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教学楼电梯供电与监控系统设计
电梯监控设计方案
![电梯监控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bb5c8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5.png)
电梯监控设计方案电梯监控设计方案为了提升电梯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设计一个完善的电梯监控系统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个电梯监控设计方案的简要描述。
1. 监控摄像头的安装:在每部电梯的内外都安装高清摄像头,以监控电梯的运行状况和乘客的行为。
在电梯内部的摄像头应覆盖整个电梯厢体,能够清晰拍摄到乘客的面部特征。
在电梯外部的摄像头应覆盖电梯开关门区域和出入口,能够拍摄到进出电梯的人员。
2. 监控中心的建立:建立一个专门的电梯监控中心,由专人负责监控每部电梯的运行情况和摄像头的拍摄画面。
监控中心应有足够的显示屏和电脑设备,方便监控人员对摄像头拍摄画面进行查看和分析。
3. 报警系统:电梯监控系统应配备报警功能,以应对突发事件。
例如,当发生火灾、乘客出现异常行为或电梯出现故障时,监控中心应能够通过报警系统及时得知并采取相应措施。
4. 数据存储和分析:电梯监控系统应具备数据存储和分析功能。
监控中心应配备专门的服务器,用于存储电梯的监控数据。
同时,应有相应的分析软件,能够查看电梯的运行记录和乘客的行为轨迹,以便管理人员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
5. 远程监控和管理:电梯监控系统应支持远程监控和管理功能。
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应能够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查看电梯的运行情况和摄像头的拍摄画面。
此外,管理人员也应能够通过远程管理功能对电梯进行维护、调试和故障排查。
6. 安全隐私保护:电梯监控系统应保护乘客的安全隐私。
监控摄像头不得拍摄进入电梯的乘客面部特征,除非有安全事件发生,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才可使用。
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应严守工作纪律,不得滥用监控数据。
以上是一个电梯监控设计方案的简要描述。
通过建立一个完善的电梯监控系统,可以提高电梯的运行安全性和管理效率,保护乘客的安全隐私。
电梯监控系统课程设计
![电梯监控系统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71255e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15.png)
电梯监控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梯监控系统的基本构成、功能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掌握电梯监控系统中的传感器使用、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方法。
3. 学生了解电梯监控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设计简单的电梯监控系统方案。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连接传感器,实现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
3. 学生具备运用相关软件对电梯监控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智能化系统的兴趣,提高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认识。
2.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3. 学生增强安全意识,认识到电梯监控系统在保障公共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信息工程类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电梯监控系统的相关知识。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编程能力,对智能化系统充满好奇,善于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需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使学生能够具备电梯监控系统设计、调试和优化的初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梯监控系统概述:包括电梯监控系统的定义、功能、发展历程及其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电梯监控系统硬件组成:介绍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硬件设备的工作原理及选型。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3. 电梯监控系统软件设计:讲解数据采集、处理、传输等软件模块的设计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4. 电梯监控系统通信协议:学习电梯监控系统常用的通信协议,如Modbus、TCP/IP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5. 电梯监控系统实例分析:分析典型电梯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了解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四章6. 电梯监控系统项目实践:分组进行项目设计,包括硬件选型、软件编程、系统调试等。
教材章节:第五章7. 电梯监控系统维护与优化:介绍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系统性能优化策略。
校园教学大楼监控系统方案
![校园教学大楼监控系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c412ff700abb68a982fbcc.png)
校园教学大楼监控系统设计方案深圳亿维锐创科技有限公司2007年4月目录目录一、系统概述 (2)一、系统概述 (3)二、系统设计目标 (3)三、系统设计原则、依据 (4)3.1 设计原则 (4)4.1 需求分析 (10)3、传输部分 (14)4、显示与记录 (15)4.3 总体设计方案 (17)五、系统选型和配置说明 (19)六、系统防雷设计 (21)七、系统供电与控制室要求 (22)八、网络视频服务器系统与传统监控的区别 (23)一、系统概述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的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像电子监考环境的管理得要求更加严格。
电子监考监控智能化系统,这一概念也必将得到广泛的讨论,变得越来越清晰,体现得越来越具体。
————————电子监考监控智能化系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电子监考智能化系统能够提高电子监考内部及周围环境的安全防范程度2)电子监考智能化能够为电子监考电子监考提供生活方便和信息服务3)电子监考智能化系统为人员管理提供先进的管理手段及众多的增值4)————电子监考一期、二期整体智能规划,分布实施规划二、系统设计目标2.1 本方案设计依据◆“————电子监考”电子监考智能化设计有关内容说明◆“————电子监考”智能化工程实施细则◆建设部电子监考智能化《导则》◆“————电子监考”建筑结构图纸◆符合智能建筑国家相关标准如下:《智能建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全国电子监考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建设部1999年12月《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及条文说明》JGJ/T 16-9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 75-94《30M~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第一部分通用规范》GB 11318.1-96《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GB 11318-89《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J 52-8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200-94《卫星电视地球接收站通用技术条件》GB/T 11442-95《公用天线电视系统天线部分》GB 7615-87《广播电视工程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YJ 33-8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1-2000《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GB/T 9387.4-96“Commercial Building Telecommunications Wiring Standard”(《商业大楼通信布线标准》)ANSI/TIA/EIA-568A“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Field Testing of Unshielded Twisted Pair Cabling Systems”(《非屏蔽双绞布线系统传输性能测试规范》)TIA/EIA TSB 67 1995“Generic cabling for customer premises”(《信息技术——建筑综合布线标准》)ISO/IEC 11801:1995三、系统设计原则、依据3.1 设计原则根据招标书要求及国家和当地的信息发展规划,————电子监考遵循以下设计原则:安全性根据安装性基本要求,从整体布局考虑,选取合适的智能化系统产品,选择合适的监控设备。
电梯监控系统设计
![电梯监控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981be8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12.png)
电梯监控系统设计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摩天大楼的兴建,电梯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然而,电梯安全问题也广受关注。
为了提高电梯的安全性能和监控能力,设计一个高效可靠的电梯监控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一、设计概述电梯监控系统是一种用于检测电梯运行状态、管理电梯运维的控制系统。
该系统由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组成,其中硬件设备包括电梯控制器、传感器、摄像头等,软件系统包括数据管理后台、实时监控界面等。
二、系统功能1. 远程监控功能电梯监控系统通过网络连接,可实现对电梯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控。
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或移动设备实时查看电梯的运行情况,包括运行速度、运行方向、门状态等。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管理人员可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 报警功能电梯监控系统配备有各种传感器,如震动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系统会自动触发报警,并将报警信息推送给管理人员。
同时,系统还能实时录制监控视频,以提供给相关部门进行事后处理和调查。
3. 数据分析功能电梯监控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和记录电梯各项数据,如运行时间、停留时间、负荷情况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评估电梯的运行状况、找出潜在问题,并提供相应的优化建议。
这对于电梯维修和运维具有重要意义。
三、系统设计1. 硬件设备(1)电梯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梯的运行状态和行程,支持与监控系统的数据交互。
(2)传感器:包括震动传感器、重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用于检测电梯的运行状态和周围环境。
(3)摄像头:用于实时监控电梯内部和外部的情况,保证乘客的安全和行为规范。
2. 软件系统(1)数据管理后台:负责接收、处理和存储电梯监控系统传输的数据,实现数据的实时展示和管理。
(2)实时监控界面:提供给管理人员的可视化界面,显示电梯的运行状态、实时视频以及相关报警信息。
(3)数据分析模块:对电梯的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生成分析报告和优化建议。
四、系统优势1. 提高电梯安全性能:通过实时监控和报警功能,能够及时发现电梯运行异常,保证乘客的安全和舒适。
楼宇自动化中电梯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楼宇自动化中电梯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4f5f1a3052ea551810a68785.png)
楼宇自动化中电梯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目前,我国电梯群控系统已经得到普遍的应用,但是对群控电梯的远程监控还有待研究发展,因此实现群控电梯的远程监控更具有现实意义,更能体现当代社会的人性化服务。
一、电梯监控系统概况目前电梯监控系统的分类:1.现在,国内外电梯企业大多拥有自己的监控系统,但这类监控系统仅仅针对各自的品牌开发,各种系统之间相互不兼容,在应用中受到诸多限制。
2.用PLC构成的网络通讯监控。
PLC可以很方便地构成系统,开发此类系统完全省目前,我国电梯群控系统已经得到普遍的应用,但是对群控电梯的远程监控还有待研究发展,因此实现群控电梯的远程监控更具有现实意义,更能体现当代社会的人性化服务。
一、电梯监控系统概况目前电梯监控系统的分类:1.现在,国内外电梯企业大多拥有自己的监控系统,但这类监控系统仅仅针对各自的品牌开发,各种系统之间相互不兼容,在应用中受到诸多限制。
2.用PLC构成的网络通讯监控。
PLC可以很方便地构成系统,开发此类系统完全省去了硬件开发的成本,只要软件开发成熟即可开工安装,而且系统一般采用标准的通讯接口,很容易与建筑的其它智能设备一起构成网络,但是成本较高。
但随着PLC的价格下降,也不失一个好方法。
3.用单片机构成一个独立的采样通讯单元,形成一个二级监控系统,此类监控在初期的开发成本(包括软硬件)较高,但形成系统后,再销售的成本就很低了。
但是由于市场不大,难以形成规模,系统大都不采用标准配件,以后维护难度较大。
可见,上述方式都不是一种理想的形式。
二、电梯监控系统设计(一)电梯监控系统构成及原理电梯运行监控系统的构成如图1 所示,主要包括中央调度单元、采集单元、传输总线和现场控制器。
其特征在于:①中央调度单元负责实现电梯的群控功能(通过对经验知识进行学习、使用和获取的方法,即系统的自学习,再根据各个电梯的现行状态信息,采用一定的调配策略,用算法分析出哪台电梯响应呼叫会使电梯系统得到最优的性能,再将此信号分配给相应的控制器);②数据采集单元主要负责电梯的状态信息的收集;③总线用于中央调度单元和采集单元以及远程监控的数据传输。
电梯控制系统及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电梯控制系统及远程监控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973d6c00c22590102029d72.png)
降 模 块 、减 速 点 信 号 产 生 电 路 模 块 、电 梯 轿 厢 开 关 门 电 路 模 块 和
按 钮 记 忆 灯 显 示 模 块 等 。这 些 模 块 中 关 键 的 是 确 定 上 下 行 模 块 。
现将简单介绍上下行模块编程思路。设逻辑线圈 O:0 /7- 电梯上
升 标 志 、O:0 /1- 电 梯 下 降 标 志 、ACC- 电 梯 当 前 楼 层 、B3:0 /0 -
用[OL].http: / /a rtic le s.e- works.ne t.c n /Artic le s /446 /Artic le 35819.htm [ 4] 徐 世 许.PLC 控 制 电 梯 的 研 究 和 五 层 模 型 电 梯 的 研 制 [ J ] . 青 岛 大 学
报, 1997, 10( 3) : 79- 84 [ 5] 林海波.PLC 在电梯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J ]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88
电梯控制系统及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电梯控制系统及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De s ig n of Ele va tor Control Sys te m a nd Long Ra ng e Sup e rvis ion Sys te m
孙崎岖 刘学先 ( 中国计量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 介绍了 Roc kwe ll PLC 在透明仿真教学电梯模型中的应用, 说明如何实现一个电梯控制系统。并应用 RSVie w32 软件 设计人机界面实现远程监控。 关键词: PLC, RSVie w32, 电梯控制系统, 远程监控
Abs tra ct This p a p e r introd uc e s the Roc kwe ll PLC a t tra ns p a re nt imita te the a p p lic a tion in the true te a c hing e le va tor mod e l,e xp la in how to c a rry out a n e le va tor c ontrol s ys te m.And a p p lie d Rs vie w32 s oftwa re d e s ig n ma n- ma c hine inte rfa c e c a rrie s out long ra ng e s up e rvis ion. Ke ywords :PLC,Rs vie w32,e le va tor c ontrol s ys te m,long ra ng e s up e rvis ion
教学楼监控设计报告
![教学楼监控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47dff9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7.png)
教学楼监控设计报告1. 引言教学楼是学校中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保障校园安全,对教学楼的监控系统进行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教学楼监控设计的背景、目标、系统结构以及所需设备等内容。
2. 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教学楼作为学校的核心场所之一,既有大量的学生、教职工通行,又有各种教学设备和贵重物品存放,对教学楼的安全监控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教学活动中的信息化技术不断普及,监控系统可为教师的教学过程提供辅助和支持。
3. 设计目标本监控系统的设计目标如下:- 实现对教学楼内外的全方位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类安全问题。
- 提供高清晰度的图像和视频录像,便于后期事故调查和治安维稳。
- 实现智能识别功能,如人脸识别、行为分析,为校园安全和教学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 提供可靠的数据存储和备份,确保监控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4. 系统结构本监控系统主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4.1 摄像机摄像机作为监控系统的核心设备,需要部署在教学楼内外的关键位置。
摄像机应具备高清晰度、大视角、低光照度等特点,能够全方位监控教学楼周边环境、各个单元和走廊。
4.2 中心控制区为了集中管理和监控所有摄像机,需要建立一个中心控制区。
该区域配备监控控制台和监控服务器,负责接收、显示和存储摄像机传输过来的视频数据。
4.3 数据存储监控系统需要对摄像机传输的视频数据进行存储和备份。
可以建立一个独立的数据库服务器,存储监控数据,并设置定期备份。
同时,为了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可以考虑使用冗余存储技术,确保数据不会丢失。
4.4 智能识别功能为了提高监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可以在系统中集成人脸识别、行为分析等功能。
通过智能识别技术,可以自动识别人员身份,监测异常行为,并及时报警。
5. 系统实施与运维在系统实施初期,需进行现场勘测,确定摄像机的摆放位置,以保证监控范围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然后进行设备安装、网络接入和系统配置等工作,保证监控系统的稳定运行。
某楼层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某楼层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f667e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57.png)
某楼层电梯的电⽓控制系统设计⾼等教育⾃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某楼层电梯的电⽓控制系统设计考⽣姓名:准考证号:专业层次:本科院(系):机电⼀体化指导教师:职称:讲师重庆科技学院⼆O⼀四年⼗⼆⽉⼆⼗⽇⾼等教育⾃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某楼层电梯的电⽓控制系统设计考⽣姓名:准考证号:专业层次:本科指导教师:院(系):机电⼯程学院重庆科技学院⼆O⼀四年⼗⼆⽉⼆⼗⽇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速发展,微电⼦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动控制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已经进⼊⼀个崭新的时代,其应⽤越来越⼴。
⽽电梯作为现代⾼层建筑的垂直交通⼯具,与⼈们的⽣活紧密相关,随着⼈们对其要求的提⾼,电梯得到了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电梯⽣产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些电梯⼚也在不断改进设计、修改⼯艺。
更新换代⽣产更新型的电梯,电梯主要分为机械系统与控制系统两⼤部份,随着⾃动控制理论与微电⼦技术的发展,电梯的拖动⽅式与控制⼿段均发⽣了很⼤的变化,交流调速是当前电梯拖动的主要发展⽅向。
⽬前电梯控制系统主要有三种控制⽅式:继电路控制系统(“早期安装的电梯多位继电器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微机控制系统。
继电器控制系统由于故障率⾼、可靠性差、控制⽅式不灵活以及消耗功率⼤等缺点,⽬前已逐渐被淘汰。
微机控制系统虽在智能控制⽅⾯有较强的功能,但也存在抗扰性差,系统设计复杂,⼀般维修⼈员难以掌握其维修技术等缺陷。
⽽PLC控制系统由于运⾏可靠性⾼,使⽤维修⽅便,抗⼲扰性强,设计和调试周期较短等优点,倍受⼈们重视等优点,已成为⽬前在电梯控制系统中使⽤最多的控制⽅式,⽬前也⼴泛⽤于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技术改造。
本⽂在已有的通变频器的基础上,采⽤PLC 对电梯进⾏控制,通过合理的选择和设计,提⾼了电梯的控制⽔平,并改善了电梯运⾏的舒适感,使电梯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
关键词: PLC控制变频调速电梯舒适感 / PLC 电梯 / 可控式编程器A floor elevator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 design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the automatic theory are developed rapidly, the AC variable frequency technology has been in a new state. Its applic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widely. But the elevator as an important traffic in skyscraper,it also has developed quickly with the improving requirement of the people . therecent years, our country's elevator production technology obtainedthe rapidly expand. Some elevator factory unceasingly is alsoimproving the design, the revision craft. The renewal productionrenewal's elevator, the elevator mainly divides into the mechanicalsystem and the control system two major parts, along with the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and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y'sdevelopment, elevator's dragging way and the control method has hadthe very big change, the exchange velocity modulation is thecurrent elevator dragging main development direction. At presentthe lift control system mainly has three control modes: Followingelectric circuit control system (“early installment elevator manyblack-white control system), PLC control system, microcomputercontrol system. Because the black-white control system the failurerate is high, the reliability is bad, control mode not nimble aswell as consumed power big and so on shortcomings, at present hasbeen eliminated gradually.The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now-being general frequency converter, using PLC to control the elevator, the reliability is improved and the feeling of comfort is better through the reasonable selection and design, so the effect of control is more ideal.Keywords:PLC control frequency conversion timing elevatorfeeling of comfort,PLC elevator,controllable -like programmer⽬录中⽂摘要................................................................................................................. I 英⽂摘要............................................................................................................... II 1 绪论 (1)1.1 电梯的发展动态 (1)1.1.1 电梯技术发展概况 (1)1.2 电梯的发展展望 (2)2 电梯的电⼒拖动系统⽅案设计 (3)2.1 电梯门机拖动系统⽅案的创新性设计 (3)2.1.1 电梯门机系统简介 (3)2.1.2 门机拖动系统⽅案设计 (5)2.2 电梯主拖动⽅案设计 (11)2.2.1 单、双速交流电动机拖动系统 (11)2.2.2 交流电动机定⼦调压调速拖动系统 (11)2.2.3 直流发电机可控硅励磁拖动系统 (12)2.2.4 可控硅直接供电拖动系统 (12)2.2.5 VVVF变频变压调速拖动系统 (12)3 电梯控制系统⽅案设计 (14)3.1 电梯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14)3.1.1 电梯继电器控制系统的优点 (14)3.1.2 电梯继电器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 (14)3.2 PLC及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特点 (14)3.2.1 PLC的特点 (14)3.2.2 PLC控制电梯的优点 (16)3.3 电梯变频调速控制的特点 (16)4 电梯控制系统框图设计 (17)4.1 电梯控制系统原理框图设计 (17)4.2 电梯控制系统硬件结构框图 (17)5 主要元器件选型 (18)5.1 门拖动元器件的选择 (18)5.1.1 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的重点选择 (18)5.1.2 旋转编码器的选择 (21)5.1.3 可编程控制器的选择 (21)5.2 主拖动元器件的选择 (22)5.2.1 曳引电动机的选择 (22)5.2.2 变频器的选择 (22)5.2.3 旋转编码器的选择 (24)5.2.4 光电开关的选择 (25)5.2.5 可编程控制器的选择 (25)5.3 其他元器件的选择 (26)5.3.1 交流接触器的选择 (26)5.3.2 红外光幕的选择 (27)6 硬件电路设计 (29)6.1 门拖动I/O接⼝电路设计 (29)6.2 主拖动I/O接⼝电路设计 (29)7 系统软件设计 (31)7.1电梯上⾏ (31)7.2 电梯下⾏ (31)7.3 软件调试 (31)8 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 (33)9 结论 (34)致谢 (35)参考⽂献 (36)论⽂原创性声明1 绪论1.1 电梯的发展动态进⼊九⼗年代,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益增⾼的⾼层建筑已成为现代都市的重要标志,作为⾼层建筑的垂直运载⼯具—电梯得到了快速发展,⼈们对电梯的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继电器控制的弱点就越来越明显。
公共教学楼综合布线及监控系统设计方案(1).
![公共教学楼综合布线及监控系统设计方案(1).](https://img.taocdn.com/s3/m/9dbab6541711cc7931b716dc.png)
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公共教学楼综合布线及监控系统设计方案二零零五年三月目录第一部分综合布线系统一系统简介……………………………………………………………..……….. 二客户需求分析………………………………………………………..………..2.1客户需求及布线环境………………………………….………..………..2.1.1信息点分布………………………………………………………….2.1.2主配线间…………………………………………………..…….….2.1.3弱电竖井及分配线间……………………………………..………..2.1.4综合布线系统的需求…………………………………..….……….2.1.5管路系统的需求……………………………………………………三系统设计依据……………………………………………………..…….……. 四综合布线系统功能描述…………………………………………..…….…….4.1概述……………………………………………………….…..……….….4.2设计目标………………………………………………….….……….…..4.3布线系统的结构………………………………………….….……….…..4.4布线系统的设计说明…………………………………….….…………..4.4.1基本结构…………………………………………….…..…………4.4.2工作区子系统……………………………………….….………….4.4.3水平干线子系统…………………………………….…..…………4.4.4垂直主干子系统………………………………………...…………4.4.5管理子系统…………………………………………….….……….4.5配线架附近的环境要求…………………………………..……………五管路设计方案……………………………………………………………….5.1总体考虑………………………………………………………………..5.1.1使用多腔桥架…………………………………………….………5.1.2对桥架的考虑…………………………………………..………..5.2容量计算………………………………………………………….……5.2.1综合布线系统……………………………………………………5.3管路的工艺考虑………………………………………………………5.3.1垂直桥架…………………………………………………………5.3.2水平管路…………………………………………..…….……….5.3.3对管路的要求……………………………………………………5.3.4信息插座底盒………………………………………..………….. 六系统设备选型………………………………………………………………七工程完工测试验收…………………………………………………………7.1验收标准…………………………………………………………..…...7.2被测线路的定义…………………………………………….………...7.3测试项目及参数……………………………………………….……...7.4测试人员……………………………………………………….……...7.5测试结果…………………………………………………….………... 八用户培训计划……….………………………………………….………….8.1培训内容………………………………………………………………8.1.1培训内容………………………………………………….……..8.1.2培训场地和培训器材……………………………………………8.2认证培训………………………………………………………….……8.3培训目的………………………………………………………….……九售后服务措施及承诺………………………………………………………9.1售后服务……………………………………………………………….9.2承诺……………………………………………………………………. 第二部分闭路监控系统一、建设本系统工程的目的和意义 ....................................................................二、设计方案的原则和几点说明 ........................................................................2.1方案设计原则 .........................................................................................2.2方案设计的几点说明 .............................................................................三、系统功能 ........................................................................................................四、系统配置说明 ................................................................................................五、系统设计方案 ................................................................................................5.1前端现场图像采集部分 .........................................................................5.1.1摄像机 ............................................................................................5.1.2 云台 .............................................................................................5.1.3 防护罩 ...........................................................................................5.1.4 解码器 ...........................................................................................5.2视频、控制信号传输部分 .....................................................................5.3供电及接地系统 .....................................................................................六、系统示意图 ....................................................................................................七、磁盘储存 ........................................................................................................八、设备清单及报价 ............................................................................................九、施工及服务 ....................................................................................................9.1施工 .........................................................................................................9.2工期 .........................................................................................................9.3验收 .........................................................................................................9.4服务 .........................................................................................................第一部分综合布线系统一系统简介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教学楼是一栋综合性的教学大楼,该大楼必须具备设计美观、实用、先进且能够与标志性建筑相匹配的完整的一套综合布线系统。
教学楼的供电系统设计
![教学楼的供电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d2d305c1a37f111f0855b23.png)
目录上篇 (1)1. 绪论 (1)1.1 工程概述 (1)1.2 高层民用建筑的特点 (1)1.3 建筑电气设计的组成 (1)2. 供配电系统设计 (2)2.1 负荷分级及供电措施 (2)2.1.1 负荷等级 (2)2.1.2 各级负荷的供电措施 (2)2.1.3 配电系统的原则 (2)2.1.4 本高层教学楼的负荷分级与供电措施 (3)2.2 本工程的负荷计算 (3)2.2.1 负荷计算的方法 (3)2.2.2 本高层教学楼的负荷计算 (6)2.3 电气设备的选择 (8)2.3.1低压断路器的选择 (8)2.3.2 低压开关柜的选择 (11)2.3.2 导线型号及截面的选择 (12)3. 照明系统设计 (13)3.1 一般规定 (14)3.1.1 照明光源选择的一般原则 (14)3.1.2 照明灯具选择的一般原则 (14)3.1.3 本设计的光源与灯具的选择 (14)3.2 照度计算 (15)3.3 照明设计要求 (17)3.3.1 一般照明设计 (17)3.3.2 应急照明设计 (18)4.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18)4.1 总则 (18)4.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19)4.2.1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19)4.2.2 火灾探测器的设置 (20)4.2.3 火灾手动报警按钮的设置 (21)4.2.4 火灾事故广播及消防电话的设置 (22)4.3 消防控制室与消防联动控制 (22)4.3.1 一般要求 (22)4.3.2 消防控制室 (22)4.3.3 导线选择与线路敷设 (23)5. 防雷与接地系统设计 (23)5.1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23)5.2 基础接地安全设计 (24)5.3 本高层教学楼的防雷接地保护措施 (25)6. 弱电系统设计 (25)6.1 有线电视系统 (25)6.2 广播扩声系统 (26)6.3 综合布线系统 (27)6.4 弱电部分线缆敷设 (27)下篇 (27)7. 广播音响系统概述 (27)7.1 广播音响系统的类型与特点 (27)7.2 广播音响系统的组成 (28)8. 厅堂扩声系统中扬声器系统的设计 (29)9. 多功能厅扩声系统设计 (35)9.1 设计特点 (35)9.2 设计理念 (36)9.3 设计方案内容 (36)结论 (40)致谢 (41)参考文献 (42)上篇1. 绪论1.1 工程概述本次设计的对象——高层教学楼,是个集教学与办公为一体的教学楼,建筑面积约为2100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七层。
电梯控制系统及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电梯控制系统及远程监控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c8fb5690b1c59eef8c7b4a8.png)
厢 开关 电路 。 电气 控 制 系 统 则 由众 多 呼 叫按 钮 、 感 器 、 制 用 传 控
继 电器 、 示灯 和控 制 部 分 的核 心 器 件 ( L 等 组 成 。 L 指 P C) P C集 信 号采 集 、 号输 出及 逻 辑 控 制 于一 体 , 电梯 电力 拖 动 系统 一 起 信 与 实 现 了 电梯 控 制 的 所 有 功 能 。 ( ) 梯 控 制 系统 原 理 框 图 1电 电梯 控 制 系 统 原 理 框 图 如 图 1所 示 ,主 要 由轿 厢 内指 令 电 路 、 厅呼 叫电路 、 拖动 电机电路 、 关 门电路 、 层 显示 电 门 主 开 楼 路 、 钮记 忆 灯 电路 、旋 转 编 码 器及 P C 电 路 等 组 成 的 。 按 L
2 电梯 控 制 系统 的 软 件设 计
P C 运 行 方 式 与 一般 的计 算 机 不 同 ,它 的 工 作 过 程分 为三 L 个 阶段 进 行 , 即输 入 采 样 、 行 用 户 程 序 和输 出 刷 新 , 成 上 述 执 完 三 个 阶 段 称 为 一个 扫 描 周 期 。在 整 个 运 行 期 间 , L 的 C U 以 PC P
剥、 岖 刘 学先 ( 崎 中国计量学院机 电工程学院, 浙江 杭州 30 1 ) 108
摘 要
介 绍 了 R c w l P C 在 透 明仿 真 教 学 电梯 模 型 中 的应 用 , 明如 何 实现 一 个 电梯 控 制 系 统 。 并应 用 R Ve 3 o k el L 说 S jw 2软 件
设 计 人机 界 面 实现 远 程 监 控 。
关键 词 : L R Ve 3 , P C。 S i 2 电梯 控 制 系统 , 程 监 控 wpa peritodu es h Ro wel PLC r s ar t m i t t e n r c te ck l attan p en i t e h appia i i t e tue ea ig e a o a l t c on n h r t chn elv t r mode1 pl n . ex ai h w o c r tan elvaorco tols t m . d a o t ary ou e t n r yse An ppl ve i Rs iw32 s fwa e de gn man m a ie it ra aris ou on an ed ot r si — chn n ef ce c r tl g r ge e
教学楼供配电设计方案
![教学楼供配电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9d2a4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00.png)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学楼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保证教学楼内师生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提高供电质量,本方案对教学楼供配电系统进行设计。
二、设计原则1. 安全可靠:确保供电系统在各种情况下均能稳定运行,保障师生安全。
2. 经济合理:在满足供电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设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 先进适用:采用先进的供配电技术,提高供电质量,适应未来发展需求。
4. 智能化:实现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提高运行效率。
三、设计内容1. 供电电源(1)采用双回路供电,确保供电可靠性。
(2)电源进线采用10kV高压电缆,从变电站引入。
2. 变电站设计(1)变压器容量:根据教学楼用电负荷需求,选用合适容量的变压器。
(2)变压器台数:根据供电可靠性要求,设置两台变压器,互为备用。
(3)变压器保护:设置完善的保护装置,确保变压器安全运行。
3. 配电系统设计(1)低压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式供电,从变压器低压侧引出。
(2)配电柜:采用低压配电柜,实现集中控制和保护。
(3)配电线路:采用电缆线路,满足供电距离和负荷要求。
4. 电缆敷设(1)电缆敷设方式:根据建筑结构、环境等因素,采用直埋、桥架、电缆沟等方式敷设。
(2)电缆规格:根据负荷需求,选用合适规格的电缆。
5. 供配电设备选型(1)变压器:选用国内外知名品牌,具有较高可靠性和性能。
(2)配电柜: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性能稳定、操作方便的配电柜。
(3)电缆:选用符合国家标准、耐高温、防火等级高的电缆。
6. 智能化系统(1)采用供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远程监控、故障报警、数据采集等功能。
(2)安装电能计量装置,实时监测用电负荷,提高用电管理效率。
四、设计实施与验收1. 设计实施: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 验收:完成供配电系统建设后,进行验收,确保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五、结论本方案针对教学楼供配电系统进行了全面设计,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先进适用。
电梯运行监控系统设计及实现
![电梯运行监控系统设计及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cd2050a8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18.png)
电梯运行监控系统设计及实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和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增加,电梯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但是电梯运行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如何保障电梯的运行安全,对电梯企业和用户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设计并实现一套电梯运行监控系统已成为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
一. 电梯运行监控系统的需求电梯运行监控系统是采用多种传感器、控制器和计算机等器材对电梯进行全面监控,并进行数据实时上传和处理的系统。
通过对电梯各项数据的实时监控,可以发现电梯故障和异常,及时处理问题,保证电梯运行的安全和可靠。
在设计电梯运行监控系统前,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用户对电梯安全保障的需求。
1.1 安全保障需求监控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保障电梯运行安全。
在设计系统时,可将安全策略分为以下几点:(1)电梯本身故障监控:实时检测电梯各种故障及异常情况,比如过载,自动停止,开门异常等。
(2)紧急事件响应:在电梯出现紧急情况时,如地震,火灾等需要自动紧急停止电梯并开门,同时向相关人员发出警报信号,以避免事故发生。
(3)监控传感器的数据:a. 电梯所在楼层的位置传感器;b. 电梯内部人数传感器;c. 电梯门和门锁传感器;d. 电梯速度、温度、湿度等环境传感器;e. 电梯电压、电流、功率等数值传感器。
(4)远程控制:对电梯进行远程控制,包括开关门,上下楼等操作,以便进行紧急处理和日常维修保养等工作。
1.2 用户需求监控系统不仅是为了保障电梯运行的安全,还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而设计的。
用户通常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运行效率的快慢:用户需要电梯服务快速、有效地实现出发和停靠,并有良好的使用体验。
(2)舒适性:电梯运行时内部噪声、振动、气味等应尽可能小,以保障用户的舒适感。
(3)电梯运行的可靠性:电梯故障出现的概率越低,电梯运行的失效率也就越低。
(4)用户体验:电梯应该有良好的控制界面和提示信息,使得用户使用更加简单快捷。
二. 监控系统的实现2.1 硬件实现在设计系统时,主要硬件包括:(1)传感器和控制器: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电梯运行信息,控制器用于控制传感器、处理数据、并向电梯或其他监控设备提供数据。
电梯运行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电梯运行监控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7c0a75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2.png)
电梯运行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电梯运行实时监控系统中包含有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硬件设备主要包含字符叠加器、操作平台(电脑)和相关的传感器;软件是专门开发的一套电梯监管实时服务平台,该软件为免费软件。
软件的使用是基于为硬件基础以及安装有网络高清摄像机。
硬件设备
叠加器设备
传感器器件:电梯平层传感器
监控系统平台:电脑(1台)
系统软件
电梯运行实时监控系统安装软件
系统功能
目前该电梯运行实时监控系统具备如下的功能,如果有需求可以进行功能扩展。
功能如下:
●系统可展示多个小区多个电梯的实时运行状况。
●电梯运行状态叠加在视频画面上,通过系统在电脑就可看到电梯自
身及各种运行参数,不必到监控中心查看。
●具备卡层报警、困人报警等。
●案件侦破;可根据时间日期调取叠加后的楼层监控画面,锁定犯罪嫌
疑人到达过的楼层。
●安装方便;独立于已有的电梯监控系统,避免干扰的发生。
●局域使用;可安装于局域网内计算机,根据需要配置用户权限。
●日志查询;可查询用户登录记录。
●数据备份;以数字水印的方式保存下来,防止篡改。
●视频管理;可管理多个硬盘录像机,监管视频实时记录。
电梯运行实时监控系统拓扑图
电梯运行实时监控系统拓扑图
系统安装拓扑图
安装前
安装后
安装前后的改动:
改动一:摄像机的网线接叠加器“LINKIN”,另用网线由“LINKOUT”接交换
机;
改动二:在电梯轿厢顶部安装U型传感器,一端接在叠加器的“GPIO1~4”,另一端传感器安装在轿厢顶部。
监控系统软件功能分区图
功能分区图。
电梯安装智慧监管系统设计方案
![电梯安装智慧监管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9108e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a.png)
电梯安装智慧监管系统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名称:电梯安装智慧监管系统设计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梯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电梯事故频发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电梯安全监管水平,有效减少电梯事故发生率,有必要设计一套智慧监管系统,以对电梯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
二、方案内容1. 安装监控设备在电梯内外设置摄像头,用于实时监控电梯内部和电梯周边环境。
同时,安装传感器,监测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如速度、负载、温度等。
这些监控设备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与监管中心相连,实现远程监控。
2. 数据采集与传输监测设备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监管中心。
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一个专用的电梯监管网络,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和安全。
同时,建立数据库存储电梯的各项数据,并进行实时更新,用于后续数据分析。
3. 数据分析与预警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关键信息。
可以根据数据模式和规律,预测电梯运行状态和潜在风险,并根据预警规则发出相应的警报。
例如,在电梯超载或速度异常时,及时向监管中心和相关责任人发送警报信息。
4. 远程控制与维护监管中心可以对电梯进行远程控制和维护。
例如,在电梯出现故障时,监管中心可以远程调度维修人员,及时解决问题。
另外,利用智能维保系统,可以预测电梯的维修周期,并提前进行保养,延长电梯的使用寿命。
5. 数据统计与报表根据采集到的数据,监管中心可以生成电梯运行统计图表和报告。
通过对不同电梯的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可以发现运行异常的电梯,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同时,还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趋势进行预测和规划,为电梯运维提供科学依据。
三、方案优势1. 实时监控:通过智慧监管系统,电梯运行状态可以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预测电梯运行状态和潜在风险,提前采取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远程控制与维护:监管中心可以远程控制电梯,及时调度维修人员,解决问题,提高维修效率。
教学楼供电专业系统设计
![教学楼供电专业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0fc9ee810661ed9ac51f3b4.png)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教学楼供电系统设计学生指引教师讲师年级级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二级学院机电学院(系、部)机电学院(系、部)年月郑重声明本人毕业论文是在指引教师教师指引下独立撰写完毕。
如有抄袭、抄袭、造假等违背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行为,本人乐意承担由此产生各种后果,直至法律责任,并乐意通过网络接受公众监督。
特此郑重声明。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年月日教学楼供电系统设计摘要随着21世纪社会当代文明限度和楼宇自动化系统应用技术不断提高,对电能需求量越来越大。
国家对教诲事业不断加大投入,各地区教学楼建设也随之增长,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并注重学校基本设施建设,特别是电力设施供电系统设计将是一项具备挑战性工作。
本文将通过供电系统概述、教学楼供电系统设计意义和目、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设计环节阐述入手,分析某教学楼原始资料,对该教学楼供电系统进行合理设计,探讨变电所主接线最优方案设计,选取适当变压器,及各种重要电气设备,进一步研究继电保护设计和防雷保护设计,最后对其供电系统设计将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核心词:供电系统变压器电气设备继电保护The design of power supply system of teaching buildingWang Yuan Directed by lecturer Li JieABSTRACTWith the degree of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modern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application technology improve constantly in the 21st century,the demand for energy is increasing. The state has increased investment in education,and the teaching building construction also increases,more and more people begin to pay attention and importance to school infrastructure,especially the design of power supply systems facility will be a challenging job. This paper will start by outlining the power supply system,the meaning and purpose of teaching building power supply system,the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and the discussion of the design procedure,analyse the original data of a teaching building,design the power supply system of the teaching building in reasonable,investigate the optimal substation main wiring design,select suitable transformers and all kinds of major electrical equipment,further design the relay protection and lightning protection,finally it is summarization and prospect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design of the power supply system.KEY WORDS:Power supply system Transformer Electrical equipment Relay protection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公共教学楼综合布线及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公共教学楼综合布线及监控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d0499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2.png)
公共教学楼综合布线及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十年磨一剑,今天我要分享的是一份关于公共教学楼综合布线及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在这个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教学楼的布线及监控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就让我带领大家一步步走进这个方案的世界。
一、项目背景随着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教学楼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不仅需要满足传统的教学需求,还要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
因此,一个高效、稳定的综合布线及监控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本项目旨在为公共教学楼提供一个全面、实用的设计方案,以满足教学、办公、科研等多方面的需求。
二、设计目标1.确保网络布线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未来5-10年的发展需求。
2.实现教学楼的智能化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公效率。
3.保障教学楼的安全,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4.节约能源,降低运营成本。
三、综合布线设计1.网络架构采用星型拓扑结构,以核心交换机为中心,连接各个楼层交换机,再通过楼层交换机连接各个教室、办公室等。
这样可以保证网络的高效传输和稳定运行。
2.布线标准遵循国际布线标准,采用超五类双绞线,确保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000Mbps。
同时,预留足够的端口,以便于未来扩展。
3.布线路径充分考虑教学楼的建筑结构,选择合理的布线路径,尽量避免穿越墙壁、楼板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
4.网络设备选用高性能的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确保网络的高效运行。
四、监控系统设计1.监控范围全面覆盖教学楼内的教室、走廊、楼梯间、办公室等区域,确保无死角。
2.监控设备选用高清摄像头,分辨率达到1080P,保证图像清晰。
同时,配置足够的存储设备,确保录像数据的保存周期。
3.控制系统采用数字监控系统,实现远程监控、录像回放、实时预览等功能。
同时,与校园安防系统联动,实现一键报警、远程喊话等功能。
4.安全防护对监控数据进行加密存储,确保数据安全。
同时,设置权限管理,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监控数据。
五、实施与验收1.施工阶段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确保布线质量和监控设备的安装位置。
教学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
![教学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f3e6d26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c.png)
教学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1. 引言电梯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
在学校、商场、办公楼等地,电梯被广泛应用,方便人们的垂直交通。
而教学电梯作为一种特殊的电梯类型,其电气控制系统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教学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及其原理。
2. 教学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原理教学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电气控制原理、控制系统组成和控制方式等三个方面。
2.1 电气控制原理电气控制原理是教学电梯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础。
电梯电气控制原理主要包括从电气元器件上对电梯各种动作进行控制,如电动机、开关等。
通过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限位开关的信号检测等,实现对电梯的上升、下降、停止等控制动作。
2.2 控制系统组成教学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由多个组成单元构成,包括控制面板、电动机、电气传动装置、限位开关等。
其中,控制面板是控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面板上的按钮进行指令输入和控制动作的选择。
2.3 控制方式教学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常用的控制方式一般有自动、半自动和手动控制方式。
自动控制方式是指电梯在检测到指令后自动进行运行和停止,半自动控制方式则需要操作员根据指令进行控制,手动控制方式则完全由操作员进行控制。
3. 教学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过程教学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过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测试验证等三个阶段。
3.1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教学电梯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过程的第一步。
在此阶段中,需要明确电气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和安全需求等,以及对电气控制系统的使用环境进行分析。
通过需求分析,可以为后续的系统设计提供明确的目标。
3.2 系统设计在系统设计阶段,需要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系统的整体设计。
包括选择合适的电气控制元件、确定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和控制方式等。
在此阶段,还需要进行电气控制系统的电路设计、功耗计算和信号传输等,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3 系统测试验证系统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测试验证。
电梯安全运行监控系统设计
![电梯安全运行监控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3909da6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1a.png)
电梯安全运行监控系统设计近年来,电梯安全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约10万起电梯事故发生,其中绝大多数是由于电梯本身的故障引起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越来越多的电梯管理公司开始关注电梯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电梯安全运行监控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传感器、控制器、通信模块、监控中心等。
其中,传感器是电梯安全运行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采集电梯的各种运行数据,如速度、加速度、温度、湿度等。
控制器则负责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预设的运行规则和参数控制电梯的运行。
通信模块可以将电梯的运行状态及时传输到监控中心,以便监控人员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为了实现电梯安全运行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应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硬件系统的设计电梯安全运行监控系统的硬件系统设计是一个相对较为简单而重要的过程。
首先,需要根据电梯的不同类型和规格,选择相应的传感器、控制器和通信模块。
其次,需要对传感器进行布局,尽可能地覆盖电梯的各个角落,以保证采集到更为全面的运行数据。
最后,应配置备用硬件设备,以备万一出现硬件设备损坏或故障的情况下能及时更换。
2.软件系统的设计电梯安全运行监控系统的软件系统设计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需要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预设的运行规则和参数进行控制。
具体来说,需要设计运行规则和限制,如限制电梯载重、速度等,以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
同时,需要编写报警规则,如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如电梯卡死、行程超限等,及时发出报警信号,通知监控中心进行处理。
3.监控中心的设计电梯安全运行监控系统的监控中心是整个系统的“大脑”,需要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具体来说,监控中心应具备实时数据处理能力,如能够实时显示电梯的运行状态、停留时间等,同时能够发出警报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教学楼电梯供电与监控系统设计一.概述电梯是高层建筑内唯一安全、迅速、舒适和方便的垂直运输交通工具。
而随着高层建筑数量的快速增加,电梯的使用量也随之急剧增加。
在电梯的使用中最被人重视的是安全问题。
电梯供电与监控自从电梯产生之初就有,并且随着电梯行业的发展不断的更新换代,供电与监控效率越来越高。
电梯作为建筑物的一种输送设备,连同建筑物一起,再加上电梯的运行特性(运行参数、服务方式等),三者组成了电梯的交通系统,共同完成载人运物、传递信息的任务。
就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本身而言,由四部分组成。
(1)机房:机房通常是电梯的控制部分和动力部分所在地,包括曳引机、承重梁、电磁制动器、曳引轮、电动机-发动机组、配电盘、起动器、控制柜、选层器、机房层站指示器、总电源开关、控绳轮及限速器等。
(2)轿厢:轿厢是电梯设备中的载体,用来载人和物。
包括轿厢架、轿厢底、轿厢室、轿厢扶手、轿顶防护栏、轿门、轿厢地坎、护脚板、轿厢扳手开关、操纵盘、轿内层楼显示器、呼梯按钮、开门机、轿顶照明装置及轿顶检修装置等。
(3)井道:轿厢和对重装置运动的空间,上至井道顶,下至道底坑。
包括导轨、导轨支架、曳引绳、限速器钢丝绳、平衡钢丝绳、缓冲器、导向轮、控制电缆、对重、极限开关、限速器涨紧轮、补偿装置、接线盒及遮磁板等。
(4)层站:各楼层用于出入轿厢的地方。
包括厅门框、层门地坎、层门指示灯、呼梯按钮、检修门、消防开关盒、层门方向指示灯、厅门门锁及运行操纵盘等。
二.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建筑电气设计理论与建筑电气工程的设计、施工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更有效地培养专业综合设计思维以及施工、安装的实践能力。
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对高层建筑电梯强弱电气系统的方案设计以及强弱电气系统电气施工图的设计。
三.设计任务重要公建的电梯为二级,重要的为一级;一般载货电梯、医用电梯为三级,重要的为二级;多层住宅和普通公建的电梯为三级。
高层建筑中的消防电梯,应符合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普通电梯和消防电梯的电源应分别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消防电梯的配电设备应有明显标志。
1.2 电梯的供电,宜从变压器低压出口(或低压配电屏)处分开自成供电系统。
一级负荷电梯的供电电源应有两个电源,供电采用两个电源送至最末一级配电装置处,并自动切换,为一级负荷供电的回路应专用,不应接入其它级别的负荷;二级负荷电梯的供电电源宜有两个电源(或两个回路),供电可采用两个回路送至最末一级配电装置处,并自动切换。
当变电系统低压侧为单母线分段且母联断路器采用自动投入方式时,可采用线路可靠独立出线的单回路供电。
亦可由应急母线或区域双电源自动互投配电装置出线的、可靠的单回路供电。
消防电梯的供电,应采用两个电源(或两个回路)送至最末一级配电装置处,并自动切换。
三级负荷电梯的供电,宜采用专用回路供电。
1.3 每台电梯应装设单独的隔离电器和保护装置,并设置在机房内便于操作和维修的地点,应能从机房入口处方便、迅速地接近。
如果机房为几台电梯共用,各台电梯的隔离电器应易于识别。
隔离电器应具有切断电梯正常使用情况下最大电流的能力但不应切断下列设备的供电:1)轿厢、机房和滑轮间的照明和通风;2)轿顶和底坑的电源插座;3)机房和滑轮间的电源插座;4)电梯井道的照明;5)报警装置。
上述照明、通风装置和插座的电源,可以从电梯的主电源开关前取得,由机房内电源配电箱(柜)供电或单设照明配电箱,或另引照明供电回路并单设照明配电箱。
无机房电梯其主电源开关应设置在井道外工作人员方便接近的地方,并应具有必要的安全防护。
厅站指示层照明由自身动力电源供电。
电梯的隔离电器和短路保护装置可设置在机房内电源配电箱(柜)内,选用断路器,电源配电箱(柜)的位置应满符合要求;当电梯台数较多,隔离电器需分别就近设置时,可选用隔离开关,短路保护装置可设置在机房内电源配电箱(柜)内,各电梯供电回路分别设置断路器。
1.4 主开关选择电梯电源设备的馈电开关宜采用低压断路器。
低压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应根据持续负荷电流和拖动电动机的起动电流来确定。
过电流保护装置的负载-时间特性应设备负载-时间特性曲线相配合。
1.5 照明、通风装置和插座的供电回路,根据设备所在部位和工作特点划分,至少应分为两个供电回路并分别设置隔离电器和保护装置:1)轿厢用电设备(照明、通风、插座和报警装置)供电回路和保护断路器(如同机房中有几台电梯驱动主机,每个轿厢均应设置一个),此断路器应设置在相应的主开关旁。
2)机房、井道和底坑用电设备(照明、通风和插座)供电回路和保护断路器,此断路器应设置在机房内,靠近其入口处。
照明一般采用交流220V电压供电,井道照明供电回路应单设PE线,井道照明灯具外露可导电部分可靠接地。
当井道照明需以安全电压供电时,宜提供专用供电回路和保护断路器,照明变压器低压侧宜设隔离电器和保护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严禁直接接地或通过其它途径与大地连接。
插座一般选用“ 2P+PE型250V”。
当某处插座需以安全电压供电时,宜提供专用供电回路和保护断路器,变压器低压侧宜设隔离电器和保护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严禁直接接地或通过其它途径与大地连接,电压不同的电源插座,应有明显区别,不得存在互换的可能和弄错的危险。
2 电气照明、通风装置和插座设置及控制2.1电梯井道照明封闭式电梯井道应设置永久性的电气照明,在维护修理期间,即使门全部关上,井道亦能被照亮。
井道最高和最低点0.5米以内,各装设一盏灯,中间最大每间隔7m设一盏灯,照度应不小于50lx,分别在机房和底坑设置一控制开关。
井道内安装的灯具需有防护措施和有一定的防水能力,宜至少达到IP21。
2.2电梯机房照明和电源插座机房应设有固定式电气照明,地板表面上照度应不小于200lx。
在机房内靠近入口(或几个入口)的适当高度处设有一个开关,以便进入时能控制机房照明。
机房内应设置一个或多个电源插座。
2.3滑轮间照明和电源插座滑轮间应设置永久性的电气照明,应有足够的亮度。
在房间内靠近入口适当高度处应设置一个开关,以便在进入时能控制房内的照明。
滑轮间应设置一个或多个电源插座。
2.4轿厢照明和电源插座轿厢应装备永久性的电气照明,控制装置上的照度应不小于50lx,轿厢地面上的照度宜不小于50lx。
如果照明是白炽灯,至少要有两只并联的灯泡。
要有可自动再充电的紧急电源,在正常照明电源被中断的情况下,它能至少供1W灯泡用电1h。
在正常照明电源一旦发生故障情况下,应自动接通照明电源。
轿顶应设置一个或多个电源插座。
2.5底坑插座底坑距底0.5m处应设置一个电源插座。
插座需有防护措施和有一定的防水能力。
2.6层站照明在层门附近,层站的自然或人工照明,在地面上应不小于50lx。
以便使用者在打开层门进入轿厢时,即使轿厢内照明发生故障,也能看清它的前面。
五设计计算说明,设备与元器件选择计算与参数选择说明1、电梯监控系统设备选择与参数说明(1)系统结构图(2)系统结构说明每台电梯的轿厢内安装彩色半球形摄像机,通过视频线将视频信号传送到电梯信号采集器,然后采集器再将信号传送到监控中心并播放。
(3)系统组成彩色半球形摄像机,主要负责采集电梯轿箱内模拟视频信号。
电梯信号采集器,主要负责将电梯信息叠加在视频信号并传送至监控主机。
视频监控主机,配合本系统的中心软件,实现远程同步实时监控、录像并显示电梯的运行状态。
中心软件为本系统配套的软件,安装在监控主机上,使用简单方便,多媒体界面,一学就会,不需要专门培训。
(4)布线系统视频信号布线同一般视频线布设一样,视频线可采用高质75Ω的视频线,而彩色半球形摄像机安装轿箱顶部,电梯信号采集器安装在电梯控制柜内。
2、电梯供电系统布线选择与设计说明选择电梯供电导线时,应按电动机铭牌电流及其相应的工作制确定,导线的连续工作载流量应不小于计算电流,线路较长时,还应校验其电压损失(直流电梯电源电压波动范围应不大于± 3%,交流电梯±5%)。
根据不同用途,配线可选用导线、硬电缆和软电缆,应有不同的保护方式和敷设方式:1)导线如被敷设于金属或塑料制成的导管(或线槽)内或以一种等效的方式保护,则其可用于除电梯驱动主机动力电路以外的全部线路;2)硬电缆只能明敷于井道(或机房墙壁上),或装在导管、线槽或类似装置内使用;3)普通软电缆只有在导管、线槽或能确保起到等效保护作用的保护装置中方可使用。
向电梯供电的电源线路,不应敷设在电梯井内。
除电梯的专用线路外,其它线路不得沿电梯井道敷设。
机房内配线应使用电线管或电线槽保护,应是阻燃型的。
井道内敷设的电缆和电线若采用明敷设,应是阻燃和耐潮湿的,若采用非阻燃的电缆和电线,应采用阻燃材料的电线管或电线槽保护。
为使乘客在需要时能有效地向轿厢外求援,应在轿厢内装设乘客易于识别和触及的报警装置。
该装置应采用警铃,对讲系统,外部电话或类似形式的装置。
建筑物内的组织机构应能及时、有效地应答紧急呼救。
报警装置需要就地提供电源时,要有可自动再充电的紧急电源,在正常电源被中断的情况下,它能至少供报警装置用电1h。
在正常电源一旦发生故障情况下,应自动接通紧急电源。
报警装置用紧急电源,可与照明用紧急电源共用。
六设备与元器件型号和参数选择目录表;工作温度:-10℃-+50℃相对湿度:10%-90%七设计小结两周的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建筑电气课程设计中我不仅体验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还学会了之前书上没有的东西,更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
从刚拿到设计内容的一脸茫然到现在成功的完成设计,在这中间我一步步学习,从刚开始的熟悉软件,查找相关资料,视频,图集,然后一步步自己慢慢着手,从中体会了实验的快乐和获得了发现知识的开心。
在画图过程中,有很多不会的地方,如摄像头安装位置,视频监控布线等应如何连接控制,一步步操作,而越往下做越是复杂,不断地在问题中找答案,与同学讨论的地方更会记忆深刻。
在这次实验中,我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突出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从中发现了平时自己在学习中不足的和薄弱的环节,从而加以弥补。
也是我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什么不懂的大家一起讨论,听听不同的看法对我更好的理解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要感谢带我课程设计的老师和帮助过我的同学。
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训练有助于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
八参考文献1、胡国文等编《现代民用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6;2、刘剑等编《电梯电气设计》(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3、王可崇等编《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4、芮静康编《建筑安全监控防范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