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和方法

合集下载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现如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大学生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和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或面对挑战时提出全新而富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的能力。

在大学期间,学生应该积极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首先,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来培养创新能力。

许多大学都设有创业孵化器或创新创业学院,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与团队合作开展创新项目。

通过与同学合作,学生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想法,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项目产品。

其次,学校应该提供创新教育的平台和机会。

大学应该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相应的经费和资源支持。

同时,学校还应该开设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参加讲座和课外学习等方式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提供新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且,学生还应该不断思考和质疑,勇于挑战既有的观念和思维定式。

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是指个体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应该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首先,学生可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走出象牙塔,与社会接轨,了解社会需求和问题。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技巧。

其次,学校可以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课程或实训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锻炼。

这样的合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实践竞赛和实践项目。

这些竞赛和项目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与其他团队的比拼,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大学生成才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成才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成才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能力成为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素质。

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竞争力,还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本文将从积极思维、开放心态和学习方法等方面探讨大学生成才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积极的思维方式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

大学生应当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

首先,要培养对问题的敏感性,主动关注社会热点和前沿问题,不断思考、研究。

其次,要勇于提出问题,善于思考问题背后的本质,发现现有解决方法的不足,并试图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此外,要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追求不断改进和创新。

通过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大学生可以增加自身的创新活力和动力。

二、保持开放的心态开放的心态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大学生应当保持对多元化观点的尊重和接纳,勇于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互动和合作。

首先,要广泛开展学术和社交交流,参加学术讲座、学术研讨等活动,与同学、教授们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积极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意见。

其次,要主动参与团队项目和实践活动,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合作,从中学习和借鉴他们的想法和方法。

此外,要保持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开放心态,学习各种新的理论和技能,从而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认知边界。

通过保持开放的心态,大学生能够不断吸纳新鲜思想,培养出独特的创新能力。

三、合理运用学习方法合理运用学习方法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应当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首先,要强化自主学习意识,主动探索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自我学习和独立思考,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要合理利用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互联网等,积极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各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

此外,要经常进行实践和应用,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不断验证和调整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通过合理运用学习方法,大学生能够加强自身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基础支撑。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培养方法和策略。

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创新能力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或应对挑战时,能够采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提出独特和有效的解决方案的能力。

在当今快速发展、不断变革的社会中,创新能力对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创新能力是未来就业的重要竞争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技能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对用人单位来说更有吸引力,他们能够迅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需求,并提出创新解决方案,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

其次,创新能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源泉。

创新能力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社会变革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之一。

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能够在学术研究、创业创新和社会服务等领域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二、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和策略1. 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机会大学应该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和创新项目。

学校可以建立创新实验室、科技创新基地等,供学生开展科研项目和创新实践。

同时,学校还应该积极引入外部资源,与企业、社会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2. 强调跨学科的教学和合作创新需要跨学科的思维和合作能力。

大学教育应该打破学科壁垒,提倡跨专业的教学和合作。

学校可以设立跨学科的创新课程,鼓励学生与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合作开展项目。

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学术交流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增强跨学科思维和交流能力。

3.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授学生分析问题、独立思考和评估证据的能力。

此外,学校还应该提供培训和辅导,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注重创新文化的建设和激励机制的改革创新需要良好的创新文化和激励机制的支持。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指在知识基础上,能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创新实践的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探讨了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总结出了有效的培养方法和策略。

一、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

大学生要意识到创新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理解创新与变革的关系。

可以利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途径,引导大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二、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离不开实践的支持。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与组织,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拓宽视野、提高技能。

可以通过科研项目、实验实训、社会实践等形式,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创新常常需要团队的协作和合作。

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创新实践项目等方式,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创新能力。

四、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大学应该增设创新创业课程,为学生提供创新理论和创业知识的学习机会。

通过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增强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

五、提供实践平台与资源支持大学应该提供实践平台和资源支持,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条件和保障。

可以建立创新实验室、创客空间等场所,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创新项目的资金扶持和指导。

六、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举办创新创业比赛、论坛、讲座等活动,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创新创业经验,与成功的创新创业者交流,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结语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教育机构、社会和学生本身共同努力。

本文从培养创新意识、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提供实践平台与资源支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等方面,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培养方法和策略。

大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对于大学生的重要要求之一。

大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本文将分析大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提供相关的建议和观点。

一. 知识与专业能力的培养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知识基础和专业能力。

只有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学生才能够在创新的过程中更加自信和独立。

因此,大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专业技能,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

二. 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

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更加独到和富有创意。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探索解决方案,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同时,大学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创新竞赛和项目,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 跨学科学习的推广跨学科学习有助于学生增强综合能力和跨界思维。

大学教育应该鼓励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进行交叉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开设跨学科的课程和提供跨学科的学术研究机会,大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宽广的学科视野和创新的思维方式。

四. 创业教育的开展创新与创业密不可分,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通过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和提供创业孵化平台,大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创业过程和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

此外,大学还可以加强与企业和社会资源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创业支持。

五. 国际化教育的推动国际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大学应该积极推动国际化教育,提供留学和交换项目,为学生提供与国际同行交流学习的机会。

通过与外国学生和学者的接触,学生可以拓宽思维,借鉴不同文化的创新经验。

六. 创新文化的营造大学应该积极营造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

教师和学生都应被鼓励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并与他人分享。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创新能力成为了大学生最重要的素养之一。

大学时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培养创新意识、提升独立思考能力和加强实践能力等方面探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一个人进行创新的基础。

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在生活和学习中追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1. 多元化知识的学习首先,大学生应该注重全面性知识的学习。

只有拥有广泛的知识背景,才能够有更多的创新思路和灵感。

因此,大学生要注重选择不同领域的课程,开阔自己的视野。

2. 关注时事和前沿科技其次,大学生还应该关注时事和前沿科技。

通过关注时事,了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可以从中找到切入点,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同时,紧跟前沿科技的进展,了解最新的科学发展,可以启发大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3. 参与创新活动和比赛此外,大学生还可以参与一些创新活动和比赛。

通过与其他学生的交流和竞争,可以启发自己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参与这些活动和比赛,还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提升独立思考能力创新需要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应该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1. 积极参与讨论和辩论大学生可以积极参与课堂上的讨论和辩论环节。

通过与他人的思想碰撞,可以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

同时,在讨论和辩论中,还能够提高自己的表达和辩论的能力,为以后进行独立思考提供帮助。

2. 阅读并思考不同观点另外,大学生还应该多读书,并思考书中的不同观点。

通过读书,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了解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

在读书的过程中,大学生应该思考并分析作者的观点,从而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3. 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大学生还应该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临问题时,他们应该学会提出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大学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大学教育的重点。

创新思维是指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主动产生新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开设创新思维课程来实现。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创新思维的理论知识,如创造性思维、反思和沟通等,也可以包括创新思维的实践活动,如头脑风暴、团队合作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潜能,使他们能够用新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创新实践能力是指学生能够将创新思维应用到实践中,从而产生创新的成果。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可以通过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来实现。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科研实践、创业实践、社会实践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参与,学生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大学教育的基础。

创新意识是指学生对创新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实现。

大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学校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创新奖学金、创新实践基地等资助和支持,以鼓励他们参与创新实践活动。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才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

学校和教师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能够认识到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从而能够积极参与到创新活动中去。

大学生创新能力

大学生创新能力

大学生创新能力近年来,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创新思维成为了人们在各个领域中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

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如何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培养创新思维、开展创新实践和倡导创新文化等方面探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一、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和基础部分。

培养创新思维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学校和教育机构应加强教学内容的创新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

其次,学习课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辨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此外,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创新思维培训,如思维导图的运用、创意写作等,帮助学生增强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二、开展创新实践创新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科技竞赛、创业实践等活动,营造积极的创新氛围。

同时,学校也应提供必要的创新资源和创新平台,为学生提供充分实践的机会。

例如,学校可以建立创新实验室、创业基地等,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场所和支持。

通过实践锻炼,大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方式。

三、倡导创新文化创新文化的营造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倡导和创建积极向上的创新文化。

学校可以通过创新文化的教育和宣传,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社会可以加大对创新项目和创新人才的扶持和关注,形成鼓励创新的氛围。

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合法保障。

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展望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源泉。

在未来,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将成为教育系统和社会的重要任务。

学校应加大对创新教育的投入和力度,培养更多拥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社会应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和创新资源,为大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只有不断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推动社会的创新创业和可持续发展。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中的重要任务。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的关键动力,而大学教育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阶段。

本文将探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的教育策略与方法。

第一部分: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创新能力是指个体在面对问题或挑战时,通过独立思考、整合资源与知识,并创造出新的解决方案或创新成果的能力。

在当今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能力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个人的职业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传统的工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具备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更容易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并具备更好的创业潜力。

其次,创新能力对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有效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提升国家竞争力。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主要创新力量,其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第二部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策略1. 强调跨学科知识的学习: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是多学科综合的,因此大学教育应该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提供广泛的知识和工具。

例如,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跨学科的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2. 培养创新思维方式:引导学生采用开放、探索和勇于尝试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开设问题导向的课程,组织创新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得经验与启发。

3. 提供创新资源与环境:学校应提供创新资源与环境,如实验室、图书馆、创客空间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

同时,学校可以邀请企业家、创业导师等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或指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4. 进行团队协作与项目实践:创新往往需要团队合作,因此学校应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协作与项目实践。

通过组织跨专业的创新团队、参与社会实践项目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

第三部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1. 创新性考试评价:改变传统的笔试、闭卷考试,引入创新性的考试评价方法。

学生创新能力提升

学生创新能力提升

学生创新能力提升随着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创新能力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关键,也是社会进步的驱动力。

本文将探讨学生创新能力的定义以及提升方法。

一、创新能力的定义学生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在思维、实践、合作等方面具备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领导和合作的能力,以及在未知领域中探索、创新的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以及人际互动等多个维度进行。

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1.积极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的基础是积极创造性思维,学校可以通过设置启发式问题、组织创意思维培训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采取多角度、多思维方式思考。

2.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机会,包括参加科技竞赛、实验研究、实习实训等。

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对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项目,通过协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4.培养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创新能力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引导他们善于利用多种信息资源,培养他们主动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5.提供鼓励和支持学校和家庭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有自信去探索、创新。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提供展示创新成果的平台,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意愿去追求创新。

三、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让他们在面对问题时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能力,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可以促进学生的领导和合作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做好准备。

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研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创新能力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竞争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是在当前高度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创新已经成为了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驱动力。

作为大学生,他们是未来国家的主要建设者和中坚力量,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内涵、培养路径和实践项目等方面展开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一、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内涵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并提升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的能力,以及在解决问题中新思维、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创新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践能力:指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其中包括理论知识的转化能力、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

2. 创新能力:指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出新想法、新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包括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技术等方面。

3. 团队协作能力:指学生在实践项目中,与他人协作,形成团队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的能力。

这包括了团队协作的意识、沟通能力、合作精神等。

4. 实践创新素养:指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实践创新意识和态度。

这包括了对实践创新的认识、态度、自我定位等。

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是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此,笔者提出了如下几点培养路径和建议:1. 设立实践平台:学校可以开设各类实践基地、创业孵化器、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实践创新的平台和条件。

2. 专业课程培养:在专业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并引入案例教学、项目驱动等方式。

3. 学生组织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生组织,如科技创新协会、学生社团等,通过组织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4. 导师指导:学校可以在学术导师制度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5. 实习实训机会:学校可以积极拓展学生的实习实训机会,并根据实践需求开展各类实习实训项目。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而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培养环境、培养方法和培养机制三个方面探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环境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

首先,建立鼓励创新的氛围。

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营造一个鼓励学生创新的氛围。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创新比赛和活动,在学生中间普及创新知识,鼓励他们参与创新实践。

同时,社会也可以提供一些资源和支持,帮助学生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其次,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学校和教师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包括图书馆的图书、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以及各类在线学习平台。

同时,还可以邀请一些业界专家和成功企业家来校园授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实践经验。

最后,创造开放的交流平台。

学校和社会可以建立起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平台,促进他们的互动和合作。

例如,可以开设创新实验室或者创客空间,让学生们可以自由地进行创新实践,并与其他人分享和交流自己的创意和经验。

二、培养方法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上,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首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创新能力的培养既需要理论知识的积累,也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

学校应该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具体的实践项目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其次,进行团队合作。

创新往往需要团队的协作和合作。

学校可以在课程中设置团队项目,并指导学生如何合作完成任务。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分工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最后,引导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学校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给他们足够的自主选择的机会。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思维训练的课程,向学生传授一些创新思维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每个国家放眼未来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创新已经成为了推动经济进步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如何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获得成功。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概念创新能力是指一个人在特定的领域内,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行动,能够提出新的、有价值的想法,并能够实现这些想法的能力。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评价一个人能力的重要标准。

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当今高校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任务。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1. 注重学科知识的深化大学生创新的基础是学科知识的扎实。

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学科知识的深化,让学生在学科中掌握一定的知识体系,能够对知识进行独立思考,从而为创新提供基础。

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学科研究中寻找创新点,促进学生研发具有创新性的产品或技术。

2. 开展创新型课程在高校中,开展创新型课程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这种课程强调在课程设计时,要为学生提供开放性、多样性、创造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程中成为主动的研究者及创造者,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中,不断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或技术。

3.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参与科研项目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学习高水平的科研方法。

同时,学生还能够在科研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意。

因此,高校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研项目,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4. 投资创新实践基地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创新的实践训练,高校可以投资或借助政府和企业资源,建设创新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掘和测试创意,并为自己的付出获得经验和成长。

5. 培养创新性思维创新性思维是发挥创造力的关键。

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性思维至关重要。

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兴趣、判断能力,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机会来探索领域的潜力,进而开发新的想法和概念,提出新的做法和方法。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第四章 创新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第四章 创新能力

第四章 创新能力
二、创新能力的结构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主要包括运用新理论的能力、采用新方法的能力、获得新材料的能力、发现新知识 的能力和表达新见解的能力这五种能力。 1. 运用新理论的能力 运用新理论的能力是指大学生在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能够选择新视角或新框架的能力。这里的新理 论有三层含义:一是指某一学科领域新出现的理论,这一新理论或源于原有理论的完善,或源于新的建构; 二是指学科间的理论借用,三是指综合运用理论的能力。 2. 采用新方法的能力 大学生采用新方法的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探究研究对象内在规律的科研过程中,能够在正确的世界观和 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下,选择较为经济、合理、高效和可行的手段或途径的能力。其中,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大学生采用新方法的哲学基础,各学科相关的具体方法是大学生采用新方法的直接来源。 3. 获得新材料的能力
三、“专创融合”教育场景 “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逻辑都建构于合适的教育场景上,“专创融合”的教育场景包括创新场景和创业
场景。如何构建创新场景或创业场景,成为能否推进“专创融合”教育改革的关键,也是实施“政策融合”的重 要起点。
第四章 创新能力
( 一 ) “专创融合”教育场景的目标 1. 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要 2. 能够实现教学模式的翻转 3. 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第四章 创新能力
三、创新能力的特点 1. 新颖性 新颖性主要体现在创新的目标、方法、过程等方面都比较新颖。 2. 多向性 多向性也可以是指一次活动能指向多个发展目标。 3. 多元性 善于从事物的多方面、多环节、多因素、多层次、多角度来进行思考。 4. 开放性 全息动态思维过程,它善于大量地、广泛地吸收外界各种信息,在与外界各种信息的交换和反馈中不断 吸收新信息,以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调整自己的思维方法,整合自己的思维成果。

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高校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

本文将探讨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一、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高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和探索。

为此,学校应设置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同时,教师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设计各种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二、促进跨学科学习创新常常来自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

高校应该打破学科壁垒,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

例如,可以组织跨学科选修课程,鼓励学生在多个领域学习知识。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跨学科的研究团队,促进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

这样的做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实践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实践的支撑。

高校应该注重实践性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学校可以开设实践课程或者实验室,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实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培养问题解决和创新的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创新项目、竞赛等活动,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创新往往需要团队合作。

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够在合作中发挥其才能。

学校可以组织项目团队,让学生分工合作,协同解决问题。

此外,也可以通过课程设计等方式,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报告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注重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离不开实际应用能力。

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够迅速转化为实际行动。

学校可以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实习、实训等机会,让学生接触实际应用场景,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设置创新创业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六、建立与社会需求对接的机制创新能力培养应符合社会需求。

大学生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大学生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大学生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创新能力不仅是应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关键,也是培养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自身素质培养、学习方法和实践锻炼等方面进行论述,为大学生提高创新能力提供一些建议。

一、自身素质培养大学生要提高自身创新能力,首先需要注重培养自身的个人素质。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重要素质:1.1 批判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是指对问题进行全面、客观、深入的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大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各类书籍、参加辩论、座谈等活动来锻炼和提高批判思维能力。

1.2 创造力创造力是创新的核心能力,是大学生在求解问题时提出新的、独特的思路和方法的能力。

培养创造力可以通过开展艺术、音乐、文学等创作活动,多参与开放性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敢于思考、敢于表达的思维习惯。

1.3 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往往需要多样化的思考和多方面的资源支持。

大学生应注重培养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参与学术项目、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锻炼团队合作意识、沟通协作和组织协调能力。

二、学习方法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学习方法。

以下是几个有效的学习方法:2.1 多元化学习大学生应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如课堂学习、实践学习、自主学习等。

通过多元化学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

2.2 注重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要注重实践锻炼,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科研项目和创业实践等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2.3 提升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广泛获取信息,并能够理性、准确地处理信息。

大学生要善于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获取信息,加强信息筛选和分析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三、实践锻炼实践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几种实践锻炼的方式:3.1 科技创新竞赛大学生可以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如学术科研、创业大赛等。

通过参与竞赛,可以锻炼创新思维、技术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

如何在大学期间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如何在大学期间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如何在大学期间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在当今高度竞争的社会中,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素质之一。

尤其对于大学生而言,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更是至关重要,因为这不仅能够提高他们就业竞争力,还有助于他们在未来面对各种挑战时能够灵活应对。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介绍在大学期间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一、理论篇1. 了解创新的概念在培养创新能力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创新的概念。

简而言之,创新就是在现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思考、整合和提炼,产生新的解决方案、新的产品或新的方法。

因此,大学生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2. 注重跨学科学习创新往往需要从不同领域获得灵感,因此,大学生应该注重跨学科学习。

除了深耕自己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可以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工程专业的同时,可以学习一些经济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这样能够拓宽自己的思维边界,为创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3. 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需要不断挑战和打破传统观念,因此,大学生应培养批判性思维。

通过质疑和思考,对已有观点和想法进行分析和评估,寻找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只有放下成见,勇于质疑,才能打破思维的局限,产生创新的思路。

二、实践篇1. 参加创新项目或比赛大学期间,学校和社会上常常有各种创新项目和比赛,大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其中。

通过与团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够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这样的经历也可以成为简历中的亮点,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2. 创办自己的项目或社团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可以主动创办自己的项目或社团,以实现自己的创新想法。

例如,可以策划并组织一场学术交流会议、科技展览活动或社会实践项目。

通过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增加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创新需要有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可以通过日常的训练来培养。

大学生创新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创新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语:创新是以新思维、新描述、新发明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

包含三层含义:第一,更新。

第二,改变。

第三,创造新东西。

创新能力是指根据目标任务,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能力由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精神等内容组成。

大学生创新及创新能力的培养1 创新的概念和意义创新意识指人们根据环境的需要想创造新事物或新观念的动机,并在这当中表现出的愿望、意向和设想。

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内在动力和出发点。

也是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条件。

创新思维是以新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从中产生新的有意义的成果。

它本质是将创新意识由感性愿望提升到理性探索。

创新技能是指对信息的加工能力、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术和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等等。

创新技能是创新能力的直接体现。

创新精神是一种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的品质。

创新精神是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

创新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的源动力,也有人把创新看做是民族的灵魂。

不断培养年轻一代的知识水平和创造能力,是对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贯彻。

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提升当今中国竞争力水平的必径之路,对于促进未来中国的国家建设事业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所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2 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现状大学时代人的精力旺盛、思维活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然而,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国外大学生相比仍然比较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缺乏创新意识虽然现在的大学生能快捷地积累和掌握知识与经验,他们越来越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对探索事物的因果关系和规律性、越来越感兴趣,而且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也开始逐步发展,但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等原因,大学生们的好奇心并没有被很好地保护,没有让他们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和方法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和方法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和方法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1.思维标准化思维标准化对学生的独立思考有三种破坏作用。

(1)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指的是学生将某种对象的功能或用途看成是固有不变的,它是思维缺乏灵活性、独创性的突出表现。

在学习当中,功能固着突出表现为“一题一解”、“一问一答”的思维惯性,缺乏“一题多解”、“一问多答”的思维灵活。

(2)权威迷信。

权威迷信指的是学生绝对相信所学过的知识,全无批判意识,它导致思想的僵化和禁锢。

北京市一项对1200人的调查显示,教师在课堂上出现了错误,敢于当堂纠正老师错误的学生只有5.5%。

这严重压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3)思维惰性。

思维惰性是标准化思维的另一后果,它使得学生不愿也不善于对学习内容作深入的思考。

通常是教师考的就学,不考的就不学,这种功利性的教学对创新的阻滞非常明显。

它不但养就学生的思维惰性,也奴化学生的人格。

2.知识无活力化知识无活力化指学生所学的知识很少或不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它本质上是知识吸收的僵化。

知识的无活力化会导致两种有害于创新思维的倾向。

(1)见树不见森林。

知识无活力化的一个后果是使学生缺乏综合联想能力,所有的知识吸收都是独立而互不相关的。

这导致了知识吸收的“见树不见林”现象,它使得学生机械、片面地看待各科知识的结构,不善于加以相互联系,融会贯通。

它还使得学生对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持敌对的态度,对跨专业的理论设想嗤之以鼻。

(2)学不致用。

知识无活力化的另一后果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无法学以致用。

知识是死的,了无活力,也毫无用途。

这不仅会使学生很快淡忘自己所学过的知识,也会使他疏于学用结合的练习,终而增强思维的惰性。

一个人所学知识运用得越多,其知识活力化越强。

但眼下的教育多强调知识的传授,少强调知识的运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学习为了考试,考试为了升学,导致学生“上课做笔记,考试背笔记,考过扔笔记”,学习毫无实用价值可言。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具有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责任。

而培养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发挥自身价值、应对未来社会需求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帮助他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

一、培养广泛的知识储备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

大学期间,应通过自主学习、参加学术讲座、阅读相关文献等方式,不仅要加深自己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要拓宽知识面,涉猎其他学科领域。

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运用和结合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创新。

二、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核心是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应当培养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参与课堂讨论、研究项目、实践活动等途径锻炼自己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鼓励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和挑战,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积极参与科研和创新项目大学是科研和创新的重要平台,大学生应积极参与科研和创新项目,锻炼创新能力。

可以选择加入实验室、参与科研课题,或者参加学术竞赛、创业比赛等活动。

通过实践和实际项目,大学生可以学会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四、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现实社会中,创新几乎都需要团队合作。

大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可以通过参加社团、学生组织、志愿者活动等,与他人进行协作和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和技能。

同时,可以参加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将来的创新活动做好准备。

五、保持持续学习和追求进步创新能力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进步。

大学生应保持持续学习的习惯,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可以通过参加培训课程、读书学习、持续职业发展等方式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

此外,要勇于接受新观念和挑战,保持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不断追求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和方法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
1.思维标准化
思维标准化对学生的独立思考有三种破坏作用。

(1)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指的是学生将某种对象的功能或用途看成是固有不变的,它是思维缺乏灵活性、独创性的突出表现。

在学习当中,功能固着突出表现为“一题一解”、“一问一答”的思维惯性,缺乏“一题多解”、“一问多答”的思维灵活。

(2)权威迷信。

权威迷信指的是学生绝对相信所学过的知识,全无批判意识,它导致思想的僵化和禁锢。

北京市一项对1200人的调查显示,教师在课堂上出现了错误,敢于当堂纠正老师错误的学生只有5.5%。

这严重压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3)思维惰性。

思维惰性是标准化思维的另一后果,它使得学生不愿也不善于对学习内容作深入的思考。

通常是教师考的就学,不考的就不学,这种功利性的教学对创新的阻滞非常明显。

它不但养就学生的思维惰性,也奴化学生的人格。

2.知识无活力化
知识无活力化指学生所学的知识很少或不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它本质上是知识吸收的僵化。

知识的无活力化会导致两种有害于创新思维的倾向。

(1)见树不见森林。

知识无活力化的一个后果是使学生缺乏综合联想能力,所有的知识吸收都是独立而互不相关的。

这导致了知识吸收的“见树不见林”现象,它使得学生机械、片面地看待各科知识的结构,不善于加以相互联系,融会贯通。

它还使得学生对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持敌对的态度,对跨专业的理论设想嗤之以鼻。

(2)学不致用。

知识无活力化的另一后果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无法学以致用。

知识是死的,了无活力,也毫无用途。

这不仅会使学生很快淡忘自己所学过的知识,也会使他疏于学用结合的练习,终而增强思维的惰性。

一个人所学知识运用得越多,其知识活力化越强。

但眼下的教育多强调知识的传授,少强调知识的运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学习为了考试,考试为了升学,导致学生“上课做笔记,考试背笔记,考过扔笔记”,学习毫无实用价值可言。

创新教育应促使学生学会主动、积极、全面地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令其活力化知识大幅度增加,非活力化知识大幅度减少,终而彻底调整个人的知识活力化结构。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和方法
1.创新思维层面
创新思维本质上是由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组成的。

聚合思维是依据已有的信息和各种设想,朝着问题解决的方向,求得最佳方案和结果的思维操作过程。

聚合思维一般包括演绎思维和归纳思维两种方法。

发散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是想象力和直觉思维,它不依据确切的逻辑推理,而是凭着个人的直观知觉对事物和现象作出推断。

爱因斯坦就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直觉思维的成效取决于人对事物的洞察力和理解力,并与思维者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直觉思维也是建立在对某种事物长期观察、深入探索和丰富经验积累之上的,它可以促使人们以最简捷的思维方式达到最佳的思维效果。

发散思维有三个基本特征:变通性(指对事物能够随机应变,触类旁通,不受各种心理定势的影响)、流畅性(指对事物反应迅速,在短时间内可以想出各种不同的念头)、独特性(指对事物能够有不同寻常的见解)。

也就是说,聚合思维很强调对已有信息和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发散思维则强调对未知信息和知识的想象和假设。

所以,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相反相成,对立统一,其相互发展构成了个人创新思维的基础。

批判思维泛指个人对某一事物和现象长短利弊的评断,它要求人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不断形成独立的见解。

批判思维是促使人们不断破除其思想认识中种种功能固着和思维惯性的关键。

批判思维既是一种思维能力,也是一种人文精神。

对所学知识的不断质疑,炼就的不止是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也包括一个人的创新精神。

两者结合起来,才可导致一个人的人格完善。

2.创新人格层面
要提高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也需要培养与创新有关的个性特质。

这主要包括意志力、观察力、乐观、独立、幽默、富于社会责任感等人格品质。

美国心理学家托伦斯在对创造性学生行为特征的研究中也发现,他们的特征是:好奇心,不断地提问;思维和行动的创造性;思维和行为的独立性,个人主义;想象力丰富,喜欢叙述;不随大流,不过多依赖集体的意志;主意多;喜欢搞试验,顽强、坚韧;喜欢虚构,富于幻想。

如果一个人从事他感兴趣的作业,具有完成该作业的较高的动机,那么,他就会在这方面取得好的创造性成就。

3.创新智慧层面
智慧泛指个人认识客观事物规律并用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人生经验的高度凝聚。

(1)哲学性智慧。

在东方哲学中,“中庸”、“无为”、“因变”、“兼爱”和“全胜”等思想皆可表现为某种处世的高度谋略。

(2)经验性智慧。

经验性智慧来自于具体的创新实践活动,它可以帮助创新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创新成效,如“变通智慧”、“矫枉过正智慧”、“人和智慧”等。

4.教学方法层面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对具体事例的讨论分析来提高学习成效的方法。

(2)活动教学法。

活动教学法就是通过开展特定的教学活动及其讨论来交流、探讨创新的理念。

活动教学可在课堂内举行,也可在课堂外举行,它力图以具体的活动参与来强化创新意识和能力。

(3)讨论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就是针对某一具体话题展开深入讨论的教学方法。

它虽是最古老、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但用之有效亦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热情。

(4)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让学生有童心回归的体验,这也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5.教学评估层面
创新课的教学评估应突破传统教学教什么就考(核)什么的套路,而要大力倡导学生对考核的自主性和参与性,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

例如,笔者在自己开设的创新课中就尝试了下列考核方式。

(1)独立报告。

独立报告就是让学生分组就某个专题进行独立报告。

报告的内容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商定,它可以是理论探讨式的,也可以是案例分析式的,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来确定,然后再由学生分头进行准备。

(2)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就是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寻找某个突出的创新事例或人物作案例分析,深入研究其创新的特点、成效和影响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个人的见解及对完成此次作业的心得体会。

(3)图解图示。

图解图示就是要求学生将自己表述的概念、理念以图表的方式来加以展现,这当中既包括制作原创的图表,也包括寻找相关的图表甚至漫画。

图解图示是概念再现与再创能力的表现,它可以增加概念表述的直观性、归纳性及幽默效果。

上述三种考核方法都力图强化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创新所带来的愉悦,不把考
核当成负担,而是当成表现自我能力的良机。

原作者:岳晓东
来源:摘自2004年第1期《高等教育研究》 (原文15000字)
共有6531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