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孩子绘画语言
幼儿园儿童绘画作品分析解读案例儿童话 儿童心--
儿童画儿童话儿童心美国最早的艺术治疗专家之一凯西·玛考尔蒂认为:绘画作品不仅是评价幼儿绘画技能和能力的重要依据,也是与儿童进行交流的另一种途径。
绘画有助于儿童很快地将心理问题表达出来。
而了解幼儿的心理最好的载体就是跟踪幼儿的绘画作品。
一、案例背景《在春天里》的主题下美术《春天里》的教学活动正在进行。
教师先与幼儿一起讨论春天里有什么,孩子们边说,教师一边将相关的内容画下来(无任何布局提示)。
接下来教师要求幼儿画一幅春天主题的画,并且特别提示了将这里面的内容进行组合。
二、案例描述与思考(一)作画通感教师引导画面旸旸作品·我看到的:旸旸的画上有蝴蝶、燕子、小草、小花、手枪、汽车、柳树、小河还有鱼。
10幅图像中有7幅是教师示范内容。
在画面的布局上,也多与教师示范的布局类似。
·我想到的:1.绘画造型—图式期处于图式期的中班幼儿此时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选用图形代替线条,能进行多个图形进行组合。
在旸旸的绘画中很明显可以看出有多图形组合的痕迹,如燕子、蝴蝶和汽车的绘画上。
2.绘画构图—空间概念中班幼儿还没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还不能正确地掌握远近和大小关系。
因此旸旸画面中出现的现象如手枪比柳树还大、汽车比小草还小、鞋子和汽车差不多等大小比例失衡的现象是正常的。
且对于画面的远近关系的把握更是没有改变。
画完小河后,大呼:花不是长在路上的吗?都画小河了怎么办啊。
在旸旸的意识中很自然地将纸张的边作为了地平面。
这也是中班幼儿常见的绘画特征。
中班幼儿认为地平线非常重要,有的幼儿在纸上画了一条地平线或用纸边作为地平线,将所有的人与物都画在地平线上,把地平线以上当做天空,地平线以下当做地下或河流。
3.画面布局—写实。
教师评价幼儿绘画评语
教师评价幼儿绘画评语
幼儿绘画评语:
1. 色彩运用丰富多样,充满活力,展现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线条流畅,勾勒出了形状和轮廓,显示出孩子们对物体外貌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 绘画技巧熟练,细节处理精细,体现了孩子们的耐心和专注力。
4. 作品构图合理,画面布局和谐,呈现出良好的美感和平衡感。
5. 创意独特,作品中的题材和表现方式独具匠心,展现了孩子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力。
6. 表达情感丰富,作品中透露出孩子们的喜怒哀乐,让人感受到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真实。
7. 用色鲜明,明快的色彩搭配给人以愉悦和积极向上的感受。
8. 绘画细节富有细腻之处,展现了孩子们对细节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9. 绘画风格独特,作品中呈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体现了孩子们对艺术的理解和个人风格的形成。
10. 线条运用自如,勾勒出了物体的形状和轮廓,展现了孩子们对形象的准确把握能力。
这些评价旨在肯定幼儿绘画的各个方面,并鼓励孩子们在绘画中继续努力和发展。
希望他们能够保持对艺术的热爱,不断探索和表达自己的创造力,提升自己的绘画技巧和艺术水平。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很荣幸这次共读了这本《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
因为它让我更了解孩子的画,并通过绘画了解他们并与他们沟通。
通过阅读,我了解到这本书讲述了通过教师的帮助,妈妈们读懂了孩子隐藏在图画中的语言,发现了孩子的担忧、恐惧、孤独、悲伤、缺乏安全感等种种情绪以及希望一直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疼爱的愿望。
通过图画,父母和孩子进行了有效的沟通,亲子关系获得了改善与提高。
母亲、教师、艺术和造型治疗师的成功实践。
赛茨认为,人类的原始冲动的表达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方式是文字表达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绘画表达出来,即将内心经历可视化。
所以呢我们会鼓励孩子画画,将无形的内在世界有形化,可视化。
孩子们的画向我们传达了他们那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以及他们思想王国的种种现象,这些画可以被当作交流的手段,也可以架起成人和孩子之间的沟通的桥梁。
在自主游戏的开展下,每次回来的游戏表征有时会分享交流,有时候会进行绘画游戏故事进行表征。
通过这本书在欣赏幼儿的游戏故事时,会让我在专业的角度更好的去理解分析他们的作品。
我们班有个孩子每次都会画“病毒”,他的大部分作品里都是这些内容。
虽然他画的不是刚刚在自主游戏时玩的游戏,但是这些“病毒”却是他当下内心想表达的东西。
我要尊重他的想法,询问他为什么要画这些病毒啊。
他说就是想画。
我想可能是因为由于这次疫情对他的影响比较大,他已经记住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他从点点的病毒,转变成圆圈再加上曲线,变成一只只的水母。
然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是画水母,然后告诉我,他家有一个鱼缸,里面都是水母,妈妈换水的时候水母都取出来了。
看,这就是他当下的新的想法以及表征。
孩子的画有时候会展示他们生活里所经历的事情,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这些表征都是他们当下所想的。
作为老师无需去评定作品的好与坏,画技的高与低,只需要去理解他们,再去悄悄的影响,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幼儿园儿童绘画作品分析解读案例(画中的秘密)
画中的秘密——儿童画案例分析解读一、案例背景绘画作为一种符号表征形式,是人类心智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也是儿童认识世界、进行交流的手段与工具。
儿童绘画有自己的内在逻辑和表达方式,绘画中蕴含着孩子们的思想与活动。
每一次观察他们的绘画过程,解读这些充满童真童趣的作品,我们都会被其深深吸引。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对儿童绘画的研究,我们不可能深入理解孩子画笔下那色彩斑斓的童心世界。
二、案例描述(一)纵向观察观察1:熙熙上学期来园时总是显得很不适应,经常哭泣不止,问她原因总是想爷爷了。
在美术课上总是不愿意画,有时会找各种借口不画或者是找老师帮忙。
过了一段时间后她渐渐适应了一些,开始能独立画画了。
图1是熙熙画的《美丽的茶叶》,画面中出现了四根植物的茎,茎上长着一些叶子,底下有一排锯齿状的“草地”,主体物都涂成了绿色,没有背景。
图2是她画的《多彩的秋天》,画面构图较小,树木显得很瘦小,留了大片天空,画面主要运用了红、黄、绿进行涂色。
图3是接近期末时熙熙画的圣诞节,圣诞树占画面位置较大,还添画了雪人,散了“雪花”(白颜料)。
全部为自己独立完成。
图1图2图3观察2:美术课上,我发现高雨婷画的人都没有手和脚,只是画出了人物的头、五官、头发和躯干。
我问她:为什么你画的小伙伴没有手和脚呢?(图1)她说:“因为她们穿的裙子很长。
”我说:“哦,原来是把脚遮住了是吗?”她点点头。
我又问:“那为什么没有手呢?”她停顿了一会儿,说,因为衣服把手遮住了。
我说我们的衣服也是有袖子的,不然人就不方便活动了。
说着示范了简单的手臂添加在她的画上。
说,你看,有了手,小伙伴就可以手拉手一起玩了。
她在我的示范下,自己也添画了一样的手臂。
但在第二次绘画时,还是出现了只有头和躯干没有四肢的人物形象。
(图2,注:中间的手臂是老师添加的)图1图2 (二)、横向观察图1 图2图3观察3:图1是孔心怡画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个女孩,一朵花,小草,两个类似太阳的圆形。
点评幼儿画的评语
点评幼儿画的评语
一、色彩运用
这幅画中的色彩运用非常出色,各种颜色搭配和谐,使得画面非常鲜明生动。
特别是在色彩的饱和度和对比度方面,画者表现出了一定的技巧和感觉。
二、画面布局
画面的布局也非常巧妙,主体物突出,背景与前景的层次分明。
画者对画面中的各个元素进行了合理的组织和安排,使得整个画面既丰富又有序。
三、想象力表达
这幅画展现了画者丰富的想象力,画中的形象充满了童趣和创意。
这种超越现实的想象让人们看到了一种独特的世界观和艺术感,让人感到无比的惊喜和欣赏。
四、细节描绘
画者在细节描绘方面做得非常好,特别是在描绘人物和物品的轮廓、纹理和质感方面。
这些细节的处理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真实感,也让人们看到了画者对细节的关注和把握。
五、手眼协调
在绘画过程中,手眼的协调性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幅画中,画者表现出了良好的手眼协调能力,能够准确地把握线条的走向和力度,使得画面更加流畅自然。
六、创造性和个性
这幅画充分展现了画者的创造性和个性,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让人感到眼前一亮。
画者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了对世界的理解和感受,这种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让人感到无比的欣赏和赞叹。
七、情感表达
画者在画中表达了丰富的情感,这种情感能够通过画面传递给观众。
无论是喜悦、悲伤还是其他情感,都能够通过画面得到充分的表达和传递。
这种情感表达方式让人感到无比的感动和共鸣。
幼儿绘画活动中符号语言解读
幼儿绘画活动中符号语言解读【摘要】“符号语言”是幼儿语言世界中最早出现的书面语言,是儿童想用绘画、图像、标记等形式将所见、所闻、所想的事描述出来。
是儿童生活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事件,是儿童心象的自然流淌。
孩子们掌握的文字不多,可以把自己感触最深的事情和感想用图画标记描绘下来,它能够弥补幼儿期语言表达的不足。
在活动教学中已被广泛运用的表现手段,它的解读体现着教与学的重要关系。
【关键词】解读绘画符号语言一、符号语言解读的意义瑞吉欧的理念:孩子有一百种语言,其中文字、动作、图象、绘画、建筑构造、雕塑、皮影戏、戏剧、音乐……等都作为儿童语言,并归纳为:表达语言、沟通语言、符号语言(标记、文字)、认知语言、道德语言、象征语言、逻辑语言、想象语言和关系语言等等。
瑞吉欧经验显示“学龄前幼儿能够广泛运用各种不同的图象和媒介来表达,以及与他人沟通彼此的认知。
”将图像、绘画等符号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认知和愿望是幼儿期特有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绘画过程中幼儿的任何涂鸦都有他特别的意义,都是他心里的所想。
在选择座位时,他们会根据桌子上的线条符号或具体的水果、小动物图案来辨别。
通过观察了解,我们发现小班幼儿开始产生了表达的愿望,对简单的符号标记感兴趣。
用一根线条,一个记号,或是一个毫不引人注意的小点,但它却是幼儿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认识的一种独有方式。
也正因为符号语言是他们最得心应手的表达工具,所以在绘画活动进行的各个环节中,幼儿经常会利用它进行必要的探索和表达。
也许画面并不精美,构图并不完整,表达也不清晰,但却从中透露出许许多多值得我们教师反复咀嚼的信息。
这种咀嚼的过程让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幼儿在想什么,在做什么,还需要什么但是表达往往具有随意性。
而中大班幼儿由于知识经验的积累,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运用所掌握的图案、符号来表达他们的经验和愿望。
正如《孩子的一百种语言》中指出的:教师要具有越过高墙的眼睛,才能看见孩子的思想。
才能准确地了解幼儿、走近幼儿;耐心地品读符号语言,才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看见幼儿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幼儿园儿童绘画作品分析解读案例 (10)
小班玩色活动中的创作与指导
案例实录
案例一:烟花
材料:油画棒、黑色颜料、排笔、纸
实录:楷楷拿着油画棒在白纸上画线条,边画边说:“嗖——嗖——象飞机一样,象流星一样。
我画的是流星烟花。
”他落笔很重,线条拉出时很快,又轻盈地提起,不一会,纸上就出现了很多看似杂乱的线条。
我提醒他:“烟花是白天放的,还是夜晚放的?”楷楷说:“晚上”。
我拿出一些黑色颜料,说:“黑夜来临了。
”楷楷用黑颜料涂抹起来,画了一会儿,他停了下来,盯住自己的画面。
“你看什么?”我问他。
他说:“我看毛毛虫钻出来。
你快来,和我一起看吧。
”原来是他把颜料涂在线条上时发现线条会慢慢重新展现出来,我说“那里画不上去是吧。
”楷楷说:“我去找些特殊的材料试试。
”他转身拿来一卷双面胶,试图贴在油画棒上无法着色的地方,因为画面是湿的,胶带也粘不上去,他把胶带反过来看了看,放弃了这个方法。
案例二:弹珠画
材料:弹珠、颜料、纸盒
实录:鞋盒里有很多弹珠,哗啦啦响的声音激发了他摇晃起来,于是我提议:“不如用这两样材料画画吧”,说完我拿来红黄蓝绿四管颜料,楷楷疑惑地问:“用这些?怎么画啊?”我在鞋盒里垫了张纸,让楷楷把颜料调好,然后在弹珠上沾上颜色,把弹珠放进鞋盒里,“让弹珠滚起来跳舞就行了。
”楷楷摇晃鞋盒,五彩的轨迹使他的大眼睛闪。
浅谈儿童绘画中的色彩心理学
浅谈儿童绘画中的色彩心理学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用稚嫩的笔触描绘出心中五彩斑斓的世界。
而儿童绘画作品中那些看似随意泼洒的色彩,其实蕴藏着丰富的心理密码。
了解儿童绘画中的色彩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解读他们的情绪和想法。
1. 色彩的温度与情绪在色彩心理学中,不同的颜色往往对应着不同的温度感和情绪倾向。
例如,红色、橙色、黄色等暖色调,通常象征着温暖、热情、活力和兴奋;而蓝色、绿色、紫色等冷色调,则更多地传递出冷静、沉静、安宁和忧郁的情绪。
儿童在绘画时,对于色彩的选择往往是无意识的,他们会本能地选择那些能够表达自己当下情绪的颜色。
比如,一个正在经历搬家或转学的孩子,可能会在画作中大量使用灰色、蓝色等冷色调,以此来表达内心的不安和焦虑;而一个刚刚参加完生日派对的孩子,则更有可能用鲜艳的红色、黄色来描绘快乐的心情。
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颜色与情绪进行一一对应,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和生活经历。
但通过观察孩子在不同时期绘画作品中色彩的变化,我们可以捕捉到他们情绪的波动,及时给予关注和引导。
2. 色彩的象征意义除了温度和情绪之外,不同的颜色还承载着不同的象征意义。
例如,在很多文化中,红色都代表着热情、喜庆和吉祥,而白色则象征着纯洁、神圣和哀悼。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逐渐接触到这些色彩的象征意义,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绘画创作中。
比如,一个孩子可能会用红色来画太阳,用蓝色来画大海,用绿色来画树木,这说明他已经开始理解这些颜色在自然界中的象征意义。
还有一些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赋予颜色不同的意义。
比如,一个孩子可能会认为紫色代表着神秘和魔法,于是他会在画作中用紫色来描绘那些充满奇幻色彩的事物。
对于这类充满想象力的色彩运用,我们应该给予鼓励和肯定,因为这体现了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创造力。
3. 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色彩了解了色彩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后,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和运用色彩,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我,释放情绪。
幼儿园画语解读
《幼儿园画语解读:儿童的艺术世界》1. 介绍幼儿园画语是儿童用画笔和颜料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方式,是他们在无拘束的环境中展现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幼儿园画语的特点、意义和对儿童成长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2. 幼儿园画语的特点在幼儿园的课堂上,孩子们用画笔涂鸦、绘画,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
他们的画作往往具有天真、率真的特点,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性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世界认知的特点。
3. 幼儿园画语的意义幼儿园画语是儿童自由表达的一种方式,有助于他们表达内心情感和体验,促进自我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画语也有助于孩子们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情趣,为他们的智力和情感发展奠定基础。
4. 幼儿园画语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园画语对他们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画画活动,儿童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养成。
5. 个人观点从我个人的观察和经验来看,幼儿园画语是儿童自我表达的重要途径,也是他们展示自己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
我们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尊重,鼓励孩子们用画笔书写自己的故事和情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结通过对幼儿园画语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儿童天真无邪的内心世界,了解到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和感受。
希望我们能够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的成长之路更加丰富多彩。
在知识的文章格式中,我们可以使用引言、结构清晰的段落、插图和例子等形式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可读性。
文章所使用的语言应该简练明了,易于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通过对幼儿园画语的讨论,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促进家长和教育者对儿童成长的关注和理解。
在扩写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幼儿园画语对儿童成长的具体影响以及如何在教育中引导和支持幼儿园画语的发展。
幼儿园画语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是全面的,它不仅可以促进儿童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还能够在认知、情感和社交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家长给孩子的画写评语有哪些
家长给孩子的画写评语有哪些篇一:家长如何评价孩子的绘画作品家长如何评价孩子的绘画作品?目前家长对孩子的绘画作品存在两极化的评判,要么鼓励过度,要么打击过度,家长到底应该如何评价孩子的绘画作品呢?1、当孩子捧着他的作品让你欣赏的时候,请不要用夸张的语言表扬,如“你画的真好,真像”“你就是个小天才”等。
也许你的赞美和表扬将会让孩子误认为画画是为了博得大人的赞美和关注,时间久了孩子会带着目的为你打工,艺术将成为一件很累的工作,他会变成小大人,画画不再那么快乐了。
绘画工作完成之后一切已经成为过去,尽量营造一个氛围让孩子体验当下的艺术就够了。
2、“哦!你很努力!谢谢你愿意和我分享你的作品”这样评价比较更好一些,可以谈谈你的感受“很舒服的颜色,你把我带到了一个很美的色彩世界,这么美的颜色你是怎么调出来的”如果是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说“在你的作品中我也学到了新的东西,谢谢你的创作”等等,因情况客观的评价,但是发自内心的,不是敷衍。
这样同时在帮助孩子学习独立地从他人角度看待问题。
然后在孩子作品的背后写上日期帮他收起来。
3、如果孩子追问,我画的好吗?说明孩子已经很在乎别人看法,可以告诉孩子“你今天画的和昨天很不同,都很有意思,我都喜欢”“你能告诉我你画里的秘密吗?”4、当孩子给你滔滔不绝的讲他画的是什么的时候需要一个良好的姿态,认真欣赏和聆听不要追问和完善他讲述的内容也不询问他的作画思想,孩子是个纯纯的艺术大师,而真正艺术大师的创作过程是不会思考太多的。
5、一般孩子都会拿着他的画子编造一些离奇的故事,如果我们指手画脚的给予指点完善,孩子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便会在你一次次的干预中流失。
也许当时他画的是“大山”但过后他却说是“生日蛋糕”或者“一大堆好吃的糖果”已经忘了前面发生的事情,因为孩子本来就是多血质的。
6、不要质问孩子“你画的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我怎么看不懂”在中国大多老师和父母受之前学院派物质主义艺术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的眼睛看到具象的作品,就满意,看不到就批判(:家长给孩子的画写评语有哪些)。
幼儿园儿童绘画作品分析解读案例 (10)
小班玩色活动中的创作与指导案例实录案例一:烟花材料:油画棒、黑色颜料、排笔、纸实录:楷楷拿着油画棒在白纸上画线条,边画边说:“嗖——嗖——象飞机一样,象流星一样。
我画的是流星烟花。
”他落笔很重,线条拉出时很快,又轻盈地提起,不一会,纸上就出现了很多看似杂乱的线条。
我提醒他:“烟花是白天放的,还是夜晚放的?”楷楷说:“晚上”。
我拿出一些黑色颜料,说:“黑夜来临了。
”楷楷用黑颜料涂抹起来,画了一会儿,他停了下来,盯住自己的画面。
“你看什么?”我问他。
他说:“我看毛毛虫钻出来。
你快来,和我一起看吧。
”原来是他把颜料涂在线条上时发现线条会慢慢重新展现出来,我说“那里画不上去是吧。
”楷楷说:“我去找些特殊的材料试试。
”他转身拿来一卷双面胶,试图贴在油画棒上无法着色的地方,因为画面是湿的,胶带也粘不上去,他把胶带反过来看了看,放弃了这个方法。
案例二:弹珠画材料:弹珠、颜料、纸盒实录:鞋盒里有很多弹珠,哗啦啦响的声音激发了他摇晃起来,于是我提议:“不如用这两样材料画画吧”,说完我拿来红黄蓝绿四管颜料,楷楷疑惑地问:“用这些?怎么画啊?”我在鞋盒里垫了张纸,让楷楷把颜料调好,然后在弹珠上沾上颜色,把弹珠放进鞋盒里,“让弹珠滚起来跳舞就行了。
”楷楷摇晃鞋盒,五彩的轨迹使他的大眼睛闪闪发光,“哈哈,真好玩!”案例三:雨后材料:颜料、青菜、白纸、塑料袋实录:楷楷用青菜梗印了把小伞,然后便开始用手指点画、用排笔点画,绘画时他一声不吭,完成后,他拉着我说自己画了个故事——“下雨了,我有一把蘑菇伞,伞底下有很多的小雨滴。
小蚯蚓从洞里出来了,还有很多青蛙也出来了,在地上留下了许多许多脚印。
地上还有个棒棒糖呢。
”我指着漩涡问:这是什么意思。
他说:“这是蚯蚓和青蛙的洞啊”.案例四:小熊的家材料:颜料、排笔、白纸楷楷拿出一张纸,用笔沾了绿色横着涂起来,我问:“你画的什么?”他想了想说“鳄鱼”。
“如果这样呢?”我在上面长出一根草。
“哈哈,是草地,我来我来!”他又急着要试了,其中有一根草长的特别长,象勾出了一个半圆形,他说:“看,山洞”。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读后感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读后感邹雯雯很多成年人面对孩子的乱写乱画表现得“惊慌失措”。
他们会对孩子的画进行更正、指责和劝导,有时候也会亲自示范什么是“正确”的画。
他们根本不给孩子表达的机会,每次都不想看到真正的孩子的画。
此外,只有一小部分家长与此相反,他们允许孩子“自由发展艺术”,但他们也很少关心孩子们的心理成长。
这本《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就告诉我们用另一种眼光来看待孩子的画,尽管可能一开始你不能理解画的是什么。
心理学家马勒尔认为,人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并不同步。
前者是一个戏剧性的、可见的、清晰的过程,后者则是一个缓慢发展的内在心理过程,即脱离的过程和个性形成的过程。
而马丁〃道那斯(是位在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研究所的讲师)认为,婴儿实际开始心里发展过程的时间比马勒尔所说的要早,在对儿童绘画的研究时,发现孩子的第一次涂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表达很多内容了:有时是对过去的回忆——出生之前、婴儿时期,或者幼儿时期的回忆,对于2~4岁的绘画儿童来说,回忆过去在他们的表达内容中占有重要位臵。
有的孩子从他能拿起笔的一刻开始,就有了自己的绘画语言,尽管这个时候他们还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但是通过他们自己设定的一些符号,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感受或者想法表达在纸上。
图中是儿童在表达方面的发展过程,向我们展示了儿童绘画语言自我发展的一个过程。
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婴幼儿时期孩子的绘画语言仅是一些基本的点、线、几何形,我在这里想说的是,这些基本的点和线并不是老师或者家长教给孩子的,而是孩子在自己本身的生活、情感体验中自己创造出来的,是最纯粹、最原始的标志符号,接下来,我就从本书中提及到的一些孩子的绘画语言来说一说:2~3岁的儿童对于画画过程中界限和方向的区分于婴儿时期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儿童有了自己的思维之后,他们的图中就渐渐出现了“方向”和“界限”的概念,例如图中一孩子在玩滑梯之后出现了一些表示:滑梯“的线条,又用了另外一些线条表达了在刺激的下滑过程中产生的身体上的感受。
《儿童绘画心理学:从绘画和涂鸦中读懂孩子的内心》札记
《儿童绘画心理学:从绘画和涂鸦中读懂孩子的内心》读书随笔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绘画与心理学的结合 (3)1.2 儿童绘画的重要性 (4)二、儿童绘画发展的阶段 (5)2.1 涂鸦期(1-3岁) (6)2.1.1 涂鸦的类型与意义 (8)2.1.2 涂鸦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8)2.2 写实期(3-6岁) (10)2.2.1 写实期绘画的特点 (10)2.2.2 写实期儿童的心理需求 (12)2.3 象征期(6岁以上) (12)2.3.1 象征期绘画的主题 (13)2.3.2 象征期儿童的心理特征 (14)三、儿童绘画心理分析 (15)3.1 通过绘画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 (16)3.1.1 独立性 (17)3.1.2 依赖性 (18)3.1.3 自信与自卑 (19)3.2 通过绘画发现孩子的情绪状态 (20)3.3 通过绘画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 (22)3.3.1 对动植物的喜爱 (23)3.3.2 对交通工具的兴趣 (24)3.3.3 对艺术和文化的追求 (25)四、如何引导儿童绘画 (26)4.1 尊重儿童的创作自由 (27)4.2 提供丰富的绘画材料与环境 (28)4.3 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想法 (29)4.4 与孩子共同探讨绘画主题 (30)五、结论 (31)5.1 儿童绘画与心理成长的关联 (33)5.2 家长在儿童绘画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34)一、内容简述儿童绘画心理学概述:简要介绍了儿童绘画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为后续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儿童绘画发展阶段:详细阐述了儿童从涂鸦期到象征期的绘画发展进程,以及每个阶段的特征和变化规律。
儿童绘画与心理关系:重点分析了儿童绘画与认知、情感、个性等心理方面的关系,揭示了绘画作为儿童表达内心世界的媒介。
儿童涂鸦的心理解读:针对涂鸦这一儿童早期绘画形式,探讨了其所反映的儿童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如何从儿童绘画中解读其心理状况,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解决实际问题。
中班幼儿绘画作品评语精彩
中班幼儿绘画作品评语精彩1. 你的画作非常有创意,色彩搭配非常亮眼,给人一种活力四溢的感觉。
2. 你的画作构图很有特点,层次感很强,看起来像是一个小小的世界。
3. 你的画作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每一个细小的元素都被你精心描绘,让人感受到你对绘画的热爱。
4. 你的画作色彩运用非常丰富,让人感到非常美丽。
5. 你的画作线条流畅,给人一种非常和谐的感觉,看起来非常舒适。
6. 你的画作形象非常生动,每一个角色的表情和动作都展现出了他们的个性。
7. 你的画作色彩运用非常大胆,给人一种非常明亮的感觉,看起来非常有活力。
8. 你的画作构图很有层次感,每一个角度都被你很好地利用起来,让人感受到了画面的深度。
9. 你的画作细节处理得非常细腻,每一个线条都被你认真地描绘,让人感受到了你对绘画的用心。
10. 你的画作色彩运用非常有特点,给人一种非常独特的感觉,让人眼前一亮。
11. 你的画作线条处理得非常流畅,给人一种非常舒适的感觉,看起来非常自然。
12. 你的画作形象非常可爱,每一个角色都被你塑造得非常生动,给人一种非常温馨的感觉。
13. 你的画作色彩运用非常和谐,给人一种非常柔和的感觉,看起来非常温暖。
14. 你的画作构图很有层次感,每一个元素都被你很好地安排在画面中,让人感受到了画面的层次感。
15. 你的画作细节处理得非常精细,每一个细小的元素都被你认真地描绘,让人感受到了你的用心。
16. 你的画作色彩运用非常抢眼,给人一种非常活泼的感觉,看起来非常有活力。
17. 你的画作线条处理得非常有力度,给人一种非常强烈的感觉,看起来非常有冲击力。
18. 你的画作形象非非常可爱,每一个角色都被你塑造得非常生动,给人一种非常愉快的感觉。
19. 你的画作色彩运用非常鲜艳,给人一种非常明亮的感觉,看起来非常有活力。
20. 你的画作构图很有层次感,每一个元素都被你很好地安排在画面中,让人感受到了画面的深度。
总结:中班幼儿的绘画作品真的非常精彩,他们在色彩运用、线条处理、构图和细节表现上都展示出了自己的才华,给人一种非常鲜明的感觉。
幼儿园体验艺术馆:儿童美术作品展示与解读
幼儿园体验艺术馆:儿童美术作品展示与解读在当下教育的大环境中,艺术教育已经不再是辅助性的,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一环。
尤其是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们来说,艺术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在形成审美意识的也能够培养其对世界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体验艺术馆,特别是儿童美术作品展示,不仅是孩子们对美感的启蒙,也是他们对艺术的初步认知和理解。
1. 儿童美术作品展示的意义儿童美术作品展示本身就是对孩子们艺术创作的一种肯定和展示。
每一件作品都是孩子们对美的理解和表达,通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到孩子们对生活、对自然、对人物的观察和情感表达。
这也是一种让孩子们展现自我的机会,能够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2. 儿童美术作品的解读在观看儿童美术作品时,我们可以从色彩、构图、主题等方面来进行解读。
孩子们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天真和童趣,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解读,不仅可以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也能够从中感受到他们对世界的独特认知。
3. 体验艺术馆对幼儿的影响带着幼儿园的孩子们去体验艺术馆,不仅可以让他们接触到更广阔的艺术世界,也可以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好奇心和兴趣。
在艺术馆里,孩子们可以通过观摩名家作品来接触各种风格和流派的艺术,这对他们的审美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也可以让孩子们学会用艺术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艺术的方式表达情感。
4. 对艺术的体验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延伸艺术馆的体验不仅仅局限在观看,更重要的是在观看之后,孩子们能够有所思考和表达。
我们可以在现场让孩子们描述自己对作品的感受,或者回到幼儿园后,进行一些有关观察、表达和创作的活动,以加深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体验。
5. 我的观点和理解作为幼儿园的老师,我深切地理解到带领孩子们去体验艺术馆的意义。
艺术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表达。
在这个过程中,我能够亲眼见证孩子们对艺术的热爱和好奇心,也能够从他们的作品和表达中感受到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我会更加积极地组织和引导孩子们去体验艺术馆,让他们在艺术的世界里茁壮成长。
幼儿涂鸦解读
幼儿涂鸦解读来源不祥提供:心路编辑:oldyou1/涂鸦,孩子才有的创新意识孩子画画,被大人们称为涂鸦。
孩子在涂鸦过程中,有时会产生带有创新意识的"力作",而这些"力作",往往不被老师、家长看好,常常是简单的一句"没道理"就把孩子的画作否定了。
前段时间,我和幼师专业的学生到农村幼儿园去实习,碰到了孩子们创作的几幅这样的涂鸦。
幼儿园里有个叫琴琴的4岁孩子,当老师让他们自由画画时,琴琴画了一棵奇怪的苹果树,苹果结在树根上,埋在地底下。
老师说:"你画错了,苹果应该挂在树枝上。
"她忽闪着大眼睛说:"马铃薯、花生、红薯,它们的果子也是长在根上的,这样就不怕刮大风了。
"老师无可奈何,只好向她摊开两只手:"唉,我怎么说你才明白,苹果只应该生长在树枝上。
"另一个男孩子兵兵画了只小猫,被来接她回家的妈妈看见了,妈妈说:"兵兵,你画的小猫怎么安上了狐狸的大尾巴?天底下有这样的小猫吗?"兵兵舔舔嘴唇说:"小猫冷的时候,大尾巴可以当被子盖呀!"妈妈说:"有了大尾巴,就不是小猫了。
"他歪着头反问:"你刚才不是叫它小猫吗?"面对这样的反问,妈妈无话可说。
再说婷婷所画的鸡。
她画了一只金黄色的老母鸡,愣愣地望着自己下的蛋。
这是一只多么大的蛋呀,比老母鸡还大两倍!幼儿园老师笑她说:"婷婷的鸡,下的是气球呀,会越胀越大?"她一听,高兴得拍着小手说:"对呀对呀,蛋也可以长呀,越长越大,越长越大!鸡妈妈也感到奇怪呢!"老师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那天,市文化馆的张老师到幼儿园来写生,她是位年轻的画家,休息时,在办公桌上随便翻翻孩子们的涂鸦,赞不绝口,说孩子们的画表现了丰富的想象力,敢于创新。
那天,张老师把琴琴、兵兵和婷婷的几幅涂鸦要走了。
“童心童画”——幼儿绘画语言解读
锋绘2019年第6(下)期54㊀㊀童心童画 幼儿绘画语言解读刘㊀娟(德阳外国语幼儿园,四川德阳618000)摘㊀要: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人,孩子的每个想法,每幅作品,每句话都展示了他们心中一个五光十色的美好世界.幼儿绘画作品是孩子们体验生活㊁感受生活的最直接㊁最生动的体现,我们要通过透过孩子的画来看世界,理解㊁启发㊁鼓励孩子们的 异想天开 ,透过孩子的作品去解读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独有的表达方式.从而引发对幼儿行为和内心需要的关注.关键词:幼儿;作品;需要;幼儿绘画语言㊀㊀在北岛编录的«给孩子们的诗»中,收录了一首英国诗人布莱克«天真的预示»的一段节选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这是作者对未来美好祝愿,也是孩子眼中世界应有的美好.一幅生动的画㊁一颗纯真的童心.绘画是孩子们的天性,在孩子们的绘画中,我们能看到的是童心世界的美好与纯真,他们创造了各种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㊁情感㊁愿望,绘画里边就有了他们自己的独特创意和艺术手笔.用绘画作为思想交流的工具,来表现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他们将画笔作为中介,来传达他们自己的艺术情感,使天性得到更充分的展现与发挥.当生动的画面和感人的形象跃然纸上时,便能深刻体会到幼儿蕴藏的创作能力和表现力.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把幼儿绘画发展分为涂鸦期㊁象征期和图时期,而在幼儿园阶段,正是孩子们涂鸦期㊁象征期最直接的表现.在这样生动的㊁独具魅力童真中,我们看到的是他们自身情感的主体性表现和一种活动的本能.作为成人更要以一颗平实的心态㊁孩子的视角去看待绘画中孩子们产生强烈表现自身生活的欲望,去解读幼儿绘画中蕴含着的特有的生活的味道,寻找真正属于儿童自己的童心童画.1㊀符号表现童心走进生活在孩子们绘画作品中,特别是小中班孩子的作品中,我们常常看到一幅作品中常常只有几根简单的线条.但在对自己的作品解读中,一根根线条㊁简单的形状便衍生为一个个生动的场景和形象.这个时期里孩子们的绘画多表现在不规则的㊁弯弯曲曲的随机的线条,对自己的绘画能有自主的命名,命名的过程随画面的变化有所变化.画在纸上的符号和他们经验中某些事物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也显示出幼儿以动觉经验为重点向形象思维过渡,开始逐渐认识到作品中的形象与外界之间存在的联系.将想表现的事物用符号示意,这也正是幼儿开始对生活有观察㊁体验的开始.童心童画开始萌动.2㊀夸张表现童心体验生活孩子们生活的环境决定了其绘画的题材和内容,新鲜有趣的事物时常激发幼儿创作灵感,引起作画的冲动.就正如«指南»中提到的 每个幼儿心理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集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一些作品中孩子们将想表现的事物用夸张手法来表现,童心的韵味儿㊁稚拙㊁趣味跃然纸上.但同时也看到不管是三头六臂㊁冲破云霄 都是源自于孩子们对生活的观察,在对生活的体验中,用手中的笔让创造肆意飞扬.3㊀想象表现童心创想生活在孩子们的心中,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在联想中,将生活中的感受表现出来,也正是孩子作品中最弥足珍贵的.在唐棠小朋友«未来战士»作品中,由于孩子刚去过科技馆,对光㊁电㊁能源很感兴趣,便凭着自己对 科技馆 中感兴趣的事务记忆开始绘画,绘画中机器人的肩部安上了资料储存器,头顶设计成了圆形的 太阳能照明 系统,胸口则是一个大大的蛛网状的 主引擎 ,头部和肩部还有一根根粗细不一的能量线 画面的童真童趣表现得淋漓尽致.幼儿独特的笔触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4㊀写实表现童心再现生活观察能力的提高,是绘画促进孩子最主要能力发展之一.在绘画中将生活中看到的事物进行再现,在细节的表现中体现了孩子们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在陈轩小朋友«妈妈下班了»作品中,在平时对妈妈细致的观察中,太阳镜㊁高跟鞋㊁长睫毛,特别是妈妈手提包上蝴蝶结样式的拉扣都做了仔细的描绘.同时为了表现妈妈经常待在书房里,还特意在旁边画了一个五层的书柜,一经询问,家里真有一个这样的书柜.这些也正是幼儿基于对生活细致的观察才有的细致的再现.5㊀装饰表现童心美化生活在大班的绘画作品中,往往能看到孩子们用各种线条㊁图形通过叠加㊁重复而再现的别样的的美感.这也正是孩子对生活美的感受于表达.在曾梓端小朋友«母与子»的作品中,打破了传统的半圆形鱼鳞的表现方式,用各种粗细㊁长短㊁大小不一的线条㊁形状分板块表现出一条带着一群小鱼的大鱼.其中特别用一朵花的形状表现鱼的眼睛,同时孩子说: 这表示她是一只妈妈鱼,因为妈妈都喜欢花. 孩子纯真童心对美的感受和表现得到生动再现.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人,孩子的每个想法,每幅作品,每句话都展示了他们心中一个五光十色的美好世界.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一起来透过孩子的画来看世界,理解㊁启发㊁鼓励孩子们的 异想天开.让他们充分享受属于他们的童心童画世界吧!参考文献[1]英:凯特莉.创造与心智的成长.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I S B N :9787534071690.[2]杨景芝.中国当代儿童绘画解析.科学普及出版社,I S B N :9787110040805.[3]美: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成长.湖南美术出版社,I S B N :9787535605689.。
幼儿园儿童绘画作品分析解读案例 (4)
解读童画——大班绘画作品《雨天》案例背景:不知不觉中,春天已来到我们身边。
最近,天气时常下雨,不过,没有因为雨天而挡住孩子们寻找“春天秘密”的兴趣。
随着大班主题《春天的秘密》的实施与开展,孩子们陆续地通过自己的方式在寻找着“春天的秘密”。
美术活动《雨天》是在主题《春天的秘密》背景下开展的一次绘画活动,旨在引导幼儿用绘画的的方式来表达春天到来之后“雨天”的景象,寻找着“春天的秘密”,感受和体验着“雨”景象中的快乐情景。
观察幼儿:张桢昊(男孩,5岁8个月)观察时间:2012年3月19日15:10-----15:45(35分钟)现场描述:15:10,孩子们陆续开始作画。
张桢昊领取铅画纸后,并没有立即下笔作画,停顿了片刻后,先拿出蓝色的笔在天空上画出了一些云朵、在地面上画了一条地平线,然后用黑色的水笔把云朵涂成了黑色;接着在近乎中央的位置画了一个小人撑着一把橙色的伞。
15:20,张桢昊开始从地平线的左端开始作画,先是用黑色的水笔画了一颗小草的形状。
接着从黑色的云朵下面开始用蓝色的笔圈出许多圆圈圈,圆圈圈一直连到那颗很小的小草尖端,接下来,又画了一颗小草,又重复刚才的动作,从黑色的云端处“落”下许多雨点,一直落到小草尖端。
张桢昊每画一颗小草,总会小心翼翼地用绿色的水彩笔把叶子涂成绿色。
因为水彩笔的笔尖很细,要想把一排的草都涂成绿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15:20-------15:35,这15分钟时间内,张桢昊就在安静地作画这一排慢慢长大的绿色小草、还有那从天空中落下来的许多大大小小的雨点。
15:30左右,已经有部分幼儿完成了作品,在座位上相互交流着自己或同伴的“雨天”的秘密和景象。
15:35分钟左右,地平线以上的部分算是已经画好了,这时,张桢昊抬起头,向周围张望,在陈铭的作品上停留了几秒钟之后,又开始看看自己的画,随之就开始在那条黑色的地平线下面画了几条蚯蚓,张桢昊在作画的过程中,很安静,在勾画小短线时,小心翼翼。
幼儿园儿童绘画作品分析解读案例—晨轩的彩虹
晨轩的彩虹
绘画作品是幼儿表现内心世界的载体,是幼儿表达情感的特殊的语言,倾听这种语言,是我们老师了解幼儿、帮助幼儿发展的途径。
这次我对黄晨轩小朋友在区域活动中的绘画表现、绘画作品进行了观察和解读,产生了一些感悟和思考。
创作背景:
早晨的区域活动时间,我给美术区域里投放了一些新的颜料,正在调制的时候,晨轩走进了教室,和老师打过招呼后,他站到了我的身边,“咦,姜老师,这里有紫色的颜料。
”我点点头说“是的,这是我新调的颜料。
”,说完便开始画彩虹。
他往我身边靠了靠,同时伸出手指指着盒子里的颜料说“这是红色,这是黄色,还有绿色的,好多好多颜色啊。
”说完搬了一张椅子过来,问:“我就坐在这里,可以吧?”我笑笑说“当然可以。
”他听了立刻坐下来,摆好铅画纸,拿起排笔就画,在纸中央中间偏左的位置落笔,一条红色的弧线跃然纸上,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笑嘻嘻地换笔继续画,一道两道,不一会儿彩虹就画好了。
他一边画一边自言自语,不一会儿就把笔放回颜料杯,开始喊“我画好了!”
作品呈现:
晨轩作品《彩虹》。
课题画语解读幼儿一对一倾听总结
课题画语解读幼儿一对一倾听总结
一、引言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语言和沟通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课题画语是一种创新的方式,通过绘画和解读画面,帮助幼儿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一对一倾听作为其中的一个环节,更是对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和语言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总结将对课题画语及一对一倾听进行详细解读。
二、课题画语
课题画语是一种结合绘画与语言的教育方法。
通过让幼儿自由绘画,然后引导他们描述自己的作品,教师可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考能力。
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情感。
三、一对一倾听
在一对一倾听环节中,教师会专注地倾听每个孩子的表达,不给予对错评价,只是鼓励他们尽可能地描述自己的画作和感受。
这种方式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被理解和尊重,激发了他们的表达欲望,提升了他们的自信。
四、总结与反思
通过课题画语和一对一倾听的实践,我们发现这种方法对幼儿的成长非常有益。
它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一对一倾听也让教师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指导。
然而,也存在一些挑战。
比如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如何在倾听中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提高我们的教育技巧和方法。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课题画语和一对一倾听的价值,希望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声音值得被尊重和倾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孩子绘画语言
画画是幼儿反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
他们常常以自发和自然的方式创造艺术,但是那些真挚、富有情感的画,却让成人们无法理解、“看不懂”,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不禁对画兴叹,不得不给他们的绘画能力过早地画上句号。
而那些严谨细致、颜色鲜艳、表现完整、画面丰富的画作往往得到成人的大加赞赏,在他们眼中,能画出这样的画的孩子是有绘画天赋的。
但是,这些画有没有反映儿童自己眼里的世界呢?孩子眼中的世界又是怎样的呢?
当我们能看懂孩子的画时,我们的看法与做法也许就和以前不同了。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的童画世界吧!
解读策略:
1.思维符号性的理解。
我们常说的“蝌蚪人”是孩子稚嫩笔下诞生的,它是一个典型的实例,但是,同样也是我们成人最为困惑的,为什么不管中国孩子还是外国孩子,他们生活习俗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却都无一例外地使用同一种样式的象征符号人(只画人的头部和活动的四肢),其实这反映了幼儿早期对人的概念化表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表现人的自然属性也越来越复杂,目的也越加明确,如画跳
迪斯科的人,突出表现手和双臂摇摆的动作;画人骑马就通过人与马的方位关系表现;表现女人就用飘起来的长发表示。
可以说,幼儿绘画能力的进步,实质上反映的是他们认知方面的成长。
2.思维自我中心性的理解。
由于幼儿不能把自己与外界分开,所以他们总从个人角度看待周围一切,就如实例二,当小作者畅游在游泳池中,与小伙伴比赛时,会有与众不同的体验与感受,绘画作品会突出自我认知和情感表现。
瞧,作品中孩子画出成人无法理解“飞”在游泳池中的人,画中的人游得是多么的自由、快乐。
这一时期幼儿在思维的自我中心特点支配下,所画的一切不受真实局限,创造思维极为活跃,能画出许多成年人无法想象,甚至觉得荒诞可笑的画面,具有明显的抽象性、表现性和独特性。
又如,有的幼儿会根据五指手套的形状加以变化,想象手套变成游船,自己在海上航行的情景。
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思维角度来表现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是,三四岁孩子的绘画作品,往往很“抽象”,经常被成人判为“死刑”。
这样下去,孩子会受到很大的伤害,有可能从此再也不会去画画,在那原本很好开发的右脑里,过早地画上句号。
孩子有自己的成长历程,如果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熟知孩子绘画规律、特点,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理解儿童画,为孩子铺上一条成长的路,那么孩子稚嫩的手下,会源源不
断地流淌出对世界的梦想和认识。
读孩子情感
实例一:这是一个6岁小朋友的创作,表现了街上一片繁荣的景象。
在这复杂的画面中,作者具体而详细地表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小作者在街道一侧画了六幢居民楼,透过窗子我们可以看见室内的人物活动;居民楼的一层是一些店铺,有茶叶店、餐馆、饮食店还有理发店;大街上行驶着各种车辆;人行道上走着各种行人,他们大多是一家人,有用车推着小孩的母亲、有提着物品的父母和孩子。
实例二:作品的命题为:机器人,可是画面上简单地画着一只啄木鸟、几只蜜蜂、天上一片云,让人思索的是画中孩子想表达的想法。
解读策略:
1.与作品对话。
孩子是以一种天真的和独特的个人视野来观看和表现这个世界的,新鲜有趣的事时时激发着孩子创作的灵感,引起绘画的冲动,当我看到孩子这幅作品时(实例一)真被孩子所表现出的内容所感动,孩子能捕捉到如此多的生活场景,把近百人的活动场面组织得生动活泼、井井有条,这需要拥有敏锐的生活观察力和具有一定的绘画能力。
而作为成人的我们面对孩子所表现出的“世界”,我们所需要的是拥有比孩子更善于发现的眼睛,不能放过每一个微小的细节,找到孩子每一个表达的内容,来解读孩子的画。
2.与幼儿对话。
这张画乍一看一定会发觉孩子离题了,可能我们会奇怪,为什么画机器人,他却在纸上画上了一只啄木鸟、几只蜜蜂、一片云?从形象上很难推测出小作者的想法。
其实这类画在儿童画中却是司空见惯的,幼儿绘画经验贫瘠,表现的合理性和精确程度不足,幼儿表达产生了障碍,但是他在作画的情景却记忆犹新,他向我介绍机器人时,他说:“我的是环保机器人,它有好多的变化,当小树、花朵需要水时,它就会变成云下雨,当树生病了它就变成了树医生,花要采蜜就变成蜜蜂,它有许多的功能。
”多好的想法!如果简单的否定一定会抹杀他的创造,我们不能这么做。
“对话”是沟通孩子和我们的桥梁,是走近童心的通道。
读孩子个性
实例一:这是表现小猴子的图画,三只猴子凑在一起嬉戏,所表现的动态、神情,所运用的流动的线条,给人一种活泼、热烈的情绪感染。
实例二:同样表现的是猴子,作者运用整齐、对称、规则排列、直线造型等手法,给人以稳定、沉着、踏实认真的感觉,画面具有一定的装饰感。
解读策略:
1.尊重――发展个性。
看到这两幅相同命题,不同表现手法的作品,我们一定也能够大概了解到这两位小作者不同的性格吧,实例一是气质灵活的孩子画的,实例二是气质安
静、稳重的孩子画的。
如果让你来评价这两幅画,你认为有“对”与“错”之分吗?
其实,美术作为艺术创造具有鲜明个性,并没有统一答案,幼儿的绘画创作更无“对”“错”可言,他们的创作中表现出的个性发展,有多少个孩子就应该得出多少种答案,不能用“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孩子。
如果硬要这样做,最终培养出来的孩子就不会是有个性、创造性和灵性的“人”,而是“产品”了。
尊重个性表现的评价原则是能包容不同孩子不同的表现,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从而使每个人都得以发展。
2.赏识――张扬个性。
幼儿不同的气质往往流露在画面上,我们能从他们画面表现的情感、情节、造型特点和线条的运用等方面去感受和分析。
曾经我听到家长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我的孩子今天在学校得了一朵小红花,回家时两只眼都放光了。
”虽然是一句很简朴的话,但是当时我深深地感动了,也更深地了解了孩子的需要。
活动中如果我们近距离地参与、靠近,就会被孩子看作对他们的喜爱、赞同和友好;当我们给孩子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抚摸,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孩子对艺术的兴趣就会点燃,个性优势就随之显现,推动他们向前发展。
我们的孩子在生活中体验、感动、想象和发现,他们的每一幅画都表现得具体而生动,每一幅画得都淋漓尽致,蕴
涵着活力和愉悦。
只有我们走进童真的世界,和孩子一同挥洒绚丽的色彩,更多地与孩子交流和碰撞,才能熟知孩子的心声,解读孩子独特的语言。
(江苏省无锡市侨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