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民办教育发展报告(2010-2015)(戚德忠,卢志文,董圣足 主编)思维导图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高中分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高中分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2d94e97daef5ef7ba0d3c2b.png)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高中分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总结本学期,高中分校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针,以《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2010—2015年教育发展规划》精神为行动纲领,以董事会、总校实现高中新崛起精神为契机,坚决贯彻《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要点》的精神。
秉持“创造高尚教育服务,铸造百年育英品牌”的发展理念,明确高中分校阶段性发展目标,注重制度建设,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倡导精细化服务,培育良好校风,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高中分校的稳步发展,实现新崛起,创造新辉煌而努力工作。
目前,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学校下达的主要任务,现在总结如下:教育教学方面●常规教学管理方面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实现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在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和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师教学常规有较大好转的基础上,继续认真贯彻区、市颁发的《常规教学管理办法》,继续抓好教学规范化达标工作,对教师备、教、辅、改、考、评若干环节,加大督查、评价的力度,以精细管理促“优质”,以“优质”拓展发展空间。
本学期,共进行了四次教学常规大检查并及时反馈,得到了督导室的好评。
尤其是纸质教案,在总校行政例会上得到肯定并在三分校推广。
在总校督导室进行了常规教学抽查中,高中分校教师的教学常规,总体上得到了肯定,是近几年来可喜的好现象。
2.有重点地开展三个年级的教学工作(1)高一年级:继续加强高一年级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高一年级基础班尤其在重视《教学常规》和《课堂常规》的落实做了一些工作。
可望在会考取得较好成绩。
高一年级期末统考,也希望会在6月27、28日期末统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2)高二年级:在下午5时20分进教室和早读方面有了较大改进。
高二年级教师也加强对会考困难生的辅导,力争在高二年级2011年6月份的政治、生物、通用技术等三个学科会考中,取得好成绩,确保会考合格率、优秀率在瓯海区普通高中当中继续处于领先地位。
关于2010—2011年度全市民办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情况的通报
![关于2010—2011年度全市民办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情况的通报](https://img.taocdn.com/s3/m/13f86532eefdc8d376ee32e1.png)
关于2010—2011年度全市民办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情况的通报各县(市、区)教育局、各有关民办学校:按照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全市民办学校2010——2011年度办学水平评估的通知》(市教发[2012]11号)文件要求,5月7日至14日,市教育局组织了评估组对市教育局审批在办的30所民办学校进行了办学水平评估。
评估组采取了听(听汇报、随机听课)、看(实地察看)、查(查资料、证件)、问(对学生和教师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评等办法进行评估。
现将评估结果通报如下:一、主要做法和成绩各民办学校都能认真贯彻教育方针、政策,认真执行教育法律法规,能服从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坚持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加强学校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两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办学方向明确。
各民办学校能认真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办学思路清晰,基本能做到不以营利为目的,严格执行招生管理规定和中小学生“减负”相关规定,自觉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2.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
各民办学校教师数量、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等基本能满足教学需求;一些学校能够针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建立了教师档案,按照法律要求签定了聘任合同,加强了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加强了对学校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
3.德育工作进一步加强。
各民办学校能够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狠抓德育常规,构建了德育网络,健全了德育机构,德育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校园德育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进一步增强。
4.办学质量不断提升。
各民办学校都能够树立起较强的质量意识,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狠抓了学校的常规教学及其管理,基本能按照国家颁布的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求组织教学,注重对教学环节的经常性检查,认真开展课外活动,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修水县琴海学校、修水县英才中学、都昌县三中、九江县私立陶渊明中学四所学校被评为省级重点建设中学。
温州社会力量办学模式及其启示
![温州社会力量办学模式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ab3e76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2.png)
温州社会力量办学模式及其启示李彬激注省潼燃赘民办教骞模式鹭形成与其李±会蘑变数懿91.2‰各类氐办学校,现鸯专兼酸教爨14s18人,经济发腠有着内在联系。
从菜种意义说,民办教育的“温占地面积2072.2窗,校舍总面积80.39万平方米,配置州模式”是由温州市场经济模式孕育而成的。
民办教育教学设备总值为1.6亿元。
1997年温州市民办教育投入异军突起并已成为遐州教育事妲一个不可竣缺的重螫资金2。
l亿元,与公办教育投入资金之比为l:8。
5,基本组成部分。
据温州帘教委统计,湿州市强裁已有国有民形成了政府办学为主体,疆会务界共阖参岛,公办与民办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各1所,民办专修学院办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
3所;漓华大学远程教育民办站1个;民办鬻通中小学温州民办教育办学模式的特点弱鬻f冀审,善逶褰窜2s掰,完全审学13辫,÷二年一、澈娜民办教鸯键lO余年的发震孛逐灏彩成了謇邑贯制学校3所,九罐一贯制学校13所,初中2所,小学的特点。
2所,特殊教育学校6所),在校生36397人,其中,民办1.办学投资主体呈多元化。
普裹、拐审程小学程校生分别占圈级圆类学校在校生憨强燃民阗私人资金富有,涎营企韭缝缀众多,就学数的70%、1.钙6稻O.94%。
民办职业高中4s所,在校生需求的l疆盛,是溢髑基本市情之一。
从这实际情况出发,1.56万人,占全市职高在校生总数的45.6%。
民办成人温州市政府积极鼓励支持民主党派、企事业单位、社会学校及培训机构108个,年培训最2l万人次,承担40%团体穰公民个人投资办学,已逐步形成投资奎体多元化静酝鼗墙谈任务;民办戒入嵩审段学历教蠢在校垒遂的办学格焉,并大大促进了秘会力量办学的迅速发震。
1.7万人,占全市成人高中段在校生数的92.1%,民办幼办学主体由早先的离退休教师向社会各界能人智士延儿园2227所,在圜幼儿16.9万人,占全市在园幼儿总伸,出现了农民联禽办学、企业家办学、群众团体办学、3.民办教育合理蓠利并不否定其公益蚀。
温州民办教育调研报告
![温州民办教育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e4bee84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9.png)
温州民办教育调研报告
根据调研结果,以下为温州民办教育调研报告的内容总结:
一、调研背景及目的
根据温州地区民办教育发展的情况,以及为了解民办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本次调研旨在全面掌握温州地区民办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为进一步推进温州地区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实地走访调研以及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对温州地区的民办教育进行全面的调查和了解。
三、调研结果
1.民办学校数量不断增加,且规模有所扩大,呈现出多样化的
发展趋势。
2.民办教育在提供教育资源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温州地区
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3.民办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质量保障等方面仍存在一定
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
4.教育公平问题在民办教育中亦存在,需要重视和解决。
5.一些民办学校在办学经费、硬件设施等方面面临较大的困扰,需要加强支持。
四、调研分析
1.温州地区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与政府监管不足有一定的关系。
2.民办教育的快速增长也与市场需求的提升和社会变革有关。
五、调研建议
1. 温州地区政府应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监管,落实相关政策,提高办学质量。
2. 政府应加大对民办学校的资金支持,加强与民办教育机构的合作与协调。
3. 民办学校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4. 民办学校应加强办学经费的筹措,注重硬件设施建设。
六、结论
通过对温州地区民办教育的调研,可以得出民办教育在提供教育资源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政府、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加强监管与支持,推动温州地区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表彰2013年度民办学校优秀举办者、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的通报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表彰2013年度民办学校优秀举办者、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的通报](https://img.taocdn.com/s3/m/82495f04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75.png)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表彰2013年度民办学校优秀举办者、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9.03•【字号】温政办[2014]113号•【施行日期】2014.09.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表彰2013年度民办学校优秀举办者、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的通报(温政办〔2014〕11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属各单位:2013年,各地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统一部署,深入贯彻落实民办教育综合改革文件精神,取得了显著成绩,涌现出一批优秀举办者、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
为鼓励先进,树立典型,市人民政府决定,对卢加忠等10名民办学校优秀举办者、李和平等10名民办学校优秀校长、周欢怀等48名民办学校优秀教师予以通报表彰。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各地各部门和民办教育工作者要以先进为榜样,不断创新,开拓进取,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助推温州“赶超发展、再创辉煌”作出新的贡献。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4年9月3日附件2013年度民办学校优秀举办者、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名单一、温州市民办学校优秀举办者(10名)卢加忠鹿城区摇篮幼儿园季杜宇鹿城区嘉一才艺(业余)学校高江和瓯海区潘桥中心幼儿园陈金林瑞安市龙翔高级中学林君平瑞安市陶山镇中心幼儿园苏海英乐清市清江朝霞幼儿园单小爱永嘉县快乐幼幼艺术学校谢秉权平阳县新鳌中学叶贻世苍南县勤奋职业学校吴基拉苍南县矾山镇中心幼儿园二、温州市民办学校优秀校长(10名)李和平鹿城区莲池爱心幼儿园吴双燕瓯海区郭溪塘下幼儿园诸双双瓯海区南瓯幼儿园景园园区吴玉兰龙湾区天鹅湖幼儿园杨晓臻瑞安市实验幼儿园胡玉娥乐清市虹桥镇妇联幼儿园叶梦洁永嘉县江北幼儿园郑仁玺平阳苏步青学校李甫栋苍南县龙港潜龙学校蔡慧峰洞头县育才幼儿园三、温州市民办学校优秀教师(48名)周欢怀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刘翔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林海丹温州市绣山中学胡芳温州外国语学校汪洁飞温州市籀园小学张晓珍温州市教师教育院附属学校潘贤呈鹿城区瓯江小学邵温雅鹿城区育才小学潘静鹿城区童之梦幼儿园卢永珠鹿城区华盖里幼儿园周罗琴瓯海区新桥一幼陈晓娟瓯海区瞿溪金甸苑第二幼儿园邱海捷瓯海区娄桥实验幼儿园李海燕温州市中通国际学校陈秀云龙湾区外国语学校陈海女龙湾区小康爱绿幼儿园张秋鸿龙湾区瑶溪镇佳乐幼儿园夏海洁温州心桥幼教集团鲍美招瑞安市瑞祥高级中学吴小艳瑞安市安阳高级中学任丽君瑞安市开元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黄晓燕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戴梁娟瑞安市莘塍小灵童幼儿园薛旭澄乐清市外国语学校吴正春乐清市虹桥中学分校聂国舟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郑廓乐清市虹桥镇星之梦幼儿园朱春燕永嘉县桥头镇小博士幼儿园胡箫永嘉县上塘望沿幼儿园郑晓聪永嘉县红都幼儿园杨明坦平阳县第三中学于建国平阳新纪元学校李爱玲平阳县萧江镇小童洲幼儿园黄彩月平阳县昆阳镇蓓蕾幼儿园郭青蒲苍南县新星实验学校林佳明苍南县江南实验学校谢海燕苍南县桥墩镇中心幼儿园林晓嫦苍南县宜山镇宜一幼儿园黄婷婷苍南县灵溪镇启明星幼儿园吴小杨苍南县龙港镇第四幼儿园毛丽敏文成县树人学校陈嫱嫱文成县佳艺幼儿园陶晓晖泰顺县育才初级中学吴爱红泰顺县育才小学王琴琴洞头县鹿西乡中心幼儿园董艳玲洞头县快乐幼儿园范旭东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沙城高级中学戴秀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城一幼。
从温州心桥幼儿教育发展集团看民办教育事业发展态势
![从温州心桥幼儿教育发展集团看民办教育事业发展态势](https://img.taocdn.com/s3/m/268eca6925c52cc58bd6bef1.png)
从温州心桥幼儿教育发展集团看民办教育事业发展态势张虹(幼儿教育杂志社主编):现在,我们进入第一个话题:怎样看待我国的民办教育事业发展态势,怎样看待心桥幼儿教育发展集团走过的十年。
有请参加第一个话题讨论的嘉宾发言。
吴华:(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我国的民办教育已经走过三十年的历程,其发展阶段可以这样划分:第一阶段,2002年底以前,也就是《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之前。
这个时期我国的民办教育基本上属于民间自行发展时期,但地方各级政府对民办教育发展的态度对于当地民办教育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温州的地方政府一直积极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这是温州民办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背景。
心桥幼儿教育发展集团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支持,要想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是非常困难的。
“心桥”的成绩也展示了温州人对市场经济的认同,对民营经济、民办教育的认同。
温州的民办教育在浙江省是一个典范,在全国也是一个典范,温州模式对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启发和推动作用。
第二阶段,2003年以后。
这个时期我国的民办教育出现了所谓的转型现象,这个转型有三个要点,第一,政府对公办、民办教育一视同仁;第二,民办教育也被视作公共教育事业,属于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三,保证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这也是《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立法宗旨。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立法精神,那就是“用公共财政支持民办教育发展”。
关于这一点:各地的理解和实践都有很大差异。
在这样一个大的制度变迁的背景下,民办教育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态势,就是政府在民办教育发展中扮演着一个更加积极的角色。
但是,由于前期一些政策上的失误,民办教育在某些地方出现了一些发展受阻的现象。
例如,2005年连续出现了三个民办教育集团倒闭事件,一个是南洋教育集团,一个是金山桥教育集团,一个是双月园学校。
这些大型民办学校和民办教育机构的倒闭,再加上2006年江西的民办高校群体性事件,给整个民办教育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温州民办教育调研报告
![温州民办教育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b4265d8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4b.png)
温州民办教育调研报告温州市民办教育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意义民办教育是指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依法创办的、具有教育资格的学校或机构。
温州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拥有众多优质的民办教育机构。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温州市民众对民办教育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分析民办教育的优势和问题,为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民办教育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1000份调查问卷,回收800份有效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对民办教育的态度、对民办教育机构的评价、对民办教育的期望等。
同时,还进行了一些访谈和观察,了解民办教育机构的管理和教学质量。
三、调研结果分析1. 调查问卷显示,大多数受访者对民办教育持肯定态度,认为民办教育在提高教育质量、满足多样化需求等方面具有优势。
但也有一部分受访者对民办教育存在一定的质疑和担忧。
2. 关于民办教育的评价,多数受访者认为民办教育机构在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和硬件设施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也有少数受访者对民办教育的教学水平提出质疑,认为存在一些机构缺乏规范管理和实力不足的问题。
3. 对民办教育的期望,受访者普遍希望民办教育能加强与公办教育的合作和交流,借鉴公办教育的成功经验;同时也希望民办教育能加强自身的管理和教学质量,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四、改善和发展民办教育的建议1. 加强政府引导和监管。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民办教育机构的资格审查和监管,确保教育机构的合法性和质量。
2. 加强民办教育机构的师资培养。
民办教育机构应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3. 加强与公办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民办教育机构应积极与公办教育机构合作,借鉴其成功经验,共同提高教育水平。
4. 加强家长参与和监督。
家长是民办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应加强对教育机构的监督,保障教育质量。
5.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民办教育机构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要重视学术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
谈温州民办教育改革的原点
![谈温州民办教育改革的原点](https://img.taocdn.com/s3/m/cd4d5bed195f312b3169a588.png)
当然,这要建立在公办学校能基本满足学生学位的基础 上,也建立在政府对教育责任不松懈的基本前提上。
思考三 | 为什么民办学校留不住好师资?
教师是办学的关键。
民办学校最大的苦恼是教师流动性强,留不住好 老师。
温州民办学校教师的年流动率基本都在10%以
上,部分学校优秀教师、
会保障政策方面,均按公办学校教师标准参加事业单 位社会保险,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退休费、住 房公积金、困难救助等待遇,单位应缴纳的各项社会 保险费由民办学校承担;
建立最低工资指导线制度;
在教师支教、培训培养、学历进修、职称评审、评
优评先等方面,落实与公办学校教师的同等待遇。
思考四 | 办学是投资还是捐资?
又培养一大批孩子。这种造福百姓的天下 大义和兼顾生活的个人小利,是当代值得
弘扬、称道的公益行为。
民办学校的孩子同样是纳税人的孩子,作为纳税人上缴 的公共财政,惠及纳税人的孩子是天经地义的。 公办
学校培养一名小学生,市本级财政需要投入1.4万元。 如果补助民办学校30%,只需要4200元就可以培养
一名小学生。课程一样,培养目标一致,
登记为企业法人的民办学校,收费项目及标准由学校
自主定价,报价格主管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示后执行。
探索通过收费权和办学权质押的方式向
银行贷款,目前全市共完成36笔民办学 校向金融机构贷款,总授信额度达9.36 亿元,已经贷款金额1.21亿元。
实现多元主体、多种形式办学。 目前形成委托管理、ppp模式、捐 资办学、公办民办合作等多种形式。
就会诞生一个制度。
出资财产属于民办学校出资人所有,出资人产
(股)权份额可以转让、继承、赠与,但学校存续期 间不得抽回资金;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2010-2015年教育发展规划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2010-2015年教育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7ee34be8e009581b6bd9eba2.png)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2010-2015年教育发展规划(送审稿)基于“创造高尚教育服务,铸造百年育英品牌”的发展理念,立足于温州市“加快教育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区域背景,着眼于学校的内涵提升与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好让家长满意的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普通教育的一般规律和民办学校自身发展规律;注重教育质量,注重优化发展途径,注重激发育英人的内驱力,坚定不移地走文化建设之路、内涵发展之路,为铸造百年育英品牌夯实基础。
二、现状分析(一)基本情况学校举办者以“造福桑梓、服务社会”的广阔胸怀,“创现代化国际学校,育新世纪中华英才”的发展理念,1996年创办了这所学校。
历经13年的初创、巩固、发展、提高,学校形成了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较大规模的民办寄宿制学校。
学校占地186亩,总投资1.98亿元,现有109个教学班,在校生4105名,教职工577人。
学校人力资源、物力资源配置满足了办学之初设计的承载能力。
(二)发展水平1、综合办学水平。
学校为温州市九年一贯制示范学校、温州市文明单位、温州市花园式单位、温州市首届魅力民校,浙江省三级重点中学(温州市民办学校中第一所)、浙江省优秀民办学校、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浙江省I类标准化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首批体育特色学校,2003年经市教育局、省教育厅推荐为全国先进民办学校。
经过13年的创业图强,学校成为温州市民办窗口学校,浙江省具有良好影响力的优秀民办学校。
2、教育质量水平。
高中教育作为我校的出口,现有24个教学班,在校生965名。
2007-2009年,高考本科上线率(含重点大学)分别为37%、36.6%、33%。
教育质量处于温州市所属省三级重点高中前列。
初中教育现有32个教学班,在校生1227名。
教育质量处于瓯海区拔尖、温州市同类学校领先的地位,连续四次接受瓯海区人民政府综合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均处于总分第一名。
赴温州、宁波考察民办教育情况报告
![赴温州、宁波考察民办教育情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49c47193c1ec5da50e270e0.png)
赴温州、宁波考察民办教育情况报告赴温州、宁波考察民办教育情况报告赴温州、宁波考察民办教育情况报告:2013-2-18 9:07:24赴温州、宁波考察民办教育情况报告顺德区教育局为学习国内民办教育改革发展的高端经验,推进并早日实现我区民办教育“民校即名校”的办学发展目标,9月25至29日,顺德区教育局组织民办教育考察团,由区教育局何超胜副局长带队,率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区教育局相关科室及区民办教育协会等部门有关人员一行10人,考察了浙江省温州市、宁波市两地的民办教育,并实地参观了宁波至诚学校等民办学校,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进行座谈,就政府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民办学校教师退休保障制度建立与运作情况及民办学校招生录取政策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总的来说,温州、宁波两地发展民办教育理念超前,措施得力,操作性强,全面进行“制度重建”,解决了民办学校的身份尴尬、办学自主权及教师的后顾之忧,其成功经验对顺德民办教育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温州:改革试点,先行先试(一)民办教育发展概况温州是民营经济的优势地区,“藏富于民”是温州经济社会的一大特征。
教育领域也呈现这个特点,民办教育起步早,发展快,总量多,贡献大。
温州现有民办学校1748所,在校生41.3万人,占全市在校生总数的27.3%。
由于民办教育的强力支撑,温州形成公办、民办教育同步发展的良好格局,仅民办基础教育每年为财政“减负”近20亿。
(二)主要亮点政府重视,观念引领,真正把民办教育作为温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国家、浙江省教育部门的支持是温州民办教育改革取得突破的关键。
改革之前,温州提出了“要不要民办教育,要什么样的民办教育”问题,得出的共识是:民办教育是温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办教育立足普惠、均等,民办教育立足高端,多元发展;政府支持民办教育发展不是国有资产的流失,而是为政府减轻了教育经费负担。
对促进民办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思考
![对促进民办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a7f79e0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3.png)
对促进民办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思考
董圣足
【期刊名称】《民办教育新观察》
【年(卷),期】2011(000)010
【摘要】我也几次参加了教育部《关于促进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起草工作,在此,我想结合其架构和大致的内容给大家做一些关于我个人的思考.
【总页数】4页(P55-58)
【作者】董圣足
【作者单位】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新《民办教育促进法》背景下河南省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
2.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新法的若干思考
3.《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后的若干思考
4.新《民办教育促进法》背景下河南省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
5.对《民办教育促进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温州民办教育“破冰”
![温州民办教育“破冰”](https://img.taocdn.com/s3/m/56bf90d543323968001c9228.png)
温州民办教育“破冰”作者:暂无来源:《决策探索·上旬刊》 2013年第3期文/陈沙沙温州,正在进行一场被视为“打破顶层设计”的民办教育综合改革。
自2011年3月国家试点落地,变化的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小打小闹,而是全面打破桎梏的整体变革。
对于民办教育“非驴非马”的尴尬地位,在此次新政中,温州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提出对民办学校按照营利和非营利进行分类。
“考虑了一个星期,到底是左是右,不是纸面上打个勾就行,选了就没有退路。
”2012年5月,面对新政关于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抉择时,季秀兰选择了“企业法人”。
季秀兰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也是有着12年办学经验的民办学校出资者。
她所在的温州,正在进行一场被视为“打破顶层设计”的民办教育综合改革。
对比1998年《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遗留的重重迷雾,此次试水可谓“突围之战”。
然而,践行两年,随着改革渐入深水区,裹挟其中的主体,或满心鼓舞、或惴惴不安……转机,出现在2011年“当时只想出钱盖一幢大楼作为捐资。
”回想起如何跨行到教育领域,季秀兰记忆犹新。
她的家在温州市龙湾区永中镇,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这座人口近13万的中心大镇只有一所占地30多亩的中学。
为了发展教育,1998年,永中镇政府决定创办一所占地百余亩的现代化高级中学,并采取“公办民助”的方式,边筹建边招生。
“后来因资金问题工程进行不下去了。
”1999年,镇政府决定新建学校改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办学。
正当这块“烫手山芋”无人肯接时,季秀兰夫妇接到了镇政府的电话……自此,他们全盘接收了这个进行了一半的工程,被当地人戏称为“做好事做成了东家”。
在“藏富于民”而公办教育资源又先天不足的温州,如季秀兰般,因各种原因走上办学之路的民间人士不在少数。
从1985年乐清七里港高级中学宣告成立至今,民办教育在温州教育总量中的比例高达1/3。
现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626所,在校生49.2万人,教职工4.2万名,专职教师2.86万名。
温州民办教育调研报告
![温州民办教育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ce03e5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3.png)
温州民办教育调研报告
温州市是中国浙江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教育发达地区之一。
民办教育在温州市的发展非常迅速,为了了解民办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和深入访谈,我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温州市民办教育的发展态势良好。
在温州市,民办教育仍然受到了很多家庭的青睐。
这是因为温州市民办学校在师资力量、教育质量和办学理念方面都有着一定的优势。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温州市对于教育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民办教育填补了市场需求与公办教育供给之间的空白。
第二,民办教育在温州市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民办学校对于盈利的追求过于强烈,忽视了教育质量的提升。
其次,部分民办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存在不规范的现象,缺乏科学的教育管理体制。
此外,一些家长和社会对于民办学校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普遍认为公办学校比民办学校更有质量保证。
第三,针对以上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和引导,对于盈利导向过强的民办学校进行规范和整治。
另一方面,民办学校应该注重教育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
同时,对于家长和社会,应该加强宣传,让他们了解到民办学校也有很多优势和特色,不亚于公办学校。
总之,温州市民办教育的发展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只有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推动民办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温州市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温州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通知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温州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58a7f10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7.png)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温州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4.30•【字号】温政发〔2015〕33号•【施行日期】2015.04.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温州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通知温政发〔2015〕3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现将《温州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实施。
温州市人民政府2015年4月30日温州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温州市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实施以来,全市学前教育在等级园扩面、扶持民办园发展、推进办园条件和保教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整体实力明显增强。
但是,学前教育优质资源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没有得到完全改变,学前教育目前仍是我市基础教育的“短板”,根据《浙江省发展学前教育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工作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主导原则,遵循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加快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为幼儿提供安全方便、灵活多样、多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二、发展任务(一)总体目标。
到2017年,通过新建、改扩建,新增幼儿园150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达到80%,等级幼儿园覆盖面达90%以上,力争达92% ;县(市、区)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达到7% 以上,不举办高中段教育的县(市)区达到10%以上;全市幼儿园专任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比例达到80%以上,专任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比例达80%,力争达到85%。
新政背景下民办学校分类转设的困局与出路——基于浙江温州的实践探索及思考
![新政背景下民办学校分类转设的困局与出路——基于浙江温州的实践探索及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5a900c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12.png)
现代教育管理•2020年第9期新政背景下民办学校分类转设的困局与出路①——基于浙江温州的实践探索及思考董圣足I,戚德忠2(1.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200032;2.温州市教育局,浙江温州325027)摘要:对民办学校实施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分类管理改革,是党中央的重要决策部署。
国家民办教育新政实施后,目前除港、澳、台外的国内所有省域均出台了配套文件。
由于分类管理极为复杂,至今多数地区在现有民办学校分类转设上均未有突破和创新。
民办学校分类管理之所以进展缓慢,其主要障碍在于:各地对现有学校分类转设路径及程序不明确,相关部门对分类转设的政策把握不一致,现有学校财务清算及资产确权难度大,存量学校退出机制及财产奖补制度不健全,转设过程涉及的相关税费政策不统一,等等。
作为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温州市大胆创新突破,出台了升级版民办教育综合改革系列文件,制定了可操作性文本,对现有学校分类转设具体程序、学校资产认定边界、剩余资产补偿奖励、土地房产处置路径以及分类转设税费优惠政策等进行明晰和细化,有效化解了现有民办学校分类转设所面临的诸多难点和堵点问题,其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和效仿。
关键词:民办学校;分类转设;营利性;温州;改革中图分类号:G64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485(2020)09-0038-08D01:10.16697/j.l674-5485.2020.09.005一、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的新进展按照举办者是否要求取得办学收益,从法律和行政规制上对民办学校实施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分类管理改革,是党中央的重要决策部署,旨在破解因法人属性不清所导致的诸多制约民办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问题,更好地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
为此,2015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先期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在相关条款中删除了对举办营利性教育(高等教育)的禁止性规定。
2016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做出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以下简称“修法决定”),进一步明确了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分类标准及政策适用问题,同时指出除了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
温州市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主要政策说明
![温州市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主要政策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c66444c28bd63186bcebbcac.png)
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1+9文件政策概要一、试点改革的基本情况民办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民办教育一些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局限性逐步显示,制约了民办教育的发展。
为此,国务院自2011年始启动为期五年的教育改革试点工作,浙江作为全国唯一承担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省份,把任务落实到温州等地。
温州是浙江省的教育大市,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共有150多万人,占浙江省教育人口近五分之一。
温州作为民营经济的优势地区,“藏富于民”是温州经济社会的一大特征。
温州民办教育起步早、总量多。
其中,现有民办学校1748所,在校生41.3万人,占全市在校生总数的27.3%,为温州较早(2004年)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作出了积极贡献,仅基础教育阶段,就为财政减轻了近20个亿的教育经费负担。
但是,与全国民办教育一样,当前温州民办教育也出现类似整体走弱的现象,温州也在自发酝酿启动民办教育的改革。
这一轮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落户温州,恰是适逢其时,温州因此也特别用心去探索和研究。
自今年3月份始,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副省长、市委书记陈德荣把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组织教育、发改、财政、国资、国土、人社、金融、民政、工商等部门,— 1 —成立6个课题组深入调查研究,并先后五次主持会议进行专题研究。
仇杨均副市长先后20次主持专题研讨会进行深入研讨。
各部门分工合作,齐心协力,在市政府带领下考察了上海、深圳、昆明等地民办教育,研究了湖南、广州、重庆、山东、宿迁等地的改革经验,决心在综合改革中集国内外民办教育公共政策智慧之大成,推动温州民办教育大发展。
温州经过调研,概括了法人属性、队伍建设、财政扶持、土地优惠、税费优惠等十个方面的政策障碍。
如法人属性问题,民办学校因被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享受不到公办学校享有的土地、税费等优惠政策。
队伍建设问题,因公、民办学校教师存在二元体制,导致民办学校师资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偏低。
温州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问题与启示
![温州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问题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cca0a0bd284ac850ad024286.png)
、
温 州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情 况及 其做 法
近年来 , 温 州 市 先 后 出 台 《促 进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综 合 改 革 试 点 实 施 方 案 》《 关 于加 快 中等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的 实 施 意 见 》《 关 于加 快 高 等 教 育
发 展 的 实 施 意 见 》《 温 州 市 人 民政 府 关 于 加 快 发 展 现 代 职 业 教 育 的 实 施 意 见 》等 一 系 列 文 件 , 积 极 落实 中央 关 于加 快 发 展 现代 职业 教 育 的战 略 决策, 对 温州 的 中高 职 发 展 做 出 了 总体 的 规 划 , 促进 了温州 各大 中高 职 院校 的和谐 可持 续发 展 。
( 一 ) 基本 情况 。
( 二 ) 主要 做法 和 成效 。 1 .优 化 布 局 结 构 。 目前 温 州 市 加 快 推 进 了 中职校 网调 整 , 重 点 职 校 建 设 取 得 突 破 性 进 展 。按 人 口布 局 ( 每 3 0万 左 右 人 口设 一 所 中 职 学校 ) 和普 职 比 大 体 相 当 的 原 则 , 全 市 中职 学 校 已经 从 2 0 0 8年 的 1 2 8所 调 整 到 了 4 0所 , 基 本按 每 年 调 整 1 O所 的 速 度 推 进 , 办 学 规 模 不 断 扩大 , 逐渐 改变 了 “ 低 小 散 弱 ”的 职 教 面 貌 。 同 时 , 阶段 性 专 业 结 构调 整基 本 到 位 。 从 2 0 0 9年 开始 , 按 “ 全 市 范 围 内 中 职 学 校 同一 主 体 专 业
关 键词 : 职 业教 育 ; 经验 ; 问题 ; 启示; 温州 ; 调研 中图分类号 : F 8 1 2 . 4 5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2 0 9 5— 3 1 5 1 ( 2 0 1 6 ) 6 1 — 0 O 6 4—1 1
浙江温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格局调整与发展前瞻
![浙江温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格局调整与发展前瞻](https://img.taocdn.com/s3/m/c1e2982f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4.png)
20181、2浙江温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格局调整与发展前瞻浙江温州市实艺教育集团何怀前几年,温州市的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风生水起,出台了许多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地方政策,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政策示范效应。
温州的民办学前教育也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之下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由于温州民办幼儿园办园起点不高,收费较低,加上后续扶持政策乏力等原因,民办幼儿园发展遭遇瓶颈。
特别是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它既不能像高端幼儿园一样走“高投入、高收益”道路,又没法像中小学一样搭乘义务教育的便车,显得举步维艰。
在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之后,温州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该如何积极理性地应对分类选择?其发展该何去何从?基于对温州民办幼儿园分类选择意愿的调查,我就新背景下温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格局调整与发展谈几点看法。
一、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理解综合我国幼儿园的办学实际和有关政策规定,普惠性幼儿园至少包括三种类型的幼儿园:公办幼儿园;集体或单位举办的公办性质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的民办幼儿园。
并且一般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达到各地规定的办园基本标准;二是面向社会大众招生;三是收费实行政府定价或接受政府指导价。
基于上述对普惠性幼儿园的认识,我以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就是向社会提供普惠性服务,办学条件与教育质量不亚于公办幼儿园,费用为老百姓所能接受,普通家庭都能上得起的民办幼儿园。
二、新政背景下温州民办幼儿园的分类选择意愿随着新《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实施,温州的民办幼儿园将面临新的选择和挑战。
目前,关于分类管理,温州市在政策层面上率先进行了宣传动员,但在法律层面上的实施尚未正式开始。
如果一旦启动法律程序,遇到的问题肯定会不少,特别是关于幼儿园的资产清算方面,对于举办者和行政管理部门来说,都将是一项十分艰难而繁琐的工作。
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选择意愿层面,据笔者的调查和了解,温州的民办幼儿园初步表现出了以下五种倾向:(1)明确型。
这类幼儿园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房产自建自有、且办学效益较好者,几乎全都选择营利性;二是房产租赁、办学效益一般者,大多选择非营利性。
06认真学习温州改革经验-推进湖南民办教育发展
![06认真学习温州改革经验-推进湖南民办教育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311f2fa915f804d2a16c1a3.png)
06认真学习温州改革经验-推进湖南民办教育发展认真学习温州改革经验推进湖南民办教育发展湖南省人民政府顾问唐之享湖南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大会”上,温州市的综合改革试点经验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与之配套的9个文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温州市出台的这一套组合文件有许多创新举措,堪称具有突破性的民办教育“新政”,可操作性极强,实施起来,不少困扰民办教育发展的问题都可得到妥善地解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温州改革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用以创新我们的工作思路和相关政策,达到推进湖南民办教育发展的目标。
一、温州经验好就好在切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现阶段民办教育发展的客观情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实施后,国务院启动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试点,其中,浙江温州市被确定为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区。
短短一年时间,温州的试点就交出了亮丽的答卷,出台了富有创新精神的温州“新政”。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持政策及力度强劲。
据了解,温州市委、市政府对试点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市长和分管领导先后进行了26次专题研究,成立了6个由多个部门参与的课题组,经5个多月深入调查和政策研究,形成课题报告,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组合配套文件。
他们为整个“新政”的出台倾注了大量心血,奉献了对发展民办教育的满腔热情和政治智慧。
温州经验特别值得赞赏的是加大了对民办教育的资金扶持力度,市本级民办教育专项资金由原来每年500万元大幅增至3000万元。
对一个经济发达地级市而言,3000万元或许不算多,但用于扶持民办学校,却可以产生极好效应,不仅引导、鼓励民办学校把学校办得更好,还吸引了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教育事业,进一步扩充了当地教育资源的总量,提高了教育的品质,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教育需求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