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三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
三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第一部分:时分秒及测量1、组成: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
2、进率:1时=60分1分=60秒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3、重要题型:(1)比较大小。
先统一单位,(最好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如千米换算成米,时换算成分等。
)再比较数字的大小。
(2)计算。
先统一单位,(最好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如千米换算成米,时换算成分等。
)再计算。
(3)时间差=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时间差;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时间差。
(4)路程=速度×时间。
(5)画图。
A.画线段:先利用统一单位进行计算画的线段的长度再画图。
B.画钟表:先画分针,再画时针——时针根据分针的位置确定位置。
指针画直线,不要画箭头。
第二部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计算。
加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一。
减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当十,十位不够减向百位借一当十。
2、验算。
加法验算:方法一: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
方法二:和减去一个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减法验算:方法一:被减数-差=减数。
方法二:差+减数=被减数。
3、估算。
估算要先约后算。
在口算或填空的时候,近似数约到最高位;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尤其在问“行不行”“能不能”等比较的问题时,近似数取到第二位,这样计算虽然困难一点,但是比较精确一些。
注意:无论近似值取到哪一位,两个数字都要取到同样的数位。
第三部分:倍的认识1、计算。
(1)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如:3的6倍是多少?3×6=18(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如:18是3的几倍?18÷3=62、解决问题。
方法:先弄明白求什么,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
第四部分:数字编码1、邮政编码。
三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三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一、数的认识1. 认识万以内的数,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千、百、十、个位上的数位的表示方法。
2. 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应用题计算。
3. 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运算。
4. 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表示方法,能够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5. 学习整数乘法和除法,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应用题计算。
6. 学习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能够求一个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
二、计量单位1. 认识长度单位,如米、分米、厘米,能够进行长度的换算和计算。
2. 认识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能够进行面积的换算和计算。
3. 认识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能够进行体积的换算和计算。
4. 认识质量单位,如克、千克、吨,能够进行质量的换算和计算。
5. 认识时间单位,如时、分、秒,能够进行时间的换算和计算。
6. 认识货币单位,如元、角、分,能够进行货币的换算和计算。
三、几何图形1. 认识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掌握它们的特征和性质。
2. 学习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计算常见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3. 认识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掌握它们的特征和性质。
4. 学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计算常见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四、统计与概率1. 学习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能够用图表的形式展示数据。
2. 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饼图等常见的统计图表,能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3. 学习概率的基本概念,能够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五、解决问题1. 学习解决简单的加减法问题,能够正确计算并解答问题。
2. 学习解决含有未知数的简单方程问题,能够列出并解简单的方程。
3. 学习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能够计算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4. 学习解决简单的概率问题,能够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以下是三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1. 数字和数的认识:
- 数的认识和数的读法,包括0-100内的整数;
- 数的比较大小和数的排列顺序。
2. 加法和减法:
- 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进位和退位;
- 两位数与一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3. 数字的认识和数形的认识:
- 数的分解和合成;
- 数的奇偶性;
- 计算三位数和以内的数、100-999之间的数。
4. 位置与方向:
- 位置的认识和方位的表达;
- 左右对称和轴对称。
5. 时间和钟表:
- 时间的认识和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概念;
- 时钟和钟表的认识、读写和相互转换。
6. 长度、重量和容量:
- 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转换;
- 重量单位(千克、克)的认识和转换;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容量单位(升、毫升)的认识和转换。
7. 组合和拆解数字:
- 数字的组合和分解;
- 数字的进位和退位。
8. 图形和空间:
- 简单图形的辨认(点、线、面);
- 平面和立体图形(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长方体等)的认识和辨认;
- 空间方向的认识。
9. 图表的利用:
- 图表的分类和读取。
这些是三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将能够掌握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数字的分解和组合、图形的认识等基本数学概念和技能。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通用6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通用6篇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一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被除数=商某除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某除数+余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数除=被除数÷商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二四边形知识点概念: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正方形既是长方形,也是菱形)周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某4概念: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长方形。
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某2概念:两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它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正方形、长方形数属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周长: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两条边的边长相加某2概念: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
三年级数学上下册重点知识归纳
三年级数学上下册重点知识归纳三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人教版)一、时、分、秒。
1. 时间单位换算。
- 1时 = 60分,1分 = 60秒。
- 例如:3时=(180)分,因为1时 = 60分,3×60 = 180分;4分=(240)秒,4×60 = 240秒。
2. 计算经过时间。
- 经过时间=结束时刻 - 开始时刻。
- 如:小明上午8:00到校,中午12:00放学,经过的时间是12时-8时 = 4小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
- 方法:把两位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相加减,再把结果相加。
- 例如:35+24,可以先算30 + 20=50,再算5+4 = 9,最后50+9 = 59;48 - 23,先算40-20 = 20,再算8 - 3=5,结果是20 + 5=25。
2.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
-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再减。
- 如:340+180,个位0+0 = 0,十位4+8 = 12,满十向百位进1,百位3+1+1 = 5,结果是520;520 - 340,个位0 - 0 = 0,十位2不够减4,从百位退1当10,12-4 = 8,百位4 - 3 = 1,结果是180。
三、测量。
1. 长度单位。
- 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
- 1厘米 = 10毫米,1分米 = 10厘米,1米 = 10分米,1千米 = 1000米。
- 例如:5厘米=(50)毫米,2米=(20)分米,3千米=(3000)米。
2. 质量单位。
- 克(g)、千克(kg)、吨(t)。
- 1千克 = 1000克,1吨 = 1000千克。
- 如:4千克=(4000)克,5吨=(5000)千克。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 加法。
-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知识,我们需要先进行一些基础性的归纳总结,总结内容涵盖了此学期数学中所有的重点难点知识点。
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方面对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进行总结:一、数的认识1.自然数、零、正整数、负整数、正负数、数轴2.数的大小、数的比较3.数的分解、数的组合4.数的进位、退位、添零二、加减法1. 加减法的含义及需要注意的事项2. 加减法的定义和性质3. 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三、倍数1. 倍数的概念及性质2. 自然数的倍数、偶数和奇数3. 判定数的倍数四、除法1. 除法的意义和定义2. 余数和商的概念及性质3. 除法的步骤和技巧五、约数1. 约数的概念及性质2. 约数和倍数的关系3. 判定数的约数4.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性质六、分数1. 分数的概念及性质2. 分数的简化、化归3. 分数的大小比较、加减乘除4. 分数的应用七、乘法1. 乘法的概念及性质2. 乘法的运算规律3. 小数的乘法八、图形1. 数学图形的种类及分类标准2. 常见图形的性质和属性3. 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九、时间1. 时间的表示方式和单位2. 时间的加减法3. 时钟的构造和使用以上就是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所有知识点的详细归纳总结,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需要我们认真的学习和理解。
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掌握,我们才能够充分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自己的未来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础。
除此之外,在学习数学三年级上册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熟练掌握加减乘除运算符号和优先级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时,需要熟悉加减乘除符号和它们的优先级,同时要注意计算的顺序和方向。
特别是在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多步运算时,需要注意计算顺序和优先级,避免出现错误。
2. 加强电子计算机和计算器的使用能力在今天这个数字化时代,电子计算机和计算器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必备工具,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电子计算机和计算器的使用能力,掌握其基本操作和实用技巧,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度。
三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三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三年级数学上册的重点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与计算:
一位数的乘、除法。
包括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0的乘法,连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0除以一个数,用乘法验算除法,连除。
两位数的乘、除法。
包括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乘法验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连乘、连除的简便算法。
四则混合运算。
包括两步计算的式题,小括号的使用。
分数的初步认识。
包括分数的初步认识,读法和写法,看图比较分数的大小,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 量与计量:
千米(公里)、毫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吨、克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3. 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
周长的含义。
4. 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具体全面的信息,建议查阅三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材或相关教辅资料。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最新最全】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1、在生活中,测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10个1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公里)=1000米。
2、1厘米的长度里有( 10 )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 1 )毫米。
所以,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
1厘米=10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10厘米的长度就是1分米,因此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5、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6、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①进率是101 米 = 10 分米 1 分米 = 10 厘米 1 厘米 = 10 毫米10 分米=1 米10 厘米= 1 分米10 毫米= 1 厘米②进率是1001 米 = 100 厘米1分米=100毫米 100 厘米=1 米100毫米=1分米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1000米 = 1公里7、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如:3吨=3000千克 5000千克=5吨1、笔算加、减法要注意:(1)相同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算起;(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作十再减。
2、估算的方法:结合实际,把题目中的数分别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或整十的数,再通过口算确定它们的得数范围。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数与代数(一)整数的认识1、数数能够按照顺序一个一个地数出 1000 以内的数,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例如,10 个一是十,10 个十是一百,10 个一百是一千。
2、数的组成一个三位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比如 356 是由 3 个百、5 个十和 6 个一组成的。
(二)加减法1、两位数加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 1。
例如:25 + 38,先算个位 5 + 8 = 1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 1,十位 2 + 3 +1 = 6,结果是 63。
2、两位数减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 当10 再减。
比如 56 18,个位 6 8 不够减,从十位退 1 当 10,16 8 = 8,十位 5 1 1 = 3,结果是 38。
3、三位数加减法(1)三位数加三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 1。
(2)三位数减三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 当 10 再减。
(三)乘法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先把整十、整百数 0 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算出积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 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
例如 20×3,先算 2×3 = 6,再在 6 后面添 1 个 0,结果是 60。
2、两位数乘一位数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比如 12×3,先算 10×3 = 30,2×3 = 6,再算 30 + 6 = 36。
二、图形与几何(一)测量1、长度单位认识厘米和毫米,知道 1 厘米= 10 毫米;认识分米和千米,1 分米= 10 厘米,1 千米= 1000 米。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2、质量单位认识吨、千克和克,1 吨= 1000 千克,1 千克= 1000 克。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数与计算1. 整数的认识- 认识自然数和整数- 理解正数、负数和零的概念- 学习整数的比较大小2. 四则运算- 复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学习乘法和除法的初步知识- 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3. 应用题- 解决与生活相关的简单数学问题- 理解题目中的数学关系- 学习列式计算的基本方法二、几何图形1. 平面图形- 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 理解图形的对称性- 学习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2. 立体图形- 认识基本的立体图形(如球、立方体、圆柱)- 理解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 学习计算简单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三、度量衡1. 长度单位- 学习使用米、厘米等长度单位- 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2. 重量单位- 学习使用千克、克等重量单位- 理解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3. 时间单位- 学习小时、分钟、秒等时间单位 - 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四、数据处理1. 统计- 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 - 制作简单的表格和图表- 解读数据图表中的信息2. 概率- 初步了解可能性的概念- 通过简单实验理解概率的基本原理五、解决问题1. 策略选择- 学习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2. 综合应用- 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 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请将以上内容复制到Word文档中,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编辑和格式化。
您可以添加具体的例题、解题步骤、图形插图等,以丰富文档内容。
确保文档的格式规范,使用清晰的标题和子标题,以及适当的列表和表格来组织信息。
这样,您的文档将既专业又易于阅读和理解。
知识汇总(知识清单)-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汇总
内容重点归纳
数与代数多位
数乘
一位
数
1.笔算乘法:把一位数与多位数的个位对齐,用一位数分别去
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直接将因数中末尾0前面的
数与一位数对齐,计算出结果后把0落下来。
分
数
的
初
步
认
识
1.分数的初步认识:(1)从生活中平均分物品时,往往得不到整
数的结果,从而引出分数。
通过平均分一个物品理解分数的含义 ,
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会读写分数。
(2)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知道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比较大;比较几分之一时,分
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2.分数的简单计算: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减。
空间与图形长
方
形
与
正
方
形
1.认识四边形:四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角。
2.周长:(1)含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2)周长的算法:
长方形的周长:①把四条边的长度相加;
②长×2+宽×2;③(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①把四条边的长度
相加;②边长×4
数学
广角(集合)
用集合图帮助分析理解生活中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2024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知识点三:认识分米及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定义: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的比较精确时,可以用
毫米(mm)作单位。如数学书厚6(毫米)
⑴把10厘米的长度用一个比厘米大的单位来表示,那就是分米(dm )。分米是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
注意:测量时,物体的左边与0刻度对齐,物体的右边对准刻度几 ,物体的 长度就是几。
估算方法:要根据问题和生活实际,适当采用不同的估算方法。可 以把每个三
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数再进行计算,也可以先看成与它接近的 几百几十数,再进行计算。 例如:403+571=( )把403看作400,571看作570。 易错点:选择估算方法时,没有考虑实际情况
注意:相同数位对齐,都从个位算起。
例如:裙子145元,上衣287,求总价。
地。这列火车行驶了多长时间? 终止时刻:一辆汽车3:20开出,5:25分到达终点。由于天气原因,
现在晚点13分,这辆汽车今天何时到达终点?
方法2: 把两个两位数分别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 再 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加起来。
例如:35+34=69,先算30+30=60,再算5+4=9,最后60+9=69
方法1: 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另一个两位数先 加 整十数,最后加一位数。
例如:35+34=69 把34分成30和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方法2: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减一位数(够减时),再把两个差相加。 要点 :方法2只适合用于个位够减时,个位不够减时不适用。 易错点: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忘记加进位数或退位数。 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考点梳理总结归纳一览表单元考点基本概念与性质秒的认识1.计堂很短的时间用秒作单位。
2.时、分、秒之间的单位换算:1时=60分,1分=60秒。
时间的计算计算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第二单元考点梳理及易错探析总结归纳一览表单元考点基本概念与性质易错探析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先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再加(减)个位数U易错点:①笔算D才数位没有对齐a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口算:把儿百儿十肴作儿十几个十,转化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a2,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3,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②笔算加法时,无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都应向前一位进I t③笔算退位减法时,要记得减去退的1,举例探析:判断对错:匠底%&督金三位数加、减法估算将要算的数肴成与其最接近的整百薮或几百几十敛再进彳亍计算;探析:①相同数位没有对齐;②十位满十没有向百位进1;③百位上数没有减1。
正确式子应为:辱薛廖励善勤睇圈i@a®asi ffi保加滞第三单元考点梳理及易错探析总结归纳一览表单元考点基本概念与性质富米、分米的认识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粘确时,逋常用毫米作单位,2.直尺上每1厘米长度之间有10个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3.10厘米的长度是1分米,1分来=10厘米,10个1分来的长度是1米,1表=10分表。
千米的认识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1千米=1000米吨的认识1.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弦,通常用吨(t)作单位.〉1吨=1000千克2…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易错探析易错点:①用尺子测堕长度时操作错误,0刻度线没有对齐。
②非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举例探析:①判断:L cm D(x)探析:0刻度线没有对齐,实际长度比2cm长。
三年级数学 上册期末 总复习资料(必考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资料(必考知识点归纳) 以下是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必考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 数的认识
- 自然数的概念
- 数的读写和分类
- 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2. 加法和减法
- 1~100之间的数加减法运算(包括进位和借位)
- 简单的加减法口算题
3. 乘法和除法
- 乘法口诀表的记忆
- 乘法的性质和运算规律
- 乘法的应用(乘法计算、面积计算)
- 除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4. 分数
- 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
- 分数的比较和排序
- 分数与整数的关系
5. 位数和数位
- 两位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
- 数的最高位和最低位
- 数位的概念和数位间的关系
6. 数据统计
- 数据的搜集和整理
- 数据的图表表示(柱状图、折线图、饼图)
- 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7. 长度单位
- 厘米、米和千米的换算
- 长度的测量、估算和比较
8. 时钟和时间
- 时、分和秒的概念和读写
- 时钟的读和写
- 时间的计算和比较
9. 位置和方向
- 上下左右和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
- 方位词和方向的概念和描述
- 空间的概念和判断
这些知识点是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的必考内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复习和掌握,可以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归纳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归纳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归纳主要涵盖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以及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方面。
以下是每个方面的详细知识点:一、数与代数1.数的认识:o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o掌握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o能结合实际进行数的估算。
2.数的运算:o熟练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o初步认识乘法和除法的意义,会进行简单的乘法和除法计算。
o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关系,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常见的量:o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o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二、图形与几何1.图形的认识:o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图形,并能描述它们的特点。
o能进行简单的图形拼组,感受图形的变化。
2.测量:o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测量。
o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画线段。
三、统计与概率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o了解数据收集的意义和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和分类。
o能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如条形图、折线图等。
2.数据的描述与分析:o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解释。
o能进行简单的概率初步体验,如抛硬币、摸球等实验。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1.解决问题:o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加减乘除、时间计算、图形拼组等。
o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和判断,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2.探索规律:o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发现简单的数学规律,并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推理。
o能进行简单的数学游戏和数学竞赛活动,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以上是三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进行练习和巩固,提高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重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重点归纳一、整数的认识1. 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
2. 自然数就是0和正整数相加的和。
3.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4.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5.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6. 整数的改写: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先找到万位或亿位,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后面加写“万”字或“亿”字。
7. 近似数:接近准确数而不等于准确数的数是近似数。
通常采用四舍五入法。
二、十位和个位1.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2. 十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一;3. 知道10个一是1个十,10个十是1个百。
三、乘法原理1. 每份数×份数=总数2. 总数÷每份数=份数3. 总数÷份数=每份数4. 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5.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6. 两个因数的积是另一个因数的倍数,这两个因数就是那个数的因数。
7.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8.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9. 有余数的除法里,如果除数扩大到原来的N倍(N为自然数),被除数也扩大到原来的N倍,那么商不变,余数也扩大N倍。
四、加减法原理1. 和=加数+加数2.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3. 被减数-减数=差4. 被减数-差=减数5. 差+减数=被减数6. 因数的和是积的2倍,这两个因数是积的因数。
7. 因数的积是被除数的倍数,这两个因数是商的因数。
8. 一个乘法式子里的第一个乘数的所有因数是第二个乘数的倍数,这两个乘数的积是这个乘法式子的倍数。
9. 一个加法式子里的第一个加数的所有因数是第二个加数的倍数,这两个加数的和是这个加法式子的倍数。
10. 一个加法式子里的第一个加数的所有因数是第二个加数的因数,这两个加数的和是这个加法式子的因数。
三年级上册 数学 知识点 归纳3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数的认识1.数的读写数字是人类语言中表示数量的符号,阿拉伯数字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阿拉伯数字0,1,2,3,4,5,6,7,8,9。
这些数字可以组合成不同的数,表示不同的数量。
我们可以通过数字来进行计算,如加减乘除等。
2.数的比较数的比较可以通过大小关系来进行,可以用<、>、≤、≥来表示。
例如,3<4表示3比4小,4>3表示4比3大。
比较数的大小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数的排序,比较大小还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数的加减乘除等运算。
3.数字的逆运算数字的逆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并成一个整体,减法是指将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减去,乘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一个积,除法是指将一个数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数量相等。
4.数字的应用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可以用来表示时间、温度、长度、重量等各种量。
数字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日常生活,还可以应用于各种科学研究中,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的研究都需要数字的支持。
二. 量的认识1.长度长度是指物体的长或短,可以用尺子、卷尺等工具进行测量。
长度的单位有厘米(cm)、米(m)、千米(km)等。
2.重量重量是指物体的重或轻,可以用秤等工具进行测量。
重量的单位有克(g)、千克(kg)、吨(t)等。
3.容积容积是指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可以用量杯等工具进行测量。
容积的单位有毫升(ml)、升(L)、立方米(m³)等。
4.温度温度是指物体的热度,可以用温度计等工具进行测量。
温度的单位有摄氏度(℃)、华氏度(℉)等。
5.时间时间是指物体发生变化所需要的时长,可以用时钟、计时器等工具进行测量。
时间的单位有秒(s)、分(min)、时(h)等。
三. 数的运算1.加法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一个和。
例如,3+5=8,表示将3和5相加得到8。
2.减法减法是将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减去得到差。
例如,7-2=5,表示将7减去2得到5。
3.乘法乘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一个积。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3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数的认识与运算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是数的认识和运算的阶段。
数的认识是指学生应该了解自然数和零,并通过不同的方法表示、理解和比较数字。
数的运算是指学生应该掌握加法和减法,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自然数和零学生应该知道自然数是指从1开始的正整数,依次是1,2,3,4,5…n。
而0则是一个特殊的数字,没有大小之分,是一个几何点和数学符号。
2.数字的读法和写法学生应该掌握数字的读法和写法,能够用不同的表示方法看懂并阅读数字,同时能够写出数字的基本格式。
3.数字序列的认识学生应该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认识和学习数字序列。
例如,利用数线、百分号线等图形来了解数字序列,比较数字大小关系。
4. 加法运算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加法运算,能够应用加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减法运算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减法运算,能够应用减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的认识和比较在数的认识和比较中,学生应该掌握数字的大小关系,能够自觉、严密地运用大小比较符号。
学习的重点还包括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基础几何知识。
1.数字的大小比较学生应该能够通过不同的比较方式,自觉地掌握数字的大小关系。
常用的比较方式包括数量关系、距离关系、时间关系等。
2. 数字和基本几何图形学生应该认识基本几何图形(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能够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
三、计算机的认识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育还包括计算机的基本认识,即学生应该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特点、使用方法等。
1. 计算机的特点学生应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特点,包括高精度、快速计算、存储和处理信息等。
2. 计算机的使用方法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计算机使用方法,包括开机、操作、关闭和维护等。
以上是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的简要归纳。
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点的同时,应该注重实践和应用,能够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3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第一篇:数的认识及简单加减法
一、数的认识
1. 数的表示:数字0~9
2. 数的比较:大于、小于、等于
3. 数的顺序:从小到大、从大到小
4. 数的分解:十位数、个位数、百位数
二、简单加法
1. 加法的基本概念:加数、和
2. 加数的位置不影响和的结果
3. 加法的交换律:a+b=b+a
4. 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三、简单减法
1. 减法的基本概念:减数、被减数、差
2. 减法的位置不影响差的结果
3. 减法的相反数:a-b=-(b-a)
4. 减法的借位:当被减数小于减数时需要借位
四、算术小技巧
1. 表格法:可以用表格帮助计算
2. 补数法:用相反数加法求减法
3. 进位法:加法进位、减法借位
4. 组合数法:将加、减法结合起来计算
以上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的重点知识,包括数的认识及简单的加减法。
这些知识是学生日常学习中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
识,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石。
当孩子掌握了这些知识后,就可以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早读资料
第一单元测量
1.当测量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数学书的长是20厘米8毫米,宽是14厘米8
毫米,厚是7毫米.
2.生活中,光碟,银行卡,会员卡,保险卡等等的厚度约是1毫米;笔芯上的笔迹粗细,降水量等等一
般用毫米作单位.
3.1厘米的长度里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是1毫米,即1厘米=10毫米;10厘米的这一段长度
就是1分米,即1分米=10厘米.分米是比厘米大,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
4.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1千米(公里)=1000米.运动场的跑道通常一圈是400米,2
圈半正好是1千米;10个100米就是1千米.
5.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约6200( ),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 ).
6.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米,分米,厘米和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为10.
7.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如果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40个学生的体重就
是1吨;两头牛大约重1吨.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为1000.
8.把吨换算成千克,就是在吨数末尾加上3个0;千克换算成吨,就是在千克数末尾去掉3个0.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在进行加法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满十就向它的前一位进一.
2.在计算376+284之前可以这样估算,376不到400,284也不到300,它们的和肯定也不到700.
3.怎样检验135+48=183的结果呢?可以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也可以用183-48,看得数
是不是135;还可以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
4.在进行减法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它的前一位借一,和本位
上的数加起来再减。
5.怎样检验200-183的结果呢?可以用200减17,看结果是不是183;也可以用17+183,看结果是
不是200.(注意在进行加减法的验算时,一定要认真计算一遍,不能只根据原来的结果写下来.)
第三单元四边形
1.四边形的特点是: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2.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3.四边形具有容易变形性,即不稳定性.生活中列举利用四边形容易变形的例子有:伸缩门.
4.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5.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6.正方形的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7.如果知道一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长,要求这个长方形的宽,可以用周长÷2得一条长和一条宽的长
度之和,再减去长方形的长;或者用周长-长×2 得到两条的宽,再除以2得到长长形的宽.
8.估计物体或者图形的周长时可以先估计边长,再通过计算求得它的周长。
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1.23 ÷ 5 = 4……3读作:23除以5等于4余3.
4 是商,要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
除数 5 2 3 是被除数
2 0 是4与5的乘积
3 是余数
2.在除法算式中:余数要比除数小,余数的单位名称要和被除数的单位名称相同。
3.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第五单元时、分、秒
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2.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圈一共有60个小格。
钟面上走得最快的
是秒针,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即1分钟=60秒;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走1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1小时,即1小时=60分;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走1圈是12小时。
3.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4.1分钟可以踢25下毽子;1分钟可以画1个小朋友;1分钟可以从一楼走到三楼;1分钟可以从
1写到20.
5.2时=()分,可以这样想:1时是60分,2时是60加60,等于120分。
6.计算经过的时间可以看钟面上的指针,数格后计算;也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整十、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积后,再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两、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与一位数相乘得出估算的近似值。
3.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4.0乘任何数都得0;0与任何数相加还得原数;任何数减0还得原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都得0. 5.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0前面的数,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1.把一个物体或者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这样的几份就是它
的几分之几。
2.分子是1的分数比较,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分子越大,分数就越大。
3.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4.1减几分之几,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来计算。
第八单元可能性
1.肯定能发生的事情用“一定”来描述;不可能的发生的事情用“不可能”来描述;不确定是否
发生的事情用“可能”来描述。
2.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有关,在总数中所占数量越多,可能性
越多,所占数量越少,可能性就越小。
3.可能事件的可能性大小能反映出物体数量的多少,可能性越大,对应物体的数量就多。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1.可用图示法找出事物的组合,按一定的顺序把要组合的事物两两相连,再数一数连了几条线,就得到组合数。
2.可以用列举法找出几个事物的排列数。
3.排列与事物的顺序有关,组合与事物的顺序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