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设计
校园绿地植物种植设计
要点二
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植物的生长状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如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确保植物健康生长。
05
校园绿地植物种植设计案例 分析
案例一:某高校校园绿地植物种植设计
总结词
科学合理、生态环保、文化氛围
详细描述
该高校校园绿地植物种植设计以科学合理为原则,根据 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 。同时,注重生态环保,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 校园环境。此外,还融入了文化氛围的元素,通过种植 具有文化意义的植物,提升校园文化品质。
02
植物选择与配置
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
乡土植物
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土壤等自然 条件的乡土植物,有利于维护生 态平衡,降低养护成本。
外来植物
适量引入外来植物,丰富植物多 样性,但需谨慎评估其对本地生 态的影响。
季相变化与色彩搭配
季相变化
合理配置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使校 园四季皆有景。
色彩搭配
利用不同颜色的植物进行搭配,营造 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总结词
教育性、参与性、美观性
详细描述
该幼儿园绿地植物种植设计注重教育性,通过种植各种 植物,向孩子们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特点等知识。同 时,鼓励孩子们参与植物的养护工作,培养他们的环保 意识和责任感。此外,还注重美观性,通过合理的色彩 搭配和造型设计,营造出温馨、美丽的校园环境。
THANKS
生态平衡功能
01
校园绿地植物种植有助于调节气候、净化空气、 减少噪音、保持水土等,维护校园生态平衡。
休闲游憩功能
02
绿地提供了一个宜人的休闲游憩场所,方便师 生休息、交流、阅读、运动等,丰富校园生活。
文化教育功能
幼儿园绿色校园:植物种植艺术课程设计
【幼儿园绿色校园:植物种植艺术课程设计】1. 前言在当今社会,环保意识与绿色发展已成为热门话题。
在教育领域,幼儿园绿色校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如何通过植物种植艺术课程设计,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环保意识,是一个重要而又有趣的课题。
2. 了解植物在设计幼儿园绿色校园植物种植艺术课程时,首先要对植物进行深入了解。
从植物的种类、生长习性、养护方法等方面展开讲解,让幼儿对植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在课程中穿插一些有趣的实验和活动,让幼儿可以通过亲身实践来感受植物的生命力和美丽。
3. 艺术与植物将艺术与植物结合起来,可以让幼儿在植物种植过程中培养出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在课程设计中,可以引导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来表现植物的美丽和生命力,同时也可以在植物的栽培和养护过程中注重审美的细节,让幼儿在植物艺术中得到启发。
4. 环保意识培养幼儿园绿色校园的植物种植艺术课程设计还应注重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在课程中,可以通过讲解植物的重要性、环境保护知识等内容来引导幼儿形成珍惜自然资源、爱护环境的观念。
可以通过实际行动,如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等活动来引导幼儿实践环保。
5. 个人观点对于幼儿园绿色校园的植物种植艺术课程设计,我认为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也要关注幼儿对自然的情感和审美体验。
在幼儿学习的过程中,要让他们从多个角度认识植物,并在实际行动中培养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幼儿对绿色生活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6. 结语通过幼儿园绿色校园的植物种植艺术课程设计,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在植物的美丽和生命力中感受自然的奇妙之处,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审美能力。
这不仅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自然,更是为了让他们成为未来绿色环保意识强烈的公民。
幼儿园绿色校园,让我们从小就走向绿色未来!通过以上的文章撰写,我相信你对幼儿园绿色校园的植物种植艺术课程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希望我的文章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一主题,并展开更多有意义的讨论。
植物种植策划书3篇
植物种植策划书3篇篇一一、引言植物种植是一项有益且富有乐趣的活动,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提供新鲜的空气和食物。
本策划书旨在为您提供一个全面的植物种植计划,包括选择植物、准备种植场地、种植方法和后期护理等方面的建议。
二、目标美化环境,增加绿色空间。
提供新鲜的空气和食物。
培养种植技能和兴趣。
三、选择植物考虑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生长的植物。
选择具有观赏价值或实用价值的植物,如花卉、蔬菜、水果等。
考虑植物的生长周期和维护需求,选择适合自己时间和精力的植物。
四、准备种植场地清理场地,去除杂草和杂物。
改良土壤,添加有机肥料和矿物质,提高土壤肥力。
五、种植方法根据植物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种植方法,如播种、移栽、扦插等。
按照正确的深度和间距种植植物,确保植物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浇水、施肥,保持土壤湿润和肥沃。
六、后期护理定期浇水、施肥,保持植物的生长需求。
及时除草、除虫,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定期修剪植物,保持植物的形态和健康。
七、注意事项选择健康的植物,避免购买病虫害的植物。
按照植物的要求进行浇水、施肥和护理,避免过度或不足。
注意安全,避免在种植过程中受伤。
通过本策划书的实施,您可以成功地种植出健康、美丽的植物,为您的生活增添一份绿色和乐趣。
同时,种植过程也可以让您学到很多关于植物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您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篇二《植物种植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环境和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植物作为一种天然的装饰品和空气净化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本项目旨在通过种植各种植物,为人们提供一个美丽、舒适、健康的环境。
二、项目目标1. 提供各种植物的种植和养护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
2. 打造一个美丽、舒适、健康的植物种植环境,吸引更多的客户。
3. 推广植物种植文化,提高人们对于环境和健康的关注度。
三、项目内容1. 植物种植区建设一个大型的植物种植区,种植各种花卉、绿植、蔬菜等。
提供植物种植的技术支持和养护服务,确保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景观设计详解——种植设计
通过巧妙的植物配置,实现了公园内不同功能区的空间划分,如休息 区、娱乐区、观赏区等。
案例二:某私家庭院的种植设计评价
01
个性化
该私家庭院的种植设计体现了业主的个性化需求,采用了业主喜爱的
植物和风格,如日式禅宗风格,营造了宁静、雅致的庭院氛围。
02
精细化养护
私家庭院的种植设计注重精细化养护,包括定期修剪、施肥、除草等
根据水景类型选择适宜的水生植物, 如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等 ,打造自然和谐的水生环境。
照明布局
针对种植区域设置合理的照明设施, 如庭院灯、草坪灯等,营造舒适的夜 间景观环境。
光影效果
利用照明设施创造光影效果,突显植 物的形态、色彩美感,增加景观的层 次感。
节能环保
优先选择高效、环保的照明产品,减 少能耗,降低维护成本,实现绿色可 持续发展。
。
庭院种植设计
01
02
03
小型化设计
庭院空间通常有限,因此 种植设计需要精巧细致, 选择植物的大小、形态要 适应庭院的空间尺度。
私密性营造
通过植物配置,如绿篱、 乔木等,创造庭院的私密 空间,提供宁静的休息环 境。
多元化元素
庭院种植设计可以包含更 多元化的元素,如水景、 花坛、园艺小品等,与建 筑风格和环境相协调。
优先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植物,确保植物健康生长 ,减少后期维护成本。
考虑植物的季相变化,合理搭配常绿与落叶植物,使景观在四 季呈现不同美感。
利用植物的高度、冠幅、叶形等元素,营造开敞、半开敞、封 闭等空间感受,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活动需求。
地形与土壤利用
地形塑造
通过挖填方、堆坡等手段,塑 造起伏变化的地形,为植物种
植物种植设计
①常绿篱:用柏树类常绿针叶树或常绿阔叶灌木。
②落叶篱:用落叶阔叶灌木如榆树、雪柳、水蜡树。
③针叶篱:以针叶树木如桧柏、千头柏等做绿篱。
④彩叶篱:用色叶灌木如紫叶小檗、金叶女贞、变叶木。
⑤图案篱:用矮绿篱在草坪上做成图案。
⑥花篱:用花灌木,如麻叶绣球、木槿、四季桂等。
⑦观果篱:用多果灌木,如火棘、沙棘等。
⑧刺篱:选带刺的灌木,如马甲子、豪猪刺、枳壳等。
⑨编篱:用柔枝灌木,如木槿、小叶女贞、榆树、杞柳。
⑩蔓篱:用篱栅栽藤状植物,如金银花、牵牛花、茑萝。
⑬设计形式:a.不整形绿篱(半自然式绿篱)b.规则式整形绿篱(规则式绿篱)c.自由式整形绿篱(不规则整形)d.造型绿墙(做骨架并修剪造型)⑭断面设计: a.横断面标准断面:梯形、矩形、半圆形变化断面:截角形、台层形、组合形不正确断面:倒梯形、三角形b.纵断面标准断面:直条形、波浪形、城垛形变化断面:折板形、锯齿形、组合形⑮端头设计:平面:折转形、卷回形、柱形。
立面:翘头形、坡面形、柱形(图3-153)⑯种植株行距:一般绿篱株距:0.3-0.5m;行距:0.4-0.6m。
绿墙株距:1-1.5m;行距:0.7-1.2m。
(二)自然式植物配植园林树木的自然式配植主要有孤植、丛植、群植和林植。
其中,林植即风景林栽植既可用于自然式,也可用于规则式栽植。
1.孤植:单株树或紧密栽植的单树种树丛的孤立独处配植状态,叫孤植;孤植的树木,叫孤植树。
⑪作用 a.作主景树;在风景视线焦点。
b.作空旷地遮荫树。
如在园椅之后。
⑫植物选择条件:a.体大、形美;如雪松、香樟、黄葛树、七叶树。
b.是季相色叶树;如银杏、黄连木、枫香、红枫。
c.花繁、色艳。
如日本晚樱、蓝花楹、榆叶梅。
⑬设计要点:a.状态:树木周围应比较空旷。
b.位置:草坪上、水边、岛上、桥头、路口、山坡前、广场上、庭院中央。
c.视距安排:取树高的4-10倍作视距。
d.背景处理:要单纯化,在孤植树高5倍距离之外2.丛植:用若干树种搭配栽植成风景树丛,就是丛植。
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
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植物种植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如土壤、气候、植物品种等。
在进行植物种植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适应环境的原则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包括土壤、温度、湿度等因素。
在进行植物种植设计时,应该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以确保植物能够良好地生长和发展。
2. 美观实用的原则植物种植设计不仅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还要考虑到设计的美观性和实用性。
因此,需要结合场地特点和使用需求,进行合理的植物布局和组合,使设计既能满足使用需求,又能提升场地的美观度。
3. 功能性的原则植物种植设计不仅要考虑到美观性和实用性,还要考虑到植物的功能性。
例如,在城市中,可以通过种植一些抗污染的植物来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
在公园中,可以通过种植一些花卉来吸引蜜蜂和蝴蝶,增加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4. 生态环境的原则植物种植设计应该尽可能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例如,在进行植物种植设计时,应该尽量选择本地的植物品种,减少引进外来物种的数量,防止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还应该注重植物的生态适应性,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5. 经济可行的原则植物种植设计需要考虑到经济成本,避免过度浪费和不必要的花费。
在进行植物种植设计时,应该根据预算和使用需求,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和布局方式,以达到经济效益和实用性的平衡。
6.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植物种植设计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避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破坏。
在进行植物种植设计时,应该考虑到植物的生命周期和更新周期,以便进行合理的维护和更新。
同时,还应该注重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植物种植设计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原则,以实现设计的美观性、实用性、功能性和可持续性。
只有在遵循这些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才能创造出更加优美、健康、生态和可持续的植物景观。
景观设计详解——种植设计
地被层是植物群落的最下层,能够覆盖地面、防止水土流失、提供养分等作用。在种植设 计中,应选择适合的地被种类和数量,合理配置地被的高度和密度,以形成良好的生态效 果。
植物的养护与管理
灌溉
合理安排灌溉系统,定期为植物提供适当的水分,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应根据不同植物的水分需求和气候条件, 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
单株或三五成群地种植, 强调个体美。
线状配置
按一定的走向进行种植, 形成绿带或花带。
面状配置
大面积种植同种或多种植 物,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 绿地。
03
种植设计的空间营造
空间的概念与类型
空间的概念
空间是景观设计中的基本元素之一,它由地面、植物、水体 、山石、建筑等元素共同构成,是人们可以感知和体验的环 境。
植物的色彩与形态
色彩
选择与环境协调的颜色,突出主题或 营造氛围。
形态
考虑植物的形状、大小、生长速度等 因素,以适应不同的空间和功能需求 。
植物的季相变化
春季
观花植物如樱花、桃花等。
秋季
观果植物如柿子、山楂等。
夏季
观叶植物如紫薇、合欢等。
冬季
常绿植物如松柏、冬青等。
植物的配置方式
01
02
03
点状配置
景观设计详解——种植设计
汇报人: 2023-12-27
目录
• 种植设计概述 • 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 种植设计的空间营造 • 种植设计与生态环境 • 种植设计与文化表达 • 种植设计的实践案例
01
种植设计概述
定义与目标
定义
种植设计是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主要涉及植物的配置 、布局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植物种植设计方案
植物种植设计方案植物种植设计方案1.目标和背景:本次植物种植设计方案的目标是在一个户外空地上进行美化和功能性种植,以提供一个绿色、美丽和舒适的环境。
背景是根据地区的气候、土壤和阳光状况,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品种。
2. 环境分析:通过对环境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a. 当地气候:阳光充足,年平均温度适宜,湿度适中;b. 土壤状况:地面土壤肥沃,含水量适中,排水良好;c. 空地面积:500平方米;d. 当地风向:风向变化频繁,需考虑植物的耐风性。
3. 设计原则:为了创造一个美丽和与环境相协调的种植方案,我们将遵循以下设计原则:a. 多样性:选择不同种类、颜色、高度和形状的植物,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魅力;b. 可持续性:选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生长迅速和易于维护的植物,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并降低后期维护成本;c. 功能性:利用植物的特性,如树木的阴影、绿篱的隔离等,来创造舒适、私密和功能性的空间;d. 水源利用和节约:选择具有耐旱性的植物,配备灌溉系统,并合理设置排水设施,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4. 种植方案:基于上述分析和设计原则,以下为种植方案的具体内容:a. 树木选择:选择具有较强适应性和耐旱性的树木,如樟树和榆树。
这些树木可以为场地提供阴影,改善空气质量,并为鸟类提供栖息地。
b. 绿篱选择:选择具有较强隔离功能、生长迅速和较低维护成本的绿篱,如欧洲山毛榉和柏树。
绿篱可以为场地提供隐私和屏障功能。
c. 花坛选择:选择喜阳光的花卉,如郁金香、玫瑰和百合。
花坛可以增添生活气息和色彩,提升场地的美观度。
d. 地被植物选择:选择具有较强适应性和低维护成本的地被植物,如多肉植物、报春花和迷你罗勒。
地被植物可以填补空地,起到覆盖和美化作用。
e. 灌溉系统:根据需要,设计合适的灌溉系统,并考虑水源的节约和利用。
使用雨水收集系统来收集和利用雨水,减少对市政供水的依赖。
5. 维护计划:为了确保种植方案的长期美化效果和植物的健康生长,维护计划十分重要。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程序及图纸表现课件
5.2.2种植设计图的类型
种植设计平面图
1、在种植设计平面图中应标明树木的准确位置、树 木的种类、规格、配置方式等。
2、当植物种类及数量较多时,可分别绘出乔木、灌 木、草本的种植图。
3、根据植物的种植形式有以下三种标注方式 :
种植设计要与场地规划同时进行,按一定 的程序步骤进行。
5.1.1现状调查与分析
获取项目信息 (1)委托人对项目的认知程度和具体要求 (2)委托方提供的图纸资料 :
测绘图(规划图);现状树木分布位置图;地 下管线图;气象水文资料;地质土壤情况;地域特 色、民风民俗等。
5.1.1现状调查与分析
现场踏勘 (1)核对、补充所收集的图纸资料 (2)把握场地的感觉、场地与周围区域的关
(3)植物的种植修剪和造型代号可用罗马数字:Ⅰ、Ⅱ、 Ⅲ、Ⅳ、Ⅴ、Ⅵ…,分别代表自然生长形、圆球形、圆柱 形、圆锥形……等。
5.2.2种植设计图的类型
点状种植的标注
点状植物的两种表示方法
5.2.2种植设计图的类型
片状种植的标注
(1)片状种植是指在特定的边缘界线范围内成片种 植灌木和地被植物(除草皮外)的种植形式。
3、大面积的施工图网格放线用基准点或基准线放线定点。
5.2.2种植设计图的类型
植物种植设计立面图
立面图主要在竖向上表明各园林植物之间的 关系、园林植物与周围环境及地上、地下管线设 施之间的关系等。
5.2.2种植设计图的类型
植物种植详图
表示种植平面图 中的某些细部尺寸、 材料和做法等,图 的比例尺通常为 1:20~1:50。
1 PG1 2 PD1
片状种植苗木名录表
植物种植设计说明及规范【最新版】
植物种植设计说明及规范种植设计总评说明一、种植要点1、严格按苗木表规格购苗,应选择根系发达枝干健壮,树形优美无病虫害的苗木,大苗移植尽量减少截枝量,严禁出现没枝的单干树木,乔木分枝点不少于4个。
树型特殊的树种,分枝必须有4层以上。
1.1、所有常绿乔木需全冠种植,施工种植后,须带三级以上分枝,切忌“杀头”处理,树型保持其原有形状,并且无明显阴面、阳面之分。
1.2、所有落叶乔木需全冠移植,施工种植后,根据不同树种,须带二至三级或更多的分叉枝,树型保持完整,姿态优美。
2、规则式种植的乔灌木,同一树种规格大小应统一。
丛植和群植乔灌木应高低错落,灵活布置。
3、分层种植的花带,植物带边缘轮廓种植密度应大于规定密度,平面线型应流畅,边缘成弧形。
高低层次分明,且与周边点缀植物高差不少于30cm.4、孤植树应树形姿态优美、奇特、耐看。
5、整形装饰篱苗木规格大小应一致,修剪整形的观赏面应为圆滑曲线弧形,起伏有致。
6、植后应每天浇水至少二次,集中养护管理。
7、大苗严格按土球设计要求移植。
大规格乔木移植时,须掌握移植时间。
选用运迁苗移植;移植时应对树木进行修剪,带泥球移植;大树种植后必须设扁担桩或三角撑加以支撑。
为确保大树移植成活及生长良好,可于种植穴内放置营养土,并于种植时拌施有机肥。
8、草皮移植平整度误差≤1cm。
9、苗木表说明:9.1、苗木表中所规定的冠幅,是指乔木修剪小枝后,大枝的分枝最低幅度或灌木的灌木的叶冠幅。
而灌木的冠幅尺寸是指叶子丰满部分。
只伸出外面的两、三个单枝不在冠幅所指之内,乔木也应尽量多留些枝叶。
9.2、苗木表中同一植物同一档规格有较大变化幅度,施工备苗木时,应采用大、中、小的搭配的方式,而不应单取量小值;选苗时,如无特殊说明的,应注意植物的均衡美观,不能选用比例失调的苗木(如只是高度达标,冠幅不符合要求;或只满足冠幅大小而忽略高度的适当比例)。
10、规格表上并未规定乔木高度,但要求乔木不能去掉主树梢。
植物种植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植物种植设计的基本概念 • 适宜性原则 • 多样性原则 • 功能性原则 • 艺术性原则 • 经济性原则
01
植物种植设计的基本概念
植物种植设计的定义
定义
植物种植设计是指在一定的地域或空间内,根据植物生态学原理和美学原理,结合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文 化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以创造出具有观赏、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植物景观。
季相变化的连续性
注意植物季相变化的连续性, 保证不同季节的景观在视觉上 的协调与平衡。避免出现某一 季节过于突出或过于平淡的情 况。
06
经济性原则
成本核算
植物采购成本
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优化植物的采购渠道, 降低采购成本。
人工成本
合理规划种植流程,减少人工投入,提高效率 。
维护成本
考虑植物的养护需求,选择易于养护的植物,降低维护成本。
实现视觉上的统一与调和。
02
色彩的情感表达
不同颜色能够传达不同的情感。例如,红色通常代表热情、活力;绿色
象征自然、平静;蓝色则给人以宁静、平和的感觉。根据空间的功能和
人的活动需求,选择恰当的色彩进行搭配。
03
植物的季节变化
植物在不同季节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和形态,这也是植物种植设计中色彩
搭配的重要考虑因素。利用植物的季节变化,可以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景
适应性与耐逆性
考虑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耐逆 性。在选择植物种类时,应选择对光照、水 分、土壤等环境因素具有一定适应能力的品 种。同时,也要考虑它们在不同季节和气候
条件下的表现。
04
功能性原则观赏ຫໍສະໝຸດ 能视觉效果植物种植设计应考虑在视觉上产生的效果,如色彩、形态、高度和质感等。合理配置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实现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视觉效果。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尊重科学,符合规律。合理的 处理好植物个体和个体之间, 个体和群体之间,群体和群体 之间以及个体、群体与环境之 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每个植物 的作用,维持稳定的植物景观。
因地制宜,适地适物。考虑 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生长规律, 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使其 正常发展。
种类多样,季相变化。大多 数的景观随着季节的更替而 变化。应使用教多的植物种 类,使每个季节都有代表性 或者特色景观。
任务一植物种植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01
理论讲解
02
一.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1. 满足功能要求 2. 同环境条件协调 3. 满足艺术要求 4. 经济原则
种植设计的原则
尊重自然,保护利用。在保 护和利用自然植被与地形生 境的条件下,创造自然,和 谐,优美的园林。
合理布局,满足功能。从绿 地的性质和功能出发,对不 同植物合理布局。如综合性 公园因观赏,活动,休息等 功能不同,而相应的该设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花坛,草坪,丛林而不同。
树列设计的株距取决于树 种特性、环境功能和造景 要求,一般乔木间距3-8 米,灌木间距1-5米。
树种选择:具有整齐、严 谨、韵律、动势等景观效 果,所以要选择树冠较整 齐、耐修剪的树种。混合 树种宜少不宜多,一般不 超过三种,数列延伸线较 短时,多选一种,若两种 就采用乔灌间植,一高一 地
行道树的设计
通常分三种情况:
自然式为主,结合规则式。 规则式为主点缀自然式。 规则与自然并重。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类型
应用类型分:
树木种植设计:对各种树木包括乔木、灌木以及木 质藤本植物等的景观进行设计。 ○ 按景观形态和组合方式分为: ○ 孤景树、对植树、树列、树丛、树群、树林。
花草种植设计:
植物种植设计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植物种植设计教案学科领域:生物、园艺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9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种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植物生长的环境需求。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植物种植的兴趣。
3. 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了解植物种植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植物种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难点:如何根据植物生长的环境需求进行合理的种植设计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内容1. 植物种植的基本原理讲解植物生长的环境需求,如光照、水分、土壤等,让学生了解植物种植的基本原理。
2. 植物种植的方法介绍常见的植物种植方法,如播种、移栽、扦插等,并进行演示。
3. 种植设计的原则讲解种植设计的原则,如美观、环保、实用性等。
4. 种植设计的实践操作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种植设计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5. 种植设计的评价与反思让学生对所做的种植设计进行评价与反思,了解植物种植的注意事项。
六、教学内容6. 植物种植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植物种植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种植的环境要求和生长特点。
7. 植物种植的环保意义讲解植物种植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如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等。
8. 植物种植技术的拓展介绍一些先进的植物种植技术,如无土栽培、植物工厂等。
9. 植物种植设计作品的展示与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植物种植设计作品,进行交流和互相评价。
10. 总结与反思对整个植物种植设计教案进行总结和反思,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花园或植物种植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植物种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种植设计。
3. 演示:进行植物种植的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种植过程。
4. 实践:让学生进行种植设计的实践操作,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5. 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种植设计作品,进行交流和互相评价。
(完整版)3.4、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2)主次分明,创造自然的群落景观
自然群落景观
辟出风景线
(3)突出韵律,展示丰富的立体轮廓
行道树
变化起伏凹凸的轮廓丰富 自然,但不杂乱
(4)结合多种景观要素,建造和谐的景观环境
A、植物造景与建筑
置建筑于丛林中
植物衬托建筑
Hale Waihona Puke B、植物造景与水体6 7
( )( 注)( 意合 5 植理) 物设考 造置虑 景种四 的植季 经密景 济度色 原和的 则搭变
2)三株树丛:宜采用同种或两种树木。
若同种树,应同为常绿或落叶,同为乔木或灌木,大小和姿态应有 所变化。平面布置呈不等边三角形。常采用“2+1”式分组设置,最大
和 最小靠近栽植成一组,中等树木稍离远些栽植,两组之间应有动势呼 应,整体造型呈不对称式均衡。若为两种树,则同种的两株分居两组, 且单独一组的数目体量要小,方可达到即统一又变化的效果。
6. 林植
是指成片、成块种植的大面积树木景观。林植所形成的种植类型 称为树林,又称风景林。树林多用于大面积公园的安静休息区、风景 游览区或休、疗养区及卫生防护林带等。树林按按林种组成又可分为 纯林和混合林,种植密度可分为密林和疏林。
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以林地
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以十分数表示,完全 覆盖地面为1。简单的说,郁闭度就是指林冠覆盖面积与地 表面积的比例
如就光因子而言,作为第一层的大乔木应为喜光树种 ,亚乔木层可为半耐阴的,灌木层中分布东、南、西三面外 缘的宜为喜光的,而分布在乔木庇荫下及北面的灌木可为 半耐阴或阴的。
7)种植设计形式
群植的设计形式有两种:单纯树群和混交树群。 单纯树群只有一种树木,其树木种群景观特征显著,景观规模与气氛大于
种植设计说明范文
种植设计说明范文种植设计是指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和美化环境而对植物进行的布局和安排。
一个好的种植设计可以使环境更加美观、舒适,并能提供一定的功能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种植设计的步骤、要点和注意事项。
种植设计有几个基本步骤,包括规划、选择植物、布局和施工。
首先,要根据种植场所的特点制定规划,确定所需植物的数量和种类。
规划时需要考虑种植区域的大小、光照条件、土壤质量等因素。
其次,根据规划选择合适的植物。
植物的选择要考虑其适应环境的能力、生长特点、观赏价值等因素。
然后,根据植物的特点和规划确定布局。
布局要考虑植物之间的距离、高度、颜色等因素,以及植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最后,按照布局进行施工,包括挖坑、栽种、浇水等。
种植设计有几个要点需要注意。
首先,要注重植物的功能性。
植物可以提供防风、保持土壤、净化空气等功能。
在种植设计中,可以选择具有这些功能的植物,以增加环境的舒适性和实用性。
其次,要考虑植物的观赏价值。
植物的颜色、形态、花期等特点都会影响观赏价值。
在布局时,可以合理地组合不同的植物,以创造丰富多样的观赏效果。
此外,还要考虑植物的养护难易度。
一些特殊植物可能需要更多的养护工作,而一些常见植物则较为容易养护。
在选择植物时,要根据自身条件和养护水平来确定。
在种植设计中,还有一些常见的问题需要注意。
首先,要避免植物过密。
植物过密不仅会导致养分竞争,还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观赏效果。
因此,在布局时要合理地控制植物的数量和间距。
其次,要避免使用过多的相似植物。
相似植物的使用会使环境显得单调乏味,缺乏层次感。
在布局时,可以通过使用不同颜色、形态、高度的植物来增加层次感。
此外,还要注意保持和谐的色彩搭配。
颜色的搭配可以根据季节、建筑物风格等因素进行调整,以达到和谐的效果。
在进行种植设计时,还应注意保护植物的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是当前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种植设计中,可以选择野生植物或本地植物来保护生态环境。
此外,还可以选择具有自然生长特点的植物,以减少养护工作和对环境的干扰。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4)
❖ 2、疏林的设计
❖ 郁闭度在40%-60%。多为单纯乔木林。 ❖ 根据景观功能和人为活动使用情况不同分为:
疏林草地、疏林花地、疏林广场。
第三十九页,共69页。
❖ A、疏林草地
疏林与草坪相结合的园林景观,是园林绿地中运用最多的疏林 设计模式。
❖ 树木种植的间距: 10-20米,以成年树树冠大小为准。
❖ 3、四株组合
❖ 3+1组合种植:可采用一种或两种树木,布局整体呈不等边三角 形或四边形,单独一株为第二大的树,其他三株同三株树丛 的方法。如为两种树种,则树量该为3:1,其中一株的树种,不
单独种植,体量不宜为最小或最大。
第二十四页,共69页。
❖ 4、五株组合
❖ 3+2组合种植:可采用一种或两种树木。可采用一到两种树木。布 局整体成不规则五边形。可采用3+2的方式,体量第2、3的两株为一
❖ 一、树木的造景形式
❖ 自然式:包括孤植、丛植、群植等;
❖ 规则式:包括对植、列植等。
❖ (一)孤植树
❖ 是由一株树木单独种植设计成景的园林树木景观, 是园林局部 空间的主景构图。
第八页,共69页。
孤植树设计的环境特点?
孤植树种选择的要求??
第九页,共69页。
❖ 1、设计环境
❖ 开阔的空间环境:如大草坪、广场、开朗的湖畔、岛屿、园路尽 端等处。
等。
第十五页,共69页。
第十六页,共69页。
❖ 2、树种的选择
❖ 树木形态美观、树冠整齐、花叶较美、能耐部分修剪。
❖ 3、常用的树种
❖ 龙柏、雪松、龙爪槐、柳杉、苏铁、玉兰、南洋杉、云杉、柳 树、桧柏、碧桃、紫玉兰、罗汉松、棕榈科植物等。
第十七页,共69页。
小学三年级实践课程《植物种植》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实践课程《植物种植》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1.1 课程意义《植物种植》作为小学三年级的实践课程,旨在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精神和环保意识。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种植技巧,了解植物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1.2 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掌握基本的种植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二、教学内容2.1 课程时长本课程共计 10 课时,每课时 40 分钟。
2.2 教学大纲1. 第 1-2 课时:介绍植物种植的基本知识,讲解种植技巧。
2. 第 3-4 课时:实地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植物种植。
3. 第 5-6 课时:观察植物生长,记录生长过程。
4. 第 7-8 课时:分析植物生长情况,探讨生长过程中的问题。
5. 第 9-10 课时:总结经验,进行植物种植展示。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讲解植物种植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3.2 实践操作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植物种植,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3 观察记录法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生长变化,提高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3.4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问题,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植物种植的兴趣。
2. 种植操作技巧:评价学生在实地操作中的种植技巧,了解他们掌握种植知识的程度。
3. 观察记录:检查学生的观察记录,评估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植物种植》教材。
2. 教具:种植工具、植物种子、观察记录本等。
3. 课件:教师准备的相关教学课件。
六、教学步骤6.1 课前准备1. 教师提前准备教材、教具和课件。
幼儿园植物小天地:植物种植课程设计
幼儿园植物小天地:植物种植课程设计在幼儿园,植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
通过种植和观察植物的成长过程,幼儿可以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耐心和责任感。
设计一门有趣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植物种植课程对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设计一门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性的植物种植课程。
一、植物种植课程设计的目标和意义1.培养幼儿的爱心和责任感在植物种植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幼儿亲自动手参与,让他们亲身感受到植物的成长需要关爱和责任。
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2.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幼儿可以培养出耐心、仔细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这对他们的认知和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通过植物种植,我们可以告诉幼儿植物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引导他们从小就养成保护植物、保护环境的习惯和意识。
二、植物种植课程设计的内容和形式1.选择适合种植的植物在设计植物种植课程时,首先要选择适合幼儿园环境和孩子们的植物。
比如常见的向日葵、小番茄、花生等等,这些都是适合幼儿园种植的植物,生长周期短,易于管理。
2.导入知识,生动讲解在课程开始之前,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向幼儿们传授植物的种植知识,如植物的生长过程、所需的养分和水分等。
这样可以增加幼儿对植物种植的兴趣和好奇心。
3.实地操作,共同参与让幼儿亲自动手,参与到植物的种植和管理中。
可以组织幼儿一起去幼儿园的植物园或者室外活动场地,让他们实地参与植物的种植,这样可以增加他们的体验感和参与感。
4.观察记录,形成习惯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幼儿们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可以利用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幼儿们通过自己的方式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录习惯。
三、植物种植课程的评估和反思1.评估幼儿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在课程结束后,可以通过观察幼儿们的记录和讨论,评估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看他们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园林种植设计:是根据园林总体设计的布局要求,运用不同种类及不同品种的园林植物,按科学性及艺术性的原则,布置安排各种种植类型的过程、方法。
2.中国现代园林种植设计的特点:
•注重生态效益,创造生态景观
•挖掘种种潜力,增加植物种类
•继承传统理论,扩充种植形式
•顺应时代步伐,丰富种植手法
3.为什么说园林种植设计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
4. 园林种植设计的植物选择
园林种植设计是营造、创建植物种植类型的方法及措施。
植物是种植设计的主要对象,园林植物种类繁多,各具自身的观赏特性及生物学特性,要完满地完成种植设计,必须熟练掌握各类植物的种类、栽培分布、观赏特性、生物学特性、园林应用等相关知识,合理选择园林植物材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种植设计的顺利进行。
5. 观花:
花色(1)红色系:一串红、山茶花、杜鹃花、虞美人(2)黄色系:迎春、连翘、万寿菊(3)蓝紫色系:紫藤、紫丁香、蓝花楹(4)白色系:珍珠梅、栀子花、玉兰
6. 春色叶:一般说植物春天新发的叶多为嫩绿色,而有些植物的春叶不为绿色,而呈现红色。
把春季新发生的嫩叶不为绿色者的植物统称为春色叶植物。
7. 中性植物(耐阴植物):在充足的光照下生长良好,但能忍耐不同程度庇荫的植物。
分为中性偏阳:樱花、月季、玫瑰
中性耐荫:槐树、元宝枫、丁香
中性偏荫:罗汉松、八角金盘、八仙花
8. 水分因子:旱生植物(仙人掌、夹竹桃),湿生植物(蕨类、天南星科),中生植物(一、中生耐旱类:刺槐、臭椿二、中生耐水湿:柳、白蜡),水生植物:荷花、水葱
9. 林植物的选择原则
1、根据城市及绿地性质选择相应植物种类
2、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当选用驯化的外来及野生植物
3、乔灌木为主,草本花卉点缀,重视草坪地被,攀援植物的应用
4、快长树与慢长树相结合,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
10.种植设计基本类型根据在园林应用目的:(规则式/自然式)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群植、散点植、片植等。
丛植:通常是由几株到几十株乔木或乔灌木按一定要求栽植而成。
11.花坛的类型(以主题不同分类):花丛式花坛、模纹花坛、标题式花坛、装饰物花坛、立体造型花坛、混合花坛。
12. 花丛式花坛的主体植物材料
花丛式花坛主要由观花的一、二年生花卉和球根花卉组成,开花繁茂的多年生花卉也可以使用。
三色堇、雏菊、百日草、万寿菊、金盏菊、翠菊、金鱼草、紫罗兰、一串红、鸡冠花等;多年生花卉中的小菊类、荷兰菊、鸢尾类等,球根花卉中的郁金香、风信子、美人蕉、大丽花的小花品种等都可以用作花丛花坛的布置。
13.花境:园林中从规则式构图到自然式构图的一种过渡的半自然式的带状种植形式。
类型:单面观赏花境,双面观赏花境,对应式花境
14. 姿态在种植设计中的作用:第一,增加或减弱地形起伏。
第二,不同姿态的植物经过妥善的种植与安排,可以产生韵律感、层次感。
第三,姿态的巧妙利用能创造粗有以为的园林
形式。
第四,特殊姿态植物的单株种植可以成为庭园和园林局部的中心景物,形成独立赏的景点。
15. 园林植物空间的含义:指园林中以植物为主体,经过艺术布局,组成适应园林功能要求和优美植物景观的空间环境。
围合与分隔;辅助;覆盖
16. 2、3、4、5株的平面布置:二株树丛,树种必须同种或同属极相似,一大一小,一欹一直,栽植距离要小于树冠半径之和,即要交冠。
三株树丛,最多能用两种植物(树种),树的大小、姿态都要有差异,自然式丛植的三株树,应呈不等边三角形。
四株树丛,配合要求同三株丛,植物间距最好不等。
五株树丛,要求同三株丛,植物间距最好不等。
17.树群是指由二三十株以上七八十株以下的乔灌木组成的人工群落,可以分为单纯树群和混交树群两类。
18. 以北京树群设计为例,第一层大乔木为阳性的青杨,最高可达30m,4月初最先发叶。
第二层亚乔木有3种:平基槭,半阴性,秋季红叶;白碧桃、红碧桃,4月中下旬开花,喜温暖小气候,阳性;山楂,半阴性,6月开白花,10月果红。
第三层为落叶灌木:重瓣榆叶梅,4月上句开红花,阳性;忍冬,阴性,常绿藤本灌木,6~7月开黄白花,有芳香;紫枝忍冬,落叶灌木,5~6月开紫红花。
其中的白皮松近期作为第三层的常绿灌木应用,20余年后,可以上升为第二层的小乔木,至80余年后与平基槭同为第一层大乔木,而青杨及其余小乔木与灌木己全部衰老,需要全部更替,树群下的草本地面覆盖植物,阴性的有王簪、金针菜、荷包牡丹,阳性的有芍药、荷兰菊。
这样,整个树群自春至秋.季相荣落交替。
华东树群设计
19.林冠线指树林或树丛空间立面构图的轮廓线
林冠线设计;层次设计;突出主景;注意构图
20.植物的芳香、姿态、体量在种植设计中起什么作用?注意什么问题?
21. 建筑基础种植应注意:
1、建筑是主体,基础种植不可过高过多,挡住建筑立面表现的完整性。
2、采光。
基础种植不可离建筑太近,除攀援植物外,灌木通常保持在1.5M以下,窗前乔木在5M以下。
3、建筑的高度决定着基础绿化植物种类的选择,也决定了配植方式及绿化效果。
4、因建筑物高度、平面布局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朝向的建筑基础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小气候,应根据建筑形成的不同环境合理选择植物种类。
5、不同的建筑物有不同的风格,因此植物种植的形式,手法要与其相一致。
22、常用作墙面种植的植物种类有:紫藤、木香、蔓性月季、地锦、五叶地锦、猕猴桃、葡萄、山荞麦、铁线莲属、美国凌霄、白玉棠、凌霄、金银花、盘叶忍冬、中华五味子、五味子、素方花、钻地风、常春油麻藤、鸡血藤、舌雀花、绿萝、崖角藤、南蛇藤、洋常春藤、常春藤、蔓长春花等。
23.屋顶种植是指在建筑物、的顶部、天台、楼台之上所进行的绿化装饰及造园活动的总称,是根据屋顶的结构特点及屋顶上的生境条件,选择生态习性与之相适应的植物材料,通过一定的技术艺法,从而达到丰富园林景观的一种形式,一般也称屋顶花园24. 园林水体植物种植设计原则
(1)园林水体植物种植设计的科学性原则(2)园林水体植物种植设计的艺术性原则。
(线条构图、色彩构图、倒影的应用、借景与透景、增加水景的层次。
25.一、园林种植设计前的准备工作1、接任务书2、踏查3、读图二、绘制园林种植设计图种植方案图1、种植构思(确定园名、景区名)2、平面布局(1)功能、景观分区:1、按照自然环境和现状特点,避免活动干扰(动与静、公共与私密、开敞与封闭、使用对
象等)2、景观与功能使用要求相配合,以增强功能要求(感受效果、复合的空间、季相、造园材料和地形、意境处理))(2)空间组织(分区与分区之间空间的分隔与联系、空间序列与层次)(3)视线分析(引导视线或遮挡视线,以更好地欣赏和展现美景)3、植物安排
26.园林种植程序包括哪些环节?
27.为什么园林种植施工图要大量应用填充树?
28.如何书写园林植物种植设计说明书?
29.将花或花序着生在树冠上的整体表现形貌,特称为“花相”。
“纯式”指在开花时,叶片尚未展开,全树只见花不见叶的一类,故曰纯式;
“衬式”在展叶后开花,全树花叶相衬,故曰衬式。
(1)独生花相,如苏铁类。
(2)线条花相,呈纯式线条花相者有连翘、金钟花等;呈衬式线条花相者有珍珠绣球、三桠绣球等。
(3)星散花相如珍珠梅、鹅掌楸、白兰等。
(4)团簇花相玉兰、木兰等、木绣球。
(5)覆被花相泡桐、广玉兰、七叶树、栾树等。
(6)密满花相榆叶梅、毛樱桃、丁香等、火棘等。
(7)干生花相槟榔、枣椰、鱼尾葵、山槟榔、木菠萝、可可等。
30.根据植物对光照要求,把植物分为哪几个类型?阴性、阳性、中性、耐荫
31.疏林按游人密度不同分疏林广场、草地疏林、花地疏林
32.花坛按植物材料分:模纹花坛、盛花花坛
33.地被植物:草本地被、藤本地被、蕨类地被、矮竹地被、矮灌木地被
34.熟练掌握各类植物的什么知识?植物分类、生态习性、园林应用、繁殖方式、栽培管理、观赏特性、分布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