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县旅游资源分析及评价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弥勒县旅游资源分类表
旅游资源评价
定性评价
◆自然条件
弥勒县旅游区自然环境良好,气候条件优越,光热充足,植被资源丰富,有充足的地热资源,为该地区开发度假型旅游产品提供条件。
弥勒县地处亚热带,主要农业区光热条件良好,多年平均气温17.3℃,河谷地带属于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立体气候明显。弥勒县的坝区和河谷地区占全县国土面积4004平方公里的 15%,大大高于全省6%的平均水平。弥勒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拔最高在东山金顶山,为2315米,最低在江边河谷,为862米;年均雨量990.4毫米,年均气温 17.20C,最高气温36.10C,最低气温-4.60C,光照充足、有效温期长;霜雪日短,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宜各种动植物生长。是我省烟、糖的主要产区。盛产优质烤烟,虹溪烤烟为云烟中的上品。2003年种植烤烟12万亩、甘蔗7万亩,占全县54万亩耕地的近 35%。
◆交通
弥勒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是红河州的北大门,北依昆明市石林县、南接开远市、东邻文山邱北县、西连玉溪市华宁县,处于昆明、个旧、开远三个城市和滇中滇南两个经济区的结合部,距昆明143公里、距蒙自140公里,昆河公路纵贯腹地93公里,滇越铁路沿西跨境78公里,是两广来我州进昆明的重要交通枢纽,具有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总面积4004平方千米,总人口50万人(2004年)。县府驻弥阳镇。
◆历史
弥勒是一块“人杰地灵,文化璀璨”的南滇福地,在这一片风水宝地上孕育和生活过明末兵部尚书杨绳武,清末巨商王炽,世界级大数学家熊庆来,著名抗日将领、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冲等闻名遐迩的一代英杰。古滇名士、大观楼长联作者孙冉翁最终也长眠于这块热土;诞生了蜚声中外的优秀民族舞蹈《阿细跳月》,古老神秘的阿细祭火、阿细先基,幽情古朴的阿哲大跳、阿哲鼓舞,还有锦屏山、白龙洞、猴子箐、杨公祠、大树龙潭、庆来公园、湖泉生态园等人文、自然景观引人入胜,美不胜收,以弥勒寺、慈云洞、禹门寺为代表的古迹禅寺,积淀着深厚灿烂的弥勒文化。
◆自然旅游资源
弥勒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云南省著名的“烤烟之乡”、“甘蔗之乡”、“葡萄之乡”、“歌舞之乡”。形成了集自然、人文、民俗观光为一体的“六个一”格局,即游一个洞——弥勒白龙洞;拜一尊佛——锦屏山风景区19.99米高的弥勒大佛;喝一口酒——云南红葡萄酒;抽一支烟——红河牌香烟;跳一曲舞——蜚声中外的阿细跳月;洗一个澡——梅花温泉澡。在这里可尽情领略苍茫蔗海的万倾碧波,也可充分吸吮糖、蜜、烟的沁人香气,对佛教文化感兴趣的朋友来到弥勒可是到了佛祖圣地。弥勒城与佛同名,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因此被誉为“佛城”,来到这里你可到弥勒寺朝拜,祈祷,还了你的美好心愿。
◆矿产资源(经济资源)
弥勒县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铜、铅、锌、锰、铝土、硫磺、石膏、大理石等。烟煤面积53.5平方公里,储量1.32亿吨;气肥煤储量987万吨;褐煤面积约70平方公里,储量8.82亿吨,可供露天开采1.21亿吨。1997年被列为全国2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
◆人造旅游资源
弥勒县的湖泉生态园,是红河投资建设和管理的大型人工休闲设施,占地3000亩,有一个占地1300亩的大型人工湖,景区内还包括原有的天然温泉,以及新建的温泉中心、五星酒店、人工沙滩、水云间餐厅等。已经成为弥勒县远近闻名的休闲场所。
综合上述,弥勒县自然条件优越,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现今正处于昆蒙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中,为以后的旅游度假提供了便利,再加上云南省自身就是一个旅游胜地,还有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建设,弥勒县必将会成为一个各种条件丰富且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胜地。
定量评价
根据《中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可以对弥勒县旅游区核心区进行量化评价。评价采用百分制,评价对象为该核心区的喀斯特溶洞景区(阿泸古洞)、生态湖景观、乡村民俗、锦屏山弥勒寺景区四个部分,目的在于确定核心区本身内部开发条件和开发方向的差异以及比较优势。具体量化表如下:
弥勒县旅游景区核心区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注:本评价表打分标准低于国家标准两个等级,即以地级市为参照。基于旅游资源评价总分,将其分为三级,从高到低为: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
根据上表评价结果,可将旅游资源划分为二个等级,作为资源开发的依据和参考。
二级资源:生态湖景观
一级资源:阿泸古洞、乡村民俗、锦屏山弥勒寺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