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牧区新农村建设中的非生产性问题与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族牧区新农村建设中的非生产性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在对川甘青8县藏族牧区牧民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牧区新农村建设中非生产性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治安、村容较差,民主意识不强是牧区新农村建设中主要的非生产性问题;而经济发展滞后,牧民收入水平低,基层工作薄弱,牧民素质不高和不良传统习惯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藏族牧区;新农村建设;非生产性问题;影响因素
Abstract:Nonproductiveproblemsandinfluencingfactorsinthenewruralconstructionofpastoralareas weresystematicallystudiedbasedonthesurveyofherdsmenineightcountiesoftheSichuan,Gansu,andQinghaiprovince.Theresultsshowed thatthemainnonproductiveproblemswerelackofproductsupplement,insufficientoflaw,poorvillagecapacity andweakdemocracysense.Furthermore themaininfluencingfactorswere backwardeconomicdevelopment,lowerherdsmen’income,weakgrass-rootswork,lowerherdsmen’qualityandthetraditionalhabits.Atlast,onthesebases,weproposed uprelevantstrategiesandmeasures.
Keywords:pastoralareas;newruralconstruction;nonproductiveproblems;influencingfactors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是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内容。

2006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更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新农村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川甘青藏族牧区包括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16个县及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木里藏族自治县,总面积90.82万km2,占我国藏区总面积的40.6%;总人口264.26万,其中藏族人口170.54万,占我国藏族人口的29.92%,是仅次于西藏的第二大藏族聚居区。

川甘青藏族牧
区地处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区,气候高寒,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以放牧畜牧业为主,牧区居民居住分散,过着游牧生活,很多地区还停留在自然经济状态;位置边远,远离经济发展中心,区位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二、三产业缺乏,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贫困面大。

藏族牧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显要的战略生态区位、较为落后的社会经济结构,决定了其新农村建设比农区面临更多的问题和困难,也显示了这一区域的新农村建设对于促进我国民族团结、推进西部生态环境恢复重建和保障我国生态安全的特殊重要意义。

为了解川甘青藏族牧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以提出相应对策,本课题组选择四川、甘肃、青海的8个纯牧县为调查地点,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牧区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开展了深入调查研究,并从牧民的角度,就其中的生活、乡风、村容和民主管理等非生产性问题进行分析。

1样本概况
本研究调查的8个县分别为四川的红原、若尔盖、理塘、色达县,甘肃的玛曲和碌曲县,青海的河南县和泽库县,均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海拔高度在
3400m以上,幅员面积737.68万hm2,其中草地面积622.60万hm2,占84.4%。

2006年总人口37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31.7万人,占85.7%;以放牧畜牧业为主,畜牧业产值占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8.2%(表1)。

本次共对665户牧民进行了问卷调查。

受语言障碍和牧民文化程度的影响,仅收集到413份有效问卷,有效率62.1%。

藏族牧区一般为男性当家,所以调查对象中男性占到90.8%(表2)。

调查对象多为年富力强,年龄在21~50岁的比例约80%(表2),获取的有关新农村建设问题的答案会有较好的真实性。

但被调查者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特别是没有上过学的比例高达50%,可能会对所提供数据的准确性产生一定影响。

样本户户均人口6.2人、草地面积55.6hm2、羊单位268.3个,2006年现金收入12613元,人均2044元。

2牧区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非生产性问题
2.1生活问题
2.1.1居住条件较差近年来,随着国家投资、生态移民等相关项目的实施牧民的居住条件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覆盖面和受益面有限,多数牧民的居住条件仍然较差。

接受调查的牧民中,只有29.3%的牧民认为居住条件有明显改善,70.7%的牧民认为没有太大变化甚至没有变化。

大部分牧民仍然没有住房或住房困难,常年居住在用柳条搭建、牛粪糊面、低矮、潮湿、黑暗的住所里[1]。

由于结合项目实施试点建设的牧民新村基本上都位于交通便利的公路沿线,居住地相对偏远的牧民大多享受不到相关待遇,对此很多牧民怨声较大。

另外,由于牧区的生产特点,已建的新村主要是老人和小孩居住,劳动力常年在远离新村的冬夏牧场放牧,居住仍以帐篷为主,仅有少量简易住房,生活条件较差。

2.1.2饮水水源安全得不到保障目前,研究区牧民饮水以河、塘、溪水为主,占调查户的67.3%,而且多为人畜共饮。

有18.4%的调查户饮用井水,但其主要是来源于距离地面1~2m深的储水窖,在沼泽地区实际就是沼泽水。

饮水不安全严重影响着牧区群众身体健康,导致地方病尤其是大骨节病发病范围广,发病率高,不少牧民因病致穷,因穷致病,生活极为贫困。

调查发现,对饮水状况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牧户占到44.3%,大骨节病区的牧民对解决饮水问题的要求尤为强烈。

2.1.3医疗条件较差牧区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县城。

问卷统计结果表明,25%的样本户所在乡村没有医疗站,75%的样本户所在乡村虽然有医疗站,但医疗设备缺乏,医务人员技术差,且看病不方便。

尽管牧区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有62%的牧民表示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但该制度报销比例低,管大病不管小病。

同时,县乡的医疗条件较差,牧民若患上大病要远赴大城市就医,医疗费及相关的支出很大。

在对牧区医疗条件评价的多项选择中,选择医药费太贵、看病困难的占43.8%,认为医疗条件差、看病不方便的占43.3%。

当前,很多牧民处于小病不愿就医、大病很难就医的状况。

2.1.4基础设施薄弱牧区乡村公路建设滞后,区域通达性差。

大部分通乡公路都是泥土路面,加之无资金维修,处于晴通雨阻的状况;而村际之间基本不通路或者路况更差。

目前仍有部分行政村未通电,即使已通电的村也经常出现断电的现象,而且电费较高。

通信基础设施薄弱,许多地方还处于广播电视盲区,牧民不能及时接收新闻和各种信息。

调查户中,38.8%的牧户对道路交通状况不满意,41.7%的牧户对通电状况不满意,38.5%的牧户对通讯不满意。

调查结果表明,落后的生活基础设施限制了牧民的流动及其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往,极大地影响了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2乡风、村容问题
良好的乡风、民风,是牧区群众和睦相处,实现牧区社会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

长期以来,少数民族牧区民风淳朴,牧民热情好客,邻里关系融洽。

但近年来,随着人均生产资料(草地)减少、剩余劳动力增多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一些不良风气产生,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治安问题。

在对牧区社会治安状况的调查中,有40.1%的牧民认为不太好或者不好。

在对治安不好的表现的多项选择中,有53.9%的样本选择偷盗,36.0%的样本选择打架斗殴。

牧民反映当前牧区偷牛盗马的现象较严重,很多家庭都有牲畜被盗,偏远地区特别是在两省两县交界处更为严重,盗贼往往是将牧民的牲畜全部赶走。

被盗是牧民返贫的原因之一,也是定居建设中人居与畜圈难以分开的主要原因。

除此以外,牧区“乡风不文明”还表现在赌博、不尊敬老人方面,选择样本分别占35.8%和30.5%。

调查发现,牧民集中居住区脏、乱、差现象普遍,生产、生活垃圾随意乱扔,人畜粪便随处可见,严重影响了“村容整洁”。

78.2%的调查户家中都没有厕所,有厕所的是入住统一规划建设的牧民新村的住户,但其厕所多被牧民挪作他用,居住区内也很少有公共厕所,牧民仍然延续着就近大小便的不良习惯。

2.3民主管理问题
由于牧区生产生活方式的特殊性,牧区民主管理主要体现在政务公开度、财务公开度、民主选举率和牧民参与度上。

调查显示,牧区村干部主要由村民或村民代表选举产生,分别占调查样本的58.8%和27.6%,表明民主选举已在牧区得到普及,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但仍有25.7%的调查对象对选举抱无所谓的态度,有34.9%的牧户很少参加甚至从没参加过村民大会,说明有相当一部分牧民的民主意识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主管理p
一般来说,新农村建设资金主要有4个来源:上级部门支持、地方财政预算、社会资金和牧民自筹资金。

西部牧区多为贫困县,所调查8个纯牧县2006年的人均GDP为6886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3.3%,财政规模小,赤字严重,收不抵支,无力提供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巨额资金。

而广大牧民收入水平低下,投资能力缺乏。

另外,西部牧区自然环境恶劣,区位条件差,对国内外企事业单位投资兴业的吸引力缺乏。

因此,国家扶持是牧区建设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国家扶持资金一般是通过实施牧业综合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投入的,但这部分资金远远不够,根本无法满足牧区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牧区建设资金供给严重不足,成为牧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和短期内难以解决的瓶颈。

3.2牧民收入水平低,尚处于生存性消费阶段
牧民能否过上宽裕的生活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多少。

2006年,8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959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4.6%。

从调查样本的情况看,2006年样本户人均现金收入2044元,其分布情况见表3。

表3数据表明,人均现金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调查户占到56.1%,3000元以上的仅占21.8%。

总体来看,人均收入水平是很低的。

由于收入低,牧民支出的88.7%用于家庭生活。

生活支出中,以建房支出最多,占生活总支出的33.1%;其次为看病支出,占18.6%;其余依次为食品17.4%,衣物8.7%,子女教育费用8.2%,摩托、手机消费5.8%,家庭添加设备4.2%。

样本分布详细状况见表4。

数据显示,食物支出占生活支出的比重,242户在30%以下,占样本户的58.6%。

该比重在这里是指用于生活的现金支出中购买食物的部分,没有包括自产食物的货币计量,因此其比重的高低不能作为衡量贫富程度的指标。

牧区的自然条件和生产特点,决定了牧民除肉、奶以外的食品均要从市场上购买,因此这部分需求较大。

表4表明,建房、食品以及看病等生活必需消费占据了牧民收入的绝大部分,而衣物、通讯、家庭设备、文化娱乐等反映“生活宽裕”的消费所占比重很低。

在调查户中,48.2%的牧户用于衣物的支出占生活总支出的10%以下;28.1%的牧户完全没有交通通讯支出;340户、占82.3%牧户完全没有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

说明目前牧民的消费主要为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尚处于生存性消费阶段,因而无暇顾及乡风、村容等方面。

3.3牧民文化素质差和传统习惯的影响
西部8县牧区牧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很低,调查对象中从未上过学的占50.4%;上过1~6年的占39.9%;初中及以上的仅占总数的9.7%(表2)。

对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牧民的文化素质和传统习惯从多方面影响着牧区的新农村建设。

我们将受教育年限分为三个层次:0年、1~6年、大于6年。

将其与多个因素进行交叉分析,发现在诸多方面都表现为正相关。

表5数据表明,人均现金收入3000元以上所占比重,高文化层次仅略有优势,但在其他方面各文化层次之间的差距却非常明显,表明文化程度高的牧民生活水平高于其他层次。

另外,文化程度对邻里关系的融洽度也有明显影响。

调查样本中,选择邻里关系融洽和较融洽所占比例,高文化层次为95%,高于中等文化层次和低文化层次,后两者分别为94.5%和62.6%。

传统习惯是环境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长期以来,牧民们习惯于随处乱扔垃圾,对自觉集中堆放垃圾、维护生活环境的意识不强。

在入厕方面,大多数牧民表示已经习惯了露天入厕,厕所可有可无。

笔者在一所中学就见到大量学生在厕所外面的围墙边大小便,不进厕所“方便”的原因是“不习惯”、“厕所臭”。

牧民文化素质则对传统生活方式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没有上过学的208个调查对象中,只有42户家里有厕所,比例仅为20.2%;而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上的40个调查对象中,有18户家里有厕所,所占比例为45.0%,大大高于前者。

3.4基层组织建设不力,基层工作薄弱
目前,牧区基层组织建设不力,基层干部素质差、待遇低,加之牧区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牧区基层工作薄弱,导致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没能充分传达,牧民群众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从而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在调查对象中,没有听说过“新农村建设”的占到24.7%;在听说过“新农村建设”的牧民中,只有40.8%的牧民表示是通过基层干部传达的;并且大多数牧民不知道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

基层工作的薄弱也导致一部分较高文化素质的牧民游离于民主管理之外。

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对民主管理的参与程度和认同程度就越高。

然而,对
牧民文化程度与参加选举的态度的交叉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呈负相关:没上过学的208人中,认为选举无所谓或认为没有必要参加的比例为22.6%;上学1~6年的牧民中,该比例为25.4%;而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上的牧民中该比例高达42.5%。

参加村民大会的行为与此相似,经常参加村民大会的牧民所占比例,从低文化层次到高文化层次分别为72.6%、60.0%和47.5%。

由于文化素质较高的牧民群体在各方面具有带动作用,因此,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充分发挥这一群体的积极性,对于牧区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4结论与建议
受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牧民收入水平低、基层工作薄弱、牧民素质不高和不良传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川青甘藏族牧区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牧民生活质量提高缓慢、治安差、村容较差、牧民民主意识不强,与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差距较大。

鉴于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差、起点低,新农村建设应发动多方面的力量,采取综合措施,从牧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

4.1加大牧区基础性投入,增加公共产品供给
中央和省级政府应在牧区新农村建设的投资上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对牧区的转移支付,通过每年的财政预算,按一定比例或总量持续供应牧区,实行专款专用,确保资金连续到位;同时鼓励企业向牧区捐资和投资,支持牧区发展。

增加的投入主要用于公共产品供给,解决牧民急需的饮水安全、医疗、交通等问题,特别要抓好教育和广播电视事业,这关系到牧民素质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民主意识的增强和乡风文明建设,对于牧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2加强定居工程建设,改善牧民的生活条件
根据牧区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牧民意愿进行定居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地选择集中居住的牧民新村、联户牧场、家庭牧场等新村建设模式,完善配套设施,并加强便携式生产生活设施的创新和生产,以方便牧民的生产、生活,切实改善牧民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

4.3发展二、三产业,促进牧民增收
收入水平低是牧民消费不足、生活质量差的主要原因。

因此,增加牧民收入是西部牧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生活宽裕”的重要衡量指标。

鉴于牧区当前较为尖锐的人地、草畜关系,通过增加牲畜饲养量来增加收入已不可能。

因此,应通过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培植龙头加工企业,带动牧民增收;充分利用牧区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牧区非牧就业机会,提高牧民的收入水平。

4.4发展教育事业,提高牧民素质
社会的进步首先是人的进步,而人的进步取决于教育的发展。

鉴于牧区现状,必须多层次发展教育:完善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有效解决偏僻地区适龄青少年的失学、辍学问题,提高初中普及率;根据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全方位推进牧区劳动力扫盲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育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的新型牧民。

4.5加强文化建设,促进乡风文明
西部牧区要实现乡风文明,就必须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文化建设。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树立文明乡风、民风,加强村级文化活动室的建设,提高牧民的学习兴趣,引导牧民进行健康的娱乐活动;定期举办“优秀牧民”或“文明牧民”评选活动,并进行隆重表彰,以弘扬文明乡风;定期组织牧民学习党和国家政策,与时俱进。

二是加强定居点文化建设,在定居点配套完善文化活动设施,加强和谐社会文化理念建设。

三是改善牧区社会治安,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4.6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工作
切实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加强西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建设;完善牧民自治制度,充分发扬社会基层民主,规范“一事一议”和政务、财务公开,确保牧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落实到位。

加强牧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提高基层组织的领导、组织能力,发挥党员、牧区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和带领广大牧民发展生产、增收致富、民主管理、建设新牧区。

参考文献:
[1]红原县扶贫办.红原县特殊类型贫困地区贫困状况调查报告[R].2006.
[2]林毅夫.关于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J].北方经济,2006(3):5-6.
[3]沈茂英.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特殊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3):182-186.
[4]陶克.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扎实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J].理论研究,2006(2):2-4.
[5]王志岚.西北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与经济发展[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04-108.
[6]赵雪雁.高寒牧区生态移民、牧民定居的调查和思考——以甘南牧区为例[J].中国草地学报,2007,29(2):94-100.
[7]潘建伟.牧户消费行为的非经济影响因素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4(3):14-17.
[8]布和朝鲁.社会主义新牧区是什么样[J].北方经济,2006(9):20-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