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王献之依缸习字_150字
【历史故事】王献之勤奋练字的故事
【历史故事】王献之勤奋练字的故事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他的父亲很喜欢他。
受到父亲的影响,他很小就学着父亲的样子坚持天天写字。
有一次,王献之正在专心练字,父亲在他身后看了很长时间,他一点都没有察觉。
王羲之悄悄伸过手去,猛地抓住了他的笔端,紧接着用力向上一提。
王献之全身心地投入到写字上,根本就没有想到父亲会来抓他的笔。
让王羲之高兴的是,笔并没有从他的手中抽出。
他看到儿子写字时全神贯注,旁若无人,笔握得牢,手下有劲,认为他一定能够练出一手好字。
为这事,他欣喜地夸奖了儿子。
王献之的字有了长进,就有些飘飘然了。
一天,他写了很多字,其中一个“太”字漏掉了下边的那个“点”,他放下笔走出书房干别的事去了。
父亲来到儿子的书案,照例要看一看他写的字,当他看见了这个疏漏,就顺手提笔将这一“点”补上去了。
不一会儿王献之回到书案,拿着这些字请他的母亲来评价。
母亲看了一会儿,慢慢地说道:“你的字写得还可以,但还透着稚嫩,只有这一‘点’,倒像是你父亲写的。
”说完以后,她的手指落在了那个“太”字的下边。
王献之仔细地比较了一下,果然不同!他突然想起这一“点”当初忘了写上去。
他猜想是父亲给他补上的,脸马上就红了。
找到差距后,他打消了骄傲自满的情绪,从此以后练字就更加刻苦了。
为了激励王献之持之以恒,王羲之指着放在院中的十八口大水缸,说:“你把这十八口大缸里的水写完,你的字也就练得差不多了。
”王献之遵从父亲的嘱咐,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写干了十八缸水,终于攀登上了书法艺术的高峰。
读故事,悟道理一点点进步都是来之不易的,任何伟大的成功都不可能唾手可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勤奋能使人成为幸运的宠儿,上帝对勤奋给予一切。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励志的名人读书故事_名人读书的励志小故事
励志的名人读书故事_名人读书的励志小故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励志的名人读书故事_名人读书的励志小故事励志的名人读书故事_名人读书的励志小故事【合集7篇】励志的名人读书故事_名人读书的励志小故事篇1王献之依缸习字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
【名人故事】王献之依缸习字的故事
【名人故事】王献之依缸习字的故事王献之依缸习字的故事王献之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
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王献之手中的毛笔,王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
王羲之夸赞他:“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十来岁时,他自指出字写下得极好了。
一天,他回去反问父亲:“我的字再练习三年就这么好了吧?”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摇着头说道:“离着呢!”王献之又反问:“那,那五年呢?”母亲的头仍旧摇着。
王献之着急着质问:“那究竟多少年就可以练习不好字呢?”又问道:“爸爸,大家都说道您的字写下得不好,那存有什么秘诀?”王羲之看一看儿子,心想这书法没坚实的基本功,怎么可能将进人眼目呢,于是他追到窗前,对着院内的一排大缸说道:“你呀,读完那十八口大缸水,字才存有骨架子,就可以站稳脚跟腿呢!”王献之听到了心里很不服气,暗自下定决心必须显点本领给父母看看。
于是他天天按父亲的要求,先从基本笔画练起,苦苦练了五年。
一天,他捧着自己的“心血”作品给父亲看。
王羲之没有作声,翻阅后,见其中的“大”字架势上紧下松,便提笔在下面加一点,成了“太”字,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有点不是滋味,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
母亲则仔细地揣摩,许久才叹了口气说:“我儿字写了千日,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走近一看,惊傻了!原来母亲指的这一点正是王羲之在大字下面加的那一点!献之满脸羞愧,自感写字功底差远了,便一头扑进书房,天天研墨挥毫,刻苦临习。
聪明的王献之深深的体会到写字没有捷径,只有“勤”字。
无人知晓又经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王献之的书法小存有虽说。
后来终于沦为举世闻名的书法家,与父合称,并说“二王”。
王献之学书法的故事
王献之学书法的故事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自幼聪明好学,专攻草书、隶书,也擅长作画。
他七八岁时开始跟随父亲学书法。
有一次,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王羲之悄悄走到他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王献之手中的毛笔,王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
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
有一次,王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王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王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扇面上立时呈现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牛。
后来,由于众人对王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致使小献之的骄傲情绪日益滋长。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3年就行了吧?”母亲摇了摇头。
“5年总行了吧?”母亲又摇了摇头。
王献之急了,冲着母亲说:“那您说到底还要练多久?”“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能站得直、立得稳。
”王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正站在他的背后。
王献之虽然心中不服,但嘴上什么也没说,此后继续苦练。
五年后,他拿着一大沓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得到父亲表扬的话。
没想到,王羲之一张张掀过,却一个劲儿地摇头。
掀到一个“大”字时,父亲才露出较满意的表情,便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王献之。
小献之仍然不服气,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年,并且完全是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
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唯有一点似羲之。
”王献之听后彻底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太难啦!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已经没有了娇气,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成功的!”王献之听完后深受鼓舞,又锲而不舍地练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
后来,王献之的字也达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境界,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王献之依缸习字
——王献之依缸习字
小朋友们, 你们好, 我是王献之。
晋代书法家 王献之是王羲之 的儿子,自小跟 父亲学写字。
有一次,他要 父亲传授习字的秘诀, 王羲之没有正面回答, 而是指着院里的十八 口水缸说:“秘诀就 在这些水缸中,你把 这些水缸中的水写完 就知道了。”
王献之作为书圣之子, 字自然很好,他心中不服, 认为自己人虽小,字已经 写得很不错了,下决心再 练基本功,在父亲面前显 示一下。 他天天模仿父亲的字 体,练习横、竖、点、撇、 捺,足足练习了两年,才 把自己写的字给父亲看。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Page
9
Page
10
Page
11
Page
12
父亲笑而不语,母亲 在一旁说:“有点像铁划 了。”王献之又练了两年 各种各样的钩,然后给父 亲看,父亲还是不言不语, 母亲说:“有点像银钩 了。” 王献之这才开始练完 整的字,足足又练了四年, 才把写的字捧给父亲看。
王羲之看后,在儿子 写的“大”字下而加了一 点,成了“太”字,因为 他嫌独生子写的“大”字 架势上紧下松。 母亲看了王献之写的 字,叹了口气说:“我儿 练字三千日,只有这一点 像羲之写的!”王献之听了, 这才彻底服了。
从此,他更加下工夫练 习写字了。书圣看到儿子用 功练字,心里非常高兴。 一天,他悄悄地走到儿 子的身背后,猛地拔他执握 在手中的笔,没有拔动,于 是他赞扬了儿子说:“此儿 后当复有大名。”王羲之知 道儿子写字时有了手劲,这 才开始悉心培养他。
后来,王献之真的写完 了这十八缸中的水,与他的 父亲—样,成了著名的书法 家。
王献之与十八缸水的故事
王献之与十八缸水的故事
王献之与十八缸水的故事讲的是王献之为了练字,坚持不懈地苦练了十八缸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
王献之是晋代书法家,他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
他从小就受到父亲的影响,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他的字却一直写得不够好,让他感到很沮丧。
有一天,王献之又写了很多字,但是仍然觉得自己没有进步。
他感到非常失望,于是就去找父亲王羲之请教。
王羲之看了看王献之的字,然后告诉他:“你需要苦练才行。
要想写好字,必须坚持不懈地练习。
”
王献之听了父亲的话,开始努力练习写字。
他每天都会练习很长时间,不停地写啊写啊。
当他写完一缸水后,他的字还是没有进步。
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坚持练习。
就这样,王献之坚持不懈地苦练了十八缸水。
终于有一天,他的字变得苍劲有力、美观大方,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就必须付出艰苦的
努力。
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够取得成功。
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和恒心,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够取得成功。
王献之的故事_王献之依缸习字的故事
王献之的故事_王献之依缸习字的故事关于王献之如何练习书法,还留下来很多的典故,比如说“王献之依缸写字“的故事。
还有王献之二三事的故事。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王献之的故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王献之依缸习字的故事相传王献之在七八岁的时候开始学习书法,他的第一个老师自然是他的父亲王羲之。
又一次,王羲之悄悄地走到正在专心致志练习书法的王献之背后,想要用手抽去他手中的毛笔,结果因为献之抓笔套牢固,王羲之没有拔掉。
于是王羲之便称赞自己的儿子将来必成大器。
到了十来岁的时候,王献之子认为他的书法已经写得很好了。
于是他便跑去问父亲:“我现在的水平只要再练三年就可以了吧?”而王羲之只是微微笑着并没有回答,在一旁的母亲摇着头说还差远了。
献之于是又问那五年总可以了吧。
结果母亲仍旧是遥遥头,献之终于急了,问究竟要多久才能练好字,他的父亲便走到窗前,指着院内的一排大缸说道,只要你把院子中的十八口大缸里面的水全部染黑,也许你的字就会练好了。
于是王献之开始夜以继日地练习书法,这一练就是五年。
一天,他带着自己的得意之作来给父亲看,父亲没有回答,而是在他写的“大”字下面加了一点,成了“太”字。
献之见父亲没有说话,闷闷不乐地带着作品给母亲看,母亲看了很久之后,说道:“我儿练了这么久的字,只有这一点像你的父亲。
”献之一看,母亲指的那一点竟然就是父亲刚才加上去的那一点。
献之顿时感到十分羞愧,于是开始更加勤奋地练习书法。
不知经过了多长的时间,他终于学有所成,成为了一代书法大家。
王献之二三事的故事在“王献之二三事“主要讲述的是他少年时期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跟成语“管中窥豹”有关。
在王献之只有几岁大的时候,他一次看到几个孩子在玩一种叫樗蒲的游戏,他虽然也知道这个游戏的玩法,但是却并不精通。
他看了一会,就在一旁指手画脚地对其中一个人说他要输了。
结果那个人听了之后十分生气,看了王献之一眼之后说:“这个小孩就像从管子中看豹一样,只是看见了豹身上的花斑,却以为看到了整个猎豹。
自强不息的典型事例50字
自强不息的典型事例50字自强不息的名人故事有《王献之依缸习字》、《司马迁写出名传万古的《史记》》、《嗜学的范仲淹》、《悬梁刺股》、《陆羽弃佛从文》等。
成功的人必然经历更多的艰辛和苦难,尝试了常人没有勇气尝试的事情,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苦难。
1、《王献之依缸习字》王献之,字子敬,就是东晋小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
他自己也就是东晋知名的书法家。
王献之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导他腰诗缀文,至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出口成章,顺口Ganjam几句诗去。
和他的哥哥王凝之较之,越发变得机警聪颖,而且还特别讨厌习字。
王献之家存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与这个大水缸密不可分!2、《司马迁写出名传万古的《史记》》司马迁从小受到父亲影响,讨厌历史,广为累积资料,受到父亲临终所托,已经开始钻研整理资料,不料一场飞来横祸并使他判刑行刑,遭宫刑,但他强硬自己,发奋文学创作,用尽一生心血,终于顺利完成了史书。
3、《嗜学的范仲淹》范仲淹刻苦读书幼时家贫,没饭喝,喝就可以粥,冬天煮好粥,使它结冰,再用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每天就可以喝一块,他朋友晓得后,给他送去喝的,他就随其食物腐烂,也不碰到,他跟朋友说道无法使自己学会享用,最后终于有所作为。
4、《悬梁刺股》东汉孙敬读书废寝忘食。
读书时间短疲惫得直困倦。
他害怕影响自己的读书,编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他就打听一根绳子,一头被绑在房梁上另一头绳子斩断头发。
当他读书烦躁时睡觉时了,头一高,把头皮拽苦了,马上就冷静了,再继续读书自学。
战国苏秦,政治家。
在年轻时,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
他想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
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王献之练字的名人故事通用一篇
王献之练字的名人故事通用一篇王献之练字的名人故事 1王献之练字的名人故事有一次,王献之正在专心练字,父亲在他身后看了很长时间,他一点都没有察觉。
王羲之悄悄伸过手去,猛地抓住了他的笔端,紧接着用力向上一提。
王献之全身心地投入到写字上,根本就没有想到父亲会来抓他的笔。
让王羲之高兴的是,笔并没有从他的手中抽出。
他看到儿子写字时全神贯注,旁若无人,笔握得牢,手下有劲,认为他一定能够练出一手好字。
为这事,他欣喜地夸奖了儿子。
王献之的字有了长进,就有些飘飘然了。
一天,他写了很多字,其中一个“太”字漏掉了下边的那个“点”,他放下笔走出书房干别的事去了。
父亲来到儿子的书案,照例要看一看他写的字,当他看见了这个疏漏,就顺手提笔将这一“点”补上去了。
不一会儿王献之回到书案,拿着这些字请他的母亲来评价。
母亲看了一会儿,慢慢地说道:“你的字写得还可以,但还透着稚嫩,只有这一‘点’,倒像是你父亲写的。
”说完以后,她的手指落在了那个“太”字的下边。
王献之仔细地比较了一下,果然不同!他突然想起这一“点”当初忘了写上去。
他猜想是父亲给他补上的,脸马上就红了。
找到差距后,他打消了骄傲自满的情绪,从此以后练字就更加刻苦了。
为了激励王献之持之以恒,王羲之指着放在院中的十八口大水缸,说:“你把这十八口大缸里的水写完,你的字也就练得差不多了。
”王献之遵从父亲的嘱咐,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写干了十八缸水,终于攀登上了书法艺术的高峰。
王献之作品王献之在中国书法史上享有非常高的地位,他不仅和自己的父亲一起被后世之人称为“二王”,而且和另外两个书画家张芝和钟繇四人一起被为“书中四贤”。
他最出名的.书法字体一个是行书和草书,但是在其他字体上的功底也十分深厚。
他的书法风格在借鉴和吸收前人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从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书法风格。
他的主要作品有《中秋帖》、《洛神赋十三行》等。
作者介绍王献之(344~388,一说344~386),字子敬,小字官奴。
王献之勤练字的故事
王献之勤练字的故事: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他的父亲很喜欢他。
受到父亲的影响,他很小就学着父亲的样子坚持天天写字。
有一次,王献之正在专心练字,父亲在他身后看了很长时间,他一点都没有察觉。
王羲之悄悄伸过手去,猛地抓住了他的笔端,紧接着用力向上一提。
王献之全身心地投入到写字上,根本就没有想到父亲会来抓他的笔。
让王羲之高兴的是,笔并没有从他的手中抽出。
他看到儿子写字时全神贯注,旁若无人,笔握得牢,手下有劲,认为他一定能够练出一手好字。
为这事,他欣喜地夸奖了儿子。
王献之的字有了长进,就有些飘飘然了。
一天,他写了很多字,其中一个“太”字漏掉了下边的那个“点”,他放下笔走出书房干别的事去了。
父亲来到儿子的书案,照例要看一看他写的字,当他看见了这个疏漏,就顺手提笔将这一“点”补上去了。
不一会儿王献之回到书案,拿着这些字请他的母亲来评价。
母亲看了一会儿,慢慢地说道:“你的字写得还可以,但还透着稚嫩,只有这一‘点’,倒像是你父亲写的。
”说完以后,她的手指落在了那个“太”字的下边。
王献之仔细地比较了一下,果然不同!他突然想起这一“点”当初忘了写上去。
他猜想是父亲给他补上的,脸马上就红了。
找到差距后,他打消了骄傲自满的情绪,从此以后练字就更加刻苦了。
为了激励王献之持之以恒,王羲之指着放在院中的十八口大水缸,说:“你把这十八口大缸里的水写完,你的字也就练得差不多了。
”王献之遵从父亲的嘱咐,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写干了十八缸水,终于攀登上了书法艺术的高峰。
一点点进步都是来之不易的,任何伟大的成功都不可能唾手可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勤奋能使人成为幸运的宠儿,上帝对勤奋给予一切。
王献之的简介: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汉族,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书圣王羲之第七子。
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婿。
官至中书令,为与族弟王珉区分,人称"大令",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的故事:王献之练字的故事
王献之的故事:王献之练字的故事王献之练字的故事讲的是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他的父亲很喜欢他。
受到父亲的影响,他很小就学着父亲的样子坚持天天写字。
可是有一天王献之觉得自己练得很不错了,于是就有点儿飘飘然了。
王献之练字的故事有一次,王献之正在专心练字,父亲在他身后看了很长时间,他一点都没有察觉。
王羲之悄悄伸过手去,猛地抓住了他的笔端,紧接着用力向上一提。
王献之全身心地投入到写字上,根本就没有想到父亲会来抓他的笔。
让王羲之高兴的是,笔并没有从他的手中抽出。
他看到儿子写字时全神贯注,旁若无人,笔握得牢,手下有劲,认为他一定能够练出一手好字。
为这事,他欣喜地夸奖了儿子。
王献之的字有了长进,就有些飘飘然了。
一天,他写了很多字,其中一个“太”字漏掉了下边的那个“点”,他放下笔走出书房干别的事去了。
父亲来到儿子的书案,照例要看一看他写的字,当他看见了这个疏漏,就顺手提笔将这一“点”补上去了。
不一会儿王献之回到书案,拿着这些字请他的母亲来评价。
母亲看了一会儿,慢慢地说道:“你的字写得还可以,但还透着稚嫩,只有这一‘点’,倒像是你父亲写的。
”说完以后,她的手指落在了那个“太”字的下边。
王献之仔细地比较了一下,果然不同!他突然想起这一“点”当初忘了写上去。
他猜想是父亲给他补上的,脸马上就红了。
找到差距后,他打消了骄傲自满的情绪,从此以后练字就更加刻苦了。
为了激励王献之持之以恒,王羲之指着放在院中的十八口大水缸,说:“你把这十八口大缸里的水写完,你的字也就练得差不多了。
”王献之遵从父亲的嘱咐,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写干了十八缸水,终于攀登上了书法艺术的高峰。
王献之练字的故事点评王献之练字的故事告诉我们,哪怕是一点点进步都是来之不易的,任何伟大的成功都不可能唾手可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勤奋能使人成为幸运的宠儿,上帝对勤奋给予一切。
我们要成为一个勤奋的小小少年哦!。
写字写一缸墨故事
写字写一缸墨故事
王献之的故事(十八缸墨水故事)
王献之从小跟父亲学习书法,就立有大志,要像父亲那样勤学苦练,做一个大书法家。
他每每见到古人的书法名迹,总要手不释卷,细心观看,待到把它的字体特征,笔画形态以及结构布局等方面有个通盘的考虑后,再动手下笔,临写数十百遍,直到心领神会为止。
因而到了十四,五岁时,他的书法已写得别有意趣。
但是他学了一段时间后,就流露了怕苦怕累的情绪,奢望有一条通向书法成功的捷径。
有一天,王献之走进父亲的书房,便问王羲之,希望王羲之能告诉他写字的秘诀。
王羲之听了,就领着王献之来到后院,指着十八口大缸对儿子说:「写字的秘诀就在这十八缸水里,你只要把这十八缸里的水写完了,自然就知道。
」
王献之听了父亲的教导后,就再也不敢偷懒贪图捷径了,而是夜以继日,脚踏实地地练习。
王羲之为了想试试儿子的功力,就从背后出其不意地拔他的笔,竟没有拔动,于是叹息着说:「这孩子前途无量啊!」在王羲之的谆谆教诲之下,王献之真的写完了十八缸水,进一步改变了当时的古拙书风,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哲理故事精讲:王献之练字
哲理故事精讲:王献之练字导语:我们常羡慕某人有什么高超的本领,自叹不如。
其实,所有的高超的本领或技艺,都是勤奋苦练至熟能生巧的结果。
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哲理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相传,王献之曾要父亲王羲之传授习字的秘诀,父亲指着院中的18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里面,你把18口水缸的水写完就知道了。
”王献之心里不服,便从头练起基本功来。
他天天仿照父亲的字体,练习横、竖、点、撇、捺,练了两年,拿给父亲看,父亲视而不答;儿子又练了两年各种各式的钩,拿给父亲看,父亲还是不开口。
从第五年开始,王献之才天天练完整的字,足足又练了四年,把字捧给父亲看。
王羲之看了,在一个“大”字下面加了一点,成为“太”字,因为儿子这个“大”字架势上紧下松。
王献之把自己写的字拿给母亲看。
母亲叹了口气对他说:“你练字练了整八年,现在总算有一点像你父亲了。
”王献之惊呆了。
原来,母亲指的.那一点,恰恰就是父亲加的那一点!王献之感到很惭愧,悻悻地走出家门。
走到城门口,看见一个老婆婆在卖烙饼。
老婆婆烙好一张,就用竹筷挑起,顺手一撩,就撩进背后的竹筐里,而且张张都叠得很齐整。
王献之见了很惊奇,便上前请教。
老婆婆回答:“这没啥,也不过像王羲之写字,熟练罢了。
”这句话使王献之猛然醒悟,大有启发,于是回家继续下苦功练字。
后来,王献之完完全全写光了院内的18缸水,终于了解了父亲所说的秘诀所在,成了名震一时的书法家。
【一点感悟】我们常羡慕某人有什么高超的本领,自叹不如。
其实,所有的高超的本领或技艺,都是勤奋苦练至熟能生巧的结果。
如果我们肯付出、勤学苦练,也能练就一身高超的本领。
关于名人的作文:王献之依缸习字
关于名人的作文:王献之依缸习字编者按:《王献之依缸习字》是一篇关于名人的作文,小作者描写王献之爱好练字的事情来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古代优秀励志故事。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
”我国晋代有一位大书法家叫王羲之,他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家,下面我来讲一个有关王献之习字的故事。
偷偷习字王献之从小就很爱写字,特别是大字。
有一次,他把父亲的大字拿着往自己的房间跑,父亲叫住了他,问:“献之,你手里拿的什么?”王献之回答:“这是您的大字,父亲。
”父亲便说:“去吧。
”献之回到书房里,拿出一张宣纸,便开始临摹。
他见父亲进来,急忙把宣纸放在椅子上,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父亲问:“谁刚刚写字了?”见椅子上的宣纸,父亲便让王献之把宣纸拿过来。
父亲看了之后,问:“你真的喜欢写字吗?”王献之说:“当然。
”父亲又说:“我明天教你写字。
”王献之高兴得一跃二尺高。
写“鹅”少点一天,王献之心情不错,想写一个大字,可又不知该写什么。
忽然,一只鹅在河水里“嘎嘎嘎”地游了过来。
王献之立刻知道该写“鹅”字,正剩一点时,他的哥哥王凝之叫他去踢毽子。
于是,他便急忙跑出去,跑到门口,正撞到父亲,然后又急忙玩去了。
父亲进来之后,看到“鹅”字,发现少了一点,于是用毛笔加上了一点。
过了一会儿,王献之的母亲问:“你的书法练得可好?”王献之说:“已经很好了。
”说完,就去书房拿“鹅”字。
他跑进屋子,拿起宣纸,看也不看,就给了母亲。
母亲看了后,说:“我儿习字三千日,只有一点像羲之。
”王献之急忙问:“哪一点?”母亲便指给他看。
王献之看了,有些疑惑,对母亲说:“这一点不是我写的。
”父亲走过来,说:“这一点是我写的。
孩子,书法不是三朝五载就能学会的。
”天下第一一天,王献之和他的哥哥上集市玩,他看见一个卖扇子的在吆喝叫卖。
王献之说:“拿来我看看。
”他看了那人扇子上面的字,说:“这字好难看。
”卖扇子的不高兴了,说:“你懂什么?你写一个试试。
费劲九缸之水,一点像羲之——王献之学书
费劲九缸之水,一点像羲之——王献之学书大家好,欢迎来到小人物历史,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是王献之学书。
公元344年的一天,王羲之的内宅里,随着一阵婴儿堕地的哭声,王献之降生了。
王羲之看到刚来人世的幼子,脸上泛起欣慰的笑容。
也许是“天下父母爱小儿”的缘故吧,王羲之在这第七个孩子身上寄予了无限的期望。
他希望王献之能继承父业,作为自己书法艺术的传人。
从刚懂事的那天起,小献之就受到书法艺术的感染。
父亲是名震华夏的书法家,外公、母亲和一位哥哥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来访的客人、亲朋中,有不少是当时的书界名流。
家学的渊源和环境的熏陶,使王献之自幼就深深爱上了书法艺术。
七八岁那年,有一次父亲看到王献之正在全神贯注地练字,就悄悄来到他的身后,猛然间掣其手执的笔,献之的手臂只是晃动了一下,可毛笔仍然握在手中。
王羲之不禁大喜,对家人说:“这孩子今后一定有大出息的。
”小献之热爱书法艺术,但他也同其他孩子一样,活泼好动,天真顽皮。
一天他练完字后,便提着墨桶、斗笔来到街上,见一高墙洁白光滑,便任意挥洒起来。
顷刻之间,高墙上便布满了方丈大字。
字迹未干,墨香漂溢,其笔力虽不象名家法帖那样刚劲雄健、龙飞凤舞,但运笔流畅,舒展大方,字里行间也显示出几份功力。
他刚要离去,高墙前已聚集了四五十人,接着越聚越多,很快达到四五百人。
“这字是谁写的?”“就是那位七八岁的小孩。
”众人听说这方丈大字出自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之手,无不喷啧称赞。
“他是谁家的孩子?”“听说是王右军的幼子。
”“小小年纪就这般出息,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前途无量啊!”站在一边的献之听到这些议论,联想到父亲的赞赏,不仅喜上眉稍。
他暗自思量,我只是胡乱写了一气,行人就大加夸奖,看来要学好书法,赶上父亲,也并非难事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王献之感到自己的书法大有长进了,于是就很想同父亲比试比试。
有一次,王羲之在墙上写了一个“鹅”字,第二天便出门去了。
王献之喜出望外,认为这下机会可来了。
王献之的故事
壬献之的故事篇一:王献之的故事王献之的故事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有七个儿子,其中最小的儿子爱练字,那个人就是王献之。
一天,王献之想写一个太字,可刚好用完了水缸里的水,王献之立刻跑到父亲王羲之的书房,让父亲点上太字的那一点。
王献之把太字递给母亲看,母亲夸他写得非常好,只有一点似羲之。
王献之这才知道自己写的字和父亲比起来,相差还很远哪。
从那时候开始,王献之练字就更认真了。
王献之是着名的书法家,这人人都知道,可他是怎样努力钻研书法这门艺术的呢王献之练字时不仅琢磨字的每一个支架的结构,而且非常的专心致志。
大家试想一下,如果王献之不是专心致志地研究字的支架结构,而是一会儿写两个大字,一会儿又翻一翻书法字贴,一会儿站起来走一走。
这样王献之会成为一代书法家吗正因为王献之有了这种专心致志的毅力,他才能成功!看一看其它着名的科学家,哪个不是像王献之那样所以呀,要获得成功,就得有像王献之这样有恒心。
再是,王献之所以那么爱书法,这跟他的兴趣分不开的。
王献之在一次练书法时,错把妻子送来的馒头蘸在了墨汁上,还不停的夸赞它好吃。
有一次,王献之取过仆人手中的一把芦苇扫帚,蘸着泥水在墙壁上写了起来,自己也不知道手上拿的是什么东西,只是觉得非常的好写,比起毛笔来是松软多了……后来,王献之继承了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为与王羲之齐名的大书法家篇二:王献之的故事龙源期刊网.cn王献之的故事作者:来源:《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20XX年第03期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自幼聪明好学,精通各种书体,也擅长画画儿。
篇三: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练字的故事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练字的故事20XX-04-2421:37:551分类:|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晋代书法家王献之自小跟父亲王羲之学写字。
有一次,他要父亲传授习字的秘诀,王羲之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指着院里的十八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中,你把这些水缸中的水写完就知道了。
”王献之心中不服,认为自己人虽小,字已经写得很不错了,下决心再练基本功,在父亲面前显示一下。
名人素材大全摘抄100字
名人素材大全摘抄100字
1.王献之依缸习字
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
他自己也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
王献之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诗诵诗,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出口成章,顺口吟出几句诗来。
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发显得机警聪敏,而且还特别喜欢习字。
王献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与这个大水缸密不可分!
2.程门立雪
北宋杨时仰慕程颐的学问,到洛阳拜程颐为师。
当他到程颐家中求教时,程颐正静坐睡觉。
杨时求学心切,又不敢惊动老师,便肃立门外等候。
当时大雪纷飞,寒气逼人。
待程颐一觉醒来,雪已下了一尺深了。
后来,人们就用“程门立雪”来比喻学子毕恭毕敬就学师门。
3.刺股悬梁
苏秦,东周洛阳人。
他到齐国,跟鬼谷子学纵横之术,学成后去游说秦王,上书十次,不被所用,带去的资金用完了,非常狼狈地回到家里,哥哥、弟弟、嫂子、妹妹、妻子、侍妾都暗地里讥笑他,说他不务正业,搬弄口舌,倒霉活该。
苏秦听后感到惭愧而暗自伤心,于是发愤读书,读得困倦了,就用锥子刺一下大腿,惊醒之后接着再读,最终做了六国的宰相,成为六国的合纵长。
后用“刺股”比喻刻苦攻读。
汉朝孙敬读书困倦时,将头发用绳子拴在梁上,一打盹就能惊醒,终于成为当代大儒。
后就用“刺股悬梁”比喻刻苦自学。
王献之与十八缸水
王献之与十八缸水
王献之的父亲王羲之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王献之受父亲的影响,自幼爱好书法,他见父亲的字写得非常好,所有的人都在临摹他的字,真是羡慕不已;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像父亲那样成为一位受人敬仰的大书法家;一次,他实在忍不住了,问父亲:“父亲,您的字为何写得那样好”王羲之笑了笑,说:“你要想知道秘诀的话,明天早上到院子来;”第二天,王献之早早地来到了院子中,发现父亲早已在那练字了,王羲之见儿子来了,指着院子里那十八缸水说:“书法没有秘诀,只要你写完这十八缸水,字自然而然就会写好了;”王献之深受启发,便夜以继日地练字;转眼一年又一年,当他写完这十八缸水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成为一名伟大的书法家了;
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有恒心、有毅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