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致病因素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60例临床表现分析
静脉滴注,至患者完全清晰为止,醒脑静日最高用量不超过100mL o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苏醒时间、认知恢复时间、独立行走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心动过速、皮疹、瘙痒、高血压等)。
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忘±$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2组患者恢复情况比较相比常规组,研究组患者的苏醒时间、认知恢复时间、独立行走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o见表lo表12组患者恢复情况比较(J±s,h)组别例数苏醒时间认知恢复时间独立行走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常规组40 5.62±1.047.15±1.168.84±1.26 5.72±1.19研究组40 3.58±0.52 5.22±1.07 6.05±1」3 4.15±1.021 3.84 3.19 4.25 2.54P<0.05<0.05<0.05<0.052.2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
见表2。
表2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组别例数心动过速高血压皮疹瘙痒总发生率(%)常规组40322325.00研究组4011107.50X2 4.50P<0.053讨论急性酒精中毒是指患者过量饮酒后.体内细胞膜理化性质被酒精干扰、破坏,使得细胞膜组织受到损伤,进而引发多系统功能障碍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极有可能引发呼吸衰竭、肝肾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更为甚者可会直接死亡。
因此,须加强对急性酒精中毒治疗方法的研究,以确保患者生命健康。
目前,纳洛酮是临床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常用药物,属于典型的B-内啡肽受体拮抗剂,能与内啡肽受体结合,减轻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进而促使患者机体大量释放儿茶酚和前列腺素,实现恢复呼吸功能的目的,但对于部分患者疗效并不确切。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致病因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致病因素
导语: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又称为OSF,OSF是一种慢性口腔疾病,在种植和生产槟榔的地区经常发现,据相关研究机构调查,印度、印度尼西亚以及我国的台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又称为OSF,OSF是一种慢性口腔疾病,在种植和生产槟榔的地区经常发现,据相关研究机构调查,印度、印度尼西亚以及我国的台湾和湖南地区患者较多,这种疾病非常难以根治,患者经常会出现张不了嘴,稍微有点刺激性的食物都不能吃,黏膜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致病因素是什么呢?
⑴营养不足在马来西亚,发现有77%之OSF之病患有维生素B-comples及铁之缺乏。
可是西方国家中虽有以上之营养缺乏,但却没有OSF之发生,因此可能是因为OSF之病患因张口度逐渐减少、进食灼热感、不易吞咽,而引起营养不足之情形。
⑵咖哩:因为印度人常吃辣之食物,故有学者认为咖哩可能是致病因。
但是在墨西哥和西美地区之居民,他们摄取咖哩之量相近,甚至超过印度人,却没有OSF之发生。
⑶咀嚼槟榔:根据一份有关印度之十年研究报告指出,无咀嚼槟榔就没有OSF ,而有咀嚼槟榔之人中,每年十万人有三十五人患有OSF。
槟榔碱是槟榔的粹取物,它能刺激胶原蛋白之合成,增加胶原蛋白量,而引起OSF。
⑷丁香油:丁香油是槟榔中之主要成分之一,若其量高于每公升三毫莫耳之量时,会对口腔黏膜之纤维母细胞导致细胞毒性,进而增加组织之破坏,最后导致瘢痕之形成增多。
⑸免疫方面:有学者认为自体免疫是OSF之致病因:因为⑴OSF之发生以女性较多(在印度)⑵发生之年龄⑶自体抗体之发生率⑷病灶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中西医研究进展李元聪;伍春华【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年(卷),期】2003(000)0S1【摘要】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是近10年来我国开始研究的一种慢性隐匿性口腔黏膜疾病[1]。
本病可累及口腔内的任何部位,其主要损害为上皮下的炎性反应导致固有层纤维弹性改变、胶原纤维堆积、上皮萎缩,最终口腔黏膜僵硬、张口受限,乃至不能进食。
近年来,随着发病率的上升,广大学者越来越关注和研究本病。
现就近10年来中西医对OSF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综述如下。
1 发病机制 1.1 中医病因病机绝大多数中医学者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导致机体气机失调,日久气滞血瘀[2]或气血不足所造成[3]。
李氏[4]则强调机体自身作用,认为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以致气血不足,黏膜失养,外邪入侵。
1.2 现代医学研究 1956年,Paymstar[5]首先提出本病是癌前状态,1978年WHO将OSF列为口腔癌前病变。
近年来,国内外大多数学者除认为OSF与体外因素如咀嚼槟榔、吸烟草等刺激性物品有关外,也开始关注体内因素的作用,如胶原代谢异常、免疫功能障碍、微循环障碍等[6],所有这些都可显著加重口腔黏膜下组织的损害与变性。
最新研究表明OSF与下列因素有关。
1.2...【总页数】2页(P)【作者】李元聪;伍春华【作者单位】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长沙【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5【相关文献】1.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疗效探讨 [J], 邬宏亮;李建梅2.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效果分析 [J], 李澜江;刘立亚;许静3.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疗效 [J], 吴颖芳;彭解英;阙国鹰;许春姣;尹晓敏4.中西医联合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疗效 [J], 孙燕5.姜黄素在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J], 夏丽;李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研究进展与治疗展望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研究进展与治疗展望摘要】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是口腔鳞癌的癌前病变。
随着研究深入,发现OSF越来越普遍,发病率逐渐升高。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口腔黏膜的解剖结构及特点,通对OSF的患病率、发病原因、症状以及相关治疗方案等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综述。
OSF的危害非常明显,并且其发病因素与槟榔的食用密切相关。
【关键词】口腔黏膜、纤维性病变、研究现状、治疗展望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是一种慢性、隐匿性、具有癌变倾向的口腔黏膜炎性疾病,表现为口腔黏膜苍白、僵硬、起疱、刺激痛和渐进性张口和伸舌困难等[1]。
口腔黏膜覆盖于口腔表面,它在组织结构上与皮肤相似,但没有皮肤附属器。
其主要来源于胚胎的外胚层,但口底黏膜和舌根黏膜来自内胚层。
1.口腔黏膜解剖结构口腔黏膜有上皮和固有层组成。
上皮包含角质形成细胞和非角质形成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由深到浅可以分为基底层、棘细胞层、颗粒层和角化层,是构成口腔黏膜上皮的主要组成部分。
非角质形成细胞包括黑色素细胞、郎格罕细胞、Merkel细胞、脑回状细胞和淋巴细胞。
基底膜位于基底层下方,由细的网状纤维和基质组成,起连接和支持作用,而且基底膜具有半透膜性质,便于血液和上皮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固有层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所构成,起支持作用。
固有层存在乳头结构和纤维。
主要是I胶原纤维,伴有III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其中乳头结构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末梢,起到营养和感觉作用。
另外,固有层的基本细胞成分: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炎症细胞。
2.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研究现状2.1国外研究现状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TO)把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列为口腔癌的癌前病变。
OSF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疼痛、口腔灼痛、易起水疱、口干、味觉减退,舌麻木,严重患者还会出现渐进性张口受限,伸舌、吞咽困难等。
早在1957年,Desa[2]将OSF的临床过程分为口炎期、纤维化期、后遗症期三期。
牙周因素对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影响
90生物技术世界 BIOTECHWORLD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又称为點口腔膜下纤维性变,是一种慢性隐匿性、具有癌交可能的目腔黏膜疾病,點其特征为慢性、进行性的口腔膜下胶原纤维沉积,有时可累及口腔及鞠咽部,有时也可侵犯食道黏膜。
世界卫生组织(WHO,1978)将其列为癌前状态。
OSF组织的病理特征伴随着上皮下的固有层及结缔组织逐渐纤维化,表现为炎症反应。
1 研究背景目前研究表明,OSF患者的口腔黏膜会变白、僵硬,并出现纤维带,以至于引起张口、说话、咀嚼、吞咽等诸般困难。
从开始嚼槟榔到罹患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时间最短者一年,最长者三十年,平均约为8.6年。
而OSF患者中,88%同时有吸烟习惯,28%同时有饮酒习惯。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致病因素有局部因素、全身因素,且各因素之间相互关联,有时候,随着病情的程度越严重,影响的范围也越大,因而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
由此可见,OSF对人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而且近年来患病人数呈上升的趋势。
OSF的病因尚不清楚,一些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可能与槟榔碱而引起的免疫炎性反应有一定的关系,如中国台湾、湖南以及印度等东南亚地区因嚼槟榔的人群较多,因此OSF发病人群也较多。
虽然目前还没有可靠依据能够证明很多口腔疾病与嚼食槟榔有关,但是,把嚼食槟榔与口腔疾病相联系还是有必要的,早在1955年国外学者就已经阐述了嚼食槟榔的人易发牙周病。
通过研究发现,槟榔中的槟榔碱与槟榔素,可以引起细胞的突变,而且具有潜在的动物致癌性。
至今为止,其发病机理仍不清楚,近年来,发病人群逐渐有低龄化发展趋势。
OSF目前尚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有诸如高压氧疗、手术皮瓣移植等治疗方法。
因此,牙周情况成为目前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研究的重点。
2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患者牙周状况的研究2.1 OSF 患者的牙龈出血情况掩饰其炎症程度据研究发现,OSF早期微血管增生,中、晚期时,由于组织过度纤维化,因而导致了血管数逐渐减少,血管腔面积也逐渐缩小。
13-6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Oral submucous fibrosis
【病理】
③中期,胶原纤维中度玻璃样变, 轻度水肿,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④晚期,胶原纤维全部玻璃样变, 血管狭窄或闭塞。上皮萎缩、上皮钉突 变短或消失,有的上皮增生、钉突肥大, 上皮细胞内有泡,上皮有时出现异常增 生。在张口度严重受损的患者,则可见 大量肌纤维坏死。
蛋白质缺乏也与发病有关。
Oral submucous fibrosis
本病好发于20--40岁者,男女性别差异 不大,易发于颊、软腭、唇、舌、口底、 咽等部位。早期无症状,以后口腔有烧灼 感,尤其在进食刺激性食物时更为明显。 大多早期出现疱,破溃后形成溃疡。有的 有自发痛、口干、味觉减退。后期开口困 难,不能吹口哨及吹灭蜡烛,语言及吞咽 困难。口腔粘膜变白,轻度不透明,触诊 发硬,可发现纤维条索。舌病变时舌乳头 萎缩,运动受限。
Oral submucous fibrosis
Oral submucous fibrosis
Oral submucous fibrosis
Oral submucous fibrosis
Oral submucous fibrosis
电镜见上皮细胞间隙增宽,可见大
量游离桥粒或细胞碎片。线粒体数量明
口腔粘膜下纤维化
Oral submucous fibrosis
Oral submucous fibrosis
口腔粘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为癌前状态, 主要发生于印度,也见于越南、泰
国等地。我国湖南湘潭也是本病的
高发地区。本病的病因不明,与食
辣椒,嚼槟榔有关,B 族维生素和
显减少,部分线粒体肿胀,嵴变短或消
失呈空泡状。胶原纤维大量增生,呈束
口腔粘膜下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口腔粘膜下纤维化的研究进展标签:口腔粘膜下纤维化;研究进展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或成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是一种慢性、隐匿性、且具有癌变倾向的口腔黏膜疾病。
好发于30~50岁中年人,OSF给患者带来了肉体的痛苦和功能障碍,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OSF列为癌前状态。
现就OSF的致病因素及治疗方面做一综述。
1、致病因素OSF的病因不明,目前普遍观点认为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主要包括:咀嚼槟榔、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发病相关性基因、营养缺乏等。
尤其咀嚼槟榔是OSF的主要致病因素。
1.1 咀嚼槟榔槟榔对口腔黏膜的危害主要是:粗纤维对黏膜的机械刺激,造成微创伤;化学成分对黏膜的刺激;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促进胶原合成等,早期的刺激导致了口腔黏膜的进一步萎缩和溃疡,持续的组织炎症导致了癌和组织的纤维化。
槟榔导致OSF的机制主要是通过胶原合成通路和胶原降解通路实现的。
过量的胶原形成和胶原的降解减少导致了口腔组织中胶原纤维的沉积,从而导致了口腔黏膜的纤维性变。
国际癌症研究署认为槟榔咀嚼物是I级致癌物,槟榔碱本身可诱导姐妹染色体交换染色体突变及细胞多种类型的微核变化,槟榔的致癌成分还可诱导基因发生突变,如抑癌基因失活、癌基因激活,最终导致癌变发生。
所有的OSF患者都咀嚼槟榔,还没有发现未咀嚼槟榔者患OSF。
1.2 胶原相关性基因OSF的致病过程是一个多因素多通路的复杂事件。
Li 等研究发现,LOR、COMP、CXCL9基因在OSF组织中高表达,而KRTI9和CYP 3A5基因在OSF组织中低表达;这5个新OSF靶标基因的发现提示,OSF 的发病机制可能与OSF细胞防御能力增加、胶原合成异常、免疫炎症反应增强、上皮更新能力下降和细胞解毒能力降低有着紧密关系,从而解释了OSF中组织病理改变的部分问题。
1.3 营养因素维生素A、B、C的缺乏,低血清铁、硒、高血清锌、铜是OSF易感性增高的重要因素。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及其癌变的临床调查研究的开题报告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及其癌变的临床调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MF)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其病因不明。
OSMF主要发生于亚洲和非洲国家,特别是印度次大陆。
其主要临床特点是黏膜、牙龈和舌头的不同程度纤维化,严重时可影响口腔功能。
此外,OSMF也是口腔癌前病变之一,易于发生癌变。
虽然已有一些研究探索OSMF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但其病因和发展过程仍未完全理解。
因此,进一步对OSMF的发生机制和癌变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100名OSMF患者进行临床调查,探讨OSMF的发病情况、病变程度和癌变风险等因素,为深入研究OSMF的发病机制和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3.1 研究内容(1)收集100名OSMF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职业等;(2)采用疾病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的病情,记录其症状和病变程度;(3)进行口腔检查,观察黏膜、牙龈和舌头的纤维化情况;(4)采集患者口腔黏膜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学和病理学分析;(5)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其癌变风险和病情发展情况。
3.2 研究方法(1)选取100名确诊为OSMF的患者为研究对象;(2)通过问卷、面谈等方式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症状;(3)采用疾病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的病情,采用图像技术记录其病变程度;(4)进行口腔检查,观察黏膜、牙龈和舌头的纤维化程度,采集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学和病理学分析;(5)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其病情变化和癌变风险。
四、研究预期结果通过对100名OSMF患者的临床调查和研究,预期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明确OSMF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疾病评分情况;(2)详细观察黏膜、牙龈和舌头的纤维化程度和相关症状;(3)通过组织学和病理学分析,深入探讨OSMF的发病机制和癌变风险;(4)为制定OSMF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五、研究意义OSMF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在亚洲和非洲国家尤为流行。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进展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41052;30572044)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中南大学癌前病变研究所口腔癌前病变生物学研究室,长沙410008电子信箱:jianxinchun@翦新春,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研究所所长、口腔组织工程研究室主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教授。
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唇腭裂学组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整形修复学组委员等社会职务,担任《口腔医学研究》杂志副主编,《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等国内21种杂志的编委和特邀编委,《Chinese Medical Journal 》特邀审稿人。
主要研究方向为口腔颌面部先后天畸形与缺损的整复与重建;口腔颌面颈部肿瘤,尤其是颅中窝底的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及口腔颌面颈部癌前病变分子致病机制的研究。
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部十五重大疾病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面上项目4项,美国CMB 基金、湖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及湖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基金等项目12项。
在国际国内各类专业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268篇,其中在国外期刊(英文)发表SCI 论文26篇。
主编口腔医学学术专著7部,参编13部。
获国家卫生部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卫生厅及中南大学科技进步奖18项。
提要: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 ,OSF )是一种慢性、隐匿性、具有癌变倾向的口腔黏膜病。
本文对OSF 的病名来由、病因、发病机制和病变的性质进行了系统的描述。
关键词: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口腔癌前病变;口腔癌Research advances of oral submucous fibrosis.JIANXin-chun ,ZHENG Lian.Depar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 ⁃cial Surgery ,Xiangya Hospit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11,ChinaSummary :Oral submucous fibrosis is a chronic ,insidi ⁃ous and progressive oral mucosal disease ,which is regarded as a precancerous condition.Terminology ,geographic distribu ⁃tion ,epidemiology ,etiology ,pathogenic mechanism and fea ⁃tures of oral submucous fibrosis are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Keywords :oral submucous fibrosis ;oral precancerous lesion ;oral cancer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 ,OSF )是一种慢性、隐匿性、具有癌变倾向的口腔黏膜病,主要病理变化包括上皮组织增生或萎缩、黏膜固有层及黏膜下层胶原纤维堆积、变性,血管早期出现扩张,中、后期表现为血管闭塞、减少。
中医药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临床研究进展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口腔生物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癌症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06【摘要】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是一种慢性口腔疾病,具有发病隐匿的特点,多见于口腔癌前病变,针对其发病因素,目前临床认为与遗传、免疫、饮食习惯、胶原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临床常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高压氧治疗及手术治疗等,但无法根治,因此如何有效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受到了临床关注。
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治疗中,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对此,临床学者认为在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治疗中应用中医药具有一定可行性。
本文现针对中医药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及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药物治疗;研究进展;中医药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是口腔癌前病变表现之一,其发病因素与遗传、免疫、饮食习惯及胶原代谢紊乱等有关,具有病程长、隐匿发病的特点。
分析相关研究报告发现[1],大多数年轻人在生活中存在嚼槟榔的习惯,导致近几年来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发病率不断增长。
目前临床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常见方式为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虽可获得良好效果,但无法彻底根治。
对此,临床学者认为中医药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具有一定可行性。
本文现针对中医药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综述如下。
1.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在中医学中将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归于“瘀症、血瘀、积聚”等范畴内,认为其病因病机与多年嗜食辛辣及燥热之品有关,当湿热侵袭、毒邪上串、弊及脉络,导致血气不畅、经络不通而瘀毒内滞有关,因此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清热解毒[2]。
2.中医方剂治疗2.1桃红四物汤桃红四物汤最早见于《医宗金鉴》,主要由熟地、当归、白芍、川芎、桃仁及红花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其中当归、熟地具有滋阴补肝、养血调经的作用,芍药具有养血和营的作用,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的作用,因此桃红四物能够扩张血管、抗炎、调节免疫功能及补充微量元素,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口腔黏膜病学重点
口腔黏膜病学重点名词解释1、口腔粘膜病口腔粘膜及软组织上的类型各异、种类较多的疾病总称2、斑macule 为粘膜上较局限的颜色异常的损害其大小不定不高出粘膜表面不变厚亦无硬结改变直径小于2mm。
3、丘疹papule粘膜上一种小的实体性突起高于黏膜面直径1- 10mm不等尖形、圆形、扁平形?4、疱vesicie是一种圆形突起内有液体潴留直径小于 1 cm。
如脓、血、水疱口腔粘膜病常见的疱为水疱.5、溃疡ulcer 粘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因其表层坏死脱落形成凹陷。
6、糜烂erosi粘膜的一种表浅缺损为上皮的部分损伤不损及基底细胞层。
on7、萎缩atrophy 上皮组织变薄伴有结缔组织的细胞体积变小。
8、皲裂rhagades 粘膜表面的线状裂口由于炎性浸润使组织失去弹性变脆而成。
pseudomembra ne 为灰白色或黄白色膜有炎性渗出的纤维素、坏死脱落的上皮9.、假膜细胞和炎性细胞聚集在起形成可以被擦掉。
2-3周潜伏期好发口咽、舌、回盲、肺部小结可发展为顽固10、结核初疮原发性性溃疡周围有硬结无11、结核性溃疡继发性或发生于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常见舌部疼痛明显溃疡界清线形浅表、微凹而平坦的溃疡基底暗红色桑椹样肉芽肿。
边缘微隆呈鼠啮状向中卷曲形成潜掘状边缘结核菌素试验为阴性预后差12、寻常狼疮好发于无病灶且免疫好的青少年早期损害表现为一个或数个绿豆大小结节压诊实验中央圆形苹果酱色周围为苍白皮肤继发感染可发生坏死造成组织缺损形似狼噬名狼疮13、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超敏反应是机体受到抗原 antigen)或半抗原 hapten)刺激后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原物质再次刺激后发生。
15、虹膜状红斑(iris lesion)直径为左右的圆形红斑的中心有粟粒大小的水疱又称靶形红斑多见于腕部、踝部及手背开始为淡红色 1-2日后中央部位红色转暗并发送水疱边缘呈鲜红色环状。
腭部黏膜下纤维化健康宣教
x
目录
01. 疾病概述 02. 预防措施 03. 治疗方法 04. 康复护理
疾病概述
疾病定义
01
腭部黏膜下纤维化是一种罕见的 02
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下纤维组织
口腔黏膜疾病。
增生,导致口腔黏膜变厚、变硬。
03
病腔黏膜变厚、变
境因素有关。
口腔溃疡: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可能导致口腔 溃疡,影响进食和说话
牙齿松动: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可能导致牙齿 松动,影响咀嚼功能
口腔癌: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可能导致口腔 癌,需要及时治疗
预防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
01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 水果,少吃油腻、辛
辣食物
04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 态,避免焦虑、抑郁
等不良情绪
02
适量运动:每天进行 适量的运动,如散步、 慢跑等
03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 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定期口腔检查
01
定期口腔检查的重 要性:及时发现口 腔疾病,预防口腔
黏膜下纤维化
02
检查频率:建议 每年进行一次口
腔检查
03
检查项目:包括口 腔卫生、牙齿状况、
牙龈健康等
04
检查注意事项:保 持口腔清洁,避免 在检查前吃辛辣食
06
营养补充:根据 个人情况,适当 补充维生素、矿 物质等营养素
定期复查
01
复查时间:根据医生 建议,定期进行复查
04
复查注意事项:保持 口腔卫生,避免刺激 性食物,注意休息,
保持心情愉快
02
复查项目:包括口腔 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03
复查目的:了解病情 变化,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如何预防口腔粘膜纤维化
如何预防口腔粘膜纤维化简介口腔粘膜纤维化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其特征是口腔黏膜的组织增生和硬化。
如果不及时预防和治疗,口腔粘膜纤维化可能会导致口腔功能障碍和严重的不适。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预防口腔粘膜纤维化的方法。
预防口腔粘膜纤维化的方法1.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口腔卫生对于预防口腔粘膜纤维化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的建议:•每天刷牙两次,早晚各一次,使用软毛牙刷和适量的牙膏,保持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
•使用牙线或牙间刷清洁牙缝,防止食物残渣在牙缝中滞留。
•定期洗牙,去除牙齿上的牙石和菌斑。
2. 避免刺激口腔黏膜的因素口腔黏膜容易受到刺激,因此避免以下因素对口腔黏膜的刺激有助于预防口腔粘膜纤维化:•避免食用过烫的食物和饮品,以免烫伤口腔黏膜。
•注意饮食均衡,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防止黏膜受到刺激。
•避免使用含酒精和刺激性成分的口腔清洁产品。
•戒烟戒酒,减少对口腔黏膜的伤害。
3. 增加营养摄入良好的营养摄入对于维持口腔黏膜的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可增加营养摄入的建议:•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柑橘类水果、青椒、西兰花等。
•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瘦肉、鸡蛋、豆类等。
•喝足够的水,保持口腔黏膜的湿润。
4. 避免口腔损伤口腔损伤是口腔粘膜纤维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预防口腔损伤,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避免过度刷牙或使用牙刷不当,以免损伤口腔黏膜。
•避免使用尖锐的物体或工具咬嚼硬物,以免损伤口腔黏膜。
•使用适当的口腔保护装置,如牙套或口腔保护器,在参加剧烈运动或接触高风险活动时保护口腔。
5. 定期定量口腔检查定期定量的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口腔疾病以及纤维化病变。
建议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结论口腔粘膜纤维化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但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口腔粘膜纤维化的风险。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避免刺激口腔黏膜的因素、增加营养摄入、避免口腔损伤以及定期定量的口腔检查都是预防口腔粘膜纤维化的有效方法。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病理诊断标准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是一种慢性疾病,其病理诊断标准主要依据组织形态学变化。
以下为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病理诊断标准的详细描述:一、基本病理变化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纤维合成和沉积增加、胶原纤维排列紊乱以及基质透明变性。
这些变化导致口腔黏膜变薄,弹性降低,最终形成瘢痕。
二、诊断标准1. 成纤维细胞增生:口腔黏膜下层出现大量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
这些细胞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细胞核增大,染色质活跃。
2. 胶原纤维合成和沉积增加:口腔黏膜下的胶原纤维数量明显增加,同时伴有胶原蛋白沉积。
这些胶原纤维纵横交错,排列紊乱,形成致密的网络结构。
3. 胶原纤维排列紊乱:正常口腔黏膜下的胶原纤维排列有序,纤维束与纤维束之间有适当的空间。
但在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患者中,胶原纤维排列变得杂乱无章,空间减少或消失。
4. 基质透明变性:正常口腔黏膜下的基质是半透明的胶状物质,具有润滑作用。
但在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患者中,基质发生透明变性,变得黏稠、混浊或凝固,失去原有的润滑作用。
5. 弹性降低:由于口腔黏膜下层纤维化导致胶原纤维网络结构紊乱,弹性组织细胞减少,导致口腔黏膜弹性降低。
6. 其他组织变化: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患者还可能出现血管异常、炎症细胞浸润等其他组织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与疾病的进展和临床表现有关。
三、诊断过程在诊断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时,医生通常会取病变部位的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做出诊断。
综上所述,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病理诊断标准包括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纤维合成和沉积增加、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基质透明变性以及弹性降低等基本病理变化。
医生通过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最终做出诊断。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伴牙周病的临床治疗及分析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伴牙周病的临床治疗及分析发表时间:2018-05-07T11:10:06.493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4期作者:黄艳李婧[导读] 探讨分析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伴牙周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
(长沙市口腔医院湖南长沙 41000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伴牙周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在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伴牙周病患者中选择符合研究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的100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2组,各50例。
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同时对照组加以使用泼尼松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丹参注射液。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对比菌斑指数以及张口度,结果提示观察组所得效果更为显著(P<0.05)。
结论对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伴牙周病患者加以使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所得效果更为理想,患者康复效果更佳,临床值得推广。
关键词: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伴牙周病;临床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是一种慢性的口腔黏膜疾病,其具有癌变倾向。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会导致患者出现口腔黏膜苍白僵硬、渐进性张口受限,当患者食用刺激性食物时会导致患者出现疼痛表现[1-2]。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发病率近年来明显上升,致病机制复杂,且多会合并牙周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伤害。
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方法提高该病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十分重要。
此次研究将在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伴牙周病患者中选择100例进行分析,分析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伴牙周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现将结果做下述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在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伴牙周病患者中选择符合研究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的100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2组,各50例。
纳入标准:①符合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诊断标准以及牙周病诊断标准。
口腔癌发出的第一个信号,经常是这种异常,常做三件事的人要检查
口腔癌发出的第一个信号,经常是这种异常,常做三件事的人
要检查
有一句话叫不作死就不会死,今年45岁的刘先生,早在三年前的时候就被确诊为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很多人不太了解这种疾病,它是由于固有层的纤维组织变性和上皮萎缩,从而引起黏膜硬化,最终引起牙关紧闭。
医学界将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称为口腔癌的癌前状态,也就是说,如果你被确诊了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依然不能保持好的习惯,随着时间推移,口腔癌也许就会找上你。
45岁的刘先生之所以会罹患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是因为他长期嚼槟榔,大量的研究发现,在印度,尼泊尔,泰国,马来西亚,台湾,湖南等地区,因为有咀嚼槟榔的习惯,这些地区的人,罹患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甚至口腔癌的几率会更高。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除了会引起牙关紧闭之外,还会出现口腔溃疡,疼痛,口臭,口干,味觉减退,言语及吞咽困难,在检查的时候,医生常常发现患者的口腔黏膜变白,触诊的时候特别坚硬。
对于口腔癌的患者来说,它发出的第一个信号,常常是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如果这个时候,你还不悬崖勒马,就像刘先生一样,依然疯狂嚼槟榔,那么用不了很长时间,口腔癌就会找上你。
对于刘先生来说,本来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癌前疾病,一拖再拖,最终发展为口腔癌,不仅要承受巨大的痛苦,而且前途未卜,如何不令人为之。
驻湘士官患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病的调查分析
驻湘士官患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病的调查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调查部队士官选升、入学、干苗选拔、退伍体检患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病的情况。
方法:采用医师现场检查的方法,记录和分析患者口腔患病情况。
结果:(1)驻湘士官OSF病的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
(2)24-26岁年龄段患OSF病者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发病率与年龄段呈零相关(Υ≈0,P<0.05)。
(3)OSF口腔病灶以翼颔韧带、颊部和软腭及悬雍垂多见。
结论:在部队中加强咀嚼槟榔对口腔有害的宣传,及早预防、检查和治疗意义重大。
关键词: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OSF);槟榔;士官;体检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它是一种癌前状态,主要特征是上皮下炎症反应,粘膜固有层纤维组织变性,和上皮萎缩,口腔粘膜硬化,本病具体病因不明。
该病好发于喜嚼槟榔地区,表明咀嚼槟榔在本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在湖南人们多嗜好嚼槟榔,于是在湖南不少研究者针对一般人群进行了调查分析[1][2],也有研究者对部队官兵患OSF病的情况进行研究[3]。
我院自2007-2011年五年间,利用对士官选升、入学、干苗选拔体检机会,对来自全省14个地州市的1689名士官进行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1、调查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我院口腔科在2003-2011年,对全省14个地州市的的1689名士官进行口腔调查分析,其中男性1677名,女性12名,年龄在18—32岁之间。
1.2 方法1.2.1一般资料:详细记录病员的年龄、籍贯、特别是有无嚼槟榔的习惯,以及咀嚼槟榔的历史、用量和频数等。
1.2.2现场检查:在自然光线下,对每个病员的口腔进行仔细检查并记录有关症状:张口度、舌活动度、粘膜病变的位置及其特征等。
1.2.3 OSF病的诊断标准对于OSF病的检出是按照Pindborg流行病学诊断标准进行的,即:口腔粘膜上出现以能触及的纤维条,或者粘膜出现苍白或灰白区域,或者口腔粘膜组织发硬且呈皮草样改变,而在临床上又不可能诊断为其他疾病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致病因素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又称为OSF,OSF是一种慢性口腔疾病,在种植和生产槟榔的地区经常发现,据相关研究机构调查,印度、印度尼西亚以及我国的台湾和湖南地区患者较多,这种疾病非常难以根治,患者经常会出现张不了嘴,稍微有点刺激性的食物都不能吃,黏膜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致病因素是什么呢?
⑴营养不足在马来西亚,发现有77%之OSF之病
患有维生素B-comples及铁之缺乏。
可是西方国家中虽有以上之营养缺乏,但却没有OSF之发生,因此可能是因为OSF之病患因张口度逐渐减少、进食灼热感、不易吞咽,而引起营养不足之情形。
⑵咖哩:因为印度人常吃辣之食物,故有学者认为咖哩可能是致病因。
但是在墨西哥和西美地区之居民,他们摄
取咖哩之量相近,甚至超过印度人,却没有OSF之发生。
⑶咀嚼槟榔:根据一份有关印度之十年研究报告指出,无咀嚼槟榔就没有OSF ,而有咀嚼槟榔之人中,每年十万
人有三十五人患有OSF。
槟榔碱是槟榔的粹取物,它能刺激胶原蛋白之合成,增加胶原蛋白量,而引起OSF。
⑷丁香油:丁香油是槟榔中之主要成分之一,若其量高于每公升三毫莫耳之量时,会对口腔黏膜之纤维母细胞导
致细胞毒性,进而增加组织之破坏,最后导致瘢痕之形成增多。
⑸免疫方面:有学者认为自体免疫是OSF之致病因:因为⑴OSF之发生以女性较多(在印度)⑵发生之年龄⑶自体
抗体之发生率⑷病灶中有淋巴球之浸润⑸OSF病患体内之人类白血球抗原H-A10及DR-3都有上升之情形。
但也有可能是由于OSF 所造成之慢性组织破坏而产生免疫方面之问题。
从上面的阅读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发生跟嚼槟榔和吃咖喱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应该少食用槟榔跟咖喱,患者朋友们更是应该禁止吃这两样食物,
及时去医院救治,这样才能康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