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读书笔记《生活化是幼儿园课程的根本特性》
《生活化的幼儿园教育》读后感悟
《生活化的幼儿园教育》读后感悟示例文章篇一:《读〈生活化的幼儿园教育〉有感》哇,读完《生活化的幼儿园教育》这本书,我心里就像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小糖果,甜滋滋的,又感觉像打开了一个装满宝藏的盒子,里面全是新奇又好玩的东西呢。
这本书里讲的幼儿园教育啊,和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我原本以为幼儿园就是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唱唱歌、跳跳舞的地方。
可这本书告诉我,幼儿园的教育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小朋友认识生活这个大世界的大门。
比如说,书里提到老师会带着小朋友们去认识幼儿园里的花花草草。
这让我想起我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带我们去看小花园里的花朵。
当时我就像一个小小的探险家,瞪大眼睛看着那些五颜六色的花朵。
老师问我们:“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花像什么呀?”有的小朋友说像星星,有的说像小喇叭。
我觉得那些花朵就像一个个穿着彩色裙子的小公主在跳舞呢。
这就是把生活里的东西变成了有趣的教育呀,就像把普通的石头变成闪闪发光的宝石一样。
书里还说要在生活里教小朋友们数数。
这多有趣啊!就像吃饭的时候,让小朋友数一数有几个碗,几个勺子。
我记得有一次在幼儿园吃点心,是小饼干。
老师就说:“小朋友们,我们来数一数自己有几块小饼干好不好呀?”我们就一边数一边开心地笑。
这可比在教室里干巴巴地数数字好玩多了。
这就好比把学习这个大怪兽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小宠物,让小朋友们不再害怕学习,反而很乐意去做呢。
而且啊,书里提到的幼儿园教育还很注重小朋友们之间的相处。
就像有一次在幼儿园,两个小朋友抢一个小玩具。
老师没有直接把玩具拿走,而是问他们:“如果你们是这个小玩具,被人抢来抢去会开心吗?”这就像给小朋友们心里种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让他们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问题。
这和我们在生活里和小伙伴们相处是一样的道理呀。
如果大家都只想着自己,那不是乱套了吗?就像一群小蚂蚁,如果都各走各的,不合作,怎么能把食物搬回蚁巢呢?还有哦,幼儿园里的老师就像一个个超级魔法师。
他们能把生活中的各种小事变成教育的好机会。
虞永平《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读后感
虞永平《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读后感第一篇嘿,朋友们!我最近读了虞永平老师的《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这本书,真的是感触良多呀!一开始,我就被书里的观点吸引住了。
虞老师说幼儿园的课程就得从生活中来,这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那些可爱又有趣的瞬间。
你瞧,小朋友们一起做手工,那认真的小模样,不就是在生活中学习和探索嘛。
他们用彩色的纸折出各种小动物,还会互相分享自己的创意,这多棒啊!还有幼儿园的户外活动,那就是孩子们亲近大自然的好机会。
在草地上奔跑,观察小虫子,感受阳光和微风。
这不就是最真实、最生动的课程吗?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在想,以后我要是当老师,一定要按照虞老师说的,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变成教育的机会。
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幼儿园的教育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贴近生活,充满温暖和爱的。
真的推荐大家都读一读,说不定会有新的启发哦!第二篇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我要和你们聊聊虞永平的《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
刚翻开这本书,我就像发现了一个宝藏。
虞老师讲的那些东西,让我对幼儿园的课程有了全新的认识。
比如说,幼儿园里的吃饭时间,这可不仅仅是填饱小肚子的时候。
小朋友们可以学会自己拿餐具,懂得不挑食的道理,还能学会和小伙伴一起安静用餐。
这多有意义呀!再想想幼儿园里的节日活动,像六一儿童节、春节啥的。
小朋友们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了解节日的文化。
这不就是在生活中感受传统,学习知识嘛。
虞老师的这本书,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幼儿园就是一个小小的生活世界,每一个环节都能变成有趣的课程。
读完之后,我心里满满的都是感动和期待。
感动于原来生活中的细微之处都藏着教育的智慧,期待着自己能把这些理念运用到实际中,给小朋友们带来更精彩的幼儿园生活。
怎么样,小伙伴们,你们是不是也心动了,想去读一读这本书呢?。
虞永平生活化是幼儿园课程的根本特性
虞永平:生活化是幼儿园课程的根本特性编者按: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游戏化是近年来幼儿园实践工作者广泛关注的问题,是一个直接影响幼儿身心健康、有效发展和生命生长的问题,也是一个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过程中必需关注的问题。
由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活化、游戏化的幼儿园课程研究”(课题批准号DHA010260)经过几年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已经告一段落,本刊刊出该研究的局部效果,期待这些研究效果能对大家开展幼儿园课程的研究和实践有所启发。
一、什么是生活和生活世界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是与基础教育回归生活的理念一致的,是现代教育理念革新的典型表示。
在整个基础教育领域,“让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呼声震天动地,与此同时,对教育沉溺科学世界、无视生活世界的批判似乎一直没有停息。
人们似乎已经从书本主义、传送主义和真空主义的教育现象中觉醒,似乎已经真正洞察了学习者个性的扭曲、生活的扭曲,为此,不少研究者主张将生活当做教育的重要的甚至是本原的目的,只有真正关注生活世界的教育才是为了完整的、真实的人的教育。
因此,关注学习者的生活世界,成了解决当前基础教育中的问题的核心所在。
重建儿童的生活、关怀儿童的生活,也就成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提性或根本性的工作。
在幼儿教育领域里,关注幼儿的生活是保守的教育理念,关注幼儿生活也是由幼儿教育保教并重的特点引发的。
在很多教育工作者的观念中,所谓关注生活,就是注重生活保育,注重幼儿的吃、睡等日常生活环节。
很显然,这种生活观,并不一定能让幼儿愉快、完满的生活,并不一定能使幼儿教育真正关怀幼儿的生活。
什么是生活?什么是生活世界?我国的辞书大多对生活作这样的界定:人和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进行的各种活动。
我国有的学者指出,生活是人在自然和社会之中,通过享受、占有、内化和发明人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围绕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的能动的活动。
[1] 这里涉和生活的目的、生活的背景、生活的内容和途径等基本方面。
让课程回归生活——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探究
62【才智】[2014.6]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
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向生活世界回归”成为核心理念,同时也是课程改革的主导思想。
而生活化正是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这是因为幼儿是通过在环境中与他人共同的生活来获得经验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
”对于幼儿来说,他的发展是全方位的。
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的局限,决定了对幼儿的教育不能是一种灌输式或强迫训练式的教育,而必须是一种更为自然,更为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教育,即生活化的教育。
幼儿的生活就是幼儿的教育,幼儿的教育就是幼儿的生活。
一、教育活动生活化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到:“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他的生活教育内容博大无比,是动态的,因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因而也是全面的,由此而开展的教育是有利于受教育者的终身的。
”生活是幼儿最自然的课堂,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是孩子学习的大舞台,选择生活中富有价值的内容,纳入到教学之中,会使得我们的教育更加贴切、自然,更富有生机。
例如,在大班科学活动“学做小侦探”中,利用的面粉、碘酒、蔬菜这些都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为幼儿所熟悉。
教师以面粉中所含淀粉与碘酒在一起的变化,设计了此次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
在活动开展中,幼儿能愉快地参与,通过自己的实验发现变化,掌握这一科学现象,并运用自己所了解的知识,找出含有淀粉的蔬菜,使幼儿多种感官参与,在操作中学会观察,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二、教育环境生活化心理学、教育学认为,一切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不能离开环境,儿童自出生后就在社会生活、周围环境、家庭及照管他们的成人的影响下,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得到发展。
《幼儿园生活化课程》读后感
《幼儿园生活化课程》读后感朋友!今儿个咱来聊聊那本《幼儿园生活化课程》。
嘿,想起我读这本书的那段日子,我这脑袋瓜子都在打叹号呢。
“幼儿园”和“生活化”这两个词放一块儿,就像火腿夹水蜜桃一样新鲜,乍一看不搭,还真有点意外的美味。
还记得翻开书的第一页,我就瞅见一个脑瓜点子特别溜的老师,给孩子们讲怎么用南瓜做灯笼。
我心里顿时乐开了花儿,想这不就是生活中的小创意嘛,就像我那天下午把水蜜桃扔进沙拉里一样,奇妙而惊喜。
书里提到,那孩子们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听得津津有味,仿佛南瓜灯笼是个无比伟大的发明似的。
我可不是在开玩笑,咱小时候真是对啥都充满好奇和兴趣。
书中说的课程可有意思了,不光是纸上谈兵。
他们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做饭团,那场景能不热闹吗?小朋友摸着黏黏的米饭,偷偷舔舔手指,然后傻呵呵地笑,我就想起小时候跟我妈学包饺子时踩了一地面粉,那叫一个欢乐。
就说吧,这书让人重新认识了什么叫“与生活接轨”。
我那会还感慨呢,原来教育可以这么亲切这么接地气,生活化课程让孩子们在动手中成长,体验里学习,就像在老张头果园子跟水蜜桃互动,总能有点别样的收获。
这书真是启发了我不少,尤其是看到他们把自然环境也搬进课堂,让孩子们去观察小虫子和绿叶子。
我不得不佩服这些老师的想象力,那些课堂简直变成了一片小小的世界。
我偷乐地想,如今的孩子总算不用整天盯着黑板,他们可以蹲在地上研究蚂蚁是怎么搬家的。
当然,咱生活中也总有些小烦恼,书里还提到了不少,比如说,让孩子们主动参与生活化学习的过程中,难免有的就捣蛋去了,把学习弄得一团糟。
就像我常忍不住在果园里想偷摘水蜜桃一样,调皮是天性啊!但老师们耐心地引导,总能把大方向拉回来。
总之,《幼儿园生活化课程》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理解。
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老师,教育原来可以这样融入日常。
我也在想,或许我们自己学东西的时候,也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儿开始,步步为营,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的小乐趣。
至于这本书读完,我就这点浅显的感受,跟啃水蜜桃似的,虽不见得有大智慧,但心里暖暖的。
分享完《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后小结
分享完《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后小结幼儿园教学课程游戏化、生活化心得体会幼儿园教育是通过教育活动来实现的,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保证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不仅为幼儿系统地提供新的学习经验,而且是帮助幼儿把学习经验系统化、引导其心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探究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的,能够促进教学活有效性的方式和方法是当前幼儿园教师应该学习和探讨的核心问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与其他活动之中”。
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
因此,一节好的教育教学活动就是将游戏活动、教学活动、生活活动的一个很好的“整合"一、关注幼儿生活,让教材贴近生活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因此,我们认为:只要与幼儿生活有关,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有助于拓展幼儿经验和视野的内容都可以及时地纳入到课程中去。
比如:孩子们发现车胎是圆的,很多房子的屋项是斜的。
幼儿园的玩具形状、颜色、大小不同,动物园里的各种动物有多有少;孩子每天要穿衣服、衣服上有扣子,扣子有大小、多少,还有各种各样的形状;随着身体长高,衣服会变小;儿童每天要吃饭,吃饭要用餐具,餐具是由各种不同的材料做的,有不同的用途;餐具也有大小、多少;餐具的摆放是分类的,有序的;上下楼梯时数一数阶梯,进餐时将碗和勺一—对应,整理玩具时可按形状、颜色分类,散步时可说说花草的数目、形状、颜色,户外活动时可说说自己所在的位置等等,幼儿在轻松自然的生活情景中获得了知识和经验,增强了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其实在幼儿的生活中蕴涵着许许多多具有教育价值的生活素材,只要我们走进孩子的世界,经常观察孩子,洞察他们的直接经验与需要,抓住时机,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材料,然后经过适当的加工以纳入课程,教育的内容是非常丰富而广泛的。
读书《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有感
读书《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有感幼教工作的“快乐与幸福”读书《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有感我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认真系统地阅读了《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一书,读后回味至深,对现代幼教工作有了全新理解,特别是理论素质的提升让我感受到从事这项工作的“快乐与幸福”。
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是指在设计、组织、实施幼儿园课程时,要把幼儿园课程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幼儿的感悟经验联系起来,使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获得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一、幼儿教育应该回归幼儿的生活世界生活化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征,主要包含幼儿的个人生活、幼儿园生活和社会生活,“三生活”幼儿园课程的重要资源及课程取得成效的保证。
孩子个人生活充满了多种发展契机,表现出生动和感性发展,是对幼儿实行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过程。
幼儿园生活应是幼儿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契合,既能反映社会需要,也能反映幼儿的需要,是一种与有意识的教育目的直接相关的生活,这种生活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内在价值,教师应充分注重和珍视这种价值。
所以,幼儿园课程应充分利用幼儿园生活本身以及幼儿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
所以,幼儿课程教育回归“自然”和“本位”,有利于幼儿健康发展。
二、幼儿园课程要体现整合性。
幼儿园课程是糊口化的,糊口是丰富多彩的,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融合了健康、语言、科学、艺术和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内容。
幼儿在一日糊口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和困惑就是幼儿的研究机会。
在糊口中遇到的问题,是有情境性的,幼儿的开展特点也决定了他们的研究需要情境性。
“实场”的方式就是一种很好的情境性研究方式。
实场不是一个情境,而是情境脉络,也就是一个接一个的情境。
幼儿在实场中的研究是整体的、综合的、操作的研究。
如一个搭建幼儿园的实场,除了搭建外,对幼儿园的设计、材料的选择、计数,同伴间的合作等工作,都能开展幼儿多方面的智慧。
幼儿在持续的操作过程中,练了各种技能,获得了全面的开展。
所以,幼儿课程应体现整合、整体的思想,让幼儿在糊口的情境中带着任务去操作、研究,获得生长、糊口所必须的一些经验。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生活化是幼儿园课程的根本特性》_读书笔记_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生活化是幼儿园课程的根本特性》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游戏化是近年来幼儿园实践工作者广泛关注的问题,是一个直接影响幼儿身心健康、有效发展及生命成长的问题。
在不同名目课程竞相出现,老师们或被新颖的课程理念吸引、或对新奇的课程名称好奇、或对课程模式产生尝试的冲动等等。
在这些心理因素驱使下,我们似乎变得不够理智,对课程的目标、课程的宗旨产生模糊意识,形成过分追求课程内容新、课程模式新,课程的建构逐渐走向功利性。
在尝试不同课程过程中,发现课程受多种条件的限制,也受幼儿生活经验的限制,再好的课程没有幼儿生活经验的依托,它就不可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也不是适合的课程。
当我亲身参与了幼儿园的课程研究,学习了虞永平教授撰写的《生活化是幼儿园课程的根本特性》一文后,对我启迪最大的是它精辟论述了“让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理论。
一、多个概念的阐述什么是生活?我者指出,生活是人在自然和社会之中,通过享受、占有、内化和创造人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围绕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的能动的活动。
涉及生活的目的、生活的背景、生活的内容和途径等基本方面。
奥德嘉·贾塞特指出,生活是一种奇妙的、独特的和神奇的实在,具有为本身而存在的特权。
一切生活都是某人自己的生活,感觉自己活着、知道自己存在着。
什么是生活世界?伸手可及的、非抽象的,随个体自我主观视域的运动而发生变化的生活空间。
每个人的生活世界是各不相同的。
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就是处在自己的生活世界中,在过着自己的生活。
这种生活不应该是别人强加的,而应该是幼儿乐意的、沉醉其中的,这样的幼儿园才能真正符合“儿童的花园、乐园”之意。
二、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的理论依据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是幼儿教育回归幼儿生活思想的具体体现。
所谓回归生活幼儿教育,不是让幼儿教育变成生活训练,不是将幼儿教育等同于日常生活,回归幼儿生活世界的本质是承认、尊重生命的存在和生命成长的现实和需要,让幼儿在一个真正属于他的、能让他的生命得到萌发的现实的、感性的和真正能彰显主体性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
《幼儿园生活化课程》读后感
《幼儿园生活化课程》读后感读后感一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一本超棒的书,叫《幼儿园生活化课程》。
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像发现了一个大宝藏!书里讲的那些幼儿园里的事儿,真的太有意思啦。
它让我明白,原来幼儿园的课程可以这么贴近生活。
比如说,教小朋友认识蔬菜,不是单纯地看看图片,而是真的带着他们去菜园子里,亲手摸摸、闻闻那些新鲜的蔬菜。
这多有趣呀,小朋友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还有啊,幼儿园里的老师们会根据小朋友们的日常生活来设计课程。
像小朋友们喜欢玩过家家,老师就能把这个变成一个学习合作和交流的好机会。
这让我觉得,教育真的无处不在,就在那些小小的生活细节里。
我一边读一边想,要是我小时候也能有这样的课程,那该多好呀!现在的小朋友们可真幸福。
这本书真的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对幼儿教育充满了期待和信心!读后感二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我要和你们聊聊我读《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的感受。
哇塞,这本书简直打开了我对幼儿园教育的新视野!以前我总觉得幼儿园嘛,不就是带着小朋友玩玩游戏,唱唱歌。
但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大错特错!这里面提到的生活化课程,那叫一个精彩。
比如说,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做点心,从准备食材到制作完成,整个过程都是学习。
他们学会了测量、分类,还懂得了珍惜食物。
这可比在书本上干巴巴地学知识有趣多啦!而且啊,老师们会引导小朋友观察季节的变化。
春天看花开,秋天捡落叶。
在这个过程中,小朋友们自然而然地就了解了大自然的规律。
还有呢,幼儿园会组织小朋友们去超市购物,让他们学会算钱、比较价格。
这可太实用啦,从小就培养了他们的生活能力。
我就在想,这样的幼儿园生活,小朋友们得多开心啊。
他们不仅学到了东西,还享受了过程。
这本书让我深深感受到,幼儿园的教育不是生硬的灌输,而是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去体验、去探索。
真希望所有的幼儿园都能像书里说的这样,给孩子们一个充满乐趣和成长的美好时光。
怎么样,小伙伴们,你们是不是也对这样的幼儿园课程充满期待呢?。
生活化是幼儿园课程的根本特性
生活化是幼儿园课程的根本特性摘要:教育是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的立国之本,近年来,我国无论是在教育体制,还是教育理念方面都做出了强有力的改革与创新,国民对子女的教育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操之过急的现象,部分地区出现了幼儿园课程小学化的现象,偏离了幼儿园课程的根本特性。
本文针对幼儿园课程设置出现的一些问题,结合笔者自身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旨在呼吁幼儿园课程应走向生活化、游戏化,并提出了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思考。
关键词:生活化;幼儿课程一、幼儿园课程小学化的危害通过调查幼儿园的课程安排以及学习内容,我们发现幼儿园课程小学化的现象普遍存在。
无论是在教学形式还是教室布置、生活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小学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为提前学习文化知识、使用小学教材、各种课外辅导、填鸭式的知识灌输等。
幼儿园课程小学化,违背了教育的科学规律,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这种现象的催生,跟家长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有直接联系,许多家长强迫幼儿超前学习文化知识,参加各种特长培训班。
家长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做法有违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容易造成影响孩子学习兴趣、降低幼儿的可塑性、影响幼儿右脑开发等后果,因此幼儿园课程小学化弊大于利,应该及时纠正。
二、生活化课程的含义“教育即生活”,这一教育理论在幼儿园时期同样适用,跟其他年龄段的教育相比,幼儿教育更应该回归生活,幼儿园课程更应该生活化。
幼儿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幼儿对世界的感知是具体的、感性的、直观的和个人化的。
对幼儿而言,只有生活世界是有安全感的、可以生存的世界,而对于哲学反思的世界和学科的世界,幼儿是不感兴趣,也是无法理解的。
因此,没有哪个年龄段的教育像幼儿教育那样迫切地需要回归生活,没有哪个年龄段的课程像幼儿园课程那样迫切需要生活化。
[1]在这里我们要明确一下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具体含义。
社会是人进行各种活动的有机组成,生活是在人与自然和社会之中,进行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活动,生活听起来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
幼儿生活化教育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生活化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强调将教育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结合,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成长。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幼儿生活化教育的体会。
二、生活化教育的内涵1. 生活化教育的定义生活化教育是指以幼儿的生活为出发点,将教育内容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成长的教育理念。
生活化教育强调教育内容的生活性、实践性和情境性,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
2. 生活化教育的特点(1)生活性:生活化教育强调教育内容与幼儿生活的紧密联系,关注幼儿在生活中的需求、兴趣和体验。
(2)实践性:生活化教育注重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习,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取知识、技能和经验。
(3)情境性:生活化教育强调在特定的情境中开展教育活动,使幼儿在情境中学习、成长。
(4)综合性:生活化教育强调将各种教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生活化教育的实践1. 创设生活化的教育环境(1)环境布置:将幼儿园环境布置得温馨、舒适,让幼儿感受到家的氛围。
(2)生活设施:配备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生活设施,如洗手间、饮水机等。
(3)活动区设置:设置多个活动区,如阅读区、游戏区、艺术区等,满足幼儿多样化的需求。
2. 开展生活化的教育活动(1)日常生活活动:如晨间锻炼、餐饮、午睡等,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生活技能。
(2)游戏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如角色扮演、户外游戏等,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3)主题活动:围绕幼儿生活开展主题活动,如节日庆祝、季节变化等,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知识、技能。
(4)家园共育: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生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 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1)自我服务能力:培养幼儿独立穿衣、洗漱、整理物品等自我服务能力。
《生活化的幼儿园教育》读后感悟
《生活化的幼儿园教育》读后感悟示例文章篇一:《读〈生活化的幼儿园教育〉有感》哇,最近读了一本超棒的书,叫《生活化的幼儿园教育》。
读完之后呀,我心里就像装满了好多好多五颜六色的气球,满得都快要飘起来啦。
这本书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对幼儿园教育新的认识大门。
以前我就觉得幼儿园嘛,不就是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的地方嘛。
可是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去了。
书里讲幼儿园的教育就应该像阳光一样,均匀地洒在每一个小朋友的身上。
怎么个像阳光法呢?就好比我们在花园里种花,每一朵花都需要阳光的照耀才能长大。
小朋友们就像那些小花,而幼儿园的教育就是那温暖的阳光。
如果阳光照不到某个角落,那朵花可能就长得没那么好。
我就想起我邻居家的小弟弟,他上幼儿园之前可胆小了,说话声音都小小的。
可是上了一段时间幼儿园后,整个人就像变了个样,变得开朗又活泼。
我想啊,这就是幼儿园教育的魔力,就像阳光把小种子催成了茁壮的小芽儿。
书里还提到幼儿园的教育要生活化。
这可太对了。
幼儿园里教的东西要是离小朋友们的生活太远,那就像天上的星星,看着漂亮,可摸不着。
比如说数数吧,如果只是在黑板上写着1、2、3,小朋友们可能一会儿就忘了。
但是要是在分小饼干的时候数,在给玩具排队的时候数,那小朋友们肯定学得快记得牢。
我记得我表妹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教他们认识颜色,不是在教室里干巴巴地说红色、蓝色、绿色,而是带着他们在幼儿园的小花园里找不同颜色的花朵,在教室里找不同颜色的小物件。
我表妹回来就跟我说,她觉得颜色可有趣了,就像彩虹里藏着好多小秘密。
这多好呀,把学习和生活紧紧地绑在一起,就像给小船装上了最结实的帆。
在幼儿园里,老师就像一群超级魔法师。
他们的魔法棒可不是用来变什么金银财宝的,而是用来点亮小朋友们的小脑袋瓜的。
书里说老师要用心去观察每一个小朋友。
我就想啊,这就像探险家在森林里寻找宝藏一样。
每个小朋友都是一个独特的宝藏,有的宝藏可能闪闪发光很容易发现,有的宝藏可能藏得比较深。
让课程回归生活――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探究
让课程回归生活——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探究在幼儿园教育中,课程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载体。
然而,在传统的幼儿园课程设置中,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生活的本质。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我们需要让课程回归生活,实现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
下面,我就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具体方法和意义。
一、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意义1.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生活化的课程能够让孩子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学习和成长,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操作,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
2.激发孩子的兴趣生活化的课程更贴近孩子的实际生活,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兴趣。
当孩子对课程产生兴趣时,他们会更加投入学习,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3.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4.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生活化的课程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创新实践。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二、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具体方法1.以生活为背景,设计课程内容在设计课程时,教师可以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以生活为背景,让孩子们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学习。
例如,在教授数学知识时,可以让孩子们参与购物、烹饪等活动,让孩子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2.注重实践,让孩子亲身体验生活化的课程要注重实践,让孩子亲身体验。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参与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组织孩子们进行户外探险、种植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会观察、思考。
3.鼓励孩子表达,培养沟通能力在生活化的课程中,教师要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孩子们的沟通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分享等活动,让孩子们在交流中学会倾听、表达。
4.创设宽松的环境,让孩子自由探索教师要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孩子们在生活化的课程中自由探索。
教师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需求,给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权,让孩子在探索中成长。
三、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实践案例1.课程主题:生活中的数学课程内容:购物、烹饪、测量等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幼儿园生活化课程》读后感
《幼儿园生活化课程》读后感《幼儿园生活化课程》读后感(一)嘿,亲爱的朋友们!最近我读了一本超棒的书,叫《幼儿园生活化课程》。
读完之后,我这心里呀,那叫一个有感触!这书里讲的那些幼儿园的生活场景,真的就像把我带回到了小朋友们那充满好奇和欢乐的世界。
它让我明白了,原来幼儿园的课程不只是坐在小椅子上听老师讲,还可以是在玩耍中学习,在生活里成长。
比如说,孩子们一起做点心的时候,他们不只是学会了怎么动手做,还懂得了分享,知道了食物来之不易。
这可比单纯地告诉他们“要珍惜粮食”来得深刻多啦!还有啊,在幼儿园的小花园里观察植物的生长,小朋友们亲眼看到种子一点点发芽、长大,那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好奇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这本书让我对幼儿园的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
以后要是我有了孩子,或者身边有朋友的孩子上幼儿园,我一定会把这本书推荐给他们,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这种生活化课程的魅力!《幼儿园生活化课程》读后感(二)朋友们,我来跟你们聊聊我读《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的感受哈!哇塞,翻开这本书,就好像走进了一个充满惊喜的童话世界。
它把幼儿园的生活描绘得太有趣、太有意义啦!以前我总觉得幼儿园嘛,不就是带着孩子玩玩闹闹,等着家长来接。
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想法!原来幼儿园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瞬间,都能成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就像书中说的,小朋友们一起布置教室的角落,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大家一起商量怎么摆东西好看,怎么分工合作,那认真的小模样简直太可爱啦!还有,幼儿园组织的户外活动,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感受阳光、风、草地。
他们在草地上奔跑、观察小虫子,那种快乐和自由是在教室里体会不到的。
另外,我特别喜欢书里提到的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和想法。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小天使,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无限的。
老师不是去束缚他们,而是引导他们,让他们在自由的氛围中发展自己的潜能。
读完这本书,我真的好想回到小时候,再上一次这样的幼儿园!也希望现在的幼儿园都能借鉴这种生活化的课程理念,让更多的小朋友拥有一个快乐又有收获的童年!。
虞永平《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读后感
虞永平《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读后感篇1:嘿,大家好!我是小明,一个爱读书的小学生。
今天,我要跟大家聊聊我读的一本书,名字叫《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
这本书的作者是虞永平老师,他可是个厉害的教育专家哦!第一章:书里的世界“妈妈,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呀?”我好奇地问妈妈。
“这本书啊,是教幼儿园的老师怎么让小朋友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妈妈笑着回答。
“哇,听起来好像很有趣呢!”我眼睛一亮,就像发现了宝藏一样。
第二章: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书里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我想了想,好像是这么回事。
比如,我学骑自行车,摔了好几次,但最后我学会了,这就是生活教给我的坚持和勇气。
第三章:游戏的力量“爸爸,为什么我们总是要玩游戏呢?”我一边玩着积木一边问。
“因为游戏能让我们快乐,还能学到东西啊。
”爸爸摸着我的头说。
“就像这本书里说的,幼儿园的课程也可以像游戏一样好玩!”我兴奋地补充。
第四章:故事的魔力我最喜欢听故事了,书里说,故事能让我们想象,还能学到好多知识。
就像我听的《三只小猪》,我知道了要勤劳,不能偷懒。
第五章:对话的乐趣“妈妈,这本书里说,老师和小朋友要多聊天,这样能学到更多东西。
”我一边翻着书一边说。
“对啊,小明,你看,我们聊天的时候,你就能学到新词,还能了解不同的想法。
”妈妈点头说。
第六章:动手的乐趣书里还讲到,动手做东西能让我们更聪明。
我想起了上次做的手工课,我用纸做了一只小狗,虽然看起来有点丑,但是我好开心,因为我自己做出来的!第七章:大自然的奥秘“爸爸,我们去公园的时候,是不是也在学习啊?”我问爸爸。
“当然啦,小明。
你看那些花花草草,它们都是大自然的奥秘。
”爸爸指着窗外说。
“嗯,我明白了,就像书里说的,大自然也是我们的老师!”我点点头。
第八章:总结时间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好开心。
它让我知道,学习不一定要坐在教室里,生活处处都是学问。
就像我每天吃饭、玩耍、睡觉,都是在学习怎么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妈妈,我长大了也想当个老师,让小朋友们在快乐中学习!”我满怀憧憬地说。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生活化课程》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生活化课程》今天读到"生活化课程与教师发展"一章,作者真实的描述了幼儿教师的现状,并且要求"深入的研究教师",强调要"关注教师的职业感受"等等,句句字字都拨动着我心中的涟漪。
原本以为如虞老师这种大师级人物,只是关注大政方针、理论创新等理论层面的东西,可是读了这本书,我在心中由衷的佩服虞老,他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关注在中国国情下的幼儿教育。
虽然虞老的洞察和呼吁暂时还不能改变中国大部分幼儿教师的现状,但至少给了我们信心,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迷茫,原来并不全是我们自己孤单的在承受、思考、挣扎,还有虞老这样的专家和我们作伴,也许只是语言文字上的共鸣,但这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莫大的恩赐和荣幸了。
以下是部分思考:你是否关注了教师的职业感受幼儿教师的工作具有一般教师工作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
教师的职业感受经常产生于教师的地位、待遇、社会和家长评价及工作成效等很多的因素,任何教师都会产生特定的职业感受,但的确社会和管理者并不都了解教师的职业感受。
师幼是否能真正的平等我们一直都在提倡"师幼平等",而这种平等大多是对我们教师的要求,可是谁又能保障我们教师自身能获得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呢?对人类个体来说,与自己思维水平接近的人的对话能产生真正的思想互动,能获得真正的思想碰撞和智慧激发,能对人的精神产生促进作用。
对幼儿教师自身来说,他们与幼儿的沟通更多的是职业的而非个人生活需求性的对话,伦理上要求教师认识到这种沟通是平等的,但从心智上说,这种对话是不对等的,教师可以去在意、照顾幼儿的感受,但幼儿不可能像教师一样做,幼儿教师经常需要抛弃自己,迎合、照顾幼儿的感受。
因而,幼儿教师自身的需求并不能在工作中真正得到充分满足,久而久之,作为成人的内心经常被搁置,可能的与成人对话的欲念被迫放弃,作为成人的幼儿教师的某些思维方式甚至某些思想慢慢的迟钝或部分泯灭。
幼师生活课程心得体会(2篇)
第1篇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知生活课程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自从接触到生活课程,我便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以下是我对幼师生活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生活课程的意义生活课程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生活能力和良好习惯。
生活课程不仅关注幼儿的认知发展,更注重幼儿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生活课程,幼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解决问题,从而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生活课程的特点1. 实践性:生活课程强调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
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从而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2. 体验性:生活课程注重幼儿的体验,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领悟生活道理。
这种体验式学习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
3. 互动性:生活课程强调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通过互动,幼儿可以学会倾听、表达、合作,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
4. 全面性:生活课程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包括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引导幼儿,使他们在生活课程中受益。
三、生活课程的教学策略1. 创设情境: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发现:教师应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体验感悟:教师应鼓励幼儿在活动中亲身体验,通过感悟生活道理,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
4. 互动交流:教师应组织幼儿开展互动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幼儿在交流中学习、成长。
5. 家园共育:教师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幼儿的生活课程学习,形成教育合力。
四、生活课程的应用实例1. 晨间活动: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晨间锻炼,培养幼儿的自律意识和健康生活习惯。
2. 餐前准备:教师组织幼儿参与餐前准备活动,如摆放餐具、盛饭等,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和自理能力。
3. 午睡时间:教师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
《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第十章——生活化课程的评价
《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第十章——生活化课程的评价
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评价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评价标准和指标:
1.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估幼儿在生活化课程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包括社交技能、自理能力、认知能力等。
2. 幼儿参与度:评估幼儿在生活化课程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主动提问、互动交流、合作参与等。
3. 教师指导水平:评估教师在生活化课程中的指导和引导能力,包括是否能够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提供恰当的学习支持等。
4. 课程内容和活动设计:评估课程内容和活动设计是否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兴趣,以及是否能够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
5. 家长满意度:评估家长对生活化课程的满意程度,包括家长对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评价。
6. 幼儿学习兴趣和乐趣:评估幼儿对生活化课程的学习兴趣和乐趣,以及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意愿。
以上仅为一些可能的评价标准和指标,实际评价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衡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生活化是幼儿园课程的根本特性》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游戏化是近年来幼儿园实践工作者广泛
关注的问题,是一个直接影响幼儿身心健康、有效发展及生命成长的问题。
在不同名目课程竞相出现,老师们或被新颖的课程理念吸引、或对新奇的课程名称好奇、或对课程模式产生尝试的冲动等等。
在这些心理因素驱使下,我们似乎变得不够理智,对课程的目标、课程的宗旨产生模糊意识,形成过分追求课程内容新、课程模式新,课程的建构逐渐走向功利性。
在尝试不同课程过程中,发现课程受多种条件的限制,也受幼儿生活经验的限制,再好的课程没有幼儿生活经验的依托,它就不可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也不是适合的课程。
当我亲身参与了幼儿园的课程研究,学习了虞永平教授撰写的《生活化是幼儿园课程的根本特性》一文后,对我启迪最大的是它精辟论述了“让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理论。
一、多个概念的阐述
什么是生活?我国学者指出,生活是人在自然和社会之中,通过享受、占有、内化和创造人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围绕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的能动的活动。
涉及生活的目的、生活的背景、生活的内容和途径等基本方面。
奥德嘉·贾塞特指出,生活是一种奇妙的、独特的和神奇的实在,具有为本身而存在的特权。
一切生活都是某人自己的生活,感觉自己活着、知道自己存在着。
什么是生活世界?伸手可及的、非抽象的,随个体自我主观
视域的运动而发生变化的生活空间。
每个人的生活世界是各不相同的。
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就是处在自己的生活世界中,在过着自己的生活。
这种生活不应该是别人强加的,而应该是幼儿乐意的、沉醉其中的,这样的幼儿园才能真正符合“儿童的花园、乐园”之意。
二、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的理论依据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是幼儿教育回归幼儿生活思想的具体体现。
所谓回归生活幼儿教育,不是让幼儿教育变成生活训练,不是将幼儿教育等同于日常生活,回归幼儿生活世界的本质是承认、尊重生命的存在和生命成长的现实和需要,让幼儿在一个真正属于他的、能让他的生命得到萌发的现实的、感性的和真正能彰显主体性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
生活世界本来就是幼儿自己的,是外在的力量使幼儿远离了生活世界。
所谓回归生活世界,就是让幼儿真正去亲近自己的生活,真正感受自己生命成长的有力脉动。
所谓幼儿园课程生活化,不是指课程只承载生活技能,不是将课程当做生活事件的堆积。
课程生活化的本质是通过课程,使幼儿真正处在一个自己的需要、兴趣、潜能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的世界里,使幼儿的生命更具活力,更有力的成长。
三、课程生活化的具体特征
课程生活化意味着让幼儿沉浸在自己的生活世界里,不再受成人利益世界和科学世界的奴役。
课程生活化的典型特征是课程的具体性、直观性、主体性,课程从幼儿自然的发展规律中设定目标,课程从以自然态度面对的生活世界寻找内容,课程以向现实经验的还原为指针确定实施的策略。
四、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策略
1.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要求我们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幼儿园课程设计者的基本条件就是对幼儿园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需要的把握。
这种把握不是关注抽象的、文本上的幼儿,而是关注现实的、眼前的、活生生的、具体的幼儿,去观察他们,接近他们,了解他们,理解他们,促动他们。
2.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要求我们将知识、技能及品德还原为经验。
幼儿对知识、技能及品德的学习和发展,不能借助概念和理论,一定要将知识、道理和技能还原为产生它们的实践探索过程,让幼儿在行动中学习,在行动中感受,在行动中发展。
因此,生活化的课程就是行动化的课程。
生活化课程设计的核心任务就是让幼儿做什么。
教师的教学设计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幼儿可以做什么,然后才是教师可以做什么。
幼儿就是在做什么的过程中获得经验,得到发展的。
幼儿的“做”包括观察、探索、发现、表达、交往、欣赏等活动。
专家理论理论的引领让我们一线教师在实施课程中看到目标,同时为我们建构课程提供导向性。
究竟如何引导孩子去走进自己有意义的生活世界?如何去发现自己生活世界中美丑善恶?如何去探索生
活世界的奥妙?如何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表达表现自己的感受?这些
是我们在建构研究和实施课程中需要经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体验,在反反复复地实践反思后才能去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生活的外延很简单,然而生活的内涵却很丰富,幼儿生活世界就是其中的一个微观的世界,当幼儿的生活世界与成人生活世界碰撞时便会产生矛盾,引起幼儿行为和认识的困惑,有时会令教育处于最
尴尬的境地。
矛盾最突出的方面便是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
因此,虞永平教授提出“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要求我们将知识、技能及品德还原为经验。
”我认为提得很重要,很要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