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小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共75页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特征、成就和展望
改革 开 放 之 后,进 一 步 明 确 了 小 学 教 育 教 学 改 革的目标任务。1978年4月,邓 小 平 在 全 国 教 育 工 作会议上提出按照 中 小 学 生 所 能 接 受 的 程 度,用 先 进 的 科 学 知 识 来 充 实 中 小 学 的 教 育 内 容 [3]517 。
进入20 世 纪 90 年 代,针 对 学 生 学 业 负 担 过 重 以及片面追求升学 率 的 状 况,适 时 提 出 了 改 革 的 目 标任务是实施“素 质 教 育”,并 先 后 颁 布 了 系 列 的 政 策文件。1993年,国 家 颁 布 的 《中 国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纲要》指出:“中小 学 要 由‘应 试 教 育’转 向 全 面 提 高 国 民 素 质 的 轨 道 ,面 向 全 体 学 生 ,全 面 提 高 学 生 的 思想道德、文化科 学、劳 动 技 能 和 身 体 心 理 素 质,促 进学生生动 活 泼 地 发 展。”[4]1994 年,《中 共 中 央 关 于 进 一 步 加 强 和 改 进 学 校 德 育 工 作 的 若 干 意 见 》,第 一次正式在中央文 件 中 使 用 了 “素 质 教 育”的 概 念, 提出按照不同学科 特 点,促 进 各 类 学 科 与 课 程 同 德 育的有机结合;借鉴 国 外 包 括 发 达 国 家 在 这 方 面 的 经验和做法,在教 育 改 革 中 积 极 探 索,总 结 经 验,并 及时加以规 范,形 成 稳 定 的 机 制 。 [5] 为 进 一 步 推 进 素质教育的实施,国 家 教 委 于 1998 年 颁 布 了 《关 于 推进素质教育调整 中 小 学 教 育 教 学 内 容、加 强 教 学 过程管理的意见》,提 出 要 使 学 生 成 为 学 习 的 主 体, 要坚决摒弃仅以学 业 成 绩 作 为 评 价 学 生 的 标 准,以 及损害学生人格的 错 误 做 法,积 极 提 倡 在 小 学 实 行 等级分制,以及通过 激 励 性 评 语 促 进 学 生 进 步 的 作 法[6]2900-2903。1999年,全国 教 育 工 作 会 议 通 过 了 《深 化 教 育 改 革 全 面 推 进 素 质 教 育 的 决 定 》,指 出 要 转 变 教 育 观 念 ,改 革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积 极 实 行 启 发 式 和 讨 论 式 教 学 ,激 发 学 生 独 立 思 考 和 创 新 的 意 识 ,切 实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要 让 学 生 感 受 、理 解 知 识 产 生 和 发 展 的 过 程 ,培 养 学 生 的 科 学 精 神 和 创 新 思 维 习 惯 ,重 视 培 养 学 生 收 集 处 理 信 息 的 能 力 、获 取 新 知 识 的 能 力 、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语 言 文 字 表 达 能 力 以 及 团 结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讲解学习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开展了八次课程改革 六、第六次课程改革(1981~1985)
1981年,教育部对《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的小 学部分作了修改,调整了教学时间和课程设置,将“政治课”改为“思想品 德课”,恢复地理和历史课,增设了劳动课,外语课改为有条件的学校在四、 五年级开设。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八、第八次课程改革(2001~)
57.4 60
50
44.6
百分比%
40 32.932.4
30
校长
19.7
教师
20
8.4
10
0.6 2.5 0.6 0.8
0 太重 比较重 尚可 不太重 不重
图1:校长和教师对高中生学习负担的看法
我国课程改革历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开展了八次课程改革 一、第一次课程改革(1950~1952)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1941年制定的《六年制中学 各科课程标准草案》为蓝本,进行中学课程修改并实施。
1950年,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中等学校暂行校历》。 1951年8月,政务院颁布改革学制令,重新规定中小学学制,实行小 学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段,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 三年。 1952年教育部又颁发《四、二旧制小学暂行教育计划》。 1952年中央核准,公布了《小学暂行规程》、《中学暂行规程》, 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全面规范中小学课程的政府文件,明确了中小学的性质、 任务及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原则或教材等,初步奠定了新 中国中小学课程的框架。
198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这个教学 计划规定,从高中二年级开设选修课,并将劳动技术教育列入正式课程。这 个计划首次提出分科性选修,分为侧重于文科、理科的两类教学计划,高二 分流。从此时起,开始形成高中文、理分流的办学模式。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开展了八次课程改革 三、第三次课程改革(1959~1962)
1959年5月17日,中共中央转发了教育部党组《关于编写普通中小学 和师范学校教材的意见》。教育部决定重新编写中小通用教材。
1960年下半年开始,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缩短学制、提高程度的指示 精神,编写10年制中小教材。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八、来自八次课程改革(2001~)57.4 60
50
44.6
百分比%
40 32.932.4
30
校长
19.7
教师
20
8.4
10
0.6 2.5 0.6 0.8
0 太重 比较重 尚可 不太重 不重
图1:校长和教师对高中生学习负担的看法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八、第八次课程改革(2001~)
了安排,并确立了以“双基”为重点的课程模式。
1964年毛泽东发表了关于中小学教育的“春节讲话”,提出“学制可 以缩短”,“课程可以砍掉一半”。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开展了八次课程改革 五、第五次课程改革(1978~1980)
1978年,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教育部制定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 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中小学实行十年制,小学五年,中学五年。这个实 行草案突出了教学内容现代化的改革。
1954年,根据颁布的学制、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及有关规定,人民教 育出版社开始编写新的中小学教材,1956年完成,并于同年秋季发行。
1957年,根据教育部指示,对这套教材内容作了精简。 1953~1958年,教育部每年都要颁发一个新学年的教学计划,根据 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对课程做一些调整,变动最多的是政治和外 语。
对小学语文新课改十年的回顾与展望
对小学语文新课改十年的回顾与展望作者:夏家发来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3年第03期新世纪十年(2001~2010)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已然成了历史,但历史从未过去,它会活在现在与未来的教育进程中。
为了更加稳健、更加踏实地向前推进新的十年(2011~2020)的课程改革,回望与反思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必要的,当然我们如果愿意,也是可能的。
总结经验,肯定成绩可以增强我们继续前行的信心和能力,分析过失,找出问题则可以让我们接下来的路走得更加自觉、更加有序。
一、新课改所取得的成绩1. 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方面。
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运动,是教育系统策应中国社会急速变迁的一次教师总动员。
我们可以亲身地体察到,广大教师参与改革的热情是高涨的,特别是国家级、省级课改实验区的教师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寄予了极高的期待。
这场改革不仅使一批优秀教师崭露头角,催生了为数不少的敢于标榜地域特色和个人特质的教学风格甚至教学流派,还牵动了广泛区域的教师专业成长。
为适应新课改,大部分省市启动了园丁工程,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工程,教师全员培训工程。
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面貌有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基本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梯级日趋清晰,结构日趋合理,具有持续发展特征的语文教师群体。
这既顺应时代发展对语文教师的要求,又体现了广大语文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内在需要。
新课改启发、激活了语文教师个人与群体的专业发展意识,中小学语文教师逐步成长为中国教育改革乃至整个社会改革的更加积极的力量。
2. 教材建设方面。
教材建设有了一定的进步,实现了一纲多本的夙愿,并在一些区域进行了区域性课程标准和教材建设的试验探索,教材建设有望朝着良性竞争的方向发展。
3. 教学观念方面。
新课改进程中,语文课标提出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影响我们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动,介入到了课堂教学层面:学生主体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语文课程资源思潮、多元教学评价观日渐深入人心。
新中国小学数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一、改造阶段(1949-1952)
(一)指导思想 1949 年 12 月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制定 的教育工作方针,明确规定当时课程改 造的基本原则为:“建设新教育要以老 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 某些有用的经验,特别要借助苏联教育 建设的先进经验。”
一、改造阶段(1949-1952)
件具备的一部分全日制小学在五、六年级开设外语课, 每周3课时,适当减少语文、数学的上课时数。
数学、生物、历史、地理等搞了合并性的综合 课程。
4 、中学设置了选修课程。 高三开
设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立体解析几何、制图、 历史文选、逻辑等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愿 和爱好,任选一门或两门。
5、小学增加了外国语课程。规定师资条 6、增加了课时。与1957年小学教学计划和958
年中学教学计划相比,语文、数学、物理、化学、音 乐等课程增加了课时,每年的教学周也相应增加,每 周课时也比较大幅度增加。每学年授课总课时,小学 从5336课时增加6620课时,中学从6094课时增加到 6708课时。
(二)改造特点
将1949年6月制定的华北区小学教育暂行 实施办法中规定的“小学各科及每周教 学时间”(参见附录一),国民党政府 教育部1936年7月颁布《小学规程》中规 定的“小学教学科目及每周教学时间” (参见附录二)和1948年颁发的小学课 程及教学时间总表(参见附录三),与 1952年2月教育部颁发的《四二旧制小学 暂行教学计划》(参见附录四)进行对 比。
一、改造阶段(1949-1952)
改造后的新课程的特点为: 1、像解放区一样取消了“公民训练”以及 “社会”中的公民知识内容。 2、继承了1948年课程分科目和活动的结构形 式。 3、同时发展了集体活动形式,把活动区分或 规范化为朝会或课间会、周会、校内课外活动 以及校外社团活动等四种。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十年回顾、反思与展望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十年回顾、反思与展望范锦飘【摘要】This paper has reviewed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of primary Chinese, which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wo phases: the concept-popularized phase and rational return phase. The achievements made in such reform have been strikingly noticeable in the past ten years. Nevertheless, there still exist some problems which deserve our reflections. These problems include those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educational conception and teaching practice, what to be taught and lack of creativit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primary Chinese will inevitably be students-oriented, children-oriented and elegance-oriented, and will have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s' growth.%回顾十年来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全民讲“新课程、新理念”的阶段,第二阶段是理性回归的阶段。
十年来,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仍然有不少问题与困难值得我们反思,主要是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协调融合的问题、语文课教什么的问题和创造力缺失的问题。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课程改革经历了多个阶段。
这些改革旨在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以下将回顾我国课程改革历史。
首次课程改革是在1978年,这一年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始。
当时,教育界面临的重大任务是推进教育体系的现代化建设。
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调整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新的课程建设关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同时倡导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初步实施这一改革后,我国教育水平显著提高。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在1990年代进行了第二次课程改革。
这一次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对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
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中,课程结构进行了重新调整,注重知识的质量和深度,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这一改革也引入了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提供更多工具和资源。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教育界逐渐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质疑。
在新世纪开始的时候,我国展开了第三次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人才。
这次的改革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界加强了课程的实践性,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际体验。
同时,新的课程改革也推动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深度融合,促进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需求的变化,我国的教育体制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我国进行了第四次课程改革。
这一次改革主要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
新的课程改革注重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发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推动学校教育与社会的更紧密合作,扩大学生的实践机会和实践经验,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潜力。
总的来说,我国课程改革经历了多个阶段,每一次改革都试图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到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再到现在注重问题解决能力和信息素养,课程改革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创新。
十六大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回顾与展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体系的成功探索与实践——十六大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回顾与展望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成效显著,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初步形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适应了我国教育改革总体发展需要,对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推动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探索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体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十六大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辉煌成就。
(一)建立和完善了新的课程管理体制。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很不均衡的大国,不同地区的学校之间,甚至同一地区的学校之间都存在着发展上的差异,而传统的过分统一、集中的中央集权式课程管理体制,给中小学课程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经过不断探索和改革,在课程管理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国家、地方、学校各司其职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坚持国家、地方、学校共同建设课程。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既突出国家的宏观控制、宏观指导作用,又逐步增加地方、学校的课程自主权,调动地方、学校在课程教材改革中的积极性,加大课程管理体制的弹性。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提高了课程的适应性,实现了课程的多样化,保证了中小学课程的正常运行和课程效能的发挥,使我国中小学课程管理逐步走上科学化、民主化的道路。
(二)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新的课程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单一的,即只重视知识特别是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的传递,忽视人的整体发展的多种需求,导致学校教育偏离了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这一正常轨道。
经过30多年的摸索、尝试、改革,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改革理念,并从这一理念出发,建立了新的“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学校课程与教学体系。
新的课程与教学体系强调改变课程的功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强调改革课程结构,注重课程的均衡性和选择性,以体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并为每个学生具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强调改革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中小学课程改革及发展趋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小学课程改革及发展趋势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高拉庭摘自:《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新世纪第一年,国务院召开了建国以来全国第一次基础教育工作会议。
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这次会议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强调了基础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进行了部署,绘制了我国“十五”期间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蓝图。
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我国初步实现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教育工作者实践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21世纪的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基础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奠基工程。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是指导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认真学习、宣传《决定》精神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伴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
当前人类已进入21世纪,在这个新世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我们面临着一个竞争更加激烈、变革更加迅速、创新更加广泛的社会。
在这个社会里,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应用,知识将成为我们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将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当今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它要求教育尤其是课程及时作出敏锐的反应。
课程改革是社会变革的一部分。
为了不断提高新世纪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就必须根据新世纪社会的变革来探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改革开放小学教育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小学教育回顾与展望》[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小学教育研究经过了初步探索、逐步发展与深化研究三个发展阶段,如今形成了较为稳定独立的研究领域,但目前主要集中在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的讨论,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等问题,而关于小学教育自身的性质、功能、定位的研究则相对较少,这也是我国小学教育研究面临的现实问题。
反思我国小学教育研究的发展,基于进一步深化小学教育研究,一方面需要丰富小学教育研究共同体,另一方面需要拓宽小学教育研究的视域,实现小学教育研究多方位、多学科等的融合。
[关键词]改革开放四十年;小学教育;研究综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小学教育研究内容不断丰富,小学课程的设置与开发、小学教学心理与学习心理研究、小学教育均衡发展与特色发展、农村小学教育现状与变革、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小学教师专业师范生培养等都是重要的研究领域。
但整体来看,关于小学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的研讨,以及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教育等问题,而关于小学教育自身的性质、功能、定位等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梳理分析并反思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小学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有助于厘清我国的小学教育的发展脉络,进而为推动我国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奠定基础。
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小学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一)小学教育研究的初步探索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原本受“文革”影响而处于停顿状态的小学教育获得了逐步恢复、起步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我国的小学教育研究,特别是有关于普及小学教育的理论与经验的研究受到了研究者们的较大关注。
1 9 7 6 — 1 9 8 5年是小学教育的恢复与起步时期,恢复举办重点学校、加强师范教育与改革学制等都是这一时期教育的重要工作,这一时期党和政府对师范教育、中小学教育等进一步重视起来。
小学教育的规模在扩张的基础上保持相对稳定,我国的在校小学生人数在2 0 世纪7 0年代末、2 0世纪8 0年代初达到了高峰,随后由于出生率的降低而逐步回落,其中1 9 7 8年与19 8 0年的在校小学生人数均约为1.4 6亿,19 8 5年的在校小学生人数约为1.3 4亿。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70年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70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走过了70年的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教育体系逐渐完善,不断追求创新,为培养数以亿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文将回顾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历程,探讨当前面临的挑战,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拉开了序幕。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我国教育体系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
1966年,高考制度的恢复为我国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而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标志着高考制度的逐步完善。
同时,为了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国家教委于1993年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实验稿)》,该计划首次将“课程设置”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我国教育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课程内容与时代发展脱节,缺乏创新和实用性。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部分教师缺乏创新意识、教育理论和实践能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本次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体措施包括: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学科间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新课程内容,加强与科技发展、社会实际的,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推进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建立以综合素质评价为主体的多元评价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地区和校际之间的差距。
未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为实现“教育现代化2035”的目标,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加强对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探索与实践,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的教育扶持力度,实现基础教育公平与质量双提升;积极参与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借鉴世界各国先进教育经验,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走向世界。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2000字中国的基础教育在不断地发展和变革中,其中一个重要的改革是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经过了多年的实践与调整,已经逐渐成为了中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新课程改革进行回顾与反思。
一、新课程改革的起因新课程改革是在中国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推开后提出的。
它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时代要求。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全方位的教育改革,涉及到了教育体制改革、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等多个方面。
二、新课程改革的特点1、突出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改变了原有的知识传递导向教育模式,注重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以生为本新课程改革将学生的兴趣、需求、能力、潜能充分考虑在内,教学内容实行由深入浅、由易到难的过程,使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
3、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强调实践,运用多种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探究、实践、合作和创新中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
三、新课程改革的成果新课程改革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全面提高了教育质量,加强了素质教育,推进了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同时,新课程制定了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课程内容,加强了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四、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新课程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样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挑战是教师队伍建设和执行问题。
新课程较为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综合素质培养,教师需要更为细致、全面地辅导学生,提出更多的实践、探究和思考问题的教学方法,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如试点学校资源的不均衡,教育教学的配套设施不齐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相关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协作。
五、对新课程改革的反思对于新课程改革,我们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和反思。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十年回顾与展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十年回顾与展望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改革从1999年开始启动,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设计与研制,2001年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同年9月开始在实验区进行实验,2005年在全国推广实施。
在十年的改革过程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教师对数学课程改革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采取各种措施,使数学课程改革的实施取得成效。
同时,由于课程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各种因素影响,数学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数学界、数学教育界及至社会各方面都对数学课程改革给予了关注。
一、数学课程改革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正式实施时间是2001年9月,而在标准的研制过程中,关于数学课程教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已经在教学第一线引起重视。
为保证数学课程改革的实施,教育部做了必要的准备,并不断总结和评价课程实施的效果。
(一)实施的几个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经历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1.实施的准备与过渡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实施之前,教育部组织了力量对当时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了修改,以作为正式实施课程改革的准备与过渡。
如,在《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提出了有关学生情感态度的目标;要求每个学期至少安排一次数学实践活动;降低了运算的要求,规定“笔算加减法以三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四位数;笔算乘除法一个乘数不超过两位数,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笔算除法除数不超过两位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三步”。
对于长期引起关注的小学数学乘法教学中乘数与被乘数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在乘法各部分名称的解释中,规定“3个5可以写成3×5,也可以写成5×3,3×5读作3乘5,3和5都是乘数(也叫因数)”。
在过渡的教学大纲中修改的内容,很快在教学中体现出来,这一方面使一些重要的改革内容很快在全国得到实施,另一方面也使广大教师更早地接触和了解了新课程的理念、设计与内容。
新中国综合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第3卷第3期2020年5月EducationSciencesinChinaVol.3,No.3May,2020新中国综合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李臣之 纪海吉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2019年度国家一般课题“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国家认同教育课程共生研究”(项目编号:BHA190130)。
作者简介:李臣之,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纪海吉,深圳大学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①张华.关于综合课程的若干理论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6):35 40.【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学校综合课程改革经历了曲折调整、试点重建、区域实验、整体推进、深化发展五个阶段,各有鲜明特点,印刻着时代烙印。
综合课程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平衡“分”与“合”的关系、课改要求与家长舆情之间的关系,强化校本调适与再整合,提升教师跨学科课程领导力,并建立与综合课程相适应的多元评价方式。
【关键词】新中国;综合课程;回顾与展望【中图分类号】G62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 6024(2020)03 0035 13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经历着整体—部分—整体的周期性迭代,投射到学校课程发展相应表现为综合与分科课程的交融演进。
综合课程体现了文化或学科知识间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发展需求,帮助学生整合各个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解决真实问题,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
①为此,世界各国学校课程改革在强化学科课程调整的同时越来越重视综合课程改革。
我国综合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伴随社会发展各阶段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转向而不断调整改革,演绎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课程发展轨迹,值得梳理与总结。
一、新中国综合课程改革回顾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发展各阶段对学校教育改革提出了不同要求,学校综合课程改革经历了曲折调整、试点重建、区域实验、整体推进、深化发展五个时期,印刻着明显的时代烙印,丰富了综合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生命”旅途。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十年回顾、反思与展望
A Review, Reflection and Prospec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of Primary Chinese in the Past
Ten Years
作者: 范锦飘[1,2]
作者机构: [1]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006;[2]大岭山镇连平小学,广东东莞523809出版物刊名: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123-126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1期
主题词: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两个阶段;生本语文;儿童语文;书香语文
摘要:回顾十年来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全民讲“新课程、新理念”的阶段,第二阶段是理性回归的阶段。
十年来,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仍然有不少问题与困难值得我们反思,主要是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协调融合的问题、语文课教什么的问题和创造力缺失的问题。
展望小学语文今后发展的方向,必将往生本语文、儿童语文、书香语文的方向发展,更加注重学生个人生命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