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友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的友谊
女人与女人的友谊
在中国,总觉得女性与女性的友谊没有男性与男性之间的友谊来得那么深刻而持久,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经过一段时间的资料查找,又只发现在古代中国,连女性与女性的友谊的记载都很少,是不是意味着那是就没有女性与女性的友谊,或者说很少有。后来,在不经意间,找了一些自己所谓的答案。
中国古代女性与女性的友谊没有或者说很少的原因:社会地位地下和生活范围狭窄。社会地位地下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如此。在我国,对之最经典的也是最熟悉的表述是刘备在张飞丢了徐州安慰他时,所说的“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语言中。而且中国的二十五史关于女性的叙述所占的篇幅实在太少,甚而可以忽略不计,就可以知道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如何了。这使得女人没有独立的思想与见解,也就没有主动的意识去交同性朋友。生活范围狭窄使得她们特别是贵族家庭的小姐、贵妇人除了走亲戚和烧香拜佛之外,一般是足不出户的,你看《红楼梦》中有一个大观园,里面生活了一群女性。
当历史发展到现代,中国之民风渐开,妇女开始在学堂读书、开始依靠自己在外工作时有了交朋友的机会,到现在女人与女人的友谊在现象上已经和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友谊相比了,但总觉得没有后者那么深刻而持久而且结婚后的女人更是如此。为什么呢?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姜进女士在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的一段话或许可以给一些说明:“
所以,就是在封建社会后期,妻子的利益要靠丈夫保护,而母亲,尤其是寡母的利益只有靠儿子来保证,那么母亲为了自身的利益,全身心地投入到儿子的成长,时时刻刻地经营着与儿子的感情的世界,对于大多数妇女来说,儿子就是她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和投资,这种以母子为核心的家庭不断地腐蚀、瓦解着正统的所谓的三世同堂,四世同堂,乃至五世同堂的父权制大家族。”
这一段话至少可以说明在封建社会后期女性特别是结婚后的女性的生活中心在她的丈夫和儿子那里,但丈夫也有靠不住的,她就只有儿子了,所以有一种极端的说法,中国的女性不仅嫁给了她的丈夫,还嫁给了她的儿子。这种思想是
延续到了现在,虽然没有以前那么浓烈,但仍是阻却她们交友的心结。
男性与女性
在中国古代也很难找到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友谊,即使到现在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友谊也没有男性与男性之间的友谊那么深刻而持久,为什么呢?
中国人对自己的另一半都有强烈的占有欲。一旦一位男性娶了一位女性,在男性的潜意识里面的占有欲会有你是我的的想法,而且只能是我的。当一位女性嫁给了一位男性,这位女性也有独特的、潜意识里面的占有欲会告诉你她的权利:别人都不能骂你,如果骂你,她可以为你和别人不惜暴露出河东狮吼的真面目出来;但是他可以骂你,甚至贬低你,不是“打是亲,骂是爱”吗?正是这种独特的占有欲加上中国人信奉“男女授受不亲”的理念,男性与女性的交往只要有一点点比旁人密切,国人们的思维跳跃会比平时快上好几拍,连当事人没有想到的,他们早就为当事人想好了,很快成为圈内饭后的谈笑的余资。这种思维方式让男性与女性之间的交往都有一丝顾虑,何况是发展有友谊了。
中国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其思想是不独立的。如果说国人中的女性思想不独立,不仅仅男士们举双手同意,而且女士们反对者也不多;如果说男人的思想不独立,可能就有很多人反对了。其实中国人在思想上不独立,对女性来说仅仅就“三从四德”就可以说明,虽然时代进步,平等观念深入人心,但经过几千年的侵润,“三从四德”的遗毒仍然在我们头脑中时隐时现;对男性来说,过去是男权社会,现在也很少有很大的改变,好像是一切男人说了算,但实际上没这么简单,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姜进女士在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的演讲中的一段文字可以说明:
“在中国,在父权制框架下,女性掌握家政实权,处于主导地位的例子比比皆是,“妻管严”的情况并不鲜见,反映在宫廷政治当中,就是帝王受到自己喜爱的女人的控制。所谓“女人祸水”,“贪色误国”的情况,其实就是这种民间的“妻管严”的一种反映。另外一方面,传统尊老扶幼,崇尚孝悌的道德观,更是孕育了许多严母孝子、母强子弱的情况,反映在宫廷政治中,那就是皇后或者皇太后的专权,所谓牝鸡司晨的情况。”
这段话告诉我们,我国人或者由于孝悌的道德观和家庭和睦和谐的家庭观,出现了一系列的孝子和“妻管严”者,从一定角度来说就是男性思想不独立的表
现,伟大诗人陆游与她恩爱的妻子唐婉的离婚就是母亲干预的结果,《红楼梦》中的贾政管教他的儿子贾宝玉,在贾母的纵容下也只能不了了之,贾琏之与王熙凤就是男人思想不能独立的明证。
男性与女性思想上的不独立使得他们在交友上又形成一心结,让他门对异性交友望而却步。
再则,对于国人而言,男女异性之间友情与爱情往往只是一步之遥。正由于中国人对异性独特的占有欲使得异性之间的友谊一般只有在未婚女性之间才有,才会稍微深刻而持久,又由于国人之思想不独立如被别人笑几次,说几次,或者他们由此而成为“陌生人”或者恋人,而后者的几率要高的多。正由于友情与爱情只有一线之隔,也是我们在骨质里没有交异性朋友的潜意识。
男性与男性
男性与男性之间的友谊可谓源远流长,可以说中国的历史有多长朋友之间的友谊之情就有多长,比如说,俞伯牙与钟子期,管仲与鲍叔牙、刘备与张飞关羽等等,但表现在和国外之人相比却有一点不同,国人更喜欢称之为兄弟,朋友之情称为兄弟之情,所以你可以在中国的各个角落的大小宴会上看到喝酒时称兄道弟的情景。而且中国人男性与男性之间的友谊相当深刻而持久,也不会因为结婚而使之减损。或许有语:“在家靠父母,出门靠兄弟”可以为我们稍解疑惑。刘备更用“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的经典名句来说明兄弟之情之必要、之重要。这些传统都是男性与男性之间的友谊深刻而持久的重要原因。
但我感到奇怪的是国人的兄弟之情或者称朋友之情深刻而持久,好像骨肉兄弟之情却单调而乏味。什么原因呢?
竞争。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特约研究员卢周来先生在《世纪大讲堂》的演讲《要懂得穷人的经济学》中提到芝加哥学派的“领头雁”叫弗兰克•奈特,弗兰克•奈特主张“人群的贫富分化是因为什么?是由于三个因素造成的,第一个是出生,第二个是运气,第三个是努力。”“其中他说,努力这个要素是最微不足道的,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是出生。也就是说,你如果说出生是一个贫困的话,那么可能注定80%你以后还是贫困。”在这里,兄弟之情或者称朋友因出身不同不会多大计较其家庭的殷实与贫乏,也是可以从心理上接受的,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