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2017年修订)》
四川省中小学课程课时安排

四川省中小学课程课时安排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中国四川省中小学课程的课时安排信息,帮助学生、教师和家长了解学校教学计划。
小学课程课时安排小学课程课时安排如下:- 语文:每周五节课,每节课40分钟。
- 数学:每周五节课,每节课40分钟。
- 英语:每周三节课,每节课40分钟。
- 科学:每周三节课,每节课40分钟。
- 社会:每周两节课,每节课40分钟。
- 体育:每周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美术:每周一节课,每节课40分钟。
- 音乐:每周一节课,每节课40分钟。
初中课程课时安排初中课程课时安排如下:- 语文:每周五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数学:每周五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英语:每周四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物理:每周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化学:每周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生物:每周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政治:每周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历史:每周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地理:每周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体育:每周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美术:每周一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音乐:每周一节课,每节课45分钟。
高中课程课时安排高中课程课时安排如下:- 语文:每周五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数学:每周五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英语:每周五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物理:每周四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化学:每周四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生物:每周四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政治:每周三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历史:每周三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地理:每周三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体育:每周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美术:每周一节课,每节课45分钟。
- 音乐:每周一节课,每节课45分钟。
以上为四川省中小学的课程课时安排,不同学校可能会有轻微的差异。
学生、教师和家长可以根据该安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复习计划。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1:前言本文档旨在规定四川省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方案,旨在确保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综合素质。
本方案适用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包括小学和初中。
2:课程设置原则2.1 全面发展原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和发展。
2.2 实用性原则:课程要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观念。
2.3 科学性原则:课程设置要基于教育科学和学科发展的最新理论和研究成果。
3:课程设置内容3.1 语文课程:3.1.1 语文素养3.1.2 语言文字的基本技能3.1.3 阅读能力培养3.1.4 写作能力培养3.1.5 修辞与表达能力培养3.1.6 文学欣赏与鉴赏3.2 数学课程:3.2.1 数与数量关系3.2.2 空间与图形3.2.3 数据与统计3.2.4 运算与推理3.2.5 问题解决与应用3.3 英语课程:3.3.1 听力与口语能力培养3.3.2 阅读理解3.3.3 写作能力培养3.3.4 语言表达与交际能力培养3.3.5 文化与背景知识3.4 科学课程:3.4.1 自然与生态3.4.2 科学探究与实验3.4.3 科学方法与思维3.4.4 科学技术与社会3.5 社会科学课程:3.5.1 历史与文化3.5.2 地理与环境3.5.3 政治与法律3.5.4 社会与经济3.6 体育课程:3.6.1 运动基本技能与技巧3.6.2 体育健身与锻炼3.6.3 体育竞技与比赛3.6.4 体育文化与道德教育3.7 艺术课程:3.7.1 美术与造型3.7.2 音乐与表演3.7.3 舞蹈与体操3.7.4 戏剧与表演3.8信息技术课程:3:8.1 信息素养与技能培养3:8.2 信息技术与应用3:8.3 网络安全与科技伦理4: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 附件一、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详细表格- 附件二、其他相关补充材料5:法律名词及注释- 义务教育:国家法律规定的每个公民都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阶段,包括小学和初中。
四川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标准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生态文明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一)均衡性原则根据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
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及总课时数和课时比例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增加。
(二)综合性原则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强化实践育人、综合育人。
各门课程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
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一至九年级开设相应的综合性地方课程,旨在根据学生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把课程内容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使之生活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
10四川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计划表

10四川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计划表
四川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计划表
(根据川教【2007】173号国家课程+川教【2009】82号地⽅课程整理)
课程设置安排说明:
1、各学年教学时间安排:
全年52周:教学时间39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13。
学年39周教学时间安排:1-8年级每学年上课35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安排,如学校传统活动、⽂化艺术节、运动会、远⾜等。
九年级全学年上课33周,复习考试4周(初中最后⼀年的第⼆学期毕业考试时间可以增加2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
2、教学活动总量:
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
1、2年级周活动总量26课时;3-6年级周活动总量30课时;7-9年级周活动总量34课时;每课时以45分钟计。
没有体育课(体育与健康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进⾏⼀⼩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教学计划。
3、课程设置说明:
根据德智体美等⽅⾯全⾯发展的要求、学⽣⾝⼼发展的规律、时代发展的规律、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才的要求,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分为国家课程、地⽅课程、学校课程。
4、整理本表为⽅便学校设置课程参考,具体安排详见《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案(修订稿)的通知》、《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地⽅课程实施⽅案(修订)的通知》。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2017年修订)》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2017年修
订)》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2017年修订)
科目年级
道德与法治一至九年级
语文一至九年级
数学一至九年级
外语一至四年级
历史与社会三至九年级
科学一至六年级
历史七至九年级
地理七至九年级
科学七至九年级
生物七至九年级
物理七至九年级
化学七至九年级
体育与健康一至九年级
艺术音乐、美术一至九年级
信息技术一至九年级
劳动与技术教育一至九年级
地方课程可爱的四川一至九年级
学校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一至九年级
备注:每周总课时数为55节,学年总课时数为105.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
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节书法课。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艺术)等课程中,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
一至二年级和七至九年级由各地从语文、美术等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节书法课。
每天安排20分钟的晨(夕)会,大课间安排25-30分钟的体育活动和眼保健操,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安排1小时集体体育锻炼,每天上、下午各安排1次5分钟的眼保健操。
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计划表
年级课程
一生命·生态·安全家庭·社会·法治可爱的四川
二至九年级 2 2/1 1/2
备注:表内数字为周课时数,“x/y”表示单周上x节课,双周上y节课。
例如,“1/2”表示单周上1节课,双周上2节课。
明确了生命、生态和安全、家庭、社会和法治、以及地方课程可爱的四川的周课时数。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2017年修订)》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2017年修订)》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2017年修订)第一章总则1.1 本课程计划表是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部相关文件的要求,结合四川省实际情况制定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
1.2 本课程计划表适用于四川省义务教育阶段各级学校,并对小学、初中的学科设置、课程内容、学时分配等做出规定。
1.3 本课程计划表将充分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1.4 本课程计划表实施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监管和评估,确保课程实施质量。
第二章小学课程设置2.1 小学课程设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科学、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品德与生活等学科。
2.2 小学各学科的具体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要求详见附件一。
第三章初中课程设置3.1 初中课程设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思想品德、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
3.2 初中各学科的具体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要求详见附件二。
第四章课程实施4.1 学校应根据本课程计划表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并组织教师按照规定的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活动。
4.2 学校应加强课程教材的选择和审定工作,确保教材与课程计划的一致性。
4.3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长,对课程进行深化和拓展,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和学习机会。
4.4 学校应加强课程评价与考核,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避免过度应试化。
第五章附件附件一、小学各学科的具体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要求。
附件二、初中各学科的具体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要求。
本文涉及附件:附件一、小学各学科的具体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要求。
附件二、初中各学科的具体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要求。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教育法律法规:国家对教育领域制定的法律和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
教育部相关文件:教育部在教育领域制定的有关文件,包括《关于加强义务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等。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1. 课程目标1.1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1.2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1.3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2. 课程安排2.1 语文课程2.1.1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2.1.2 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的培养2.1.3 写作能力的培养2.2 数学课程2.2.1 数学基本概念和运算能力的培养2.2.2 探索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2.2.3 数学推理和证明能力的培养2.3 外语课程2.3.1 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2.3.2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2.3.3 培养学生外语学习的兴趣和习惯2.4 政治课程2.4.1 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2.4.2 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2.4.3 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参与能力2.5 历史课程2.5.1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2.5.2 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常识2.5.3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2.6 地理课程2.6.1 培养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2.6.2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和空间意识2.6.3 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2.7 物理课程2.7.1 培养学生的物理基本概念和实验技能2.7.2 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2.7.3 培养学生的物理实践和创新能力2.8 化学课程2.8.1 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实验技能2.8.2 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2.8.3 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践和创新能力2.9 生物课程2.9.1 培养学生的生物基本概念和实验技能2.9.2 培养学生的生物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2.9.3 培养学生的生物实践和创新能力3. 附件附件1: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详细版本)4. 法律名词及注释4.1 义务教育:指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等。
4.2 素质教育: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2017-2018学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川教〔2017〕39号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2017-2018学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正文:----------------------------------------------------------------------------------------------------------------------------------------------------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2017-2018学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川教〔2017〕39号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7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教材厅函〔2017〕2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我厅编制了《四川省2017-2018学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现印发给你们。
请各地按照我省中小学教学用书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切实做好2017年秋季和2018年春季全省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的报订、征订和供应工作。
一、《目录》内容本《目录》由《四川省2017-2018学年义务教育教学用书目录》(附件1)、《四川省2017-2018学年普通高中教学用书目录》(附件2)、《四川省2017-2018学年体育运动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教学用书(部分)目录》(附件3)、《四川省2017—2018学年普通中小学挂图、磁带、光盘等教学资源目录》(附件4)组成。
二、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用书的报订、征订工作(一)义务教育国家课程相关学科(除《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和小学《科学》之外)仍使用《四川省2016-2017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川教〔2016〕50号文件印发)公布的教材。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和小学《科学》因教育部对部分册次教材审定工作尚未最终结束,上述教材使用工作将另行通知。
(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继续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免费教材报订工作的通知》(川教〔2009〕99号)要求,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免费教材报订工作,加强领导,确保相关工作落实到位。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2015年修订)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2015年修订)附件: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2015年修订)1.导语本文档是四川省教育厅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四川省实际情况制定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旨在规范和指导四川省各级义务教育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
本文档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方法和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2.课程目标2.1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2.3 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2.4 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2.5 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就业能力。
3.课程设置3.1 必修课程3.1.1 语文3.1.2 数学3.1.3 外语3.1.4 道德与法治3.1.5 历史3.1.6 政治与生活3.1.7 地理3.1.8 物理3.1.9 化学3.1.10 生物3.1.11 音乐3.1.12 美术3.1.13 体育与健康教育3.1.14 科学与技术3.1.15 信息技术教育3.2 选修课程(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3.2.1 文学与艺术欣赏3.2.2 科学探究3.2.3 健康与生活3.2.4 社会实践3.2.5 创新实验4.教材选用4.1 尊重学生发展规律,选用符合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的教材;4.2 教材的编写要符合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4.3 教材的选用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4.4 教材的选用要体现多元文化和地方特色。
5.教学方法5.1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观察、实践等;5.2 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5.3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5.4 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开展信息化教学。
6.评估6.1 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考试、作业、实验、项目等;6.2 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6.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评估结果,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6.4 给予适当的奖惩和激励。
四川省全日制教育课程计划表(2023年修订)

四川省全日制教育课程计划表(2023年修
订)
四川省全日制教育课程计划表 (2023年修订)
小学课程计划
语文
- 朗读与默写
- 记叙文阅读与写作
- 说明文阅读与写作
- 诗歌朗诵与鉴赏
- 古诗文背诵
数学
- 数的认识与数的比较
- 加减法运算
- 乘法运算
- 除法运算
- 分数与小数的认识
英语
- 基础词汇与语法
- 听力训练与口语表达- 阅读与写作
- 翻译与交流技巧
- 文化背景与社交礼仪初中课程计划
语文
- 古代文学与古代文化- 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化-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论述文写作与辩论赛- 阅读理解与写作技巧
数学
- 代数与函数
- 几何与图形
- 数据处理与统计
- 概率与统计
- 三角函数与解析几何
英语
- 语法与词汇扩充
- 听力理解与口语表达- 阅读理解与写作技巧- 翻译与交流技巧
- 文化背景与社交礼仪高中课程计划
文科
- 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 世界文学与文化
-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 现代修辞与写作技巧- 文学批评与欣赏
理科
- 数学分析与应用
- 几何与向量
- 概率与统计
- 微积分与微分方程- 线性代数与矩阵
英语
- 高级语法与词汇扩充- 听力理解与口语表达- 阅读理解与写作技巧- 翻译与交流技巧
- 文化背景与社交礼仪。
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设置(2015年)

2015年5月12日,四川省教育厅以川教〔2015〕41号印发《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和《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方案(2015年修订)》。
根据《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方案(2015年修订)》,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设置如下: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设置一、课程设置原则1. 发展性原则。
地方课程要以学生发展为本。
设置课程门类和安排教学内容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成长的需要、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课程内容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2. 整合性原则。
按照《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通知》的精神,开发我省地方课程资源,重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关内容及国家有关部委文件要求开展的专题教育进行整合和落实。
3. 地域性原则。
地方课程的设置应适应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现实生活的实际需要,充分反映四川的历史和现状,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体现我省的地方特色。
二、课程设置我省地方课程共设置“生命·生态·安全”、“家庭·社会·法治”和“可爱的四川”等课程,并使用相应的教材。
各课程安排及课时如下表: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计划表注:1.表内数字为周课时数;2.表中的“x/y”表示单周上x节课,双周上y节课。
如“1/2”表示单周上1节课,双周上2节课。
我省地方课程共安排974课时,占义务教育阶段总课时的10.23%。
三、课程内容1. 生命·生态·安全“生命·生态·安全”课程的总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个体生命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学会安全生活、健康生活、智慧生活、和谐生活,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逐步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取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生命·生态·安全”课程的内容安排:将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含消防教育)、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态文明教育、防灾减灾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国防教育等专题教育内容贯穿九年义务教育的始终,并在一至六年级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廉洁教育、劳动教育等,七至九年级进行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性健康教育等。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修订稿)一、课程设置及规范办学行为的文件依据1、课程设置的文件依据:《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修订稿)》(川教〔2007〕173号);《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施方案(修订)》(川教〔2009〕81号);《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指导纲要》(川教〔2009〕82号)。
2、规范办学行为的文件依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贯彻<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川教〔2009〕249号);《广元市教育局关于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
二、课程设置安排1、各学年教学时间安排:全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39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13周。
各学年39周教学时间安排:一至八年级学年上课35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九年级全学年上课33周,复习考试时间4周(九年级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
2、每周活动总量: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
一、二年级周活动总量26课时;三至六年级周活动总量30课时;七至九年级周活动总量34课时。
每课时以45分钟计。
3、课程计划(按分科设置)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说明:1、此计划从2009年秋季开始执行;2、一、二年级为“品德与生活”,三至六年级为“品德与社会”。
三、规范教学行为(川教〔2009〕249号)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上好每门课,不得挤占音、体、美、信息技术、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教学时间,不得随意调整课程难度和赶超教学进度。
学校要做到学校总授课表和班授课表“两表”上墙面。
2、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余年级家庭作业控制在每天1小时以内;初中家庭作业控制在每天1.5小时以内。
3、严格作息时间:小学、初中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分别不超过6小时、7小时,每天睡眠时间分别不少于10小时、9小时,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走读生早上到校时间不早于8:00;小学、初中住校生早上统一起床时间分别不早于7:30、7:00,晚自习结束时间分别不晚于20:40、21:00;不得组织走读生上晚自习。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试行)

附件一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试行)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等文件精神,在总结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课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1.均衡性原则根据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
各门课程比例适当,总课时数和课时比例均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增加。
2.综合性原则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
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旨在根据儿童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把课程内容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使之生活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
3.选择性原则设置综合与分科相结合的课程,各地可根据本地的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可以选择分科课程,也可以选择综合课程;同时,还必须为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留有一定课时,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鼓励各地办出有特色的学校。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的通知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0.03.09•【字号】川教[2010]28号•【施行日期】2010.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的通知(川教〔2010〕28号)各市、州教育局:现将《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四川省教育厅二○一○年三月九日附件: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教基〔2003〕6号)和《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人事厅、四川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意见》(川教〔2009〕226号)精神,结合我省普通高中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一)认真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精神和要求,科学设置普通高中课程。
(二)努力构建重基础、多样化的课程体系,整体设置必修课,合理设置选修课,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三)紧密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实际,有利于课程的顺利实施,有利于调动学校实施课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课程设置(一)课程结构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1.学习领域普通高中课程设置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
2.科目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
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科目。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两种或多种外语。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2017.12)

说明:
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
2.“综合实践活动”(8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可分散每周安排也可集中使用
②以融合方式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定领域,合理整合校内课
程和校外课程。
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交叉重合,根据活动内容二者可
以打通进行,统一安排。
④除以上指定领域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
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
总之,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其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
合实践活动课程。
3.“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中安排:法制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安全教育、民
族知识教育、人民防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课程,由学校根据要求及实际合理分散或集中安排(法制教育和禁毒教育每周各0.5节,合一节;安全教育、民族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每周合为一节)。
4.没有体育课的当天要安排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5.班会课和品德整合,每周一节品德,一节班会课。
6.书法课安排在综合实践课中,每周一节。
7.三至六年级体育课,课表安排每周三节,实际每周上二节,一节实际上英语课,由学校灵活安排。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见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0.06.11•【字号】川教[2010]120号•【施行日期】2010.06.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见(川教〔2010〕120号)各市(州)教育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省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教学方式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素质不断提高。
为了进一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落实国家有关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指导中小学校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深化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特制定本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实施校本课程的目标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各具使命和独特功能,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形成了完整的课程结构。
校本课程作为新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实施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1、加强课程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生社会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
2、了解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多样的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
3、拓展学生知识领域,增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关注自我生活,发展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5、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推动课程研究、课程管理和课程开发队伍的建设,提高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修订)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修订)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修订)第一章总则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推进教育改革,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第二章核心素养课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和法治精神等。
各学校应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将其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
二、思想品德和法律教育思想品德和法律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思想态度和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课程。
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等内容。
各学校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置不同水平的思品课程。
三、健康与安全教育健康与安全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内容。
各学校应开设健康与安全教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意识和安全意识。
第三章学科类课程一、语文语文是基础学科,是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支撑。
各学校应设置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语文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数学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学科。
各学校应设置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数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问题解决与创新能力。
三、外语外语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认识的重要学科。
各学校应设置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外语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第四章高效教学模式一、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能力的重要模式。
各学校应积极推行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重要模式。
各学校应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组织各种形式的合作活动。
::::::第五章评价与考核一、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包括平时考查、作品评价、综合评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3
3
3
3
2
1/2
1/2
家庭·社会·法治
2/1
2/1
可爱的四川
2
注:1.表内数字为周课时数;2.表中的“x/y”表示单周上x节课,双周上y节课。如“1/2”表示单周上1节课,双周上2节课。
2
2
2
2
1
1
1
美术
2
2
2
2
2
2
1
1
1
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
信息
技术
1
1
1
1
1
1
1
劳动与技术教育
1
1
1
地方
课程
2
2
3
3
3
3
4
3
3
学校
课程
1
1
2
2
3
2
1
1
1
周总课数(节)
26
26
30
30
30
30
34
34
34
学年总课时(节)
910
910
1050
1050
1050
1050
1190
1190
1122
书法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2017年修订)
科目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九备注道德来自法治222
2
2
2
3/2
2
3
语文
8
8
7
7
6
6
5
5
5
数学
4
4
4
4
4
5
5/4
5 /4
4
外语
2
2
2
2
3/4
3 /4
3
历史与社会
历史
2
2
2
地理
2
2
科学
科学
1
1
2
2
2
2
生物
2/3
2
物理
2
3
化学
3
体育与健康
4
4
3
3
3
3
3
3
3
艺术
音乐
2
2
眼保健操
每天上午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安排1小时集体体育锻炼;每天上、下午安排眼保健操各1次,每次5分钟。
说明:表中的“x/y”表示单周上x节课,双周上y节课。如“4/3”表示单周上4节课,双周上3节课。
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计划表
年级
课程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生命·生态·安全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艺术)等课程中,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义务教育一至二年级、七至九年级由各地从语文、美术等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
晨(夕)会
每天20分钟。
大课间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