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课后习题及答案(第十章)
(完整版)数据库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选择题1实体-联系模型中,属性是指(C)A.客观存在的事物B.事物的具体描述C.事物的某一特征D.某一具体事件2对于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在E-R模型中使用(A)A属性描述B关键字描述C二维表格描述D实体描述3假设一个书店用这样一组属性描述图书(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可以作为“键”的属性是(A)A书号B书名C作者D出版社4一名作家与他所出版过的书籍之间的联系类型是(B)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多D都不是5若无法确定哪个属性为某实体的键,则(A)A该实体没有键B必须增加一个属性作为该实体的键C取一个外关键字作为实体的键D该实体的所有属性构成键填空题1对于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在E-R模型中使用属性进行描述2确定属性的两条基本原则是不可分和无关联3在描述实体集的所有属性中,可以唯一的标识每个实体的属性称为键4实体集之间联系的三种类型分别是1:1 、1:n 、和m:n5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相容性、和一致性简答题一、简述数据库的设计步骤答:1需求分析:对需要使用数据库系统来进行管理的现实世界中对象的业务流程、业务规则和所涉及的数据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充分理解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和需求。
分析的策略:自下而上——静态需求、自上而下——动态需求2数据库概念设计:数据库概念设计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概念数据模型,用概念模型描述实际问题所涉及的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3数据库逻辑设计:数据库逻辑设计是根据概念数据模型建立逻辑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是一种面向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
4数据库实现:依据关系模型,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环境中建立数据库。
二、数据库的功能答:1提供数据定义语言,允许使用者建立新的数据库并建立数据的逻辑结构2提供数据查询语言3提供数据操纵语言4支持大量数据存储5控制并发访问三、数据库的特点答:1数据结构化。
2数据高度共享、低冗余度、易扩充3数据独立4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1)数据安全性(2)数据完整性(3)并发控制(4)数据库恢复第二章关系模型和关系数据库选择题1把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时,A实体(“一”方)和B实体(“多”方)之间一对多联系在关系模型中是通过(A)来实现的A将A关系的关键字放入B关系中B建立新的关键字C建立新的联系D建立新的实体2关系S和关系R集合运算的结果中既包含S中元组也包含R中元组,但不包含重复元组,这种集合运算称为(A)A并运算B交运算C差运算D积运算3设有关系R1和R2,经过关系运算得到结果S,则S是一个(D)A字段B记录C数据库D关系4关系数据操作的基础是关系代数。
数据库原理教程习题答案(全)
0000000000第1章数据库系统概述习题参考答案税务局使用数据库存储纳税人(个人或公司)信息、纳税人缴纳税款信息等。
典型的数据处理包括纳税、退税处理、统计各类纳税人纳税情况等。
银行使用数据库存储客户基本信息、客户存贷款信息等。
典型的数据处理包括处理客户存取款等。
超市使用数据库存储商品的基本信息、会员客户基本信息、客户每次购物的详细清单。
典型的数据处理包括收银台记录客户每次购物的清单并计算应交货款。
1.2 DBMS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简称,是一种重要的程序设计系统。
它由一个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和一组访问这些数据的程序组成。
数据库是持久储存在计算机中、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可以被各种用户共享,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并且易于扩展。
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DBMS(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管理员组成。
数据模型是一种形式机制,用于数据建模,描述数据、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的语义、数据上的操作和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数据库模式是数据库中使用数据模型对数据建模所产生设计结果。
对于关系数据库而言,数据库模式由一组关系模式构成。
数据字典是DBMS维护的一系列内部表,用来存放元数据。
所谓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
1.3 DBMS提供如下功能:(1)数据定义: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用于定义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和它们的结构。
(2)数据操纵: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ML,用于操纵数据,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
(3)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统一管理数据、控制对数据的并发访问,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确保故障时数据库中数据不被破坏,并且能够恢复到一致状态。
(4)数据存储和查询处理:确定数据的物理组织和存取方式,提供数据的持久存储和有效访问;确定查询处理方法,优化查询处理过程。
(5)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提供实用程序,完成数据库数据批量装载、数据库转储、介质故障恢复、数据库的重组和性能监测等。
第十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数据库恢复技术一、选择题1.一个事务的执行,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做,一个事务中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序列的属性是(A )。
A. 原子性B. 一致性C. 独立性D. 持久性2.表示两个或多个事务可以同时运行而不互相影响的是(C)。
A. 原子性B. 一致性C. 独立性D. 持久性3. 事务的持续性是指(B )A.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B.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的。
C.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
D.事务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4.SQL语言中的COMMIT语句的主要作用是(C)。
A. 结束程序B. 返回系统C. 提交事务D. 存储数据5.SQL语言中用(B)语句实现事务的回滚A. CREATE TABLEB. ROLLBACKC. GRANT和REVOKED. COMMIT 6.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某种硬件故障,使存储在外存上的数据部分损失或全部损失,这种情况称为(A )。
A. 介质故障B. 运行故障C. 系统故障D. 事务故障7.在DBMS中实现事务持久性的子系统是(B D )。
A. 安全管理子系统B. 完整性管理子系统C. 并发控制子系统D. 恢复管理子系统8. 后援副本的作用是(C)。
A. 保障安全性B. 一致性控制C. 故障后的恢复D. 数据的转储9.事务日志用于保存(D C)。
A. 程序运行过程B. 程序的执行结果C. 对数据的更新操作D. 数据操作10.数据库恢复的基础是利用转储的冗余数据。
这些转储的冗余数据包括(C)。
A. 数据字典、应用程序、审计档案、数据库后备副本B. 数据字典、应用程序、审计档案、日志文件C. 日志文件、数据库后备副本D. 数据字典、应用程序、数据库后备副本选择题答案:(1) A (2) C (3) B (4) C (5) B(6) A (7) D (8) C (9) C (10) C二、简答题1.试述事务的概念及事务的四个特性。
第10章怎样管理和利用数据练习题答案解析
(C)前述(I)(II)和(IV);
(D)前述(I)(II)(IV)和(V);
(E)前述(I)(II)(III)(IV)和(V);
答案:E
解释:
本题目考查数据库系统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关概念。
选择(E),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数据库管理员以及计算机基本系统。
答案:D
解释:
本题考核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AB C项不对,用户和数据库管理系统都是依据同样的数据库语言。用户的定义、操作、控制,则分别依赖于DBMS的DDL、DML、DCL。这三个语言都是DBMS的子集。
具体内容请参考课堂视频“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第十章课件。
3、当前大部分数据库系统,被称为结构化数据库,其核心数据模型是关系模型,因此“关系”是数据库领域的重要概念。围绕“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第10章 怎样管理和利用数据
1、数据库系统是信息社会中重要的系统,其基本构成如下图示意。仔细理解数据库、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概念,回答下列问题。
图10-1
(1)关于为什么要用“数据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因为数据库可以使不同地点的人员实时地共享数据,一个地点的人员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了修改,另一个地点的人员可以马上了解这种修改,这种实时共享数据是纸面数据、非数据库数据所达不到的;
图10-3
(1)从用户角度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是_____。
(A)数据库定义功能;
(B)数据库操纵功能;
(C)数据库控制功能;
(D)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E)以上全部;
答案:E
解释:
本题考核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课后习题及答案(第十章)
第11章并发控制1 .在数据库中为什么要并发控制?答:数据库是共享资源,通常有许多个事务同时在运行。
当多个事务并发地存取数据库时就会产生同时读取和/或修改同一数据的情况。
若对并发操作不加控制就可能会存取和存储不正确的数据,破坏数据库的一致性。
所以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提供并发控制机制。
2 .并发操作可能会产生哪几类数据不一致?用什么方法能避免各种不一致的情况?答: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包括三类: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和读“脏’夕数据。
( l )丢失修改(lost update ) 两个事务 Tl 和T2读入同一数据并修改,T2提交的结果破坏了(覆盖了) Tl 提交的结果,导致Tl 的修改被丢失。
( 2 )不可重复读( Non 一 Repeatable Read ) 不可重复读是指事务 Tl 读取数据后,事务几执行更新操作,使 Tl 无法再现前一次读取结果。
( 3 )读“脏”数据( Dirty Read ) 读“脏’夕数据是指事务 Tl 修改某一数据,并将其写回磁盘,事务几读取同一数据后, Tl 由于某种原因被撤销,这时 Tl 已修改过的数据恢复原值,几读到的数据就与数据库中的数据不一致,则几读到的数据就为“脏”数据,即不正确的数据。
避免不一致性的方法和技术就是并发控制。
最常用的技术是封锁技术。
也可以用其他技术,例如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可以采用时间戳方法来进行并发控制。
3 .什么是封锁?基本的封锁类型有几种?试述它们的含义。
答:封锁就是事务 T 在对某个数据对象例如表、记录等操作之前,先向系统发出请求,对其加锁。
加锁后事务 T 就对该数据对象有了一定的控制,在事务 T 释放它的锁之前,其他的事务不能更新此数据对象。
封锁是实现并发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
基本的封锁类型有两种:排它锁( Exclusive Locks ,简称 x 锁)和共享锁 ( Share Locks,简称 S 锁)。
排它锁又称为写锁。
数据库原理教程习题答案(全)
0000000000第1章数据库系统概述习题参考答案税务局使用数据库存储纳税人(个人或公司)信息、纳税人缴纳税款信息等。
典型的数据处理包括纳税、退税处理、统计各类纳税人纳税情况等。
银行使用数据库存储客户基本信息、客户存贷款信息等。
典型的数据处理包括处理客户存取款等。
超市使用数据库存储商品的基本信息、会员客户基本信息、客户每次购物的详细清单。
典型的数据处理包括收银台记录客户每次购物的清单并计算应交货款。
DBMS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简称,是一种重要的程序设计系统。
它由一个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和一组访问这些数据的程序组成。
数据库是持久储存在计算机中、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可以被各种用户共享,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并且易于扩展。
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DBMS(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管理员组成。
数据模型是一种形式机制,用于数据建模,描述数据、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的语义、数据上的操作和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数据库模式是数据库中使用数据模型对数据建模所产生设计结果。
对于关系数据库而言,数据库模式由一组关系模式构成。
数据字典是DBMS维护的一系列内部表,用来存放元数据。
所谓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
DBMS提供如下功能:(1)数据定义: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用于定义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和它们的结构。
(2)数据操纵: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ML,用于操纵数据,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
(3)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统一管理数据、控制对数据的并发访问,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确保故障时数据库中数据不被破坏,并且能够恢复到一致状态。
(4)数据存储和查询处理:确定数据的物理组织和存取方式,提供数据的持久存储和有效访问;确定查询处理方法,优化查询处理过程。
(5)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提供实用程序,完成数据库数据批量装载、数据库转储、介质故障恢复、数据库的重组和性能监测等。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选择题B、B、A简答题1.请简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P27数据是描述事物的记录符号,是指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信息。
数据库即存储数据的仓库,严格意义上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专门用于建立和管理数据库的一套软件,介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之间。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中引入数据库技术之后的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实用工具、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
2.请简述早数据库管理技术中,与人工管理、文件系统相比,数据库系统的优点。
数据共享性高数据冗余小易于保证数据一致性数据独立性高可以实施统一管理与控制减少了应用程序开发与维护的工作量3.请简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和两层映像的含义。
P31答:数据库的三级模式是指数据库系统是由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三级工程的,对应了数据的三级抽象。
两层映像是指三级模式之间的映像关系,即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
4.请简述关系模型与网状模型、层次模型的区别。
P35使用二维表结构表示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概念单一,统一用关系表示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数据结构简单清晰,用户易懂易用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选择题C、C、D简答题1.请简述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特征。
P48答: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特征是使用关系数据模型组织数据。
2.请简述什么是参照完整性约束。
P55答:参照完整性约束是指: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相对应,则对于R中每个元组在F上的取值只允许有两种可能,要么是空值,要么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对应。
3.请简述关系规范化过程。
数据库原理课后习题答案(人民邮电大学出版社)赵杰编
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一、填空题1.答案:【1】分类【2】组织【3】存储【4】检索【5】维护2.答案:【1】逻辑结构【2】存储空间【3】数据存取方法3.答案:【1】数据冗余【2】不一致性【3】数据联系弱4.答案:【1】应用程序【2】数据5.答案:【1】1968年【2】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3】层次6.答案:【1】记录7.答案:【1】数据的完整性【2】数据的安全性【3】并发控制、【4】数据库的恢复8.答案:【1】数据项【2】记录9.答案:【1】概念模型【2】数据模型10.答案:【1】数据结构【2】数据操作【3】数据的完备性约束条件11.答案:【1】层次数据库【2】网状数据库【3】关系数据库、【4】面向对象的数据库12.答案:【1】实体内部的联系【2】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13.答案:【1】一对一的联系【2】一对多的联系【3】多对多的联系14.答案:【1】三级模式【2】子模式【3】模式【4】存储模式15.答案:【1】数据库【2】硬件【3】软件【4】数据库管理员(DBA)16.答案:【1】数据库管理员【2】系统分析员【3】应用程序员【4】用户二、选择题1.C 2.C 3.A 4.A 5.C 6.B 7.A①B⑤C⑦D④E③8.D9.C 10.B 11.C 12.A三、简答题1.参照1.2.1数据库发展阶段的划分。
2.答案一:数据库是集中、统一地保存和管理某一单位或某一领域内所有有用信息的系统。
这个系统根据数据之间的自然联系结构而成,数据冗余较少,且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能为多种应用服务。
答案二:数据库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能为多个用户共享的、具有尽可能附录2 习题参考答案275 小的冗余度、与应用彼此独立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
3.数据结构指数据的组织方式,包括物理方式与逻辑方式。
数据字典(简称DD)是对系统中数据的详尽描述,是各类数据属性的清单。
在RDBMS中,数据字典通常采用和普通数据同样的表示方式,DD在需求分析阶段建立,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不断修改、充实和完善。
数据库原理课后习题及解答(常用版)
数据库原理课后习题及解答(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数据库原理》课后习题及解答课后习题: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习题答案: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一章概论1.试解释下列术语: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2.试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内容。
3.试比较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异同。
4.什么叫数据的物理独立性与逻辑独立性?并说明它的重要性。
5.试述数据库系统的优点。
6.什么叫数据的冗余与数据的不一致性?7.什么叫数据库管理员?他的主要工作是什么?8.试述数据库系统发展的几个阶段。
返回第一章答案第二章数据模型1.什么叫数据库模型,它分哪几种类型?2.试区别数据模型与数据模式。
3.什么叫数据模式,它分哪三级?4.试述数据模型四个世界的基本内容。
5.试介绍E-R模型,EE-R模型及面向对象模型、谓词模型,并各举一例说明之。
6.层次网状模型有什么特点?并各举一例说明之。
7.试比较层次、网状、关系模型之优缺点。
8.试说明关系模型的基本结构与操作。
9.目前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哪些你比较熟悉,试介绍其特点。
10.你认为“数据模型”在整个数据库领域中是否有重要作用和地位,试详细说明之。
11.一图书馆借阅书刊,请你画出书刊、读者及借阅三者间的E-R模型。
12.一人事档案中,有干部、职工,干部又有高级干部与一般干部,请用EE-R模型画出他们之间关系。
13.试述物理模型的主要内容。
14.试叙述四个世界的转化关系。
15.请你比较四种数据模型的异同。
返回第二章答案第三章关系数据库系统1.试述关系数据库系统的优点。
2.试述关系型的12条标准,并说明FOXBASE为何是半关系型的。
3.关系代数与关系演算的表示能力是否相同?试证明之。
4.从关系模型的数学表示中,你是否认为网状与层次模型也可以用数学方法表示?试说明理由。
5.设有如图3-1所示的医院组织。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二版(张俊玲)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二版(张俊玲)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习题答案第一章一、填空题1.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 Oracle、Microsoft SQL Server、Visual FoxPro 和Microsoft Access。
2.中文Microsoft Access 2003的基本工作界面包括主窗口 (外面的大窗口)和数据库窗口(里面的小窗口)两部分。
3.数据库像一个电子表格,其中每一行称为记录,每一列称为字段。
4. 从数据库窗口可以看出,Access 2000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结构由数据库对象和组两部分组成,其中对象有7种,它们分别是数据表、查询、窗体、报表、Web页、宏和模块。
二、简答题1.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答:数据(Data):描述事物的符号称为数据,它是数据库存储的基本对象。
广义的数据包括数字、文字、图形和声音等。
数据库(DataBase,DB):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指在计算机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2.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答:使用数据库系统可以将现实中的大量有用信息,以数据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里,数据库本身可被看作是一种电子文件柜,它是收集计算机数据文件的仓库或容器,系统用户可以对这些文件执行一系列操作,如向数据库中增加新的空文件、向现有文件中插入数据、更改现有文件中的数据及删除数据库中的数据等。
并能达到数据结构化、共享性高、冗余度低、独立性高的要求,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答: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主要有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及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功能。
(完整版)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第2版)课后习题详细答案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 DBS是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DBS是一个集合体,包含数据库、计算机硬件、软件和()。
A. 系统分析员B. 程序员C. 数据库管理员D. 操作员2.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
A. DBS包括DB和DBMSB. DBMS包括DB和DBSC. DB包括DBS和DBMSD.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3. 下面列出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是()。
I.人工管理阶段II.文件系统阶段III.数据库阶段A. I 和IIB. 只有IIC. II 和IIID. 只有I4.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
A. 数据共享B. 数据完整性C. 数据冗余度高D. 数据独立性高5. 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体现在()。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到应用程序B.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C.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D.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6. 描述数据库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
A. 模式B. 内模式C. 外模式D. 用户模式7. 要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A. 模式与外模式B. 模式与内模式C. 三层之间的两种映射D. 三层模式8. 要保证数据库的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A. 模式与外模式的映射B. 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射C. 模式D. 三层模式9. 用户或应用程序看到的那部分局部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它是模式的逻辑子集。
A.模式B. 物理模式C. 子模式D. 内模式10.下述()不是DBA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
A.完整性约束说明B. 定义数据库模式C.数据库安全D. 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选择题答案:(1) C (2) A (3) D (4) C (5) B(6) A (7) C (8) A (9) C (10) D二、简答题1.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数据库原理教程习题答案解析(全)
0000000000第1章数据库系统概述习题参考答案税务局使用数据库存储纳税人(个人或公司)信息、纳税人缴纳税款信息等。
典型的数据处理包括纳税、退税处理、统计各类纳税人纳税情况等。
银行使用数据库存储客户基本信息、客户存贷款信息等。
典型的数据处理包括处理客户存取款等。
超市使用数据库存储商品的基本信息、会员客户基本信息、客户每次购物的详细清单。
典型的数据处理包括收银台记录客户每次购物的清单并计算应交货款。
1.2 DBMS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简称,是一种重要的程序设计系统。
它由一个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和一组访问这些数据的程序组成。
数据库是持久储存在计算机中、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可以被各种用户共享,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并且易于扩展。
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DBMS(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管理员组成。
数据模型是一种形式机制,用于数据建模,描述数据、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的语义、数据上的操作和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数据库模式是数据库中使用数据模型对数据建模所产生设计结果。
对于关系数据库而言,数据库模式由一组关系模式构成。
数据字典是DBMS维护的一系列内部表,用来存放元数据。
所谓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
1.3 DBMS提供如下功能:(1)数据定义: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用于定义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和它们的结构。
(2)数据操纵: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ML,用于操纵数据,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
(3)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统一管理数据、控制对数据的并发访问,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确保故障时数据库中数据不被破坏,并且能够恢复到一致状态。
(4)数据存储和查询处理:确定数据的物理组织和存取方式,提供数据的持久存储和有效访问;确定查询处理方法,优化查询处理过程。
(5)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提供实用程序,完成数据库数据批量装载、数据库转储、介质故障恢复、数据库的重组和性能监测等。
数据库系统教程习题答案(施伯乐)(第2版)_数据库原理和应用Word版
第2部分各章习题解答及自测题第1章数据库概论1.1 基本内容分析1.1.1 本章的重要概念(1)DB、DBMS和DBS的定义(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和高级数据库技术阶段等各阶段的特点。
(3)数据描述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等各阶段中数据描述的术语,概念设计中实体间二元联系的描述(1:1,1:N,M:N)。
(4)数据模型数据模型的定义,两类数据模型,逻辑模型的形式定义,ER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的数据结构以及联系的实现方式。
(5)DB的体系结构三级结构,两级映像,两级数据独立性,体系结构各个层次中记录的联系。
(6)DBMSDBMS的工作模式、主要功能和模块组成。
(7)DBSDBS的组成,DBA,DBS的全局结构,DBS结构的分类。
1.1.2本章的重点篇幅(1)教材P23的图1.24(四种逻辑数据模型的比较)。
(2)教材P25的图1.27(DB的体系结构)。
(3)教材P28的图1.29(DBMS的工作模式)。
(4)教材P33的图1.31(DBS的全局结构)。
1.2 教材中习题1的解答1.1 名词解释·逻辑数据:指程序员或用户用以操作的数据形式。
·物理数据:指存储设备上存储的数据。
·联系的元数:与一个联系有关的实体集个数,称为联系的元数。
·1:1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至多和实体集E2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和E2的联系称为“1:1联系”。
·1: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可以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而E2中每个实体至多和E1中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E1和E2的联系是“1:N联系”。
·M: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可以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和E2的联系称为“M:N联系”。
·数据模型:能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模型称为“数据模型”。
数据库原理课后答案(自考)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数据库原理之数据库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2数据库原理之关系模型课后习题及答案11数据库原理之关系数据库SQL语言课后习题及答案18数据库原理之关系数据库的模式设计课后习题及答案28数据库原理之数据库设计课后习题及答案43数据库原理之数据库保护课后习题及答案48数据库原理之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课后习题及答案62数据库原理之数据库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1.1名词解释(1) DB:即数据库(Database),是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DB能为各种用户共享,具有最小冗余度,数据间联系密切,而又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2) DBMS:即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
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向对象型DBMS。
(3) DBS:即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4) 1:1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的每个实体最多只能和实体集E2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实体集E1对E2的联系称为“一对一联系”,记为“1:1”。
(5) 1: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而E2中每个实体至多和E1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一对多联系”,记为“1:N”。
(6) M: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多对多联系”,记为“M:N”。
(7) 数据模型: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
在数据库技术中,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类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数据模型”。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3版)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三版)习题参考答案第1 章数据库概述1.试说明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答: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专门用于实现对数据进行管理和维护的系统软件。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的实用工具)、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组成。
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文件管理和数据库管理。
3.与文件管理相比,数据库管理有哪些优点?答:与文件系统管理数据相比,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带来了如下好处:将相互关联的数据集成在一起,较少的数据冗余,程序与数据相互独立,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最大限度地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数据可以共享并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4.在数据库管理方式中,应用程序是否需要关心数据的存储位置和存储结构?为什么?答:不需要。
因为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5.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库的作用是什么?答:数据库是数据的汇集,它以一定的组织形式保存在存储介质上。
6.在数据库系统中,应用程序可以不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而直接访问数据文件吗?答:不能7.数据独立性指的是什么?它能带来哪些好处?答: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不会因数据的物理表示方式和访问技术的改变而改变,即应用程序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物理表示方式和访问技术,它包含两个方面: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物理独立性是指当数据的存储位置或存储结构发生变化时,不影响应用程序的特性;逻辑独立性是指当表达现实世界的信息内容发生变化时,不影响应用程序的特性。
8.数据库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在数据库系统中的作用大致是什么?答:数据库系统一般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应的实用工具)、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四个部分。
数据库是数据的汇集,它以一定的组织形式保存在存储介质上;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管理数据库的系统软件,它可以实现数据库系统的各种功能;应用程序专指以数据库数据为基础的程序,数据库管理员负责整个数据库系统的正常运行。
ch10 数据库系统概念(第6版)第十章存储结构和文件结构
当一个磁盘发生故障,在系统得到修复之前镜像磁盘也发生故障,则 会发生数据丢失
文件组织 – 根据数据访问的方式来组织磁盘的块 ,以优化块访问时间
例如,在相同或者相邻的柱面存储相关信息. 文件可能随着时间推移变得 碎片化 例如,如果数据被插入文件中或者从文件中删除 或者磁盘上的空闲块是分散的, 以致新创建的文件 的块在磁盘上分散分布 顺序存取一个碎片化的文件导致磁盘臂移动距离增 加 有些文件系统提供了碎片整理工具, 以加速文件存取
物理存储介质(续)
光盘存储
非易失性, 数据从旋转的盘上通过激光器进行读取 CD-ROM (640 MB) 和 DVD (4.7 to 17 GB) 是最常见 的格式 蓝光光碟: 27 GB to 54 GB 一次写, 多次读 (WORM) 的光盘用于档案存储 (CD-R, DVD-R, DVD+R) 也有允许多次写的版本 (CD-RW, DVD-RW, DVD+RW, and DVD-RAM) 读写速度比磁盘慢 光盘机系统, 有大量可移动光盘, 几个驱动器, 和用于自 动加载/卸载光盘的机制以存储大量数据
磁盘块存取的优化
块 – 一个磁道上的连续扇区
数据在磁盘和主存储器中通过块传输 大小从 512 至几千字节 小块: 需要更多次传输 大块: 部分填充的块会造成更多空间浪费 如今常见的块大小为 4 至 16 千字节
磁盘臂调度 算法为磁道访问进行排序,以最小化磁盘臂 的移动距离
磁盘块存取的优化(续)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2022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2022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选择题B、B、A简答题1.请简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P27数据是描述事物的记录符号,是指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信息。
数据库即存储数据的仓库,严格意义上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专门用于建立和管理数据库的一套软件,介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之间。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中引入数据库技术之后的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实用工具、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
2.请简述早数据库管理技术中,与人工管理、文件系统相比,数据库系统的优点。
数据共享性高数据冗余小易于保证数据一致性数据独立性高可以实施统一管理与控制减少了应用程序开发与维护的工作量3.请简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和两层映像的含义。
P31答:数据库的三级模式是指数据库系统是由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三级工程的,对应了数据的三级抽象。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选择题C、C、D简答题1.请简述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特征。
P48答: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特征是使用关系数据模型组织数据。
2.请简述什么是参照完整性约束。
P55答:参照完整性约束是指: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相对应,则对于R中每个元组在F上的取值只允许有两种可能,要么是空值,要么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对应。
3.请简述关系规范化过程。
答:对于存在数据冗余、插入异常、删除异常问题的关系模式,应采取将一个关系模式分解为多个关系模式的方法进行处理。
一个低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通过模式分解可以转换为若干个高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这就是所谓的规范化过程。
第三章数据库设计选择题B、C、C简答题1.请简述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P66需求分析设计;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1)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章并发控制1 .在数据库中为什么要并发控制?答:数据库是共享资源,通常有许多个事务同时在运行。
当多个事务并发地存取数据库时就会产生同时读取和/或修改同一数据的情况。
若对并发操作不加控制就可能会存取和存储不正确的数据,破坏数据库的一致性。
所以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提供并发控制机制。
2 .并发操作可能会产生哪几类数据不一致?用什么方法能避免各种不一致的情况?答: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包括三类: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和读“脏’夕数据。
( l )丢失修改(lost update ) 两个事务Tl 和T2读入同一数据并修改,T2提交的结果破坏了(覆盖了)Tl 提交的结果,导致Tl 的修改被丢失。
( 2 )不可重复读(Non 一Repeatable Read ) 不可重复读是指事务Tl 读取数据后,事务几执行更新操作,使Tl 无法再现前一次读取结果。
( 3 )读“脏”数据(Dirty Read ) 读“脏’夕数据是指事务Tl 修改某一数据,并将其写回磁盘,事务几读取同一数据后,Tl 由于某种原因被撤销,这时Tl 已修改过的数据恢复原值,几读到的数据就与数据库中的数据不一致,则几读到的数据就为“脏”数据,即不正确的数据。
避免不一致性的方法和技术就是并发控制。
最常用的技术是封锁技术。
也可以用其他技术,例如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可以采用时间戳方法来进行并发控制。
3 .什么是封锁?基本的封锁类型有几种?试述它们的含义。
答:封锁就是事务T 在对某个数据对象例如表、记录等操作之前,先向系统发出请求,对其加锁。
加锁后事务T 就对该数据对象有了一定的控制,在事务T 释放它的锁之前,其他的事务不能更新此数据对象。
封锁是实现并发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
基本的封锁类型有两种:排它锁(Exclusive Locks ,简称x 锁)和共享锁( Share Locks,简称S 锁)。
排它锁又称为写锁。
若事务T 对数据对象A 加上X 锁,则只允许T 读取和修改A ,其他任何事务都不能再对A 加任何类型的锁,直到T 释放A 上的锁。
这就保证了其他事务在T 释放A 上的锁之前不能再读取和修改A 。
共享锁又称为读锁。
若事务T 对数据对象A 加上S 锁,则事务T 可以读A但不能修改A ,其他事务只能再对A 加S 锁,而不能加X 锁,直到T 释放A 上的S 锁。
这就保证了其他事务可以读A ,但在T 释放A 上的S 锁之前不能对A 做任何修改。
4 .如何用封锁机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答:DBMS 在对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之前首先对该数据执行封锁操作,例如下图中事务Tl 在对A 进行修改之前先对A 执行xock ( A ) ,即对A 加x 锁。
这样,当几请求对A 加x 锁时就被拒绝,几只能等待Tl 释放A 上的锁后才能获得对A 的x 锁,这时它读到的A 是Tl 更新后的值,再按此新的A 值进行运算。
这样就不会丢失Tl 的更新。
DBMS 按照一定的封锁协议,对并发操作进行控制,使得多个并发操作有序地执行,就可以避免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和读“脏’夕数据等数据不一致性。
5 .什么是活锁?什么是死锁?答:如果事务Tl 封锁了数据R ,事务几又请求封锁R ,于是几等待。
几也请求封锁R ,当Tl 释放了R 上的封锁之后系统首先批准了几的请求,几仍然等待。
然后几又请求封锁R ,当几释放了R 上的封锁之后系统又批准了几的请求……几有可能永远等待,这就是活锁的情形。
活锁的含义是该等待事务等待时间太长,似乎被锁住了,实际上可能被激活。
如果事务Tl 封锁了数据Rl ,几封锁了数据凡,然后Tl 又请求封锁几,因几已封锁了几,于是Tl 等待几释放几上的锁。
接着几又申请封锁Rl ,因Tl 已封锁了Rl ,几也只能等待Tl 释放Rl 上的锁。
这样就出现了Tl 在等待几,而几又在等待T }的局面,T }和几两个事务永远不能结束,形成死锁。
6 .试述活锁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
答:活锁产生的原因:当一系列封锁不能按照其先后顺序执行时,就可能导致一些事务无限期等待某个封锁,从而导致活锁。
避免活锁的简单方法是采用先来先服务的策略。
当多个事务请求封锁同一数据对象时,封锁子系统按请求封锁的先后次序对事务排队,数据对象上的锁一旦释放就批准申请队列中第一个事务获得锁。
11 .请给出检测死锁发生的一种方法,当发生死锁后如何解除死锁?答:数据库系统一般采用允许死锁发生,DBMS 检测到死锁后加以解除的方法。
DBMS 中诊断死锁的方法与操作系统类似,一般使用超时法或事务等待图法。
超时法是:如果一个事务的等待时间超过了规定的时限,就认为发生了死锁。
超时法实现简单,但有可能误判死锁,事务因其他原因长时间等待超过时限时,系统会误认为发生了死锁。
若时限设置得太长,又不能及时发现死锁发生。
DBMS 并发控制子系统检测到死锁后,就要设法解除。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选择一个处理死锁代价最小的事务,将其撤消,释放此事务持有的所有锁,使其他事务得以继续运行下去。
当然,对撤销的事务所执行的数据修改操作必须加以恢复。
12 .什么样的并发调度是正确的调度?答:可串行化(Serializable )的调度是正确的调度。
可串行化的调度的定义:多个事务的并发执行是正确的,当且仅当其结果与按某一次序串行执行它们时的结果相同,称这种调度策略为可串行化的调度。
9 .设Tl ,几,几是如下的3 个事务:Tl :A : = A + 2 ;T2:A : = A * 2 ;T3:A : = A **2 ; ( A <-A*A)设A 的初值为0 。
( l )若这3 个事务允许并行执行,则有多少可能的正确结果,请一一列举出来。
答:A 的最终结果可能有2 、4 、8 、16 。
因为串行执行次序有Tl T2T3、Tl T3T2、T2T1T3、T2T3Tl 、T3T1T2、T3T2 Tl 。
对应的执行结果是16 、8 ·4 ·2 ·4 ·2 。
( 2 )请给出一个可串行化的调度,并给出执行结果答:最后结果A 为16 ,是可串行化的调度。
( 3 )请给出一个非串行化的调度,并给出执行结果。
答:最后结果A 为0 ,为非串行化的调度。
( 4 )若这3 个事务都遵守两段锁协议,请给出一个不产生死锁的可串行化调度。
答:( 5 )若这3 个事务都遵守两段锁协议,请给出一个产生死锁的调度。
答:11.试证明,若并发事务遵守两段锁协议,则对这些事务的并发调度是可串行化的。
证明:首先以两个并发事务Tl 和T2为例,存在多个并发事务的情形可以类推。
根据可串行化定义可知,事务不可串行化只可能发生在下列两种情况:( l )事务Tl 写某个数据对象A ,T2读或写A ;( 2 )事务Tl 读或写某个数据对象A ,T2写A 。
下面称A 为潜在冲突对象。
设Tl 和T2访问的潜在冲突的公共对象为{A1,A2 …,An }。
不失一般性,假设这组潜在冲突对象中X =(A 1 , A2 ,…,Ai }均符合情况1 。
Y ={A i + 1 ,…,An }符合所情况(2 )。
VX ∈x , Tl 需要XlockX ①T2 需要Slockx 或Xlockx ②1 )如果操作①先执行,则Tl 获得锁,T2等待由于遵守两段锁协议,Tl 在成功获得x 和Y 中全部对象及非潜在冲突对象的锁后,才会释放锁。
这时如果存在w ∈x 或Y ,T2已获得w 的锁,则出现死锁;否则,Tl 在对x 、Y 中对象全部处理完毕后,T2才能执行。
这相当于按Tl 、T2的顺序串行执行,根据可串行化定义,Tl 和几的调度是可串行化的。
2 )操作②先执行的情况与(l )对称因此,若并发事务遵守两段锁协议,在不发生死锁的情况下,对这些事务的并发调度一定是可串行化的。
证毕。
12 .举例说明,对并发事务的一个调度是可串行化的,而这些并发事务不一定遵守两段锁协议。
答:13 .为什么要引进意向锁?意向锁的含义是什么?答:引进意向锁是为了提高封锁子系统的效率。
该封锁子系统支持多种封锁粒度。
原因是:在多粒度封锁方法中一个数据对象可能以两种方式加锁―显式封锁和隐式封锁。
因此系统在对某一数据对象加锁时不仅要检查该数据对象上有无(显式和隐式)封锁与之冲突,还要检查其所有上级结点和所有下级结点,看申请的封锁是否与这些结点上的(显式和隐式)封锁冲突,显然,这样的检查方法效率很低。
为此引进了意向锁。
意向锁的含义是:对任一结点加锁时,必须先对它的上层结点加意向锁。
例如事务T 要对某个元组加X 锁,则首先要对关系和数据库加ix 锁。
换言之,对关系和数据库加ix 锁,表示它的后裔结点―某个元组拟(意向)加X 锁。
引进意向锁后,系统对某一数据对象加锁时不必逐个检查与下一级结点的封锁冲突了。
例如,事务T 要对关系R 加X 锁时,系统只要检查根结点数据库和R 本身是否已加了不相容的锁(如发现已经加了ix ,则与X 冲突),而不再需要搜索和检查R 中的每一个元组是否加了X 锁或S 锁。
14 .试述常用的意向锁:IS 锁、ix 锁、SIX 锁,给出这些锁的相容矩阵。
答:IS锁:如果对一个数据对象加IS 锁,表示它的后裔结点拟(意向)加S 锁。
例如,要对某个元组加S 锁,则要首先对关系和数据库加IS 锁IX 锁:如果对一个数据对象加ix 锁,表示它的后裔结点拟(意向功口X 锁。
例如,要对某个元组加X 锁,则要首先对关系和数据库加ix 锁。
SIX 锁:如果对一个数据对象加SIX 锁,表示对它加S 锁,再加IX 锁,即SIX = S + IX 。
相容矩阵:15 .理解并解释下列术语的含义:封锁、活锁、死锁、排它锁、共享锁、并发事务的调度、可串行化的调度、两段锁协议。
答:(略,已经在上面有关习题中解答)16 .试述你了解的某一个实际的DBMS 产品的并发控制机制。
答:(略,参见简单介绍了有关Oracle 的并发控制机制。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