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苏联解体、苏共垮台20年的思考
苏共灭亡读后感
《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读后感1991年11月5日,就在十月革命节的前夕,发生了一件令全世界震惊的事件。
随着叶利钦发布命令,完全禁止苏共和俄共在俄联邦境内的所有活动,至此,经历了93年曲折历程、号称有2000万的苏联共产党最终垮台。
也随着克里姆林宫上的红旗黯然落下,一个超级大国在悲叹中分崩离析了。
从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布尔什维克党掌握俄国政权开始,苏联及苏共就注定走向一条传奇的而又极尽曲折的道路。
作为世界上第一次社会主义国家,作为第一次执政的共产党,从掌握政权开始,就受到西方白色政权的敌对攻击,条件十分艰苦,内外交困。
但是在苏共领导下,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实行了工业化,并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国。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苏联以牺牲2000万人的为代价,换来了世界的和平。
雅尔塔会议标志着苏联成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超级大国。
,从1957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到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飞船第一次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梦想,无一不显示出苏联的强大。
在勃列日涅夫统治时期,苏联达到鼎盛,最高时的工业总产值达到美国的80%,海有着比美国还要多的核武器。
就是这样一个带领苏联从一个积贫积困的弱国成为超级大国的苏联共产党,究竟怎么走上亡党的道路上的,从而给俄罗斯人民在各领域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之前在学界各种说法很多,没有统一定论。
在读完了《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这本书后,找到我一直困扰我的答案。
苏共亡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个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是起决定性的主要矛盾只有一个,对这个主要原因的定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之前国内外学术界对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有很多答案,但本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并运用大量史实资料,通过对苏共的指导思想,意识形态工作,党风建设,组织路线,特权阶层,领导集体等方面做了逐一的细致分析与对比,批驳了之前学界片面的带有利益性的分析,指出苏联剧变的原因不在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等其他原因,而在于从赫鲁晓夫集团到戈尔巴乔夫集团逐渐脱离、背弃乃至最终背叛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居安思危——苏联解体、苏共垮台20年的思考
居安思危——苏联解体、苏共垮台20年的思考
李慎明
【期刊名称】《前线》
【年(卷),期】2011(000)005
【摘要】@@ 1991年8月24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宜布了两项震惊世界的消息:一是"苏共中央不得不采取自行解散这个艰难但又是唯一合理的决定";二是"我不认为我本人今后还能够完成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责,我将辞去自己的所有职权".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总统府圆屋顶上苏联国旗悄然落下,苏联自此成为"过去时".
【总页数】3页(P8-10)
【作者】李慎明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苏共垮台”与“苏联解体”--苏联剧变中两个关键性概念的辨析及其根本原因探析
2.苏共垮台与苏联解体的十大关键问题——关于苏联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3.苏共垮台与苏联解体的十大关键问题--关于苏联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4.党蜕化变质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读李慎明、陈之骅新作《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有感
5.揭示苏共衰亡深层次原因总结苏联解体历史教训——项目最终成果《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简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苏共亡党二十周年
以史为鉴,永葆共产党的青春与活力——读《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有感运输部宫文胜苏共在只有20万名党员的时候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在拥有35万名党员的时候,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牢牢掌握了国家政权,在拥有554万名党员的时候,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德国法西斯,而在拥有将近2000万名党员的时候,却亡党亡国。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有哪些我们应该汲取的教训?建党90周年前夕,带着这些疑问,我认真阅读了李慎明主编的《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一书。
这本书的出版得到了理论思想界的高度评价,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全面分析苏共亡党和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的精品力作。
本书揭示的历史教训,值得正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和党的各级干部认真思考。
一、正确认识苏共亡党、苏联亡国事件本身。
历史资料和经济数据证明,苏共亡党、苏联解体是一场巨大的历史悲剧,不仅给原苏联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且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了空前的低潮。
苏共亡党和苏联解体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并非如许多人认为的那样,在于所谓的“斯大林模式”的失败,最主要的、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作为执政党的苏共本身的蜕化变质。
苏共垮台,并不是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苏共的垮台,而是背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苏共的垮台,或者说是已经蜕变为社会民主党性质,亦即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的垮台。
今天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按照GDP总量来算,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尽管,我们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但所取得的历史成就,即便是我们的敌人也无法否认。
这是我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结果,是我们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结果。
中苏两党两国结局的巨大差异,昭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道理:放下我们的旗帜,就会亡党;放弃党的领导,就会亡国。
《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观后感3篇
《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观后感3篇大型专题历史片《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通过具体形象的历史内容,以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惨痛历史过程和确凿的历史事实,向一切善良的人们揭露他们是谁,他们用什么手段瓦解了苏联共产党。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
《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1在土豆网网上无意中看到一部能看的电视政论片《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唤起了对当年的记忆,于是开始观看这部具有华语详细解说的记录片。
第一集还没有看完就感觉有些不对劲:我想看到的内容被略去了,老套子没完没了。
其实大家虽然没有与十月革命同时代,但理智之年毕尽还是通过媒体目睹了苏联的解体过程。
而这个片子第一集就给人断章取义的感觉,逻辑上也怪怪的。
无数历史事实都证明了过去的革命党并不一定以后永远也是革命党。
中国的国民党不就是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从一个革命党变成了独裁党、从国民党变成了刮民党的吗。
片中的一些论述没有什么说服力。
坚持全部看完后,发现问题多多。
我不是专家,看完这部片子,不知道这部片子想说明什么。
而且里面的内容与自己过去积累的历史知识存在差异。
正是由于我不是专家,所以不排除自己过去的知识存在错误。
于是到网上查找专家对片中历史史实的证实。
很快找到了一个专业的文章:电视政论片《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史实质疑。
这篇文章是由中央党校的左凤荣和姜长斌撰写的,他们无疑是专家了。
专家的文章证实了我的感觉,这部片子的陈述确实存在许多与历史事实相悖的地方。
后来我听说这部片子是给党员看的,就更糊涂了。
我不明白为什么不能实事求是的公正的解说历史。
这个片子好像很崇尚独裁专制,而较少的考虑人民作为国家公民的权利。
这里我引用上述专业文章里最后的一句话:“对党员干部进行正确的史观教育、从苏联剧变中吸取教训,是我们理论工作者的职责,但我们应该根据历史的真实得出结论,而不是相反。
”中国人啊,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我们必许客观面对事实。
中共智库著书研讨苏共倒台原因
中共智库著书研讨苏共倒台原因《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出版作者:边文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厦倾覆坍塌。
20年后的今天,总结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中共党内一些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人士认为:“尽管苏联剧变原因种种,但起主导、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作为执政党的苏共本身蜕化变质,其蜕化变质的根本原因是思想路线背叛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路线。
”今年是苏共亡党、苏联解体20周年。
3月1日,作为中共智库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联合举办专著“《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发布会,来自中央部委、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有关官员和专家学者与会发言。
这部47万余字的专著,是由中国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李慎明先生主持的“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课题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
这个课题的前期成果是2006年制作完成的《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八集DVD教育参考片。
该参考片及其解说词曾在海内外引起广泛注意和反响。
俄罗斯出版了研究该片解说词的专著,越南《人民报》摘要刊登了该片的解说词。
《居安思危》一书由绪论和八个章节组成,全面分析了苏共亡党和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
绪论指出,尽管苏共亡党和苏联解体原因种种,但主要的,起着主导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作为执政党的苏共本身蜕化变质。
苏联亡党和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所谓的“斯大林模式”,而在于戈尔巴乔夫领导集团最终背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居安思危》的出版得到中共党内一些理论思想界人士的积极评价,被认为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事求是分析苏共亡党的精品力作”,“反映了著作者强烈的政治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战略意识”。
“书中涉及的问题和揭示的历史教训,值得各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及其执政的共产党,特别是正在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认真思考。
这正是这本书的主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之所在”。
本刊根据与会者发言纪要,在此摘要发表。
以史为鉴 居安思危
以史为鉴居安思危——观《苏联亡国二十周年启示录》有感作为社会主义的老大哥,与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美国相抗衡的苏联,竟然在1991年12月25日宣布解体。
为何苏联大厦竟在一夜崩塌?前几日,我们在学院礼堂观看的影片《苏联亡国二十周年启示录》就为我们揭秘了这样一段史实。
前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与美帝国主义等相互勾结,葬送了苏联。
影片全方位,多角度,为我们还原了那一段真实的历史,让所有观者深受触动,具有极其深刻的启示意义。
影片为我们细致地阐述了一个问题,即苏联为何会在一夜倾倒。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苏共的领导层出现了“第五纵队”。
“第五纵队”源自意大利,代指那些反叛者。
最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击破的,苏联便是如此。
二战结束后,美苏一直保持着冷战关系,美帝国主义一直渴望在苏联寻求建立他们的“第五纵队”。
终于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帝国主义找到了,他们就是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
作为苏共总书记、苏联共和国的总统,戈尔巴乔夫却将苏联推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成为了苏联的掘墓人。
美国人帮助其登上总书记的宝座,作为对美国主子的报答,戈尔巴乔夫将苏联一步步推向深渊。
在文化方面,他打着“自由化”旗号,放松党对文化监管。
如此一来,反动宣传甚嚣尘上,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日益下降。
在政治上,他通过否定历史,让苏联人民反对领袖,社会陷入混乱。
同时,他还积极打压党内爱国人士,导致不少人退党、叛党。
在经济上,他还通过汇率浮动,将苏联人民数十年奋斗结果转手送给帝国主义,使原本困难的苏联经济雪上加霜。
有如此硕鼠,苏联焉有不亡国之理?影片着重描述了戈尔巴乔夫如何联合帝国主义一步步摧垮苏联,然而,我认为影片阐述的并不十分全面。
戈尔巴乔夫对苏联解体确实有在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将责任完全归咎于一人又未免有失偏颇。
在我看来,苏联长期的错误政策和过于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才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苏联灭亡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苏联长期推行僵化的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苏联亡国感
观《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有感《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教育参考片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一些亲历者的诉说,合景式地揭示了前苏共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强到蜕变至毁灭,一个执政70多年、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夜之间分崩离析、迅速垮台的深刻历史教训。
通过观看此片,让我们深入了解了苏共垮台给苏联人民特别是俄罗斯人民带来的深刻影响,通过苏联亡党亡国的历史根源及其教训,让我们观看的每一位人员切实增强了居安思危意识,观看此片后,大家普遍认为受到了一次生动实际的警示教育。
通过观看此片,我主要有以下几点感想:一、注重学习,弘扬正气。
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活生生的事实告诉我们,不学习,思想就得不到改造,欲望就容易膨胀,就拒绝不了诱惑,就容易被诱惑的绳索绊倒。
因此,作为一名管理人员,我要时时处处约束警示自己,牢固树立警醒意识,注重学习,弘扬正气,发扬艰苦朴素的革命传统,保持优良的革命作风,不断提升综合素质、提升理解力,在团队中做到坚定政治立场,明辨是非,严守纪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和觉悟,不断锤炼自己,使自己能够更好的投入到酒店发展的工作中去。
二、立足本职,居安思危作为一名管理人员,我们都是从基层做起,深知基层员工的不易,我们取得今天的成绩是我们辛苦努力的结果,但更多的是领导信任我们,给我们提供了就职的机会,是员工们信任我们,让我们带领员工一起创业发展。
正因如此,细细回顾影片中的细节,我们不能在取得一点成绩的情况下,就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利欲熏心,而更应该立足本职,常常树立危机意识,正确审视自己所处的位置,讲团结,为员工谋福利;讲正气,为酒店树标杆;讲奉献,为酒店谋利益;讲纪律,为自身敲警钟。
只有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才能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好上级交给的工作任务,才能更好地做好反腐倡廉工作。
三、廉洁自律,防微杜渐俗话讲“人无完人”,而现实中最大的敌人和难战胜的就是自己,要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确保不出任何违法违纪问题,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要时刻提醒自己,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勤政意识,勿以恶小而为之,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把握原则,一是思想觉悟坚决不放松。
苏联解体二十周年反思
苏联解体二十周年反思1991年12月25日,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的事件作为标志,为立国69年的苏联划上句号。
苏联解体的原因:体制僵化、经济衰退是根本性的原因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一定像过去苏联教科书所说“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但是也绝不是一次普通的朝廷更替或政权转手,它的世界意义在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开辟了一条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尝试。
在苏联,这一伟大的社会实验曾经取得过辉煌,]但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史称“斯大林模式”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和集权的体制。
这种体制,为应对国内外紧张局势,能集中一切人力、财力、物力,适应备战和应战的需要,取得工业化和增强国防实力的显著成果,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使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国。
然而这种体制严重背离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压抑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加上它在政治上无情地消灭各种反对派和压制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严密控制,使整个社会处于僵化、封闭和麻木的状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时代主题逐渐向着和平与发展转移,这种体制使经济发展缓慢,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更加严重,制度性的弊端进一步凸现。
显然,这种体制不但不能完成把俄国建成现代化民主国家的历史性任务,反而使俄国在同资本主义的世界性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如果说十月革命后出现了“一球两制”的新格局的话,那么,半个多世纪的比较和竞赛,没有显示苏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这是苏联解体的根本性原因。
1、领导人因素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他所面对的是一个动荡的世界和困难重重的国内环境。
有人比喻此时的苏联犹如一艘满载军火的航船,船体锈蚀,方向不明,运转缓慢,在茫茫大海中濒临下沉。
这就决定了戈尔巴乔夫受命之时,必须实行改革,以挽救这艘航船危亡的命运。
“居安思危——苏联亡党亡国历史教训”观后感
“居安思危——苏联亡党亡国历史教训”观后感第一篇:“居安思危——苏联亡党亡国历史教训” 观后感“居安思危——苏联亡党亡国历史教训”观后感《居安思危——苏联亡党亡国历史教训》围绕苏共亡党、苏联解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从党的建设的八个方面进行深刻剖析,多角度地再现了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全过程,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深刻地揭示了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诞生、发展、壮大和消亡的历史,系统透视了苏共消亡的原因,深刻剖析了苏共惨痛的历史教训。
从1898年3月到1991年12月25日,不过短短74年,一个由列宁亲手创建的党,一个曾经取得许多辉煌成就的党,曾经能够与美国两分天下的苏联,在短短的十余年内,从兴盛走向衰败,最终沦落到亡党亡国的境地,不由使人扼腕三叹。
其实,对于苏共亡党的原因,我国理论界已谈得很多,究其根底,不外乎帝国主义的颠覆破坏和和平演变活动;苏共长期拒绝改革开放,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导致的经济停滞和落后;还有后来推行错误的改革路线,背弃马克思主义原则,削弱党的领导等等。
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苏共的最高领导层的问题,是他们背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毁掉了自己的国家和党。
片中一针见血指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苏共党内,而苏共的主要问题则在于它的领袖集团。
”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苏共先后经历了五届领导集团,而造成苏共败亡的两个关键人物就是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
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都是彻底否定党的历史和党的领袖人物,这使得他们在沦落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最大叛徒的同时,导致了党的形象的损毁和党员理想信念的坍塌,因而动摇了党和国家的根基,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
最后的苏共已不是列宁理想中的苏共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思潮,逐渐转变为对十月革命对列宁主义和列宁本人的批判与否定。
二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列宁建立共产党时,苏联正处于斗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就像是破开乌云的阳光,给他们带去了希望,对于那一代人来说,马克思主义就是他们的信仰。
居安思危
居安思危《凤凰卫视中文刊》近日发表一篇名为《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的文章,全书47万字,系统的科学的分析,解释,阐述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原因,剖析中国成功避免“苏东剧变”的原因,结合当前西方在中东所谓的“茉莉花革命”以及本次党校学习的内容,我认为中国当前面临空前的挑战与机遇.简言之,21世纪后,国际格局出现新的而变化多极化趋势明显,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经济科技的竞争日益激烈。
但是,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原因,各区域,各国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发展速度不同,发挥的重点不同,由此所导致国与国之间的差异加强,除此之外,新兴的强国与老牌强国之间的竞争加剧,都是导致最近国际局势动荡的原因。
以中东的系列革命为视角,我们不难发现,二战后新兴的民族政权国家的性质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我认为最近的埃及突尼斯利比亚等的革命是自1989~1991年苏东剧变的延续,这也是中东此次革命的实质。
众所周知,这些国家是两极格局下产生及发展的,历史上遭受列强的压迫及奴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这些国家的政权也都相当于我国30年前的面貌,长期经济增速缓慢,就业率不高,是积累的矛盾所导致的结果,当然也包括某些大国在这之后的博弈。
几十年国家独立后,依旧没能找出一条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当然这与领导集团的是有关的。
中国现在经济成就举世瞩目,获得极大的发展,其总量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据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预估可能在20年内超过美国。
经济的长足发展也必然要求中国在政治上的话语权加重,在世界上的地位提高。
中国再也不是1999年被轰炸大使馆后的默默无语。
中国应更积极的参与到世界中。
同时我们应该淡化但不是忘记意识形态,寻求与西方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以现代化,民主化为发展目标,推进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始终不渝的推进经济改革的发展,经济是基础,以更加促进社会和谐公平为目标,适当加大改革的力度,已解决百姓的生活实际问题为原则,推进经济改革的全面发展;同时政治改革迟迟落后与经济改革,民主化,法制化进程缓慢,虽然政治改革阻力重重,涉及利益太多,但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勇气与胆量去尝试去改变,那是没有前途的。
前苏联解体20周年反思
前苏联解体20周年反思苏联解体的原因确实非常复杂,有内部的原因、有外部的原因,内部原因是主要的;有经济的原因,有政治的原因,也有文化的原因,思想政治上的原因是主要的现实的原因,现实的原因是主要的。
归根到底的原因,就是苏共领导层的逐渐蜕变。
(1)、苏联的剧变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是苏联国内各种矛盾的发展和激化,外因是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但和平演变之所以奏效,关键原因还是出在苏联内部,正是因为苏联传统模式已经过时又迟迟得不到更新,进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内部危机日渐加重。
再者,苏联共产党的改革推行了错误的路线,导致了改革的失败。
(2)、苏联的剧变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
历史的原因是深层的基础性的东西,而现实原因则是直接的导火线。
历史原因包括过时的僵化的经济体制与当代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之间的矛盾;严重的官僚主义与广大干部和群众之间的矛盾;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和人民之间的矛盾。
现实原因是苏联共产党把体制改革变成了社会制度的转轨,即执政的共产党在改革中的路线失误,就成了苏联剧变的直接原因。
(3)、在社会结构的层面上,苏联解体有多方面的原因,如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思想文化方面的原因和对外政策方面的原因,但其中经济因素起者决定性的作用。
苏联几十年的经济建设成就固然巨大,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提高多少,这和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有直接联系。
逐渐使人民对苏共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失去了信心,这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4)、就苏共本身而言,导致苏联剧变的既有思想路线方面的原因,也有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方面的原因。
思想路线在这其中起着根本的作用,因为,政治路线、组织路线都是在思想路线的指导下制定的。
苏联共产党从斯大林开始到80年代,始终没能从根本上摆脱执导思想上的僵化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左”的路线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又从“左”的极端一下子跳到了“右”的极端,表现为全盘否定了苏联的历史,终于引发了一场毁灭性的总危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安思危——苏联解体、苏共垮台20年的思考李慎明1991年8月24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宣布了两项震惊世界的消息:一是‚苏共中央不得不采取自行解散这个艰难但又是唯一合理的决定‛;二是‚我不认为我本人今后还能够完成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责,我将辞去自己的所有职权‛。
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总统府圆屋顶上苏联国旗悄然落下,苏联自此成为‚过去时‛。
转眼间,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即将走过20年。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在此时节,思考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根本原因、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根本原因何在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各种观点杂陈纷争,目前有一种观点仍颇有影响力,即认为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也就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果真如此?回答之前,不妨深入分析这个所谓的‚斯大林模式‛。
第一,不能把苏联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与具体管理体制机制笼统地称为‚斯大林模式‛。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分为基本经济政治制度和具体的管理体制机制,两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有根本性的区别。
基本经济政治制度是管方向的,是解决‚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国体;具体管理体制机制是在方向确定以后实现这一方向的具体办法,是解决‚如何为﹑怎么为‛的问题,是一个国家的政体,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列宁和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具体的管理体制机制基本上是符合苏联国情的,这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但是,由于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建设还没有经验,再加上斯大林某些理论观点和个人作风等原因,苏维埃政权的具体体制﹑运行机制也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比如,‚二战‛结束和战后恢复重建任务完成之后,没有及时对20世纪30年代建立的权力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社会主义民主发扬不够,法制不健全,甚至出现个人迷信现象。
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与苏联解体、苏共垮台有一定的历史联系,但不是根本的、必然的、直接的原因。
换句话说,我们不能从具体管理体制机制需要改革中推出对列宁开创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的全盘否定,更不能把具体管理体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不加分析地归结为基本制度的问题,进而认为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
第二,不能因为具体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的一些弊端而对这套管理体制机制全盘否定。
毛泽东曾说:‚任何一个民族,不可能不犯错误,何况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历又那么长久,不发生错误是不可能的。
……对斯大林要三七开。
他们的主要的﹑大量的东西,是好的,有用的;部分的东西是错误的。
‛运用毛泽东这一方法论来分析苏联所建立的具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无疑也是适用的。
邓小平对‚苏联体制‛也采取了辩证的具体分析态度。
1957年4月,他指出:‚我们这几年搞得比较快,原因之一就是有苏联的经验‛,‚我们要继续学习苏联,还要会学。
学习苏联好的东西对我们用处很大,借鉴苏联错误的东西,对我们也有很大的益处‛。
邓小平这里说的苏联的经验和错误就包括苏联管理体制机制。
诚然,斯大林时期苏联共产党所建立的权力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机制虽有一些弊端,但总体上是符合苏联20世纪30~40年代所面临的世情和国情的,适应了当时被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包围的情势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共产党对国家人民的正确领导,使得苏联取得了工业化﹑卫国战争和战后重建等伟大胜利,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第三,苏联没有及时对其权力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机制进行改革。
如前所述,斯大林时期苏联共产党所建立的权力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机制总体上是符合苏联20世纪30~40年代所面临的世情和国情的,特别是适应苏联战时需要和战后恢复重建任务的需要的。
但随着‚二战‛胜利和战后恢复重建任务的完成,这个体制总体上无法进一步适应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要求,其弊端日益显现。
赫鲁晓夫领导集团上台后,试图对此进行改革,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问题在于随着条件的变化,赫鲁晓夫领导集团没有及时和正确地领导改革,反而将其改革的基本方向逐渐演变成对苏联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的否定,这就为日后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开掘了‚第一锄‛,也可称之为关键性的‚第一锄‛。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领导集团打着改革的招牌,本质上改旗易帜,全面背叛马克思主义,实质上走上了资本主义的不归路,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
第四,苏共最终垮台的根本原因,在于苏共自赫鲁晓夫领导集团始逐渐脱离、背离,特别是戈尔巴乔夫等人最终背叛马克思主义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致。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从事生产的人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体制机制是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要依靠人来确立、完善,也要依靠人来遵循或变革。
所以从根本上说,人决定体制机制。
在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过程中,作为领导集团的代表人物——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等人都难逃干系。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是: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
‛这番话说得真好。
第五,谨慎使用‚斯大林模式‛提法。
苏联在列宁和斯大林时期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具体管理体制机制,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苏联的实践。
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是符合苏联实际的,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是西方的一些学者和政治家却把这一制度谥之为与希特勒法西斯并列的最残暴、最不人道的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
1998年,戈尔巴乔夫在总结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时,明确归结为‚所选择的那个‘模式’……这是布尔什维克还在斯大林之前就犯下的一个主要错误‛。
这里,戈尔巴乔夫不仅明确使用了‚模式‛这个提法,而且明确把矛头指向‚斯大林之前‛即列宁时期的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事实上,‚斯大林模式‛早在提出之时,便被加上‚极权﹑暴政‛等罪名﹐甚至被等同于‚法西斯制度‛。
笔者不赞成‚斯大林模式‛这一提法,因为这一不小心就极容易落入西方话语体系的陷阱。
本文之所以出现这种提法,仅仅是为了行文简便,并不表示赞同。
中国共产党应从中汲取哪些经验教训苏联解体、苏共垮台是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突出的事件。
总结和分析这一最大的悲剧性事件,起码应该汲取以下经验教训:第一,必须坚持高度重视党的思想理论工作,及时反对各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重视理论工作的根本体现,在于勇于、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的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在不断出现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的情势中始终把握正确方向。
这就需要及时地反对各种教条主义。
仅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相关词句,不管具体情况、条件的变化去生搬硬套,可称之为‚东教条‛;借口所谓情况和条件的变化,否定、抛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西方的种种理论奉为神明,按照西方的理论去进行所谓的‚思维‛和‚创新‛,可称之为‚西教条‛;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西方理论都不符合中国的实际,主张从中国儒学等传统文化中找出路并以此为指导,可称之为‚古教条‛。
无论是‚东教条‛、‚西教条‛还是‚古教条‛,都在坚决反对之列。
同时,要反对经验主义,如果以为正确的理论是空洞的、没有实际用处的东西,只有自己积累的实际经验才可靠,那么必然会品尝忽视理论建设的苦果。
第二,必须坚持把最高领导权始终掌握在忠诚于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国家和民族的人手里,并始终高度重视培养年龄结构合理的一批又一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列宁和斯大林是无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突出代表,但苏共20大及以后的社会条件,决定了这个时候不出现戈尔巴乔夫,也必然有其他替代者出现。
‚戈尔巴乔夫‛们,是几十年间苏共党内和社会上企图在苏联最终确立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代表,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垄断资产阶级在苏共党内力量的代表。
第三,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加强党内监督。
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原则。
抗战胜利前夕的1945年7月,毛泽东主席在延安与黄炎培那段著名的谈话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黄炎培说,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
毛泽东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
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
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毛泽东关于人人负起责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民主政治思想的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和根本目的是人民当家做主,而人人负起责来则是达到这一根本目的的根本途径,舍此别无他途。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讲真话、实话、心里话。
这就是要保障党员能够按照正常的组织程序,充分发表不同意见。
党内对任何问题的讨论,应该是平等的,自由的。
只要是从党的利益和工作出发,就要允许充分发表意见,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而在党内真正形成敢说真话、畅所欲言的良好政治氛围。
第四,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时时依靠群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应是我们始终不变的价值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亿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应是我们始终不变的真理观;‚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应是我们始终不变的动力观。
离开群众,任何人、任何集团和政党必然一无所成。
群众中的个体是一滴水,一滴水很容易干涸,但一滴滴水汇聚在一起便成溪成河、成江成海。
第五,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并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他们所阐发的关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原理,我们必须坚持和遵循,而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物质是运动的,情况是经常发生变化的。
我们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及时进行改革,采取新的举措,以不断适应新的、发展变化着的新形势。
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各自的优秀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的先进科学技术和各种特有资源,这都需要我们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派,进行学习借鉴和引进;与此同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十分需要被介绍到世界上,与其他国家和民族互通有无、互利合作。
这就需要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开放的政策。
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任何国家关起门来搞建设都是不能成功的。
因此,坚持改革开放应是我们长期坚持不变的强国战略。
但是也必须看到,改革开放有一个根本的前提,就是方向道路问题。
我们的改革开放,必须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巩固与自我完善,必须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有利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