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80年代的流行(服装,发型及鞋子)
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女装造型研究(1978-1999)
![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女装造型研究(1978-1999)](https://img.taocdn.com/s3/m/13bdd65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a5.png)
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女装造型研究(1978-199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在服装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本文将对改革开放二十年间我国女装造型进行研究。
改革开放初期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对外开放的政策影响,西方时尚与流行文化开始涌入我国。
这一时期女装的造型多受西方的影响,出现了许多新的款式和设计理念。
女性开始追求更加自由、时尚、个性化的着装风格。
在服装设计方面,短款上衣、高腰裙、紧身裤等成为当时的流行趋势。
此外,大胆的颜色搭配、鲜艳的印花以及多样化的面料选择也成为这一时期女装的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90年代初,我国女装的造型迎来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女性开始更加注重职业形象的塑造。
一套得体的职业装成为女性进入职场的必备。
在设计上,女装开始强调工作的实用性和舒适度,以突显职业女性的专业形象。
同时,女装的款式和颜色也更加多样化,从传统的黑白灰中脱颖而出,出现了更多亮丽、鲜艳的色彩。
与此同时,90年代中后期,我国女装的造型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对于个性化和时尚的需求越来越高。
因此,一些设计师开始注重女装的创新和独特性。
在设计上,女装开始更加注重细节的处理,如褶皱、刺绣、流苏等装饰元素的运用,使得女装更加精致和高雅。
此外,一些新兴的服装品牌也开始涌现,为女装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二十年间我国女装造型经历了从西方风格影响到多元化发展的过程。
女性对于服装的需求不断提升,从追求时尚到注重职业形象,再到追求个性化和独特性。
这一时期女装的变化,不仅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反映了我国女性在时尚和个性方面的追求和表达。
随着时代的不断演进,我国女装的造型也将继续发展,展示出更多元化和多样化的风貌。
3 80 年代流行的阔腿裤。 -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 MM的服装变化
![3 80 年代流行的阔腿裤。 -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 MM的服装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f51e8b1dec3a87c24028c4a9.png)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MM的服装变化原载:和平论坛改革开放30周年,在国家发生巨变的时候,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晒一晒那些“压箱底”的老照片,与大家一起追昔抚今,一起来讲述这30年中的变化和感受。
80年代,《街上流行红裙子》大受追捧,银幕上的“红裙子”使中国女性从单一刻板的服装样式中解放出来,开始追求服装色彩和式样的变化。
1986年,《中国纺织报》登载了题目为《北京流行黄裙子》的文章,“当时对行情反应灵敏的个体服装摊贩,迅速推出一批黄裙子。
在西单夜市上,放眼望去,一排排黄裙子有如一丛丛盛开的黄玫瑰……”一时间,色彩鲜艳的裙子成为大街小巷的女性追求时尚的标志。
1.图为《街上流行红裙子》剧照。
这部拍摄于1984年的电影讲述了纺织厂的女劳模与漂亮裙子之间的故事。
2. 这是1986年,北京街头几位穿着裙装的姑娘在聊天(资料照片)。
3. 80年代流行的阔腿裤。
4. 80年代流行的健美裤。
5. 8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全国的女孩子夏天都流行穿红裙子,冬天都流行穿一身红羽绒服。
6. 90年代流行的的吊带裙。
7. 大连1991年流行的超短裙风韵独具(1991年9月21日发)。
8. 1994年夏日,成都的姑娘们身着长裙走在大街上。
当年,姑娘们的这种装扮曾被认为具有大胆、奔放、俏皮的特色。
9. 2005年4月5日,两名身着夏装的女青年走在山东济南市泉城广场上。
10. 2007年2月5日,三位女士穿着裙子行走在长沙市黄兴路步行街上。
11. 2008年3月4日,一名身着春装的女青年行走在北京西单商业街。
12. 2008年7月,两位女孩走在上海街头。
附录:(此文来源于网络)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服装的特点(1)服装的色彩。
50年代的苏式服装,60年代的中山装、制服热,70年代的“绿色海洋”……(2)“票证经济”下形成了朴素、实用、色彩单一的着装风格。
折射出国家的物质水平和综合国力。
1954年,全国城乡开始凭布票供应棉布。
8090年代穿衣风格
![8090年代穿衣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77ee0c1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7.png)
8090年代穿衣风格8090年代,是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文化多元化的时期,也是中国的流行文化鼎盛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穿衣文化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了更多的自由度和选择空间,人们开始大胆尝试新的穿衣风格,走出了一批经典的时尚造型,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一、时尚元素在8090年代,许多时尚元素开始占据了市场,改变时尚的面貌。
嬉皮风、摇滚风、街头文化等风格相继兴起,成为了时尚潮流的代表。
1、嬉皮风嬉皮风是8090时期流行的一种时尚风格,主张反叛、自由、对和平与平等的追求。
它是一种纯正的穿着方式,凸显出穿着者的独立思想,表达了对世俗的抗争和对自由的渴求。
这种风格在服饰的选择和搭配上注重舒适性和自由度,宽松、随意、自然的特点明显。
2、摇滚风摇滚风在8090时期备受推崇,由于音乐影响,这种风格逐渐在服装上流行起来。
作为一种代表个性、自由、激进的时尚风潮,摇滚风更是在风格、材质、色彩等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冲击性和反叛精神。
3、街头文化在8090年代兴起的街头文化,是一种充满活力和创意的时尚风格,它凭借着一种独特的创作思维和艺术表现能力,成为了时尚的引领者,不断推陈出新。
二、服饰特色在8090时期,服饰也有了更多的元素融合和重组,成为了独具特色的时尚符号。
从造型到色彩、材质,都富有变化和个性。
1、宽松舒适在8090年代,宽松系服饰成为了流行的代言。
人们开始享受宽松、随意的着装方式,抛弃了传统的束缚感。
而在颜色上,也更注重色彩的搭配,既鲜明又协调,让整个造型变得更加立体感强。
2、花式拼贴在服装的拼贴中,时常呈现花样繁多的行程,如雕花、蕾丝、钩花等等,把服装的框架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穿着者栩栩如生。
3、亮闪闪80年代末到90年代,亮片和荧光的运用大大加强了服装色彩的表现力,成为时尚圈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三、经典造型在8090年代,一些经典的造型也深入人心,以至于至今仍被人们所推崇和效仿,主要表现在服装款式的选择、搭配和细节造型上。
中山装
![中山装](https://img.taocdn.com/s3/m/5f7df74af7ec4afe04a1dfc5.png)
中山装孙文身着中山装中山装是以孙文的名字命名的一种服装。
很多著名人物如蒋中正、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都常穿着中山装。
由于中国著名政治人物毛泽东经常穿着中山装示人,所以西方人称呼中山装为“毛装”(Mao Suit),但中国却从未有如此称呼;日本人称呼中山装为“人民服”。
这种服装及其衍生的变化服装,成为1980年代以前中国民众的主要服装样式。
今天中国和朝鲜的领导人在一些重要场合也会穿中山装。
目录特色形成发展中山装成形中山装的由来名字起源款式评价思想和含义中山装由来的另一说法造型特征设计理念制作工艺做工色彩材质时代标签中山装归来之路中国风吹动中山装俘虏时尚的中山装其他相关专业生产创新关于杨洁主要作品特色形成发展中山装成形中山装的由来名字起源款式评价思想和含义中山装由来的另一说法造型特征设计理念制作工艺做工色彩材质时代标签中山装归来之路中国风吹动中山装俘虏时尚的中山装其他相关专业生产创新关于杨洁主要作品展开编辑本段特色中山装(Chinese tunic suit)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的基础上,近现代中国国父孙中山先生综合孙中山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并被世人称为中山装,此后中山装大为流行,一度成为中国男子最喜欢的标准服装之一。
由于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经常在公开场合穿中山装,西方也习惯称呼中山装为“毛装”。
在1960和1970年代,亿万中国成年男性大多穿着中山装。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装和其他时装逐渐开始流行。
虽然中山装在民间逐渐被人们遗忘,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出席国内重大活动时,依旧习惯穿着中山装,比如国庆大阅兵等等!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华诞胡锦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身着中山装面向世人、面向世界!编辑本段形成发展中山装成形1919年,孙中山请上海亨利服装店将一套陆军制服改成便装。
这套便装在保留军服某些式样的基础上,吸取了中式服装和西装的优点,显得精练、简便、大方。
中国八十年代的穿衣风格
![中国八十年代的穿衣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3054c5f6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e.png)
中国八十年代的穿衣风格
八十年代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也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第一个十年。
在这个时期中,中国的穿衣风格也经历了一些变化。
八十年代初期,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在中国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因此,穿衣风格也受到了这种思想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大多数人的衣服都是那种朴素而且单调的样式,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款式和花样。
特别是在劳动人民中,工作服和棉衣是基本服装。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中期左右。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改革开放逐渐深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这种变化也体现在穿衣风格中。
人们开始更加注重时尚,越来越多的款式和花样出现在了衣服上。
深色调的服装逐渐被浅色所代替,衣服的质地和设计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同时,外国的时尚元素也开始进入中国,更多的人开始穿着外国品牌的衣服。
即使如此,中国的穿衣风格依然是比较传统的。
虽然现代元素和西方元素进入了中国,但是大多数人依然保留着传统习惯和文化。
所以穿衣的风格也是比较保守的。
总的来说,八十年代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穿衣风格也是比较特殊的。
虽然这个时期的穿衣风格受到了社会主义思想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是也有外国的时尚元素进入了中国。
这一时期的穿衣风格也是中国穿衣文化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审慎地对待和理解这段时期的穿衣风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服装是啥样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服装是啥样的?](https://img.taocdn.com/s3/m/0ae570c1ce2f0066f4332205.png)
作者:衣工衣山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服装款式和流行色彩。
服装的变化不仅彰显了市民不同时期的生活方式,以及对时尚的不同理解和追求,也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但是你知道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服装是啥样的吗?
上世纪70年代,是“蓝、灰、黑”盛行的年代。
40年前,我们穿着的款式和布料都很单一,常常是一件衣服四季穿。
穿一身蓝色工作服,推着一辆老式“永久牌”自行车,就是当年的“流行风尚”,而工装、中山装也是当年流行的服饰。
而服装的布料大多是自家织的老粗布。
如果偶尔有人穿件什么“涤卡”之类的衣服,大多会引来同龄人羡慕的目光。
人们的衣着穿戴是以艰苦朴素为荣,而且物资供应紧张。
到了80年代,“的确良”时代出现代替了棉布。
从此,人们改变了穿粗布的历史。
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国人深埋多年的爱美之心在服饰上得以释放。
在80年代曾一度流行大翻领式的红、蓝秋衣。
那时候,无论天气是否炎热,无论年轻男女,哪怕在田里割麦子,里面都穿着衬衣。
而且,还喜欢秋衣外穿,大多穿的都是大翻领式的红、蓝秋衣。
然而如今,我们的服饰五花八门,色彩绚丽。
从简单一统的色调到跟随潮流直至现在的引领潮流,无不体现出了时代的更迭和进步。
服饰,虽然是每个人身上外表的一个符号,却又真实地反映出时代变迁的痕迹。
20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中西服装趋势
![20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中西服装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7dfceb7527284b73f24250d8.png)
中国40年代是改良旗袍比较 普遍,比起30年代的改良旗更加 的开放,变化也更多! 主要特点是:40年代,趋于无 袖,缩短衣服长度,减低领子高 度,更加轻便合体!改良前人属 次要,单只重视诗意的线条女人 体格公式化,而改良后人体美越 加章显.还流行烫发,高跟鞋,西 式时装. 改良旗袍意思是,将原来满 族女装直线裁的旗袍结合西洋 立体裁剪进行的收腰合体的变 化!
• 一代影帝詹姆斯迪恩,在《无端 的反抗》一篇中身穿牛仔裤的形 象被誉为“全世界少女的梦中情 人”,明星们开始穿牛仔裤,也 使的对潮流敏感的年轻人追随起 来。以直筒牛仔裤搭配 T 恤和 机车皮夹克为潮流。
Levi's 501和Lee101在此期间红得发紫。可以说,这一时期,牛仔 裤借好莱坞席卷的全球,征服了世界年轻人的心。
列宁装的大翻领、双排扣直至今日依然经久不衰,并且大 胆的运用到各类风衣外套中,有的还将其特点放大,突出其个 性。追求帅气、大方的男士、女士们列宁装风格复古风衣当然 是必不可少的时尚单品。
中山装
• 中山装(Chinese tunic suit)是在广泛吸收 欧美服饰的基础上,近现 代中国革命先驱者孙中山 先生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 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 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 袋服装,并被世人称为中 山装,此后中山装大为流 行,一度成为中国男子最 喜欢的标准服装之一。
列宁装的主要特点 西服领、双排扣、双 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 袋。列宁装在年轻的新中 国流行,除了表明当时中 国女性在精神上的革命追 求之外,还因为它或多或 少带有一些装饰性元素— —双排纽扣和大翻领列宁 装本是男装上衣,却在当 时的中国演变出女装,并 成为与中山装齐名的革命 “时装”。是50年代干部 们的标志性服饰
Louis Vuitton 2010秋冬
中国近代服装(课堂PPT)
![中国近代服装(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2e055fc7e518964bce847c74.png)
2
清代服装
满清是以满族统
治者为主的政权
机构,满族旗人 的风俗习惯影响 着中原地区。可 以说这种变革是 历史上"胡服骑射 "、"开放唐装"之 后的第三次明显 的突变。
汉 族 女 装 上 袄 下 裙
衫满 齐族 平妇 ,女 长不 衫穿 之裙 内, 有衣 小外 衣坎
3肩 与
清朝妆容
古典妆容的打造,根据服装的色彩来 选择妆色,其妆面色
6
这时的旗袍经过彻底的改良,已经完全 脱离了原来的式样,其款式经过了民族融合、 中西合璧而变成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女装 样式。其样式的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 等方面。先是流行高领,领子越高越时髦,即 使在盛夏,薄如蝉翼的旗袍也必配上高耸及耳 的硬领。渐而流行低领,领子越低越“摩登”, 后来干脆就穿起没有领子的旗袍。袖子的变化 也是如此,时而流行长的,长过手腕;时而流 行短的,短至露肘。至于旗袍的长度,更有许 多变化,在一个时期内,曾经流行长的,走起 路来衣边扫地;以后,又改短式,裙长及膝后 来旗袍的式样趋向于取消袖子(夏装)、缩短 长度和减低领高,并省去了繁琐的装饰,使其 更加轻便、适体。旗袍因其具有浓郁的中华民 族服装特色,从而被世界服装界誉为“东方女
人人参加劳动, 建设新中国。需 要耐磨耐脏的日 常服装。工装与 军装的灰蓝绿自 然成了最实际的 流行色
50年代常见的家庭妇女着装, 体现了劳动妇女的勤劳朴实。
中国80年代的流行(服装,发型及鞋子)
![中国80年代的流行(服装,发型及鞋子)](https://img.taocdn.com/s3/m/de93f48002d276a200292ea4.png)
~~~80年代的流行服饰~~~1.80年代初,喇叭裤是一种所向披靡的时尚,谁要是穿一条喇叭裤在街上走的话,那就和现在裸奔的效应一样。
2.戴哈蟆镜,保留镜上作为进口标志的商标,曾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北京街头和公园里的一道时尚风景,当时的媒体曾加以公开批评。
今天看来,它其实是品牌意识的最初觉醒。
3.八十年代中期,北京及全国女青年终于敢以夏天穿红色裙子、冬天穿红色羽绒服为时尚,有一部电影叫“街上流行红裙子”。
4.八十年代初,羊剪绒帽子,大拉毛围巾,军大衣,一度是北京时尚青年的最爱。
5.85年,巴拿马西裤开始流行。
6.一种贴身,高弹力的健美裤流行了相当长的时间,基本上占了整个八十年代。
7.萝卜裤在八十年代比较短的时间里流行过。
8.86年至87年之间,中山装流行全中国,无论大街小巷,只要是男性都穿上了中山装,偶尔见到一个穿西装扎领带的感觉到很别扭。
相声演员,小品演员都穿中山装在电视上露秀,明星穿中山装出场感觉是一致的。
当时一件全毛中山装100元,在经济发达地区,年轻人一般都买得起。
9.87年到88年间,穿皮夹克成为年轻人的时尚奢侈品牌,当初的皮夹克绵羊皮和山羊皮两种,价格比较昂贵,大约要四五百元一件,有的年轻人花几个月工资也舍得买,后来出现了许多仿冒的人造革皮夹克。
当然,穿上正宗的羊皮夹克,手上戴着一枚硕大的黄金戒指,是当年一种身份与财富的象征,也让那些爱面子,舍不得买真皮夹克,却爱穿假皮夹克蒙骗女孩子眼光的男士汗颜一把。
10.八十年代流行的是五颜六色,红色裙子和白色衬衣比较迎合当代女性们的潮流。
11.89年底,西装开始流行,那时男士爱时髦却不懂什么叫风度,领导上台讲话总喜欢把双排纽扣西装统统解开,裤子上总爱挂一串钥匙,人走到哪,钥匙晃到哪,有失领导的风范,刚富起来的大款们也是。
12.八十年代末,某大学举办的时装表演秀。
~~~80年代的流行发型~~~ 80年代的经典——爆炸头+高刘海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烫发逐渐普遍起来。
南平风俗
![南平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5bf39dca770bf78a6429540c.png)
服饰南平市传统衣着风俗。
民国初期,一般群众穿大襟短便装,士绅及读书人多着长衫,并以长袍马挂为礼服。
妇女着大襟花边齐膝大褂和长裤。
20世纪20年代以后,知识界男子多穿中山服,女子多穿旗袍,男学生穿三个口袋的学生装,女生着蓝或白上衣、黑裙。
30年代,初中学生着黄色童子军服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男子多着灰色或蓝色中山装,女子着列宁装。
“文化大革命”时期,男女学生、干部多着草绿色军服。
80年代服装多样化,男子流行西装、夹克衫、牛仔服,女子多穿各种款式的连衣裙。
学生兴统一制着的校服。
鞋帽南平市穿鞋载帽传统风俗。
清末、民国初,男子多穿双鼻布鞋帽,雨天则穿布面木屐,载瓜皮帽或纱帽,士绅及知识分子多戴礼帽。
20世纪40年代,木屐逐渐被橡胶雨鞋及各种胶底运动鞋取代,知识界开始流行皮鞋。
50年代学生和干部多戴灰或草绿色这帽着解放鞋。
80年代男子流行鸭舌帽、旅游鞋,女子流行各式高跟鞋。
20世纪90年代,鞋帽融化欧美精华,款式千种。
发型南平市传统发型。
清代,男子天门剃光,脑后留长辫子;少女留短辫,妇人拘髻。
民国时政府下令剪辫,男子理平头或分头,女子理齐肩短发。
20世纪40年代,有少数时髦女子烫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70年代很少有人烫发。
80年代部分青年男子以留长发,小包头,女子以烫港式发型为时髦。
首饰南平市传统风俗。
民国时期,女子流行戴耳环、戒指、头钗、手镯。
20世纪50—70年代,少人佩戴。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戴耳环、戒指、项链又渐盛行,城镇新娘新郎必佩戴戒指。
饮食南平市饮食传统习俗。
日进3餐,主粮大米,旧时辅以甘薯,今时辅以面食。
农忙上下午加一餐点心。
家家户户有腌菜习惯。
通常3菜1汤。
果有麻糍、大米果、珍珠果、黄碱糕、白果、年糕、千层糕、曲曲果等等。
20世纪50年代,从北方传进面包、饺子。
利用各节令进补身子。
调中草药还有头痛吃猪脑、脚乏力吃猪脚、心病吃猪心、肺病吃猪肺、胃不适及孕妇吃猪肚的习俗。
20世纪80年代后,讲究“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健身进食法。
盘点中国人各个年代服装潮流史!
![盘点中国人各个年代服装潮流史!](https://img.taocdn.com/s3/m/3686dcce4028915f804dc2cc.png)
50
1951年身着中山装的机关干部
1957年女工试穿“布拉吉”。 上世纪60年代,是新中国历史上异常艰苦的时期。粮食、 棉花大量减产,衣服也只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 又三年。”人们着装千篇一律,只剩下蓝灰黑三种单调的颜
60年代,中苏关系的全面交恶,使曾经风行一时的 俄罗斯色彩的列宁装、布拉吉几乎在一夜之间销声 匿迹。无论男女,蓝灰为主的色调和肥大单一的款 式是这一时期中国服装的主要特点。随着60年代后 期“文革”的兴起,中国服装被淹没在了一片国防 绿的军装里,军服成了这一时期的最高时尚。 蓝灰绿的无彩色服装时代:60年代军装盛行。 中国真正进入了蓝灰绿的无彩色服装时代。服装逐 渐了款式一致、色彩单一,不分男女,不分职业的 军装盛行!拥有一套军装是那个年代无数年轻人的 理想。青少年喜欢穿一身草绿色的军装,头戴草绿 色军帽,当然,艰苦朴素还是那时最主流的时尚。
“
皮帽子
上世纪70年代的空姐服装。0年代的流行——飞机头、长鬓角、 蛤蟆镜、长风衣、喇叭裤。
大八 耳十 环年 。代 流 行 蛤 蟆 镜 、
盘点中国人各个年代服装潮流史!
• 中国人的服饰历经多个时代的变化,每个时 代潮流着装的升级、低落与反弹,大体可以 反映当时的国内形势、经济基础和科技水平。
解饰出是领列 年放。中从,宁 代初体性苏腰装 干期现化联中: 部,出的学系最 们苏劳特来一时 的式动点的根髦 标列是,服布的 志宁最但装带女 性装美是款,装 服是的在式双: 饰最本当,排式 。时色时尽各样 髦及可管有为 的其是这三双 女时最种粒排 装代时服纽扣 ,风髦饰扣西 是尚的呈,装 。服现这开
穿军装的女孩子
志衫 年 的 《儿 飒 之, 轻 年 为女 爽 一“ 女 代 女多 英 。不 孩 , 民奇 姿 爱 心 这 兵志 五 红 中 首 题, 尺 装 。 诗 照不 枪 ” 她 很 》爱 , 成们快 红曙 了纷被 装光 青 纷 谱 )爱 初 年 穿 上 在武 照 女 起 曲 那装 演 性 军 子 个。 兵 革 装 , 激” 场 命 式 并 情( 。 化 样 深 燃毛 中 的 的 入 烧泽 华 标衣到 东 1961
四喇叭喇叭裤,上世纪80年代潮男潮女出街必备︱老底子
![四喇叭喇叭裤,上世纪80年代潮男潮女出街必备︱老底子](https://img.taocdn.com/s3/m/6322fbd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2.png)
四喇叭喇叭裤,上世纪80年代潮男潮女出街必备︱老底子服装的历史不单记录人们在不同时代对美的选择,更展现出时代所赋予它的变迁轨迹。
从1978年到2017年,改革开放近40年间我们经历了服装的匮乏到丰富,从跟随潮流到创造潮流,从“让人看到”到“让自己感受到”的转变。
今天老底子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回忆那段特别的岁月。
六七十年代:灰、黑、蓝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的穿着是青一色的灰、黑、蓝,大街上的人群基本上是一个颜色。
当时的人们只有中山装、夹克衫等几种外套的选择,至于裤子,大概只有一种又肥又大的直筒裤了。
展开剩余84%八十年代:喇叭裤一个时代的流行标签到了八十年代,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时髦:肩上扛着一个双卡收录机,穿着长风衣、喇叭裤,带着蛤蟆镜,梳着飞机头或烫个爆炸发型,留着长鬓角,再把白领子翻出来。
据说,喇叭裤是西方水手的发明。
水手在甲板工作,因海水易溅进靴筒,所以想了这个改变裤脚形状的办法,宽大裤脚罩住靴筒,以免水花溅入。
喇叭裤,因其裤脚宽大、裤腿较长、上部细小而得名。
喇叭裤最初是如何映入中国人眼帘的呢?大致和1978年风靡中国的两部日本电影有关。
一部是《望乡》,栗原小卷扮演的记者面容清秀、气质高雅,一条白色的喇叭裤让她的身材更显婀娜,让无数少女心生羡慕。
另一部是《追捕》,高仓健和中野良子不仅成了年轻人最早的偶像,片中矢村警长的墨镜和一条上窄下宽的喇叭裤,更成了当时无数男青年效仿的对象。
这样的裤装让年轻人觉得很“洋气”,几乎在一夜之间就接受了它,并开始从城市风行到各地。
而跟喇叭裤一起到来的,还有高跟鞋、“四喇叭”收录机这些时尚的新产品。
烫个波浪头,穿着小西装喇叭裤还有高跟鞋,肩上扛个四喇叭收录机,一路走一路放。
这样的“造型”在现在看来可能有些古怪,但在当时却是80年代中国街头最时尚的表现。
八十年代的流行服饰面料那会儿的衣服质料,以涤纶、的确良之类的化工材料为主,碰到火星一准儿是个窟窿,而且还会产生类似塑料燃烧后的硬化、凝结效果。
改革开放60708090年代穿着变化
![改革开放60708090年代穿着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132dcee181c758f5f71f6701.png)
2008年NE•TIGER华服全球巡演
• 改革开放33年,一些渐渐消失的服饰语,
记录着一个一去不复返的时代。今天,当 我们重新回忆过去的岁月,除了苦涩、亲 切还有不尽的感慨,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 来今天美好的生活,时代在变、观念在变, 服装这一社会文化的产物,承载着人们深 层次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断的进步创新, 透过衣着的变迁我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开 放的中国。 • 我们坚信未来的日子会更加美好。
这是1986年,北京街头几位穿着裙装的 姑娘在聊天。
20世纪90年代
讲究品位,突出 个性的风尚将服 饰带入了90年代。 女子服饰宛如都 市里一道亮丽的 风景线,展示出 了都市的无穷魅 力。“时装渐欲 迷人眼”,风情 万种的女装,将 女性的柔媚表现 的淋漓尽致。
21世纪:个性才是王道
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中国人对服装诉求 的最高境界就是穿出个性——最好是独一 无二。服装的主要作用已经不在是御寒, 而是一种个性魅力的体现。同时,随着改 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21世纪,世界服装 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开始得到越来越广泛 的体现,唐装走俏全球、旗袍热遍世界, 中国服装作为一种文化潮流和商业主流在 全世界受到注目和尊重。
哈韩族的主要服饰 特征则是穿着肥大 并伴有大窟窿的及 地牛仔裤和牛仔服 招摇过市,很多人 都以为是穷得没钱 买衣服,只有少数 经常阅读时尚类杂 志的人才知道这是 一种新潮流。其实 这种服饰很不适合 东方人过于矮小身 材,然而这样的穿 着搭配方式如寒流 一般瞬间席卷中国, 而这股潮流恰好叫 “韩流”
•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幅穿在身上的
历史画卷,它以一种特别的方个多棱镜, 通过堆红叠翠的衣着折射出社会的进步与 发展。 • 改革开放33年来,服装——这道日趋亮丽 的时尚风景线,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 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生动窗口。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https://img.taocdn.com/s3/m/82560b8e8762caaedd33d4e2.png)
1
20世纪80—90年代外国流行服饰• 一、时代背景二、流行服饰
• 20世纪80年代种类繁多且各具特色.女装灵感来自于活跃、 自我意识强的女性。既有经典优雅的风格也有休闲实用的 风格。女装追求精制、诱人、奢华。日装以简单舒适裁剪 的休闲款为主。也有一些摆动的、修长的或人体积的、相 互重叠的款式。休闲优雅的都市风格的套装和人衣保持男 装轮廓和细节。晚装很女性化、很优雅,有的柔软飘逸、 有的紧身贴体,配以紧身的、展开的或蓬起的裙子。根据 不同风格,裙长从膝盖到脚踝不等。迷祢裙再度流行,突 出的腰钱或者提升或者下移。袖子宽人以便于运动,肩部 常常用结合不同长度和宽度的款式加以强调,年轻人的服 装有明显远离U克破烂装的趋势,而趋向于更加整洁、更 加富有创意
•
多挣钱,猛花钱,是这个时代许 多年轻人的座右铭。赚了就花, 花的比赚的还快,消费主义是社 会精神的中心。受这种环境的影 响你,人们的穿衣观念也在发生 着变化。人们要实现多赚钱,首 先就要找到好工作,为了找到好 工作,穿衣服是很关键的,因此, 80年代的人们将就穿着主要是为 了自己的工作前途,美国第一夫 人南茜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 人的穿着给职业女性术树立了榜 样。 冷漠的眼神和服装衬托出有棱有 角的体态,成为女性雅皮士穿着 的样板,她们力求和男性一样拥 有力量和权威。
• 雅皮士(Yuppies)是young urban professional的缩写, 这个词在上个世纪80年代 诞生于美国,指的是那些 受过高等教育、住在大城 市、有专业性工作而且生 活很富裕的年轻人。他们 去高档的餐厅、喝上等的 酒、穿名牌的衣服、用顶 级的化妆品、开豪华的轿 车,总之就是衣食住行一 律求名牌、赶时髦,比小 资还小资。
谢谢观看!
八十年代时尚潮流Top10
![八十年代时尚潮流Top10](https://img.taocdn.com/s3/m/70489f4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c9.png)
八十年代时尚潮流Top10在流行发展的历程中,没有任何一个十年能跟20世纪80年代相媲美。
试想一下,还有那个年代能够让你今天才脱下紧身裤明天立马换上MC Hammer(美国说唱界始祖,译者注)那样的宽松裤子?还有哪个时代能让你同时戴着护腿套、穿着毛衣和迷你裙(还是带有电动霓虹灯的)?让我们沿着时光轴向后退,这里列举了我们曾经钟爱一时的八十年代前十名的流行潮品。
颜色则是所有这些流行的生命线——不像随后那种以卡其、黑白为主色调的九十年代。
大的色差和混合色(例如亮黄色同红色)可以说是其精髓所在。
让我们进入到这TOP10中来吧!你同意这十条的评选吗?如果遗漏了你最爱的八十年代的流行潮品,请联系我们的Facebook或是Twitter。
垫肩垫肩或许是T op10中最糟糕的一个了。
实际上,本网站的在线调查显示,大家比较赞同这个评估,因为绝大多数的网站访客将垫肩选为了最糟糕的八十年代流行品。
我们当年到底为什么想要使得肩膀看起来更宽大一些?我实在是想不起来了。
或许是与妇女的解放运动有关?是一种女性开始在工作中有发言权的象征?这样的推测也并非不可取。
不管原因是什么,我们确确实实穿着有垫肩的衣服并且引以为豪。
下图中左二就是实际穿着中垫肩的完美例子。
烫成大浪花的发型以及大一码的夹克衫,再带上垫肩,这身打扮的女孩引领了八十年代的潮流。
迷你裙越短越好。
无论是妇女还是女孩都钟爱迷你裙。
粗斜纹布当年比较流行,但迷你裙也可以使用其他如针织和皮革等材料。
迷你裙通常会与绑腿(彩色丝袜)搭配。
这种特殊的穿着近年来又开始流行起来。
可以说,在八十年代,不穿迷你裙的人只有男人和老太婆(好吧,我承认我也不太穿,囧)。
暖腿套另外一个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的八十年代流行品是暖腿套。
它的流行或许在于我们穿着迷你裙使得腿太冷了或者仅仅是为了好看。
不管那时候的原因是什么,总之当时每一个小女孩的衣柜里都会至少有那么一两对暖腿套。
大耳环你一定知道圣诞树上那些漂亮的装饰是多么可爱吧?在八十年代,我们的耳朵上也有同样可爱的装饰。
中国八十年代的穿衣风格
![中国八十年代的穿衣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654ba8f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f.png)
中国八十年代的穿衣风格一、八十年代的中国社会背景1.1 经济改革的开端1.2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1.3 对外开放政策的出台二、八十年代的时尚特点2.1 影响因素的变化2.2 西方文化的渗透2.3 奢侈品的兴起三、八十年代的男性穿衣风格3.1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3.2 西装与衬衫的流行3.3 草根文化的影响四、八十年代的女性穿衣风格4.1 返璞归真的时尚4.2 美丽却贫困的时尚4.3 时尚标志物的兴起五、八十年代的流行元素5.1 材质与颜色选择5.2 坊间时尚的影响5.3 音乐与电影的时尚推动六、八十年代的穿衣风格与社会变革的关系6.1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6.2 对人们心态的影响6.3 对社会和谐的影响七、八十年代穿衣风格的再思考7.1 穿衣风格的文化记忆7.2 经典款式的回归7.3 八十年代的时尚影响现代在八十年代,中国正处于经济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
经济的崛起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使得人们逐渐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穿衣风格。
本文将深入探讨八十年代中国的穿衣风格与当时社会背景的关系。
一、八十年代的中国社会背景1.1 经济改革的开端八十年代,中国开始推行经济改革开放政策,逐渐引入市场经济体制。
这使得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
1.2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八十年代是中国文化大革命的结束阶段,这使得人们渴望表达自己的身份和个性。
对于穿衣风格的选择,人们更加注重个性与自由。
1.3 对外开放政策的出台中国在八十年代初开始推行对外开放政策,西方文化的影响逐渐渗透到中国。
人们开始接触西方时尚,对外来文化有了更多的认知。
二、八十年代的时尚特点2.1 影响因素的变化在八十年代,中国的时尚风格开始受到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人们更加注重个人形象和时尚感,开始关注时尚杂志和流行趋势。
2.2 西方文化的渗透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行,八十年代的中国开始接触到更多的西方文化,这对中国的时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开始追求西方的穿衣风格和流行元素。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民的穿衣变化,由以绿蓝黑灰为主到超乎想象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民的穿衣变化,由以绿蓝黑灰为主到超乎想象](https://img.taocdn.com/s3/m/acdb542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4f.png)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的服装行业早早已经融入世界各国。
繁华霓裳的背后,这样的成绩是中国人对于美好生活和时尚品质的不懈追求造就的。
当今世界,纵观各国没有哪个款式的服装可独领风骚。
也没有哪个服装品牌可以经久不衰。
中国人的穿衣打扮,也正向着多样化、个性化趋势发展,甚至出现了私人订制的状况。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70年以来,中国的服装穿衣历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国人fashi on飞速成长史。
最早由以绿蓝黑灰为主到超乎想象的状况。
当然其中主要原因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经济腾飞,然后国民开始富裕起来,审美观也开始逐渐改变,使大环境下人民开始改变穿衣打扮。
多样化和个性越来越得到人民群众的重视和欢迎。
在这个重要而隆重的日子里,我们一起重温一下70年来中国穿衣的变迁过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那年。
多多少少的穿衣风格还延续清朝末年的打扮。
这个时期人民大多数已经去掉头发鞭子了,部分人民还是比较喜欢戴帽子的。
不过男人的短发比较清爽,看起来会比较精神。
那个年代照片基本是黑白的,我也在网上收集了一些照片,大家一起欣赏一下。
1949年(月份不详),在上海的一家慈善机构,一群孩子等着分发大米。
看出来孩子们的打扮是比较朴实的。
常年的战争,经济受挫,很多小孩子要靠慈善机构帮助解决温饱问题。
上海街头的一位做生意的人。
他卖花生和中国烟。
经典的帽子,身上披着一件衣服。
1949年4月,在南京市民的注目下首批进城的解放军士兵。
可以看出来,南京街头的市民的衣着状况,男生比较多是短发,部分小女生也是短发。
他们基本是春季的薄衣穿搭。
1949年6月的上海,为庆祝城市解放,电车上悬挂的领袖像。
因为是初夏,人民的衣着是短T恤和短裤等等。
1949年的杭州,街头流动摊贩的写照。
白色上衣搭配黑色裤。
1948年12月的北平,一位身穿黑色衣服不知所措的老人在这群新兵中寻找自己的儿子。
照片可以看出来他们比较瘦,认真佩戴像章。
不难想象他们的衣服基本上黑白灰色调。
1980年代的服装记忆
![1980年代的服装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04adaf0f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6.png)
86“的确良”是奢侈品说起“的确良”三个字,年轻的朋友也许会有些陌生,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确良服装”却曾是火热的流行时尚。
上世纪80年代初,在作家路遥那唏嘘动人的农村爱情小说《人生》里,“全村首富”家的女儿刘巧珍与心上人高加林约会时,就穿着一身“米黄的短袖上衣,深蓝的‘的确良’裤子”,因为在高加林的眼里:“那衣服你穿上特别好看。
”其实,“的确良”的正确学名应该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简称“涤纶”“涤棉”“达可纶”,是二战后流行于西方各国的新型化纤衣料。
以今天的标准看,“的确良”这种衣料简直缺点多多,虽然它一开始叫“的确凉”,但穿上其实并不凉快,它透气性差、不吸汗,沾上水还容易变透明。
而且,别看它缺点多,价格还挺昂贵:上世纪60年代,一件“的确良”男制服要卖19元;1982年,女式“的确良”外衣也要卖到15元。
要知道,1980年,我国城镇职工的年均工资是762元,月均为63.5元。
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国营企业工人的月工资不过40多元。
同一时期,后来的作家周梅森还在做矿工,矿上的年轻工人每月收入只有20多元。
1983年,我国农村人均年收入刚刚突破300元大关。
参考这样的工资水平,就知道“的确良”在当时几乎就是奢侈品。
物不美价不廉的“的确良”自上世纪60年代登陆中国起,就引发了持续近30年的热潮,从大城市到偏僻乡村的广大地区,它都成了深受年轻人追捧的流行时尚——在40年前引发观影热潮的青春电影《庐山恋》里,张瑜、郭凯敏这对荧屏情侣穿着“的确良”你来我往的桥段,不知叫多少男女歆羡。
在银幕之外,“的确良”服装成了青年男女的时尚追求。
但由于价格太高,大多数老百姓望而却步,反而是“的确良”做的“假领子”曾热销一时。
到了上世纪70年代,老百姓的工资渐渐涨了,“的确良”的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
当时,热恋中的情侣,如果男友送女友一件“的确良”衣服,以作家陈煜的话说,“不亚于现在一只限量版卡地亚手镯”。
不过,对于普通家庭的女孩们来说,那时想买“的确良”,还不止是有钱就行,关键是货少。
中国20世纪服装变迁美篇
![中国20世纪服装变迁美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d8aba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df.png)
中国20世纪的服装变迁是一个充满变革和传承的历史过程,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中国20世纪服装变迁的主要特点和阶段:1. 早期(1900年代初-1940年代):-早期20世纪,中国的服装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男性穿着长袍、马褂,女性穿着旗袍等传统服饰。
-1911年辛亥革命后,民国时期,一些西式服饰逐渐进入中国社会,特别是在城市中流行。
2. 战争年代(1930年代-1940年代):-抗日战争和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由于动荡战乱,人们在生活中更加注重实用性,服装设计简约,注重实用性和舒适度。
3. 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年代):-1950年代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政府提倡“四清”运动,服装风格简朴,注重实用,强调劳动和平等。
-出现了一些代表性的服装,如中山装,成为标志性的政治服饰。
4. 文革时期(1960年代后半-197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服装风格受到政治运动的影响,普遍实行“三支两军”服饰标准,即军装和革命性军事制服,强调平等。
5. 改革开放时期(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进入了经济改革时期,服装开始多样化。
-西式服饰大规模流行,同时也有一些混搭的穿着风格,人们开始注重个性和时尚。
6. 90年代至今:- 19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国际时尚文化对中国的影响逐渐增大,各种时尚潮流涌现。
-21世纪初至今,中国的服装市场迅速发展,国内设计师崛起,中国时装周成为国际时尚界的重要一员。
7. 传统与现代融合:-当代中国服装呈现出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特点,设计师们通过吸纳传统元素,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现代时尚。
总体而言,中国20世纪的服装变迁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封闭到开放的演变过程。
社会变革、文化影响以及经济发展都对服装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反映了中国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与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年代的流行服饰~~~
1.80年代初,喇叭裤是一种所向披靡的时尚,谁要是穿一条
喇叭裤在街上走的话,那就和现在裸奔的效应一样。
2.戴哈蟆镜,保留镜上作为进口标志的商标,曾是七十年代
末八十年代初北京街头和公园里的一道时尚风景,当时的媒体曾加以公开批评。
今天看来,它其实是品牌意识的最
初觉醒。
3.八十年代中期,北京及全国女青年终于敢以夏天穿红色裙
子、冬天穿红色羽绒服为时尚,有一部电影叫“街上流行红裙子”。
4.八十年代初,羊剪绒帽子,大拉毛围巾,军大衣,一度是
北京时尚青年的最爱。
5.85年,巴拿马西裤开始流行。
6.一种贴身,高弹力的健美裤流行了相当长的时间,基本上
占了整个八十年代。
7.萝卜裤在八十年代比较短的时间里流行过。
8.86年至87年之间,中山装流行全中国,无论大街小巷,
只要是男性都穿上了中山装,偶尔见到一个穿西装扎领带的感觉到很别扭。
相声演员,小品演员都穿中山装在电视上露秀,明星穿中山装出场感觉是一致的。
当时一件全毛中山装100元,在经济发达地区,年轻人一般都买得起。
9.87年到88年间,穿皮夹克成为年轻人的时尚奢侈品牌,
当初的皮夹克绵羊皮和山羊皮两种,价格比较昂贵,大约要四五百元一件,有的年轻人花几个月工资也舍得买,后来出现了许多仿冒的人造革皮夹克。
当然,穿上正宗的羊皮夹克,手上戴着一枚硕大的黄金戒指,是当年一种身份与财富的象征,也让那些爱面子,舍不得买真皮夹克,却爱穿假皮夹克蒙骗女孩子眼光的男士汗颜一把。
10.八十年代流行的是五颜六色,红色裙子和白色衬衣比较迎
合当代女性们的潮流。
11.89年底,西装开始流行,那时男士爱时髦却不懂什么叫风
度,领导上台讲话总喜欢把双排纽扣西装统统解开,裤子上总爱挂一串钥匙,人走到哪,钥匙晃到哪,有失领导的风范,刚富起来的大款们也是。
12.八十年代末,某大学举办的时装表演秀。
~~~80年代的流行发型~~~ 80年代的经典——爆炸头+高刘海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烫发逐渐普遍起来。
爆炸式的发卷,厚而大气的质感,钢性的刘海,这么经典的发型,相信是众多经历过七八十年代的人们心里的美好回忆。
0 90年代的经典——富城头+歪马尾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流行乐、摇滚乐的发展,香港的影视明星成了年轻一代刻意模仿的对象,在发型上尤其是“四大天王”对我们影响很深,到了90年代后期,大街上的美发店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了。
~~~80年代的流行鞋子~~~
黑布鞋(流行期:70年代末80年代)黑布鞋是个永远和母亲联系在一起的名词。
那种慈母一针一线钉出来的鞋,黑色洗得旧旧的,略显灰白,以前鞋底是由布底合起,后来是塑胶底的,穿着很硬。
黑凉鞋(流行期:70年代末80年代)夏天每人都有一双黑凉鞋,脚背一定是带子交错的。
男生光脚穿,女生会穿肉色或白色袜子,搭配白色连衣裙,很有知识青年的感觉。
那时候裙子都长过膝盖。
黑色系扣皮鞋(流行期:80年代)黑色搭扣的皮鞋总让人有特稳重端庄的感觉,搭扣带子多是单根,T字型或双股的就是别致造型。
以前几乎每天都穿,里面搭配白色或者深紫、蓝色的袜子。
白球鞋(流行期:80年代-90年代)上学的时候,白球鞋是体育课和文艺演出的必备装备。
白球鞋脏了对于女生来说是很糗的事情,如果发现鞋子上有污点,就会赶紧找只白粉笔反复涂抹干净。
回力鞋(流行期:80年代-90年代)以前多数人都穿解放鞋,走路长了会硌脚,冬天觉得脚冻得厉害。
一天隔壁男生穿了双回力鞋,说自己的脚很暖走路不硌脚,我们一群孩子围着看,羡慕坏了。
雨靴(流行期:80年代至今)小时候连雨靴我们可以拿来攀比,因为没有更多可比的了。
要看谁靴筒上的图案最可爱,是最流行的卡通人物,甚至连谁的靴筒更高都要比。
塑料凉鞋(流行期:80年代-90年代)塑料凉鞋是天下最方便的鞋子,因为容易清洗,还可以在水坑里乱踩。
有的鞋子走路还会发出声音,故意要走得直响,生怕别人看不见,现在估计会羞死人。
厚底松糕鞋(流行期:90年代)这是我初中最想要的鞋子,穿起来特拽的感觉,人格都伟岸了几倍。
但是一直不敢和老妈说,因为家长觉得穿松糕鞋就是不好好学习,流里流气的象征.
靴子(流行期:21世纪)靴子似乎不再是仅仅为了冬天御寒的鞋子,而更是一种为了美而进入每个
女人鞋柜的装备,即使气温20多度,依然有很多人穿,理由只有一个,就是漂亮。
细高跟/五颜六色(流行期:21世纪)以前要是穿红鞋子出门,那不是过年就是结婚,现在各种颜色随便你喜欢。
而且穿细高跟不再是一个梦想,它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和吃饭喝水一样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