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一:1876-1894年铁路发展为什么缓慢?
第一条由中国人自己设计投资全长约200公里的京张铁路 (1909年建成),共耗费1032万银元。 ——百度搜索
鸦片战争以来,军费开支极为浩繁,仅以洋务运动时 期收复新疆之战、中法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三次大的战争 统计:军费、赔款、借债三项共计耗费7.37亿两,几乎占 每年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晚清政府兴办洋务,投资 军事工业(包括常年经费)约5千万两,投资于工矿和交 通运输约4千万两,仅为日本明治政府投入的50%。
2、邮政通信事业的发展
时间
二次鸦片战争后 1866年
邮政通信事业成就
中国加快通信建设步伐 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正式办理
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邮路进一步扩展 邮电部成立,开创邮政和电信合一新时代
1896年
辛亥革命后 1949年11月
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 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
• • • • • • 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提高了生活质量 加快了信息传递 提高了效率 深刻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推动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轿子
马车
图说历史
人力车
(近代城镇)
自行车
发展 概况
三轮车
19C中后期: 开始传入
20C初期: 城市大街小巷
20C50年代: 主要代步工具
图说历史
洋务运动的影响
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
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19C70年代初 成立轮船招商局




中国近代轮船业的开端
晚清中国创办的最 早的近代航运企业。首 次打破列强垄断中国江 海运输业的局面。
2006年 202.4亿人次 12.56亿人次 203.8亿吨 28.82亿吨 7.71万公里 2.34万公里
公路里程
高速公路 民航里程
89万公里
0 14.9万公里
345万公里
4.53万公里 221.3万公里
速度非常迅速
多元模式
——国家统计局权威数据 科技化改造,提高效率
思考四:1978年以来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有何特点?
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 成为自办有线电报开端
无线电报创设并得到发展
除国内无线电报外, 还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2)电话的发展 时间段 1882年 民国成立后 20C80S后 截止2003年 成就 电话传入中国 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 继续增加 通信技术迅猛发展 电话业务居世界第一位, 固定电话和移动用户各占一半
铁路上的“马拉火车”
为了运输煤炭,清朝政府 同意在唐山到胥各庄之间修 建一条长10千米的铁路。 这条铁路于1880年兴建, 1881年通车。
铁路建成后,由于清政府 视先进的蒸汽机车为怪物, 尤其害怕它隆隆的震颤声惊 1881年中国人修筑的第 一条铁路—唐胥铁路 动了附近的皇陵,就让骡马 标志着中国铁路事业的诞生 充当“火车头”,这就出现 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
《剑桥中华民国史》数据
中国民族工业年均增长率
1894-1912年
15%
1912-1920年
1923-1936年 1912-1949年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状况:
13.4%
8.7% 8.4% 资本增加
1872-1893年,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仅有 民族工业发展的需要 50余家,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两家;总投资470万元。
1876年-2006年中国新增铁路里程数(单位:万公里)
(数据来源:《剑桥中华民国史》与国家统计局权威数据)
思考三:1978-2006年新建的铁路里程比1949-1978 年的有所减少,说明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退步了吗?
3.5 3 2.5 2 1.5 1 0.5 0 0.04 1.27 1.03
3.1 2.56
近代以来至19世纪90年代都有反对之声。 反对修铁路的理由是(1)扰民;(2)夺民 生计;(3)为外敌“缩地”,便其运兵;(4) 因贾洋匠而导致白银外流。甚至有人说:建铁路 “是臣下之利非君上之利;是外洋之利非中国之 利;是一二人之私利非中国之利”。
这些反对修铁路的观点或理由有道理吗? 为什么?
1876年-2006年中国新增铁路里程数(单位:万公里)
探究:为了解决交通运输堵塞,有哪些办法?
1.地面、地下和空中的路轨设计,实现地面交通压力最小化
2.发展城市环线,实现市区的客流量的最小化 3.实行单向行驶的道路交通,实现车辆行驶障碍最小化 4.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现车流数量最小化
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1、电信事业的发展
(1)电报的发展 时间 1877年 1906年 1932年 成就
(数据来源:《剑桥中华民国史》与国家统计局权威数据)
3.5 3 2.5 2 1.5 1 0.5 0 0.04
经济 政治 思想
3.1 2.56
资金
政策
观念
1.27
1.03
1876年- 1894年- 1928年- 1949年- 1978年- 1894年 1927年 1949年 1978年 2006年 思考一:1876-1894年的18年铁路发展为什么缓慢?
5.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从清 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图是朱开山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 的四种交通工具。
(1)依据材料一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1)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近代的 小火轮船、火车同时使用) 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社会发展;西 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政府及各 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 资金不足
思考一:1876-1894年铁路发展为什么缓慢?
同治二年(1863)上海洋商禀请造上海至苏州的铁路时, 总理衙门即指示李鸿章:“铁路与发铜线,事同一律,万难 允许”,并要求“密致通商各口岸,一体防范”。
——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
明令禁止
光绪五年(1879年),奕訢奏称:“电线铁路各事……应 由该督等随时酌度情形,奏明办理”。 ——《洋务运动》
地方试办
思考一:1876-1894年铁路发展为什么缓慢?
对话高考
(08宁夏文综)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 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 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观念束缚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图说历史
标志中国航空 意义:事业的开始。 民航事业开始的标志 思考题:及发展概况如何?
1909年9月,冯如终于完成了 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第 一架飞机,从而挤身于早期世界 航空之林。
1920年首条航线京津线 开通; 20世纪30年代中期已形 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 空网。
阅读材料: 铁路在中国的发展命运多舛。ຫໍສະໝຸດ Baidu
1.(2010·浙江学业水平测试)民国元年,上海居民出行的代步工
具有可能是( ①自行车 A.① ) ②有轨电车 B.①② ③公共汽车 C.①②③ ④地铁 D.②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民国元
年即1912年,19世纪中后期自行车传入中国。1906年,第一个有
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1908年上海出现有轨电车。1924年 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1969年中国才结束没有城市地铁的历
史。由以上可知选B项。
2.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 料》),该表反映了上海( )
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④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识表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图表 体现了交通工具数量的变化,④不能反映题意,排除。
1876年- 1894年- 1928年- 1949年- 1978年- 1894年 1927年 1949年 1978年 2006年
客流总量 铁路客运总量 货运总量 铁路货运总量 铁路里程 电气化铁路
1979年 28.97亿人次 8.64亿人次 53.75亿吨 11.19亿吨 5.17万公里 0.1万公里
1876年-2006年中国新增铁路里程数(单位:万公里)
(数据来源:《剑桥中华民国史》与国家统计局权威数据)
3.5 3 2.5 2 1.5 1 0.5 0
思考二:相比1876-1894年,1894年以后的一百多年 铁路发展为什么如此迅速? 3.1 资金 政策 利益 观念
2.56
1.27
1.03
0.04 1876年- 1894年- 1928年- 1949年- 1978年- 1894年 1927年 1949年 1978年 2006年
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549家。
1912-1919年的8年间,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 13000多万银元,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
——摘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1896年9月,受命主持芦汉路的张之洞、王文韶会奏, 主张暂借洋债造路,陆续招股分还;设铁路总公司,官 督商办,以盛宣怀为督办。此议得到清廷同意。 ——芦汉铁路商办难成另筹办法折《张文襄公全集》
1867年,李鸿章认为铁路、电报“有大利于彼(洋人),有大 害于我”。
——《筹办夷务始末》李鸿章奏章 1874年冬,李鸿章“曾谒晤恭邸(见奕訢),极陈铁路利益” ……奕訢“意以为然”。 ——《李文忠公全书》
观念转变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后,不仅因为中外往来日多,风气 日开,更多官员亲自见识了火车铁路,而且当时西方传入中国 的相关知识也更为确切、真实。当时不少著名的刊物如《万国 公报》等频频出现介绍铁路的文字。如此,铁路已为更多的国 人所了解,并且认识亦深化。 ——朱浒 《甲午战争以前清政府的铁路政策 》
据《新华网》 2002年报道,随着甬台温高速、杭金衢 高速等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浙江省全年建成高速公路 547公里,全省4小时公路交通圈的目标正式得以实现。 甬台温铁路自宁波至温州,为一级双线电气化铁路,将 于2009年全线开通;设计时速为200公里,预留时速可提 升到250公里。铁路建成后,从宁波到温州的时间,将由 目前的高速公路的3个半小时压缩到1个半小时。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导言
西风东渐,西方先进的交通工具、通讯手 段逐渐传入中国,使中国的交通和通讯发生了 巨变。由于西方列强的压制和战乱的环境,在 艰难曲折中发展。新式交通和通讯的发展,推 动了中国近(现)代化的进程。
知识点:交通工具的更新
我国古代交 通地域特点 南方舟楫,北方马车;百姓步行!
木船
积极兴办
民国政府成立后不久,1912年9月,孙中山先生 受命督办全国铁路,10月,孙中山先生主持在上海成 立了"中国铁路总公司",便"惟于铁道为己任"。随后, 孙中山先生视察了许多地方,提出了修建铁路的具体计 划,要在全国各地修建10万英里的铁路。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军委铁道 部改组为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统一管理全国铁路的运输 生产、基本建设和机车车辆工业。有计划地开展铁路建设, 有利地促进了中国铁路网骨架的基本形式。 ——三则材料均摘自《中国铁路百年》
——摘自百度词条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交通事业的进步,给人们 的社会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参考答案: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等。
中国交通工具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1)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 (2)政府的大力提倡; (3)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 (4)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推动; (5)外来交通技术传入的推动。
2003年投入商业运营的 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是 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 的磁悬浮列车。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 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一千九百五十六公里,是世界上海拔 最高、线路最长、气候条件最恶劣的高原铁路。中国铁路建设者 破解并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 挑战。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新精神。
1909年中国人设计的第一条 铁路—京张铁路,并设计了 “人”字形轨道
京张铁路的设计者 詹天佑
图说历史
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1906年天津创办)
图说历史
公共汽车1924年出 现上海,1935年出 现于北京。
1969年北京地铁开始运 营,结束了中国没有城市 地铁的历史。
1902年3月,上海人议论最多的是 一种能够在街上自动行驶的四轮 怪物,这就是汽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