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公输》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案、教学设计

4.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经过前两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和文言文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公输》这篇课文的理解和把握会有以下特点:
3.掌握课文的结构和论证方法,学会运用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表达,提高写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预习、课堂讲解、课后复习.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1.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2.以“兼爱”、“非攻”为主题,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写一篇300字左右的作文,表达自己对这一思想的感悟。
3.针对课文内容,提出至少三个问题,与同学进行线上交流,共同探讨,拓展思维。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公输般形象的特点,并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兼爱”、“非攻”的思想。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4.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墨家学派“兼爱”、“非攻”的思想,培养关爱他人、珍视和平的情感。
2.了解公输般这一历史人物的事迹,学习他的敬业精神、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1.学生对墨家学派的思想有一定了解,但可能对“兼爱”、“非攻”的具体内涵认识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2.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和句式,但部分学生可能在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式上仍存在困难,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讲解。
2024年初三人教版下册语文《公输》备课教案

2024年初三人教版下册语文《公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大意,分析文章结构,领会作者观点。
学会运用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会欣赏古代论辩文的魅力,提高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培养独立思考、勇于辩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的朗读、背诵。
文章结构分析,观点领会。
重点字词和句式的运用。
2.教学难点:文言文的理解与翻译。
文章论证方法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公输》的背景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墨子及其思想。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墨子吗?他的主要思想有哪些?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指导学生关注重点字词,学会查找工具书。
提问: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们对文章大意的理解。
3.合作讨论文章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墨子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你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课堂讲解。
分析文章结构,讲解墨子的论证方法。
对重点字词和句式进行解释、示范。
5.课堂练习翻译下列句子:“公输盘曰:‘吾闻之,吾不能胜子。
’”解释下列字词:公输、盘、胜、子。
老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
6.课堂小结提醒学生课后复习,加强文言文的阅读。
7.课后作业背诵课文。
完成课后练习题。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课堂讲解等方式,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重点字词和句式。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积极思考,提高了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但在课堂讲解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翻译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辩论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五、教学资源1.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下册。
2.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辅助教学。
3.工具书:《古汉语字典》、《古汉语词典》等。
公输教案优秀4篇

公输教案优秀4篇《公输》教学设计篇一下面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学设计,本篇是墨子表达“非攻”主张的代表篇目。
要让学生在充分阅读文章的基础上,体会人物心理,把握人物性格,同时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和审美体验,并结合当今社会实际,把握能为当今社会所用的文化质素。
感悟内容1、思考:文中写了哪几个人,写了一件什么事?(明确:写了墨子、公输般、楚王三个人,记叙了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故事)2、师:文中第一段交代了故事的起因,因为公输盘替楚国制造了攻城的先进武器(云梯之械),使宋国形势危急,墨子不辞劳苦,行十日十夜至于郢,目的是制止战争,推行“非攻”主张,那么楚王、公输盘会听从墨子的吗?快速默读全文,墨子是怎样制止公输盘,楚王攻宋的?(生读文回答后,明确,墨子阻楚攻宋分为三个步骤)品味人物师:墨子要达到阻楚攻宋的目的,他要先见楚王,还是先见公输盘更好呢?生讨论后明确:还是先见公输盘为好。
因为楚王赖以攻宋的基础是公输盘为他制造了“云梯”,如果公输盘放弃制造云梯,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公输盘会听墨子的吗?1、分角色读1~12段(一生读公输盘,一生读墨子,一生读旁白),品味人物内心。
要求揣摩心理,读准语气,出示多媒体读文的提示。
师:墨子第一个回合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于是只好答应引墨子见楚王,结果又会怎样呢?2、齐读:一三~16段回答:墨子是用什么办法劝阻楚王的?他达到目的了吗?(明确:墨子先用一个假设,诱使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矣”,然后用楚宋两国物产比较,得出楚攻宋是“与此同类”的结论。
)3、师:楚王尽管无话可说,口说“善哉”,其实他内心未必肯放弃攻宋的打算。
品读“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句子,揣摩楚王内心世界,评价一下楚王。
出示多媒体,展示内容。
4、自读一qi~尾段师:尽管公输盘和楚王把攻宋的责任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但问题远没有得到解决,于是“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在实力的对抗下,才使公输盘和楚王死了攻宋这条心。
九年级语文公输教学设计(优秀10篇)

九年级语文公输教学设计(优秀10篇)公输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征。
2.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张。
能力目标1.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
2.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品味赏析课文的美,培养学生阅读先秦诸子散文的兴趣。
德育目标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
教学重点1.积累文育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
3.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增加语言积淀。
教学难点鉴赏墨子的劝说技巧。
教学方法1.诵读法2.讨论点拨法3.品读法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教学图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热悉文意,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鲁班是我国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同时他还是一位顽固狡诈,阴险狠毒的人。
他的面前站着一位英勇无畏的外交家,他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于。
设计(二)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罄竹难书.今天我们走近一位热爱和平的人,他凭借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果敢勇毅阻止了一场不义的战争,请看他非凡的表现。
(多媒体插放动漫flash)二、资料助读1.关于先秦诸子散文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春秋战国之交为第一个发展阶段,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
《论语》是较短的语录体散文。
《墨子》在对话中有议论,初具议论文的规模。
战国中叶为第二个发展阶段,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
《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庄子》接近专题论文.战国后期为第三个发展阶段?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
人教版初中语文公输教案范文

人教版初中语文《公输》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公输》;(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了解其意义;(3)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进行写作实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化素养;(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公正无私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2.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3. 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代文化知识和背景;2. 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公输》文本;2. 相关古代文化知识和背景资料;3. 写作材料和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公输》的背景和作者;(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2)学生通过注释和查阅资料,解决生字词和难点。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 讲解与示范:(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2)教师示范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进行写作。
5. 写作实践:(1)学生根据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进行写作实践;(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6. 课堂小结:(2)强调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1)学生背诵课文《公输》;(2)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3)学生准备下一节课的展示。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准确性、合作探讨的表现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公输》 教案5篇

《公输》教案5篇《公输》教案1设计理念:本课的创意在于文言文的演读活动。
这是一篇以对话描写为主的散文,形象含于语言之中,人物的语气表情等值得揣摩联想。
因此,要求学生认真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变化,通过对话内容与对话环境体味人物形象,进行表演式阅读活动。
教学步骤:一、教学铺垫。
1.介绍《战国策》导入。
2.讲述春秋战国故事,了解时代背景。
二、读课文。
采用分层朗读方法。
(一)将课文读准。
注意以下读音:械牒荆国麋鹿公输盘鱼鳖鼋鼍雉兔鲋鱼敝舆守圉(二)将课文读顺畅,把握重音和语气停顿。
注意以下句子:①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③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④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三)将课文读懂。
1.教师范读。
学生听记。
2.学生试读。
教师辨正。
3.学生再读课文与注释。
4.学生、教师对译、互译课文。
注意以下内容:①掌握词语意思子墨子九距之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吾义固不杀人然,胡不已乎吾知所以距子矣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②重点翻译下列句子夫子何命焉为?宋何罪之有?胡不已乎?胡不见我于王?此为何若人?必为有窃疾矣。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虽杀臣,不能绝也。
三、演读课文。
1.概括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
2.学生讲述课文故事。
要求不遗漏课文内容。
3.重点把握下面句子的语气:①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②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③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④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4.读好下面的疑问句。
①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②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③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5.读出下面排比句子的特点。
①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教案——精选推荐

公输教案公输教案 作为⼀位兢兢业业的⼈民教师,很有必要精⼼设计⼀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公输教案,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公输教案篇1 ⼀、素质教育⽬标 (⼀)知识储备点 1.了解墨家的主要思想。
2.体会墨⼦⾼超的论辩技巧。
3.理解本⽂详略得当的写法。
(⼆)能⼒培养 通过体会墨⼦劝说楚王攻宋的⾔辞,培养学⽣严密的逻辑思维能⼒。
(三)了解墨⼦通过阻⽌楚国攻打宋国来实现他的政治主张的思想,启发学⽣为实现理想⽽坚持实践,勤学苦练。
⼆、教学设想 重点 体会墨⼦⾼超的论辩技巧。
难点 1.本课语⾔相对难懂,读懂⽂意是本⽂教学的难点之⼀。
2.理解课⽂的写作特点。
疑点 辨析墨⼦在跟公输盘和楚王的说理⽃争中所⽤的⽅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 本课语⾔相对较难懂,可让学⽣加强预习,借助⼯具书和课⽂注释,⼤致疏通⽂章。
课堂教学中,重点讲解难懂的字词和特殊句式。
然后引导学⽣细细体味墨⼦劝说楚王攻宋的⾔辞,以对类⽐推理有初步了解。
三、课时安排 四、教学步骤 (⼀) 教学流程 1.情境导⼊ 战争,给⼈民带来的总是痛苦的灾难。
伊拉克战争给伊拉克⼈民带来的痛苦是有⽬共睹的。
所以⾃古⾄今,⼀些有识之⼠,都在为制⽌战争、倡导和平⽽努⼒。
今天我们来学习《公输》,⽂中的墨⼦就是主张“⾮攻”的,并⽤巧妙的办法,制⽌了⼀场不义战争的。
3.课前热⾝ (1)检查预习,读准课⽂中⽣字。
(2)请同学介绍墨⼦与公输盘。
4.合作探究 (1)听朗读,初步了解课⽂内容。
(2)联系课⽂注释读懂⽂意,并把难以理解的词句标上记号。
(3)想想墨⼦是怎样成功地阻⽌楚国攻打宋国的。
5.四边互动 互动⼀、 就课⽂中⾃⼰不懂的词句相互提问解答。
明确: 1.吾义固不杀⼈。
中“义”本是名词,道义。
在这句中是“计道义”的意思,作动词⽤。
2.⼦墨⼦闻之,起于鲁。
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案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公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能够分析并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3)能够掌握并运用文中的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尊重和理解。
(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2)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分析并运用文中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和理解。
(2)文中一些复杂句式的分析和翻译。
(3)对文中作者观点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并进行解释和分析。
3. 合作学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观点,互相学习和交流。
4. 课堂讲解:(1)对课文进行详细的讲解,解释生僻词语和复杂句式。
(2)分析并讲解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作者的观点。
5. 实践活动:(1)让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写作等。
(2)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实际操作和创作。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让学生复习并巩固所学内容。
2.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和复习。
3.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展知识面和提高阅读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理解程度。
人教版初中语文公输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人教版初中语文《公输》教案优秀范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公输》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分析、评价文章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勇于挑战权威、坚持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公输》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分析、评价文章的写作技巧和作者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2. 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观点。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墨子及其主要思想。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公输》,理解文章大意,勾画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3. 讲解难点:针对学生不懂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讨论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深入分析:让学生进一步分析课文,探讨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评价欣赏:让学生评价课文的优点,欣赏作者的文学成就。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三、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翻译并背诵课文《公输》。
3. 深入研究墨子的其他著作,了解其思想体系。
四、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读后感,评价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
3. 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课文《公输》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墨子思想的积极性。
在课堂讨论中,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公输》,并受到作者精神的启发。
《公输》教案5范文

《公输》教案5范文《公输》教案5范文教案名称:《公输》教案5适用年级:初中生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古代文化对人性优缺点的刻画2.能够批判性地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冲突3.能够通过角色分析和剧情分析,分析或判断人物的行为和动机教学重点:1.分析文本中的冲突和主题2.通过角色分析和剧情分析,判断人物行为和动机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准确分析文本中的冲突和主题2.学生能够理解和推理人物的行为和动机3.学生能够批判性地思考文本中的人性优缺点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教学教材《公输》的文本2.教师准备幻灯片或黑板笔记,用于讲解分析冲突和主题的方法3.教师准备一些问题,用于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行为和动机4.学生准备好笔记和课堂阅读材料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入课堂,如:“大家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冲突吗?这个冲突是如何解决的?”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分析文本中的冲突和主题。
Step 2:分析冲突(30分钟)教师讲解如何分析冲突。
可以采用如下步骤:1.引导学生回顾故事《公输》的情节,找出文本中的冲突。
2.解释冲突的定义和分类,如人与人的冲突、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与社会的冲突等。
3.用幻灯片或黑板笔记的形式,示范分析一些具体冲突的过程,例如人与人的冲突,分析各方的立场和动机。
4.让学生分组,分析故事中的其他冲突并归纳总结。
Step 3:讨论主题(30分钟)教师讲解如何讨论主题。
可以采用如下步骤:1.引导学生回顾故事《公输》的情节和冲突,提问:“故事中的冲突是为了什么?维护了什么价值观或道德观念?”2.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找出故事的主题,例如对权力的渴望、对人性的探索等。
3.学生讨论后,教师组织个体回答,并帮助学生展示不同的观点。
4.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指导学生进行全面的思考和总结。
Step 4:分析人物(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角色和动机,可以采用如下步骤:1.教师提问:“公输般狂妄自大的行为和动机有什么?”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用具体的证据和细节支持自己的回答。
《公输》教案设计优秀8篇

《公输》教案设计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公输》教案设计优秀8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公输》教案5篇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公输》教案5篇Lesson 17 "Gongshu" teaching plan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公输》教案5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公输》教案2、篇章2:公输模板(常用版)3、篇章3:公输模板实用版4、篇章4:公输例文最新版5、篇章5:公输样本通用版篇章1: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公输》教案教学目标:1、.以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进一步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2、揣摩人物语言,感知人物形象。
3、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教法学法:以读促思、合作研讨、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战争是残酷的,战争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灾难,那么,大家又是否相信在中国古代,有一个人能单凭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勇敢和机智就可以阻止一场不义战争的发生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近这位“诺贝尔和平奖”的古人,看看他的非凡表现。
二、自主读文,温习旧知。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
三、精读课文,合作研讨1、学生分角色朗读2~12段分析第一回合:墨子战胜公输盘的策略问题①当墨子请公输杀人时,公输作何表示? (“不说”)问题②墨子进一步说可以“献金”,采用激将法,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问题③墨子怎样给予公输盘致命一击的?(学生讨论)墨子是如何劝说公输盘的呢?(师生归纳明确)明确:墨子见公输盘,并没有直接劝阻,而是先设下圈套,请求公输盘替他杀人,借此激怒公输盘,引出公输盘冠冕堂皇的理由“吾义固不杀人”。
九年级语文《公输》教学设计优秀10篇

九年级语文《公输》教学设计优秀10篇《公输》教案篇一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其中有影响的是墨、儒、道、法四大家。
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见解。
其中有一个人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他就是墨子。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选自《墨子》的文章——《公输》。
二、作者:背景简介。
指导学生看课文注释①墨子(约前476-一前390),姓墨名翟(di),战国初期鲁国人。
他是一位出身于小生产者阶层的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主张“非攻”(反对掠夺性战争)、“兼爱”(既爱自己和祖国,也爱别人和别国)。
《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述墨子言行的辑录。
墨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掠夺性的战争频繁不已,严重破坏生产,甚至使下层人民被迫“折骨为炊,易子而食”。
墨子希望解除劳苦大众的苦难,这是他提出“非攻”、“兼爱”等政治主张的思想基础。
当时楚国是大国,占有两湖一带广大地区。
宋国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但处于战略要地。
楚用公输造器械,接连打败了周围几个国家,于是准备攻宋,墨子听到消息,便从鲁国赶到楚国去止楚攻宋。
《公输》写的就是这件事,具体地表现了墨子的“非攻”思想。
三、阅读课文教师范读。
(或放录音)然后检查预习。
正音正字。
(可事先做成幻灯片,把字写好,上课放映)。
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指导其自主学习,变“一言堂”为“群策堂”,利用一些工具书及参考资料,疏通文意。
然后每组各派代表复述课文内容梗概。
教师作进一步引导,划分文章结构如下:全文可分为三部分:自“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到“公输盘服”是第一部分,墨子用“义不杀众”说服公输盘;自“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到“……必取宋”是第二部分,墨子连用三个比喻,指出楚王攻宋之不智;自“于是见公输盘”到“吾请无攻宋矣”是第三部分,墨子以实际行动迫使楚王停止攻宋。
四、学习第一部分学生默读第一部分,教师指点难词、难句。
2023最新-语文《公输》教案优秀5篇

语文《公输》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5篇语文《公输》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公输》教案篇一一、学生齐读课文二、精读课文,探究墨子止楚攻宋成功的奥秘1、研读第5~12段。
问题①:文中哪一句交代了事件的起因?点拨: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问题②:文中交待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点拨:几个动词是“闻”“起”“行”“至”。
这一连串的动词反映了墨子焦急的心态和为了阻止楚宋之战不辞劳苦的精神。
问题③:墨子见到公输盘,就请他帮助自己去杀人,而且进一步说可以‘“献金”,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点拨:真正的意图在于步步激怒公输盘,逼使他说出“吾义固不杀人”一类的话来。
因为墨子料到公输盘虽然在积极准备血腥的战争,但表面上必然会装出坚持正义的样子。
公输盘果然中计。
问题④:墨子抓住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一语,怎样驳斥了他的“义”?点拨:首先义正辞严地指出‘来何罪之有”,而后指责攻来的不智──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同时批评攻来的不仁,因为来本无罪。
结论:公输盘的“义”是“不杀少而杀众”,是更大的不义。
问题⑤:“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是在指责公输盘的不义吗?点拨:不是,是为了防止公输盘以种种理由搪塞推托责任。
问题⑥:“公输盘服”,此时公输盘真的服了吗?他取消了攻来的计划了吗?点拨:没有真服,只是默认了攻来的“不义”。
他没有取消攻来计划,只是狡猾地将责任推给了楚王。
问题⑦: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墨子善罢甘休了吗?从文中哪一句可以看出来?点拨:没有善罢甘休。
从“胡不见我于王”可以看出来。
从此处我们可以感觉到墨子的勇敢和果决。
(解说:设置以上7个问题,意在启发学生理解文意,了解墨子步步紧逼,公输节节退守,最终服输的过程。
初三语文《公输》教案

初三语文《公输》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感知墨子机智勇敢、不畏强权的形象。
2.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字词,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结构。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文言文的阅读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掌握重点字词,感知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结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墨子·兼爱》中的内容,了解墨子的思想。
2.简要介绍《公输》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二、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文章大意。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课堂讲解1.讲解重点字词,如“公输”、“巧匠”、“矩”等。
2.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内容。
3.分析墨子的形象,引导学生感受其勇敢、智慧的品质。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墨子为何能战胜公输般。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掌握。
2.引导学生回顾墨子的形象,为深入学习课文做铺垫。
二、深入分析课文1.分析墨子与公输般的辩论技巧,引导学生感受墨子的智慧。
2.分析墨子的道德观念,如“非攻”、“兼爱”等。
3.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如排比、对仗等。
三、课堂练习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批改练习题,解答学生疑问。
四、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墨子的思想在当今社会有何现实意义?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2.引导学生回顾墨子的形象,为深入学习课文做铺垫。
二、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墨子的思想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三、写作训练1.以“墨子与我”为主题,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
2.教师指导学生写作,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2.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公输》的内容,感知墨子的形象,掌握重点字词,提高文言文的阅读水平。
九年级语文《公输》教案

九年级语文《公输》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公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 掌握并运用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型。
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理解:《公输》的内容介绍和分析。
2. 词汇学习:掌握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 句型练习:运用文中的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第二章:课文分析与解读2.1 课文背景介绍介绍《公输》的作者、时代背景和作品背景。
2.2 课文内容分析分析《公输》的主要情节、人物关系和故事发展。
2.3 课文主题解读解读《公输》的主题思想和深层含义。
第三章:词汇学习与练习3.1 词汇讲解讲解《公输》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2 词汇练习进行词汇填空、选择题等练习,巩固所学词汇。
第四章:句型学习与练习4.1 句型讲解分析《公输》中的重要句型和句式。
4.2 句型练习进行句型变换、句子仿写等练习,提高句型运用能力。
第五章:阅读理解与讨论5.1 阅读理解练习设计阅读理解题目,测试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5.2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第六章:写作练习与展示6.1 写作指导提供写作话题或情境,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写作。
6.2 写作练习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编写短文或故事,培养写作能力。
6.3 写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第七章:口语表达与角色扮演7.1 口语表达指导提供口语表达话题,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7.2 角色扮演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场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7.3 口语展示学生进行口语展示,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第八章:课堂活动与游戏8.1 课堂活动设计设计相关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小组竞赛等,增加课堂互动和趣味性。
8.2 游戏设计设计相关的游戏,如词汇接龙、句型接力等,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8.3 活动与游戏总结对课堂活动和游戏进行总结,强调学习目标和成果。
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公输》

教学目标:1.了解《公输》的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2.理解并分析《公输》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3.通过阅读《公输》,增强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5.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并分析《公输》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解读并推敲《公输》的中心思想。
2.理解《公输》中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公输》的封面图,询问学生是否听说过这个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2.导入话题:“传统文化的价值”让学生讨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对《公输》这一传统文化作品的兴趣。
Step 2 阅读和讨论(25分钟)1.学生阅读《公输》(适量截取),并进行理解分析。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公输》的主题和中心思想,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3.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结果,共同总结《公输》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Step 3 名家评美(15分钟)1.教师介绍《公输》的作者冯梦龙及其代表作品,并让学生了解冯梦龙的文学背景和影响。
2.分析冯梦龙在《公输》中的写作手法和用意,比如描写技巧、人物形象塑造等。
3.引导学生以文学角度评价《公输》的艺术价值,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和分享。
Step 4 文化内涵(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公输》了解明清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包括社会结构、士人文化、女性地位等。
2.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探究《公输》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3.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结果,共同总结《公输》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Step 5 作文写作(30分钟)1.根据对《公输》的理解和思考,学生选择一个角度或主题,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分小组相互交流,互相点评,并帮助改进。
3.选取优秀的作文进行分享,并进行总结和答疑。
Step 6 教学反思(5分钟)1.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收获和不足,以及对学生表现的评价。
人教版初中语文公输教案优秀范文

人教版初中语文《公输》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公输》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
(2)能够概括和描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析文章的结构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子来分析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通过学习《公输》,培养学生尊敬工匠、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
2.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特点,概括和描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的理解。
2. 分析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本文的主题——尊敬工匠、珍惜劳动成果。
(2)简介本文作者墨子和公输盘的相关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特点。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结构和特点,概括和描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人物分析:(1)让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子来分析墨子和公输盘的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理解墨子尊敬工匠、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尊敬工匠、珍惜劳动成果的认识。
(2)教师点评,总结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重要词语和句式。
2. 结合课后练习,进一步分析文章结构和人物形象。
3. 写一篇关于尊敬工匠、珍惜劳动成果的感悟文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环节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对于问题的思考深度。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特别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体验的表述。
3. 情感态度评估: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尊敬工匠、珍惜劳动成果价值观的认同和实践。
九年级语文教案 公 输9篇

九年级语文教案公输9篇公输 1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课文记叙了墨子劝阻楚国进攻宋国的故事。
第1段交代事情的起因。
“造云梯之械”,表明一场大战即将爆发,宋国形势很危急;“行十日十夜”既表现出时间紧急、刻不容缓,又表现了墨子不辞劳苦的精神。
课文主体部分详细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作斗争的经过,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下面作具体分析。
第一步:墨子先设下圈套,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话。
接着,墨子就抓住公输盘这句话来做文章。
“宋何罪之有”一句,轻描淡写而又咄咄逼人,立刻将帮助楚国攻打宋国的公输盘置于理亏的境地;接着,墨子用“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从各个角度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无法为自己的行为作任何辩解,等于是断了公输盘的退路。
“义不杀少而杀众”一句,揭示出公输盘所标榜的“义”的欺骗性。
“公输盘服”,一个“服”字,表明了墨子的论说有理有力,使公输盘无话可说。
可是侵略者不会轻易罢手的,当墨子进一步追问他为什么不停止造云梯时,公输盘把责任推到楚王身上,然后在墨子的进一步逼问下,只好答应引墨子去见楚王。
文章极自然地过渡到下文。
第二步:对楚王,墨子采取了和对付公输盘相同的策略,先让他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
不过,在楚王面前,墨子更注意劝说的婉转和艺术性。
他先用一个假设,说有这样一个人,自己有华丽的车子不坐,而去偷邻居的破车;自己有丝绸衣服不穿,而去偷邻居的粗布衣服;自己有好饭好菜不吃,而去偷邻居的粗劣食物。
接着问:“此为何若人?”诱使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矣”,这正是墨子要楚王说出的话。
墨子随即一连用了颇有夸张意味的三个对比,极言楚国的物产丰富和宋国的物产贫乏,从而类推出楚国攻宋是和有“窃疾”“同类”的结论。
此时,楚王像公输盘一样,陷入自己所否定的圈子中而无话可说,只得说“善哉”。
初三语文《公输》教案设计

初三语文《公输》教案设计公输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公输》这篇古文的背景和含义。
2. 掌握古文阅读的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的写作和讨论。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公输》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2. 理解古文中所表达的哲理和观点。
3. 运用阅读技巧,准确理解古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文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2. 分析古文中的寓意和深层含义。
3.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的写作和思考。
四、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提问或引用相关材料,引起学生兴趣,激发思考。
2. 讲解法:通过讲解古文的背景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3. 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古文中的哲理和观点,促进思维碰撞。
4. 写作训练法:指导学生通过写作,加深对古文的理解和体会。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用相关名言或提问方式,引起学生对《公输》的思考和猜测。
2. 讲解:介绍《公输》的作者、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古文。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古文中的哲理和观点,互相交流和思考。
4. 写作训练:要求学生根据对《公输》的理解和体会,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5. 总结:通过上述教学过程,总结学生对《公输》的理解和体会,澄清疑惑,加深印象。
六、课堂作业1. 阅读并理解《公输》这篇古文。
2. 完成相关的写作练习,表达对古文的看法和体会。
3. 准备下节课的小组讨论内容,分享给全班同学。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应该在思维的开拓、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等方面得到一定的提升。
同时,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学更加有效和精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输》教案
17.公输(2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
2.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品味赏析课文的美,培养学生阅读先秦诸子散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育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
3,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增加语言积淀。
教学难点:鉴赏墨子的劝说技巧。
教学方法:1.诵读法2.讨论点拨法3.品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品读课文:
(一)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意:
提问: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人物是哪一位?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本文对应的双方是墨子和楚国的公输盘、楚王。
主要人物是墨子。
他前往楚国的目的是劝阻楚国攻打宋国。
(二)提问:谈谈你对本文思路的看法。
(学生讨论)
1.以“见”字一线穿珠。
墨子见公输盘→墨子见楚王→墨子见公输盘
(1~12) (13~16) (17~22)
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2.以人物思想、态度的变化为线索组织全文。
背景交代公输盘“服”楚王曰:“善”公输盘诎楚王曰“善”
(三)分析人物:人物形象鲜明.文章通过语育描写,刻画了三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试分析。
墨子,机智多谋,无所畏惧、镇定自若,公输盘,顽固、阴险,狡诈,楚王,虚荣。
愚
蠢,狡猾。
三.欣赏品味墨子的劝说艺术。
提问:墨子的劝说技巧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讨论,并自由发言。
明确:说理巧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激怒公输盘,五个“不可谓”,义正辞严;婉劝楚王,三次夸饰楚国,在取悦对方的同时置对方于理亏的境地。
(2)逻辑性强。
主要表现在劝阻楚王时,巧用类比,对比,环环相扣,无懈可击。
(3)先发制人,保持主动。
在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中,每一次都是巧妙出击,化被动为主动,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机智善辩。
墨于善于陷人于自相矛盾的境地,公输盘的“义”,楚王的“窃疾”均成了墨子制敌的法宝,以于之矛攻子之盾,公输盘与楚王一“服”一“善”,是多么的无奈和苦涩呀。
语言富于表现力.他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他一连用三个对比,并采用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既满足了楚王的虚荣心,又使他醒悟到攻打宋国是无意义乃至愚蠢的举动。
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打消楚国的攻宋企图的这一段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于勇敢无畏、镇定自若的特点。
四、总结升华:
1.提问:墨子与公输盘,楚王的这场斗争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思考、交流。
明确: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
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三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
这个道理,不仅被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国弱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
在强权肆虐横行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只有壮大实力,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学生大多联系美伊战争来谈;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应予以鼓励。
2.模拟对话
假如有时空隧道,你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学生激情发育,有的夸赞墨子热爱和平,为和平不辞劳苦,奔走呼号,称其为和平的使者,应是诺贝尔和平奖的首批获得者,有的称赞其机智、勇敢;有的盛赞墨子敢于挑战强国,誓死保卫宋国。
等等。
通过激发学生想象,充分感受墨子的人格魅力。
知识梳理
《公输》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与楚王钓阱俭、狡诈,从而说明了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野心。
文章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鲜明,说理充分,语言生动,是《墨子》的代表作。
希望同学们课下阅读《墨子•非攻》全篇,全面了解墨子的反侵略主张。
五、巩固提升:
(一)、填空题
1、《公输》选自《________》。
墨子名________,相传为________时期______国人,是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墨子重要的政治主张是“________”,在本文中就有明显体现。
2、《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__________记述墨子__________的辑录。
3.课文用“九攻”“九距”点明战斗之激烈,用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交代激战之结果,用 ________ 点明公输盘已经技穷。
(用原文回答)
4.阅读本文,给你的启发( )
5、《出师表》中描写诸葛亮生活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
(二)、给加黑的字注音
公输盘( ) 至于郢( ) 敝舆( ) 鲋鱼( ) 守圉之器( ) 禽滑厘( ) 短褐( ) 犀 ( ) 麋鹿( ) 楩楠 ( ) (三)、解释加黑点的字词
(1)起于鲁________ (2)请说之________
(3)胡不已乎________ (4)胡不见我于王________
(5)虽然________ (6)以牒为械________
(7)待楚寇矣________ (8)虽杀臣,不能绝也________
(四)、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子墨子九距之。
____________ (2)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__________
(3)公输盘诎。
____________ (4)公输盘不说____________
(五)、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反语
(1)宋何罪之有? (2)夫子何命焉为?
(3)胡不见我于王? (4)然胡不已乎?
(5)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6)虽杀臣,不能绝也。
____________ (7) 吾知所以距子矣:____________
(8)虽杀臣不能绝也:____________ (9)此为何若人?
(六)、辨析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将其词义写在句后的括号内。
A. B.
C. D.
(七)翻译下列句子
夫子何命焉为?
宋何罪之有?
胡不已乎?
胡不见我于王?
此为何若人?
答案:
一、1、墨子翟战国鲁墨家非攻 2.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言行
3.攻械尽、守圉有余,诎( 公输盘诎 ) (各1分,共3分)
4.启示:面对大国的不义战争,要敢于斗争;要从实力上做好准备;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野心;在强权肆虐横行的国际形势下,我们只有壮大实力,才会立于不败之地.(只要答出一点即可)5、苟全性命于乱世
二、bānyǐngyúfùyùgǔhèsìmípián
三、(1)出发动身 (2)允许,敬辞 (3)停止 (4)引见 (5)这样 (6)用、拿 (7)入侵 (8)杀尽
四、(1)拒抵挡防御 (2)御抵挡 (3)屈折服 (4)悦高兴
五、(1)宋国有什么罪呢? (2)您有什么见教呢? (3)为什么不把我引见给楚王呢? (4)但是为什么不停止(进攻楚国)呢? (5)虽是这样,公输盘替我造了云梯,我一定要轻取宋国。
(6)即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的守御者)。
(7) 我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对付你了。
(8)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 杀 )尽( 宋的守御者 )(9)这是什么样一个人?
六、 A. 先生您孩子 B. 引见召见进见 C. 侮臣者宾语前置的标志的D.到向对于
七、1、译:先生(有)什么见教呢?2、译:宋国有什么罪过呢?3、译: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4、译:何不向楚王引见我呢?5、译: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六、拓展练习
唐太宗论弓矢
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璃日:“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日‘皆非良材’。
朕问其故,工日:‘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④,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⑤,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释】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
②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
③弓工:造弓的工匠。
④邪:不正。
⑤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
更,轮流。
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朕少好弓矢() (2)皆非良材()
(3)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4)数延见()
2.选出与“问以民间疾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皆以美于徐公 D.咨臣以当世之事
3.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答案:1. (1)喜爱、爱好 (2)全、都 (3)从前 (4)屡次、多次2.D
3.唐太宗是一位关心民间疾苦,善于治理国家,善于自省,善于纳谏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