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必要条件关系(对策类)
典型格式:只有 A,才 B。 理论要点:必要条件是重点,即“只有”和“才”之间的部分。若句子为“A,才 B”,此时“才”之前的内容依然是重点。 3.1 标志词
1.应该、应当、必须、需要、亟须、亟待+做法。 2.通过/采取……手段/途径/措施/方式/方法/渠道,才能……。 3.呼吁、倡导、提倡、提醒、建议+做法。 4.前提、基础、保障。 5.除非、只要,重点关注条件;无论…都…,重点关注“都”后面的内容。 (上述标志词不仅会出现在文段中,也会出现在选项中。若文段本身有对策,选答 案时应选对策与之对应) 3.2 行文脉络
2.因果关系
典型格式: 2
转 载行 请测 注备 明考 出知 处识 :点 13687(54个55人1@总qq结.)com
因为…所以…、由于…因此… 理论要点:结论是重点,原因仅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 2.1 引导结论的标志词
1.所以、因此、因而、故而、于是、可见、看来。 2.导致、致使、使得、造成,引导结论。 3.为什么、为何+结论。 4.其他标志词:也可以这么理解、换句话说、也就是说、于是… 2.2 知识链接 结论句出现在文段开头/中间,之后仍有其他语句: 1.之后的语句是进一步解释说明,此时中心句仍为结论句。 2.之后出现转折、递进等关联词时,一般转折后、递进后是重点;当结论之后 出现并列关联词时,通常前后都是重点,要概括全面。 2.3 要点 1.考情:“因此”“于是”等结论词若出现在结尾,且前有句号,其引导的完整 语句作为正确答案的概率高达 90%。 2.故事型题目:一般开头会介绍开端,然后介绍故事的发展,最后讲述故事的 高潮。重点在高潮部分,所以故事类题目重点关注尾部。 3.当题目直接提问原因时,关注“由于”“因为”之后或“因此”之前的内容。
4
转 载行 请测 注备 明考 出知 处识 :点 13687(54个55人1@总qq结.)com
1.两方面情况:和、及、与、同 2.更多种情况:许多、一些、不同、各种、一系列 知识链接: 1.分句表达意思相同时要提取各分句的共性。 2.纠结时可用反推,看哪个选项可以涵盖全文的内容就选择哪个选项。
5.主题词
1.程度词包含递进关系。 2.在文段中出现时,起到语气加重,程度加重的作用。 3.找到程度词所在的语句看该句的核心话题,再找与核心话题匹配的选项。 4.把握倾向性:注意文段的态度倾向、感情褒贬、如“片面”、“可惜”、 “遗憾的是”等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
二、行文脉络
结构:总---分、分---总、总---分---总、分---总---分、分---分。 1.总---分:开头总结或提出对策,后面分述、正反论证或原因解释。 2.分---总:
转 载行 请测 注备 明考 出知 处识 :点 13687(54个55人1@总qq结.)com
言语理解
中心理解题............................................................ 2 一、重点词语...................................................... 2 1 转折关系 ....................................................2 2.因果关系.................................................... 2 3.必要条件关系(对策类)...................................... 3 4.并列关系.................................................... 4 5.主题词...................................................... 5 6.程度词...................................................... 5 二、行文脉络...................................................... 5 三、错误选项特征.................................................. 7
转 载行 请测 注备 明考 出知 处识 :点 13687(54个55人1@总qq结.)com
中心理解题
提问方式: 这段文字主要/旨在/重在/意在/想要说明(论述、强调)的是…… 这段文字的主旨/主题/观点是……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解题思路: 1、重点词语:关联词(百度文库折关系、因果关系、必要条件关系、并列关系)、主
5
转 载行 请测 注备 明考 出知 处识 :点 13687(54个55人1@总qq结.)com
1)“因此”出现在文段结尾,引导正确答案的概率高达 90%。 2)若文段结构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是重点, 也看作是“分---总”结构。 3.总---分---总 开头提出观点,尾句对观点重申,此时观点更明确,有助于找到文段中心。 4.分---总---分 1)“因此”出现在中间,后文进行解释说明,为“分---总---分”结构。 2)对策出现在中间,后文对该对策的意义、效果进行解释说明,也属于“分--总---分”结构,对策是重点。 3)“分---总---分”结构的“总句”如果出现在文段中间,通常情况下会有关 联词引导。但凡中心句出现在文段中间,都会有关联词引导,不管是表对策的标志 词(因此)、还是表转折的标志词、以及程度词,一定会有关联词提示文段中心。 5.分---分:即并列结构,需全面概括。 行文结构要点: 1.理论要点:把握中心句及分述句的特点。 2.中心句位置特征:通常出现在文段首、尾。
语句表达题............................................................ 8 一、语句排序题.................................................... 8 1.确定首句.................................................... 8 2.确定捆绑集团................................................ 9 3.确定顺序.................................................... 9 4.确定尾句................................................... 10 二、语句填空题................................................... 10 1.横线在结尾................................................. 10 2.横线在开头................................................. 10 3.横线在中间................................................. 10 三、接语选择题................................................... 10 3.1 系统课方法 ...............................................10 3.2 粉笔补充 .................................................11 四、词句理解题................................................... 11 五、标题添加题................................................... 12
3
转 载行 请测 注备 明考 出知 处识 :点 13687(54个55人1@总qq结.)com
1.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对策+正反论证/原因论证 3.3 要点 1.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意义/效果,重点是解决问题的对策。 2.文段提出对策时,选项也需围绕对策表述。文段中出现对策和对策的意义、 效果时,对策是重点。应先有对策,才能有意义和效果。 3.当文段只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部分时,“解决问题”通常会作为正 确答案出现在选项中。 4.解决问题的对策应是针对文段的症结点,这样就不会无中生有。 3.4 知识链接:反面论证 典型格式:如果/倘若/一旦……+不好的结果 具体应用:把前面的做法反过来,即为正确答案。文段出现假设情况,吧假设 的情况反过来就是正确答案。有否则的句子,直接看否则之前。 做反面论证题目时,先通过反面论证心里预设答案,然后再看选项。 有时多个选项都包含对策,但所解决的问题有所不同。所以纠结的时候可以运 用反推思维,如果恰好对应文段问题产生的原因,则为正确答案。 3.5 文段特征 1.对策在结尾:文段结构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 对策是重点。 2.对策在开头:开篇提对策,后文进行原因论证或正反论证,则对策是重点。 3.对策在中间:前文通过各种内容引入,然后提出对策,后文有对对策的解释 说明,则对策本身最重要。
逻辑填空题........................................................... 12 1.词的辨析................................................... 12 2.关联关系................................................... 12 3.对应关系................................................... 13
4.并列关系
理论要点:概括全面完整。文段为并列结构,选项要包含每个分句的内容。 文段特征:
1.包含并列关联词或标点,如此外、另外、同时、以及、“;” 2.层次分明,格式工整。 3.无明显其他关联词(最难掌握),文段没有出现转折关系、因果关系,没有 任何其他的关联词、标点符号、句式一致等,只是围绕一个事情论述了两个或多个 方面,此时通过分析文段内容确定为并列结构。 选项特征:
细节判断题............................................................ 7 一、细节主旨化(考查趋势)........................................ 7 二、典型细节题.................................................... 7
文段特征: 1.文段围绕其展开。 2.一般高频出现。 3.多为名词。 4.前有引入后有解释说明。 5.后有冒号、即、破折号等表示解释说明的标志词。
要点: 干扰选项:范围扩大/缩小/偷换 正确答案的主题词要与文段保持一致。 针对低频出现的主题词,注意文段中的指代词,这也是找主题词的突破口。
6.程度词
典型标志词:更、最、正是、尤其是、特别是、真正、根本、最。 非典型标志词:致命、无疑是、核心、突出。 理论要点:程度词所在的语句通常为重点。 要点:
题词、程度词 2、行文脉络:总---分、分---总、总---分---总
一、重点词语
1 转折关系
典型标志词: 虽然…但是…、尽管…可是…、…不过…、…然而…、…却…、其实/事实上
/实际上。 非典型转折词:殊不知、截然不同、截然相反、全新的研究、一种误读、相对而言。 1.1 理论要点:
1.转折之后是重点。 2.其实/事实上/实际上,这些词也有转折的功能。 3.做题时重点看转折之后的内容,然后将其与选项进行匹配。出题人通常会将 转折前的内容设置为干扰项。 1.2 逆向思维: 理论依据:转折前后意思相反。 适用文段特征:“很多人都认为”“大多数人都认为”“传统观点认为”“不少人 认为”+转折关联词。 “过去+现在”式文段,通常“过去”只作为一个引子反衬“现在”的好或坏, “现在”更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