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大师教诲
听大师讲座的心得体会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包围,而能够有幸聆听大师的讲座,无疑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由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主讲的讲座,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对这次讲座的心得体会。
一、大师的风采首先,我被大师的风采所折服。
他身着朴素的衣服,举止得体,言语间透露出一种深深的自信和从容。
这种从容不仅仅体现在他的谈吐中,更体现在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学术的严谨态度上。
在讲座中,他总能准确把握问题的关键,深入浅出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让人听得如痴如醉。
二、知识的魅力讲座的主题是“如何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大师从多个角度阐述了这一主题。
以下是我对其中几个观点的体会:1. 知识的力量。
大师强调,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拓宽视野,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他说:“一个人的思想深度,取决于他的知识储备。
”这句话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更好地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 思维的独立。
大师认为,独立思考是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的关键。
他说:“不要盲目跟随别人的观点,要学会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这让我明白,在面对问题时,我们要敢于质疑,勇于探索,才能在思想上有所突破。
3. 价值观的塑造。
大师指出,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了他的行为和选择。
他说:“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这句话让我意识到,价值观的重要性,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内心,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三、行动的指南在讲座的最后,大师为我们提供了成为有思想的人的行动指南:1. 勤于学习。
我们要珍惜学习的机会,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2.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面对问题时,我们要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形成自己的见解。
3.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内心,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为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负责。
四、总结聆听大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时刻牢记大师的教诲,努力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
聆听大师 感受大师

求 知 精 神 难 道 不 是 我 们 每 个 人 听 大 师 的教 诲 、不 懈 的 探 索 和
应 该 追 求 的 吗 ? 人 生 中 不 仅 要 求 知 、 “ ” 、 “ ” 修 养 等 德 行
用 物 质 粮 食 营 养 我 们 的 身 体 让 等 ,其 最 终 的 目的 是 立 足 于社 我 们 有 力 量 ,同 时还 要 用 精 神 会 实 践 中 ,为社 会 的 文 明 、繁 粮 食 营 养 我 们 的灵 魂 让 我 们 有 荣 、进 步 贡 献 力 量 。 作 为 一 名
{
已久 的北 京 大 学 接 受 为 期 十 天 精 神 。 这 样 的人 才 不 会 愧 对 人 与 发 展 ,要 做 到理 论 与 实 际 淘 汰 ,才 会 主 观 与 客 观 的真 正 统 一 。 同 时
l4 21年I 6 01 第 期 4
香 的 勺 海 亭 ,那 红 墙 绿 瓦 的 亨 顽 童 ,把 枯 燥 的科 技 史 讲 得 生 耀 ,在 人 生 的某 一段 指 引 ,那
利 楼 ,太 多 的或 是 ,太 多 的美 动 又 活 泼 ; 讲 授 《生 活 中 儒 已足 矣 。北 大 之行 ,不 在 于 记
景
学 》的 台 湾 学 者 龚 鹏 程 ,温 文 住 , 而 在 于 领 会 , 不 在 于 汲
一
,
人 应 该 有 锲 而 不 舍 的探 索 多 是 一 个 有 用 的 人 而 已 ,成 不
和 求 知 精 神 。聆 听 大 师 们 的言 了 大 器 。 因此 我 们 应 当重 新 返
传 身 教 中我 感 悟 到 ,大 师 并 不 回 理 性 ,每 个 人 都 应 该 注 重 是 天 生 就 是 大 师 ,她 们 是 通 过 “ ” 、 “ ” 修 养 , 在 社 德 行
聆听专家讲座有感

聆听专家讲座有感泊南小学和彩霞自我校承担国家课题一来,我也一直积极思考到底在课堂上该怎样处理才能构建高效课堂,总是一直不得要领,觉得这也不合适,那也有问题。
根本不知道如何此能使课堂高效。
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后,我终于豁然开朗:合学教育一种方向,合作学习是一种方式,不要被他束缚了手脚,我们要灵活机智的运用,要在课堂上践行各种符合学生实情的方法,放手去干,一定会有收获。
经过多些日子的实践,合学教育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了学习中来。
以前,总是感觉课堂有些沉闷,老师在讲,看看下面,真正听的没几个,课堂往往是老师和几个优秀学生的表演场,举手回答问题的总是那几个学生,其他学生像看表演一样,他们跟我们的课堂在心理上有很大的距离,合学教育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中来,课堂真正成了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老师只是引导者。
特别是部分差生,从一个旁观者,成了学习的参与者,并且还能代表小组发言,给了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欲望,当这部分学生也参与进了学习中来,课堂气氛就更活跃了,学生动起来了,学习就好办了。
小组学习中,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
课堂上,学生知识的获得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得来的,这样获得的知识跟老师满堂灌获得的知识,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小组学习的竞争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小组整体评价方式,有利于加强学生相互间的合作、互助,同时学生本身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小组的竞争可以督促他们更积极地学习。
合学教育给了学生一个路标,让学生知道要往哪里去。
学生看了教师设计的学案就知道这节课该把握什么内容,并且知道应该怎么去学,避免了以往那种散漫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效率也更高了。
课堂过关检测,可以把好知识关,让学生堂堂清,提高课堂效率。
一切新事物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方法中才能更完善,让我们趁着又一轮新的课改,赶快扬帆起航,争取早日找到自己的蓝天。
聆听大师教诲,感悟教育真谛

聆听大师教诲,感悟教育真谛作者:刘建军来源:《教师·上》2012年第01期八月的北京,连日的晴天,天空一片蔚蓝,但没有南方的酷热,让人感到舒适。
来到北京师范大学,我像一个贫穷的采矿者,发现了一个无穷大的金矿,我乐了,醉了,兴奋不已了。
11天的北师大生活,生怕耽误了分秒的学习,课堂上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有一丝的走神。
我珍惜这次组织上给我的前所未有的学习机会,怀着感恩的心、朴实的情,勤奋地学习。
每天早晨五点准时醒来,五点二十分整理前天学习的笔记,挥写研修日记。
11天中我写了14篇研修日记,并记满了一本印有“教育部、财政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工作手册。
晚上回顾白天所学的内容,经常有感而发;回顾北师大学习的经历,我有太多太多的感受,有太多收获,有太多美好的憧憬。
现将我11天的学习感受和体会汇报如下,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是什么?我从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的讲座中找到了答案。
我多次聆听他的讲座,每一次都会有很大收获,都会给我注入教育改革的动力。
顾教授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解读谈到了新课程改革。
他呼吁全社会都要重视教育,都要尊重教师。
中国作为教育大国需要一大批教育家,需要让懂得教育的教育家来办学,办出一流的学校,让孩子们享受公平、均等的教育。
教书30年的我,做好了一辈子从教的准备。
作为特级教师深感肩上的担子很重,当一辈子好教师,育一大批优秀人才,让孩子们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这就是我的愿望。
作为教师,要想干出一番事业,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孩子、爱护孩子,以爱育爱。
作为特级教师,更应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当一个好教师,就要走近每一位学生,就要认真地研究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护好青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对不同的学生提供所需要的不同教育,使自己的每一堂课都充满智慧与艺术,让学生感到快乐,让学生有所收获。
聆听李凤遐老师讲座心得体会

倾听李凤遐老师讲座心得领会爱我所选,选我所爱----倾听李凤遐老师讲座心得领会3月8日上午,在五楼会议室倾听了江苏省特级教师教育专家,李凤遐老师带来的精神大餐。
李老师对人生与工作的见解风趣与智慧的工作艺术,使我感觉颇深,得益匪浅,现总结一下自己浅显的认识。
李凤遐老师的报告一直贯串一个字“爱”,爱自己,爱教育事业,爱学生。
大爱之爱自己:李凤遐老师六十多岁了,但走上讲台的她,穿着大方得体,精神振作,英姿飒爽,声音铿锵有力,富裕激情。
这我想正是得力于她优异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这也正是我们能够努力工作的基础。
其二,爱自己的家人,使家庭友善,我以为这是李老的大智慧之一,假如一个人连自己亲人都不爱,你能相信他会去爱别人吗?经过自己对家人的爱,教育学生爱自己的家人,尊老爱幼,进而带动整个社会形成优异的社会民风。
大爱之爱教育事业:李老师刚毕业时放弃从政的时机,走上社会上最被鄙视的教师行业,这是好多人所做不到的。
她从教三十二年,干了三十一年班主任,足见她对教育的爱之深。
正是他对教育的大爱,才激发了她对教育的深刻认识和深入的研究,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教育的目的是育人,教育需要大智慧,教育需要我们百分之百的投入, 教育需要我们的热忱和激情,这全部的全部的前提是要爱教育事业。
大爱之爱学生:其一,教师爱学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虑问题为他们着想对他们负责让他们愿意接受,要擅长放大学生的闪光点一步步地去发掘他们的潜力让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
其二,爱在细微之处,在每一次大考的试卷上送给每位同学一句体己的话,每一句体己的话都能抓住孩子的心灵,让他震憾,使他遇到感染。
接到一个班后,她会对每个学生做仔细的的检查剖析,依据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性格喜好,推测施教良方,专心良苦换来学生的敬爱相信和理解。
其三,爱必定要有智慧。
只需教师有智慧,就能使贫乏的土地变为肥饶的土地,使差生变为优生,这需要我们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实践。
李凤遐老师的淳淳教诲让我们真实理解了爱才是教育的源泉,教师只有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目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优异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
魏书生 唐江澎教育报告感悟(2011.8.8)

聆听大师教诲感悟教育真谛——2011年暑期教师培训专场报告会有感□江苏省溧阳中学陈慧8月8日,有幸参加了溧阳市教育局举办的一场教师培训活动,上午和下午分别听取了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和锡山高级中学唐江澎校长的精彩报告。
两位大师分别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谈了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如何坚守教育理想以及怎样办真正的教育等问题,体现了当代中国教育家的担当与职责,听后给人许多启迪与思考。
这里,我将两位大师报告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与大家分享。
魏书生:教育就是要唤醒人内心深处的真善美很早就知道魏书生先生,他的很多教育思想对我影响很大。
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拜读了魏先生的不少书籍,对他民主管理班级和创新课堂教学的不少做法都印象深刻,也努力地去借鉴和学习他的一些教学行为。
今天有机会近距离聆听魏先生的报告,内心多么激动啊!站在台上(为表达对台下听众的尊敬,整个报告先生都是站着讲的)的是一位精神矍铄,个头不高,身材消瘦,目光有神,操东北口音,语言风趣幽默,平易近人的老人,看上去整个就是一位普通老师而丝毫没有大教育家的派头,这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更平添了我对魏先生的几份敬意。
先生从爱岗敬业这个话题谈起,讲到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同的职业都对历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要坚决消除职业歧视而自觉树立职业平等观。
年轻教师要珍惜自己的职业,要勇挑重担,要知道“能力强是工作多练出来的,铁肩膀是担子重压出来的”,“压担子,多干活”才是真正“占便宜”,才能获得更多主动发展的机会,才能真正得到人生的幸福。
先生告诫老师们要“停止攀比,敬业乐业,回归内心,超越自我,心胸豁达”,方能自在快乐。
这就是先生的职业观,平等、奉献、乐观、豁达的职业观,正是这样的职业观,成就了先生的教育事业,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能干得非常出色,都是那么快乐幸福。
反观我们有些同事工作中拈轻怕重,缺少吃苦耐劳精神,张口闭口谈钱,责任心缺失,指责抱怨多,踏实办事少等表现,魏先生的态度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苏教版语文补充习题七上新答案(已校)

七年级上学期为你打开一扇门【同步导练】一、pái huái chōng bì dàng qián quán 二、1.浏览2.洞开3.描绘。
三、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
四、1、聆听文学大师们的教诲;汲取丰富的营养;感受5000年的华夏文明。
2、建筑,领略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风采;音乐,从《命运》交响曲中获取生命的真谛。
五、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 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3.“高智商”指拥有硕士,博士等高学位,“野蛮人”不读文学作品,虽然智商很高,但缺乏修养,缺乏感情。
4.“这”指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感情5. 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开放探究不设统一答案。
要有作品内容,自身的阅读体会、阅读收获。
要扣住“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中的任何一点分析。
繁星【同步导练】一、(1)shà(2)zhǎ(3)mèi(4)zhuì(5)mó(6)mú(7)sì(8)shì二、巴金小说散文家春秋三、略。
四、一是星光和萤火虫发出的光都很微弱,二是船在海上航行,上下颠簸晃动,星星也跟着晃动,所以望星星会感到像飞舞的萤火虫。
五、(1)A B (2)C D E。
六、1、写“我”在海上观看繁星的情景。
2、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依次从触觉、听觉和幻觉的角度写海上之夜令“我”产生的种种美感。
它们由表及里,由浅及深,一气呵成,充分渲染了海上之夜的柔美、静谧和奇妙,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
3、并不矛盾。
“沉睡着”,说的是“我”睡的神态;在星星的怀抱中面带微笑地熟睡着;“觉得”,是讲“我”把自己当做一个小孩子睡在母亲的怀里,感到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交代了“我”“沉睡”的原因。
语文:聆听大师的教诲——重读王尚文的《语感论》

聆听大师的教诲——重读王尚文的《语感论》泰顺中学林德才利用暑假时间,我仔细重新阅读了《语感论》,感想颇多。
该书作者王尚文先后在中师、中学任教语文28年,2003年以来,应邀参加教育部中小学语文教材审定工作,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与研究近20年,他的学术成就,在浙江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衔地位.这本书已经第三次出版了,收录了作者关于“语感中心说"的著名论说,他在文中提出的一些新的观点和论断,引起我对自己教学工作各方面的思考,对我有很大的启发.书中所选的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关于语文的学科论,语感论及对语文教育中存在的各种现象的论断,最后是作者的一些读后感。
王尚文先生对语文这一学科的性质进行深刻阐述,从语言具有交际功能的角度出发,结合现存理论,纠正一些不当的看法,而提出“语文的工具论是基于工具性而言的,思想性是基于语言——谚语的人文性、思想性,即要求在教学中介容学生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以流动于课文言语中真善美的生命活动的、精神活动去找规范、提升学生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的观点。
我认为这有别于传统对于语文学科属性的阐述,他揭示出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所无法取代的重要功能这一巨大优势。
如果我们认同“语文教师所能教给学生的只有自我”这一观点,那么我们就会更深刻而真切地体验到语文教师这个岗位的崇高:你在教语文,意味着你在教语文中做人,做一个引导、促进下一代成长、发展的人。
你不只是因此而得到相应的种种待遇,更主要的是你从中在创造生活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活着的快乐。
由于你学生的成长,并因此同时自己也在成长,你会由衷感到充实、自在、愉悦,而不会觉得愧疚、空虚、厌倦。
教学,就是你安身处命的最佳处,你始终在与语言、文学的创造性关系中,与学生的关系中,享受自我的发展,享受学生的成长,“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一次次为王先生语文教学理论的深刻性所折服。
首先,王先生对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认识对于今天语文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聆听大师教诲 感悟解题教学真谛

聆听大师教诲感悟解题教学真谛浙江省乐清市教育局教研室吴立建1.欢聚杭城聆听教诲2012年7月15—20日,全国第七届“解题教学高级研讨班”活动在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进修学校举行。
来自吉林、内蒙古、北京、上海、重庆等18个省(市)的数学特级教师、教研员、中学数学骨干教师代表18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的开幕式由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杂志社社长段养民主持,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杂志主编石生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副社长马小为教授等在各个层面进行大会重要发言,主编石生民谈到“解题教学高级研讨班”的由来是因为华师大张奠宙教授的提议“让罗增儒的解题教学走向全国,让钟情于解题教学的数学教师能有聆听大师报告的机会”,马小为教授盛称:罗增儒就是中国的“波利亚”,他的经历与成就空前绝后,勉励学员们珍惜学习、交流机会。
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局沈志清副局长、杭州市江干区进修学校易良斌副校长也参加了开班典礼。
结业典礼上,三位不同层面学员代表发言,更是由衷地表达了全体学员的感激、敬仰、折服的心态。
有幸聆听了罗大师五天的报告,受益匪浅。
2. 内容丰实讲解到位五天来,罗大师以自己编著的《中学数学解题的理论与实践》为基本素材,围绕“怎样解题”、“怎样学会解题”这两个基本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指导与实践探索说明。
就“怎样解题”还细致入微地介绍了解题推理论、解题化归论、解题信息论、解题差异论和解题坐标系等有代表性的解题观点;就“怎样学会解题”提出了学会解题的四步骤基本程式:“简单模仿、变式练习、自发领悟、自觉分析”,并通过大量鲜活的案例说明:“分析典型例题的解题过程是学会解题的有效途径”。
无论是在“解题思路的探求”上,还是在“解题过程的反思”中,都不乏陈题新解、难题简解、佳题巧解、名题多解、悬题获解。
3.感触至深震撼不已3.1不畏权威,追求真理讲座中涉及许多历年高考、中考、数学竞赛试题,凡有失偏颇皆无情鞭挞,铿锵有力且句句在理,令人折服,让有命题权的老师很受教育,深怕一不小心就会被罗大师逮个正着。
聆听文学大师福楼拜的教诲——如何指导学生写作

聆听文学大师福楼拜的教诲——如何指导学生写作福楼拜,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曾悉心指导莫泊桑,使之成为“短篇小说”之王。
究竟奥秘何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福楼拜,聆听他的教诲吧!1.写作要肯吃苦,勤练习作文水平的提高非一日之功。
除了肯吃苦,练习还要有序列。
生活就像深不可测的大海,一下子放手让刚入门写作的学生到大海中放任自由,肯定不能写出好的作文。
因此,语文教学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排忧解难”。
作文训练要由小到大,由点到面,逐步提高。
要通过勤练小型的片段练习,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
俗话说,功到自然成。
基本功练扎实了,不愁写不好文章。
2.写作要仔细观察实践表明,光是“抄词语”、“背范文”,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作文中的“顽疾”。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离开了对人物、天地、山川、草木、虫鱼的细致观察,离开对生活素材的自觉捕捉和用心积累,那么,作文内容就很难丰富、充实。
要真实地反映生活,就一定要认真地观察生活;要生动地反映生活,就一定要细致地观察生活。
正如福楼拜所说:“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写呢?那富丽堂皇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福楼拜的意图很明显,是让莫泊桑要仔细观察生活。
那如何引导小学生去仔细观察呢?2.1结合阅读教学,唤起学生重视观察生活。
只有懂得观察和作文的联系,认识观察的重要性,才能做观察生活的有心人,才能随时捕捉到“闪耀”的生活素材。
在生活中,有一些发人深省的小事、平常事,如不留心观察和分析,就会一闪而过。
2.2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当学生逐渐注意观察生活时,教师要联系实际,具体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教给学生观察和分析的方法。
(1)由表及里,深入思考。
(2)由面及点,集中观察。
(3)由此及彼,展开联想。
2.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热情,提高观察生活的自觉性。
观察固然需要方法,而更重要的是需要热情。
同处一个班级,同一个学校的学生,他们反映班级,学校生活的作文,有的感到有许多东西要写,而有的却感到没有什么可写的,这里的关键是对集体、对生活的热爱程度和关心程度。
聆听大师教诲

改 进 教 学 实 践 的 功 能 。课 堂 上 既 要 体 现
教 师 的 主 导 地 位 ,又 要 发 挥 学 生 的 主 体
危 机 感 。因 为 没 有 忧 患 意 识 和危 机 感 的 民 族 是 没 有 希 望 的 民族 .没 有 忧 患 是 最 大 的 忧 患 。教 师 做 事 要 有 计 划 , 预 见 , 有 不知道 明天做 什 么的人 是 不幸 的人 , 也
不 断 积 累 。我 们 所 处 的 社 会 属 于 社 会 转
型期 , 个时期 人心 浮躁 、 欲 横流 , 这 物 教
交 流 能 力 、 会 责 任 感 、 有 批 判 思 维 和 社 具
问题 解 决 能 力 。 同 时 指 出 已雇 佣 人 员 中 最 缺 乏 的 能 力 : 本 表 达 交 流 能 力 、 导 文 领 能 力 、 业 道 德 、 有 批 判 思 维 和 问 题 解 职 具
是 学 生 的 不 幸 。 教 师 要 多 学 ,要 挤 时 间 学 , 天 都 挤 一 点 时 间 学 习 , 之 以恒 , 每 持
作 用 . 学 生 积 极 主动 地 学 习 。 让
2 世 纪 需 要 什 么 ? 学 者 对 国 内 外 1 有 大 型企 业 雇 佣 人 员 做 过 调 查 , 国 内 外 大 型 企 业 雇 佣 人 时 认 为 以 下 能 力 对 职 业 成 功 最重要 : 业道德 、 人 合作 、 职 与 良好 的
师 无 追 求 、不 学 习 就 很 容 易 走 偏 自 己脚
下 的 路 , 为 时代 的 落 伍 者 。 因此 , 个 成 一
生感到课堂上 师生精力充沛 、 势 旺盛 、 气 神 采 飞 扬 ; 教 学 中 . 师 要 让 学 生 常 有 在 教
聆听老师的教诲作文(精选23篇)

聆听老师的教诲作文聆听老师的教诲作文(精选23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
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聆听老师的教诲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聆听老师的教诲作文篇1小学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
我忘不了那美好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我不了王老师对我的教诲。
记得有一段时间,由于我连续几次考出好的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些飘飘然了,产生了骄傲的情绪。
于是,我上课不专心了,作业也马虎了。
有一次上活动课时,我们正玩着拐脚捉人的游戏,王老师忽然把我叫到她跟前,领我到操场边坐下。
“怎么,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王老师亲切的问我。
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脸上滚烫滚烫的,心里想:这下完了,肯定要被王老师批评一顿了。
谁知道王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亲切的给我讲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
她还教导我说:“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
我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要记住这句话。
不要忘记兔子是怎样输给乌龟的呀!”听了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我说:“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难忘。
”此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永远铭刻在我心头。
聆听老师的教诲作文篇2盛夏……金秋……寒冬……初春……三年就像弹指一挥间,飞逝而过。
而老师一遍又一遍的教诲仍回响在耳畔。
老师,三年了,我慢慢长大了,伴着您轻柔或严厉的话语。
时间回转至那一年的夏季,我仍是一个未脱稚气不懂事的孩子。
告别小学六年,我带着一颗懵懂又憧憬的心来到属于我的初中,开始了我的初中生涯。
还记得,初中的规矩,那时我不懂;初中如何学习如何听课,我也不懂。
然而,老师您出现了,就像一个天使,在我耳边一遍遍地灌输、教导着,把我拉上初中生活的正轨。
于是,我懂了知识,会了学习,心中铭记着您的教导,又步入了初二。
跟随大师讲座心得体会感悟

正文:近日,我有幸参加了某知名大师的讲座,聆听了他关于人生哲学、事业发展的精彩演讲。
此次讲座不仅让我对大师的智慧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此次讲座的心得体会和感悟。
一、人生哲学的启迪在讲座中,大师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线索,向我们阐述了他对人生的理解。
他强调,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物质的丰富,而在于追求心灵的满足。
以下是几点对我影响深刻的观点:1. 知足常乐:大师认为,人要学会知足,珍惜现有的幸福。
只有内心满足,才能享受到生活的美好。
2. 乐观向上: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困难,我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去面对。
只有这样,才能在逆境中成长,实现人生的价值。
3. 不断学习: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我们要保持好奇心,积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事业发展的启示大师在讲座中分享了他的事业经验,为我们揭示了事业成功的秘诀。
以下是我总结的几点:1. 目标明确:在事业上,我们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
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让我们在迷茫时找到方向。
2. 坚持不懈:成功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努力。
我们要有毅力,不怕失败,勇敢地面对挑战。
3. 团队协作: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发挥出团队的最大潜能。
我们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共同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4. 不断创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我们要敢于创新,勇于突破。
只有这样,才能在事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个人成长的感悟1. 自我认知:通过聆听大师的讲座,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努力提升自己,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
2. 价值观的树立:大师的人生哲学让我明白了价值观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个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3. 人际关系的处理:讲座中大师提到的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让我意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我将学会倾听、尊重他人,努力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
四、结语此次大师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对人生和事业有了新的认识。
辜负大师的辛苦付出作文

辜负大师的辛苦付出作文
《辜负大师的辛苦付出》
大师的辛苦付出,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明灯,照亮了我们的方向,给予我们无尽的智慧和力量。
然而,我们却常常辜负了他们的期望,没有珍惜这份宝贵的馈赠。
大师们以他们的智慧和经验,为我们指引了正确的道路。
他们用自己的一生,积累了宝贵的知识和技能,无私地传授给我们。
他们的教诲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通往知识大门的锁,让我们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然而,我们却常常辜负了大师们的辛苦付出。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时会因为懒惰而不去认真聆听大师的教诲,有时会因为浮躁而无法理解他们的深意。
我们没有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没有用心去领悟大师们的智慧。
我们辜负大师的辛苦付出,还表现在我们对他们的不尊重上。
我们有时会对大师们的教诲不屑一顾,甚至对他们的观点提出质疑。
我们忘记了大师们的经验和智慧是经过时间考验的,是他们一生的结晶。
我们没有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没有虚心接受他们的指导。
我们辜负大师的辛苦付出,最终会自食恶果。
当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才会意识到大师们的智慧是多么宝贵。
我们没有珍惜他们的教诲,没有用心去领悟他们的智慧,最终只能独自承受失败的痛苦。
因此,让我们珍惜大师们的辛苦付出吧。
让我们用心去聆听他们的教诲,虚心接受他们的指导。
让我们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传承他们的智慧和精神。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大师们的身上受益,走向成功的道路。
聆听大师的教诲

——读〈孙子兵法〉第一篇
暑假的日子里,我几乎是没有上网的机会。
我不可能去从网络上寻找我成长需要的营养,但是我却可以静下心来读读名著。
让心灵受到一种滋养、浸润,让自己的心灵饱受大师的教诲。
一个天性愚钝的人,改变自身素养的不二法门,就是投奔在大师的门下。
当然,还要看自己的天分。
几年的古典文化书籍的浸润,让我拥有了这样一份自信和执着,更主要的是我所收获的是无法形容的精神世界的充实和富有。
《孙子兵法》中的第一篇《始计篇》,我几乎是背诵下来了。
不是骄傲于背诵本身,而是在背诵过程中的怦然有所得。
战争已经离我们似乎很遥远了,但是竞争却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读了《孙子兵法》,我就知道刘备是无法与曹操竞争的,因为曹操对于〈孙子兵法〉的研究,已经是很少有人达到他那样高的水平的。
读了陈寿的〈三国志〉以后,我知道刘备三兄弟中是没有人,认真的读过〈孙子兵法〉的。
虽然别人讲关羽文武双全,以前我也是这样认为,看了〈三国演义〉,他是没有能力和曹魏东吴集团竞争的,刘备充其量得到的是人和而已。
聆听大师教诲,引导学生作文

词语 、 精彩句段 。“ 厚积 必能薄发 ” 。让学生通过积累词汇, 积累
素 材 , 高 语 言 表达 能力 。 提 另 一 个 是 语 言 范 式 的 积 累 。 引导 学 生 从 课 文 中学 习作 者 的 观 察 方 法 , 达 方 式 。在 课 内 阅读 和 课 外 延 伸 中 给 学 生“ 化 ” 表 点 , 以便 在 习作 中加 以运 用 。
首 , 会 作 诗 也 会 吟 。 ‘ 书破 万卷 , 笔 如 有 神 。 ” 外 阅读 , 不 读 下 课 能够扩充素材。字串 4 字串 8 在 阅读 过 程 中 , 求 强 调 学 生 随 时 摘 抄 妙 词 佳 句 , 彩 片 要 精 段 , 下 自己 的心 得 体 会 , 成 不 动 笔 墨 不 读 书 的 习惯 。课 内 外 写 养 阅 读 是 对 学 生 进 行 语 言材 料 的积 累 。
“ 处处 留心皆文 章” 。学生 一旦养成 了随机 留心观 察的习
惯 , 们 捕 捉 生 活 素 材 的 能 力 就 会 不 断 增 强 , 而 头 脑 里 的 材 他 从
料 也就 越来越丰富 , 写作文时便会“ 思泉 涌、 心应 手 ”就能 文 得
写 出生 活 气 息 浓 厚 、 写 细 致 、 描 富有 真 情 实 感 的习 作 来 。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 自外而 内的吸收, 是 是学 习语 言; 写作
是 阅 读 的 目的 , 自外 而 内的 表 达 , 运 用 语 言 。运 用 语 言 的 能 是 是 力 必 须 以学 习语 言为 基 础 ,必 须通 过 阅 读 的 内化 吸 收 来 完 成 。 读 写 结 合 , 是 语 文 教 学 的 一 大规 律 。 这 四 、 之 以 渔 , 好 素 材 授 用 要 把 一件 事 写 好 , 般 按 事 情 发 展 的顺 序 来 写 。就 是 将 时 一
聆听大师的教诲——没有抽象的孩子

,
使每
个 儿 童 的 力 量 和 可 能性 发挥 出 来
,
使 他们
享 受脑 力 劳 动 中 成功 个快 乐 我 的 理解 异
, :
我们 承 认 孩子 个 体 的 差 异 创 造适 合 孩 子 的 教 育
,
,
就要 分 别 对 待 之
,
也就 是 因 材 施 教
。
。
根 据 孩子 的 不 同 差
老 虎年 过 半 百
,
在 陆地 不 行
。
因 为 我 们腿 短腿 细 啊
。
。
你 要 求我 们 水陆 两 栖 天 教 过河
,
,
陆 地 跑五 千 里
“
:
,
我实 在 受 不 了
,
第 二 个转 学 的 是 兔 子
,
那
,
难
了
,
对老 虎 说
”
老虎 校 长
我 的腿
沾水 就 抽筋
… …
样样 都 会
,
我 现在 命 都保 不 住 了
会 多会少
,
我 茫然 无 知
田
,
不知道该
无 法 坚守 心 底 那 点 信 念
聆 听 大 师 的 教诲
,
流入 干 涸 的 心
次次 让 我 兴奋
大师 的 教诲 我 的 理解
的 是相 同 的
。 :
:
学 校生 活最 主 要 的 领 域
脑 力 劳动 的 领 域里
,
,
缺 少对 儿 童 个 别 对待 的 态 度
。
我所 理 解大 师 的 眼 里没 有 抽象 的 孩 子
教育 心得
拥
穴 腼 的 教 诲
禅意生活讲座心得体会范文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感到压力重重,心灵被纷扰的尘世所困扰。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禅意生活的讲座,聆听了一位资深禅学大师的教诲。
这场讲座如同一股清泉,洗涤了我的心灵,让我对生活有了全新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此次讲座的心得体会。
一、禅意生活的内涵禅意生活,顾名思义,就是将禅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禅,起源于印度,后传入中国,与佛教密不可分。
禅宗强调“顿悟”,即瞬间领悟生命的真谛,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禅意生活并非远离尘世,而是要在喧嚣中寻找宁静,在忙碌中保持清醒。
讲座中,大师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了禅意生活的内涵。
他告诉我们,禅意生活不是追求物质上的富足,而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勇敢面对现实;不是消极等待,而是积极进取。
二、禅意生活的实践禅意生活的实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静坐冥想:大师强调了静坐冥想的重要性。
他认为,静坐冥想可以帮助我们清除杂念,达到心灵的平静。
在讲座中,大师还现场教授了一些简单的静坐冥想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2. 活在当下:大师告诉我们,人生苦短,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当下。
不要总是沉浸在过去的遗憾或未来的担忧中,而是要专注于眼前的每一件事,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3. 简单生活: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往往被各种欲望所困扰。
大师提倡简单生活,他认为,简单的生活更能让我们体会到生活的真谛,更能让我们感受到内心的宁静。
4. 感恩之心:大师强调,感恩是禅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因为它们都是我们成长的机会。
三、禅意生活带来的改变通过此次讲座,我深刻体会到了禅意生活带来的改变。
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悟:1. 心态的改变:讲座让我明白了,心态决定命运。
只有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才能在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时,保持内心的平静。
2. 生活的改变:我开始尝试将禅意生活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比如,每天早上起床后,我会先进行一段时间的静坐冥想;在忙碌的工作中,我会时刻提醒自己活在当下;在与人交往中,我会更加懂得感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聆听大师教诲
白浪扑岸、鱼翔浅底、银鹭翻飞,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时节,2008年9月28日清晨,鼓浪屿别墅酒店以它二十年不变的魅力迎来了它的设计者——国家一级建筑师赖聚奎教授。
笔者由于参加鼓浪屿别墅酒店景观改造设计,有幸与赖老面对面,聆听赖老教诲。
赖老从上世纪60年代末起,负责、主持了一大批富有影响力的建筑设计,如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候机楼、南京清凉山公园古崇正书院、厦门鼓浪别墅酒店、武夷山庄、深圳贝岭居宾馆等50余项,特别是两次主持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台湾厅和国家新闻中心的装修设计,获得了崇高的荣誉。
2001年10月1赖主持老设计的深圳“海上田园”超大型生态旅游区的建成开放,书写了中国旅游项目开发的新篇章。
70岁的赖老容光焕发,精神抖擞,步履矫健,领着大家在鼓浪屿别墅酒店查看,边看边谈,从酒店布局、管理、酒店发展方向,到景观的改善,功能的完善等等侃侃而谈。
赖老和我们看似随意的交谈,给了我受益一生的启迪,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赖老说:做设计,前面构思最关键,不然,绝对作不好。
设计就像写文章,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你准备用小说表达?用散文表达?前面想成熟了,画图就快了。
定位很重要,定位要针对市场,定位准确了,不愁没客源。
你的酒店是以娱乐为主、会议为主还是餐饮为主?定位关系到你分配房间和其他。
鼓浪屿别墅酒店定位可以考虑较高消费层次的消费者,会所形式,什么是会所?在国外就是私人俱乐部,它不同于一般酒店,它更强调方便、舒适、家庭感。
风格定位上,鼓浪屿酒店别墅和武夷山庄不同,武夷山庄要“土”,鼓浪屿别墅酒店要“洋”。
定位包括你准备作出什么水平,给别人的影响如何。
然后,要做好前期调查,思考,包括材料、施工水平、施工组织、资金分配。
功能第一,要把平面理细,酒店要方便、舒适,就像你请客吃饭,你先要发双筷子给人家。
(大家笑)酒店流线要研究透,从哪里来,从哪里出去。
每个窗子看出去看到什么,看出去没有一种惊喜不行。
设计师不是什么都做的,设计师要有强项。
我们院院长,主要做医院建筑,这方面他研究得比别人深。
我主要做旅游、度假建筑。
不是什么都做,(项目)小不怕,要做精致,要做一个,像一个。
设计师思路要活跃,我曾经设计过一个酒店,后在因种种原因没能实现,客人在大堂登记后坐竹排到各个房间,用2个水系统,河水和泳池水,河水区隔空间,穿插泳池水。
赖老说:我在做深圳“海上田园”的时候,当地领导很支持,放手让我干,规模很大啊,127公顷,全是填海填出来的,我用生态、人类起源的概念做这个设计,用树居,穴居概念做这个设计。
赖老在他几十年的建筑旅程中始终执著着与自然共生、共存、共荣的创作理念,他认为,人是自然一分子,忘记大自然就等于背叛自己,人们对大自然索取太多太多,而回报得太少太少,建筑师对自然多一分报效,对大地多一份爱心,人类就会多一分幸福。
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