppt出示:肖复兴,北京人,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

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敷陈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80余部。

曾有长篇小说“芳华三部曲”《早恋》、《一个女中学生的日记》、《芳华回旋曲》,敷陈文学《和当代中学生对话》、《和当代中学生通信》。

近著有《音乐笔记》、《音乐的隔膜》、《聆听与吟唱》、《浪漫的丧失》、《纸的生命》、《遥远的含蓄》等。

曾经获得过全国以及北京上海优秀文学奖多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二课时)一、教学设计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展开与文本、教师和同伴的对话,充分发挥学生自主。

以读促悟,研读文本,体悟情感,领会文章的表达特点—借景抒情,在读中感悟。

二、教材分析: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这一单元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体验成长的快乐。

文章讲的是著名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

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赞颂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的文品和对人平易真诚的人品。

三、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文本鉴赏力,还有一定量的词汇积累,基本能自主学习,进行感情朗读,并能在交流讨论中,谈谈自己的看法。

但是由于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往往只停留于文字表面,所有对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还不是很那么理解,对文中所表现的叶老关爱下一代的精神也缺少深刻的感受。

四、教学目标:1、感悟叶圣陶先生伟大的人品与作品。

2、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文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并适度地加以运用。

_五、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教学难点:体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进行小练笔。

七、教学方法: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诵读法、对话式教学法和自学辅导法等教法,这三种方法穿插运用,可以充分调动师生两方面的能动性,鼓励学生即兴创造,在对重点词句的反复诵读中,形成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体会文章的情感脉络。

八、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紧扣题目,质疑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6课,齐读课题。

1、课题写了什么?(爬山虎)2、怎样的爬山虎?(绿绿的)3、那片,而不是这片,你体会到什么?(还记得、时刻想起、是那时去叶老家看到的,留下的印象很深,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都还记得)一一记得那片……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叶老帮我……4、叶老院子里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跟你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一样吗?(不一样)那一片绿绿的爬山虎怎么就让肖复兴还那么记忆犹新呢?二、聚焦三处爬山虎,感悟“借景抒情”(一)抓写景片段(三处)(1)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叶老院子里的那片爬山虎是怎样的?(2)自由读6到10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描写爬山虎的句子。

(3)汇报交流三处。

(二)初次见到爬山虎,体会借景抒情。

(第一处)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师:小声读读,你体会到了什么?来,你说生: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

师:这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带给你什么感觉?你是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绿葱葱)给它换个词语吧?还可以怎么说?生:绿油油(点评:这样的叠词,给你什么感觉?一一很绿很绿。

这就是绿葱葱。

这一墙的爬山虎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一一很耀眼、很鲜亮。

带着你的感受读)师:点评1:从你的读中我感受到了爬山虎的绿。

点评2:我从你的朗读中看到了那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师:还体会到什么?从哪儿体会到的?生:扑入眼帘师:平时我们常常说怎么入眼帘?(进)还可以说映入眼帘。

作者为什麽不用进呢?更能感受到它的绿、茂盛。

那你觉得这个扑字该怎么读?抽读(点评引导:读的轻、快。

除了让你感到绿,还让你感到什么?一一生机勃勃,充满了生命力。

)读出你的感受。

一个扑字让我们感受到了爬山虎绿葱葱和勃勃生机)师:再读读,还体会到什么?师:请你说:像温柔的小精灵。

你看见过小精灵吗?电视里看过吗?童话里读过吗?给你什么感觉?生:可爱、快乐、高兴师:作者把什么比作小精灵?阳光会跳跃吗?那是怎么回事?要我看,怎么看,我都感觉不到它在跳跃、在闪烁。

你有吗?怎么在肖复兴的眼里,就像温柔的小精灵在跳跃,在闪烁呢?理解的多好啊!带着你的理解读。

师:此刻,站在叶老这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前,我只因看到这一墙爬山虎而高兴吗?不是!联系上文来说说。

生:...师:马上就要见到大作家叶圣陶先生了,我心情非常一一激动作者是第一次去叶老家,免不了有些一一紧张。

现在你搞明白了为什么肖复兴一进院子看到的爬山虎是这样的了吗?读一一刚进里院……师:哦,原来心情不同,看到的景色也就不同。

作者把这份高兴、激动、紧张都融进了眼前看见的这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中,这种手法在写作中常常用到,叫借景抒情。

(板书)(三)欣赏第二处爬山虎,再次感悟写法。

师:不知不觉,黄昏已悄然到来,透过玻璃窗,我再看那一墙的爬山虎,读第二处。

请你说,这时的爬山虎与刚进门看到的爬山虎有什么不一样?预设生1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

师:把什么比作浓浓的湖水?湖水有什么特点?那浓浓的湖水呢?绿的很深,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那就是一一绿得沉郁,此时的爬山虎比之前见到的更绿了。

此时,落日的余晖渐渐淡了下来,肖复兴抬头看着那一墙的爬山虎,为什么会形容它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联系前文来说说――叶老待我如同老朋友,从哪儿悟到的?1、生:说“像会见大人一样……握手……距离缩短不少……感觉……” 师:来,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师握握,什么感觉?(你呢?你呢?)握了手,咱们就是好朋友了。

一个握手的动作缩短了我们之间的距离,那文中的我第一次到叶老家,叶老就跟我握手,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让我觉得叶老怎么样?(一个大作家邀请小孩做客,居然还像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生:亲切,那用一个成语就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对人友好、亲切,没有架子,就叫平易近人。

2、还从哪儿悟到的?看插图,叶老面带微笑,手放在肖复兴同学的肩上。

让我再一次的感受到了叶老的(指板书:平易近人)――叶老和我亲切的交谈。

师:那天下午,整整一个下午,他们在谈些什么呢?展开你的想象,同桌说说师:请你说,(至少抽3个)除了作文,还有可能谈什么?生:例如:生1:教我怎样修改作文?点评:是啊,给我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

生2:...........师:瞧,这就是那天下午他们交流的内容:(出示片段)自由读。

读这段话,看看他们在交谈什么?和我们想的一样吗?叶老问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说一一,他说一一师点评:这是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

叶老让我背诵历史朝代,我,他又说师点评:这是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

这样的交谈多么融洽啊!“融”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

那融洽的融应该选择?叶老和我的交谈就是这样融洽。

文中还有一个带融字的词。

生:融化。

那融化的融应该选择第几项?师:这融化一般是指冰雪融化。

而文中说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

是什么意思?请你说生:是心被感动了。

把我的心感动了,温暖了。

师:是呀,叶老先生这么平易近人,初次见面就交谈得如此融洽,给了我鼓励,对写作道路充满了信心,我小小的心怎么不被融化呢?――交谈时给我鼓励,激励着我,影响着我的一生。

师:之前老师给你们介绍过肖复兴,他……想想肖复兴成人后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成就?生:师:这跟那一片绿绿的爬山虎有什么关系呢?生:交谈中叶老的平易近人,更让我感到叶老对我的鼓励,鼓励我好好学习,弓I导我去读书,叶老的话激励我奋发向上,就像此时此刻那一片虎虎有生气的爬山虎。

师:读。

(从你们的读中我感受到了一群虎虎有生气的你们)小练习:师:同一处景物,由于时间不同,心情不同,所看到的爬山虎也不同。

在生活中你有这样的体会吗?幻灯片:半期考试我考得特别理想,老师表扬了我,走在回家的路上, 天仿佛更加——,阳光仿佛更-----半期考试我考得特别糟糕,拿着试卷走在回家的路上,天仿佛变得,阳光也变得-----小结:这两段景物描写中,没有出现一个情字,却处处有情。

这就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四)第三次感悟爬山虎1、师:孩子们,正是叶老的鼓励、引导,让肖复兴如同爬山虎一样不停地向上攀登,如同爬山虎一样虎虎有生气,成年之后,引读一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师:春去秋来,万事万物都在交替变化,爬山虎怎么会总是那么绿着呢?抽3生记住的仅仅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吗?还记住了……与其说他记住的那片爬山虎,不如说他记住的是……2、师:理解庆幸、堪称楷模。

给庆幸找个近义词一一。

换近义词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

你能像这样给楷模换个近义词吗?(模范或者榜样)堪称楷模就是——可以称得上是榜样。

叶老的哪些方面堪称楷模?生: 人品和作品师: 怎样的人品?(看着板书说)叶老生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本本出示,边出示边介绍)叶老就是这样做的,他的作品就是这样写的,的确堪称楷模啊。

读!小结:叶老的鼓励和教导深深地留在了肖复兴的心中,就如同那一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样永远那么绿着。

3、反复“颂”读,感情升华(1)当肖复兴的第一部作品出版时,他的眼前出现了一一(生齐读: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当肖复兴的第一部作品获得大奖,他眼前再次浮现一一(生齐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3)1988年,叶老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

1992年,45岁的肖复兴满怀深情地写下这篇文章(生齐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总结: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绿在他的生命中。

那份情浓缩成一声深情的感激,浓缩成一份永远抹不去的回忆,就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4、作者就是借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抒发对叶老先生的(感激、怀念、感谢……)之情。

那就是“借景抒情”,在我们的写作中,也要学着去用。

四、小练笔,深情赞颂面对这位一丝不苟、平易近人的老人,我们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请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为开头,写写你想对叶老说的话。

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我忘不了------------- ;忘不了------ ;忘不了——预设:(您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大家的心融化了。

)(这样一位人品和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附板书: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修改作文一丝不苟借景抒情邀我做客平易近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