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河北昌黎黄金海岸

河北昌黎黄金海岸
13%、12% 。其最大风速、平均风速和频率见表1。本区超过4m/ s 风速的风向有EN E、NNW,
其频率分别为6%、2%, 对沙丘发育影响较大。
根据此处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气象哨资料, 考虑更为真实反映风对沙丘的影响情况,
采用以10 分钟为一统计单元, 对1993 年3 月至1994 年3 月连续一年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
2\对昌黎海岸沙丘砂进行薄片统计, 重砂矿物分析, 电镜扫描, 粒度分析及与海滩砂
的对比研究发现, 沙丘砂在物质组成颗粒形态、石英砂表面结构特征和粒度特征方面均继承
了海滩砂特征, 不过, 海滩砂中也有沙丘砂的某些特征, 反映了两者沉积的混合。这是由于向
岸风和离岸风共同作用的结果。
3\* 河北省自然基金资助项目, 编号: 495200
颗粒较细, 而海岸沙丘的沙较粗。内陆沙漠沙经过较长距离的搬运, 海岸沙丘沉积主要来自海
滩, 搬运距离较近。在偏态上内陆沙漠沙是正偏态, 海岸沙丘受到海滩的影响, 部分样品仍表现
出负偏态。
第3期 昌黎黄金海岸沙丘沉积特征及形成演变第61页
新开口以南沙丘的细砂含量较高, 占62. 21%, 中砂含量相对较低, 占37. 78%; 新开口以
关键词: 海岸沙丘 沉积特征 形成演变
昌黎黄金海岸沙丘, 由多列沙丘组成, 呈羽状排列, 沙丘带宽1- 3km, 由滦河口向北逐渐
变窄, 沙丘高度一般20- 40m, 最高点位于七里海新开口南6. 5km 处的大圩顶, 高44m。根据
沙丘动态分为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移动沙丘, 依次由陆向海排列, 其稳定程度取决于植被
至80 年代的0. 71×108m3, 入海沙量也相应减至年平均1. 25×106 t。河流入海的泥沙是沙丘发

河北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_企业报告(业主版)

河北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_企业报告(业主版)
目标单位: 河北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

报告时间:
2023-08-19
报告解读: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企事业单位等网站公开的招标采购 项目信息,基于招标采购大数据挖掘分析整理。报告从目标单位的采购需求、采购效率、采购供应 商、代理机构、信用风险 5 个维度对其招标采购行为分析,为目标单位招标采购管理、采购效率 监测和风险预警提供决策参考;帮助目标单位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中介机构等快速了解目 标单位的采购需求、采购效率、采购竞争和风险水平,以辅助其做出与目标单位相关的决策。 报告声明:本数据报告基于公开数据整理,各数据指标不代表任何权威观点,报告仅供参考!
2023-04-14
(9)监控设备(1)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2023 年河北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 中 国 铁 塔 股 份 有 限
TOP1 自然保护区中央财政防火系统建 公 司 秦 皇 岛 市 分 公
29.8
设项目-防火视频监控服务中标公 司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本报告于 2023 年 08 月 19 日 生成
1/15
近 3 年(2020-09~2023-08):
1.3 项目规模
1.3.1 规模结构 近 1 年河北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的项目规模主要分布于 10-100 万区间,占项目 总数的 69.2%。500 万以上大额项目 0 个。 近 1 年(2022-09~2023-08):
目录
企业基本信息 .................................................................................................................................1 一、采购需求 .................................................................................................................................1

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分析与保护利用建议

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分析与保护利用建议

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分析与保护利用建议金照光;段新玉;包宏伟【摘要】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蕴藏着丰富和独特的旅游资源。

文章在野外实地综合考察和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其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分类和描述。

在此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价,进而从遵循原则、环境监测和保护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开发利用建议,为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思路,促进保护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名称】《海洋开发与管理》【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5页(P106-110)【关键词】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保护利用;建议【作者】金照光;段新玉;包宏伟【作者单位】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昌黎 066600;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昌黎 066600;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昌黎 066600【正文语种】中文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 (以下简称“保护区”)是国务院1990年9月30日批准建立的首批5个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

该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东部沿海,面积300 km2,分为陆域和海域两部分。

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文昌鱼、沙丘、沙堤、潟湖、林带和海洋生物等构成的沙质海岸自然景观及所在海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保护区所在区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冬暖夏凉、干湿相宜、降水丰沛、雨热同季。

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野外实地综合考察和搜集相关资料,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 -2003)对保护区旅游资源类型进行分类统计表明[1]: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类型相对丰富,共有7个主类,15个亚类,26个基本类型 (表1)。

其中,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类突出。

2.1 自然旅游资源2.1.1 沙丘地类型(ACM)保护区内海岸沙丘分布范围北起大蒲河口,南至滦河口北,以滦河北至新开口岸段发育最为典型。

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1995年5月11日经国家科委批准5月29日农业部发布)??? 第一条为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制定本管理办法。

??? 第二条海洋自然保护区是指以海洋自然环境和资源保护为目的,依法把包括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海岸、河口、岛屿、湿地或海域划分出来,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 第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海洋自然保护区的义务与制止、检举或侵点海洋自然保护区行为的权利。

??? 第四条海洋自然保护区的选划、建设和管理,实行统一规划、分工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

??? 第五条国家海洋行政主管保密负责研究、制定全国海洋自然保护区规划;审查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建区方案和报告;审批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总体建设规划;统一管理全国海洋自然保护区工作。

???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管理部门负责研究制定本行政区域毗邻海域内海洋自然保护区规划;提出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选划建议;主管本行政区域毗邻海域内海洋自然保护区选划、建设、管理工作。

??? 第六条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 1.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所在区域;??? 2.高度丰富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区域或珍稀、? 危海洋生物物种集中分布区域;??? 3.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遗迹所在区域;??? 4.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 5.其他需要加以保护的区域。

??? 第七条海洋自然保护区分国家级和地方级。

??? 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是指在国内、国际有重大影响,具有重大科学研究和保护价值,经国务院批准而建立的海洋自然保护区。

??? 地方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是指在当地有较大的影响,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和一定的保护价值,经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而建立的海洋自然保护区。

??? 第八条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管理部门申请建立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时,应向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业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建区申报书及技术论证材料。

河北省人民政府令 〔2015〕第9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

河北省人民政府令 〔2015〕第9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

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5〕第9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11.23•【字号】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5〕第9号•【施行日期】2015.11.23•【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部分失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5〕第9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已经2015年11月12日省政府第6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省长张庆伟2015年11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为维护法制统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进程,省政府对2014年12月31日前公布的现行有效的省政府规章进行了清理,决定对9件省政府规章予以废止,对11件省政府规章予以修改。

修改的11件省政府规章,根据本决定作修改并对相关省政府规章的条款顺序作调整后,重新公布。

附件:1.河北省人民政府决定废止的省政府规章2.河北省人民政府决定修改的省政府规章附件1河北省人民政府决定废止的省政府规章一、河北省家犬管理办法(1986年9月1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文件冀政〔1986〕99号发布根据1998年1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12号修订)二、河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实施办法(1989年5月2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8号发布)三、河北省食品标签标准管理办法(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1991年1月10日省标准计量局、省食品工业办公室、省商业厅、省轻工厅、省卫生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粮食局、省畜牧水产局、省供销社、省进出口商检局、省消费者协会发布根据1998年1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12号第一次修订根据2007年4月22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7〕第5号第二次修订)四、河北省企业劳动争议处理实施办法(1994年12月1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18号发布根据2010年11月3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0〕第10号修订)五、河北省土地复垦实施办法(1993年2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79号发布)六、河北省经济信息市场管理实施办法(1996年12月2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76号发布根据2007年4月22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7〕第5号第一次修订根据2013年5月1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3〕第2号第二次修订)七、河北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2000年10月2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0〕第5号发布)八、河北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法(2008年12月1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8〕第12号公布)九、河北省农民工权益保障办法(2009年1月1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9〕第1号公布)附件2河北省人民政府决定修改的省政府规章一、对《河北省粮食流通管理规定》作出修改(一)将第九条修改为:“从事粮食收购活动的企业或者个体工商户,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后,其经营范围中包含粮食收购业务的,应当向同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粮食收购许可。

国家海洋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海域使用管理工作的意见-国海函[2006]3号

国家海洋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海域使用管理工作的意见-国海函[2006]3号

国家海洋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海域使用管理工作的意见正文:---------------------------------------------------------------------------------------------------------------------------------------------------- 国家海洋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海域使用管理工作的意见(国海函[2006]3号)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海洋厅(局):近年来,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事业发展较快。

截止到2005年底,已建涉及海洋的自然保护区120多个。

这些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海域使用管理工作没有及时到位,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用海管理,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就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的海域使用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对自然保护区内的海域使用活动买行依法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规定,凡在找国内水和领海持续使用特定海域3个月以上的排他性用海活动,均应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的管理范围。

《报国务院批准的项目用海审批办法》(国函[2003]44号)进一步明确,自然保护区内的项目用海,应依法履行报批手续。

自然保护区用海,是海域使用的重要类型之一,必须依法办理海域使用申请审批手续。

有关部门在选划、新建或调整自然保护区时,如涉及使用海域的,还应当符合海洋功能区划,并征求同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二、对自然保护区内不同区域的海域使用活动采取不同的管理政策对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禁止任何形式的开发利用活动用海。

核心区用海,属非经营性公益事业用海,海域使用权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申请取得,并可依法申请免缴海域使用金。

海洋自然保护区

海洋自然保护区

中国的
简介 建立
管理办法 国家级一览表
海南大洲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1995年,我国有关部门制定了《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贯彻养护为主、 适度开发、持续发展的方针,对各类海洋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 和管理。目前,我国已建立各种类型的海洋自然保护区60处,所保护的区域面积近130万公顷,其中国家级15个、 省级26个、市县级16个。
三亚珊瑚礁自然保护区中国海域纵跨3个温度带 (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具有海岸滩涂生态系统和河口、 湿地、海岛、红树林、珊瑚礁、上升流及大洋等各种生态系统。中国海洋生物物种、生态类型和群落结构表现为 丰富的多样性特性。
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防止海洋生态环境全面恶化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海洋和海 岸保护区通过控制干扰和物理破坏活动,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的生产力,保护重要的生态过程。海洋保护区的主要 作用是保护遗传资源。为了海洋物种和生态系能够持续利用,必须既保护生态过程,又保护遗传资源。
在实践中,沿海各国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定义,并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采用了不同的海洋保护区定义。 目前,我国海洋管理部门和大多数学者认可的海洋保护区定义是:“是指以海洋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为目的, 依法把包括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海岸、河口、岛屿、湿地或海域划出来,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海洋保护区的概念是于1962年世界国家公园大会(world Conference of National Parks)首次被提出。
我国第一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5个,即河北省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海岸自然景观及海 区生态环境;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红树林生态系;海南大洲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 主要保护对象是金丝燕及其栖息的海岸生态环境;海南省三亚珊瑚礁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珊瑚礁及生态 系;浙江省南麂列岛海岸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贝、藻类及其生态环境。

《河北省海洋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河北省海洋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河北省海洋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为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制定了《河北省海洋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下面是规定的详细内容。

《河北省海洋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本省管辖海域内从事航行、勘探、开发、生产、旅游和科学研究等活动,或者在本省沿海陆域内从事影响海洋环境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规定。

在我省管辖海域外从事影响海洋环境活动造成我省管辖海域污染或者海洋生态环境破坏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三条进行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应当遵循陆海统筹和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相结合、损害环境与承担责任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沿海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建立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补偿、渔业资源损害赔偿等制度和相关行政执法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及时协调解决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五条省和沿海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统一监督管理的部门,对本级政府管辖海域内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指导、协调和监督,并负责防治本行政区域内陆源污染物和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级政府管辖海域内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组织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评价、科学研究和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并负责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和其他海洋开发活动及海洋倾倒废弃物对海洋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

海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辖港区水域内非军事船舶和港区水域外非渔业、非军事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并负责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对在管辖海域内航行、停泊和作业的外国籍船舶造成的污染事故进行登轮检查处理。

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1995年5月11日经国家科委批准5月29日农业部发布)第一条为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海洋自然保护区是指以海洋自然环境和资源保护为目的,依法把包括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海岸、河口、岛屿、湿地或海域划分出来,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第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海洋自然保护区的义务与制止、检举或侵点海洋自然保护区行为的权利。

第四条海洋自然保护区的选划、建设和管理,实行统一规划、分工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海洋行政主管保密负责研究、制定全国海洋自然保护区规划;审查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建区方案和报告;审批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总体建设规划;统一管理全国海洋自然保护区工作。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管理部门负责研究制定本行政区域毗邻海域内海洋自然保护区规划;提出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选划建议;主管本行政区域毗邻海域内海洋自然保护区选划、建设、管理工作。

第六条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1.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所在区域;2.高度丰富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区域或珍稀、危海洋生物物种集中分布区域;3.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遗迹所在区域;4.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5.其他需要加以保护的区域。

第七条海洋自然保护区分国家级和地方级。

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是指在国内、国际有重大影响,具有重大科学研究和保护价值,经国务院批准而建立的海洋自然保护区。

地方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是指在当地有较大的影响,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和一定的保护价值,经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而建立的海洋自然保护区。

第八条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管理部门申请建立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时,应向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业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建区申报书及技术论证材料。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可向国务院提出建立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议。

河北省海洋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河北省海洋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河北省海洋环境保护管理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2.03•【字号】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2]第10号•【施行日期】2013.02.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海洋环境保护正文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2〕第10号)《河北省海洋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已经2012年11月22日省政府第11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2月1日起施行。

省长张庆伟2012年12月3日河北省海洋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本省管辖海域内从事航行、勘探、开发、生产、旅游和科学研究等活动,或者在本省沿海陆域内从事影响海洋环境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规定。

在我省管辖海域外从事影响海洋环境活动造成我省管辖海域污染或者海洋生态环境破坏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三条进行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应当遵循陆海统筹和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相结合、损害环境与承担责任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沿海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建立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补偿、渔业资源损害赔偿等制度和相关行政执法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及时协调解决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五条省和沿海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统一监督管理的部门,对本级政府管辖海域内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指导、协调和监督,并负责防治本行政区域内陆源污染物和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级政府管辖海域内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组织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评价、科学研究和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并负责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和其他海洋开发活动及海洋倾倒废弃物对海洋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

河北省海洋生态红线

河北省海洋生态红线

冀海发〔2014〕4号秦皇岛、唐山、沧州市人民政府,沿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机构,涉海企业,高等院校:《河北省海洋生态红线》现已划定并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北首次划定海洋生态红线面积18.8万公顷发布时间:2014-04-10 10:25点击次数:130近日,《河北省海洋生态红线》经省政府同意正式出台。

我省将重要海洋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作为保护重点,首次划定44个海洋生态红线区,总面积18.8万公顷,占全省管辖海域面积的26.02%。

划定自然岸线17段,总长97.2公里,占全省大陆岸线总长的20.05%。

我省将在以上区域内严控旅游开发、围填海等工程建设,确保到2020年,海洋生态红线区入海河口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80%以上,陆源污染物入海总量减少10%至15%,海水水质达标率不低于80%。

统计数字显示,我省已经形成滨海旅游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四大支柱产业,去年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达983.86亿元。

但随着环渤海区域开发建设步伐加快,海洋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资源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环境和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此次划定红线,严控各类损害海洋生态红线区活动,明确海洋生态保护底线,同时为未来海洋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留有余地,推动河北实现绿色崛起。

”省国土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说。

与以往比较笼统的海洋环境保护措施相比,此次红线划定充分结合了我省海洋自然环境特点,针对自然岸线、海洋保护区、重要河口生态系统、重要滨海湿地、重要渔业海域、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遗迹、重要滨海旅游区、重要砂质岸线和沙源保护海域等八大海洋区域,分别制定管控措施。

并提出,海洋生态红线区管控要与海洋功能区划、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等涉海区划、规划相衔接,重点突出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的管理要严于其他区划、规划。

划定海洋生态红线,更要严守生态红线。

我省提出将海洋生态红线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市县(市、区),并签订责任状,纳入地方政府目标责任进行考核,实行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决遏制对近岸海域环境的无序开发。

秦皇岛市海水浴场管理条例

秦皇岛市海水浴场管理条例

秦皇岛市海水浴场管理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秦皇岛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9.06.03•【字号】秦皇岛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5号•【施行日期】2019.07.01•【效力等级】其他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秦皇岛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5号)《秦皇岛市海水浴场管理条例》经2019年4月29日秦皇岛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2019年5月30日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

秦皇岛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9年6月3日秦皇岛市海水浴场管理条例(2019年4月29日秦皇岛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2019年5月30日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海水浴场的设立第三章海水浴场的管理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海水浴场管理,维护海水浴场秩序,保障人身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海水浴场的设立、管理和使用。

本条例所称海水浴场,是指依托海岸带适宜的海域、沙滩等自然条件设立的,向公众开放,以游泳功能为主的公共休闲场所。

第三条海水浴场的设立和管理应当坚持公共性、公益性和便民性,遵循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规范经营的原则,倡导健康、安全、文明、环保的经营管理理念。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主管本市海水浴场管理工作,负责海水浴场的规划编制、标准编制、监督检查和考核评级等工作。

自然资源和规划、发展和改革、旅游和文化广电、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住房和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应急管理、海事、公安、林业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法定职责,做好海水浴场相关管理工作。

第五条县、区人民政府确定的海水浴场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海水浴场的监督管理工作,会同本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建立联合管理机制。

秦皇岛市海岸线保护条例

秦皇岛市海岸线保护条例

秦皇岛市海岸线保护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秦皇岛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09.30•【字号】秦皇岛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号•【施行日期】2021.12.01•【效力等级】其他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环境保护正文秦皇岛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号)《秦皇岛市海岸线保护条例》经2021年8月18日秦皇岛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2021年9月29日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

秦皇岛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1年9月30日秦皇岛市海岸线保护条例(2021年8月18日秦皇岛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2021年9月29日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为了加强海岸线保护,维护海岸线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防止无序开发和占用海岸线资源,防治海岸线污染,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海岸线,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的多年大潮平均高潮位时海陆分界的痕迹线及其两侧具有自然海岸形态特征的区域。

其保护范围包括:(一)平均大潮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区域;(二)平均大潮高潮线向陆一侧砂质岸线不低于150米,其他岸线不低于50米的区域;(三)与海岸线毗邻的覆盖海砂的区域。

海岸线向陆一侧的保护范围由市人民政府根据上述规定划定,设立标识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海岸线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和监督管理,建立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的信息通报、案件移交和联合执法制度。

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市自然岸线总体保有率管控目标,确定各县(区)自然岸线保有率目标任务,建立自然岸线保有率考核体系,确保自然岸线保有率不降低。

海洋自然保护地建设视角下的养殖作业管理

海洋自然保护地建设视角下的养殖作业管理

重点推介Ocean World2019洋自然保护地,包括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等类型,保护对象涵盖了珊瑚礁、红树林、滨海湿地、海湾、海岛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以及中海华白海豚、斑海豹、海龟等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物种,是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中不可忽缺的组成部分。

自1963年我国建立第一个海洋自然保护地一一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来,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已建立各类海洋自然保护地271处,总面积达12.4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家管辖海域面积的4.1%,基本覆盖11个沿海省(区、市),初步形成了以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线、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相结合的海撰文丨供图丨梅宏(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王旭征(浙江省舟山市人民检察院)项目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委托研究项目《自然保护地立法体系研究》,编号为2019084034-2。

洋自然保护地体系。

海洋自然保护地作为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的有效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取得了显著成就和效果。

依法推进的海洋自然保护地建设向沿海渔业管理提出要求。

1994年10月9日国务院令第167号发布的《自然保护区条例》明文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捕捞、挖沙等活动。

1995年4月1()日河北省海洋局公布的《河北省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对此予以重申,禁止在开发区、治理区和监测区内建设有污染自然环境、破坏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的生产设施及建设项目。

上述规定中虽未明确提及海水养殖,但考虑到海洋自然保护地建设的目的,近海养殖作业势必受到限制。

然而,事实上,后建的海洋保护地难以全面清退乡土社会原有的近海养殖,世代以养殖为生的当地渔民存在转业难、安土重迁等现实问题,而海洋保护地管理机构只能依法依规管理养殖作业,由此不可避免地造成海洋保护地建设与当地养殖作业之间的矛盾。

在我国积极构建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形势下,如何管理海洋保护区内尚存的养殖作业,值得行文讨论。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5、进行自然保护区的宣传教育 6、在不影响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 源的前提下,组织开展参观、旅游等活动。 7、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 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 挖砂等活动。 8、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 设任何生产设施。 9、试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 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在自然保护区的外围保 护地带建设的项目,不得损害区内的环境质量, 已造成损害的,应当限期治理。
江苏盐城沿海滩涂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沿海地区,面积45.3万公顷, 1984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晋升为国家级, 同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 区网。主要保护对象为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和以丹顶鹤 为代表的多种珍禽。 该区面对黄海,由古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所 存泥沙在黄海和东海波浪冲撞作用及潮汐作用下形成, 沿海滩涂长达444公里,为淤泥质平原海岸的典型代 表。区内河流众多,沼泽湿地发育,生物资源丰富, 核心区的生态系统基本处于原始状态。鸟类有315种, 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9种,二级保护的33种。每年 在此越冬的丹顶鹤有800只左右,盐城保护区的建立 对丹顶鹤等迁徒性珍禽的保护和研究具有特殊重要意 义。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保护区的数量少 (2)认识不足 (3)自然保护区的科研、教育的作用 没有充分发挥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条例
一、保护目标、范围和管理的规定
1、保护目标: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
理,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
2、保护范围: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
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 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
1、《环境科学》杂志 2、黄锡生、李希昆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学》,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2年10月 3、《人与自然》杂志

河北昌黎黄金海岸等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和范围

河北昌黎黄金海岸等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和范围

附件1河北昌黎黄金海岸等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和范围一、河北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后的河北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3620.5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1744公顷,缓冲区面积16684公顷,实验区面积5192.5公顷。

保护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境内,范围在东经119°11′37.80″-119°37′09.21″,北纬39°25′20.99″-39°37′24.37″之间。

保护区由10个独立片区组成。

1号片区边界以14个拐点的连线为界,拐点坐标分别为:119°16′56.17″E,39°36′07.79″N;119°16′56.33″E,39°36′09.69″N;119°16′56.31″E,39°36′09.9″N;119°16′58.8″E,39°36′10.1″N;119°16′59.67″E,39°36′09.99″N;119°17′00.25″E,39°36′09.95″N;119°17′01.67″E,39°36′07.44″N;119°17′02.02″E,39°36′06.64″N;119°17′05.51″E,39°35′58.19″N;119°17′06.62″E,39°35′52.88″N;119°17′05.35″E,39°35′51.49″N;119°17′03.01″E,39°35′51.91″N;119°16′59.64″E,39°35′58.12″N;119°16′56.17″E,39°36′07.79″N。

2号片区边界以37个拐点的连线为界,拐点坐标分别为:119°17′04.6″E,39°36′09.2″N;119°17′08.95″E,39°36′09.46″N;119°17′08.32″E,39°36′07.75″N;119°17′10.01″E,39°36′04.63″N;119°17′10.83″E,39°35′59.38″N;119°17′11.67″E,39°35′58.68″N;119°17′13.53″E,39°35′58.98″N;119°17′15.03″E,39°35′58.52″N;119°17′15.19″E,39°35′57.32″N;119°17′17.33″E,39°35′56.00″N;119°17′18.76″E,39°35′54.59″N;119°17′19.5″E,39°35′54.14″N;119°17′21.54″E,39°35′57.96″N;119°17′22.56″E,39°35′58.97″N;119°17′23.85″E,39°36′00.84″N;119°17′26.02″E,39°36′02.77″N;119°17′29.87″E,39°36′05.13″N;119°17′30.14″E,39°36′05.2″N;119°17′30.87″E,39°36′04.72″N;119°17′25.91″E,39°36′00.8″N;119°17′26.39″E,39°35′59.57″N;119°17′24.59″E,39°35′57.37″N;119°17′23.73″E,39°35′55.88″N;119°17′23.16″E,39°35′54.64″N;119°17′22.07″E,39°35′53.46″N;119°17′22.37″E,39°35′52.32″N;119°17′21.86″E,39°35′50.86″N;119°17′20.36″E,39°35′50.96″N;119°17′18.44″E,39°35′51.05″N;119°17′11.53″E,39°35′52.1″N;119°17′08.51″E,39°35′52.92″N;119°17′07.07″E,39°35′53.79″N;119°17′07.00″E,39°35′58.94″N;119°17′06.28″E,39°36′01.79″N;119°17′05.25″E,39°36′04.9″N;119°17′05.23″E,39°36′08.76″N;119°17′04.6″E,39°36′09.2″N。

河北省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1998修正)

河北省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1998修正)

河北省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1998修正)【法规类别】海洋资源【发文字号】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12号【发布部门】河北省政府【发布日期】1998.01.01【实施日期】1998.01.01【时效性】已被修改【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修改依据】本篇法规已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订34件政府规章的决定》(发布日期:2002年9月24日实施日期:2002年9月24日)修正河北省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 1995年4月10日省海洋局发布根据1998年1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12号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保护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保护区是指位于本省昌黎县境内的沿岸陆域和海域。

陆域北界为大蒲河南岸,南界为滦河口北岸,西界为经北部沙丘的西缘,向南绕过七里海的西侧,经由侯里、大滩等村东至滦河口,东界为东经119°37′,海域为北纬39°37′至39°32′;总面积300平方公里。

第三条保护区的保护对象为海岸自然景观及所在海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包括文昌鱼、沙丘、沙堤、泻湖、林带、海水、鸟类等构成的沿岸海区生态系统。

第四条凡在保护区内从事各项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五条省海洋行政部门负责保护区的管理和监督。

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以下简称管理机构)负责保护区的具体管理工作。

具体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会同有关部门拟定保护区的建设规划。

(三)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保护区内的自然资源调查和自然环境监测,并建立档案。

(四)协助有关部门开展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恢复和科学研究活动。

(五)进行自然保护的宣传教育。

第六条保护区内的国有林地、林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河北省森林资源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试论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

试论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

试论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
胡镜荣;石凤英
【期刊名称】《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7(014)004
【摘要】探讨自然保护区如何开发生态旅游,在评价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提出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设想。

【总页数】6页(P25-30)
【作者】胡镜荣;石凤英
【作者单位】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南省教育学院地理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3
【相关文献】
1.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J], 李育华;张凯旋;段新玉;刘雪梅
2.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的原因、影响及发展方向 [J], 刘亚柳
3.2019年夏季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浮游植物结构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 [J], 郭夏青;杨悦;于洋;赵兴贵;刘宪斌
4.昌黎“黄金海岸”旅游开发迈出前进步伐 [J], 张永凌;李国维
5.双壳纲软体动物含碳量及年度碳储量估算——以河北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域为例 [J], 杨悦;王妍;朱浩然;刘宪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法规类别】海洋资源
【发布部门】河北省政府
【发布日期】1995.04.10
【实施日期】1995.04.10
【时效性】已被修改
【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
【修改依据】本篇法规已被《河北省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修正案》(发布日期:1998年1月1日实施日期:1998年1月1日)修正
河北省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1995年4月10日省海洋局发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保护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保护区是指位于本省昌黎县境内的沿岸陆域和海域。

陆域北界为大蒲河南岸,南界为滦河口北岸,西界为经北部沙丘的西缘,向南绕过七里海的西侧,经由侯里、大滩等村东至滦河口,东界为东经119°37′,海域为北纬39°37′至
39°32′;总面积300平方公里。

第三条保护区的保护对象为海岸自然景观及所在海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包括文昌鱼、沙丘、沙堤、泻湖、林带、海水、鸟类等构成的沿岸海区生态系统。

第四条凡在保护区内从事各项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五条省海洋行政部门负责保护区的管理和监督。

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以下简称管理机构)负责保护区的具体管理工作。

具体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会同有关部门拟定保护区的建设规划。

(三)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保护区内的自然资源调查和自然环境监测,并建立档案。

(四)协助有关部门开展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恢复和科学研究活动。

(五)进行自然保护的宣传教育。

第六条保护区内的国有林地、林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河北省森林资源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七条开发利用保护区内土地资源,要依照国家和本省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第八条公安、林业、土地、水产、旅游、环保、水利、电力、建设和交通等部门,应依照各自职责,协助管理机构做好保护区内的管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