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炜笔下的女性形象的嬗变_以_古船_九月寓言_丑行或浪漫_为例_何璐

合集下载

见素抱朴——《古船》人物形象综论【文献综述】

见素抱朴——《古船》人物形象综论【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见素抱朴——《古船》人物形象综论专业班级:汉语言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一)张炜简介及其创作张炜,山东龙口人,原籍栖霞。

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曾在省档案部门做过四年历史档案资料编研工作,现为专业作家,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万松浦书院院长。

张炜自1973年以他的处女作短篇小说《木头车》登上文坛,他便携带着具有清纯、优美、健康韵味的描芦青河系列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继以《秋天的思索》、《秋天的愤怒》引人注目,以《古船》引起轰动,又以《九月寓言》刷新了自己的面貌,并以《我的田园》、《家族》、《柏慧》树立了自己家族小说的坚实形象。

新世纪伊始,他更是给文坛奉献了《你在嵩原·西郊》、《丑行或浪漫》、《刺猬歌》等几部传奇式的作品。

小说创作思想丰富深邃,关涉到新时期文学和当代文化发展中的诸多前沿课题,几部重要的作品当代文学史都给予他高度评价。

因此,研究张炜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至今,共著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柏慧》《家族》、《外省书》、《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刺猬歌》等,中篇小说《秋天的愤怒》、《蘑菇七种》、《瀛州思絮录》等,短篇小说《玉米》、《声音》、《一潭清水》等,散文《融入野地》、《夜思》、《筑万松浦记》等,诗集《皈依之路》、《家住万松浦》等。

有《张炜自选集》(6卷)、《张炜文集》(6卷)、《张炜文库》(10卷)等多种文集出版。

部分作品译有英、法、日、德等多种外文版本。

(二)选取张炜小说作品为选题的原因翻阅资料后我们可以发现,基本上张炜的每部作品都会引起很大的反响,他似乎始终是一位倍受争议的作家,往往成为评论界关注的焦点。

当下对张炜作品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必然也会存在一些些缺失和不足之处,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

之前评论者大多关注张炜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剖析张炜所秉持的道德立场和人道主义情怀,对于他持续性地关注和思考人的生存苦难并寻求解救之途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张炜小说人物审丑意识的变化

张炜小说人物审丑意识的变化

张炜小说人物审丑意识的变化阎怀兰【期刊名称】《广东海洋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摘要】In Zhang Wei’s Novels, the Characters have demonic factors, whose essence is the inherent awareness of Ugliness. The characters’ awareness of ugliness can be classified as three types. The first is the flushing of awareness of ugliness in early works, the second is the highlights in the mature novels, the third is the flooding in the new novel You are in the highland. Through the conflicting between aesthetics and ugliness in Zhang Wei’s novels, there are exposing and criticizing of the characters’ ugliness, analyzing of reality and human nature, pursuing the beauty of times and human nature, and appealing to promoting the aesthetic capacity of human.%在张炜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恶魔性因素实质是人固有的审丑意识,是人创造性与破坏性共生的本能力量。

人物的审丑意识在其早期作品中萌芽,在成熟期长篇小说中凸显,在巨著《你在高原》中成为主流,人丧失审美能力,美被彻底颠覆。

黄金年代的非主流改革小说——《古船》与《平凡的世界》对比研究及对底层写作的启示

黄金年代的非主流改革小说——《古船》与《平凡的世界》对比研究及对底层写作的启示

黄金年代的非主流改革小说《古船》与《平凡的世界》对比研究及对底层写作的启示张晓东 对比研究是全面理解张炜及其作品《古船》的重要路径。

曾有研究者对张炜的《古船》和贾平凹的《浮躁》进行比较。

王彬彬认为,在写农民之前,作者的思想境界必须达到俯瞰农民的高度。

《古船》的成功就在于张炜在理智和情感上都超越了农民,而《浮躁》的局限就在于贾平凹自身的农民意识的局限,他对农民的无条件的爱导致了理性的丧失。

①赵祖汉则提出这两部作品都捕捉到北方乡镇80年代普遍弥漫的浮躁心态,这种心态根源于封建传统文化和宗法家族思想;两位作者力图通过塑造理想的主人公来摆脱传统文化中负面因素的束缚,但在具体的行文中不能按照生活本身的逻辑设计人物命运,因果报应的模式和大团圆的结局使作品丧失了应有的历史深度。

②也有研究者把张炜的《古船》和《九月寓言》放在一起研究,提出相比于《古船》的悲天悯人,《九月寓言》显得过于烟火气;《古船》充满了不平、愤怒和抗争,而《九月寓言》已经认同世俗,缺乏超越维度,《古船》的形而上意蕴在《九月寓言》中消失了。

③可以说,《古船》与不同作品的比较使《古船》自身的特点更为突出。

《古船》在一段时期内成了文学作品的重要参照。

乍看起来,《古船》和《平凡的世界》似乎没有太多可比性。

从作品叙述的历史时间来看,前者是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后者是1975年初到1985年,只有少许的重合。

在艺术风格上,前者具有浓烈的现代主义色彩,后者则是朴拙的现实主义姿态。

从批评界的反响来看,前者在批评界引起轩然大波,很多批评家表示是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迎来这部作品的,在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后者出现时,批评界却表示已经对这类传统现实主义的作品失去了兴趣。

但是,这两部作品同在1986年发表,所处的历史时期完全相同,又都被批评界视为现实主义经典史诗,这为对比研究提供了一个稳固的出发点。

现有的《古船》与《平凡的世界》的对比研究文本存在两种倾向:或是贬低《古船》赞扬《平凡的世界》;或是赞扬《古船》贬低《平凡的世界》。

浅谈张炜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浅谈张炜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浅谈张炜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摘要:张炜的作品中塑造了各色各样的女性形象,她们在男性世界里承受来自社会生活的压力,但却依然高贵而倔强地为男性撑起一片没有委屈的天空。

这种母性的柔情不仅仅是一种叙述情调,更是一种人格精神;不仅仅是一种气质,更是一种爱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缠绵的美丽;不仅仅是一种寻找,更是一种执著的人性呼唤和对生命的态度。

关键词:女性家园故土在张炜的作品中,每个男性的身后都有一个或几个善良、温柔、体贴的女性,她们在男性的世界中承受着来自社会生活的压力,但却依然高贵而倔强的为男性撑起一片没有委屈的天空,比如:天真的一尘不染的鼓额、小织;纯真而又带着现代气息的柏慧、师辉、雪聪、苏棉;充满活力天性的肥、赶鹦、榴红;具备传统贤淑美德的闵葵、阿萍、淑嫂;把爱和野性充分燃烧的“小河狸”、闪婆。

在张炜看来,女性就是真善美的象征,他把人世间的情感和少男少女之间那种微妙细致的感情描写得十分动人。

《家族》里的“小河狸”是一个大胆追求幸福的刚烈女子,她以土匪女儿的身份爱上了土匪的的死对头——许予明。

她敢于在自家的牢房里与许予明幽会;敢于在行刑前放走自己的爱人;又敢于直奔许予明所在的驻地找寻爱情,为他可以放弃一切。

“小河狸”最后被处死,许予明从此精神恍惚,一个放荡的男子彻底被征服。

在“小河狸”短短的出场中,她用自己的爱征服了一个曾经遍撒情种的男人,她身上这种爱的力量饱含着巨大的不可抗拒性,这种力量在男性身上是很难找到的。

在《古船》中,那个资本家的女儿——隋迎之的妻子“茴子”,为了老隋家忍辱负重的含章,以柔弱的身躯承受了四爷爷赵炳多年的摧残,最后在赵多多的蹂躏下从容服毒、点火,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悲壮献身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点亮了生命的火光,并且得以燎原。

《外省书》中那个扮演了古代民间女巫角色的狒狒,她用草药为师麟沐浴,甚至以女体来慰藉性无能的老人,为了不让老人最后受痛苦折磨,用砒霜结束了师麟的生命,在文明社会里,这可以说是一种谋杀,但是作者却倾注了心血把她刻画成最生动可爱的女子形象之一,她的个性仿佛是一只大自然里活蹦乱跳的猿猴,任何束缚对她都无可奈何,她只为自己的心而活。

论张炜小说创作的“奇幻色彩_奇幻色彩理想

论张炜小说创作的“奇幻色彩_奇幻色彩理想

论张炜小说创作的“奇幻色彩_奇幻色彩理想论文导读::张炜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精怪与神话传说,使得作品呈现出亦真亦幻、神秘莫测的奇幻色彩,尤其是《刺猬歌》的问世,奇幻色彩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展现。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与魔幻现实主义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张炜对东夷的齐文化自觉的延续与传播,以及对中国神话传统的传承。

同时,这种张炜对这种奇幻色彩的追求也存在着一定的缺憾。

2007年张炜发表了长篇新作《刺猬歌》,立刻引起文坛评论者的关注。

这一部充满传奇色彩与寓言性质的丛林秘史以其浓烈的浪漫主义气息与亦真亦幻的情景营造,被一些评论者称为最具冲刺力和突破意义的作品。

它所包含的民间情结与山野精神不仅是对张炜以前作品思想主旨的继承,更是一次极致的发挥。

鬼怪、妖精、神话与传说再一次成为张炜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的存在使得张炜在叙述故事时可以做到游刃有余,从容不迫。

那么,张炜将这些因子容纳到作品中的用意何在呢?一、奇幻色彩的诸多体现1、动物视角纵观张炜三十年的创作,我们可以发现他在秉持道德理想主义,坚持不懈的守护传统农业文明,构建乌托邦社会时,始终保持着对大自然、生灵万物的敬畏之情。

大地、原野、丛林、山间里所有的生灵都是张炜关爱、呵护的对象,在他看来,动物、植物与人一切平等,人类不可肆意残害它们。

因此,张炜在作品中也给予生灵一定的话语权,让动物成为故事的见证者。

葡萄园是张炜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场景,在这里,有善良、淳朴的劳动者,有感人至深的情感故事,当然也有不能掩盖的丑陋与罪恶。

《葡萄园》用独特的动物视角为我们展示了普通劳动者遭受的苦难,同时又记录下发生在此地的罪恶事件。

小圆是明槐家的一只猫,它每天在园子里游荡玩耍,驱赶灰喜鹊,与老当子玩耍,无忧无虑的生活。

随着老黑刀的出现,小圆开始见证婶婶与老爷爷的去世,明槐的抑郁寡欢与受尽折磨。

它看见老黑刀用枪将一只乌蓝鸟的羽毛炙成黑色,淌着血死在泥土上,惊得说不出一句话,呆呆地瞅着跌下去的乌蓝;小圆想借螳螂的两把长刀玩一玩,螳螂告诉它:因为在园子里坏东西太多了,它要时刻提防,刀不离手,夜间也不敢放松,慢慢的刀长在手上了。

《刺猬歌》中的“大地女儿”形象

《刺猬歌》中的“大地女儿”形象

作者: 薛红云[1]
作者机构: [1]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物刊名: 小说评论
页码: 96-98页
主题词: 女性形象;大地;刺猬;《丑行或浪漫》;女儿;《九月寓言》;生命状态;道德理想
摘要:在张炜的小说创作中,女性形象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些女性无论是处于本真生命状态与大地融为一体的年轻女子——如《九月寓言》中的赶鹦与肥;还是奔跑在大地上具有拯救使命的、类似于人类学上的地母形象的女性——如《丑行或浪漫》中的刘蜜蜡,都是自然纯朴的女性,与大地存在着密切的精神联系,也都寄托着作者对于生命的礼赞和道德理想的思考,寄托着作者对于“人类的希望”。

这种女性形象在张炜的近作《刺猬歌》中有了较大的变化,这也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张炜道德理想的某种变化。

不是寓言--《古船》、《九月寓言》中关于生存的苦难

不是寓言--《古船》、《九月寓言》中关于生存的苦难

不是寓言--《古船》、《九月寓言》中关于生存的苦难
朱丽萍
【期刊名称】《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03(000)003
【摘要】@@ 张炜的小说给人以一种强烈的震撼力,这是大多数读者的第一印象.
确实,当他笔下汩汩地流淌着大地上人们的那份荒凉、凄苦、沉重的生存的苦难时,我们的思绪会随之跌宕起伏.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作家,张炜自然少了知青作家的那种由新奇而落魄而愤慨的变异的外来人意识,他更多的是对大地上生存着的人们的
苦难的真正意义上的关注.因为他对农民自始至终有着一种潜在的认同心理.现实中农民的疾苦无时无刻不在冲击者他的心扉.他悲悯着他们的苦难,并尽心尽意地为他们寻求一条解救的道路.
【总页数】4页(P91-93,97)
【作者】朱丽萍
【作者单位】萍乡高等专科学校,江西,萍乡,33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一种视角的转换——从《古船》到《九月寓言》 [J], 袁忠岳
2.“意识形态”与“大地”的二元转化──略说张炜的《古船》和《九月寓言》 [J], 郜元宝
3.论张炜笔下的女性形象的嬗变——以《古船》、《九月寓言》、《丑行或浪漫》为例 [J], 何璐
4.苦难命运的诗性隐喻——读《九月寓言》兼论张炜小说的艺术转向 [J], 独木
5.悲悯与慨叹——重读《古船》与初读《九月寓言》 [J], 王彬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见素抱朴——《古船》人物形象综论【开题报告】

见素抱朴——《古船》人物形象综论【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见素抱朴——《古船》人物形象综论专业班级:汉语言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张炜无疑是我国当代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

1986年,年仅31岁的张炜,一举推出了具有史诗性的长篇小说《古船》。

作品真实而深刻地描绘了2 0世纪下半叶中国农村社会的巨大变革,艺术地勾勒出了一批性格各异,在苦难中挣扎、蜕变、走向新生的灵魂。

作品出版后好评如潮,引起了读者的普遍关注。

(《古船》的起点很高,对于张炜来说,他的创作显然面临着超越自我的严重考验。

此后,他接连推出了《九月寓言》、《柏慧》、《家族》、《外省书》、《丑行或浪漫》等佳作。

每部小说竟都有新的思想深度,新的艺术发现,并在评论界继续引起着较强烈的反响。

像张炜这样长期保持创作活力,不断突破自己的作家在当代文坛并不多见。

张炜早期的创作描写两性之间淡淡的朦胧的柔情,显得纤巧柔美。

后转入对农村现实的揭示,表达对人性的深入思考。

自“秋天三部曲”直至《古船》,他彻底从原来的纤细敏感走向深厚沉郁,这或许就是他从土地中所得。

从《九月寓言》开始的三部长篇,显示了他对知识分子精神理想和民间立场的坚持。

他更多地在思考中国文化的命运和出路的问题,包括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改造问题和知识分子的精神自救问题,“融入野地”是他设计的一条理想之路。

数十年来,张炜的作品始终是文学评论界关注点。

《古船》、《外省书》、《丑行或浪漫》、《家族》、《我的田园》、《西郊》、《怀念与追记》等,就像一个个长短高低的乐音,考验着人们品读的智慧。

每一声都是山崩水响,却又莫衷一是。

言及文学创作,张炜说它“像是在写一封长信,它没有地址,没有规定的里程,只有遥远的投递、叩问和寻找。

”在他的史诗般的作品中,感情的勃发,诗性的潺潺流动,展现了他的作品与其他写“史”的小说的不同之处,显示着他对纯文学的执着追求。

《古船》之所以震撼人心,关键在于它毫不讳饰地、充满道德义愤地拷问着历史,拷问着苦难、拷问着人性。

汉语言文学-论张炜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汉语言文学-论张炜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张炜在作品中塑造了数量众多、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他所描绘的女性形象饱满、立体、有质地,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独特的命运历程。

本文选择张炜长篇小说的女性形象作为研究对象,以《古船》、《家族》、《外省书》、《丑行或浪漫》等长篇小说作为分析对象,探讨了在社会重压下女性的举步维艰的悲剧、在封建压迫下女性对道德的坚守以及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女性的沉沦与自我救赎。

张炜通过栩栩如生、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他对人性的深度探索,对社会制度的深切思考。

关键词:张炜;长篇小说;女性形象Abstracttextured, with distinct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unique destiny. This paper chooses the female image of Zhang Wei '. Zhang Wei expressed his deep exploration of human nature and deep thinking of social system through vivid and colorful female images.Key words: Zhang Wei; Novel; Female image目录(一)政治压迫中走向深渊的女性 (2)(二)封建礼教束缚下痛失爱情的女性 (3)三、道德坚守中的绝唱 (4)(一)温良贤淑又坚韧的传统女性 (5)(二)面对诱惑而坚守纯洁的女性 (6)四、堕落至救赎的觉醒 (7)(一)随波逐流的沉沦者 (7)(二)勇敢追求的救赎者 (8)五、结语 (9)注文 (9)参考文献 (9)致谢 (11)论张炜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一、引言老舍曾经说过:“小说的成败,是以人物为准,不仗着事实。

”①张炜十分看重对人物的塑造,每个人物性格特征的塑造和命运的安排都是他用来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途径。

他说:“我看重任何作品提出的问题,但我更看重人物,我想一个作品有时似乎应该把主要热情放在主要人物身上。

从《古船》到《九月寓言》看张炜创作的转型

从《古船》到《九月寓言》看张炜创作的转型

从《古船》到《九月寓言》看张炜创作的转型作者:金艳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09期摘要:本文以《古船》和《九月寓言》为例,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张炜在创作上的转型。

这一转型体现在价值观念、叙事手法、人物塑造等方面。

转型的意义在于使作者的创作迈入了更为深广的领域,对新世纪文学的发展和转变道路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古船;九月寓言;转型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021-02《古船》的面世,使年轻的作家张炜一举成名,五年后他又推出了《九月寓言》。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将这两部作品同时列入备选名单,可见当代文坛对二者的高度评价。

从《古船》到《九月寓言》,张炜的创作风格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一、价值观念的转变——由对历史的自觉书写到对历史的解构(一)《古船》沉重的历史反思性《白鹿原》的卷首曾引用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古船》集中展示了20世纪中国人的生存苦难,是一部蕴藉深厚的“史诗”性巨作。

小说谱写了一个叫“洼狸”的小镇从新中国建立后到新世纪之初四十年的血泪史。

以隋、赵、李三大家族为主,贯穿起众多人物,重新将土地改革、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这一中国当代社会发展史展示在了我们眼前。

“作品具有一种‘史诗性’追求的意图。

情节展开的时间跨度、作品的布局、历史过程重要‘关节’与故事、人物间确立的关系,涉及的思想、性格命题,象征性对写实的融入等,都可以见出作家的‘史诗性’意图。

”①(二)《九月寓言》对历史的另类解构王安忆在讲稿中提到:“《古船》和《九月寓言》比较,《古船》是用人物、情节、故事讲述历史,《九月寓言》却是用历史材料创造了另一个世界。

”②“历史”这一名词从《古船》中的主题变为《九月寓言》中的“材料”,被大大地淡化了。

《九月寓言》讲述了一个小村“停和跑的故事”,“小村处于一种‘停’的状态,而‘跑’则延伸于‘停’的两头:一头,小村的人是从外面跑过来的;另一头,小村的人最终又跑出去了”。

从“女仆”到“女神”——张炜近期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转变

从“女仆”到“女神”——张炜近期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转变

那么 , 女性有 了一定 自主意识时 , 的命运将如何 呢?作者在 她们
《 外省 书》 之后塑造 的女性形象 给了我们答案 。她们的命运 和选择彻
底 解构 了先 前 “ 女性 在保 护 中才 能生 存 ” 的预言 , 构 了女性 新 的 建
“ 神话 ” 。凭借 自己的毅力 冲出了男权藩篱 , 成了 自觉 、 形 自主的女性 意 识 , 们不但 要 自救 , 承担 起 了拯救 男性甚 至整 个人 类和生 命 她 还
位 , 没有优 越 的家庭背 景和 无尽 财富 ; 也 说她们 不平 凡是 因为 她们 虽有非 凡的美貌 , 却都有极 为温婉 的性格 , 不张扬 , 会 因貌 美而 从 不
自喜 自得惹 是生非 , 能经 受得 住常 人难 以抵抗 的欲 望的诱 惑 , 又拥
决 定摆脱婚 姻 的缠绕 , 毅然 独身 , 这也 是女 性 自己作 出伟大 决定 的
含 了作者新的希望 , 成为他情感 的寄托 和柔情所在 。
关键词 : 女仆 女神 张炜小说 女性形 象 转 变
“ 我们 ” 都在极 力保 护她 , 而最 终却 失败 了 ,我们 ” 然 “ 已经 没有 能力
在 小说创 作 中 , 女性 形象 的刻 画一 直 占有 重要 地位 , 因此出现 再 保护她 的完好 无损 了。
了一大批让人 铭记于 心的鲜 明女 性形象群 : 沈从 文笔 下那些 朴素 中
透 着天真 、 美丽 、 良、 善 灵动 的湘西 少女 , 尤如 苍茫 夜空 中的一 群繁 星, 向你 眨 动澄 净 的眼睛 , 目难 忘 ; 一 孙犁 笔 下那 支勇 敢 、 无私 、 无 畏、 充满智 慧的荷 花淀芦 花荡 妇女 战士 队伍 , 亦如 严寒 冰地上 的一 篝炉 火 , 散发 出热情 , 给你 温暖与力 量 。然 而 , 当代 作家张 炜的笔 在 下, 女性却是别 致 的, “ 是 独特 的一 类” 成 为充满欲望 的现代 化生活 , 中我们 所能相信和寄予 的新希望 。

《古船》之价值与张炜的四种形象

《古船》之价值与张炜的四种形象

《古船》之价值与张炜的四种形象
胡少卿
【期刊名称】《关东学刊》
【年(卷),期】2022()1
【摘要】重读1980年代重要长篇《古船》,从四个方面剖析《古船》在长时段中的价值:地方志式写作取代了“按观念筛选材料”的写作方式,具有保卫记忆的作用;小说思考的命题有穿透时间的敏锐性和开阔性;在叙述技巧方面营造一种“侦探感”,有利于保持可读性;用诗歌的思维方式构筑象征体系,形成瑰丽、奇异的效果。

【总页数】9页(P134-142)
【作者】胡少卿
【作者单位】对外经贸大学中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张炜小说中的民间道德及其文学性意义——以《古船》以及《古船》之前的部分小说为例
2.史与诗的联姻——张炜《古船》解读
3.论张炜笔下的女性形象的嬗变——以《古船》、《九月寓言》、《丑行或浪漫》为例
4."道德失范者"的"知识分子成长史"——由张炜《古船》说开去
5.历史沧桑变幻中的“罪人”与“贤能者”--张炜《古船》乡贤叙事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改革小说的深化之路_从_沉重的翅膀_到_古船_李祎

论改革小说的深化之路_从_沉重的翅膀_到_古船_李祎
关键词:改革;深化;主题;历史;传统;人性 引言 蒋子龙的短篇小说 《乔厂长上任记》 发表于 1979 年第 7 期的《人民文学》上,这篇短篇小说及时地反映了时代的动向, 把准了历史的脉搏,因而一发表便引起了文坛以至政治界的 很大反响。“大家期待着中国‘有更多的乔厂长上任’,盼望着 ‘乔厂长走出小说来’。”蒋子龙的小说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当代 文学尤其是改革文学的创作。张洁《沉重的翅膀》最初发表于 1981 年下半年的《十月》杂志上,“发表后立即引起争论,成为 首都文坛(还不只是文坛)一个惹人注目的事件”。张洁的《沉 重的翅膀》为中国改革文学长篇小说创作的滥觞,除开小说本 身的艺术价值,其思想与时代价值在同时期创作的长篇小说 中都是十分值得肯定的。但《沉重的翅膀》作为张洁创作的第 一篇改革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在人物塑造、刻画,以及小说主 题与人性的深层次开掘方面有着其弱点。张炜发表于 1986 年 的长篇小说《古船》在一定程度完善了《沉重的翅膀》在主题、 思想、人物等方面开掘深度不够的缺点,并进一步走出了作者 自己的创作路子,朝向更加深远广阔的方向发展。 一、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上更趋复杂化与层次化 张洁的《沉重的翅膀》主要以城市工业改革初期矛盾与困 难重重为创作背景,在此基础上展开故事以及人物的矛盾冲 突。而《古船》则在《沉重的翅膀》基础上更上了一层台阶,为改 革文学的深化之作。从人物和故事情节来分析,《沉重的翅膀》 将故事背景设置在改革初期的城市,侧重于城市的工业化改 革问题。然而《古船》则将眼光放在改革时期的城乡交界处,无 疑将作品的涵盖面变得宽广。因此在这样的宽广的发挥空间 下,后者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情节设置上,都会比《沉重的翅 膀》丰富。 《沉重的翅膀》讲述了一群为了改革而奋斗的人,他们正 视改革过程中的重重困难而且迎难而上。这个奋斗过程注定 是充满苦难的,但是作者在小说最后许给了人们一个美好的 承诺,那就是:“工业腾飞的翅膀”虽然沉重,但终会像大鹏一 样直上万里云霄。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为了改革而奋斗的人 物形象,其中以郑子云和陈咏明的塑造最为典型。他们两人其 实大体上可以说是以《乔厂长上任记》中乔光朴的形象为内核 而塑造的。书中其它人物都是围绕着这两个主人公而衍伸出 来,最后汇成一张大网。然而,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是围绕

见素抱朴——《古船》人物形象综论【文献综述】

见素抱朴——《古船》人物形象综论【文献综述】

见素抱朴——《古船》人物形象综论【文献综述】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见素抱朴——《古船》人物形象综论专业班级:汉语言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一)张炜简介及其创作张炜,山东龙口人,原籍栖霞。

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曾在省档案部门做过四年历史档案资料编研工作,现为专业作家,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万松浦书院院长。

张炜自1973年以他的处女作短篇小说《木头车》登上文坛,他便携带着具有清纯、优美、健康韵味的描芦青河系列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继以《秋天的思索》、《秋天的愤怒》引人注目,以《古船》引起轰动,又以《九月寓言》刷新了自己的面貌,并以《我的田园》、《家族》、《柏慧》树立了自己家族小说的坚实形象。

新世纪伊始,他更是给文坛奉献了《你在嵩原·西郊》、《丑行或浪漫》、《刺猬歌》等几部传奇式的作品。

小说创作思想丰富深邃,关涉到新时期文学和当代文化发展中的诸多前沿课题,几部重要的作品当代文学史都给予他高度评价。

因此,研究张炜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至今,共著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柏慧》《家族》、《外省书》、《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刺猬歌》等,中篇小说《秋天的愤怒》、《蘑菇七种》、《瀛州思絮录》等,短篇小说《玉米》、《声音》、《一潭清水》等,散文《融入野地》、《夜思》、《筑万松浦记》等,诗集《皈依之路》、《家住万松浦》等。

有《张炜自选集》(6卷)、《张炜文集》(6卷)、《张炜文库》(10卷)等多种文集出版。

部分作品译有英、法、日、德等多种外文版本。

(二)选取张炜小说作品为选题的原因翻阅资料后我们可以发现,基本上张炜的每部作品都会引起很大的反响,他似乎始终是一位倍受争议的作家,往往成为评论界关注的焦点。

当下对张炜作品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必然也会存在一些些缺失和不足之处,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

之前评论者大多关注张炜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剖析张炜所秉持的道德立场和人道主义情怀,对于他持续性地关注和思考人的生存苦难并寻求解救之途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爱情视域下张炜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爱情视域下张炜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种差 距 无疑 埋 下 了悲 剧 的种 子 。
所 怀 疑 和放 逐 。
解 和 观 察 她 们 内 心 世 界 的 一 扇 窗 口 。 张 炜 在 塑 造 女 性 形 象 时 ,把
《 古船》 中 的闹闹是 一个 美
丽 而 又 充 满 着 朝 气 的 女 性 ,热 情
她们 置身 与爱情 与婚姻 中来还原
性 世 界 。这 群 热 烈 坚 韧 的 女 性 在
下温柔地 笑着 ,说 着绵 绵情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到 后 来 变 成 不 懂 仁 爱 、善 良 、纯 洁 和 温顺 的 人 ,是 一 个 丑 和 恶 的
的形 象塑造其 实是 作家 不 自觉地
流 露 出 对 传 统 农 业 文 明 回 归 的 倾
爱情视域下张炜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回 周 岑
内 容 摘 要 : 张 炜 通 过 对 不 同 时 期 女 性 形 象 的 塑 造 ,再 现 了 丰 富 的人 性 世 界 。这 群 热 烈 坚 韧 的 女 性 在 爱
情世界 中有短暂 的天 真美好 ,也有现 实世界 的沉 重和压抑 ,在残酷 的现 实 中她们在 渴求 寻觅着理 想 的爱情
对爱情 的执著所 感动 ,通 过红双 子所 体 现 的本 真人 格 是 纯粹 的 ,
缺 乏 道 德 的 ,也 是 盲 目 的 ,这 同 时 也 注 定 了 红 双 子 在 现 实 的 爱 情 中只能是悲剧性 的。 二 、 爱 的 寻 觅 者 和 坚 守 者 的
形 象
谊 、爱情甚 至刺 激 ,无 拘无束 地
单纯 的大喜在爱 情面 前 ,失去 了 自我 ,用 乞 求 的后 端 讨 来 了爱
情 , 出卖 道 德 、尊 严 和 灵 魂 ,做 了爱情 的奴仆 ,收获 了悲 剧的果

张炜小说中的生态美学追求——《九月寓言》浅析

张炜小说中的生态美学追求——《九月寓言》浅析

张炜小说中的生态美学追求——《九月寓言》浅析
谢建文
【期刊名称】《平原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7(24)1
【摘要】本文用生态美学理论,从全新的角度阐释张炜小说《九月寓言》中所包含的生态美学追求,理解其"融入野地"的生命哲学和寻找人类精神家园的努力.
【总页数】3页(P89-91)
【作者】谢建文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5
【相关文献】
1.论文学人类学视野下的整生性生态观——以张炜的《九月寓言》为例 [J], 白雪
2.中日古典寓言小说中的生态美学与思想异同 [J], 李珊珊
3.中日古典寓言小说中的生态美学与思想异同 [J], 李珊珊
4.论张炜小说中的生态美学意蕴——以《我的原野盛宴》为例 [J], 王怡;陈心怡;洪文欣
5.论张炜《九月寓言》的精神生态重建 [J], 史丽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6月第6卷第2期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un .2005V o.l 6N o .2收稿日期:2005-02-25作者简介:何 璐(1969-),女,湖南衡南人,湖南大学衡阳分校讲师。

论张炜笔下的女性形象的嬗变)))以5古船6、5九月寓言6、5丑行或浪漫6为例何 璐(湖南大学衡阳分校,湖南衡阳 421101)摘 要:张炜笔下的女性经历了从性格的单一到多元,从情感被动的等待到主动的追寻,从弱者到强者,从形象的清晰到暧昧的嬗变,一方面说明了张炜女性观的转变与提升,一方面也说明了女性意识的衍化在男性笔下的投影,同时也为展开两性之间的友好合作,突破当前女性孤军写作的困境,共同创建丰满的女性主体提供了可能的途径。

关键词:张炜;女性观;嬗变 一、标准的传统女性中国女性文化生成于封建社会形态与传统父权文化形态的结合之中,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内涵,在这个内涵中,性别/角色/位置/属性构成一连串重要的文化符码,这些符码甚至可以互相替代互相同构,使得女性从呱呱坠地就被贴上了相应的标签)忍耐、顺从、牺牲、柔弱、依赖。

女性的顺从与相应的忍耐与被动是男权文化中心的期待与规定,因为越剥夺女性的独立意识与反抗意志,男性霸权才能越为所欲为,才能衬托男性意识的伟大与超越。

因而,传统女性一开始就是一个扁平的文化符码,女性单一的顺从特征使之丧失了自己宝贵的情感资源,其派生出的自我牺牲、忍辱负重、压抑情感等等属性无一不是男性价值尺度的延伸与反映。

更可悲的是,这种经由社会建构的女性心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长存于人类的历史之中,并在一代一代的文本里反复出现,使之逐渐成为女性的常规心理并得到强化。

进入20世纪后,虽经由/五四革命0的洗礼,女性解放意识伴随着人的解放思潮应运而生,大批女性作家萌动了自身的女性意识,塑造出与传统女性有别的女性形象,最特别的是丁玲笔下的莎菲,大胆执着地追求理想的爱情,但在那样封闭的年代里,却最终归于失败)))双重的失败,爱情的破灭与生命的毁灭。

即便如此,但却反映了女性执着的抗争与心灵的觉醒。

可是,在男权文化中心,即使在八十年代的张炜笔下,女性依然是固定的传统模式,依然延续着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定位。

她们是柔顺的、被动的、依附于男性的性格单一的女性形象,仅仅作为男性的附庸与陪衬而存在,需要强大的男性的情感支撑,同时对男性忠贞不渝,即使他们三心二意。

因而这些女性形象完全符合男性霸权文化对女性的期待与刻划。

5古船6中的含章、闹闹、大喜、小葵无一例外是顺从柔弱的代名词。

含章为了两个哥哥牺牲了自己的爱情与幸福,是传统女性的楷模;大喜虽被见素抛弃,却依然痴心未改,固执地等待爱人回心转意;小葵深爱抱扑,在被逼嫁人并不幸守寡后为力保名节割断了与抱扑的情意;即便是其中最大胆的闹闹,虽然敢穿牛仔裤敢跳迪斯科,在心上人抱扑面前也是胆小如鼠,最多只敢拿一根粉丝去装腔作势地打抱扑的头以便引起他的注意。

在爱情面前,她们都是顺从被动的,不敢主动热烈地追求自己理想的爱情,更不敢顺应自己心灵的呼唤,她们甚至比不上/五四0时代飞扬的女性。

在厄运面前,她们是软弱可欺的,含章忍辱负重18年,屈服于赵四爷的淫威与凌辱之下;闹闹被强奸也只是发狠地洗自己发白的牛仔裤;小葵被逼嫁人,也是毫无怨言地顺从并令人惊异地恪守传统的守节之道;至于大喜,横遭抛弃也是忍气吞声,默默地在角落里舔着自己的伤口。

在这样一群女性面前,勇敢、热烈、激情与她们无缘,她们独立的女性意识依然潜伏在地表深处,浮现眼前的是一群无声的传统男权文化里的女性形象,尽管已经变异了历史与时空。

从女性在文本中的地位也可看出女性的附属地位。

全书的结构中心是以抱扑为代表的男性对于历史的反思与批判,在作者心目中,男性才构成了整个社会前进的中流砥柱,抱扑沉默而坚强的身影正代表了作者对男性力量的倚重与骄傲,因此抱扑也最终走出了磨房而承担了挽救小镇的使命。

而女性是没有思考力量的,她们顶多是男性失意时的一剂汤药,给疲倦不堪的男人以精神上的安慰,其目的是为了让男人更好地担负起重振乾坤的使命。

文中我们几乎看不到女性的独立意识,她们对自己美丽的发现,对自己价值的肯定,性意识的觉醒等等。

她们的生命是围绕男人旋转的,她们的情感是等待着去奉献给男人的,她们的价值也等待着男人去肯定去发现,正如患了绝症后的见素在大喜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才发现了她的淳朴与痴情;抱扑要在闹闹被强奸之后才知道她对自己的一往情深一样。

由此可见,张炜在5古船6中依然是一个传统男权文化的维护者,依然将女性锁定在顺从与弱者的定位上,忽略了女性自身丰富的精神世界与独立的价值。

二、裂变中的女性传统女性在5古船6中的清晰统一的形象在5九月寓言6中发生了悄然的变化,女性形象在文本中分裂成两种不同类型:一类涌动着强烈的激情,一类仍然恪守着传统的依附顺从男人的妇道。

这种轻微的然而令人惊异的变化不能不被视为中国女性意识的衍化在男性作家笔下的投影,也可说是女性主体的建构潜在地影响了张的女性观,至少在某一方面。

九十年代以来,女性作家就自觉地从女性角度与视角出发,从关注女性意识的社会历史生成意义出发,颠覆男权文化中的女性形象。

她们文本中的女性不仅拒绝女性传统的孝妇贤妻良母角色在自身上的延续,而且反过来质疑并否定这种角色的定义及存在。

林白、陈染等作家的写作更将女性意识深入到她们隐秘的内心深处,她们的私人写作开拓出一个全新的书写领域,高扬起女性身体与欲望的旗帜,使女性隐秘的内心欲望公诸于世,从中享受一种自我发现的快感。

女性的身体,包括那些所有原来不为人所知的隐私都成为她们心目中的圣地,所有关于这部分的羞耻与恐惧感在她们笔下被真诚的歌颂一扫而空,女性的形象被赋予全新而多面的内涵。

女性不再是软弱的、被动的,供男人欣赏的物的象征表达,相反,女性是独立的、自主的现实个体,她们了解自己的身体并了解自己的价值,从而使自己的生命得以自由地舒展。

在她们笔下,女性形象突破了男权文化的藩篱,获得了耳目一新的53意义。

在这样一种强劲的女性文学写作面前,张炜的女性形象的裂变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首先,5古船6中男性为主女性为辅的结构被打破了,5九月寓言6中的男性与女性共同承担了作者对悠远民间文化的沉思与想象,两性共同创建了独立的鯅鲅家园,其中女性还占据着主导地位。

其次,女性形象的塑造令人深思,赶鹦、肥带着全新的异质扑入人们的视野。

赶鹦,这个有着漂亮长腿的美少女,浑身充满着乡野的纯朴气息,带着肥等一大群年轻人在夜晚的田野上挥洒着奔放的热情与欲望。

乡村的夜晚一般是沉寂的、悠闲的,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早早地进入了梦乡。

而赶鹦们白天辛苦了一天,夜晚却倾巢出动,赤足在乡村的田野上自由自在地奔跑,即使倾盆大雨也阻挡不了她们出行的热情。

赶鹦是年轻人的头,她带领着一群年轻人穿过寂静的村庄,跨沟过坡,在郊外的坡地上或席地而卧或四处追逐嬉闹。

有恋情的男女借着夜色的掩护释放情感,其他的则喜悦地交流着隐秘的心情,讲述她们对爱情和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憧憬。

她们的行动打破了夜色的寂寞,皎洁的月光,流窜的小动物,沙沙的雨声见证了女人们浪漫而波动的情绪。

而这种看来有些叛逆反常的举动甚至也得到了老一辈村民的认可与默许。

他们认为,是火红的瓜干烧胃,所以才要借此发泄多余的精力与热情。

作者充分肯定了女性内心涌动的莫名而强烈的渴望,象瓜干一样,在心灵发酵并随时可能喷薄而出。

相对于安静顺从的小葵、大喜们,赶鹦、肥等是躁动不安的、跃跃欲试的,正象征着被时代大潮催生的女性意识在地表深处缓缓而坚定地流动。

作者敏感地洞察到了中国女性意识的这一律动,但基于传统男权身份的局限,对此却表示了怀疑,于是赶鹦这个最有活力的青春女性迷失于秃工程师的诱惑中丧失了原本清纯野性的美丽;而肥,在最终抛弃了指腹为婚的龙眼后,与秃工程师之子挺芳私奔,背叛了鯅鲅家族。

令人欣慰的是,作者并没有全盘否定女性的所有潜伏的强烈欲望与挣脱传统束缚的努力,因为肥最终在挺芳身上发现了真爱,作者在结尾中写到的那匹昂首嘶叫的宝驹,正象征了对肥的行为的肯定与赞赏。

因而可以揣摩,张炜对女性作家大肆张扬的女性欲望表示了怀疑与观望,并依然褒扬传统男权文化对女性角色与地位的定位。

因为在张笔下这个丰盈自足的民间社会里,依然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男人打老婆是天经地义,女人惯于忍气吞声,无论是男人的暴力还是女人的顺从都是这个村庄的特色,是历史积淀的惯性,甚至是这个村庄得以自足的原因。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张甚至是把这种风俗当作一种自然之美而加以描述的。

因而可以看到这样难以置信的场面:女人在挨打之后想到的却是丈夫的种种情义,从而对男人更加死心塌地。

可以这样说,作者看到了女性蓬勃而压抑的欲望,但却依然将之遮蔽于男权意识的阴影之中,忽略了女性的反抗意识与独立意志。

但是,这还是表明了作者坚固的男性意识中的女性形象有了松动与变化的可能。

三、全新的女性形象2003出版的5丑行或浪漫6中的刘蜜蜡是一个全新而暧昧的女性形象,其不再清晰的形象倒与解构主义理论不谋而和,而解构主义理论正是女性主义意识发盟的起源与理论先导。

刘慧英等女性主义批评家在九十年代初期就主张对女性的本质的界定是徒劳和无意义的,克里斯蒂娃也明确宣言:女性主义的实践只能是否定的,同已经存在的事物不相妥协。

我们可以说这个不是和那个也不是。

相对于以往的文本,刘蜜蜡的形象无疑是一个全新的异类。

我们对张炜在5九月寓言6中的论断仍然记忆犹新:女人比起男人来,一般而言要弱小。

我们所处的世界大多数时间被男人主宰。

所以女人的命运如何,更容易看出这个时代的特征和性质,它是否是一个尊重人的时代,是否是一个温和和宽厚的时代。

从中我们看出张炜对女性的理解,但同时也可看出其对女性的偏见。

而在刘身上,女性形象获得了全新的意义,其突出特性表现在以下方面:1.女性弱者形象的否定:在文本中,刘无疑是一个生活中的强者,勇敢者的形象,对暴力与邪恶势力从不轻易屈服,也不为其悲惨遭遇怨天尤人,终日以泪洗面,而是奋起抗争并拼死反抗,手刃仇人开始了自己漫长而艰辛的逃亡旅程。

刘以她的勇敢与不凡的经历占据了全文的核心地位。

5丑行或浪漫6是一个女性追寻梦想和爱情的故事,同时也是不甘囿于拘禁,不甘任人摆布,期盼能够部分掌握自己的命运而努力抗争者的故事。

全书共八章,刘的经历、心理贯串始终。

作者从倒叙开始,从刘经历千辛万险最终找到心上人铜娃开始,由刘之口叙述了她前半生坎坷曲折、死里逃生的历程,张炜正是以刘对爱情的执着追寻展开全文的脉络,刘的形象深深地吸引我们,她的动荡危险的流浪生涯深深地感动着我们,而她对爱情的态度与认识又与某些女性作家的文本形象大相径庭。

刘对爱情的观念是性与爱的结合,这使得她与卫慧笔下见性不见人,随意放纵欲望的女性截然两样,同时也与张洁笔下见爱不见性的女性有天壤之别,生动的爱情故事充分说明了作者对女性形象的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