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伟老师课件(语文)
2016届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件:第19课《向沙漠进军》(共43张)讲解
![2016届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件:第19课《向沙漠进军》(共43张)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526294ac5acfa1c7ab00cc05.png)
“阵地战”示意图
防护林的作用(图一)
减小70%--80%
距离林木高度的20倍的地方
防护林的作用(图二)
不要超过林木高 度的20倍
不要超过林木高 度的20倍
抵御风沙进攻的方法是植树种草
在沙丘上种植草皮和灌木,可以很好地固定沙丘。
距 地 表 面 厘 米
湿沙层 含水量达到2%
40
被动抵御:培植防护林,培植草皮,
• 说明事物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所谓特征是一 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标志。
•
一般来说,从形状、性质、方位、构造、类
别、功能等方面进行说明的文章,其说明对象是
事物;从概念、原理、成因、规律、联系等方面
进行说明的文章,其说明对象就是事理。
•
“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
1、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 (具体如:近→远、前→后、左→右、南→北、低→高、 上→下、内→外、东西南北中、四周→中央……)
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尤其介绍建筑 物的结构。
3.逻辑顺序:依据事物之间或某一事物各部分之间的逻辑 关系来说明。 (包括:主要→次要、现象→本质、浅→深、概括→具体、 一般→个别、特点→用途、原因→结果、结果→原因等)
第3段:我国陕西榆林地区古代是天然草原区, 如今榆林地区关外30公里都变成沙漠了。 第4段:沙漠逞强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风和沙。 第5段: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和培 植草皮。
第6段:抵御沙丘进攻的方法是植树种草。 第7段: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
第8段:只要能充分利用这些水源,我们向 沙漠进军不但有收复失地的把握,而且能在 沙漠里开辟出若干绿洲来。 第9段:我国在治理沙漠方面已经取得了若 干成绩。 第10段: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保护了农田, 开辟了绿洲,而且对交通线路也起了防护作 用。 第11段:风可以为人类造福。 第12段:沙漠地区,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 第13段:只要正确地认识沙漠的危害,找出 对付它的办法,沙漠是有可能治理的。
张学伟:《古诗教学》
![张学伟:《古诗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e1b3b9e7910ef12d2af9e74e.png)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景转情)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别董大》 高适(否定,感叹)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祈使句、否定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2句写景,3、4句抒情。】
古诗教学漫谈
江苏丹阳实验小学 张学伟
一个话题——古诗教学和课文(白话 文)教学的异同。 两个观点—— 1、提倡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2、古诗文和现代文的解读和教学操 作大同小异。
一、古诗教学和课文教学的不同 (一)字音问题: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斜读音是“xia”。《山行》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衰读音是“cui”。《回乡偶书》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回读音是“huai” 《望天门山》
有写睡觉的——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有写寻人启示的——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还有拍马屁——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有写吹牛的—— 千金散尽还复来,天生我材必有用。 【还有写下雨下雪,荷花梅花,送别思念,生 活细节,不胜枚举。】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咏冬诗 陆游《卜算子· 咏梅》 【苦、香——孤独的坚守】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 》 【俏、笑——逆境中的抗争】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21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21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0254e5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7b.png)
类比论证
• 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 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 根据……
• 类比论证。用国难时的消息,来类比做学问所依靠的事实 和证据,都可能不一定正确的道理,引出下文的怀疑论题。
环节三:品语言之美
本文逻辑严密,语言准确。你能否找出体现议论文语言准确、 严密的词句?
段意归纳,层次探究
分论点一:
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 必须步骤(3-5段)
第4段:对于传说要有怀疑精神 第5段:对于书本知识要有怀疑
精神
分论点二:
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 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6段)
第6段: 正面:论述“怀疑”的作用 反面:揭示“墨守”的害处
怀疑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它对做学问有什么重要意义?
消极方面 (初级阶段)
积极方面 (高级阶段)
现成学问
未来学问
吸取
创造
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些分论点?分论点 之间什么关系?细读课文,画出承上启下的关键语句。
中心论点: 学则须疑(1-2段)
分论点一:
递进
分论点二:
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
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
必须步骤(3-5段)
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6段)
句》…… • 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他的哲学就建设在对于
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
• 举例论证,举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法国哲学家笛 卡儿的事例做论据,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 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个分论点,也很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
• 第五段
• 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 道理论证。引用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名言, 论证对待书或学问必须要有怀疑精神,使论证更具 有说服力。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799552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e.png)
7. 开头两段引用名言,有什么作用?(4分)【论证方法的作用】 __①__提__出__中__心__论__点__,__并__充__当__道__理__论__据__,__有__力__论__证__了__“__治__学__要__有__怀__疑__精___ __神__”__的__中__心__论__点__,__具__有__说__服__力__;__②__使__开__头__显__得__与__众__不__同__,__激__发__读__者___ __阅__读__兴__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B)
语言大师王力强调说:“如果墨守师说,学术就没有发展了。”
只有在求实、求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学术才不会被时间和真相打败
而不攻自破。所以,只有摒弃流俗、淡泊名利、专注于自己的梦想,
才能把握好学术乃至人生的方向。不盲从,求真理,不负此生!
A.墨守
B.不攻自破
【解析】本题考查思维的多角度。可以从问号组成的楼梯角度分析, 也可以从人上楼梯的过程分析,还可从爬上楼梯的结果三个角度分 析寓意。
课内精读
①“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③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 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 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 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视察。 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 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题上的深度对峙造成的。(删去“的根本原因”或“ 造成的”)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7课《怀疑与学问》课件鲁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7课《怀疑与学问》课件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b6d371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00.png)
康德认为,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不能 认识绝对的真理,因此我们必须对于所 有的知识和观念保持批判的态度。
康德的批判哲学中的怀疑精神对于现代哲学 和认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人类对 于知识和真理的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追求。
他主张通过批判哲学的方法,审视和 验证所有的知识和观念,以达到更加 可靠和确定的知识。
笛卡尔的普遍怀疑论
笛卡尔认为,为了获得真正的知 识,我们必须从彻底怀疑开始, 怀疑一切未经证实的知识和观念。
他主张通过理性思考和科学方法, 重新审查和验证所有的知识和观 念,以达到不容怀疑的确定性。
笛卡尔的普遍怀疑论对于现代哲 学和科学思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推动了人类对于知识和真理的不
懈追求。
休谟的经验主义怀疑论
确认信息来源
在接收信息时,首先确认信息的来源是否可靠和 权威。
核实信息内容
对于未经核实的信息,不要轻易相信和传播,而 是要通过其他渠道进行核实。
保持冷静和理性
在面对谣言和虚假信息时,保持冷静和理性的态 度,不被情绪左右,避免盲目跟风。
06 课堂互动环节
小组讨论
01
经历一
对历史事件真实性的怀疑。在小组中分享自己曾经对某个历史事件的描
学术研究中如何保持怀疑精神
保持开放心态
在学术研究中,应始终保 持开放的心态,接受不同 的观点和理论。
批判性思维
运用批判性思维对研究问 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不盲目接受现有结论。
实证精神
坚持实证精神,通过实验 和观察来验证假设和理论, 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 性。
实例分析:怀疑精神在学术领域的应用
他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在历史学、民俗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其 代表作品包括《古史辨》、《当代中国史学》、《顾颉刚古史论文集》 等。
走进课堂的心得体会
![走进课堂的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a51b71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6e.png)
走进课堂的心得体会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
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走进课堂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走进课堂的心得体会1两天的高效课堂公益培训,我们的共同感受就是心灵震撼,实施新课改、打造高效课堂是大势所趋、燃眉之急,只有进行课改,才能真正建立起变更学生生命状态的“新课堂”,才能真正解放学生、发展学生。
培训中,各位专家传递了几个信息:1、课改不是改技术、改方法,而是改人、改观念。
2、课改并非课堂的创新,而是一种回来,回到正常的教化规律上来。
3、课改是以人为本,以学为中心,老师的作用是点燃、唤醒、激励、服务。
4、课改是从油锅里捞孩子,是挽救与放生。
5、高效课堂必需让学生主动参加、全员参加、亲身经验。
6、高效课堂的构建须要师生的民主同等,而同等是民主的前提,老师学会换位思索,同等对待学生是导学案设计的核心理念。
7、课改的目的是利用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做好进入现实社会的一切打算。
对于本次培训,我有如下感受:一、课堂改革势在必行。
中国传统教化是以教为中心,以限制学生、满意老师的表演欲望为主,忽视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建力,消弱了学生主动参加的主动性,降低了学生学的实力,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而新课改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主动参加度为主,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全方位培育学生的实力,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所以说,课改是对学生的挽救与放生,是在解放学生的过程中自我练就实力,是为学生一生的发展谋求资本,是势在必行的一项工程。
二、更新观念,拉近师生距离,建立民主的课堂气氛。
高效课堂中,老师必需正确相识师生关系,真正放下架子走近学生,成为学生同等的合作者。
合作意味着参加,意味着一种师生之间的共同体验,从而可以使学生生成新的学问和技能。
因此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5单元第19课《登勃朗峰》教学课件(人教部编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5单元第19课《登勃朗峰》教学课件(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2a5f39cfaf45b307e9719720.png)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独踞( jù ) 纤指( xiān ) 皑皑( ái )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路 才 成 元 状
路 才 成 元 状
路 才 成 元 状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勃朗峰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路 才 成 元 状 路 才 成 元 状
路 才 成 元 状
路 才 成 元 状
路 才 成 元 状 路 才 成 元 状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路 才 成 元 状
路 才 成 元 状 路 才 成 元 状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路 才 成 元 状
路 才 成 元 状 路 才 成 元 状
瞬息万变:形容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变化多而快。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 元 成 才 路
状元成才路
状 元 成 才 路
状元成才路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要学会读书》课件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要学会读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d6044e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e.png)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了阐释。
•
文章论证层次
• 1.全文围绕“要学会读书”这一观点从两个方面进行论 述,即:首先阐述要学会读书(第1段);再阐述怎样学 会读书(第2—4段)。
• 2.课文以设问的形式提出要学会读书这一问题,接着从 两个方面进行阐述:(1)学会读书并不简单。(2)学会 读书保证我们将来能够永远不断地提高。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2年4月上午10时56分22.4.1210:56April 12, 2022
•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 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2022年4月12日星期二10时56分26秒10: 56:2612 April 2022
再读文章,品味语言
• 体会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 (1)文中一些关联词语显示了论述的不断
深入,显示了逻辑性。 • (2)文中一些虚词使用准确,使语句表义
严密。 • (3)文中一些比喻的说法既通俗又易懂。 • (4)体会文中联系上下文的词语的表达作
用。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 1.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说你对“我们只有 了解结论是怎样得来的,才能真正懂得结 论”的理解。
• 2.结合文义,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青年 学生读书要学会消化”这一道理。
• 3.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 • 4.学好读书不但保证我们在校学习好,而
且保证我们将来能够永远不断地提高。
•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2022年4月12日星期二上午10时56分26秒10:56:2622. 4.12
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30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30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23a833e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b.png)
⑥读书易,思索难,两者缺一,便都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学习了本文后,相信你对怀疑精神在学习研究方面的重要性又有 了新的认识,请你以《读书贵有疑》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顾颉刚先生的《怀疑与学问》,看看他是
如何论述怀疑精神的。
检查预习 字音字形
程颐( yí )
虚妄(wànɡ)
步骤( zhòu)
懒惰( duò )
停滞( zhì )
词语解释 腐草为萤:语出《礼记·月令》。意思是腐草化为萤火虫。 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流俗: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பைடு நூலகம்
做学问的人首先
中心论点: 要学会怀疑。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学习的时候,对于应该怀疑 的地方却不怀疑,就等于没有 学,学习必须要有怀疑的精神。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什么是怀疑精神?
做学问要有怀疑精神
作者所说的怀疑精神指的是对于传说的话,都要经过“怀疑”“思索
”“辨别”三步,这样就不会盲从和迷信,这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
正反对比论证: 使观点更深刻、 更全面、更有说 服力。
道理论证:引用 名言,使论证更 有说服力。
3、作者是怎样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 基本条件”的,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事实论据 戴震读朱子《大学章句》的典故
反:对于别人……不能做学问
正:只有常常……学问才会进步
道理论据
笛卡尔也说:“我怀疑,所以我 存在。”
思考探究
(2022湖南衡阳)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B.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C.A项打名开言科论学述大的门是的按钥时匙复,习无对疑于是学一习个的问重号要。性—,—不李能四支光持“治 学必D.须提有出怀一疑个精问神题”往这往一比观解点决。一其个他问三题项更均重可要支。持—这—一爱观因点斯。坦故选 A项。
循叙事之“径”走实践之“路”———四上《爬天都峰》教学及点评
![循叙事之“径”走实践之“路”———四上《爬天都峰》教学及点评](https://img.taocdn.com/s3/m/5e847defa8114431b80dd87b.png)
循叙事之“径”走实践之“路”———四上《爬天都峰》教学及点评作者:张学伟,吴忠豪来源:《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9年第10期执教/张学伟点评/吴忠豪一、破题:小小题目有秘密1.看课题。
师:同学们,学习语文有两种能力特别重要,一种能力叫朗读,考查的是你对文章语言的感受能力;另一种能力叫发现,考查你的思考能力。
我听说咱们班同学朗读和思考都很厉害,对不对?生:对!师:我们的发现,从题目开始。
通过《爬天都峰》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生:我觉得它主要写了作者去天都峰爬山的事。
师:也就是说,我们看课题知道了——课文是讲爬天都峰这件事情的。
2.抓题眼。
师: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发现。
再看题目——这件事情发生的地点是哪里?生:天都峰!师:这件事情主要写他——生: 爬!师:你们看,像这样,“爬”加上“天都峰”,把事件和地点合到一起就组成了一个题目。
假如我们游览北京的故宫,就可以起一个题目叫——生:游故宫。
师:假如我们登山东的泰山,可以用个题目叫——生:登泰山。
……师:这里有一个题目,我一直都搞不懂。
(出示《望湖楼醉书》)师:这首诗写的是什么?生:作者那天在望湖楼喝醉了。
看到了西湖的美景,写下了一首诗,所以叫《望湖楼醉书》。
师:对了。
你们看,地点加上事件,也组成一个题目。
【点评:根据题目预测课文内容,训练的是预测能力。
教师以课题为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认识写这类作文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命题。
于是学生举出了游故宫、登泰山等等一系列题目,这是一种命题能力的训练。
这种顺手牵羊式的开头,花费时间很少,可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含量也很高。
看似很随意,但反映出教师的语文功力和精心设计。
】二、理序:记事三步须牢记1.回顾《麻雀》的内容脉络。
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麻雀》这篇课文。
张老师这里有个提示——生:事情的起因是刚出生的小麻雀坠了地;经过是猎狗慢慢逼近,老麻雀以死相救;结果是猎狗被吓得往后退。
师:一件事情,开头的这一部分是——生:起因。
羚羊木雕PPT课件157 人教版 (共27张PPT)
![羚羊木雕PPT课件157 人教版 (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73900a7e53a580216fcfe4e.png)
细水长流
世界上许多名人都对朋友
及友谊作出了许多精辟的 叙述。请找出5句以上,
积累起来!
26
谢谢光临指导!
2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6.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 47.成功不是靠梦想和希望,而是靠努力和实践. 48.只有在天空最暗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 49.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50.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5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5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53.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是让自己获得更好成功的优良习惯。 54.垃圾桶哲学:别人不要做的事,我拣来做! 55.不一定要做最大的,但要做最好的. 56.死的方式由上帝决定,活的方式由自己决定! 57.成功是动词,不是名词! 28、年轻是我们拼搏的筹码,不是供我们挥霍的资本。 59、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 60、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61、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篇》 62、孩子:请高看自己一眼,你是最棒的! 63、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64、活鱼会逆水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65、怕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苦的人苦一阵子。 66、有价值的人不是看你能摆平多少人,而是看你能帮助多少人。 67、不可能的事是想出来的,可能的事是做出来的。 68、找不到路不是没有路,路在脚下。 69、幸福源自积德,福报来自行善。 70、盲目的恋爱以微笑开始,以泪滴告终。 71、真正值钱的是分文不用的甜甜的微笑。 72、前面是堵墙,用微笑面对,就变成一座桥。 73、自尊,伟大的人格力量;自爱,维护名誉的金盾。 74、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75、懂得回报爱,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76、读懂责任,读懂使命,读懂感恩方为懂事。 77、不要只会吃奶,要学会吃干粮,尤其是粗茶淡饭。 78、技艺创造价值,本领改变命运。 79、凭本领潇洒就业,靠技艺稳拿高薪。 80、为寻找出路走进校门,为创造生活奔向社会。 81、我不是来龙飞享福的,但,我是为幸福而来龙飞的! 82、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83、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 84、不想当老板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85、志存高远虽励志,脚踏实地才是金。 86、时刻牢记父母的血汗钱来自不易,永远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需要报答。 87、讲孝道读经典培养好人,传知识授技艺打造能人。 88、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89、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90、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18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18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689e2b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7.png)
1.通读全文,说出怀疑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2.结合具体语段,通过分析论证方法,把握论证结构,品析语言特点,说出议论 文逻辑的严密和结构的严谨性。 3.结合材料,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段,简明、清晰、严谨的表达自己对中华体 育精神的思考。
整体设计思路
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拓展
教材课文《怀疑与学问》 主题丛书《贵在独创》
评价维度
评价标准
优秀
合格
理解怀疑精神; 明确文章观点。
运用议论文相关知识进行阅读, 说出文章怀疑精神的内涵,以及 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找出论点 和分论点
• 学习活动: • 1.通读全文,运用所学的议论文相关知识,初步找出文章的论点、论据
和论证方法。 • 2.说出怀疑精神的内涵和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明确文章的观点。 • 3.组内交流并选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根据小组汇报展示情况进行组间
议论文阅读价值的独特性:
“怀疑”与“学问”的关系,提出了“学贵有疑”
提高思想认识能力,对生活现 这一论点。学习本文,要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重
象、社会问题,具有独立思考和分 要意义;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把握议论文严密的
析鉴别能力;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论证结构;结合具体语段体会本文逻辑严密、语言
如归纳、概括、分析、综合、比较、 准确的特点。
板块三:品味语言,逻辑表达(针对目标2、3)
评价任务:品析议论文语言表达的严谨性,简明、准确、严谨表达。 学习活动:
1.再读文本,选择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语句,品味本篇议论文的语言特点,组 内交流。
2.结合“积累拓展”三进行增删移换的品读练习,加深感悟理解,增强语感。 3.结合材料,联系生活,以“中华体育精神”为话题,学生自由发言,或采 用实例或者是自己阐释“中华体育精神”的重要性,进行拓展性练习,提升自 身的论证和逻辑表达能力,为辩论赛做好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语文活动(以听说读写的手段解决字词句篇 的问题) (一) 选文定位 种子 例子 引子 材料 (二)语文活动的特点 1、语文【a、围绕语言学习展开活动; b、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非语文《愚公》《荷花淀》《国宝》《地坛》 语文《春》《相信未来》《晋祠》《看云》 《钱学森》《太阳》《海伦》《企鹅》 《卢沟狮子》 《天净沙 秋思》 有效的“非语文”活动: 简笔画:《锄禾》《孔乙己》(走) 《吝啬鬼》《沁园春 雪》
【当你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素养,当你的眼里看到的是文本呈 现的语言规律,当你心里想的是如何组 织语言学习活动,当你真正把课文当成 一个例子一个凭借的时候,你会豁然开 朗,你会把内容放下,进入自由王国。】
2、动:体现学习的过程:把教材资源,课后问题, 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的活动和过程。 五动——动耳、动眼、动口、动手、动脑 3、活:(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群体性:(平民语文,面向中下) 【概括、改写、听写、批注等许多形式】 《景阳冈》《松鼠》《皇帝的新装》 《半截蜡烛》——导戏、演戏、续戏、评戏 交互性:《曼谷的小象》《西门豹》 层次性: 《完璧归赵》 《孔乙己》《中彩那天》《乡愁》《黔之驴》 《父与子》《找羽毛球》《画风》《黄鹤楼》 《阿房宫》《童第周》《闻官军》《水》 中庸 过程 共生 一个理念: 语文教学是以语言学习为核心, 以语文活动为主体,提升语文素养。 一个做法: 一个点,一条线,层层推进。
一、阅读教学的现状 1、高位化 2、贵族化 【教平民语文,做家常便饭】 3、形式化【例如:结尾说教】 分组合作形式化、 课堂阅读形式化 多元汇报形式化、 教学模式时髦化(翻转、慕课Cop) 4、低位化 (问答式、走进式、一键式、练习式)
(三)语文活动的设计的途径 1、听:有选择有思考地听(听写10分钟): 【听比记重要,想比听重要,说比想重要】
2、说:按要求有质量的说 【概括说、具体说、评议说、对话说】
3、读:有目的从从容容的读 4、写:多角度形式多样的写
(四)语用活动设计的策略 1、补白:《镇定女主人》《母亲的鼓励》 2、综述:《爸爸的老师》 《可贵的沉默》 3、扩点:《哪吒》《话题说话》 4、迁移:《祖父园子》《白鹅》《桂花雨》 《匆匆》《穷人》《目送》《早》《一夜工作》 5、变序:《恐龙》 6、变体:《左公柳》《卢沟》《金字塔》 7、变视角:《最大麦穗》 8、整合:《诺贝尔、天火之谜》 《李时珍、徐悲鸿》《登山、放飞蜻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