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及其时代价值2017081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征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针对周恩来这个电报,李德立即以统一前方总指挥的名义,取消了中共工农红军总司令部和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这两个机构,改为由中革军委直接指挥,就是博古、李德把军事指挥权收回了中革军委。

李德后来自己也承认,他说"实际上我掌握了红军行动的决定权,我对每个涉及红军的问题都提出了建议,而且红军进入贵州省之前,我的所有建议均被采纳。"从军事指挥权的变化上,我们可以了解到博古这种军事指挥权如何一步步集中到了李德、博古手里,以及对后期长征之前,对后来军事失败所产生的一种错误影响。

军事不是没有转机的机会,在国民党发动军事反"围剿"期间,国民党军营里面也出现了分化,其中一个重要事件就是"闽变",我们讲的"福建事变"。当时国民党的一些军阀在福建发生政变,公开反应这些事和当时的国民政府。这是一个绝地反生的绝好政治时机。在"福建事变"发生后,看一下当时蒋介石阵营的一些反应。

做过蒋介石侍从室主任的晏道刚,他曾经这样回忆到:蒋介石在福州得知"闽变"消息,神色异常紧张,生恐红军十九路军联合,好几次与晏道刚同坐汽车时,忽而自言自语,忽而挥拳鼓掌,一个人坐在房子里时,便不时掏出自己手写的"剿匪手本",翻到后面的军歌竟独自高唱起来,高声歌唱起来。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福建事变",军阀内部出现问题,对蒋介石整个军事部署的影响无疑是背后一刀。但是我们中央中央军事委员会没有利用好这个时机,本来"福建事变"之后,福建方面曾经提出与我们联合,但是我们没有给予坚定的支持,没有联手来反蒋。

在国民党军事"围剿"步步紧围之下,从4月10号到28号发动了广昌战役,我们称为广昌保卫战,由于我们的战略出现问题,导致保卫战失败。当时彭德怀找到李德,说这样一句话"崽卖爷田心不痛",彭德怀说的是汉语,李德不懂汉语,就让伍绍祖来翻译这句话,伍绍祖当时没有直接翻译,后来彭德怀让杨尚昆翻译,杨尚昆就把这句话翻译成俄语,李德听了之后,勃然大怒,彭德怀讲"我已经做好了被你们判刑逮捕的准备",所以刘伯承也讲"必须尽快改变目前的这种状况,否则我们将会变成千古罪人"。

因为当时李德执行了一种错误的军事方针,没有充分利用当年毛泽东提出灵活的、激动的游击战略,他们采取的那种战略是堡垒对堡垒,短促出击。什么后果呢?陈云同志曾经这么说道,"短促突击"的结果使1933年5月直到1934年9月扩大来的15万以上(将近20万)的新战士,除去因为政治工作的薄弱、动员扩大红军时工作上的错误,而使一部分减员以外,都在这个战术之下损失了。面对面突击,硬碰硬无疑是以卵击石,随后是损失惨重。这是军事上的错误方针导致的结果。

(3)错误的经济方针致使经济枯竭

看一下当时由于错误的经济方针,而导致经济枯竭。当时苏区在开展查田运动,由于实行了过"左"的方针,而致使农民"反水"。当时陈云讲:"走到平均分配一切土地,最后就发展到政治上、经济上、肉体上消灭地主,以至消灭富农并损坏了中农,造成了一系列的错误,走到了陈独秀的反面。同样的绞杀了农民运动,在政治上造成党和农民严重隔离,造成了党的孤立。"

当时很多地方不仅遭受长期战争,而且出现了春荒、饥荒、灾荒,在这种情况下使苏区的经济日益的枯竭。张国焘在他的一本书《我的回忆》提到苏区的经济状况:"苏区经过战争的

蹂躏,粮食及其他必需品均感不足,到了明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可能发生饥荒,如果红军死守在这里,不仅不能为人民解决粮食问题,恐将与民争食。"这是经济上的枯竭。

(4)政治方针的错误

政治上执行了错误的"肃反"政策,当时张国焘因为"肃反"丢掉了鄂豫皖根据地。徐向前曾经回忆到:鄂豫皖根据地的"大肃反"不是孤立的,那个时候是教条主义者统治中央的时候,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宗派主义搅合在一起,在全党、在各个根据地搞"肃反"、搞扩大化。这是我们分析的长征出发的三个因素,军事上出现失利,经济上出现枯竭,政治上"肃反"影响了党与农民的关系。

(二)决定战略转移与初期准备

已经决定出发的时候,准备的充分吗?1934年7月,中央决定派红七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当时一共是8000人,党中央赋予先遣队两大任务,一个是最高度的发展游击战争,最高度的发展反日运动,8000人担负这样两个最高度的两大任务。同时命令第六军团向湖南挺进,一个部队北上,一个部队向湖南探路,执行这个任务的是第六军团,萧克、任弼时等人。当时萧克讲:当着中央红军沿着我六军团的行进路线前进时,国民党报纸说"前头是乌龟扒开路,后头乌龟跟上来",就是前面怎么走,后面怎么跟,路线没有改变,无疑是把行军路线很直白的告诉了国民党的部队,最后什么后果?中央红军搬家搬到了贵州吃尽了苦头,同样也使我军造致后车重覆之祸。

为什么后来的红二方面军也长征呢?也是与当时相继开展的这种错误"肃反"有着直接关联的。在这种情况下,红军长征势在必然,但为什么是这个时间?因为当时国民党执行的"铁桶计划",以及我们捕获这个计划是有直接联系的。国民党执行的最后计划"铁桶计划",当时有一位同志叫莫雄,赣北第四行政专属专员兼保安司令,他参加这个会议,而且把这个计划及时向潜伏在他身边的一位中共党员项与年等人做了一个交代,项与年等人决定及时把这个计划不惜任何代价送到中央苏区,送到瑞金,送给中央领导。项与年就乔妆打扮,扮成乞丐。为扮的更像一些,他首先用砖头把自己的门牙全部大掉,满嘴是血,然后自己又跳进了粪坑,满身是牛粪,这些就成了一个乞丐,他又带着已经进入了脑子里边的计划,同时把情报用密码写入两个辞典,随身携带,终于送进了瑞金,提前把这个计划告诉中央领导。

后来毛泽东曾经讲:"铁桶计划"无疑是蒋介石妄想"断水抓鱼",扼杀我红色政权、扑灭我革命火种,因此,我们不如"顺水而出"。所以正是因为我们提前获取了"铁桶计划",也是我们战略转移提前了一下。这一部分我们重点谈了一下长征出发的重要因素。

二、长征初期的严重失利与战略方向的争论

我们谈一下第二个问题,长征出发以后,围绕长征的路线问题、军事战略问题出现了一些分歧,也出现了长征初期的严重失利。

(一)长征初期的严重失利

1.长征初期顺利通过封锁线

当时我们提前谈潘鹤年、何长工等人到了广东北部的粤军那边,经过双方密约我们同意:经过密约,双方可以互相借道,红军行动前将所经过之地告知粤军。陈济棠部也后撤20里,让红军借道通过,但是必须保证不入广东腹地。所以长征初期能够顺利通过潜存的封锁线,是因为红军与粤军达成密约是有直接关联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