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波现场采集技术

合集下载

4实验四地震勘探实验(面波法)

4实验四地震勘探实验(面波法)

实验四地震勘探实验(面波法)一、实验原理瑞雷面波法用于勘探,与以往的弹性波法(反射波法和折射波法)差别在于:它应用的不是纵波和横波,而是以前反射波法和折射波法视为干扰的面波。

其原理是:面波具有频散的特性,其传播的相速度随频率的改变而改变。

这种频散特性可以反映地下介质的特性。

瑞雷面波的特点:瑞雷面波速度低、瑞雷面波在介质中泊松比在0.4~0.5范围内,面波速度与横波速度关系基本接近、瑞雷面波对地层的分辨能力,决定于频率,频率高则分辨能力强。

上图为72道的面波采集记录:震源在左上角,同一震源下的直达波、折射波、反射波和面波遵循各自的传播规律,分布在不同的区域。

其中面波传播的特征:近震源处发育、震幅大、传播速度低。

上图为实际勘探过程中采集得到的面波记录:以近震源、小道距、长采样、宽频率激发、低频率接收。

工程检测方面的应用实例:上图采集地点为:云南某高速公路的路基检测,检测深度为4米。

由图中的“频散曲线”分层可以看出:每层的厚度约在0.3米-0.5米。

填筑路基施工是分层进行,松散料经过压实,达到压实度后再进行下一层的填料。

图中频散曲线的拐点清晰,分析的层厚度在0.35米-0.5米之间。

二、实验目的1.了解面波法的原理;2.了解面波法工作布置及观测方法;3.掌握面波法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熟练操作相关软件。

三、实验仪器SWS型多波列数字图像工程勘察与工程检测仪。

该系统由主机、多芯电缆、检波器、触发器、震源(大锤或炸药)、铁板、直流电源、直流电源线以及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软件等组成。

四、实验步骤1.在工区布设测线在工区布设测线,原则:由南向北、由西向东测线号与测点号依次增大。

使用皮尺标注检波器位置与激发点位置。

2.连接仪器的各个部分将主机、电源、多芯电缆、检波器、大锤、触发器按正确的方式一一连接起来。

注意:各接口均使用“防呆”设计,电缆插头与对应的插槽才能连接,电缆插头与非对应的插槽不能连接。

禁止暴力插拔各插头、插槽,以防仪器损坏。

面波勘探技术分析(一)

面波勘探技术分析(一)

面波勘探技术分析(一)摘要:面波勘探是近年起来的一种新的浅层地球物理勘探,具有简便、快速、分辨率高、成果直观、适用场地小等优点,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文章介绍了面波勘探技术的发展概况、探测原理、主要特点及其野外测试方法,对其应用范围及存在的作了说明,并给出一个应用实例。

主题词:面波勘探瞬态法一、概述面波勘探,也称弹性波频率测深,是国内外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浅层地震勘探方法。

面波分为瑞利波(R波)和拉夫波(L波),而R波在振动波组中能量最强、振幅最大、频率最低,容易识别也易于测量,所以面波勘探一般是指瑞利面波勘探。

人们根据激振震源的不同,又把面波勘探分为①稳态法、②瞬态法、③无源法。

它们的测试原理是相同的,只是产生面波的震源不同罢了。

二、面波勘探技术面波是一种特殊的地震波,它与地震勘探中常用的纵波(P波)和横波(S波)不同,它是一种地滚波。

在各向均匀半无限空间弹性介质表面上,当一个圆形基础上下运动时,由它产生的弹性波入射能量的分配率已由Miller(1955年)出来,即P波占7%、S波占26%、R波占67%,亦就是说,R波的能量占全部激振能量的2/3,因此利用R波作为勘探方法,其信噪比会大大提高。

综合分析表明R波具有如下特点:⑴在地震波形记录中振幅和波组周期最大,频率最小,能量最强;⑵在不均匀介质中R波相速度(VR)具有频散特性,此点是面波勘探的理论基础;⑶由P波初至到R波初至之间的1/3处为S波组初至,且VR与VS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其相关式为:VR=VS·(0.87+1.12μ)/(1+μ);式中:μ为泊松比;此关系奠定了R波在测定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中的应用;⑷R波在多道接受中具有很好的直线性,即一致的波震同相轴;⑸质点运动轨迹为逆转椭圆,且在垂直平面内运动;⑹R波是沿地表传播的,且其能量主要集中在距地表一个波长(λR)尺度范围内。

依据上述特性,通过测定不同频率的面波速度VR,即可了解地下地质构造的有关性质并计算相应地层的动力学特征参数,达到岩土工程勘察之目的。

地基加固效果评价中面波检测技术的应用

地基加固效果评价中面波检测技术的应用

地基加固效果评价中面波检测技术的应用摘要:面波法检测技术,是瑞雷面波法检测技术的简称。

面波法检测技术,自被提出以来,就备受看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与完善,现在已经在地质勘探学领域被广为使用。

面波法检测技术,凭借自身优势得到工程施工的广泛青睐,因为它和传统的钻孔检测技术相比较,不但省时而且能有效控制成本投入。

以地基施工为例,将面波检测技术用于反应地基牢固性的检测过程中,最后得面波法能够很好反应地基牢固情况这一结论。

利用面波法行地基牢固性能检测时,简单易操作,而且也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

通过作者的论述对今后工程地基施工将会有很大帮助,也为面波检测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很强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地基加固;面波检测;原理;应用实例瑞雷面波法,在检测领域的好评,主要归功于,人们可以利用它获得的面波速度,用物理方法结合数学计算,将得到的面波速度进行衍生换算,最后可以得到帮助分析地基牢固性能的有关参数。

这些参数依次是,恒波波速、地基密度、弹性模量等,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分析判断出的地基牢固性可以很好的反应出施工工程的地基实际牢固性能。

面波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利用面波法测试地基的牢固性,主要是应用的瑞雷面波的物理性质。

简单的说面波测试技术,其实就是一种通过对波在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反映出来的特征,判断工程的施工质量的方法。

面波技术的的具体原理,可以描述为:当我们对一个水平介质面,进行竖向震动,会在水平介质面产生一种动态的振动波,这个动态就是瑞雷波。

瑞雷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征具有频散特性,波长因为介质密度的不同表现出不同,在不同介质中穿过的深度也不同;依据这些特征,我们可以得出,瑞雷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物理力学性质密切相关这一结论。

为了验证我们的结论,我们通过实验研究证明,瑞雷波能量约占整个地震波能量的百分之六十七,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下一个波长的范围之内,而传播速度恰好是半个波长范围以内,介质震动的平均传播速度。

所以得出瑞雷波法的测试深度为半个波长,最后得出瑞雷面波波长与速率及频度有的关系是,当传播速度不变时,频率越低,测试深度就越大。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面波法是一种常用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建造结构、桥梁、地下管线等工程领域。

它通过测量地表上的面波信号,来评估结构体的强度、稳定性和缺陷情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面波法检测的实施细则。

二、实施步骤1. 前期准备在进行面波法检测前,需要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确定检测目标和检测区域,并制定详细的检测方案。

其次,选择合适的面波法检测设备,确保其性能符合要求。

最后,进行现场勘测,了解地质情况和周边环境,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参考。

2. 传感器布设面波法检测需要将传感器布设在地表上,以接收地下结构体传递到地表的面波信号。

传感器的布设需要考虑结构体的类型和大小,普通采用直线布设方式。

在布设传感器时,要保证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均匀,以获取准确的数据。

3. 数据采集在进行面波法检测时,需要进行数据采集。

首先,进行基准线的测量,以确定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然后,进行面波信号的采集,普通采用震源激发的方式。

在采集数据时,要保持传感器的稳定,并记录下每次采集的震源位置和激发参数。

4. 数据处理和分析采集到的面波信号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以获取结构体的相关参数。

首先,进行数据的滤波和去噪处理,以提高数据的质量。

然后,进行频谱分析,得到面波的频散曲线。

最后,通过拟合曲线和反演方法,计算出结构体的速度剖面和厚度剖面。

5. 结果解读和评估根据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进行结果的解读和评估。

根据速度剖面和厚度剖面,可以评估结构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同时,结合其他相关信息,如地质勘探数据和设计参数,可以评估结构体的缺陷情况和安全性。

6. 缺陷修复和监测根据面波法检测的结果,对于存在缺陷的结构体,需要进行修复和监测。

修复措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加固、更换或者重建等方式。

修复后,需要进行定期的面波法检测,以监测结构体的变化和效果。

三、注意事项1. 在进行面波法检测时,要选择合适的天气条件,避免雨雪等天气对数据采集的影响。

天然源面波勘探技术规程

天然源面波勘探技术规程

天然源面波勘探技术规程1. 引言天然源面波勘探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主要用于获取地下介质的结构和性质信息。

本规程旨在规范天然源面波勘探技术的应用,确保勘探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技术原理天然源面波勘探技术利用地震波在地表上传播时产生的表面波进行勘探。

这些表面波具有较长的传播距离和较低的频率,能够穿透较深的地层,并且受到地下介质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通过对表面波进行分析,可以推断出地下介质的速度、密度、弹性模量等参数。

3. 仪器设备天然源面波勘探需要使用特定的仪器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常用的设备包括:•地震记录仪:用于记录地震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加速度计:用于测量地震信号中加速度成分。

•表面波传感器:用于接收地震波的表面波成分。

•数据处理系统:用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4. 勘探方法天然源面波勘探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解释三个步骤。

4.1 数据采集在进行天然源面波勘探前,需要选择合适的勘探区域,并布设观测点。

观测点应均匀分布,以覆盖整个勘探区域。

在每个观测点上,需要设置地震记录仪、加速度计和表面波传感器,并确保其正确运行。

通过激发地震源(如爆破源或地震仪)产生地震波,观测并记录传播到各观测点上的表面波信号。

为了提高数据质量,应考虑以下因素:•观测时间:选择适当的时间段进行观测,以避免干扰因素(如交通噪声)对数据质量的影响。

•观测参数:根据地下介质特性选择合适的观测参数(如频率范围、取样率等)。

•数据品质控制:及时检查数据品质,并排除可能存在的问题。

4.2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天然源面波勘探的关键步骤,其目的是提取表面波信号并进行分析。

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数据去噪:利用滤波等方法去除噪声,以提高信号质量。

•数据校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校正,消除仪器响应和传播路径效应。

•数据叠加:将多个观测点上记录到的表面波信号叠加在一起,增强信号强度。

•频率分析:对叠加后的信号进行频率分析,得到频率谱信息。

天然源面波数据采集

天然源面波数据采集
如果天然源面波的能量各个方向相当,如 闹市区;或天然源面波的能量主要来自一个方 向,如铁路或高速公路旁,则可以采用线性排 列。
2013年4月 杭州
排列选择-嵌套的三角形
在圆心放置一个检波器,其余检
波器均匀分布在多个圆周上,每个圆
10
7
8 上三个检波器,形成嵌套的三角形排
列(同心圆形排列)。
2
3
1
6
10
7
8
2 13
6
4
5
92013年4月 杭州 Nhomakorabea注意事项
由于天然源面波的震源位置未知,数据处理时假设波动的主要能量 是面波,且以平面波的形式经过排列,所以在采集数据时,避免人员在 排列附近,尤其在排列内部(如三角形内)随意走动,也要尽量避开排 列附近的强震源,否则其产生的震动将不同程度地破坏平面波的前提假 设,其产生的体波(纵、横波)也可能对频散提取产生影响。
问题?
2013年4月 杭州
排列选择-嵌套三角形排列(示例2)
两组嵌套三角形,共19个检波器同时采集数据,数据处理时可分别处理
(1~10)和(10~19)通道数据,也可同时处理所有通道的数据。
2013年4月 杭州
排列选择-“L”形排列
1
将检波器布设成“L”形折线, 折点处有一检波器。
6
11
2013年4月 杭州
采样参数
通常情况下,分不同时段采集天然源面波数 据,每段30秒至2分钟,每个记录保存在不 同的文件中,记录的总长度不宜少于10分 钟,例如每个记录采集1分钟,则需要采集 10个记录
当然,偶尔产生的干扰,可以在数据处理时剔除。
如果排列附近强震源的坐标位置已知,则可按人工源处理数据。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面波法(Surface Wave Method)是一种非破坏性地下勘探技术,主要用于评估地下土壤和岩石的力学特性。

该方法通过在地表上激发地震波,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特点来获取地下介质的信息。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旨在规范面波法检测的操作流程、数据处理和结果解释,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二、检测设备和工具1. 面波仪器:采用高精度的面波仪器,具备稳定的信号源和高灵敏度的接收器,能够准确地记录地震波信号。

2. 震源:选择合适的震源,如重锤或振动器,能够产生足够的能量以激发地表面波。

3. 接收器:使用合适的接收器,如加速度计或地震仪,能够准确地记录地震波信号。

三、检测前的准备工作1. 勘测区域选择:根据需要勘测的目标和勘测范围,选择合适的勘测区域,并进行必要的前期调查和分析。

2. 地形和地貌调查:对勘测区域的地形和地貌进行调查,了解地表情况,确定检测线路和测点布设。

3. 勘测线路布设:根据勘测目标和地表条件,合理布设勘测线路,保证测点的密度和均匀性。

4. 测点标识:在每个测点上设置标志,方便后续的数据采集和处理。

四、实施步骤1. 震源激发:在每个测点上,使用震源激发地表面波。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震源类型和激发方式。

2. 数据采集:在激发地表面波后,使用接收器记录地震波信号。

确保接收器的位置稳定,并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地震波信号进行处理,包括滤波、叠加、分析等步骤。

根据处理结果,计算地下介质的速度和衰减系数。

4. 结果解释: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和地下介质特性,对勘测区域的地质结构和力学特性进行解释。

绘制地震剖面图和速度剖面图,以便更直观地展示结果。

5. 数据质量控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评估。

确保数据符合要求,并能够支持后续的分析和决策。

五、报告编写1. 报告结构:报告应包括背景介绍、勘测目的、勘测方法、数据处理和结果解释等内容。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面波法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建筑结构检测、桥梁安全评估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面波法检测的实施细则,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正确使用这一技术。

一、设备准备1.1 选择合适的面波法检测设备: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面波法检测设备,通常包括发射器、接收器、数据采集系统等。

1.2 确保设备完好:在进行检测前,需要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包括电池电量、传感器连接是否良好等。

1.3 调试设备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调试设备参数,包括频率、增益等,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二、现场准备2.1 选择合适的检测地点:在进行面波法检测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通常选择平坦、无遮挡的地面进行检测。

2.2 清理检测区域:在进行检测前,需要清理检测区域,确保地面平整、无杂物,以避免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2.3 布置检测线路:根据实际需要布置检测线路,通常需要在地面上标记出检测线路,以便进行数据采集。

三、数据采集3.1 发射面波信号:在进行数据采集时,需要通过发射器发送面波信号,通常采用锤击地面或者振动源的方式。

3.2 接收面波信号:接收器接收地面传播的面波信号,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系统中进行处理。

3.3 处理数据: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滤波、叠加等操作,以得到准确的面波速度和传播路径。

四、数据分析4.1 解释面波速度: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分析面波速度的变化规律,了解地下介质的性质和结构。

4.2 确定地下结构:通过面波法检测结果,确定地下结构的情况,包括土层厚度、岩层分布等。

4.3 制定进一步探测计划: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进一步的探测计划,包括钻探、地质勘探等。

五、报告撰写5.1 撰写检测报告: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撰写详细的检测报告,包括检测地点、设备使用情况、数据分析结果等。

5.2 提出建议:在检测报告中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包括地质勘探、建筑结构加固等方面的建议。

5.3 保存数据:保存检测数据和报告,以备日后参考和查证。

瞬态面波野外数据采集流程

瞬态面波野外数据采集流程

瞬态面波野外数据采集流程第一步:仪器准备首先要准备好地震仪器及附件。

常用的仪器有地震野外数据采集仪、重锤、接收器、地震记录器等。

在准备过程中需要检查仪器和附件的完好性,确保其能正常工作。

第二步:场地选择和布置面波数据采集需要选择合适的场地,一般选择地形平坦、没有建筑物和大的地下障碍物的地方。

选择完场地后,需要进行布置。

布置的方法一般采用线性布点或网格布点方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布点的间距和数量。

第三步:测线铺设按照布点的位置,在场地上铺设测线。

一般使用固定长度的测线(几十米至几百米),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测线的长度和方向。

铺设的方法可以采用人工测量和标志测点,也可以使用GPS和测距仪等仪器辅助。

第四步:重锤激发在每个测点上,使用重锤进行激发。

激发时需要注意保持重锤的竖直状态,力度适中,以避免对数据采集的影响。

每个测点可以进行多次激发,以获取较好的地震波数据。

第五步:接收器布置将接收器布置在测线上的各个测点上。

接收器可以是地面接收器,也可以是埋在地下的接收器。

接收器布置时要保持一定的间距,以避免相邻接收器之间的干扰。

第六步:数据采集完成测点的激发和接收器的布置后,开始进行数据的采集。

数据采集时需要将地震记录器与接收器连接,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通过设置合适的采样率和采样时间,获取有效的地震波数据。

第七步:数据处理和分析采集到的地震波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

处理的方法可以采用滤波、去噪、反演等技术,以提取地下结构的信息。

分析结果可以绘制出剖面图、速度模型图等,用于进一步的解释和应用。

第八步:数据解释和应用通过对野外数据进行解释和分析,可以获取地下结构的信息。

根据野外数据的解释和分析结果,可以进行地质勘察、岩土工程设计等应用,为地下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以上是瞬态面波野外数据采集的流程。

这个流程主要包括仪器准备、场地选择和布置、测线铺设、重锤激发、接收器布置、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分析以及数据解释和应用等步骤。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面波法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土壤和岩石中的地下管道、地基和结构的评估。

本文旨在制定面波法检测的实施细则,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检测设备和仪器1. 面波检测仪器:选择具有高频率范围和较低噪声水平的设备,以提高信号质量和准确性。

2. 震源:使用适当的震源,如重锤或者振荡器,产生足够的能量以激发地下结构中的面波。

3. 接收器:使用合适的接收器,如加速度计或者地震传感器,以接收并记录地下结构中传播的面波信号。

三、实施步骤1. 现场勘察:在进行面波检测之前,进行现场勘察以确定适当的检测位置和方案。

2. 仪器设置:根据勘察结果和待测结构的特点,设置检测仪器的参数,如震源位置、接收器布置和采样频率。

3. 震源激发:将震源放置在预定位置,并根据设备要求施加适当的能量以激发面波。

4. 数据采集:使用接收器记录地下结构中传播的面波信号,并确保数据采集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5.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滤波、去噪和频谱分析,以获取面波的传播特性和相关参数。

6. 结果分析: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分析面波的传播速度、衰减特性和反射情况,评估地下结构的健康状况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7. 报告撰写:根据分析结果,撰写面波检测报告,包括检测目的、方法、数据处理过程、结果分析和建议措施等内容。

四、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1. 传播速度分析:根据面波的传播时间和检测距离,计算并分析面波的传播速度,以评估地下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

2. 衰减特性分析:通过分析面波信号的幅度衰减情况,评估地下结构的损伤程度和材料的质量。

3. 反射分析:根据面波信号的反射情况,确定可能存在的障碍物、空洞和不均匀性,以评估地下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4. 结果解释: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解释地下结构的状态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如修复、加固或者替换。

五、质量控制1. 仪器校准:定期对面波检测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2)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2)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面波法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建造结构检测等领域。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是指在进行面波法检测时应该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步骤,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面波法检测的原理、仪器设备、实施步骤、数据处理和解释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面波法检测原理1.1 面波法是通过记录地表上的地震波信号来获取地下介质的信息。

1.2 面波法利用地表上的地震波信号的传播速度和频率特性来判断地下介质的性质。

1.3 面波法检测原理基于地震波在地下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特点。

二、面波法检测仪器设备2.1 面波法检测通常使用地震勘探仪器和传感器。

2.2 地震勘探仪器可以记录地表上的地震波信号,并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进行处理。

2.3 传感器用于测量地面振动信号,以获取地下介质的信息。

三、面波法检测实施步骤3.1 确定检测区域,并进行地质勘察。

3.2 铺设传感器网格,保证传感器之间的间距均匀。

3.3 开始记录地震波信号,并进行数据采集。

四、面波法数据处理4.1 对采集到的地震波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去除干扰信号。

4.2 进行速度分析,计算地下介质的速度剖面。

4.3 利用反演算法,将速度剖面转换为地下介质的结构模型。

五、面波法数据解释5.1 根据地下介质的速度剖面和结构模型,解释地下介质的性质。

5.2 结合地质勘察和其他地球物理方法的结果,对地下介质进行综合解释。

5.3 提出地下介质的结构特征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包括了检测原理、仪器设备、实施步骤、数据处理和解释等方面的内容。

在实施面波法检测时,应该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和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翼本文能够匡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面波法检测,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

面波现场采集技术

面波现场采集技术
5面波勘探与地层速度的关系折射波法要求下伏层速度大于上覆层速度反射波要求各层介质间存在波阻抗差异而面波勘探不受上述物性条件制约仅要求各层介质间存在横波速度差异由于横波速度主要与介质密度或介质的松散与密实程度有关因此在地层划分方面有较好的分辨能力较适合于软岩及密实度差异较大的第四系地层地区的勘探
上海岩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面波勘探现场采集技术
测试仪器
采用的是Y-LINK公司生产的YL-SWS面波测试仪,是 岩联技术最新研制的工程物探设备,具有通道任意扩展、 双屏操控,同时支持无线、有线两种工作模式等特点。主 要用于查明地下地质构造,划分覆盖层及进行岩性分层, 地质体卓越振动周期检测,波速测试等,探测滑坡体的滑 动带和滑动面起伏形态,探测构造破碎带。
(3)岩土的物理力学参数原位测试:通过对实测资料的反 演解释,可以得到岩、土层的S波速度、P波速度及密度等 参数。
(4)公路、机场跑道质量无损检测:利用人工激发的高频 瑞雷波,可以确定路面的抗折、抗压强度及路基的载荷能 力,以及各结构层厚度。该方法用于机场跑道及高等公路 的另一项意义是实现质量随年代变化的连续监控。
系统设置
采样端仪器IP:在此正确输入主机的IP地址。 波形显示模式:有递增显示和递减显示两种显示模式。 归一化模式:有全通道归一化、各通道单独归一化、不归一化三种模式可选。
各通道单独归一化指每个通道在保证不削波的情况下,读取各自最 大的波幅值;全通道归一化指在保证不削波的情况下,仪器自动选 取最合适的波幅值,所有通道都做归一化处理;不归一化指的是直 接用仪器采集到的最大值,不做归一化处理,若测试点有坚硬覆盖 层时建议选择不归一化。 填充模式:选择后会单边填充波形,使波形更好看,振幅变化更明显。
第二节---面波勘探的原理及用途

多道瞬态面波技术原理及应用

多道瞬态面波技术原理及应用
5.地基加固效果检测 ,测线布设采取通过加固点和在加固 点之间两种方 式 ,并应在加固前后 ,对同一测点采用相同参数进行检测;
6.一般场地勘察,测线应根据勘探线和勘探点布设 排列的布设:
1. 地形较平坦且不存在固定干扰源的场地 ,排列应沿测线布设; 2.地形起伏较大的场地 ,应调整排列方向 ,沿地形等高线 布设; 3.存在固定干扰源的场地 ,排列与激发震源和干扰源应布 设在一条直线 上 ,且激发震源和干扰源应在排列的 同一侧 ; 4.场地存在沟坎或处在建筑群中时 ,排列方向应规避干扰波影响; 5.其他场地排列应沿测线布设 。
二、基 本 规 定 1.采用多道瞬态面波进行勘察前,应收集相关资料 ,并应 包括下列主要
内容 : 多道瞬态面波勘察任务委托书或勘察要求说明文件等; 已有场地工程勘察资料 ; 场地建筑物 、构筑物的平面图等资料 ; 场地及其邻近的干扰震源调查资料 。 2.采用多道瞬态面波进行勘察前,应制定勘察方案 ,并应 包括下列主要
五、资料处理和解释 六、成 果 报 告
面波勘察报告应根据任务要求 、工程特点和工程地质条 件等具体情况 编写,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
1、工程概况 ; 2、勘察 目的、任务要求 、所依据的技术标准以及勘察时间 和完成的工 作量 ; 3、工程场地的地形 、地貌 、地质特征和地球物理条件 ; 4、场地震动干扰背景及分析 ; 5、面波勘察工作包括方法技术原理、仪器性能、观测系统及 采集参数 选择,激震与接收方式,测线布设及工作质量保证措施等; 6、资料处理; 7、面波勘察成果分析解释 ; 8、结论与建议; 9、其他说明。
多道瞬态面波勘察技术规程
一、术语和符号 1.基阶面波 first-mode surface wave 多个传播模态中以第一阶振型传播 ,在各阶振型中速度最低 的面波。 2.高阶面波 high er-mode surface wave 多个传播模态 中以高阶振型传播的面波 。 3.面波频散 freq uency dispersion of surface wave 面波各频率组分具有不同的传播速度的现象。 4.频散曲线 d ispersion curve 频散波的波长与波速间关系的 曲线。 5.源检距 source off set 震源位置到检波器的距离 ,最大源检距指震源位置到最远检 波器的距离。 Vp 压缩波波速 ; VR 地层面波波速 ,也称瑞利波波速; Vs 剪切波波速 ;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面波法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技术,主要用于评估土壤和岩石中的地下结构和地质特征。

该技术通过测量地面上传播的面波信号,可以获得地下介质的物理特性和结构信息。

本文将介绍面波法检测的实施细则,包括设备要求、检测流程、数据处理和解释等内容。

二、设备要求1. 面波仪器:应选择具有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面波仪器,能够测量地面上以不同频率传播的面波信号。

2. 振源:应选择合适的振源,能够产生稳定的地震波信号,以激发地下介质中的面波。

3. 接收器:应选择合适的接收器,能够准确地记录地面上传播的面波信号。

三、检测流程1. 前期准备:a. 确定检测区域: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需要进行面波法检测的区域。

b. 布置测点:根据检测区域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合理布置测点,确保测点的密度和分布均匀。

c. 设置振源和接收器:根据测点布置情况,设置振源和接收器的位置,确保能够覆盖整个检测区域。

2. 数据采集:a. 激发面波信号:通过振源产生地震波信号,激发地下介质中的面波。

b. 记录面波信号:使用接收器记录地面上传播的面波信号,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c. 重复采集:根据需要,可以多次重复采集数据,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数据处理和解释:a. 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噪声、滤波和校正等步骤。

b. 频率-波数分析:通过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频率-波数分析,得到面波的频散曲线。

c. 反演分析:根据频散曲线,进行反演分析,获得地下介质的物理特性和结构信息。

d. 结果解释:根据反演分析的结果,对地下介质的特性和结构进行解释和评估。

四、数据分析和应用1. 数据分析:根据反演分析得到的结果,对地下介质的特性进行分析,包括土壤类型、岩石性质、地下水位等。

2. 工程应用: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结合实际工程需求,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优化和调整。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一、引言面波法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

本文将介绍面波法检测的实施细则,包括检测方法、设备要求、数据处理等内容。

二、检测方法1. 准备工作在进行面波法检测前,需要对待测结构进行准备工作。

包括清理表面杂物、确保结构表面平整、确定检测位置等。

2. 仪器设备面波法检测需要使用面波仪器,其主要包括发射装置、接收装置和数据采集系统。

发射装置产生激励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反射信号,数据采集系统用于记录和处理数据。

3. 测量步骤(1)设置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的位置和参数。

根据待测结构的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发射和接收位置,设置适当的发射频率和接收增益。

(2)进行激励信号发射。

启动发射装置,产生激励信号,通过传感器向待测结构传播。

(3)接收反射信号。

接收装置接收反射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数据采集系统。

(4)数据采集和处理。

数据采集系统记录接收到的信号,并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滤波、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等。

三、设备要求1. 面波仪器面波仪器应具备以下要求:(1)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的频率范围适应待测结构的特性。

(2)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的位置可调,以适应不同的检测需求。

(3)数据采集系统具备高精度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功能。

2. 传感器传感器应具备以下要求:(1)频率响应范围适应待测结构的特性。

(2)灵敏度高,能够捕捉到微弱的反射信号。

(3)稳定性好,能够长期工作而不失效。

四、数据处理1. 滤波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去除噪声和干扰信号,提高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2. 时域分析通过时域分析,可以得到信号的传播时间和振幅变化情况,进一步分析结构的特性和缺陷情况。

3. 频域分析通过频域分析,可以得到信号的频率成份和能量分布情况,进一步分析结构的频率响应和动力特性。

五、结果解读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可以对待测结构进行评估和判断。

常见的结果解读包括:(1)传播速度分析:通过测量信号的传播时间和传播距离,计算得到传播速度,进一步分析结构的材料性质和缺陷情况。

天然源面波勘察方法介绍

天然源面波勘察方法介绍
转换频散曲线
空间自相关法
频点自相关及与J0函数拟合度
形成频散曲线
天然源面波勘探现场工作照
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协作
福建建筑设计研究院协作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
陕西渭南试验现场
天然源面波勘探现场试验成果
采集地点:福建马尾 采集参数:观测最大边长32米, 勘察深度90米。 左图为钻孔柱状图和标贯参数, 右图为天然源面波频散曲线和横波速度曲线。 曲线与地层界面及标贯值分布,对应良好。
天然源面波勘探现场试验成果
采集地点:福州南隅 采集参数:最大边长32米, 勘察深度90米。 左图为钻孔柱状图 右图为天然源面波频散曲线和横波速度曲线
天然源面波勘探现场试验成果
福州五一广场 香格里拉酒店扩建工程
天然源面波勘探现场试验成果
地点:上海世博园
最大边长60米,勘探深度140米。
左图钻孔地震波测井曲线 右图为天然源面波曲线和对应的横波速 度曲线。
人工源面波勘探的常用震源形式
锤击震源
落重震源
炸药震源
天然源面波勘探的震源形成
天然震源由火山喷发、潮汐作用、风动、人文活动等产生
天然源震动的特点
天然源这种“大自然发出的信号”是由于人类的日 常活动以及自然现象所产生的。 当人类的日常活动为天然源的震源时,这种天然源 的主频约为1Hz以上,其振幅、周期有明显的日变化。 当主要由风、气压、波浪等自然现象为天然源的震 源时,这种天然源的主频约为1Hz以下,其振幅、周期随 这些自然现象的变化而变化。此外,天然源还有随场所 而变的特性。 因为大自然中的震动大多存在于地表或海底,所以 其中面波的含量与体波相比占绝对优势。天然源勘探法 正是利用这一占绝对优势的面波的勘探方法。
天然源面波勘探技术应用研究 ------不同频率对比

面波技术用于油库建设工程勘察

面波技术用于油库建设工程勘察

面波技术用于油库建设工程勘察陈艳和【摘要】面波法是一种新兴的岩土原位测试勘察方法,利用其频散特性和传播速度与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的相关性可以解决诸多的工程地质问题.如:能够进行比较精确的地层划分;发现软弱下卧层,找寻良好持力层;通过波速计算得到场地的类型、类别等.由于面波勘察与传统的地震勘探相比,对现场的工作条件要求较低,不受各地层波速的影响,对浅表地层的分辨率较高;同时,该方法能够简化现场工作程序,缩短勘察工作周期,提高勘察质量和效率.【期刊名称】《油气田地面工程》【年(卷),期】2011(030)007【总页数】1页(P82)【关键词】油田;地面工程;面波;勘察;地质【作者】陈艳和【作者单位】大庆油田设计院【正文语种】中文某油库拟建1座15×104m3储罐,为国内最大油库储罐。

储罐为外浮顶钢质油罐,油罐直径96 m,高度22 m,拟采用环梁基础,基础埋深3 m,基底设计标高为138.60 m。

根据勘察工作任务和技术要求,本工程共布置勘探点17个,采用勘探孔与面波点互相间隔布点。

完成勘探孔11个,孔深25~60 m,用时7个工日;完成面波物理点6个,测试深度25 m,用时1个工日。

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地貌单元属于冲积、湖积平原。

地层自上而下分为Q3和Q2的粉质黏土、粉砂及黏土互层。

根据钻探结果,场地地层为:①粉质黏土:褐色、黄褐色,可塑,Q3年代地层;②粉土:黄褐色,中密,Q3年代地层;③黏土:褐灰色、灰色,可塑,Q2年代地层;④粉质黏土:灰色,软塑,Q2年代地层;⑤粉砂:灰色,中密,Q2年代地层;⑥黏土:深灰色、灰色,硬塑,Q2年代地层。

本次面波勘察使用北京市水电物探研究所研制的SWS-2型面波仪,选择道间距1 m,偏移距7 m,24道。

采样时间间隔为0.5 ms,采样点数为2 048个。

对6个面波曲线解释结果见表1,钻孔所揭露的地层岩性结果见表2。

由表1和表2对比可以看出,面波勘察对地层突变点反应明显。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面波法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主要用于评估土壤和岩石中的地下管道和地下结构的健康状况。

该方法通过测量地面上的面波传播速度和衰减特性,可以识别出地下管道和结构的损伤和缺陷,为维护和修复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二、检测设备和工具1. 面波仪器:采用先进的面波仪器,如XX型面波仪,具备高精度的测量功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2. 震源:使用合适的震源,如重锤或振动器,产生面波信号以进行检测。

3. 接收器:使用合适的接收器,如地震传感器,用于接收地面上的面波信号。

三、检测前的准备工作1. 地面清理:清理检测区域的杂物和障碍物,确保地面平整。

2. 布设测点:根据需要,在检测区域内布设一系列测点,通常以网格状布点,确保覆盖整个检测区域。

3. 校准仪器:在开始正式检测前,对面波仪器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检测过程1. 震源激发:在每个测点上,使用震源激发面波信号,产生地面上的面波波动。

2. 数据采集:使用接收器接收地面上的面波信号,并将信号传输到面波仪器上进行数据采集。

3. 数据处理: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计算机,使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面波传播速度和衰减特性的测量结果。

4. 结果评估:根据测量结果,评估地下管道和结构的健康状况,判断是否存在损伤和缺陷。

五、数据分析和报告1. 数据分析: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识别出地下管道和结构的损伤和缺陷,确定其类型、位置和严重程度。

2. 生成报告: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生成详细的检测报告,包括测点位置、面波传播速度和衰减特性的测量结果、损伤和缺陷的描述和评估等内容。

3. 结果解读:对检测结果进行解读,提出维护和修复建议,为相关部门和工程师提供决策依据。

六、安全注意事项1. 检测现场应设立警示标志,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

2. 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

3. 操作人员应熟悉面波法检测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工作。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

面波法检测实施细则一、引言面波法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试验方法,用于评估地下结构的质量和完整性。

本文旨在制定面波法检测的实施细则,以确保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

二、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使用面波法进行地下结构检测的工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物、桥梁、隧道、管道等。

三、术语和定义1. 面波法:一种利用地震波在地下结构中传播的特性来评估结构质量和完整性的方法。

2. 面波速度:地下结构中地震波传播的速度。

3. 面波频率:地震波在地下结构中传播的频率。

4. 面波幅值:地震波在地下结构中的振幅。

四、设备和材料1. 面波仪器:确保面波仪器符合相关标准,并经过校准和测试。

2. 传感器: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能够准确测量地震波的传播。

3. 计算机和软件:用于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计算机和软件。

五、检测准备1. 确定检测区域:根据工程项目需求,确定需要进行面波法检测的地下结构区域。

2. 准备工作:清理检测区域,确保表面平整、干燥,并清除任何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障碍物。

3. 安装传感器:根据仪器使用说明,正确安装传感器,并确保其与仪器连接良好。

4. 仪器校准:根据仪器使用说明,进行仪器的校准和调试工作。

六、检测步骤1. 数据采集:打开面波仪器,根据仪器使用说明,进行数据采集。

确保采集到足够的数据量,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2. 数据处理:使用相应的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滤波、去噪和校正等步骤。

3. 面波速度计算:根据处理后的数据,计算出地下结构中的面波速度。

可以采用不同的算法和方法进行计算,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4. 面波频率计算:根据面波速度和采集到的数据,计算出地下结构中的面波频率。

同样,可以采用不同的算法和方法进行计算。

5. 结果分析:根据计算得到的面波速度和频率,对地下结构的质量和完整性进行评估和分析。

可以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以确定是否存在问题或潜在风险。

七、数据报告1. 报告内容:报告应包括检测区域的位置、检测日期和时间、采集到的数据、处理结果、面波速度和频率计算结果、评估和分析结果等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面波勘探的数据处理
F-K Extract频率波数域
在显示出的频 率波谱图形上,人 工选择、追踪相应 于提取波型的基阶 (低速低频率)组 分,白色阴影圈出 的频率波数范围连 续稳定,包含基阶 组分,其中的白点 显示出幅度峰脊, 对应着不同的频率 的基阶面波频率相 速度。
第四节---面波勘探的数据处理
第三节---面波勘探的现场测试方法
工程设置---采样参数
触发模式:有外触发和内触发两种模式可供选择。只有在计量的时候使 用内触发模式,其他情况一般都使用外触发模式。 触发等级:较难触发时将触发等级值调低,轻易就触发时将触发等级值 调高。 采样频率:相邻两次采样间的间隔。建议设置为1~3之间,单位为KHz。 要求的分辨率高,则频率间隔应小些,反之,可大一些。 采样点数:指采集的点个数,建议设置为2000~8000之间。合理设置采样 频率和采样点数,保证最后一道检波器能检测到完整的波形。 延时时间:设置合理的延时时间,保证检波器均能接收到完整的波形。
第一节---面波勘探概论
瑞雷波的特性
(1)瑞雷波在层状介质中传播的频散特性在层状介质条件 下, 瑞雷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频率的函数, 即瑞雷波 速度随激发频率的变化而变化。该特性是瑞雷波勘探的理 论基础, 由于瑞雷波法不仅利用了波的运动学特征, 更重 要的是利用了波的动力学特征, 而常规地震折射波法和反 射波法主要利用波的运动学特征, 且要求各层的波速或波 阻抗有较大差异, 因此瑞雷波对介质反映更细微。 (2)瑞雷波的穿透深度与波长的关系瑞雷波水平振幅和垂直 振幅从弹性介质的表面向内部呈指数衰减, 主要能量集中 在一个波长范围内。因此,可以认为瑞雷波的穿透深度为1 个波长。
测试仪器
采用的是Y-LINK公司生产的YL-SWS面波测试仪,是 岩联技术最新研制的工程物探设备,具有通道任意扩展、 双屏操控,同时支持无线、有线两种工作模式等特点。主 要用于查明地下地质构造,划分覆盖层及进行岩性分层, 地质体卓越振动周期检测,波速测试等,探测滑坡体的滑 动带和滑动面起伏形态,探测构造破碎带。
第三节---面波勘探的现场测试方法
测试现场布置
第三节---面波勘探的现场测试方法
检波器排列布置
1、采用线性等道间距排列方式,震源在检波器排列以外延长 线上激发; 2、道间距应小于最小勘探深度所需波长的二分之一; 3、检波器排列长度应大于预期面波最大波长的一半(相应最 大探测深度); 4、偏移距的大小,需根据任务要求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第一节---面波勘探概论
瑞雷波的特性
(3)瑞雷波比体波衰减慢的多,离开震源一段距离,面波的能 量将强于体波。这为我们在数据处理中提取面波的有用信 息提供了方便。 (4)瑞雷波速度与横波速度的相关性,瑞雷波速度Vr与横波 速度Vs近似相等,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差异的大小与地 层的泊松比L有关,泊松比L越大,差异越小。 (5)面波勘探与地层速度的关系,折射波法要求下伏层速度 大于上覆层速度, 反射波要求各层介质间存在波阻抗差异, 而面波勘探不受上述物性条件制约,仅要求各层介质间存 在横波速度差异,由于横波速度主要与介质密度或介质的 松散与密实程度有关, 因此在地层划分方面有较好的分辨 能力, 较适合于软岩及密实度差异较大的第四系地层地区 的勘探。
设置好仪器的一些采样参数后,在主界面的右下方会 显示通道数、触发类型、触发等级、采样长度、采样间隔、 延时时间等采样基本信息。
在主界面的中下方显示主机的电量、设备版本号以及 固件版本号等节本信息。
第三节---面波勘探的现激振方式, 采用锤击或者 落锤等,在测 线一端激发信 号,在仪器上 即可观察到采 集到的波形。
反演根据的频散数据来自ZVF 格式文件,可以直接由 磁盘文件载入,也可以由X-F Stack 距离频率域叠加页面 转来。如果文件中没有反演模型参数,则必须从设定初始 模型开始,否则可以直接进行拟合。 模型参数包括层数,该层厚度以及剪切波速,初始模 型的设定由人工在频散数据的显示图形上用光标自上而下 逐层选择确定。 改进拟合度可以选择人工或者自动两种方式,人工拟 合可以调试厚度和波速,同时立即显示的模型正演频散数 据和拟合度,插入和删除选定的层。自动拟合则可以对选 定的单独一层或全部模型参数作自动优化。
第二节---面波勘探的原理及用途
面波勘探的用途
(5)地下空洞及掩埋物的探测:当瑞雷波的勘探深度与地 下空洞及掩埋物的深度相当时,频散曲线会出现异常跳跃, 据此可以确定其埋深及范围,这是瑞雷波勘探的独特优点 之一。 (6)饱和砂土层的液化判别:根据一定场地内的饱和砂土 层的埋深,地下水位的深浅等地质条件,可以计算出饱和 砂土层的液化临界波速值。 (7)场地类型划分:通过面积性的瑞雷波探测,再结合微 动观测,可以更可靠地划分场地类型,或更大范围的地震 区划。 (8)其它方面的应用:滑坡调查、堤坝危险性预测、基岩 的完整性评价和桩基入土深度探测等。
上海岩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面波勘探现场采集技术
面波勘探概论
面波勘探的原理及用途
面波勘探的现场测试方法 面波勘探的数据处理 面波勘探的注意事项
第一节---面波勘探概论
面波勘探的定义
面波勘探,也称弹性波勘探,是国内外近几年发展起 来的一种新的浅层地震勘探方法。面波分为瑞雷波(R波) 和勒夫波(L波),而R波在振动波组中能量最强、振幅最 大、频率最低,容易识别也易于测量,所以面波勘探一般 是指瑞雷波勘探。 瑞雷波法勘探实质上是根据瑞雷面波传播的频散特性, 利用人工震源激发产生多种频率成分的瑞雷面波,寻找出 波速随频率的变化关系,从而最终确定出地表岩土的瑞雷 波速度随场点坐标的变化关系,以解决浅层工程地质和地 基岩土的地震工程等问题。
第三节---面波勘探的现场测试方法
传感器
1、在岩土工程测试中,一般采用速度型传感器。 2、检波器的自然频率应满足采集最大面波周期(相应于勘察深度)的需 要,岩土工程勘察宜用自然频率不大于4.0Hz的低频检波器; 3 用作面波勘察,同一排列的检波器之间的自然频率差不应大于0.1Hz, 灵敏度和阻尼系数差别不应大于10%; 4 检波器按竖直方向安插,应与地面(或被测介质表面)接触紧密。
数据处理
时距域原始数据
面波数据输入
整个面波数据处 理在四个区别不同数 据域的处理页面上逐 步进行,每个处理页 面都具备窗口显示和 多页的操作控制。页 面按处理顺序排列, 共分:X-T 时距域、 F-K 频率波数域、X-F 距离频率域、Z-V 深 度速度域等四个处理 页面。
记录头参数编辑
显示与检查
时域窗函数提取面波 FFT
第二节---面波勘探的原理及用途
面波勘探的原理
如图所示,频散曲线的变化与分层参数、分层厚度等 有关,通过对频散曲线的反分析可以得到场地分层剪切波 速。
第二节---面波勘探的原理及用途
面波勘探的用途
(1)地层划分:通过对瑞雷波频散曲线进行定性及定理解 释,得到各地层的厚度及弹性波的传播速度。 (2)地基加固处理效果评价:通过实测地基加固前后的波 速差异得到处理后的地基较处理前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改善 程 (3)岩土的物理力学参数原位测试:通过对实测资料的反 演解释,可以得到岩、土层的S波速度、P波速度及密度等 参数。 (4)公路、机场跑道质量无损检测:利用人工激发的高频 瑞雷波,可以确定路面的抗折、抗压强度及路基的载荷能 力,以及各结构层厚度。该方法用于机场跑道及高等公路 的另一项意义是实现质量随年代变化的连续监控。
第三节---面波勘探的现场测试方法
锤击设备
锤击可采用手锤,落锤、落重以及小型爆炸的方法,具体视勘探 深度而定,一般可使用10kg~100kg 的落锤,若测量深度为30m以内, 30kg落锤一般可以满足要求,落锤下面可采用,金属垫块、木质垫块 等。0~15m可采用锤击,更大深度就需采用炸药。
第三节---面波勘探的现场测试方法
第三节---面波勘探的现场测试方法
工程设置
工程参数 工程名:新建一个工程,输入该工程名。目前只支持英文输入 操作人员:正确输入操作人员的姓名。 检测单位:正确输入检测单位。
第三节---面波勘探的现场测试方法
工程设置
工区参数 震源位置:可自行定义震源的位置坐标,单点测试时建议设为0。 传感器偏移距:震源到第一个检波器之间的距离。偏移距从理论上讲越大越好, 且易采用两端对称激发,有利于R波的对比、分辨和识别,但偏移距增大就要 求震源能量加大和仪器性能的改善。一般来说,偏移距应根据试验结果选取。 就目前的仪器设备条件和反演技术水平,选用偏移距10~40m即可获得较好的 测试结果。偏移距的大小需根据任务要求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传感器间距:指相邻检波器之间的距离。应小于最小勘探深度所需波长的1/2, 随着勘探深度的增大,即λ增大,△x的距离也相应的增大。 小道距、小偏移距要求高频激振;大道距、大偏移距要求低频激振,其原理与 低应变完整性检测非常相似:桩体浅部完整性检测用高频激振;桩体深部完整 性检测采用低频激振。激振频率与激振锤重量、与土体的接触面积以及接触面 刚度有关,锤重越大,接触面越大,接触面刚度越小,激振频率越低。接触面刚度 可以通过锤垫来改变,采用胶木、橡皮垫可降低激振频率,而钢块垫可提高激 振频率。
X-F Stack 距离频率域
这一界面处理主要是观察叠加数据,选择叠加方式和叠 加道数,选定的叠加结果组成频散数据文件(ZVF格式), 可以以可以以ZVF 格式或文本格式存盘,也可以直接转入ZV Inversion 深度速度域反演页面作数值反演。
第四节---面波勘探的数据处理
Z-V Inversion 深度速度域
系统设置
采样端仪器IP:在此正确输入主机的IP地址。 波形显示模式:有递增显示和递减显示两种显示模式。 归一化模式:有全通道归一化、各通道单独归一化、不归一化三种模式可选。 各通道单独归一化指每个通道在保证不削波的情况下,读取各自最 大的波幅值;全通道归一化指在保证不削波的情况下,仪器自动选 取最合适的波幅值,所有通道都做归一化处理;不归一化指的是直 接用仪器采集到的最大值,不做归一化处理,若测试点有坚硬覆盖 层时建议选择不归一化。 填充模式:选择后会单边填充波形,使波形更好看,振幅变化更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