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本章小结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通用7篇)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通用7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通用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
2、能解释一些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理解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我们已经学习过关于能量的转化,请问电灯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风力发电机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水利发动机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电动机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学生讨论回答。
2.创设情境老师操作溜溜球,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切入主题。
教师先通过提出一个关于能量转化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并由所设计的情景,将学生引入学习。
老师提问:为什么溜溜球在松手后能够不停的上下运动呢?这需要大家自己探究。
环节二:建立概念1.想想做做:滚摆实验出示滚摆,并简单介绍滚摆的构造及实验的做法。
事先应在摆轮的侧面某处涂上鲜明的颜色标志,告诉学生观察颜色标志,可以判断摆轮转动的快慢。
如果实验室滚摆数量不够,可让学生自制。
做实验前,应让学生明确要观察的物理现象,着重点放在能量的转化过程。
做实验时,要让学生观察清楚:滚摆下降时,位置越来越低,速度越来越大;滚摆上升时,位置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小。
再引导学生认识势能向动能转化,动能向势能转化的过程。
由于有阻力,滚摆上升的最大高度将逐渐减小。
对此,教学时不要明确指出,以免影响学生对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理解。
老师展示、引导学生复述并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机械能》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PPT赏析
一、什么是能?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九年级 | 全一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九年级 | 全一册
我们身边哪些东西具有能?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九年级 | 全一册
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就表示物体具有了能量,简称能。
图一小球对木块做
图二重锤对木桩做
图三弓对箭做功
小
谢谢观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九年级 | 全一册
三、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 被举高 而具有的能量,叫做 重力势能 。 2.一切被举高的物体都具有重力势能。 3.判断物体具有重力势能的方法:看物体是否被举高。
阳台上的花盆,树上的果实,空中落下的冰雹,被举高的重 锤……都具有重力势能。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九年级 | 全一册
能量的单位 从前面的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到能量是跟做功有密切联系的概念,能量反映 了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能量的大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因此, 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单位跟功的单位相同,也是焦耳(J).
观察与思考
“9.11事件”中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 为什么有炸弹一样的威力,撞击世贸 大厦后使其成为一片废墟?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九年级 | 全一册
结论: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物体的质量
越大,运动速度越大,具有的动能就越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九年级 | 全一册
练习:你能比较下列物体的的动能大小吗? 1)滚动的篮球与静止的篮球 2)快速爬行的蚂蚁和缓慢行走的大象 3)路上行驶的轿车和载重汽车
D.打开降落伞的跳伞员在空中匀速下落时,他的动能和势
能不断减小
5、一辆自行车与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并肩行驶,具有
高三一阶段-机械能
例1.如图所示,斜面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光滑斜面上有一物体有静止沿斜面下滑,在物体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B.斜面的机械能不变 C.物体的机械能减小 D.物体和斜面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变
例2.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柱固定在桌面上,一根轻绳块过半圆柱,两端各系一个小球A和B,他们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开始时A球与桌面接触,B球被穿过桌面的小孔的绳悬吊着,释放A球后使A球能通过半圆柱的最高点P。求: mA和mB之间应满足什么关系 A到达P点的过程中绳对A做的功
A.mgh+mv2/2f B.mgh+mv2/f C.(2mgh+mv2)/2f D.(gh+v2)/mf
例6、一质量均匀的不可伸长的软绳,重为G,AB两点固定在天花板上,今在最低点C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力将绳拉至D点,在此过程中,绳AB的重心位置将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如图所示,一物块(可视作质点)质量为m=30kg,静止于足够长平台距右端的P点S=1m处,平台与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现用恒力F推动物块在平台上向右加速滑行,滑行至平台右侧P时撤去F,物块以3m/s的速度滑出,而后恰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方向从A点进入竖直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ADBC,并沿轨道下滑。D为圆弧最低点,C点与圆心O等高,∠AOD=θ=530,当物块通过圆弧最低点D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915N.(计算中取g=10m/ , , )求: (1)恒力F的大小 (2)物块自滑离平台至进入圆弧轨道所用的时间 (3)物体在圆弧轨道的半径 (4)物块最终停在何处
如图,总长为L的光滑匀质铁链跨过一个光滑的轻小滑轮,开始时底端相齐,当略有扰动时,其一端下落,当铁链刚脱离滑轮的瞬间的速度多大?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及反思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
2.让学生掌握体验用实验探究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
3.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4.让学生树立守恒的科学观点,自觉运用它分析问题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2.能正确的选择研究对象和过程,从能的转化和功能关系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式解决问题。
教具多媒体、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墨粉纸盘、纸带、重锤、铁架台、铁夹、刻度尺、摆球和细线、弹簧振子)课时 1【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引入新课0.5分钟【引入】本章我们已经学习了,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212KE mv=);重力势能:物体处于一定的高度而具有的能(pE mgh=);弹性势能:物体因为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物理上把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和称为机械能。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自由重力做功的自由落体运动过程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规律,推广到其它物理过程。
【演示1】及分析1.5分钟【师生探究实验】及分析20分钟一、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的实验探索:【演示】观察自由下落物体的运动情况,讨论以下问题。
(1)分析小球的受力情况?各力做功情况?能量如何转化?(2)同学能否观察出小球下落过程各个位置机械能(重力势能、动能之和)的数值关系?【总结】小球在自由下落过程,只受重力作用,只有重力做功。
下落过程速度(动能)增大、,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但我们无法观测出下落过程各个位置的重力势能和动能总和的数值关系。
什么方法可让我们获得自由落体运动任意位置的机械能?【师生探究实验】参照课本33《实验与探究》师生一起来确定实验方案,然后完成实验。
表格一:各点的位置位置1 位置2A 位置3 位置4 位置5B 位置6(二-1.2) 参考《课本》P34师生一起证明、总结 5分钟(二-3) 【例题1】和学生一起完成并解释, 7分钟【例题2】给学生4分钟,教师分析后总结解题一般步骤 (共9分钟) 表格二:A h ∆、B h ∆、E K 、E P 、E A h 1 (m) △h A (m ) A 1h V =2T ∆(m/s) 21112k E mv =(J) 11P E mgh =(J) 11k p E E +(J) B H 2 (m) △h B (m ) B 2h V =2T ∆(m/s) 22212k E mv =(J) 22P E mgh =(J) 22k p E E +(J) [实验结论]自由落体运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任何位置(时刻)。
2020年流体输送机械的心得体会
流体输送机械的心得体会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了化工原理后,我了解到了化工原理涉及的单元操作有流体流动和流体输送机械,然后我想结合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做一个总结。
在刚开始学习这一章的时候觉得概念抽象,涉及面广,物理量多、综合性强,计算量大,公式烦琐,尤其是课程中半理论半经验公式和准数、准数关联式令人感到头痛,学习起来难度大。
后面慢慢领悟到不能纯正只背公式而不去理解,在自我反思和进步中,我了解到工业生产中,输送流体是很多见的、不可或缺的最基本的单元操作。
所谓流体输送机械就是通过向流体作功用来提高流体机械能的机械装置,当流体通过流体输送机械后机械能增加,增加的机械能可以抵消流体输送过程中的摩擦损耗。
现阶段最常用的就是泵,同时我也查阅资料了解到机械密封泵的泄漏问题无法优良解决,但是随着科技发展,无泄漏的磁力驱动泵应运而生,绿色环保的磁力驱动泵必将广泛应用。
我也认识到化工原理内容较多,每一个单元操作都要分几次课来学习,有很多时候往往学了后面,忘了前面。
所以在学习新的一章之前,我觉得要对旧知识的回忆,并且对上堂课讲过的内容进行总结,严重的公式在笔记本中列出。
每学完一章,做一次本章小结。
这样不仅简易掌握该章的内容,而且还能够学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
例如我们学习了流动性方程和伯努利方程,还有阻力计算方程。
这些方程主要运用在我们学习的泵的计算。
多见的离心泵、往复泵主要用于液体输送,压缩机和风机用于气体输送。
而液体输送是重点,所以我们不仅要学习泵的工作原理,还要将泵与实际操作和成本经济相结合进行详尽计算,运用的概念和公式比较多。
在求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或工作曲线时,我们要用到前一章的流体流动单元操作中的柏努利方程。
所以在各单元操作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互连贯和衔接的知识点。
因此,学习了流体流动才能对流体输送机械有更深的了解。
在学习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和利用这些相关衔接点,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也就能学习好化工原理这门课程。
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教案(6篇)
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教案(6篇)重点、难点分析篇一1.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能够正确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能够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2.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尤其是分析、判断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是本节学习的难点之一。
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零势面)有关;而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是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无关的。
在讨论物体系统的机械能时,应先确定参考平面。
3.能否正确选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是本节学习的另一难点。
通过本节学习应让学生认识到,从功和能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是物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进一步明确,在对问题作具体分析的条件下,要能够正确选用适当的物理规律分析、处理问题。
说明篇二势能是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所共有的,同样,机械能也应是物体系统所共有的。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不必过份强调这点,平时我们所说物体的机械能,可以理解为是对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的一种简便而通俗的说法。
教学目标篇三1.在已经学习有关机械能概念的基础上,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掌握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掌握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学习从功和能的角度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篇四1.在只有重力做功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总量不变。
通过例题分析要加深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
2.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时,应首先分析物体运动过程中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条件,其次要正确选择所研究的物理过程,正确写出初、末状态物体的机械能表达式。
3.从功和能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逐步培养用功和能的观点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4.应用功和能的观点分析处理的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例如与圆周运动或动量知识相结合,要注意将所学知识融汇贯通,综合应用,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本节课内容: 本节课内容:
进一步运用和体会功的计算公式
本节课目的: 本节课目的:
熟练掌握和运用功的计算公式
复习:如图所示 复习:如图所示, 光滑斜面长为 l ,底角为 θ ,固 底角为 定在水平地面上, 的物块( 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 m 的物块(不计 大小)由斜面顶端开始下滑 求物块下滑至底 大小)由斜面顶端开始下滑,求物块下滑至底 端的过程中各力做的功. 端的过程中各力做的功 FN
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受两个沿水平方向、 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受两个沿水平方向、 互相垂直的大小分别为3N和 的恒力 的恒力, 互相垂直的大小分别为 和4N的恒力,从静止 开始运动10m,求每个力做的功和合力做的功。 开始运动 ,求每个力做的功和合力做的功。 4N
W1 = 18J W2 = 32J W总 = 50J 代数和
FN f mg F l F
拉力F 拉力 做功 W= Fl 重力mg 不做功 重力 支持力F 支持力 N不做功
回忆初中知识: 回忆初中知识: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
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 发生位移
力的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时, 力的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时,W = Fl 相同时 力的方向和位移的方向垂直时, 力的方向和位移的方向垂直时,不做功 垂直时
(2)先求出各个力所做的功,再求其代数和. )先求出各个力所做的功,再求其代数和.
W1 = F1l cos α1
W2 = F2 l cos α 2
W = W1 + W2 + = F1l cos α1 + F2 l cos α 2 +
的雪橇, 例1 : 一个质量 m = 150kg 的雪橇,受到与水平方 角斜向上方的拉力F 向成 θ = 37° 角斜向上方的拉力 =500N,在 , 水平地面上移动的距离l=5m。物体与地面的 。 水平地面上移动的距离 滑动摩擦力 f =100N,求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求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机械能总结高一(优秀4篇)
机械能总结高一(优秀4篇)机械能总结高一篇1本学期,我担任高一13至18班共6个教学班的化学教学,下面就本人的工作作一个小结。
化学教学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知识系统和化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
它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怎样才能在教与学的统一中完成这个中心任务呢通过对学生的研究,发现学生差别很大,主要表现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方法上和信心上三方面。
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以下分层教学对策:一,弹性调节难度教学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胃口,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
若要求过高,过难,学生接受不了,会产生厌学情绪,成绩更差;若要求过低,学生会感觉太简单,无味,不投入精力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后退。
所以我对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要求不同,进行弹性调节,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加强方法指导对原有知识基础较好,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信心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把知识向纵,横两个方向发展,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学有余味;对原有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方法欠佳,学习信心时弱时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由学生自己阅读,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三,课堂,课后有分别不管是难度和广度的调节,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中心任务的主战场,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渠道,所以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备课时坚持启发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化学学科的待点,多做实验,联系生活,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候适当利用课件加强教学直观性。
注重课堂的节奏,容量大小,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特点,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课后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培优补差的方式。
四,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使教学工作有效开展按照学校的要求,我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共享,全备课组共用。
《12.4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说课稿
《12.3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地位和作用本节是本章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学生在学习内能,热传递,热量的基础上,继续认识内能的改变及其非常重要的应用――热机,可以说它是上节知识的延伸与拓展.通过"热机"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在"热值"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2)了解热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知道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实验,了解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2)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热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性实验,提高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重点难点重点:做功和内能改变的关系,热机.难点:热机的工作原理(四)教具与学具教具:细铁丝、棉线、空气压缩引火仪,电子式火花发生器、汽油机模型实物及其挂图学具:铁丝、棉线二学情分析通过上节的学习,学生对内能热量热传递与内能的改变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形象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还很稚嫩,,以感性知识为依托,通过多媒体课件、实验、推理、类比获取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根据学生实际,结合本节特点,选择合适的资源.一是多媒体课件;二是自制教具,深入浅出;三是扩充实验,拓宽加深;四是紧抓动态教学资源.三教法与学法:实验观察法、亲身体验法、自学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汽车高速行驶时,为什么轮胎的温度会升得很高?(投影插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会知道其中的缘由。
(板书: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二)、合作学习进行新课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利用课件播出:轮胎的温度为何会升得很高,要弄清原因,我们首先要了解做功能否改变物体的内能?先请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P42活动12.5,边看书边用桌上器材完成实验。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反思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反思《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反思通用7篇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反思1本节目标定位准确,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弱,我把目标定位在对机械能的理解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理解与在单物体运动过程的应用。
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也是仅仅围绕目标而进行的。
教学过程设计合理,实施到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首先是总结上一节的练习,找典型问题出错的同学板演订正过程,突出“斜面—水平面”这一多过程问题与图象类问题的处理方法与变形题的总结,这样做起到了复习巩固检查动能定理应用的作用,接着是复习机械能与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创设的情景是物体在曲斜面的运动,推导光滑与不光滑两种情况下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选两位基础中等的学生上黑板板演,就此总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与定律的内容以及机械能不守恒的原因是非重力做功。
接着是在守恒的判断与定律的应用方面设置了练习进行巩固。
由于对前一节练习的处理与总结花时较多,有10分钟之多,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时间上显得匆忙,虽然是“堂堂清”但是清的是上一节,以后争取做到“本节课本节清”。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反思2机械能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中非常重要的规律,尽管能够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的问题也可以应用动能定理求解,但在明确了系统遵循机械能守恒后,其形式上有非常简练的表达优势,尤其是该规律不追究过程,只要求在选定零势能面后表达出始末态的机械能即可。
然而机械能守恒定律难就难在系统守恒条件的确认上,针对不同的系统,其守恒条件也有所不同:1、单个物体和地球组成的系统:合力功等于重力功1)只受重力:抛体运动2)受到其他力但只有重力功:绳拉小球在竖直平面的圆周运动3)受到其他力,其他力也做功,但其他力功之和为02、多个物体和地球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和系统内部非突变弹力的功a、典型的问题是滑轮连接两个物体在竖直平面内运动b、几个物体通过细绳连接在竖直平面内运动以上运动中均要求没有摩擦和阻力3、多个物体和弹簧组成系统:只有重力和系统内部非突变弹力的功这种问题比较复杂,主要是机械能不仅包括动能、重力势能,还包括弹簧的弹性势能,在今年来已经逐渐淡出了江苏高考的舞台,但在应用上其实与2中相当,只不过在表达式增了弹性势能罢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教学课件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小结与复习
例10
在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从相同高度静止 释放,甲球下落过程中经过P、Q两点,忽略空气阻力,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着地瞬间两球的动能相等 B.甲球在P点和Q点的机械能相等 C.释放瞬间两球的重力势能相等 D.从释放到着地,两球所受重力做的功相等
例11
在某运动员做蹦极运动,如图甲所示,从高处O点开始下落,A点是
例1
如一位同学正在进行投掷实心球的训练。以下情境中,他对 球做功的是( C )
A.手拿球静止
B.手托球水平匀速直线移动
C.将球举起
D.抛出后的球在空中继续运动
例2
李红同学的教室在教学楼的3楼,如果每层楼高3 m,李红
的体重为500 N,则李红要从地面走到教室,她需要克服自 身重力做功___3__0_0_0___J。
__W____ ,其他常用功率单位是___千__瓦____。单位换算:1kW=
__1_0_0__0__W。
3.推导公式:P=
W t
=
Fs t
=Fv (v 的单位必须是m/s)。
例4
用起重机将质量为5t的集装箱匀速提升10m,若集装箱上升 的速度为0.5m/s,则上升过程中起重机的拉力对集装箱做功 的功率是__2_._5_×__1_0_4_W;若上升过程中起重机以20kW的恒定 功率将集装箱匀速提升,则该过程需要___2_5____s。(g取10 N/kg)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示意图 没有力,有距离 有力,没有距离
有力,也有距离
特点 有力有距离,力的方 物体受力,但静止 物体在水平方向不受力,
向与距离的方向垂直
因惯性而动
举例
人提水桶水平前进, 提水桶的力和水桶的 重力均不做功
机械能
下列各物理量中,与参照系有关的物理量 是哪些? (不考虑相对论效应) 1)质量 4)动能 2)动量 5)势能 3)冲量 6) 功
答:动量、动能、功 .
例1: 教材3.20 解:以地为参考系,子弹和木块系统,水平方向
动量守恒。最后的共同速度V m1v = ( m1 + m2 )V
l l′
(1)子弹在木块内停止时,木块移动l, 子弹对地的位移为l+l’.由动能定理,
3.2 机械能与机械能守恒 一、功、质点动能定理(力的空间累积) r F r r 恒力的功: W = Fs cosθ = F ⋅ s θ
3
3
θ4 r F4
变力功:元功
r r r dW = F ⋅ dr ⋅ cosθ = F ⋅ dr
r r r W = ∫ dW = ∫ F ⋅ dr ⋅ cos θ = ∫ F ⋅ dr
1 2 1 2 −mg µ cosθ ⋅ 2s = mv ' − mv0 2 2
选上行
N
v
mg
f1
1 2 − (mg sinθ + mgµ cosθ )s = 0 − mv0 2 2 2 ′2 v0 + v v0 + v′2 s= 得: = s sinθ = h 4g sinθ 4g
N
v’
mg
f2
三.保守力功、功能关系 *重力的功:
b
M r r m W = ∫ −G 2 r ⋅ dr 0 r r a
r b
rb
M r ra
r r r r r ⋅dr = r ⋅ dr cos(π −θ) = dr 0 0
r r M m dW = F ⋅ dr = −G 2 dr r
rθ m r r0 f
机械能(全章)
课题: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一章机械能第一节动能与势能一、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能、动能、势能的概念,体现在能动用能、动能和势能的概念识别和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2、通过演示实验、实验现象的归纳和总结,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分析:动能、势能概念的建立。
重力势能的建立。
造成难点的原因是因为实际看到的下落的物体做功都表现为有速度的物体—有动能的物体做功。
突破点放在建立能的概念时强化能够做功的物体即具有能。
三、教具:上弦玩具车、斜槽、钢球、木块、橡皮筋、弹簧等。
四、主要教学过程:㈠、引入新课:我国国务院有个重要的部,叫“能源部”;我国工业的重点投资方面,是发展能源工业;在报上,大家经常看到“开发能源”“能源危机”“原子能”等等,在上述说法或术语中,都涉及到“能”。
可见能是一种重要的东西。
我们从本课起,陆续学习一些有关能的知识。
1、复习有关知识鉴于能量和功的概念有密切的联系,我们简要复习一下功的概念。
提问:力对物体做功要满足几个条件?(一是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实验:用上弦小汽车在车前一段距离地方放上木块,开动车,前程车没有推动木块,后半程推动木块做功。
前程车没有推动木块,但它能够做功。
(有做功的本领)后程开动的车做了功。
分析下列现象中,哪些物体做了功,哪些物体没做功但能够做功,哪些物体不能做功。
(投影片)1、风吹推动风车;2、水从高处冲下来冲击水轮;3、花盆放在三楼晾台围栏上;4、水开了,水蒸气顶起了壶盖;5、飞行的子弹;6、皮筋;7、拉长了的皮筋;8、水平路上开着的汽车;9、放在地面上的铁锤。
做了功的有:风、水、水蒸气能够做功的有:花盘、拉长的皮筋、飞行的子弹、开着的车不能做功的有:皮筋、铁锺。
(过渡)很多物体都有做功的本领,例如:四、五级风能够推动帆船“逆水行舟”,八、九级风能使大树“前仰后合”而飓风能把大树连根拨起。
㈡、进行新课1、引入能量的概念: 1、能:(板书)⑴、物理学中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
物理必修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重要知识点小结
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点小结1.功(1)功的定义:力和作用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的乘积.是描述力对空间积累效应的物理量,是过程量.定义式:W=F·s·cosθ,其中F是力,s是力的作用点位移(对地),θ是力与位移间的夹角. (2)功的大小的计算方法:①恒力的功可根据W=F·S·cosθ进行计算,本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②根据W=P·t,计算一段时间平均做功. ③利用动能定理计算力的功,特别是变力所做的功.④根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反过来可求功.例1:A、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ma=1kg,mb=2kg,B上作用一个3N的水平拉力后,AB一起前进了4m,如图4 所示.在这个过程中B对A做的功[]A.4 J B.12 JC.0 D.-4J(3)摩擦力、空气阻力做功的计算:功的大小等于力和路程的乘积.发生相对运动的两物体的这一对相互摩擦力做的总功:W=fd(d是两物体间的相对路程),且W=Q(摩擦生热)例2:关于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B.滑动摩擦力可能做负功,也可能做正功C.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D.静摩擦力对物体总是做正功2.功率(1)功率的概念:功率是表示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标量.求功率时一定要分清是求哪个力的功率,还要分清是求平均功率还是瞬时功率.(2)功率的计算①平均功率:P=W/t(定义式)表示时间t的平均功率,不管是恒力做功,还是变力做功,都适用. ②瞬时功率:P=F·v·cosα P和v分别表示t时刻的功率和速度,α为两者间的夹角.(3)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额定功率: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功率. 实际功率:发动机实际输出的功率,它可以小于额定功率,但不能长时间超过额定功率.(4)交通工具的启动问题通常说的机车的功率或发动机的功率实际是指其牵引力的功率.①以恒定功率P启动:机车的运动过程是先作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以最大速度v m=P/f 作匀速直线运动, .②以恒定牵引力F启动:机车先作匀加速运动,当功率增大到额定功率时速度为v1=P/F,而后开始作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以最大速度v m=P/f作匀速直线运动。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机械能》教学设计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以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如自行车下坡、跳水运动员起跳等,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现象吗?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物理规律?”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目的:通过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感知机械能的存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机械能》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机械能的概念,掌握机械能包括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
2.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掌握计算物体机械能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能量守恒定律。
3.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以下研究性学习活动。
-探讨机械能的转化与环保节能之间的关系,撰写一篇小论文。
-调查生活中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制作成PPT,进行课堂分享。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能量守恒定律在自然灾害中的作用。
4.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以下拓展性资料,拓宽知识视野。
3.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动能、势能的转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4.知识巩固: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能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机械能现象,进行观察、思考,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动能和势能之间是如何转化的?
-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结合实例,分析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
初中物理_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一节《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教学设计新授课 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
2.知道不做功的三种情况.3.学会功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利用W=FS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细绳、小车。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新课程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尽量的给学生时间与空间,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充分交流和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但是也许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积极参与课堂的习惯,在交流的过程没中,有的学生发现了问题,但没有大胆的提出来。
因为老师过于考虑课堂的进程化推进,所以没有安排充分的时间,或者说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鼓励学生把不清楚的问题全部都提出来。
例如: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方向垂直时,做功为零。
现在反思,如果让学生充分的把不清楚的问题能够提出来,通过充分的讨论,这些问题应该是不难解决的。
学情分析本班有学生50人,其中女生23人,男生27人,作为一个农村初中学校,学生在物理学习上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
总体情况来看,女生的学习自觉性比较强,学习效率也很高。
而男生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多数男生在学习上都不甚操心,需要老师和家长随时提醒。
15岁左右的初中生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在学习过程仍需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实验和实例分析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本节之前学生还没有学习关于能的知识,在没有能的转化的知识的情况下,功的定义是很难下的;但学生已有一定的力学基础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认知水平来构建“功”的概念。
总之,在学习习惯上,还需要花功夫来培养。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效果分析一、效果分析应重视评价1、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情感的变化与发展。
必修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诚西郊市崇武区沿街学校机械能守恒定律〔一〕教材地位能量守恒定律是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对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是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重要根底之一;能量转化和守恒思想贯穿整个高中教材,是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的重要“工具〞。
机械能守恒是高中学生对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启蒙,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必须结实掌握的一个重要规律。
〔二〕教材处理本节是这一章的核心知识,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根本概念,在高中又进一步进展深化、系统学习,在本节之前又学习了动能定理,为本节理论探究奠定了根底。
教材中仅以定性实验探究就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我们认为这样处理在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深化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本质和机械能变化的原因〕和训练思维、开展才能方面有欠缺,因此教学设计作了一些改进,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得出,由定性分析到定量实验探究,初步得出规律,再结合一般过程作理论推导,阐释机械能守恒的本质,再详细应用。
符合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并且在探究、推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才能、分析归纳才能和探究发现才能,领悟物理学研究方法和进步创造性思维才能。
在教学设计时,根据教材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学生认知的开展规律来设计教学活动的根本流程,力求到达最优化的组合。
本设计力图通过生活实例和物理实验,展示相关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出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表达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通过建立物理模型,由浅入深进展探究,让学生领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并通过规律应用稳固知识,体会物理规律对生活理论的作用。
〔三〕建议:3--4课时课题:机械能守恒定律课时:3--4课时机械能守恒定律一、教学目的㈠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会分析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的实例。
2、理解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适用条件3、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4、会断定详细问题中机械能是否守恒,会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生活和消费中的有关问题。
高一物理教学总结14篇
高一物理教学总结14篇高一物理教学总结篇1一、关于教学计划的说明:本学期继续使用人教社版《物理》第一册,共三章,分别为第五章《曲线运动》、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和第七章《机械能》,每周3.5课时。
二、教学目标:本学期完成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以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为例,研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规律;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其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功和能的概念,以及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2.方法目标:学会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发现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能量的观点和守恒的观点来处理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第五章《曲线运动》可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第一节,讲述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曲线运动的特点第二单元第二节、第三节,讲述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并用这个方法具体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这是__的一个重点内容第三单元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讲述匀速圆周运动的描述方法和基本规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以及离心现象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章可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第一节,学习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描述的有关知识第二单元第二节和第三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第三单元第四节至第六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有关知识第七章《机械能》可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第一节和第二节,讲述功和功率。
第二单元第三、四、五节,讲述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势能。
第三单元第六、七节,讲述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第四单元第八节,讲述伯努利方程,为选学内容。
四、教学进度表:略高一物理教学总结篇2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
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
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教好高一物理,使学生较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学习任务高一物理教学方法有许多,我在教学过程中着重采用如下几种方法:一、类比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也总在不自觉地应用类比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备课
阜宁县东沟初级中学初三物理集体备课教案
1、内能 定义: 影响因素:温度、质量、状态等 2、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 3、热量(Q) 定义: 单位符号:J 三、释疑演练 1、2004 年 12 月底,印度洋海底发生强烈地震,引发的海啸破坏性极强,造 成几十万人死亡和无数财产损失……海啸之所以有这样大的破坏性,是因为 海啸具有很大的 ( ) A .内能 B .重力势能 C .弹性势能 D.机械能 2、一个小朋友从滑梯上匀速滑下来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减小 C、动能不变,重力势力减小,机械能减小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四、达标强化 1、为了使快速降落的“神舟”五号返回舱安全着陆,返回舱在距离地面几米 处,向下迅速喷出高温高压气体。从开始喷气到安全着陆,返回舱的( )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2、汽车在匀速爬坡的过程中,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填 “增大”“不变”或“减小” 、 )物体具有机械能,而具有能的物体有共同的特 点:就是能够做功。而做功是能量发生转化,由一种形式变成另一种形式。 比如,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作业设计 补充习题本章练习 一、动能 势能 机械能 1、动能 2、势能 3、相互转化 二、内能 热传递 1、内能 2、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 3、热量(Q)
重 难 教 学 教
点 点 法 法 具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请全体同学回答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含义 二、以问导学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定义 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教师归纳:同学们所说的这些物体都具有一种或几种形式的机械能。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能量大小不同,每种能量都有影响它的因素。 提问: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研究动能大小与这两个因素的关系实验 中设计方法是什么? 教师提示:则此实验应完成两部分实验分别研究两个因素,分别要满足什么 条件? 提问:实验中用什么器材控制速度这个物理量的? 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 提问:决定弹性势能的因素是什么? 提问:决定重力势能的因素是什么? 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内能 热传递
19
二次备课
阜宁县东沟初级中学初三物理集体备课教案
复习回忆 3 个公式,每个字母所代表的物理量和国际单位。 4、热值的概念、实验 三、释疑演练 以下几句话对么? 1、 热值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成正比 2、 当燃料没有燃烧时,其热值为零,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成反比 热值是由燃料本身决定的,与质量和热量的大小无关 四、达标强化 1、 煤油炉每 1min 燃烧 2g 煤油,如果没有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 被水吸收, 需要多少时间才能使 10 ㎏、 20℃的水, 温度升高 50℃? (煤油的热值 4 . 6 10 J / kg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0
重 点 难 点 教 法 学 法 教 具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二、以问导学 1、做功、热传递 复习提问 1、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哪些? 2、 热传递的条件、方向、内容、结果?有哪些例子? 3、 举一些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或者实例, 并说出做功是如 何改变物体内能的。 教师总结: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它们的区 别是做功是其他能量和内能的转化,能的形式变化了;而热传递是内 能的转移,能的形式没有变 2、热机的工作过程 复习提问: 1、 热机的四个冲程,有哪些冲程有能量转化?分别是什么? 一个工作循环几冲程,活塞往复运动几次,曲轴转几周,对外做 功几次? 3、公式
阜宁县东沟初级中学初三物理集体备课教案
章 课 课
节 题 时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主
备
本章小结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含义,并能列举实例 说明物体具有何种形式机械能以及能量之间相互转换的情况。 2、内能、热量的概念,类比分子动能和物体动能,内能和机械能的异同 理解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内能、热量的概念,类比分子动能和 物体动能,内能和机械能的异同 理解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内能、热量的概念,类比分子动能和 物体动能,内能和机械能的异同 练习、讨论、对比、归纳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8
阜宁县东沟初级中学初三物理集体备课教案
章 节 课 题 课 时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主
备
本章小结
第二课时
课 型 复习课
目 标
1、知道物质的比热容。 2、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和对应的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3、知道热机的工作原理和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4、了解热量概念,会用热量计算式进行计算 5、知道燃料的热值,会进行燃料燃烧放热的简单计算 物质的比热容,热机的工作原理和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会用热量计算式进 行计算 物质的比热容、热量的计算,机械能和内能相互转化。 练习、讨论、对比、归纳等
7
2、 用两只同样的酒精灯给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加热, 每隔 2min 记录一次水和液体的温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求 液体的比热。 加热时 0 间/min 水 温 度 20 /℃ 液 体 温 20 度/℃ 作业设计 2 23 25 4 26 30 6 29 35
补充习题本章练习 一、物质的比热容 1、定义 2、热量的计算 二、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1、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2、热机 汽油机工作原理 3、热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