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学大纲(试行)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和“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一)礼仪,讲文明。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个人礼仪、交往礼仪、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提高礼仪素养,养成文明礼仪惯。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礼仪的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以讲礼仪为荣,以不讲礼仪为耻;追求高尚人格,维护自己的文明形象。
运用:自觉践行礼仪规范,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
教学内容1.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1)懂得自己是人生的主人,是践行道德和遵守法律的主体,理解珍惜人格、严守规矩的意义,增强主体意识和规则意识。
(2)懂得珍惜自己的人格和尊严需要塑造良好的形象。
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个人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养成遵守个人礼仪的惯。
(3)了解交往礼节的基本要求,了解交往礼节蕴含的道德意义,体会交往礼节的亲和作用,养成遵照交往礼节的惯。
2.展示自己的职业风貌(1)了解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职业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提高遵守职业礼仪的自觉性。
(2)理解职业礼仪的作用,践行职业礼仪,展示职业风采。
(二)知荣辱,有道德。
教学目标使学生懂得道德对于完善人格、成就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意义,了解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增强敬业爱岗精神和诚信、公道、服务、奉献等职业道德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惯。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道德的特点和作用、百姓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了解遵照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的意义。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大纲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教材介绍有关职业、职业道德规范等知识,介绍职业生涯设计的具体方法,以及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意识的培养途径,引导学生重视个人职业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职业感情,培养责任意识、工作规范意识与质量意识、服务意识与沟通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劳动关系与权益保护意识等。
可供技工院校、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高中的师生使用。
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涉及到社会的稳定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多次发问,要求将职业指导即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作为教学计划的基础课程之一,并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职业指导课程包括两部分:一是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二是就业与创业技巧,这两部分教学内容密不可分。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是职业指导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就是,通过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尽早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专业与职业特点,了解国家就业政策,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自觉实践职业道德规范,自觉培养服务、合作、质量、责任以及劳动维权等职业意识,提升个人的职业素养,最终实现顺利就业和个人的社会价值。
三、课程内容、课时和教学要求(一)内容1.职业与职业理想任务1 培养职业兴趣任务2 了解职业性格与职业性格发展任务3 认识职业生涯设计2.职业能力的培养任务1 了解职业能力概念任务2 认识认知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任务3 加强职业能力训练3.职业道德的培养任务1 了解职业道德的含义任务2 了解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任务3 了解各行业职业道德规范任务4 养成职业道德行为单元4 职业意识的培养4. 培养责任意识任务2 培养工作规范意识与质量意识任务3 培养服务意识与沟通意识任务4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任务5 培养劳动关系与权益保护意识5.社会实践任务1 制定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任务2 访问用人单位任务3 访问校友任务4 进行人才市场调查任务5 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二)教学课时总时数4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0学时;实践教学20学时:实践教学分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1.校内实训10学时:实习工厂实践4学时,模拟面试4学时,网络求职2学时;2.校外实习10学时,一年级:社会实践4学时,二年级:走访校友或企业4学时,观摩招聘会或走访人才市场2学时)(三)教学要求1.教育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职业、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决策、职业生涯设计的基本知识与要求,建立自己的个人“人才成长档案”并及时做好资料更新。
[教材]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解读(一)
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解读(一)容解读背景:中职学生素质,长沙学分制改革,就业对学生技能要求0培训对象:长沙市中职德育老师0002008年l2月10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和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此举标志着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课程改革方案正式实施。
下面,我谈谈学习《意见》和《大纲》的体会。
000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解读0第一部分,新大纲是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新突破0德育课的教学是涉及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体现着教育的方向性,带有强烈的国家意志,所以党和政府一再强调要把德育教育放在教育的首位。
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一直在对加强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德育课的教学实效做各种改革和探索。
000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的回顾0改革开放以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进行过三次重大改革。
01、第一次改革,中职德育课课程形成自己的体系0中等职业学校的快速发展于上世纪80年代,很多初级中学、高级中学改办为职业中专,形成了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三类中等职业学校。
这三类学校都没有自己完整的德育课课程体系,三类学校的德育课基本是参照普通高校政治理论课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设置。
0001993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政治课课程设置的意见》,构建了既有别于普通高校,又有别于普通中学的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课程体系。
000这次改革是划时代的,因为有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体系。
虽然有了中职德育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过多,内容繁杂而且太难,许多内容基本与普通高校和普高德育课的内容一致。
比如《政治经济学》是大学生才系统学习,而中职生也要学,大学生都学不好,中职生能学得好吗?比如说《政治经济学》里有一个两大部类再生产,老师怎么教学生也学不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上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缩写版。
刚是一个“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就叫人头疼不已。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件
3.稳定性 职业素质只有在职业生活中稳定、持久地表现 出来,才称其为职业素质。
4.发展性
职业素质的发展性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 的进步,对从业者的职业素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职业素质的构成】
(一)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指个人从事社会政治活动所必需的 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它是个人政治思想、政治方向、 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态度、政治信仰的综合表现。
从业资格是指从事某一专业(工种)的学识、 技术和能力的起点标准,即基本的标准。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五点 五十八分。
执业资格是指国家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 关系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专业(工种)实行准入制度, 是依法独立开业或者从事某一特定专业(工种)学识、 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 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指 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 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 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 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五点 五十八分。
(二)职业资格证书对劳动者的作用
1.职业资格证书是就业的“入场券”
2.职业资格证书是择业的“通行证” 3.职业资格证书是增强职业竞争能力的“砝码”
【对应关系
由于我国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与社会职业领域、教 育的培养计划和社会劳动力的需求有较大联系,因此专 业与职业之间就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对应关系。不同专业 的学生毕业之后大多从事与自己专业领域相关的职业, 也就是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群。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五点 五十八分。
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解读(一)
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解读(一)容解读背景:中职学生素质,长沙学分制改革,就业对学生技能要求培训对象:长沙市中职德育老师2008年l2月10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和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此举标志着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课程改革方案正式实施。
下面,我谈谈学习《意见》和《大纲》的体会。
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解读第一部分,新大纲是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新突破德育课的教学是涉及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体现着教育的方向性,带有强烈的国家意志,所以党和政府一再强调要把德育教育放在教育的首位。
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一直在对加强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德育课的教学实效做各种改革和探索。
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的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进行过三次重大改革。
1、第一次改革,中职德育课课程形成自己的体系中等职业学校的快速发展于上世纪80年代,很多初级中学、高级中学改办为职业中专,形成了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三类中等职业学校。
这三类学校都没有自己完整的德育课课程体系,三类学校的德育课基本是参照普通高校政治理论课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设置。
1993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政治课课程设置的意见》,构建了既有别于普通高校,又有别于普通中学的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课程体系。
这次改革是划时代的,因为有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体系。
虽然有了中职德育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过多,内容繁杂而且太难,许多内容基本与普通高校和普高德育课的内容一致。
比如《政治经济学》是大学生才系统学习,而中职生也要学,大学生都学不好,中职生能学得好吗?比如说《政治经济学》里有一个两大部类再生产,老师怎么教学生也学不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上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缩写版。
刚是一个“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就叫人头疼不已。
成都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试行稿)
成都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试行稿)附件1:成都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试行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准则。
一、爱国守法(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行使教师的权利,保护学生受教育权。
认真履行工作合同。
不得以任何理由、方式妨碍教育教学任务和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三)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积极参与教育交流。
二、敬业奉献(一)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二)对工作认真负责,切实履行岗位职责。
不对工作敷衍塞责,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自觉服从学校正常工作安排,维护学校和集体荣誉。
三、热爱学生(一)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主动关心、帮助品德不够完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三)强化生命教育,培育学生安全意识。
积极疏导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在危难时刻保护学生安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四、教书育人(一)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二)在课堂教学及班级活动中,尊重学生个性和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三)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学生观,综合评价学生素质,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不得对义务教育段学生成绩排名次。
(四)强化“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意识。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题库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题库题库参考答案从第10页开始一、填空题1、职业是人们从事的比较稳定的有的工作。
2、职业一般具有、、特性。
3、职业的,是一切职业共有的特性。
4、自职业产生之时,就始终推动着职业的演变。
5、科技的发展使社会分工和职业分化的势头进一步加快,职业的、、则是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6、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使与有关的职业将得到发展。
7、职业的是指职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社会对职业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8、职业的是指职业劳动中,体力劳动的比重减少,脑力劳动的比重增加,体力劳动脑力化。
9、职业的是职业之间相互重叠、交叉,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经验、技能、能力的要求越来越全面。
10、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其专业设置必须适应的需要,必须与市场要求对路,根据市场需求培养人才。
11、专业学习包括、和的形成。
12、全面提高专业素质,主要是通过学习各种和进行来完成的。
13、专业学习能为职业生涯做充分的准备,能全提高。
14、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种职业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
15、是劳动者具有从事某种职业必备的学识、技术、能力的证明。
16、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我国对劳动者上岗进行严格的资格认定,实行的管理制度。
17、职业资格证书是求职就业的,是胜任的标志。
18、是人们对求职择业和职业劳动的各种认识的总和。
19、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
20、职业素质具有、、、、等特征。
21、一般认为,职业素质由、、、和身体心理素质五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22、是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
23、、决定一个人进行怎样的职业生涯设计,决定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否积极向上和价值高低,是从业者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方面。
24、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从业者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关系的,也是评价一个从业者个人行为品质的。
25、专业技能素质是通过内化和掌握而形成的。
最新学生职业指导课教学大纲
学生职业指导课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端正学生的就业观念,指导学生确立人生目标,掌握求职技巧,达到走好人生就职第一步——成功求职的目的。
二、课程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让学生学会如何成功求职,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各种求职面试技巧,要求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包括讲授、多媒体教学、讨论、模拟练习等。
三、教学内容第一篇规划职业人生教学时数:2节教学要求:端正就业观念,设计就职规划教学内容:1、确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订立人生目标;2、调整就业心态(克服眼高手低,完美病,总是徘徊不定的心态)3、没有最好的职业,只有适合自己的职业;4、如何分析自己,给自己正确定位。
教学建议:重点:就业观念的转变以及如何给自己定位第二篇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教学时数:4节教学要求:通过本课教育,使学生建立自信,培养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遵纪守法教育;2、建立自信心3、培养责任意识4、培养团队精神5、树立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学会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使自己的成长根深叶茂。
6、善于建立和处理人际关系,学会严于律已,宽容待人,遇到事情先替别人想一下,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修养。
教学建议:重点:培养责任意识第三篇求职准备教学时数:4节教学要求:通过本课,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求职技巧教学内容:1、制定求职计划2、做好求职准备(包括制作求职简历)3、设计个人形象4、面试技巧5、互动练习教学建议:重点:如何做好求职计划第四篇如何完成实习期的学习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清楚地知道实习期的有关政策要求,明确实习期是整个技能学习的重要环节,彻底打消学生“三年级不用上学不用交学费的想法和说法”。
要求学生回家跟家长也讲清楚,在学期未也要召开学生家长会将有关毕业班管理的规定说清楚。
教学内容:1、学习新《劳动合同工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2、强调第三年仍然是作为技工学校的学生身份,仍然要遵守校规校纪,注意仪容仪表以及回校的有关要求和规定;3、提醒学生第三学年固定的补考时间;4、重点学习《学生发展指导手册》中:(1)广东省技工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P4(2)技工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执行细则;P18(3)学生学籍管理制度;P21(4)学生违纪处理办法;P26(5)校园文明管理的规定P55(6)学生请假与考勤制度;P72(7)学生穿着校服的规定;P73(8)佩戴胸卡制度;P74(9)毕业班学生管理规定P75;5、新形势下技能型人才的就业状况分析;6、发扬团队精神,建立良好的班际联系沟通网;7、组织学生填写毕业生登记表;教学建议:重点:让学生清楚知道第三学年有关的回校时间、交费、补考、撤销处分、实习时间、毕业资格的取得、自谋与推荐等等内容的有关规定。
教育部会计(代码:075)专业教学大纲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面向基层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人员。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组织,从事基层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事务管理等工作。
其岗位层次为中、小型企业、经济组织会计核算员;基层财税协管员;银行出纳;商业及服务企业收银员;统计员;营销员等。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1. 知识结构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如下图所示:2. 能力结构(1) 具有从事具体行业会计工作的能力。
(2) 具有熟练的珠算、点钞、计算器操作等技能。
(3) 具有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使用会计软件的能力。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一) 课程设置本专业总学时3 250学时。
开设必修课23门(含专业综合实习课) ,计2 458学时,占总学时的75%;限制选修课6组,每组4门课,分别适用于“工业企业会计方向”、“流通企业会计方向”、“基建会计方向”、“运输业会计方向”、“农业会计方向”、“金融业会计方向”。
每个专门化方向计426学时,占总学时的13%。
各校还可根据学校条件和当地人才市场需求的特点,开设其他方向的带有复合专业性质的限选课方向,如“财经文秘方向”、“财会办公自动化方向”、“财会与证券投资方向”等;任意选修课参考科目11门,学校也可因地制宜地开设其他任选课程。
全部课程分为两类: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文化基础课程总学时为1 378学时,占总学时的42%;专业课程总学时为1 872学时,占总学时的58%。
专业课程中,理论教学课时为989学时,实践教学课时为883学时,二者之比为1︰1.12;第六学期全学期为专业综合实习课程。
(二) 课程的教学要求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6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教案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概念、内涵和基本要求。
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规划未来职业生涯。
二、教学内容1. 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及其内涵2. 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规范3. 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与提高4. 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5. 职场沟通与团队合作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原则与规范,以及职业规划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职业道德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与提高,以及职场沟通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4. 角色扮演法:模拟职场场景,让学生体验职业道德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职业道德的概念,引发学生对职业道德的思考。
2. 理论讲解:讲解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原则与规范。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职业道德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与提高,以及职场沟通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5. 角色扮演:模拟职场场景,让学生体验职业道德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的提出和论述的逻辑性。
4. 角色扮演表演: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表达、沟通和合作能力。
5.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观察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的提出和论述的逻辑性。
3. 角色扮演: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表达、沟通和合作能力。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学大纲
前言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全球化的时代,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切实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加强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为了使高校教师能够深刻理解教育事业本身的伦理性和教师职业的道德性,认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人格的成长过程,从而能在自身的职业生涯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我们特制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新大纲。
一、教学原则、授课方式与考核方式1、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远程授课、案例分析和专题讲座为主,以自学、案例讨论、小组讨论、专题研讨和论文习作等方法为辅。
分连续学习与分阶段学习两种。
2、考核方式是开卷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
(一)《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教学原则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认真贯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做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教学工作。
2、充分考虑刚刚进入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在年龄、学历、经历、心理等方面的特点,立足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实际工作要求,使教学工作具有学术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3、教学过程中,要批判吸收中外思想家关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相关资料,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颂扬当代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授课方法和考核方式1、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远程授课、案例分析和专题讲座为主,以自学、案例讨论、小组讨论、专题研讨和论文习作等方法为辅。
分连续学习与分阶段学习两种。
2、考核方式是开卷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
二、教学总体目标与教学建议(一)《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教学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员们明确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意义,了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和作用,掌握高校教师职业道的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深刻理解教育事业本身的伦理性和教师职业的道德性,认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人格的成长过程,就是高校教师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过程,也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专业化的过程,从而能够在自身的职业生涯中,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规范,自觉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
广州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条例)
广州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条例)广州市教育局宣传部广州市教育工会〖HZ)〗一九九二年印发一、热爱祖国献身教育二、热爱学生教书人育三、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四、精通业务求实创新五、遵纪守法文明有礼六、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广州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说明(广州市教育局宣传部广州市教育工会一九九二年印发)一、热爱祖国献身教育教师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言论和行动,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要具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不做有损于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的事情。
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自觉读书看报,关心时事政治和国家大事,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重大纪念活动和升国旗仪式,做到不迟到,不无故缺席。
学习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讨论积极发言。
要努力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逐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自觉地把本职工作与实现祖国“四化”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紧密联系起来,立足本职,做好工作。
献身教育是教师热爱祖国的重要体现。
因此,教师必须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
要树立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社会责任感,把深厚的爱国情感、远大的报国志向和自己的聪明才智化为献身教育事业的实际行动。
教师要有“甘为人梯,乐为路石”的奉献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端正教育思想,执行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履行岗位职责,精益求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自觉地以个人利益服从祖国和人民的最高利益,矢志不渝,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教师热爱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
在教育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热情的鼓励;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要耐心地疏导教育;发现学生在学习上碰到障碍时,要进行具体的辅导,知道学生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时,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解决;学生未经请假而缺课时,要及时上门探访。
完整版)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完整版)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试行)一、课程性质就业指导课程是全体学生的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通过系统的就业指导教学训练,使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提高就业竞争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认识自我个性特点,激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就业与创业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高就业竞争力及创业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教学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采取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师生互动、角色扮演等方法。
四、教学要求1、结合需求,全程指导。
根据市场需求,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需要,分阶段组织、渗透和强化就业指导,突出就业指导的教育和服务的功能。
2、加强就业形势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介绍就业形势,讲解就业政策,指导学生树立竞争就业和自主创业观念,掌握就业政策,学会依法维护劳动权益。
3、充分运用现代化训练技术和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就业指导教学与训练,动员学生全身心地参与。
4、强化整体教学训练效果。
注重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的结合,保障训练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加强课堂训练和课外指导的结合,保证就业指导的训练时间;注意团体指导与个体指导有机结合,强调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
5、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训练和指导。
在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内容开展就业指导教学训练的同时,要结合实际,探索新的就业指导形式和方法。
五、课程设置与安排本课程采用模块式教学训练方法,各模块具有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同时也具有相对独立性。
序号训练模块训练项目建议学时一动员准备课程导入:你的就业路如何走 2二职业与就业政策指导业人生新华就业网络诠释 2三职业意识训练与指导工作职责意识训练:体验责任,赢得信赖规范意识训练:感受规范,维护方圆走方服务意识训练:学会服务,立足奉献 2 2 2四职业意识训练与指导人际沟通就业技能的基础指导个人形象设计:让你记住我模拟求职面试:我对你的感觉很好团队合作意识训练:合作——成功之本 2 2 2 2五创业指导与实践创业指导与实践 4一)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1、目标使学生了解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的重要性,掌握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的基本知识和要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意识。
德育教学大纲
《德育》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120 学时适用专业:汽车维修专业(预备技师)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德育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
主要内容包括:道德法律与人生、经济与政治常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意识的教育。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2、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3、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4、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部分道德法律与人生第一课谱写新的人生教学要求从正确认识职业开始,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了解职业教育的意义与作用,描述自己的职业兴趣,解释职业理想的作用,懂得学习的意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并尝试进行学习生活的自我设计教学内容1—1 职业伴随人生一、职业与人生二、现代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三、职业教育与个人成才1—2 学习改变命运1.有理想才会有追求1.会学习才能成人才2.善把握才会有成效第二课培养健康心理教学要求列举心理健康的表现,解释心理健康与个人成长、成才的关系。
感受环境的变化,了解适应环境的方法和途径。
解释自尊自信的重要性,了解提高自信心的方法,掌握人际交往与合作的原则和技巧,熟悉常见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析
结 , 自己的兴趣 、 对 爱好 、 能力 等进行综合分析 , 确定 其最佳的职业奋 斗 目
标及其有效安排 。职业 生涯规划教 育是社 会经济变革 的需求 , 是实 现学生 发展和人职和谐的共 同需求 。
( :5 9 . 38— 0 )
所 谓本 土化是 外来文化与本 民族 传统文化相互沟通 、 融合的过程 ; 是
外来 文化及传统文化改变 自己的初始形态 以适应社会 文化 发展要求 的过 程; 也是 两种文化发生碰撞时不 可逾 越的一个阶段 。因此 , 本土化是传 统
[】 5吴鼎福, 诸文蔚 教 育生态学【 . M】 南京: 江苏教 育出版社,903 . 1 9 :1 ( 作者单位 : 哈尔滨工业美术设计学校 )
评价时家长 、 同伴 、 教师 、 社会 共同参 与 , 采用教师 评 、 同学互评 、 自评 、 家 长评 、 社会 人员评等。 参 考文献 : [] 1王一敏 . 当代 青年 的职 业选择 与指 导【 . M]上海 : 上海教 育 出版 社 ,
19 9 8年 版 .
颁布 的《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 将职业生涯规划 中,
社会 , 而是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 学校教育的工作也不仅仅需要教师尽 职尽责 , 还需要社会各种力量的大力支持 。 3课程 评价要体现 以人为本 的思想 .
校 的学习和生活 , 自己的人生发展和社会变化结合起来 , 把 努力把 自己培养 成为适应社会需要 的劳动者 , 尽量减少“ 毕业即失业 , 岗即下岗” 上 的尴尬局
配。个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可能很快过时 , 一辈子从事一种职业岗位 的可能
职业指导员教学大纲及计划范例
职业指导员教学大纲及计划范例1. 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职业指导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指导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职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他人提供专业的职业指导服务。
2. 教学目标- 了解职业发展的基本理论,包括职业选择、职业发展阶段等。
- 掌握职业指导的基本方法,如个体咨询、团体辅导、职业规划等。
- 学会运用职业指导技巧,如沟通、倾听、同理心等。
-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伦理素养,遵循职业道德规范。
3. 教学内容3.1 职业发展理论- 职业选择理论- 职业发展阶段理论- 职业兴趣与职业能力3.2 职业指导方法- 个体咨询- 团体辅导- 职业规划- 案例分析3.3 职业指导技巧- 沟通技巧- 倾听技巧- 同理心- 解决问题与决策3.4 职业道德与伦理- 职业指导员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伦理问题与应对策略4. 教学安排4.1 课程时长- 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4.2 教学模式- 讲授:40%- 案例分析:30%- 小组讨论:20%- 实践演练:10%4.3 教学进度安排5. 教学评价- 课堂参与度(30%)- 案例分析报告(30%)- 实践演练评价(20%)- 期末考试(20%)6. 教学资源- 教材:职业指导原理与实践- 辅助资料:相关学术论文、案例、视频等- 实践场地:咨询室、会议室等7. 教学建议-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 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 定期进行教学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满足学生需求。
通过以上教学大纲及计划范例,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职业指导知识,提高职业指导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一: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学大纲(试行)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
其任务是使学生通过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自已,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1.教育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
2.指导学生提高职业道德实践能力,根据市场需求自主择业。
立业创业能力、依法从业能力、职业生涯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初步养成适应职业要求的行为习惯,激发学生提高全面素质的自觉性。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介绍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懂得学习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基础知识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学习热情。
(一)职业及职业素质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正确认识所学专业以及专业与职业的关系,热爱所学专业,激发学习热情,培育职业意识;使学生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素质的要求,认识提高自己职业素质的重要性。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职业的产生、演变和职业的多样性;了解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理解本专业的社会意义及其与相关职业群的关系;理解“行行出状元”的道理;识记职业素质。
运用:举例说明社会职业的多样性,分析各种职业都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分析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举例说明所学专业可以取得哪些职业资格证书和这些证书对求职择业的意义;举例说明职业素质各构成要素在人的一生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职业与职业演变(1)职业职业的内涵。
(2)职业的演变职业的产生与历史演化。
当代职业的多样性:我国现有的职业种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了职业演变。
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职业的专业化、智能化、综合化。
与高新技术有关的职业将得到发展。
与第三产业有关的职业将得到发展。
2.职业与专业(1)认识专业专业设置的依据。
专业学习的重要性。
(2)职业资格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资格、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职业资格证书对劳动者的作用:求职就业的必备条件、胜任岗位职责的标志、增强职业竞争能力的手段。
(3)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群专业与职业的对应关系。
增强职业意识。
行行出状元。
3.职业素质及其构成(1)职业素质素质:素质是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
职业素质及其特征: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
职业素质的特征:职业性、稳定性、内在性、整体性、发展性。
(2)职业素质的构成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3)职业素质的提高社会发展对职业素质的新要求。
提高职业素质的意义: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职业道德及职业道德规范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本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及要求;树立敬业精神、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公正意识、奉献意识,为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打下基础。
认知:了解职业道德的特点、核心、基本原则以及各行业对职业道德的不同要求;理解并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及其要求。
运用:举例说明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和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对职业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在实习和各种实践中,搜集整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行业职业道德规范,进行职业道德体验。
教学内容1.职业道德的特点、核心和基本原则(1)道德与职业道德道德的内涵:道德是调节个人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界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职业道德及其特点: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具有行业性、广泛性、实用性、时代性的特点。
(2)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原则职业道德的核心。
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2.职业道德基本规范(1)爱岗敬业乐业、勤业、精业。
(2)诚实守信诚信无欺、讲究质量、信守合同。
(3)办事公道客观公正,照章办事。
(4)服务群众热情周到,满足需要。
(5)奉献社会把公众利益、社会效益摆在第一位。
3.行业职业道德规范(1)行业对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各行业的工作性质、社会责任、服务对象和服务手段不同,决定了它对职业道德规范有不同的要求。
(2)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由各校组织学生开展有关职业岗位及职业岗位群规范要求的社会调查,走访劳模,进行座谈和职业体验,搜集、整理、讨论、学习所学专业的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三)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重要性,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坚持参加实践,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
认知:了解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理解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重要性;掌握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和方法。
运用:举例说明什么是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用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分析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对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坚持知行统一,体验、训练和强化职业道德行为。
教学内容1.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及其作用(1)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内涵职业道德行为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的职业道德知识、情感、意志、信念支配下所采取的自觉活动。
对这种活动按照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和培养,称之为职业道德行为养成。
(2)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作用提高综合素质。
促进事业发展。
实现人生价值。
抵制不正之风。
2.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和方法(1)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从小事做起,严格遵守行为规范。
从自我做起,自觉养成良好习惯。
(2)在专业学习中训练增强职业意识,遵守职业规范。
重视技能训练,提高职业素养。
(3)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参加社会实践,培养职业情感。
学做结合,知行统一。
(4)在自我修养中提高体验生活,经常进行“内省”。
学习榜样,努力做到“慎独”。
(5)在职业活动中强化将职业道德知识内化为信念。
将职业道德信念外化为行为。
(四)职业个性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个性的基本内容;理解不同职业对从业者个性特征的要求;初步掌握调适自己个性的方法,提高适应职业要求的心理素质。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职业兴趣、职业性格和职业能力的涵义;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和能力的基本特点;理解不同职业对从业者的兴趣、性格和能力的要求;理运用:举例说明职业对从业者个性特征的要求;分析判断自己的个性特征及其与职业相适应的程度;在实践活动中体验职业兴趣、职业性格和职业能力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教学内容1.职业与职业兴趣(1)职业兴趣职业兴趣的涵义: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职业兴趣是一个人探究某种职业或者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特殊个性倾向,它使人对某种职业给予优先的注意,并具有向往的情感。
职业兴趣在职业活动中的作用:影响职业定向和职业选择;促进智力开发、挖掘潜能;提高工作效率。
(2)职业对从业者兴趣的要求不同职业需要不同职业兴趣的原因:各职业的工作性质、社会责任、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服务对象和服务手段不同,决定了它对从业者兴趣的不同要求。
所学专业相关职业群对职业兴趣的要求(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对自己所学专业相关职业群进行社会调查、座谈和职业体验,搜集、讨论该职业对从业者兴趣的要求)。
职业兴趣的形成:职业兴趣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下,通过对职业的接触、了解、认识,经过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逐步形成的,是可以在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的。
分析自己兴趣与所学专业相关职业群要求的一致程度,培养职业兴趣。
2.职业与职业性格(1)职业性格职业性格的涵义:性格是一个人在对待客观事物和在社会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职业性格是指人们在长期特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形成同职业相联系的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职业性格的类型。
(2)职业对从业者性格的要求不同职业需要不同职业性格:各种职业的社会责任、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服务对象和服务手段不同,决定了它对从业者性格的不同要求。
所学专业相关职业群对职业性格的要求。
(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对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群进行社会调查、座谈和职业体验,搜集、整理、讨论该职业对从业者性格的要求。
)职业性格的形成:职业性格是在职业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从业者的性格是可以在职业活动中逐渐调适的,是可以与职业要求相一致的。
职业性格调适的途径和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学习榜样,陶冶性情;严格要求,提高素养;积极实践,加强磨练。
分析自身性格类型,主动调适不符合职业需要的性格倾向。
(1)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的涵义:能力是直接影响人们活动效率,保证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职业能力是在学习活动和职业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直接影响职业活动效率、使职业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一般职业能力:一般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不同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共有能力。
特殊职业能力:特殊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特殊的或较强的能力。
(2)职业对从业者能力的要求不同职业需要不同职业能力的原因:各职业的工作性质、社会责任、工作内容、工作方法、服务对象和服务手段不同,决定了它对从业者能力有不同的要求。
所学专业相关职业群对职业能力的要求。
(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对所学专业相关职业群进行社会调查、座谈和职业体验,搜集、整理、讨论该职业对从业者能力的要求。
)职业能力的形成:职业能力是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通过自身努力是可以不断提高的。
努力学习文化专业知识、增强科技意识、加强专业技能训练是提高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分析自身一般职业能力和特殊职业能力状况,挖掘潜能、发挥优势,提高职业能力。
(五)职业选择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决定个人职业的社会环境、国家和本地区的就业形势;树立市场就业意识、依法就业意识和竞争就业意识。
教学要求认知:了解市场就业体制、就业政策的发展和改革;了解我国就业政策和劳动法规的主要内容,以及当地的就业情况;理解市场就业制度的具体要求和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的重要性。
运用: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劳动合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违反劳动合同应承担的责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就业行为是否符合就业政策和劳动法规;调查本地区、本学校、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状况,体验双向选择、竞争就业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