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品德质量分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题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拥有良好的品德素养

樊城区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水平能力测试

襄阳市大庆路小学教育集团陶冰峰

2015年7月

2014-2015学年度期末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卷及试题分析

陶冰峰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品德影响着人的一生,陪伴人的一生,一个人将来发展如何,将取决于他做人的原则。因此,品德教育非常重要。引导学生掌握思想、道德规范,形成学生对事物的是非、好坏、美丑、善恶的辨别和评价能力。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若能激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就能有效地促使他们发展。”我们应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职能,把学校作为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主课堂,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拥有良好的品德素养,让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平时综合素质能力测评”部分

测评内容:

2015年6月29日——6月30日,我校四年级全体学生参加了襄阳市樊城区小学平时综合素质能力测评。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品德、学习、运动及审美等方面。评价方式为: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这四项分数取平均值,再加上小组平时得分,为学生本学期平时综合素质能力测评的分数,总分为40分。这是我区对学生评价制度的创新改革,这种评价不唯知识、不唯教材,将结合社会实践、学生生活、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实际运用,评价学生的阅读、表达、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能力。

测评结果与分析:

学生、教师和家长都对这种创新改革形式进行了赞扬,并且积极参与,尤其是学生和家长都能客观地进行评价,发现学生的进步,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大多数学生的评定分数在38分以上,少数学生的评定分数在36-38之间,评定结果有利于学生找到今后的努力方向,对于家长和教师,也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减少考试成绩的比重,加强对平时综合能力素质的重视,也会让学生及家长更加关注学习过程。此举将引导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有利于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快乐成长和全面发展,真正实现“成人成才”的美好愿景,也很好地体现了我校的办学理念——让每朵花都自然绽放。

二、试题分析:

(一)、试题题型比例分析:

三、试题难易程度

分析:

四、试题特点分析

1、试题难易程度适中,能起到考查各个层次的学生的目的:

本套试题内容丰富,题目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检测,符合教材要求,难易适中,题量适当,充分考查了学生课本知识指导生活的能力,题目所占比例搭配合理,试题比较简单,层次性较好,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特点,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我。

2、知识点的涵盖广泛,符合新课程的标准:

本份试题的知识点能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出题,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考查,既全面又有侧重,试题既重视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考查,也注重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考查,而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的考查则渗透在整个试题中。

本次试题的内容都能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如“交通标志我会连”、“列举事例”、“排列顺序”、“社会实践”等,体现了各单元中的主要内容,设计格式合理。注重了培养学生运用课本知识、理解生活的能力,注重了学生的生活习惯与品德的养成,以及对生活事件是非判断的能力。突出学生的现实生活,重视品德的培养,对学生的生活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学生试卷中反映出的不足:

1在答卷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如第一大题中第2小题中第出错的较多。大众传媒有哪些许多学生失分,说明对课本掌握的不透彻,有的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第八大题写信错的比较多,说明平时积累较少。

2、学生对具体性问题掌握的较好,而对开放性、创新性强的问题就稍显不足。第六大题中第二小题分析能力较差,训练较少。主要原因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太注意强调课本知识,而没有做到真正的搞活课堂、开放课堂,对知识点强调的太多、太死,没有有效的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3、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

要在教学过程中将书本外、课堂外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也要主动走出课堂,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实际中寻找教育源泉,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思想和道德观。如选取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件或人物与学生共同讨论,并按照学生的特点进行加工改造,使之能够与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相符合。对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现实问题和学生自我成长中的问题,通过活动教学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扩展自己的经验,丰富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思想道德价值要求,提升和完善道德践行。

4、老师要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对稍有难度的题,给足时间让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进行积极的参与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课堂的一位组织者、参与者和领导者,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学生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效率。

5、教学过程中还未处理好“双基”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一)成绩分析

总体来看,学生的成绩有所进步,优秀人数也较多,但也有一部分同学成绩较差。根据考试情况来看,试

题内容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真实反映了学生的思想品德、社会生活领域和社会实践能力,因而学生测试的积极性较高,成绩较理想。

(二)本试卷共有八个大题,题型多样化,分布合理:

(1)改变了试题偏、难和以“背”为主要特征的题型,试题的考查内容不拘泥于课本知识,而是通过生活案例去反映所学知识。如“友情援助”、“案例分析”题等。

(2)离开了课本,走进生活,用对生活的理解感悟去应用课本知识。如“案例分析题”,“认识填空”等。

(3)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体验和创造能力。使学生通过认识、理解、感悟、探究、反思等考查活动,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促进品德与社会的全面实施。

(4)注重了地方性特征,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真正检测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实际的综合能力。如“社会实践”等。

学生答案中反映的问题分析

(1)个别学生审题意识还比较差,反映出学生做题的不认真与毛糙。(2)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扩展与延伸做的还不是很好,对一些资料的收集要做到位。

通过本次检测还发现一些问题:

1.客观原因:虽然说明学生在概念、社会常识以及学习能力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仍有个别学生,无论是知识水平还是能力等跟语数学科相比,都还有一定的差距,有待进一步提高。

2.主观原因:学生重视不够认为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小科,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语文和数学学科上;教师没能上足课时;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学习不够,没有深钻教材,没有把握住重点和难点,知识落实不够。

三、今后措施:

(1)继续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将课本知识巧妙地渗透到实践生活中。

(2)注重对学生品德的考查与培养。

(3)适当增加一些学生对生活事例的理解与考查。

(4)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并能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6)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这样学以致用,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能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他的内驱力,使自己从内心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事倍功半。

(7)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多运用一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针对知识点多而杂的情况,可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并注意及时检查识记情况。

(8)要把学生的育人放在第一位,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一些问题,蹲下来看学生,教与学的一些矛盾就变得少了,或者容易解决了,我们所期待的教学、教育的效果就会显而易见。还没有很全面,致使学生出现了知识的盲区。

(3)由于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较差、错别字多,如简答题中对具体事例的言行评价组织太简单、语句不通顺,因而失分的学生较多。

(四)今后的教学建议

1、教师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认真分析本门课程的特点,抓住其生活性特点,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结合现实生活教学,使学生既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