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影像诊断PPT
肝海绵状血管瘤、肝腺瘤影像诊断
MR:
• T1WI呈均匀性或混杂性低信号 • T2WI呈均匀性高信号, 血管瘤信号甚亮有如灯泡称为“灯泡征”。纤维瘢痕、间
隔和钙化在T2W上呈低信号; 如并发出血和血栓,则TW上可见高信号影。 • Gd-DTPA增强扫描, 3种类型,Ⅰ型注射对比剂后立即出现病灶的均匀强化,此
种强化方式仅见于小血管瘤,直径常小于1.5cm;Ⅱ型强化方式,早期病灶周边 出现结节样强化,逐渐向中心填充,直至病变呈均匀强化,即所谓“早出晚归”, 此种强化方式最常见;Ⅲ型增强早期病灶周边出现结节状强化,逐渐向中心充填, 但中心瘢痕不强化,主要见于大血管瘤
影像表现
X线:
• 造影检查,供血动脉增粗, 巨大肿瘤压迫, 周围血管弧形移位,呈“抱球征” • 早起动脉相肿瘤周缘出现斑点、棉花团状显影,“树上挂果征” • 静脉期, 肿瘤显影逐渐向中央扩散,变现为密度均匀、轮廓清楚的肿瘤染色 • 肿瘤染色持续至肝实质后期不退, 表现为“早出晚归”
DSA:早期注药后2~3s,病灶周边即有染色, 造影剂清除缓慢,可充盈持续18s以上, 呈“早出晚归”征。
• 动脉期可见肿瘤边缘出现散在斑状,结节状明显强化灶, 接近同层强化的大血管密 度。
• 门脉期可见散在的强化灶互相融合,同时向肿瘤中央扩展。密度高于肝实质。 • 延迟期可见肿瘤均匀强化,且强化程度逐渐下降。对比增强过程 期边缘明显强化, 门脉期及延时扫 描持续呈稍高密 度。符合“ 快进 慢出”特点。
供血动脉未见增粗, 肿瘤压迫周围血管弧形移位, 可见“血湖”, 动脉早期肿瘤周缘出 现斑点、棉花团状显影,“树上挂果征”
CT:
• 平扫检查表现为肝实质内境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肿块,CT值约为30HU左 右。巨大型血管瘤中央纤维疤痕或血栓形成出现裂隙状、星状或不规则形空腔呈 更低密度区,少数瘤灶内见高密度钙化灶。
肝脏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肝脏正常CT表现
• 实质密度均匀,CT值40-60HU,密度高于脾、 胰及肾。增强后强化均匀。
• 肝内管道系统平扫呈低密度、树枝状,增强后 血管明显强化。肝动脉、胆管及门静脉伴行。
• 肝门及肝韧带裂呈低密度(纤维脂肪组织)。 • 肝轮廓光滑,各层面形态各异。
5
6
肝脏正常CT表现
• 第二肝门层面: 肝静脉汇入腔 静脉处。
17
正常肝脏、脾脏MRI
18
肝脏正常MRI表现
• 第二肝门层面: 肝静脉、 膈肌角、 贲门部、 肝胃韧带(内含 脂肪)。
肝门: 门静脉、肝动脉及 管道系统、 肝尾叶、 圆韧带周围有脂肪、
19
20
肝脏正常MRI表现
• 胆囊与胰腺大致在 同一层面: 肾周脂肪呈高信号、 肾上腺呈条状或人 字形的实质信号
13
14
腹部MRI慨述
• MRI成像原理与CT完全不同,与CT互补。 • 多序列成像(SE、梯度回波—血管) • 多平面成像 • MRI水成像 • 流空效应对血管的显示 • MRI增强
15
16
肝脏正常MRI表现
• 区分肝脏T1WI,T2WI • 常规SE序列,肝组织T1WI为中等均匀信
号,与胰腺相似,稍高于脾;T2WI信号 明显低于脾。 • 肝静脉、门静脉及主要分之呈无信号影。 • 扩张的胆管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 脂肪组织表现为高信号。
肝脏影像学表现
郧阳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
1
肝 胆 胰 关 系 示 意 图
2
肝脏正常X线表现
• X线平片价值有限,仅能显示明显的钙化结石 • 造影检查对诊断有一定价值 • 1、肝脏X线平片表现:大小、密度 • 2、肝脏血管造影表现:采用腹腔动脉造影。
肝海绵状血管瘤(典型与不典型)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女 ,62岁 ,体检发现肝肿物2年
肝血管瘤-不典型 影像表现
肝血管瘤-不典型影像表现
>不典型血管瘤占20%-40% 。 >原因:
✓ Altered morphology or structure:血管瘤伴中央瘢痕;血管瘤伴内部分隔; 巨大血管瘤;带蒂血管瘤;血管瘤伴胆管扩张;血管瘤伴钙化;囊性或多 房性血管瘤;血管瘤伴液液平面。
○ 。鉴别诊断 ○
。
80%
30% 65%
35% 50%
u 肝内胆管细胞癌
u 肝细胞癌 u FNH
u 肝细胞腺瘤
鉴别诊断-胆管细胞癌
> 多发生于50-70岁男性,边界不清,CA199升高。 > 增强动脉期边缘轻-中度不均匀强化,门脉期持续渐进性强化。
> 内部或周围可见胆管扩张,常伴有胆管结石;远端肝叶萎缩,肝包膜皱缩凹陷。 > 肝门及腹腔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位于肝脏中央的巨大血管瘤可导致胆管扩张。 >虽然肝内胆管细胞癌较常发生胆管扩张,但是所有肝内外占位性病变均可引
起胆管扩张,因此血管瘤不能排除血管瘤的诊断。
形态或结构改变-囊性、多发性血管瘤
>囊性和多房性血管瘤含有一个大的中心腔是非常罕见的。 > 在MRI上,这种不典型的特征是一个或多个肿瘤内囊腔,呈长T1、长T2信号
> 典 型 影 像 表 现 : T 2 明 显 高 信 号 ( 灯 泡 征 );增 强 动 脉 期 周 边 结 节 状 强 化 , 门 脉 期、延迟期渐进性、向心性填充。
>不典型影像表现: ✓ 形态或结构改变 :血管瘤伴中央瘢痕;血管瘤伴内部分隔;巨大血管瘤;带 蒂血管瘤;血管瘤伴胆管扩张;血管瘤伴钙化;囊性或多房性血管瘤;血管 瘤伴液液平面。 ✓ Unusual flow pattern:快速填充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 ✓ 伴有肝实质异常:血管瘤伴包膜皱缩;脂肪肝浸润性血管瘤;肝硬化背景 血管瘤;血管瘤合并动脉-门脉瘘;血管瘤合并FNH。
肝脏疾病影像诊断ppt课件
左纵沟:窄,前为肝圆韧带,后为静脉韧带,分 别划清左叶与方叶和左叶与尾状叶的界限。
21
22
3 肝脏的分叶、分段 23
肝脏的分叶、分段 1954年法国的Couinand根据门静脉和肝静
脉分布对肝脏进行分叶、分段。 后经Bismuth修正得到认可,既符合外科
19
1.位置与外 形
右上腹,呈楔 形
新生儿肝脏较 大,占腹腔的 1/2以上
正常人肝上缘 与膈平高,下 缘不超过肋弓, 平静呼吸上下 移动2~3cm。
20
2.肝韧带裂与肝门肝裂
脏面上看,有两条纵沟和一条横沟,略呈“H”型, 将肝脏分为右叶、方叶、尾状叶和左叶
横沟为肝门,内有肝管、门静脉,肝固有动脉、 淋巴管和神经出入,称为肝门肝裂,前方为方叶, 后为尾状叶。
解剖实际,并被手术切除所证实。
24
二、肝脏生理 血运丰富,每分钟内肝动脉和门静脉供血
约1.5L 肝动脉占30%,门脉占70% 肝A为肝脏的营养血管,门脉为功能性血管。
25
26
27
28
29
30
生理功能 物质代谢:糖、蛋白、脂肪的分解、合成
酶的合成与分泌(GOT、GPT)谷丙、谷草 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的产生
15
(一)检查前准备 (二)常用扫描序列: 1T用.R长(自T重旋R复,回时较波间长序)T列E,(。短SET)E((回spi波n 时E )间),T1采用T2短采 2.短自转时间反转恢原序列(STIR) 脂肪抑
制,抑制皮下脂肪,腹膜后脂肪信号。 3.梯度回波(GRE),快速小角度激发成像
TR、TE时间短,成像时间可为十几秒数+秒,采 集时病人屏气,可减少呼吸运动伪影。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肝脏肿瘤与转移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原发性肝癌
通常在影像学上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 度占位,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增 强扫描时强化不均匀。
转移性肿瘤
通常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多发或单发的 低密度或等密度占位,边界相对清晰, 形态规则或不规则,增强扫描时强化 相对均匀或不均匀。
05
肝脏肿瘤的治疗和预后
肝癌的治疗方法
肝细胞腺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肝实质内 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时 呈均匀强化;肝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 包括肝实质内巨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 不清,密度不均匀,可伴有出血、坏死等; 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肝实质内 不规则形肿块,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可
伴有钙化、坏死等。
04
肝脏肿瘤的分类
总结词
肝脏肿瘤主要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其 中最常见的是肝癌。
详细描述
肝脏良性肿瘤主要包括海绵状血管瘤、局灶 性结节性增生、肝腺瘤等,这些肿瘤通常生 长缓慢,不会发生转移,预后较好。而肝脏 恶性肿瘤则以肝癌为主,肝癌可以分为原发 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其中原发性肝癌是指 发生在肝脏本身的恶性肿瘤,而转移性肝癌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PPT课件
目录
• 肝脏肿瘤概述 • 肝脏肿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肝脏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 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 • 肝脏肿瘤的治疗和预后
01
肝脏肿瘤概述
肝脏肿瘤的定义
总结词
肝脏肿瘤是指发生在肝脏部位的肿瘤病变,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
详细描述
肝脏肿瘤通常是指发生在肝脏部位的肿瘤病变,这些肿瘤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遗传、慢性肝炎、肝硬化、 长期酗酒等。根据其性质,肝脏肿瘤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不同类型的肿瘤在病理学、生物学行为、治疗和 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
肝脏血管瘤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韩礼良
.
1
肝脏血管瘤
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表现为暗红、 蓝紫色囊样隆起。分叶或结节状,柔软,可压缩, 多数与邻近组织分界清楚。
中年女性多见,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6倍。多次 妊娠妇女的血管瘤发病率高。
经皮肝穿为禁忌。AFP不升高。
.
2
分类
海绵状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无恶 变潜能。其切面呈蜂窝状、充满血液、镜检显示 大小不等囊状血窦、其内充满红细胞,时有血栓 形成,血窦之间有纤维组织隔,纤维隔内见有小 血管及小胆管,偶见被压缩之肝细胞索。纤维隔 及血窦内的血栓可见钙化或静脉石。偶尔肿瘤内 血栓形成,出现钙化;较大肿瘤可出现坏死囊变。
.
45
.
46
.
47
.
48
不典型肝脏血管瘤影像诊断
.
49
肝纤维性(硬化性)血管瘤
直径小于2公分的血管瘤的强化表现是很复杂的:部分病 灶早期强化,从边缘开始;部分病灶中心强化;部分中心 与边缘同时强化;部分强化不明显,低于正常肝实质,延 时有较强的强化充填;
个别始终无强化,此类血管瘤,往往管壁很厚,管腔很小, 造影剂难以进入,病理报告为厚壁型血管瘤,或者病灶血 管管腔间隙基本为纤维组织或基质充填,造影剂不能进入, 病例报告为纤维性血管瘤。
.
22
.
23
.
24
CT表现特征
CT显示血管瘤为境界清晰的肿块,平扫及强化密 度与血管一致。
增强表现为在边缘一个或多个斑点样连续强化开 始。所有强化部分必须与血池密度一致,即动脉 期强化密度与主动脉相同,门脉期增强密度与门 静脉一致,延迟期时密度也与血管一致,最后大 部分的血管瘤完全填充。
肝血管瘤PPT精选课件
• 这个征象在良性肿瘤尚未见到,在HCC中偶有可见。
• 光环征(20%左右可出现) 指在T2WI: 图像上在肿块周围出现的一个略高信号 环(由于瘤周水肿和血供丰富),以上 为瘤周“光环征”。还有瘤内“光环 征”,有时病灶中心也可发生凝固性坏 死,其周边存活的高信号肿瘤组织包绕 低信号的凝团性坏死物质也可形成“光 环征”。
DSA
DSA
CT 平扫
• 一般可发现1.5cm以上病灶 • 表现为大小不等,数目不定的低密度灶
低于正常肝脏20Hu
• 边缘模糊或不整齐,表现为浸润性生长特征 • 带包膜者有清楚的界限 有的呈等密度灶 • 伴发脂肪肝,极少数可能表现为高密度灶 • 伴有出血或钙化,中心可出现高密度影
CT 增强(动脉期)
• 供血多者:表现HCC相类似 • 少血管者:可见血管受压,伸展 • 较大肿瘤因占位效应可见“手握球征” • 有的如多发性肝囊肿 • 实质期:多发或单发缺损影
• CT90%以上转移瘤可以发现
• 平扫CT:表现为多发或单发的圆形低密度,病灶 边缘清晰,密度均匀。CT值15~45Hu之间
• 增强CT:使病灶边缘更清楚
• 得到CT的门脉影像,利用肝脏血供的特点, 增大正常肝脏与病变的密度差
• CTA (CT-Arterialgraphy) 利用CT具有较高密 度分辨率的特点,正确显示病变的血流动力学 改变,以达到提高诊断率的目的 由于造影剂用 量少,可以对此验证
• CTAP--经肠系膜上动 脉门脉造影 可见低密度门脉瘤栓
• 低信号往往显示少血供,高信号往往提 示多血供
肝血管瘤的科普知识PPT
体检可以帮助及时发现肝脏的异常变化。
如何预防肝血管瘤? 了解家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史
了解家族中的健康状况,特别是肝脏疾病有助于 早期预防。
与医生沟通,获取针对性建议和指导。
谢谢观看
肝血管瘤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肝血管瘤? 2. 谁会得肝血管瘤? 3. 肝血管瘤的症状和诊断 4. 如何治疗肝血管瘤? 5. 如何预防肝血管瘤?
什么是肝血管瘤?
什么是肝血管瘤?
定义
肝血管瘤是常见的良性肝脏肿瘤,主要由血管组 成。
通常不引起症状,很多情况下在影像学检查中偶 然发现。
什么是肝血管瘤? 类型
肝血管瘤可分为单发和多发两种,单发较为常见 。
单发血管瘤的直径一般在几毫米到几厘米之间。
什么是肝血管瘤?
发病机制
肝血管瘤的确切成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激 素等因素有关。
多见于女性,尤其在妊娠期或使用口服避孕药的 女性中更为常见。
谁会得肝血管瘤?
谁会得肝血管瘤? 高危人群
肝血管瘤多见于女性,尤其是中青年女性。
手术治疗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谨慎评估。
如何治疗肝血管瘤? 预后
大多数肝血管瘤预后良好,良性肿瘤一般不 会转变为恶性。
定期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如何预防肝血管瘤?
如何预防肝血管瘤?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饮酒和肥胖 。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肝脏疾病的风险。
如何预防肝血管瘤? 定期体检
鉴别诊断
需要与其他类型的肝肿瘤(如肝细胞癌)进行鉴 别。
医生会根据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
2024年肝血管瘤课件.
2024年肝血管瘤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医学影像学》第6章“腹部影像学”,具体内容为第3节“肝血管瘤的影像诊断”。
详细内容包括肝血管瘤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诊断要点。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肝血管瘤的定义、分类及临床表现;2. 了解肝血管瘤的影像学特征,学会分析影像学资料;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肝血管瘤进行初步诊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肝血管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要点。
教学重点:肝血管瘤的分类、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诊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肝血管瘤影像学病例、视频播放设备;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位患者的病例,引发学生对肝血管瘤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2. 理论讲解:a. 肝血管瘤的定义、分类及临床表现;b. 肝血管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要点;3. 实践操作:a. 观看肝血管瘤的影像学病例,让学生分析病例特点;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肝血管瘤的诊断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道肝血管瘤的诊断题目;六、板书设计1. 肝血管瘤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2. 肝血管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要点;3. 诊断题目及答案。
七、作业设计病例:患者,男,45岁。
近期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部隐痛。
查体:肝脏轻度肿大,质软,边缘光滑。
彩超检查:肝脏实质回声不均,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高回声结节,边界清晰。
答案:根据病例描述,考虑诊断为肝血管瘤。
理由如下:a. 患者右上腹部隐痛,肝脏轻度肿大,质软,边缘光滑,符合肝血管瘤的临床表现;b. 彩超检查显示肝脏实质回声不均,多个高回声结节,边界清晰,符合肝血管瘤的影像学特征。
2. 作业要求:请结合所学知识,详细分析病例,给出诊断及理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清晰易懂,学生是否掌握了肝血管瘤的诊断要点;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腹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提高诊断能力。
肝血管瘤讲解ppt课件
危害性
肝脏血管瘤遏制了肝脏的健康功能,
弱化了健康肝脏生成的先天基础, 使肝功能逐渐出现异常。
20
肝脏功能 肝血管瘤损害了肝脏的代谢作用。肝脏是人体 内最活跃的代谢器官,几乎参与体内全部物质 代谢过程,对维持生命十分重要。肝的代谢功 能一但发生紊乱,整个机体将受到很大影响, 肝脏的代谢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糖代谢, 二是脂类代谢, 三是蛋白代谢, 四是维生素和激素代谢,
22
肝血管瘤会癌变吗?
血管瘤在正常人群中发病率为 0.5%~7%., 部分肝癌患者因在影像学上表现类似 血管瘤而被误诊为血管瘤 血管瘤是不会癌变的。 因此,在诊断 血管瘤时要慎重,
23
外科治疗肝血管瘤 应考虑到血管瘤在肝内的位置,与肝表面的距 离,血管瘤露出肝表面部分的大小, 血管瘤自 身增长的速度、症状, 甚至包括病人的年龄、生 活环境与工作职业条件等。 目前肝血管瘤的外科治疗方法较多,包括肝切 除术、肝血管瘤剥离术、血管瘤缝扎术、肝动脉 结扎或栓塞术、介入治疗等。在选择手术方法时 要根据血管瘤的不同情况而定。
8
诊断依据
影像学检查(如B超、CT及MRI)是目 前诊断肝血管瘤的主要途径。 x线平片检查无多大的意义,只有巨型 肝血管瘤才会显示右膈肌抬高,消化 道气体受压改变,而且无特异性,当 肿瘤出现钙化时才会考虑到肝血管瘤 的可能。
9
诊断依据 B超 显示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首选 方法。 可检出直径>2cm的肝血管瘤。瘤体直 径多<5cm, 有时肝癌也可有类似图像,因此需做 其他影像学检查加以鉴别。
10
诊断依据
CT平扫下肝血管瘤表现为圆形或卵
圆形低密度灶,可多发或单发。绝 大多数密度均匀,边界清楚, CT增强造影对肝血管瘤的定性有很 大的帮助。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讲座)ppt模板
A,平扫右肝下叶边 缘5cm圆形外生性肿 块,不均匀低密度 B,动脉期肿瘤不均 匀强化
A
B
C,切除标本显示:
1,广泛出血(空箭),
2,胞浆内含大量脂肪的细胞
聚集区(直箭)
C
肝腺瘤--鉴别诊断
肝腺瘤:钙化和 血管期显著强化
A
A,CT平扫;B,
B
CT门脉期;C,
MR动脉期
C
肝腺瘤--鉴别诊断
肝腺瘤:包膜 T2
fatty liver
不典型肝血管瘤--鉴别诊断
hypoattenuating hemangioma from hypo-dense to isodense. A, plain scan. B, arterial phase. C, 41 seconds later. D, 3 minutes 39 seconds later . E, 6 minutes 55 seconds
3,腺瘤:T1多为高信号,T2亦为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增 强表现与FNH类似,但可见包膜。
鉴别诊断
4,转移瘤:注意,T2像可见肿瘤中央坏死-高信号“靶征”和肿瘤周围水肿—高信号 “环征”,与低信号肝癌假包膜不同。 5,肝内胆管细胞癌:见讲义。 6,肝肉瘤:见讲义。 7,肝淋巴瘤:见讲义。
典型肝血管瘤--鉴别诊断
血管期
延迟期
FNH--鉴别诊断
局灶性结节增生诊断原则
1,T1为等-低信号,均匀,中央可有更低信号 瘢痕区; 2,T2为稍高或等信号,中央瘢痕更高信号;3, 增强早期显著均匀强化,中晚期呈稍高—等信 号,中央瘢痕无强化或延迟强化。 4,部分病例没有中央瘢痕,仅见线样分隔。
肝腺瘤--鉴别诊断
临床上好发育龄女性,与口服避孕 药有关;肿瘤细胞胞浆内含大量脂 质和糖原;CT和MR表现与FNH极为相 似,但易发生出血,没有中央瘢痕 和包膜。如果没有包膜,则与没有 中央瘢痕的FNH鉴别困难。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
肿块型肝癌伴假包膜— 外周水肿
肿瘤边界清楚,有中央斑片坏死,肿瘤实 性部分显著强化;假包膜在平扫呈线样低 密度,增强后在线样低密度(弯箭)外侧 可见稍低密度水肿带(直箭)。
小肝癌伴假包膜— 不完整,MR优于CT
CT增强实质期未显示假包膜,MR增 强后病变内侧见不完整假包膜,呈 弧线状强化(箭)
结节型肝癌伴假包膜—T1 强化优于T2
FNH--鉴别诊断 女,24岁
CT平扫等密度,动脉期显著强化,内有线样分隔,静脉及延迟期等密度,无包膜
分隔
平扫
A期
V期
D期
FNH--鉴别诊断 女,24岁
MR平扫T1等低信号,T2不 均匀线状高信号,边界不 清,无包膜,无中央瘢痕
T1
TruT2
TseT2
FNH--鉴别诊断
女,24岁
MR平扫等低信号,动脉期显著强化,内有线样分隔,静脉及延迟期略高或等信号, 无包膜
可能的原因: 1、病变内出血 2、脂肪变性,是肝癌的病理特征之一; FNH、再生结节及腺瘤罕见 3、病变内铜含量增多,高信号常见 4、肿瘤的分化程度:分化好,信号高 5、肝背景信号:肝充血、肝实质铁质沉 着增多,肝信号减低
肝癌脂肪变性
同相T1梯度回波, 肝癌稍低信号
反相T1梯度回波,部 分肝癌病变信号下降
肝内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
肿块型
(a)动脉期:肿块大部呈低 密度,周边环状增强,周 围可见扩张的肝内胆管 (箭)
(b)门脉期:向肿块中央强 化,低密度区范围变小, 动脉期的环状增强密度减 低
(c)病理标本显示肿块呈分 叶状,黄白色,无包膜; 附近胆管壁显著增厚(胆 管周围纤维化)(箭)
肝内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 胆管内型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T2信号。 • 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中央瘢痕无强化。 • 门脉期及实质期:等、稍高密度(信号),中央瘢痕延迟强化。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诊 断与鉴别诊断
概述
• 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 男女比例约1:2-5;30-60岁多见。 • 生长缓慢,病程长达数年以上。 • 大多数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病灶变大压迫临近脏器或出血破裂症状。 • 由肝动脉供血;引流静脉有门静脉和肝静脉周围支。
组织病理
• 瘤体外观呈紫红色,质地柔软,可压陷,一般无包膜。 • 光镜下见血管瘤是由大小不等血窦和纤维间隔组成,血窦腔内衬单层扁平内皮
细胞,腔内充满血液。 • 电镜观察瘤周血窦内皮细胞形态变化很大,可呈扁平状、立方状、柱状、三角状
,或成簇排列,有的甚至增生成团状。瘤中内皮细胞 间联结缺如 ,细胞脱落、肿胀 。所有内皮细胞均有丰富的吞饮小泡,胞浆中有多量微丝,核大、染色质浓染、 细胞器丰富。有时脱落内皮细胞有核固缩。
病理特点
• 从超微结构观察中发现,部分靠近瘤周的血管瘤内皮细胞呈立方状、簇状 ,甚或呈团状分布 ,内 皮细胞肥大 ,吞饮小泡增多,这种病理表现某种程度上符合肿瘤或创伤修复时小血管再生的模 式,局部呈增生状,这有可能解释血管瘤增大的原因。
• 胶原纤维的大量增生,使得血管瘤的自发破裂极为罕见。 •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增生、纤维化、萎缩的机理,研究表明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
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β 是关系密切的。并且雌激素的 影响、胶原酶的活性及胶原蛋白的分型亦应进一步研究。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课件
学习交流PPT
23
不典型肝血管瘤--鉴别诊断
hyperattenuating hemangioma from hyper- to iso. A, plain scan. B, arterial phase. C, 80 seconds later. D, 5 minutes later
2,局灶性结节增生:T1为等-低信号,均匀,中央 可有更低信号瘢痕区;T2为稍高或等信号,中央瘢 痕更高信号;增强早期显著均匀强化,中晚期呈稍 高—等信号,中央瘢痕无强化或延迟强化。
3,腺瘤:T1多为高信号,T2亦为高信号,信号不 均匀,增强表现与FNH类似,但可见包膜。
学习交流PPT
18
鉴别诊断
浆细胞瘤
畸胎瘤
恶性畸胎瘤
转移性 肝肿瘤
胃、肺、胆、胰、结肠、 卵巢、子宫、乳腺等的癌 瘤转移至肝
瘤样疾病
肝囊肿 结节性肝细胞增生 炎性假瘤
学习交流PPT
2
原发性肝癌
病理组织学分: 1,肝细胞性肝癌 2,胆管细胞性肝癌 3,混合癌(肝细胞和胆管细胞)
学习交流PPT
3
肝细胞癌
病理分型
1,弥漫型 病灶呈浸润性生长,弥散分布;无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学习交流PPT
1
肝脏肿瘤的分类
良性
恶性
原
上皮性肿瘤
肝细胞腺瘤 胆管腺瘤
发
囊腺瘤
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 肝母细胞瘤、鳞状细胞癌 腺鳞癌、囊腺癌、类癌
性
错构瘤
肝
肿
间叶组织肿瘤 肝血管瘤 血管内皮细胞瘤
血管内皮细胞肉瘤 纤维组织细胞肉瘤
瘤
淋巴管瘤
平滑肌肉瘤
脂肪瘤
骨肉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脏血管瘤影像诊断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肝脏血管瘤
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表现为暗红、 蓝紫色囊样隆起。分叶或结节状,柔软,可压缩, 多数与邻近组织分界清楚。
中年女性多见,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6倍。多次 妊娠妇女的血管瘤发病率高。
肝血管瘤的危害性
随着瘤体增大,临床症状及体征逐渐明显; 损害肝脏的代谢作用,逐渐出现肝功能异常; 肝血管瘤偶可或因挤压等诱发破裂并出现腹腔积
血,危及生命; ★如果瘤体直径小于4cm,无临床症状,且动
态观察其静止不发展,定期复查即可,否则应予 治疗。
超声
可检出直径>2cm的肝血管瘤。 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占位伴有后方不甚
明显的回声增强效应。 大多数小血管瘤(<5cm)为强回声。 较大的血管瘤(>5cm)则表现为内部高低混杂回声,
边界不整,形状不一,此为瘤内有纤维性变、血 栓形成或坏死所致。
典型的血管瘤的超声表现 强回声肝脏使得病变表现 为低回声,注意声像图提高
肝动脉造影
供血动脉增粗,大肿瘤周围血管受压移位(抱球 状)。
典型的血管瘤各时相密度与血池一致
肝血管瘤MRI表现
MRI是一种敏感而特异的检测血管瘤的方法,尤其对于小 的病灶。
T1WI为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边缘锐利,且随 回波时间延长信号强度增加。
血窦及血窦内充满缓慢流动的血液形成MRI特征性表现: “灯泡征”。
海绵状血管瘤T2值比肝癌高,比囊肿低。 Gd-DTPA增强后T1WI动态扫描,表现同CT。
肝血管瘤介入治疗
血管瘤介入术后
李兆荣,女,65岁。上腹部胀痛不适。5年 前肝血管瘤血管结扎治疗。
血管瘤介入术后
男,48岁。两年前因“肝区不适3月。CT及 MR示肝血管瘤,行介入术”,现腰部不适, 复查肝部。
不典型肝脏血管瘤影像诊断
肝纤维性(硬化性)血管瘤
直径小于2公分的血管瘤的强化表现是很复杂的:部分病 灶早期强化,从边缘开始;部分病灶中心强化;部分中心 与边缘同时强化;部分强化不明显,低于正常肝实质,延 时有较强的强化充填;
经皮肝穿为禁忌。AFP不升高。
分类
海绵状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无恶 变潜能。其切面呈蜂窝状、充满血液、镜检显示 大小不等囊状血窦、其内充满红细胞,时有血栓 形成,血窦之间有纤维组织隔,纤维隔内见有小 血管及小胆管,偶见被压缩之肝细胞索。纤维隔 及血窦内的血栓可见钙化或静脉石。偶尔肿瘤内 血栓形成,出现钙化;较大肿瘤可出现坏死囊变。
临床表现
小血管瘤多无明显症状及体征,较大血管瘤或近 包膜可有肝区胀痛 ,右上腹可触及包块,肝大。
4厘米以上者约40%伴腹部不适,有食欲不振、消 化不良等症状。肝血管瘤内可有纤维组织、机化 血栓,可因反复血栓形成而导致肿瘤肿胀、引起 肝包膜牵拉胀痛。
肝血管瘤偶可或因挤压等诱发破裂并出现腹腔积 血。
非手术治疗:放射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 动脉导管介入治疗:采取股动脉插管注射硬化剂,阻止肝
部血管瘤瘤体生长,使其逐渐坏死,达到治疗目的。 经皮穿刺微创介入治疗:在高频彩超三维可视下,通过介
入针使药物直达体内血管瘤中心病灶,准确率、有效率高, 愈合快,不复发。
肝动脉插管硬化剂介入治疗
肝血管瘤介入治疗
个别始终无强化,此类血管瘤,往往管壁很厚,管腔很小, 造影剂难以进入,病理报告为厚壁型血管瘤,或者病灶血 管管腔间隙基本为纤维组织或基质充填,造影剂不能进入, 病例报告为纤维性血管瘤。
平扫 增强门脉期
增强动脉期 增强延时8分钟
巨大肝血管瘤合并中央纤维疤痕
直径大于5CM为巨大 病灶。 平扫CT见中央更低密 度区,延迟中央疤痕 区不强化,MRI周边 点样强化,T2WI显示 中央高亮信号。
动脉相出现“树上挂果征”:肿瘤边缘斑点、棉 团状显影。
静脉期肿瘤显影向中央扩散,肿瘤染色。 肿瘤染色持续时间长:“早出晚归”。
肝血管瘤CT表现
早期(动脉期)病变边缘显著均匀强化或呈结节 状或“岛屿状”,密度与邻近腹主动脉相近。随 时间延长,增强范围向病变中央推近。
实质期及延时扫描病变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平 扫时病变内更低密度无变化)。
CT增强扫描是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的重要方法, 具有特征性表现:“早出晚归”,诊断正确率可 在90%以上。
CT表现特征
CT显示血管瘤为境界清晰的肿块,平扫及强化密 度与血管一致。
增强表现为在边缘一个或多个斑点样连续强化开 始。所有强化部分必须与血池密度一致,即动脉 期强化密度与主动脉相同,门脉期增强密度与门 静脉一致,延迟期时密度也与血管一致,最后大 部分的血管瘤完全填充。
肝脏血管瘤
动脉期边缘强化,门静 脉后期及延迟扫描对比 剂逐渐向中心强化,延 迟期病变消失。
肝血管瘤(女,40岁。肝区不适3月)
肝血管瘤(女,40岁。肝区不适3月)Βιβλιοθήκη 肝血管瘤(胰腺炎复查CT)
肝血管瘤(男,34岁。体检发现肝占位)
“两快一慢”技术、“早出晚归”特征
典型表现出现在动脉早期,即注药后20~30秒。因 此强调正确的检查技术:“两快一慢”,即快速、 团状注射造影剂,快速扫描,适时延时扫描。否 则,因未见到特征性表现易造成误诊或漏诊。
分类
硬化性血管瘤:其血管腔闭合,纤维间隔组织较 多呈退行性改变。
血管内皮细胞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跃,易致恶 性变。
肝毛细血管瘤:血管腔窄,纤维间隔组织多。
发病机制
目前肝血管瘤的病理发生机制尚不清楚,现有两 种不同的认识。其一认为是血管畸形, 其增长是 由于血窦在血流作用下的扩张。其二认为肝血管 瘤是真性肿瘤,其增长是由于新血管组织的形成。
肝血管瘤 男,53岁
T1WI
DWI T2WI
同上病例 增强扫描
肝脏血管瘤(男,45岁)
肝脏血管瘤(女,37岁)
放射性核素显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SPECT)肝血流,血池 显像方法对肝血管瘤的诊断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 感性,是诊断本病的最佳方法。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肝血管瘤切除或肝叶切除术;肝动脉结扎术; 术中冷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