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推荐材料t
美丽乡村建设事迹材料
![美丽乡村建设事迹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4d4a061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c.png)
美丽乡村建设事迹材料
《美丽乡村建设事迹材料》
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不少乡村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全国乡村建设树立了典范。
以下是一些美丽乡村建设事迹材料。
某省某县乡村建设工作取得骄人成绩。
该县结合乡村实际,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围绕村容村貌、道路交通、环境卫生等方面展开工作。
通过提升村庄环境整治,修缮房屋、美化村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在的乡村,村委会大院整洁明亮,村道整齐平整,绿化覆盖率较高,居民生活环境大为改善。
另外,某市下辖的几个乡村也做出了不少努力。
他们依托当地山水资源,推动生态旅游项目建设和乡村民宿业发展,从而吸引了不少游客,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他们还注重传承乡村文化,不断挖掘乡村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打造出多个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和节庆,为乡村发展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同时,在其他省份也有不少这样的事迹。
一些乡村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产品。
他们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建设,通过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销售,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
综上所述,各地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这些事迹充分展示了我国乡村建设的蓬勃生机,为全国各地美
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希望各地能够不断总结经验、创新理念,为乡村建设事业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美丽乡村汇报材料
![美丽乡村汇报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de68273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b4.png)
美丽乡村汇报材料美丽乡村是一种区别于城市景观的乡村风貌,它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传统文化和人文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
近年来,我们所在的乡村也积极发展美丽乡村,改善乡村旅游和农业产业,使之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
以下是我们整理的美丽乡村汇报材料,希望给大家一个全面了解美丽乡村的机会。
首先,我想啜饮自然之美。
我们所在的乡村地处山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在这里,我可以看到青山、绿水,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乡村的空旷和宁静给我提供了一个与自然亲近的机会,在这里,我可以尽情地游玩,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其次,我想感受乡村的传统文化。
我们的乡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乡村的建筑、风俗、传统手工艺等都反映了乡村的独特文化。
我曾参观过一座古老的村庄,里面保存着许多老物件和手工艺品,使我感受到了乡村文化的魅力。
此外,我们的乡村还举办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和传统节日活动,这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乡村的传统文化。
最后,我想介绍乡村的人文景观。
在我们的乡村中,有一些建筑和景点代表了乡村人文的精髓。
比如,我们有一座古老的寺庙,看起来十分庄严肃穆,每天都有大量的信徒前来参拜。
还有一座古色古香的村庄,里面的民居保留了传统的建筑风格,给人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
这些人文景观展示了乡村的历史和人文气息,使人对乡村充满了向往和敬畏。
总之,美丽乡村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它可以让人们远离喧嚣的城市,放松身心,感受自然和人文魅力。
我们所在的乡村已经积极发展美丽乡村,提升乡村的旅游和农业产业,让更多的人来到乡村感受美丽乡村的魅力。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的乡村能够越来越美丽,吸引更多的游客和人才。
美丽宜居乡村申报材料(通用4篇)
![美丽宜居乡村申报材料(通用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89972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f3.png)
美丽宜居乡村申报材料(通用4篇)申报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ēnbào,指向上级或有关部门提出书面报告。
见白居易《奏所闻状》:“伏见六七日来向外传说,皆云……自今已后,应有进奉,并不用申报御史台。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美丽宜居乡村申报材料(通用4篇),欢迎品鉴!第一篇: 美丽宜居乡村申报材料#年以来,xx镇党委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为我镇16项大事实事之内,以让“梁村人民生活的更加美好”为宗旨,把我镇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结合本镇实际,从年初到现在共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一、绿化工作。
1、村庄绿化:为了美化绿化村庄,本着“因地制宜、宜绿则绿”的原则,年初制定了详细的绿化方案,我们召开村干部大会,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在47个村各规划绿化了一条迎宾路,统一种植的木槿,共种植木槿4166棵;每村在打造迎宾路线上各绿化3户五星级美丽庭院,给农户提供四种经济作物,有山楂、核桃、冬枣、柿子供农户选择,在迎宾路上房前屋后空闲地上也种植了经济作物,共种植了854棵;村内迎宾路上空闲面积较大的废弃地打造游园,共建樱花游园6个,共栽种樱花471棵(规模较大的游园有两个:后丰、都中);对47个村迎宾路两侧有碍瞻观的地方种植了爬山虎,共种植1254棵。
2、打造绿色廊道:全长18#米,从梁村至通窝北镇道路,途径13个村,共栽种樱花4576棵,木槿3890棵。
3、河肃路两侧绿化:对河肃路两侧有碍瞻观的地方种植了爬山虎,共种植1250棵。
4、保障措施:为保证树木的成活率,和47个村签订了绿化责任书,明确了管理人员,制定了详细考核办法,期间我们公共项目办公室多次到河肃路和村内督导绿化的养护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村内及时浇水、打药,目前已完成了对爬山虎和木槿死亡的二次补栽工作。
二、村庄打造1、前、后丰村美丽乡村打造提升:前、后丰村是#年省美丽乡村重点村,今年我镇美丽乡村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对前、后丰村重点打造美丽提升,#年3月在丰乐堡迎宾大道两侧建设了一个约占地20亩的樱花园,樱花园内栽种樱花300余棵,为了美化环境和有效利用土地,迎宾大道两侧树下各种植了宽1米,长各200米三叶草,樱花园内树下种植了油葵,油葵收获后秋天种植油菜花,油葵和油菜花轮流种植,每年两个花期,为了方便群众观赏,游园内铺设了游园小路、摆放了石桌、石凳,周围圈上了竹篱笆,周围的墙体喷绘了有关樱花文化的文化墙,给红色小镇注入了观光、休闲文化,为群众提供了一个游玩的好去处。
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材料
![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cdbceae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1.png)
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材料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材料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改善农村环境和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涌现出许多典型材料,下面我们就以江苏省兴化市古里镇为例,来分享一下他们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
兴化市古里镇地处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东南部,这里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典型的江淮沿海湿润平原地区。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古里镇始终坚持“生态、绿色、宜居”的指导思想,积极借鉴国内外经验,在保护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
下面,我们来看看古里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首先,在保护自然环境方面,古里镇致力于打造绿色生态乡村。
他们积极开展了湿地保护工作,同时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保护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通过建设湿地公园和湿地自然保护区,提供给游客一个可以近距离接触、观赏湿地动植物的场所。
古里镇还大力宣传环保理念,号召居民参与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环保行动,倡导绿色出行,减少车辆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古里镇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他们修复了古老的村庄建筑,保留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手工艺技术,使乡村的历史和文化得以传承。
古里镇还举办了许多传统文化活动,如舞龙舞狮、民间音乐演出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古里镇还注重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他们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修建了美丽的农村小区,提供更加舒适和便利的居住环境。
古里镇还积极开展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如道路硬化、供水供电等工程,解决了农村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另外,古里镇还鼓励农民创业,发展乡村产业,提供就业机会,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
古里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积极引进和推广乡村旅游,通过开设农家乐、发展乡村观光旅游等方式,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古里镇还重视乡村教育发展,改善农村学校的教育条件和师资队伍,提高农村孩子的受教育机会。
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经验材料
![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经验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9d661a9a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8.png)
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经验材料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指在生态环境优美、居住条件良好的基础上,结合村民的文化传统和需求,打造出具有吸引力和特色的乡村。
以下是一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经验材料:1. 保护环境: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
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气候调节和水源保护。
同时,控制工业污染和农药使用,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 提升基础设施: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修建道路、供水、供电等设施,提升乡村的交通与生活便利性。
发展智能化科技,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3. 发展农业产业: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发展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引导村民种植优质农作物和果蔬,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 促进休闲旅游:利用乡村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开发休闲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修建绿道和步行街,提供健身和休闲运动的设施,提升乡村的文化氛围和旅游体验。
5.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挖掘乡村的传统文化和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手工艺、乡土美食等特色产业,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村民的收入来源。
同时,加强乡村创业培训,培养乡村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6. 增强社区凝聚力:加强社区管理和社区参与,鼓励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并提供公平公正的收益分配机制。
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和交流,加强村民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增加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通过以上的经验材料,我们可以看到,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农业产业、旅游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社区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全面、平衡的考虑下,才能打造出真正宜居美丽的乡村。
继续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考虑:7. 加强教育和文化建设:注重乡村教育和文化建设,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
建设优质的教育设施,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为村民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美丽乡村推荐事迹材料(最新)
![美丽乡村推荐事迹材料(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d8dbade514791711cd7917b9.png)
村地理位置优越,便捷是村委会对外形象的重要窗口。
多年来,村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高群众荣誉感和参与度,全面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推进乡村文明行动深入开展。
一、明确目标,确保有“标”可照。
坚持把“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建设与农村环境改善、农民文明素质提高紧密结合起来,制定详细的建设标准,并结合爱心超市项目的实施对美丽庭院、美丽家庭进行奖励。
美丽乡村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墙体美化、环境净化、村风良好。
美丽庭院做到庭院美、室内美、厨厕美,家庭成员素质好。
活动开展以来,建立了完善的乡村环卫配套设施,健全保洁体制,实现了收集,运输、处理的管理模式;大力开展硬化路面、俢砌排水沟、粉刷墙体、村庄绿化、安装路灯等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彻底改变了农村环境。
二、制定办法,确保评选有“法”可依。
每季度进行一次评选,“美丽庭院”由各村进行初评,村委会进行复评,为保持“美丽庭院”的示范带动性,评选活动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复查一次。
健全的评选体制,极大的推进了乡村文明行动的深入开展。
三、培树典型,确保争创有“榜”可学。
按照“科学规划、突出特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村委会首先确定好基础好,群众认识高的“美丽村庄”示范点
每村确定“美丽庭院”示范点,高标准、重点打造。
四、坚持发展经济、注重产业支撑。
近年来,陈丽丽黑山羊养殖合作社,核桃种植合作社,烤烟生产合作社,让村民按照自身发展实际入社经营,提高了市场化运作水平。
村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村、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尽职尽责的服务群众、贴近生活,一定能营造一个黄金有没,文体活跃,人际关系核销的美丽村庄。
1。
美丽乡村汇报材料
![美丽乡村汇报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ca22643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e.png)
美丽乡村汇报材料1. 美丽乡村介绍- 美丽乡村是指那些风景优美、环境卫生、生态保护良好的农村地区。
它们以其特色景观、传统文化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吸引着许多游客和居民。
- 乡村的美丽不仅仅体现在其自然环境的美,还包括人文景观、乡村建筑、农田景色等方面。
这些元素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乡村的独特魅力。
2. 美丽乡村的特色景观- 水乡景观:许多乡村地区拥有蜿蜒的河道和湖泊,水乡景观是其标志性特色,如中国的扬州、杭州西湖等。
- 山水景观:山岳、丘陵、绿水相融的山水画卷常使人流连忘返,如中国的黄山、桂林等。
- 田园景观:整片翠绿的稻田、麦田和果园构成了乡村的独特田园风光,如法国的普罗旺斯、中国的阳朔等。
3. 乡村文化和传统活动- 乡村文化:在美丽乡村,传统文化得以保留和传承,如手工艺品制作、民间音乐舞蹈、传统节日习俗等。
这些文化活动使乡村变得更加具有活力和魅力。
- 农耕活动:在美丽乡村,农耕一直是重要的生产方式和文化形式。
如中国的稻田耕作、土地耕作等。
这些农耕活动展示了乡村的生机和农民的智慧,吸引着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4. 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 美丽乡村注重可持续发展,致力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乡村宣传节约资源、低碳生活、环境保育的理念,并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和废物分类回收的做法。
- 生态保护是美丽乡村的重要任务。
通过合理利用土地和资源、种植绿化植物、保护野生动物等措施,乡村得以保持其原有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5. 美丽乡村的重要性- 美丽乡村对于促进乡村经济和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乡村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带动当地农民的收入增加,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 美丽乡村也有助于实现城乡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它们提供了城市居民放松身心、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减轻了城市的环境压力。
6. 美丽乡村的发展和挑战- 美丽乡村的发展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投资。
提供基础设施、改善交通、加强环保意识等都是发展美丽乡村的必要条件。
村美丽乡村建设事迹材料
![村美丽乡村建设事迹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43f33689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d1.png)
村美丽乡村建设事迹材料
《农村美丽乡村建设事迹材料》
近年来,我国农村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下面列举了一些农村美丽乡村建设的事迹材料。
1. 亮丽乡村:河北省定兴县积极推进乡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了环境整治、美化村容村貌、整治垃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等措施。
全县乡村美丽风景如画,成为全国农村美丽乡村的典范。
2. 精致农村:江苏省太仓市大力推进农村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改善农村居住环境、规划美丽乡村等措施,使得农村乡村整体环境焕然一新,呈现出精致美丽的风貌。
3. 生态家园: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县深入推进农村美丽乡村建设,致力于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努力打造生态家园。
如今,三江县成为了一片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美丽乡村。
4. 乡村振兴:湖北省恩施州积极推进乡村美丽乡村建设,致力于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实现乡村振兴。
通过资源整合、项目实施、产业发展等手段,助推了乡村振兴,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综上所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事迹材料多种多样,但都是在不同地区的积极探索中取得的成果,展现了我国农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巨大成就和无限潜力。
希望在未来的美丽乡村建设中,还能够不断创新,为我国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生机与活力。
美丽乡村推荐材料tword版本
![美丽乡村推荐材料tword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a2ad67c777232f60dccca15e.png)
昔日居僻壤今日桃花源---王爷府镇黑山沟村申报美丽乡村材料“望之,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者,黑山也,鸢飞戾天着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缘溪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此景就是对今日王爷府镇黑山沟村的真实写照。
昔日小山村是步步踩石头,荒山秃岭多,干啥都发愁的穷山僻壤。
那么,是什么让她蜕变成人人向往的桃花源?又是什么让她头戴璀璨桂冠?毫无疑问,是党和国家的优惠政策,是各级政府的关心与支持向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伸出了橄榄枝,更是当代愚公带领全体村民演绎的一曲动人传奇。
黑山沟村位于王爷府镇政府西北8公里处,地处山区,群山环绕,风光优美,地势呈四周高中间低,属典型的盆地式地形。
全村交通比较便利,赤茅高速公路在村南侧经过,成为全村便捷的经济运输通道。
全村土地面积2.5万亩,耕地面积1317亩,林地面积2万亩,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居全旗前列。
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420元。
全村曾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自治区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自治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点、自治区从村干部中选拔乡镇党委副书记试点村等荣誉称号。
一、强基固本班子美2012年以来,村两委班子按照自治区、赤峰市工作要求,团结带领群众鼓足建设新农村的热情,按照新农村二十字建设方针要求,着眼于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生态经济型新农村示范村的目标。
新农村建设好坏,关键看村班子。
黑山沟村村班子团结一心、一心为民,得到群众信任和支持,多年来班子成员能连选连任,特别是自治区从村干部中选拔成为乡镇党委副书记的王爱忠同志具有当代愚公风采舍小家,为大家,现在村委班子已成为了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主心骨。
在村级事务管理上,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推行了“四议三公开两报告”工作法,重大事项一律采取党组织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定夺,坚持决议公开、实施过程公开和实施结果公开。
充分尊重村民的民主权利,加强村民代表会议、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组织建设,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认真落实“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切实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和决策权,大大提高了广大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
美丽乡村事迹典型材料
![美丽乡村事迹典型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773ff7f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16.png)
美丽乡村事迹典型材料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逐渐成为国家重视的方向。
全国各地涌现出了许多美丽乡村事迹,这些典型材料展示出了全民参与、环保绿化、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优秀经验和做法,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一、全民参与,共建美丽乡村中国的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全民参与,只有当居民的意愿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才能建设出令人满意的美丽乡村。
例如,江苏省姜堰市广陵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充分发扬群众参与的优势,成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美丽乡村志愿队伍,动员群众认真思考村庄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共同制定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方案。
村民们的行动不仅带动了全村居民的积极参与,还带动了周围村庄的关注和参与。
最终,广陵村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成为了引领周边村庄美丽乡村建设的标杆。
二、环保绿化,营造美丽乡村环境美丽乡村建设中,环保绿化是关键环节。
各地的美丽乡村建设案例表明,环境建设是为了保护村庄自然环境、提供清新空气和美丽的绿地景观,为居民营造更舒适、健康、美观的居住环境。
例如,四川省南部的茂县岳池镇,利用自然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成功打造出环保型的美丽乡村。
岳池镇坚持绿化居住区、公路、农田,采取了草木植被绿化、按需配置道路灯光等手段,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还大大提升了居住环境的品质和安全系数。
三、创新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在于村庄发展的可持续性。
乡村振兴需要创新思维、科技手段和改革措施。
例如,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获评“全国最美乡村”,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糖果酒蛋”等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创新。
当地村民在发展电商的同时,将传统的糖果酒蛋升级成了便于携带和远销的小包装,并将原始的制成过程进行精细化、标准化,获得了更广泛的市场认可和消费者青睐。
这种农产品创新带动了村庄的产业发展,同时也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总之,美丽乡村建设是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全国各地的美丽乡村事迹展示出了农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建设、产业创新等方面的优秀经验和做法,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美丽乡村建设事迹材料
![美丽乡村建设事迹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6f07ed4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49.png)
美丽乡村建设事迹材料美丽乡村建设指的是通过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水平,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乡村景观和文化特色。
以下是一些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事迹材料:1. 村民自行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某乡村的村民自发组织,自行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
他们清理杂草,修剪树木,并铺设花坛和石板路。
通过一年的努力,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附近游客游览的新景点。
2. 村党支部组织乡村美化活动:某村党支部积极响应乡村美丽建设的号召,组织村民进行乡村美化活动。
他们整理废弃物,清理污水沟,修复古建筑,并种植花草树木。
该村乡村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度假。
3. 政府引导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某地政府积极引导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组织村民进行技能培训和环境保护知识教育。
政府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协助村民建设农家乐、观光农园等旅游项目。
这些活动不仅改善了农民的收入,也丰富了乡村的文化氛围,提升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4. 引入特色产业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某乡村引进脱贫产业项目,通过发展红花产业,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并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
村民种植红花,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购买,乡村经济蒸蒸日上。
政府还加大对红花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乡村旅游产业与农产品销售相结合,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来源。
5. 建设乡村休闲农庄:某地政府积极推动乡村休闲农庄的建设,为农民提供了一个增加收入的渠道。
政府资助村民建设乡村休闲农庄,建立起一条乡村旅游产业链。
农民通过提供农家乐、观光农园、农产品销售等服务,增加了乡村经济收入,也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
这些事迹材料展示了不同层面、不同主体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案例。
通过政府引导、村民自发、特色产业等多方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得到了有效推进,农村环境得到了改善,乡村经济得到了发展。
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经验材料
![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经验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85c3edd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c.png)
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经验材料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乡村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下面是一些经验材料,供参考:1. 加强生态保护:宜居乡村的核心是环境的优美和生态的健康。
村民需要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生态保护行动,如植树造林、水源治理等。
政府也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2. 改善基础设施:为了提高乡村的宜居性,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
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遇,吸引更多人到乡村居住和投资。
3. 多样化农业产业:在乡村建设中,农业产业是重要的一环。
通过发展多样化的农业产业,如有机农业、特色农产品等,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同时,农业产业的发展也能够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4. 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吸引游客、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挖掘乡村的自然风光、文化特色和人文历史,打造独特的旅游产品,可以吸引更多游客的光顾。
同时,政府和村民也需要共同努力,保护好乡村的环境和文化,确保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5. 注重教育和文化建设:宜居乡村的建设也需要注重教育和文化建设。
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文化活动,可以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增强乡村的凝聚力和生活的品质。
6. 引进科技和创新:科技和创新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政府和村民可以引进先进的科技和创新理念,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创新,提高乡村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总之,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需要政府、村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环境保护,改善基础设施,发展多样化的农业产业,推动乡村旅游,注重教育和文化建设,并引进科技和创新,才能实现乡村的宜居美丽目标。
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推进农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人口外流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地方开始探索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道路,并积累了一些经验。
某村美丽乡村先进典型材料
![某村美丽乡村先进典型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bb6dac5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6.png)
某村美丽乡村先进典型材料
近年来,乡村振兴成为了我国发展的一大重点。
在这轮乡村振兴浪潮中,各地的美丽乡村建设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某村是美丽乡村先进典型村,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这个典型村。
某村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是一个以种植油菜、蔬菜和水稻为主的农业村。
该村采用了一系列的美化村容村貌的措施,使村庄变得充满生机、更具吸引力和品质。
在这里,道路干净整洁,房屋和院子都清爽整齐,小桥、流水、青山、绿树构成了天然美景,给人以享受和愉悦感。
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镇村两级的政府大力支持,某村的村委会积极动员群众,依靠政府资金与农户自筹资金共同出资,在村庄美化与改善方面发起农村环境整治项目。
该项目旨在以实际行动,提高村庄整体档次,激发农民群众的爱乡情怀,并带动整个村庄和周边的环境变得优美。
某村在美化环境方面做得非常出色,首先改造了村级道路,铺设了水泥路面和石子,提高了行车和行人的舒适性。
同时,在村里的广场等公共场所设立各种娱乐设施,增加了村民的娱乐生活,增强了互动交流的氛围。
在县里举办的农民文艺比赛中,某村的村民表演了大型舞蹈《快乐红艳艳》,并以娴熟的技艺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赢得了奖项。
除此之外,某村还发挥自然环境优势,栽植果树,修建水塘,在村民活动中发扬家庭艺术,加强文化传承。
由于这些努力和成果,某村获评了宿迁市、江苏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总之,某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表现出来的成就是令人赞叹的。
这既说明某村镇村两级政府的决策正确,更表明村民群众自觉参与和按时完成各项工程任务的自信和勇气。
相信在以后的乡村振兴中,某村将继续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跑在前列,为全国乡村振兴添声色,发光发亮。
美丽乡村评选推荐稿
![美丽乡村评选推荐稿](https://img.taocdn.com/s3/m/95912b1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03.png)
美丽乡村评选推荐稿第一篇:美丽乡村评选推荐稿敬爱的专家、领导,亲爱的朋友们:我来自“于谦故里”桐乡市屠甸镇汇丰村。
我村位于屠甸镇西南,南临海宁斜桥镇,西临桐乡市高铁新区,全村村域面积5.88平方公里,距沪杭高铁桐乡站2公里,沪杭高速高桥出口2.5公里,屠甸出口8公里,区域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汇丰村于2000年,由华丰、庆丰、裕丰三村合并而成,现有33个村民小组及新村点汇丰家苑,在籍人口4780人,共1137户。
2017年,我村实现工农业总收入3.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884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246万元。
近年来,在全村上下的努力下,先后获得全国第六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中心村”、“省历史文化名村”、“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省首届群众最满意的平安村”、“省级卫生村”、“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级无邪教村”等荣誉。
下面我从以下五个方面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汇丰的情况1、生态宜居突出生态宜居主线,厚值发展优势。
2013年以来,新引进绿植公司种植各类苗木42万株,覆盖约70%的村域面积。
近年来,分别先后启动了村级五水共治和垃圾分类两大行动,全面落实河长制,对域内的门楼村北浜、西晏城东浜等实施专项治理,全面落实垃圾分类的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全村分类垃圾箱置换工作,设立专门的有害垃圾回收点,持续推进庭院治理,围绕汇丰康馨文化园重点打造门楼村和沈家埭为一体的省级农家乐示范点,进一步夯实宜居宜游格局。
2、产业兴旺产业兴才能乡村兴,经济强才能人才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推进村级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
汇丰村的农村经济发展探索一直走在我镇的前列。
2013年成功引进两个市外内资企业,一跃成为桐乡市最大规模的苗铺基地。
也是当时的省级森林村庄和省级生态村的获得者。
效益农业也是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力量,能够激活一片区域,带动一方农民。
2006年至今已成功培育95亩淡水虾养殖基地,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大来源。
某村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典型材料
![某村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典型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aa035cb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f2.png)
某村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典型材料近年来,中国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概念,旨在推进农村的经济、生态、文化全面发展,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而在这个过程中,各地的乡村建设先进典型也层出不穷,其中某村就是一个值得关注和学习的典型。
某村位于中国南部的一个山区,地处偏远,但是却因其美丽的环境和乡村建设获得了许多荣誉。
以下是某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进典型材料。
一、环保产业的开发和运营某村以生态产业为基础,建设了一系列的环保项目。
例如,利用当地草铺、竹林等自然资源,实现了竹笋、牛油菌等特色种植;收纳当地村民饲养的山羊、鸡鸭等禽畜,实现了有机食品的生产;同时还引入了“厕所革命”,实现了厕所资源的回收利用。
这些措施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保护了环境,推动了可持续发展。
二、村级合作社的建设某村成立了村级合作社,将各家族的资金、劳力充分整合起来,为村民提供多元化的经济收益机会。
合作社涵盖了林业、畜牧业、种植业、旅游业等多个领域。
例如,合作社中的旅游业与乡村旅游有关,推动了传统农业向旅游的转型,成为游客们喜爱的景点,也为村民增加了收入来源。
三、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传承某村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通过挖掘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增加了乡村的文化内涵,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例如,在一些节日和庆典中,村里的乐舞队伍会前来表演,“五子登舟”、“迎仙桥”等传统游戏也得到了传承和推广。
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某村在社会管理方面进行了创新,推行“双联双包”制度,主要是在每个村委和村级负责人的管理下,实现了双联——政府、群众之间的联络和交流;双包——村级负责人对于村内事务的包办和村民群众的监督。
实现了社会管理体制下的文明乡风、卫生乡风、安全乡风等多方面的发展。
以上是某村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典型的部分材料,其中任何一项都是其他地区可以借鉴的经验。
这样的乡村建设模式不仅可以提高乡村发展水平,还可以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推进做出贡献。
河南美丽乡村申报材料范文
![河南美丽乡村申报材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743550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cd.png)
河南美丽乡村申报材料范文尊敬的评审委员会:咱河南有不少好地方,今天我就来给您唠唠咱们申报美丽乡村的[村名]村,那可是一个宝藏村庄呢!一、村庄概况。
[村名]村位于河南[具体地理位置],就像一颗明珠镶嵌在这片广袤的中原大地上。
村子不大不小,总共[X]户人家,人口大约有[X]人。
这里交通还算便利,离县城[具体距离],有公路直达村里,就像一条丝带把村子和外面的世界连接起来。
二、自然环境美如画。
1. 山水田园风光。
咱村的自然风光那可真是美得不像话。
村子周边是大片大片的农田,一到春天,油菜花金黄一片,像给大地铺上了金色的地毯,风一吹,那花海就像波浪一样翻滚着,好看极了。
村子后面有一座小山,不高不矮,刚好适合村民们爬山锻炼。
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各种鸟儿在树林里叽叽喳喳地唱歌,就像一个天然的大合唱团。
山脚下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水潺潺流淌,水里的小鱼小虾在石头缝里穿梭嬉戏,孩子们可喜欢在溪边玩水捉鱼了呢。
2. 独特的生态资源。
咱村还有不少独特的生态资源。
比如说,村东头有一片古老的树林,里面有很多几百年的大树,这些大树就像村里的守护者一样,见证了村子的风风雨雨。
树林里还生长着一些珍稀的草药,村里的老中医偶尔会带着小徒弟们到树林里采药,传承着古老的中医文化。
而且,咱们村的空气特别清新,那是因为村里种了很多花草树木,就像一个天然的大氧吧,在城里待久了的人,一到咱们村,都忍不住深呼吸几口新鲜空气,感觉整个人都精神多了。
三、乡村建设日新月异。
1. 基础设施完善。
这些年,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那是突飞猛进。
先说道路吧,以前村里的路坑坑洼洼的,一到下雨天,到处都是泥巴,现在可好了,水泥路通到了每家每户的门口,村民们出门再也不用担心弄脏鞋子了。
村里还新建了公共厕所,干净又卫生,还没有异味,这可给村民们和来村里游玩的游客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还有那路灯,一到晚上就亮起来,把村子照得如同白昼,村民们晚上出门串门、跳广场舞都安全多了。
2. 民居改造特色化。
城北村美丽乡村典型材料
![城北村美丽乡村典型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836e8a2afab069dc502201d5.png)
城北村美丽乡村典型材料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城北村“美丽乡村”典型材料如诗如画的风景,鳞次栉比的房屋,干净整洁的村容,这是美丽乡村——肃北县党城湾镇城北村的真实写照。
该村位于县城所在地党城湾镇北部,由4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总户数246户,618人,耕地面积亩,专业养殖户12户,主要种植作物有小麦、玉米、马铃薯、胡麻、苜蓿、李广杏等,其中特色产业为李广杏、青储玉米。
2015年人均纯收入达20500元。
城北村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发展之美、生态之美、生活之美、人文之美的乡村建设之路,展现了一幅最美乡村的新画卷。
一、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强村富民城北村在建设中着眼长远,注重将建设活动成果更多地体现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上,把发展产业、带动致富作为重要来抓,帮助群众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不断加大对种植业、畜牧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推进群众增产。
县政府投入12万元,在城北村芦草湾建起农业科技示范区,连片种植李广杏、油菜花、葵花和八瓣梅等经济作物300亩,交带动农民人均增收3000元。
将养殖业作为重要增收点,目前全村共养殖多胎羊、小尾寒羊7000余只。
同时,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排水渠12公里、硬化村道公里,铺设田间道路7公里。
群众生产条件不断提升,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奠定了基础。
二、建设宜居村居,美化家园城北村开展宜居村居建设,利用国家项目资金投入,再由村里补贴、农户自筹部分,通过村干部划分责任区、党员示范带动、相关部门指导等方式,充分调动广大农户参与宜居村居建设的积极性。
第一,生态环境建设。
全村组主干道路两旁、村庄周围、公共地段实现绿化基本覆盖,在肃敦公路两侧栽植花卉树木,绿化4组村内公路两侧2公里,村庄绿化率达到30%以上。
积极推动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建设,达到村内田头地埂、沟渠两旁、空闲地段全部绿化,农田林网化率达到90%以上。
第二,村容村貌建设。
到目前,全村按照美化、亮化、绿化、硬化的要求,硬化居民点台沿公里,衬砌居民点门前渠道3公里;在3组、4组投放垃圾收斗16个,配置分类式垃圾箱100个,与其它村购置垃圾转运车1辆;设置环保宣传牌4块;加大城郊环境卫生死角的整治力度,对1组南侧1公里渠道进行彻底整治,建立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加快危房改造,鼓励群众自筹资金建设小康住宅;集中开展村组道路、城乡结合部、农户庭院等区域环境整治,有效治理乱搭乱建、垃圾污水,加快整洁宜居新村建设步伐。
某村美丽乡村先进典型材料
![某村美丽乡村先进典型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6912cb5e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d6.png)
某村美丽乡村先进典型材料
村庄名称:某村
美丽乡村先进典型材料:
1. 环境保护:某村注重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建设生态公园、植树造林、推广农田生态
工程等行动,改善了村庄的自然环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2. 乡村旅游:某村重视乡村旅游发展,在村庄内建设了以乡土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如民俗文化村、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了村民的
经济收入。
3. 农业产业发展:某村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发展,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种植
管理,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和绿色有机农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了农村经
济的快速发展。
4. 教育改革:某村注重教育改革,加强学校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为村庄的下一代提
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村庄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5. 社会治理:某村注重社会治理,建立了健全的村务监督机制和村民自治组织,加强
法律法规宣传,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
和安全感。
以上是某村美丽乡村先进典型的主要方面。
通过这些举措,某村成功实现了农村经济
的转型升级,推动了乡村全面发展,成为了各地学习借鉴的典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昔日居僻壤今日桃花源---王爷府镇黑山沟村申报美丽乡村材料“望之,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者,黑山也,鸢飞戾天着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缘溪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此景就是对今日王爷府镇黑山沟村的真实写照。
昔日小山村是步步踩石头,荒山秃岭多,干啥都发愁的穷山僻壤。
那么,是什么让她蜕变成人人向往的桃花源?又是什么让她头戴璀璨桂冠?毫无疑问,是党和国家的优惠政策,是各级政府的关心与支持向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伸出了橄榄枝,更是当代愚公带领全体村民演绎的一曲动人传奇。
黑山沟村位于王爷府镇政府西北8公里处,地处山区,群山环绕,风光优美,地势呈四周高中间低,属典型的盆地式地形。
全村交通比较便利,赤茅高速公路在村南侧经过,成为全村便捷的经济运输通道。
全村土地面积2.5万亩,耕地面积1317亩,林地面积2万亩,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居全旗前列。
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420元。
全村曾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自治区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自治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点、自治区从村干部中选拔乡镇党委副书记试点村等荣誉称号。
一、强基固本班子美2012年以来,村两委班子按照自治区、赤峰市工作要求,团结带领群众鼓足建设新农村的热情,按照新农村二十字建设方针要求,着眼于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生态经济型新农村示范村的目标。
新农村建设好坏,关键看村班子。
黑山沟村村班子团结一心、一心为民,得到群众信任和支持,多年来班子成员能连选连任,特别是自治区从村干部中选拔成为乡镇党委副书记的王爱忠同志具有当代愚公风采舍小家,为大家,现在村委班子已成为了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主心骨。
在村级事务管理上,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推行了“四议三公开两报告”工作法,重大事项一律采取党组织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定夺,坚持决议公开、实施过程公开和实施结果公开。
充分尊重村民的民主权利,加强村民代表会议、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组织建设,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认真落实“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切实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和决策权,大大提高了广大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
由于有这样一队带民致富的班子,各项惠民项目实施的好、质量标准高,“项目到了黑山沟村,能站得住,村官管得好,能叫动号”,“钱到了黑山沟村花不瞎,能给村民解决实际问题”,这是项目管理单位和扶贫单位给予的评价。
几年间,村班子用真诚、真心换取来了比别的村更多的项目和扶助资金,群众切实受益。
二、科学规划布局美黑山沟村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村班子认真研究村情、谋划发展思路,特聘请内蒙古华地方圆甲级设计公司着手完成编制了新农村规划,包括了产业发展规划、村庄布局规划、民居建设规划等多方面,形成规划文本,作为指导全村今后发展的重要纲领,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为今后班子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根据全村山区特点和生态优势,确立了“平川组发展设施农业、山区组发展舍饲养牛、荒滩地发展高效林果”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一带三区”的产业发展格局,“一带”即规划建设乡村休闲观光农业精品旅游带,“三区”即建设高效设施农业示范种植区、精品规模化养殖示范区、特色经济林产业示范区,力争到2015年,通过特色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率先建成为全旗小康示范新村。
目前,“一带三区”产业建设已经初具成效。
三、创业增收生活美一是特色经济林产业示范区。
立足全国生态文化村的品牌优势,克服耕地少的局限,向山地要效益,变劣势为优势。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造林建设,全村现已完成造林面积2万亩。
依托产业化扶贫项目资金50万元,大力发展高效经济林和“林下经济”产业,栽植苹果、梨等高效林果业1200亩,部分已经进入产果期,在果树空地栽植杯装樟子松10万株亩、黄芩600亩,已成为村民新的重要增收产业。
下一步,将继续按照“靠山吃山、宜林则林”的思路,注重发展适合地方特色的树种,加强水利灌溉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村内河道和两侧坡耕地继续新增高效经济林面积2500亩,全村总面积达到3000亩,成为全旗重要的经济林示范区。
在全部进入产果期后,准备引进绿色果品加工企业,成立果农种植合作社,发展林家乐,培育黑山沟生态绿色果品品牌,把果树变成村民持续增收的摇钱树。
同时,抓住赤峰市承办全区运动会、中国北方农业博览会、赤峰市草原文化节、喀旗王府文化节等重要交流活动,策划筹办黑山沟生态果品采摘节、观光节、自然风光摄影节等活动,把黑山沟打造成为我旗中部地区重要的沟域观光采摘经济园区。
二是乡村休闲观光农业精品旅游带。
拓宽产业领域,坚持发展旅游、餐饮等农村第三产业,充分发挥距离亲王府国家4A级旅游景区较近,拥有大黑山、蛤蟆石、老古树等自然景观,附近村区域特色农业影响逐步形成等综合优势,大力发展乡村休闲观光旅游业和服务业,推动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目前,全村现已修建通往大黑山旅游道路1000延长米,建成了标志性旅游景观门1处,建成了赤峰市首个村级书画创作基地1处,建成了特色餐饮农家乐一处,黑山沟村乡村旅游综合开发建设项目正在前期策划、招商和洽谈中。
下一步,将借助全旗赤茅百公里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我旗成为全国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亲王府争取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的契机,把黑山沟村旅游服务业发展融入到全旗“一区一带”产业布局中,加大休闲农业项目争取和乡村旅游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发展农家乐、乡村旅馆、农业教育基地、农业科技体验基地等工作,建设成为全旗特色乡村旅游标准化示范点。
三是高效设施农业示范种植园区。
依托财政扶贫奖金和扶贫单位的支持,资金捆绑使用,制定了建一个棚补贴4000元的优惠政策,集中连片建起了120多亩高标准冷棚。
当年,全村大棚经营户亩均收入都在1万元以上。
目前,黑山沟村的冷棚产业已经发展到了350余亩,主要种植花卉种子、蔬菜种子和硬果番茄等特色品种,成为黑山沟村富民的主导产业之一。
下一步,将按照“精品化、科技化、有机化”的发展思路,借助黑山沟村农民种植专业技术协会的优势,引进新的种植品种,应用现代农业科技,计划在剩余230亩水浇地继续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瞄准服务高端消费人群,实施全程有机生产,打造精品蔬菜种植基地,采取“农超对接”、“直接供应”等运作模式,让600亩土地变成高端消费群体的“菜园子”,大幅增加农民收入。
四是精品规模化养殖示范区。
争取到标准暖圈的扶助资金和“幸福工程”扶助贫困母亲无息贷款项目,制定了每买一头牛补贴1000元,每建一栋牛舍补贴全部费用的60%的扶持政策,大部分山区组的群众都在这个政策的扶持下发展起了基础母牛养殖产业。
全村养殖基础母牛时间较早,养殖户经验比较丰富,现已经拥有基础母牛500头,成为全旗重要的规模化养殖小区。
下一步,将借助黑山沟村育肥牛专业合作社和黑山沟村扶贫互助发展合作社的管理和资金优势,规划建设占地100亩的规模化养殖场1处,预计全村年育肥牛存栏可达到2000头只,年可增收200万元,成为全旗专业化育肥牛养殖村。
同时,筹划引进秸秆、木材等农林业生产加工企业,利用农村秸秆、牲畜粪便等资源建设沼气或秸秆深加工,打造农业循环经济示范村,描绘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相处的新农村画卷。
四、村容整洁环境美黑山沟村先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工作抓起,集中力量实施硬化、亮化、美化等民心工程,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的条件,让全村年年有变化,年年有新貌,逐步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农村。
一是道路硬化。
修建硬化了进村主干路6公里,建设通组通户硬化道路2000延长米。
争取一事一议项目,实施了通组通户道路建设,铺设水泥路8000延长米达到组组通、户户通,已成为“村中城”的典型,不再是以往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土的尴尬了。
二是村庄美化。
依托产业化扶贫项目资金50万,在进村主干路两侧栽植银杉树1500株,樱桃树2000多棵、棉槐1500棵,路侧坡面栽满了扫帚梅花,路两侧荒坡、荒滩栽植安果梨、123小苹果、苹果梨、海棠等果树近1200亩。
整合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150万,建设组户垃圾集中排放点70处,雇佣车辆、专人负责,日产日清,树木、草坪绿化修剪,对公共设施进行各项维护和服务,使村庄环境保持优美整洁;并实施了破旧土、石墙改造,土墙改砖墙8000多延长米,破旧石头墙重砌3000延长米。
实施了青阶白墙红瓦统一风格模式的危房改造176户,新建卫生厕所120处。
下一步,将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村道路及沟渠两侧、山坡面的林木下种植中药材,既美化村庄,又增加收入。
三是街路亮化。
依托一事一议惠民项目,在进村主干路两侧安装太阳能路灯70盏,极大的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当傍晚夜幕时分灯光笼罩,温暖着村庄的一山一水一方人。
五、乡风文明和谐美良好的村风和现代生态文明意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条件,按照“培育新农民、建设文化村”的目标,村班子积极争取了一事一议惠民项目,筹措资金73万元,建立了360平米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和2000平米的村民活动广场一处。
为党员群众提供了议事、培训、娱乐平台。
一是组建了3支群众文艺团体,定期举办扭秧歌、健身操、花灯节等文化活动,并进行宣民策、讲民事、树新风,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二是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组织开展了评选文明示范户(好婆婆、好媳妇、科技户)、卫生家庭、创业致富典型等一些切合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群众、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广泛开展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农民群众的文明素养,调动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
同时又积极组织农民素质培训,在抓好农民技能培训的同时,在全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
全村村民精神面貌饱满、生活态度积极乐观、邻里和睦相处,乡风敦厚质朴,连续5年没有发生上访事件、没有发生社会治安事件。
三是成立了赤峰文联黑山沟村书画创作基地,举办了全市书画作家创作交流座谈会,增添小村文化气息。
全村已实现了吃自来水全覆盖,实现了移动信号全覆盖,实现了有线电视全覆盖。
建成了自治区首家银联卡助农服务点。
下一步,将着眼于建设全旗首个“文化品牌新村”的目标,进一步提炼黑山沟村精神、改善文化基础设施、谋划群众文化项目,力争把黑山沟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向全旗推广。
六、未来发展前景美脚步没有停歇,未来的黑山沟村已着手规划。
那就是:以生态资源为主体,以农业观光、生态休闲旅游为目标,结合喀旗王爷府旅游开发,通过农业、生态、人文、自然及民俗文化等资源的有机结合,突出民俗风情、餐饮游乐、特色产业、农家小院、大棚种植、形成融农家风光和乡村农业为一体的生态通道,建成一个集休闲、观光、游览、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走进如今的黑山沟村,你会不由自主地感叹:这里不仅有绵延的生态画廊,众多的人文遗存,而且有初具规模的特色旅游、特色农业,有敢想敢干、与时俱进的山里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