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在水利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水利信息化中的应用与发展

9 0年代 中后 期现代信息技 术 日趋成 熟之后 , 其是 在 尤
现代 网络技术 、 移动通信 、 遥感导航技术 、 数据处 理与分
GS的社会地位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 I 已成为信息技
术 的重要组成部分 。G S正朝着一个 可运行的 、 I 分布式
三 、 I 水利 信 息 化 G S与
进行 了一些 流域 和地方 的防洪减灾 、 资源管理 的决策 水
支持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 。但 是 , 在整个水利信息化工
1I . S在水 利信息化上 的应用现状 。水利信息化建 G
河 科 0 . 南 技2 82-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 , 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地理分析方 法, 作用 于空间数 据而产生有用信息 , 完成 人类难以完
资源是保证其 可持续利用 和 国民经 济可持续发展 的当
务之急 , 中国水利必须实现从工 程水利 向资 源水 利 , 从 传统水 利向现代水利 、 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 。
成的任务 。 计算机 系统 的支持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特 征, 从而能快速 、 精确 、 综合地对 复杂的地理 系统进行空
2水利信息化的必要性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 的主要 .
自然 资源之一 , 为 占世界总人 口 2 %的中 国, 作 1 仅仅拥 有全世界 水资源总量 的 6 而且在时 间和空间上 的分 %, 布具有不均匀性 。 随着经济 和社会的发展 , 洪涝灾害 、 干 旱缺水 、 水污染严重等水 资源问题 日益 突出 , 已经严重
析技术的支持下 , 得到新 的提高和发展 。
如今 , 国水利系统初 步实现 了水情雨情信息 的采 我
的、 开放 的、 网络化 的全球方 向发展 。目前 , G S软件 以 I
阐述GIS在水利水电领域的应用

阐述GIS在水利水电领域的应用1 GIS技术在水利水电领域的应用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是当前水文和水利工作的重要基础性技术,由于GIS技术立依靠计算机的功能技术,这使得水利水电工作可以利用数字的新发展得到迅速的发展,实现水利水电科学的管理、水利水电政策合理的制定、防洪抗旱能力的提高,可见GIS技术对于水利水电工作的重要价值。
应该从GIS技术的水利水电基础认知入手,分析水利水电工作应用GIS技术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以水利水电工作和GIS技术的特点出发,探寻水利水电领域GIS技术应用的要点,更好地实现GIS技术对于水利水电工作的价值,促进水文和水利领域的各项工作走向深入。
1.1 GIS技术在建立水文地理空间数据库中的应用水文地理空间数据库是今后水利水电工作的重要基础,是GIS技术在水利水电领域中应用的核心,数据库要保障实时查询则要求保持服务器端数据库与实时报汛数据库之间的通信,创建并存储洪水预报相关数据,进行更新、插值计算后得到最新信息,以便在水利水电工作中得到有效地应用。
水资源数据库就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库集成体,可对现状数据进行整理、储存,利用GIS技术,对水资源分布进行分析,结合经济发展需求,确定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出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调度方案,为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编制提供依据。
1.2 水资源规划中GIS技术的应用水资源规划包括了水资源调查评价、节约用水规划、需水预测、供水预测、水资源保护规划、水资源配置、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等内容。
通过GIS技术辅助进行水资源评价,以便做出合理的水资源规划。
1.3 水资源管理中GIS技术的应用水资源管理包括了对水文基本信息、水文地质条件、土壤植被、河流水系、地形地貌、水利工程等多种不同类型要素的管理,通过GIS技术可实现多元信息的叠加分析及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结合,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基础信息的服务。
1.4 防洪抗旱中GIS技术的应用通过GIS技术与GPS技术、RS技术的结合可以建立洪水预警和干旱预警的系统,对洪涝灾害和旱灾进行灾情评估、灾情预报和灾害风险分析,有利于控制灾害的风险,降低灾害的损失。
水利信息化主要业务应用

水利信息化主要业务应用根据水利业务应用特点,水利行业业务应用主要包括防汛抗旱、水利行政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决策、水质监测与评价、水土保持监测、水利工程管理、农村水电及电气化管理、水利信息公众服务、水利规划设计管理和水利专业数字图书馆等。
5.1防汛抗旱防汛抗旱业务应用建设的总目标是在水利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撑下通过系统建设为各级防汛抗旱部门及时地提供各类防汛抗旱信息,较准确地做出降水、水情和旱情的预测预报,为防汛抗旱调度决策和指挥抢险救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具体目标包括:1、建成防汛抗旱综合采集系统通过数据自动采集、长期自记、固态存储、数字化自动传输等先进技术建设和完善水情、工情、旱情和灾情采集系统,提高时效性。
2、完善现有防汛通信设施提高和加强防汛通信的保障能力。
3、决策支持系统建设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建立为中央、流域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市)级防汛抗旱决策提供支持的系统。
该系统能提高四级防汛抗旱部门的工作效率、质量、效益以及决策的科学性,达到及时完成各类防汛抗旱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存储管理;以数字、图、文、音像等方式快速灵活地提供雨、水、工情和灾情的实时数据和历史背景资料,以及有关资料的深层挖掘和信息服务;提高水文预报的精度,延长水文预报的预见期;改善防洪调度手段,提高模拟分析能力,加强调度的科学性;快速、科学地对灾情进行分析、统计和评估;提高防汛抗旱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提高旱情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并做出趋势预测;对全国防汛抗旱数据库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5.2水利行政资源管理水利行政资源管理主要包括综合办公、水利规划计划管理、财务管理、人事人才管理和科技外事管理等业务应用。
水利行政资源管理业务应用建设的目标是通过综合办公、水利规划计划管理、财务管理、人事人才管理和科技外事管理等业务信息系统的建设,提高业务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1、综合办公系统综合办公系统是指水利系统各级各类部门的日常办公自动化系统。
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和安全监测等方面的作用。
通过对比传统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应用后的效果,发现信息技术能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力和时间成本,提升安全监测水平。
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化建设水平不平衡和人员技术水平不足等。
为此,提出了建议,包括加强信息化技术培训和提高管理人员信息素养。
展望未来,信息技术仍将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需进一步深化应用,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管理,推动水利工程领域向前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水利工程管理、应用研究、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安全监测、效果分析、问题、改进建议、发展方向、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工程,对于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其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
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对于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传统的水利工程管理方式存在工作效率低、信息交流不畅、数据处理繁琐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而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信息技术还可以帮助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实现数据共享、信息透明、快速决策等目标,为水利工程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本研究旨在探讨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与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展望未来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发展方向,旨在为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推动水利工程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水利工程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S技术在数字水利中的应用

3S技术在数字水利中的应用摘要:数字水利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人水和谐作为终极目标,采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一系列高新技术手段,对水利行业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以全面提升水事活动效率和效能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过程。
文章主要分析了3S技术在数字水利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3S技术;数字水利;应用引言数字水利涉及的技术专业非常宽泛,其中的主要技术有3S技术、数据库技术、通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系统集成和互操作技术等。
数字水利的战略目标是实现水利行业中各种数据的整合,使之便于共享和容易使用,使我们的政府决策机构、水利工作者、企业、个人都能方便有效地进行网上办公、网上查询、网上学习、网上工作等。
1、3S技术概述1.1地理信息系统(GIS)GIS技术指的是研究地理信息系统的学科,也是地理信息学广泛的学科领域中的一个大领域。
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是超越地理信息系统,此概念没有类似限制性的界限。
通常该术语描述集成,存储,编辑,分析,共享和显示地理信息的任何信息系统。
GIS应用程序是允许用户创建交互式查询(用户创建的搜索),分析空间信息,编辑地图中的数据,并呈现所有这些操作的结果的工具。
地理信息科学是有关地理概念,应用和系统的基础科学。
GIS可以指许多不同的技术,过程和方法。
它与许多运营有关,并有许多与工程,规划,管理,运输/物流,保险,电信和商业有关的应用。
因此,GIS和位置智能应用程序可以成为许多依赖分析和可视化的定位服务的基础。
为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在当前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利工程的调节作用,减少建设、管理人员的投入量,GIS技术作为信息化的体现之一,在水利工程各环节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应用层次也逐渐深入。
通过近年来的发展,GIS的应用形式已从最初单纯的可视化应用过渡为集合分析、模拟、预测等多位一体的复杂应用,功能也提升为对多时期的地理信息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比较,将数据收集、空间分析和决策过程统一打包的应用。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新型施工技术有哪些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新型施工技术有哪些水利工程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不断涌现,为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以及增强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一些新型施工技术。
一、预应力锚固技术预应力锚固技术是一项在水利工程中应用广泛的新型技术。
它是通过对预应力锚杆或锚索的张拉,使其预先承受一定的拉力,从而对被锚固的结构物施加主动的约束力,改善其受力状态,增强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这项技术具有多方面的优点。
首先,它能够有效地控制建筑物的变形,减少裂缝的产生,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
其次,预应力锚固可以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进行灵活设计,适应性强。
再者,它能够显著提高工程的承载能力,尤其在处理边坡稳定、大坝加固等方面效果显著。
在实际施工中,预应力锚固技术需要精确的设计计算和严格的施工控制。
施工人员需要准确确定锚固的位置、角度和深度,以及预应力的大小和施加方式,以确保锚固效果达到预期。
二、混凝土碾压技术混凝土碾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与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技术相比,混凝土碾压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成本低、质量好等优点。
在混凝土碾压施工中,通常使用的是干硬性混凝土。
这种混凝土的坍落度小,含水量低,通过大型振动碾压机械对其进行碾压,使其达到密实的状态。
混凝土碾压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大坝、围堰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还可以用于渠道衬砌、护坡等工程。
为了保证混凝土碾压施工的质量,需要对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的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
同时,施工过程中的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层间结合等因素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三、滑膜施工技术滑膜施工技术是一种高效、先进的混凝土施工技术,适用于高耸结构和薄壁结构的施工。
在水利工程中,常用于大坝、闸墩等部位的施工。
GIS技术及其在水文学和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

GIS技术及其在水文学和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内涵,接着分析了GIS技术及其在水文学和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GIS技术;水文学;水资源管理;应用引言:近年来,GIS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其适用范围也在逐步拓宽,由于GIS技术自身具备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实力,对水资源领域的应用条件也逐步完善了起来,其技术上的拓展也使其在地方水资源计划与管理、水情预测与水文科研中的运用变为了实际。
1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内涵地质学家在对水文地质展开深入研究时,因为收集到的信息很多,而且各种信息之间的成分关系比较复杂,所以其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GIS为地质学家开展水文地质工作带来了很大便利。
GIS能对地质学家想要研究领域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数据分析,这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地质研究工作效率。
此外,GIS还可以将经过解析后的资料以图片的方式呈现在地质学家面前,方便他们进行研究。
地质学家利用GIS能保证获得的资料的正确性。
总体而言,GIS为开展水文地质工作提供了很大便利。
2GIS技术及其在水文学和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分析2.1水文预报活动中的应用GIS技术在水文预报活动中有着不错的应用效果,该技术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和归纳能力,可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挖掘出数据背后的价值,全面采集水文信息,为水文预测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水文资源并不是一成不变,其具有动态波动性,需要通过实时监测数据来预估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而准确的预测就必须有完整水文资料的支持。
在水文预报活动中引入GIS技术,有利于保证模型参数的准确性,获取更为精准的水文信息数据,以便于创建科学的水文模型,保证水文预报结果的精确性。
基于GIS技术,已经逐步完善了智慧防汛系统,可有效监测河流,预测水库洪水,进一步提升了水文水资源工作质量。
2.2供水管网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在供水管网信息管理中可应用GIS技术,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供水工程管网设计方案。
GIS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展望

GIS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展望水利水电工程多数较为庞大而复杂。
如何采用科学有效的设计方法以提高设计效率,怎样直观清晰地描述复杂工程建设的施工动态过程,是提高工程设计和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关键。
因此,寻求新的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成为必然趋势。
GIS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地学空间数据与计算机相结合的新型空间信息技术,它把现实世界中对象的空间位置和相关属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满足用户对空间信息的管理,并借助其特有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可视化表达,进行各种辅助决策。
一、GIS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综述将GIS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以信息的数字化、直观化、可视化为出发点,可以将复杂施工过程用动画图像形象地描绘出来,为全面、准确、快速地分析掌握工程施工全过程提供有力的分析工具,实现工程信息的高效应用与科学管理,以及设计成果的可视化表达,进而为决策与设计人员提供直观形象的信息支持。
这给施工组织设计与决策提供了一个科学简便、形象直观的可视化分析手段,有助于推动水利水电设计工作的智能化、现代化发展,极大地提高工程设计与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促进工程设计界的“设计革命”。
1.GIS应用于施工导截流三维动态可视化采用GIS软件系统与其他平台结合的模式中集成模式与扩展连接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发施工导截流三维动态可视化仿真系统。
将水文实时数据库和大坝施工实时数据库等数据库存放在GIS平台的表Table 中,通过Windows的DDE技术将数据传递给调洪演算、日径流模拟、导流实时风险率计算等模块,这些模块用VC++、VB等平台开发16,模拟所得数据再传回GIS平台,以图形、报表的形式输出。
GIS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和图形显示输出能力在这种开发模式中得到了充分利用。
数据在GIS平台和VC++、VB等平台间简便迅速地传递,保证了系统开发环境的协调统一。
通过系统分解,对各子系统分别进行仿真计算和图形建模,形成初始图形数据库。
各子系统的图形在GIS中以主题地图Theme的形式分层存放,图形有其对应的属性AttributesofTable 与之对应,图形与属性信息具有一一对应的联系。
地理信息系统在水利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水利中的应用李纪人摘要 GIS具有数据存储、查询、统计、图形显示、分析、模拟、决策和预测等功能,在水利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可谓水利现代化的“火车头”。
关键词 GIS 水利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通常泛指用于获取、储存、查询、综合、处理、分析、显示和应用地理空间数据及其与之相关信息的计算机系统。
它把空间的逻辑思维延伸到了形象思维。
水利部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它在水利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GIS 在水利信息化也就是水利现代化中起着并将继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GIS在防洪减灾方面的应用1.防汛决策支持系统或信息管理系统的平台在国家防汛指挥系统总体设计框架下,各流域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防汛决策支持系统或防汛信息管理系统都以GIS为平台。
GIS在这些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空间数据管理,包括查询、检索、更新和维护;(2)利用空间分析能力为防汛指挥决策提供辅助支持;(3)为各类应用模型提供数据;(4)优化模型参数;(5)预报预测;(6)防汛信息及决策方案的可视化表达。
2.灾情评估在灾情评估中,GIS是主角,它发挥的主要作用是:(1)基础背景数据(包括地理、社会、经济)的管理;(2)空间和属性数据查询、检索、统计和显示的基础;(3)洪水演进的基础平台;(4)灾情数据的提取和分析;(5)灾情的可视化表达;(6)辅助决策的工具(行蓄洪区应用、抢险救灾物资储运、避险、迁安等)。
目前洪涝灾害的监测评估业务运行系统已在水利部遥感技术应用中心投入运行。
3.洪涝灾害风险分析与区划采用GIS技术,是进行洪涝灾害风险分析与区划的有效手段。
GIS发挥的作用有:(1)多源、多尺度数据的管理;(2)空间数据的叠加与综合处理;(3)图形处理的特殊功能。
4.城市防洪GIS在城市防洪中发挥的作用更多更大,目前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积水、退水的预报预测;(2)现有排水设施(排水管网、泵站等)信息的管理;(3)排水设施的规划与设计;(4)城市绿地(透水面积)的面积与位置的规划;(5)暴雨时空特征分析(4DGIS);(6)以街道为统计单元和以街区为空间单元的社会经济数据空间展布;(7)暴雨分布及积水街道分布的可视化显示;(8)高分辨率、多层次、多源和更新频繁的数据的存储、维护和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新型施工技术有哪些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新型施工技术有哪些水利工程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水资源的合理调配、防洪抗旱以及能源供应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为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以及保障工程的可持续性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混凝土碾压技术混凝土碾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筑坝技术,它通过对大面积干硬性混凝土进行碾压,从而达到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强度的目的。
与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技术相比,混凝土碾压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成本低、质量稳定等优点。
在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自卸汽车将混凝土运输至施工现场,然后使用推土机或平仓机将混凝土铺平,再使用振动碾进行碾压。
振动碾的重量一般在 10 吨左右,碾压次数根据混凝土的厚度和设计要求确定。
混凝土碾压技术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如大坝、围堰等,能够有效地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二、预应力锚固技术预应力锚固技术是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施工技术。
它通过对锚杆或锚索施加预应力,将建筑物或岩体锚固在稳定的地层中,从而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预应力锚固技术具有适应性强、施工简便、效果显著等优点。
在水利工程中,预应力锚固技术广泛应用于大坝加固、边坡治理、地下洞室支护等方面。
施工时,首先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锚固的位置和深度,然后钻孔、安装锚杆或锚索、施加预应力、进行锚固段的灌浆等工序。
预应力锚固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建筑物的变形和位移,提高工程的抗震能力和抗滑稳定性。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是一种集计算机技术、测绘技术、遥感技术和地理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GIS 技术可以用于地形测绘、地质勘察、工程规划、施工管理等方面。
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地理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能够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和决策支持。
例如,在大坝选址时,可以利用 GIS 技术对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资源分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选择最优的坝址方案。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GIS在自然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GIS在自然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于获取和管理以及分析地理信息的技术。
GIS在自然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全面和精确地了解自然环境,并且帮助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更好地管理和保护资源。
GIS在自然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广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野生动植物调查野生动植物调查是保护自然资源的第一步,GIS可以帮助科学家定位物种的分布区域,分析物种栖息地的特点和环境要求,预测物种的潜在分布区域以及探测最佳保护区域。
GIS技术可以对各种基础图层数据进行精细化处理,提供高精度的区域呈现,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物种的生境进行分析,为物种保护和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土地利用调查GIS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可以帮助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更好地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了解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GIS技术可以通过多源数据的融合,建立土地利用类型分类模型,实现更针对性的土地利用状况分析,可以评估土地利用决策的效果,同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
三、地质矿产调查GIS在地质矿产调查中的应用,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揭示矿产资源分布范围、矿产类型和矿产量,为矿产资源利用提供科学的基础信息支持。
GIS技术在地质矿产调查方面主要包括影像分析、地理信息提取、数字地形数据处理等方面。
通过分析和整合不同来源的数据,可以制作出更准确、更详细的地质图,有助于科学家更深入地研究矿床的特点和分布规律,为资源管理和利用提供更多的信息基础。
四、水利资源调查GIS在水利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主要针对水资源的分布、量和水质等问题,可以帮助科学家和决策者更好地进行水资源管理。
GIS技术可以对地表水、地下水、水库、水文站等各类水源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监测数据和预测模型。
这些数据和模型可以辅助决策者进行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并且为应急响应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
综上所述,GIS在自然资源调查方面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可以对各种自然资源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和处理,为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地理信息在智慧水利中的作用

地理信息在智慧水利中的作用在智慧水利中,地理信息系统(GIS)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主要作用如下:
1. 资源管理:GIS可以帮助水利部门管理和跟踪水资源的分布、质量、数量以及使用情况。
通过GIS可以对水源的类型、流量和水质进行监测和管理,以更好地分配和保护水资源。
2. 预测和预警:通过收集、分析和展示大量的气象、水文和水资源数据,GIS可以为水利工作人员提供准确的预测和预警,并在需要时提供及时的呼应和调整。
3. 城市规划:GIS可以帮助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研究城市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分配,从而更好地规划城市用水和应对城市水资源的需求。
4. 环境监测:GIS可以实现对水和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污染源,定位重点区域和提供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保护水质量和人类健康。
5. 灾害预防:通过GIS可以建立系统化的防洪、排涝和水资源调节体系,提前预测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并采取必要的响应措施。
综上所述,GIS在智慧水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水利部门提供了一种更为高效、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方式。
浅谈GIS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浅谈GIS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1.浙江河口海岸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16;2.中国四季青服装交易中心建设指挥部,浙江杭州 310019)摘要:将GIS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是以现代化促进水利信息化的有效途径。
以GIS的空间数据信息的查询、分析功能,及信息可视化功能为出发点,结合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难点,介绍了GIS在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技术运用。
考虑目前诸多CAD等数据格式,提出了建立与GIS兼容的数据格式的技术要求。
关键词:GIS技术;水利工程;信息化中图分类号:TV6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1-0009-02The Application of GIS Technology in Hydrau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Yin Jiaguang,Xu YinguangAbstract: GIS technology ,which can be used i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the water conservancy. This paper starts with GIS spatial data to information query, analysis, and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After talking about the difficulities in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the author introduc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GIS in water technology. Having been considered a number of CAD data format, he proposed the establishment of GIS-compatible with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data formats.Key words: GIS technology;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information1 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由计算机系统、地理数据和用户组成的,通过利用数据的空间属性,实现了图形与数据的结合。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有哪些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有哪些水利工程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水资源的合理调配、防洪减灾以及农业灌溉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一、信息化在水利工程项目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在项目规划阶段,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的运用,能够对水利工程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水文等信息进行精准采集和分析。
通过 GIS 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管理人员可以直观地了解工程区域的地理环境,为项目的选址、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在水库建设的规划中,利用 GIS 可以对库区的流域面积、库容、淹没范围等进行精确计算和模拟,从而优化水库的设计方案。
同时,CAD 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普及,使得设计人员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工程图纸的绘制和修改,提高设计的精度和效率。
二、信息化在水利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应用传统的水利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往往依赖于人工制定的进度计划和定期的现场检查,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实时掌握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
而信息化技术的引入,为项目进度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项目管理软件如 Primavera P6、Microsoft Project 等,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制定详细的项目进度计划,并将任务分解到具体的工作包和责任人。
通过这些软件,还能够实时跟踪项目的进度,对比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之间的差异,及时发现并解决进度延误的问题。
此外,利用物联网技术,在施工现场安装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可以实时采集施工设备的运行状态、施工人员的工作情况等信息,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管理平台。
管理人员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能够及时调整施工资源的配置,确保项目按照预定的进度顺利推进。
三、信息化在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质量管理是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信息化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质量检测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方面。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智能化技术应用有哪些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智能化技术应用有哪些水利工程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水资源的合理调配、防洪抗旱以及能源供应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效率和安全性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智能监测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对工程结构、水文水质等方面的实时监测至关重要。
智能监测技术通过传感器、物联网等手段,实现了对水利工程全方位、多层次的监测。
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可以实时获取水利工程中各种物理量的数据,如水位、流量、压力、温度等。
这些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经过分析和处理,为工程的运行和管理提供准确的依据。
物联网技术则将各类传感器连接成一个网络,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
通过物联网,工作人员可以远程监控水利工程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如,在大坝的建设中,通过在坝体内部安装智能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坝体的变形、应力等情况,为大坝的安全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在河道的监测中,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掌握河道的水位、流速等信息,为防洪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
二、智能建模与仿真技术水利工程建设往往涉及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结构,智能建模与仿真技术为工程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三维建模技术,可以构建水利工程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地质结构等模型。
在此基础上,结合水文数据和工程设计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和仿真分析。
仿真分析可以预测水利工程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效果,如洪水演进、水流运动、泥沙淤积等。
这有助于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工程建设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例如,在水库的设计中,通过仿真分析可以确定水库的最佳库容、泄洪设施的规模和位置等,提高水库的防洪和兴利能力。
在河道整治工程中,仿真技术可以模拟河道整治后的水流变化,评估整治方案的效果,为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智能施工技术智能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信息化技术在水利行业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信息化技术在水利行业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因为我们国家在水利的行业中对信息化的运用,所以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化的技术已经成为了我国水利行业进行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方式,信息化技术对我国的水利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下,按照现有的研究资料,对水利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情况,本人结合对信息化技术的认识及水利行业的发展现状,阐述了信息化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信息技术;水利工程;应用;发展前景二、我国水利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在新时期下,我国的计算机的信息的技术在每个行业都有着体现,信息化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促进传统的产业技术的更新和行业技术的进步,同时还能促进在国民经。
我们指的水利信息化就是要对现代的信息技术加以利用,并且对其进行深入的开发和广泛的利用,以对信息的交流和资源的共享起到利用的作用,同时还能实现各类的水利信息,并且还能够其处理数字化和网络化以及集成化和智能化,整体的提高水利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水利作为农业的命脉,是我国的经济建设的基础。
水利现代化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还有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水利信息化是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目前,水利信息化已经得到了发展。
表现在实现了各种水利的基础信息的遥感和遥测以及信息的快速的传输还有处理。
三、现代信息化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以及发展前景所谓水利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包括水利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处理,全面提升水利事业活动的效率和效能(一)网络化技术应用发展信息化背景下,水利技术应用最突出的特点是络技术运用水平是衡量信息化的依据之一,在水利技术中的应用也是如此。
水利技术中网络技术的加入可以很好的为水利事业提供气象、生态信息,同时反应水情、旱情等情况,它的使用有利于水利技术在应用中的信息传输、分享,同时也为相应的信息管理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现阶段,网络在水利技术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水利工作良好运转的重要前提,也是进行水利信息采集、处理的主要手段。
水利工程中的创新技术与应用研究

水利工程中的创新技术与应用研究水利工程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系列创新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解决水利工程中的难题、提高工程效益和保障水资源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一、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水利工程领域的重要创新手段。
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的集成应用,为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了全面、准确的空间数据和信息。
通过 GIS 可以对水利工程所涉及的地理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对水资源、地形地貌、水利设施等的可视化管理。
GPS 则能够精确获取工程测量数据,为工程建设提供高精度的定位服务。
RS 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面积的地表信息,用于水资源监测、水土流失评估等。
此外,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也是一大创新。
该系统可以实现对水利工程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预警。
同时,信息化管理系统还能够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新材料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为水利工程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
高性能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和良好的抗渗性能,能够有效延长水利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由于其轻质、高强、耐腐蚀等优点,也逐渐在水利工程中得到应用,例如用于加固水工结构、制作新型管道等。
新型防水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也解决了水利工程中的防水难题。
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和施工便利性,能够提高水利工程的防水效果,减少渗漏损失。
三、智能监测与检测技术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离不开有效的监测和检测。
智能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使得对水利工程结构和运行参数的监测更加精确和实时。
例如,应变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可以实时采集工程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情况,为工程安全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水利工程测绘中GIS的应用

水利工程测绘中GIS的应用水利工程测绘中GIS的应用【摘要】GIS其实就是一种地理信息系统,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测绘仪器的自动化与数字化开展,该技术在测绘工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文章就GIS进行介绍,并在此根底上,就水利工程中GIS的应用进行详细地论述。
【关键词】水利工程;GIS;测绘;应用GIS is a kind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in recent years,with the constant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automation and digit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struments,the technology also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GIS,and on this basis,the application of GIS in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is discussed in detail.Keywords: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GIS;Surveying and mapping;application一、GIS的简述GIS即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属于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由计算机科学技术、地理学、遥感学以及地图学等相关知识结合形成的,主要用于地理数据的输入、分析、存储、显示以及查询等一种计算机系统。
GIS是在计算机的根底上所形成的一种工具,可到达分析与处理空间信息的目的,相对于其他的信息系统而言,GIS可对空间信息存储管理进行有效的分析。
GIS在水利水电的应用

GIS在水利水电的应用摘要:GIS技术是近年来不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信息技术。
搭载虚拟现实技术和空间分析功能,通过把现实世界中物体的空间位置和相关属性有机结合,提供技术支持。
目前,GIS技术的广泛应用,在节水行业也普遍施行,得到了大步的发展,包括节水与检查、节水工程规划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利建设等。
基于GIS技术的水资源管理和水电规划空间决策系统的开发在建设转换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利用GIS技术开发复杂项目的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在视觉表现方面非常实用,效果很好。
关键词:GIS技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的所有生活都致力于与互联网等先进技术相连接。
中国有很多工程项目,每个项目都能为国家带来相应的利益。
如果能将先进的技术成果有效地运用到项目建设中,将大大提高项目质量,缩短项目竣工时间。
在工程建设中,工程勘察提供数据,为整个施工过程奠定基础。
现阶段常用的工程测量技术是为工程测量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的GIS技术。
一.GIS技术简介GIS的使用大部分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以及相关的网络设施通讯的信息系统网上的,会解决大部分的与空间信息相关的数据的获取和处理问题等。
主要研究目标是位置、条件、趋势、模式。
GIS 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GIS 大部分数据的获取是基于系统定位基础之上的,包括地理或空间信息以及所有其他与位置相关的属性,这对于时空分析尤为重要。
GIS的优势在于可以集地理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三维可视化和输出于一体,具有空间分析、预测和决策支持的能力。
GIS技术在水电节水工程中的应用,利用空间分析和可视化的优势,方便建设和管理,大大提高了项目运行的准确性和效率。
例如,GIS技术的计算能力相对较弱,精细化的模型仍然存在缺陷。
随着GIS研究的不断深入,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相互借鉴,克服单一GIS技术的不足。
与RS(Remote Sense,GIS)、BIM等技术协同应用将成为未来趋势。
“3S”技术的定义、特点及应用

3S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技术GIS、以及全球定位技术GPS的统称。
“3S” 技术在水利行业中广泛地应用于水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管理、旱情监测、灌溉面积监测与规划、水环境评估、防洪减灾、水土保持、河口与河道及河势演变动态监测、水利工程选址、水库库容与湖泊动态变化监测、水库移民等方面的工作。
1全球定位技术全球定位技术拥有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执行操作简便、测站间无需通视、可提供三维坐标、功能多、应用广和抗干扰性强、保密好的特点,可应用于规划设计中工程测量、水文地质测量等,在防洪减灾、水资源信息实施控制、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2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泛指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或事物的技术。
一般意义上指空对地的遥感,相比传统的观测方法,遥感具有以下特点:1、观测范围大,综合、宏观,2、信息量大,手段多技术先进,3、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可动态监测。
常用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主要用来实现数据显示、格式转换、数据预处理、光谱分析、图像分析、GIS分析和三维可视化分析等主要功能。
利用遥感技术分析,可全面理清土地利用现状、河流水系现状、工程建设现状等,同时进行数据处理,规划分析。
3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软硬件平台支撑下,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地球表面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一种特定的空间信息系统。
其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采集。
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信息的能力,具有空间性和动态性,2、有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芳芳,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3、能以快速、精确、综合地对复杂的地理系统进行空间定为和过程动态分析。
一般由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地理空间数据和开发、管理系统四部分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IS 在水利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对地理环境有关问题分析和研究的一门学科。
它利用计算机建立地理数据库,将地理环境的各种要素(包括他们的地理空间分布状况和所具有的属性数据)进行存储,开发各种分析处理功能,建立有效的数据管理系统,通过对多要素的综合分析,方便快速的获取信息,满足应用和研究的需要,并能以图形和数据的方式表达结果。
地理信息系统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空间系统直观描述功能:地理信息系统是现实世界的计算机模型。
它采用点、线、面的方式模拟客观现实世界,同时它把特征数据与现实世界联系在一起。
利用空间信息来说明对象在现实世界中所处的位置,利用专题属性信息来描述对象在现实世界中的状态。
⑵空间分析功能;空间分析功能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其他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它通过空间数据的叠加分析、建立缓冲区、特征提取等空间操作功能,为用户提供大量空间分析成果。
⑶数据管理功能: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它不但能管理空间数据,而且能有效地管理属性数据,实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统一管理,⑷属性数据的空间显示功能: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把属性信息以空间分布图、图表的形式在地理图形上动态地表现出来。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个获取、存储、编辑、处理、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技术是一类军民两用技术,广泛用于航空航天、资源、环境、通信、水利、农业和军事领域。
专家说,世界上75%到80%的信息都与地理空间位置有关。
作为“数字地球”的骨架支撑技术之一,地理信息系统关系到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
我国水资源短缺,而且分布极不均匀。
同时由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保护不力,因此在资源性缺水的同时又加上水质性缺水,水资源严重短缺又存在有水资源浪费。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水资源的管理工作已经被赋上了维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性重任。
由此也决定了必须用现代化的手段,实现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技术来对水资源进行监控管理,才能解决好资源水利中的诸多复杂问题,这也为GIS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
目前,GIS技术在国内水资源管理中的实际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应用中还存在着深度和广度上的局限性,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对GIS技术能为水管理所提供的作用还没有深入的了解,对于适合国内水管理现状的GIS技术作用范围没有具体的研究成果。
目前我们参照国内外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水管理的实例,基于区域水资源评价管理整个工作的特点,初步开发了支持安阳市基于GIS技术的水资源评价管理系统,其技术应用侧重点主要在于拓展数据调查的广度和深度,为下一步进行水资源管理和规划的深入分析提供条件和可能。
水资源信息的面非常广。
有水文气象,地理,地质,水质,水利工程,水处理工程,各行各业与生活需水量等等.所以这些数据既有历史的,又有实时或现状的,从性质上决定了其多源,多时相,多种类和动态这几个基本特征。
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发挥了从时间,空间上了解水资源的现状与变化,通过模拟可视化直观地表示水资源状况,有助于让研究人员和决策人员了解水资源的变化规律,通过信息处理和分析,提供管理的基础信息与手段,完善水资源信息的管理与更新,实现数据共享。
(1)地下水地理信息系统以地区水资源总开发量最大为优化目标,以人工开发利用水资源量为决策变量,以地下水位为状态变量,将水资源系统的模拟模型作为约束条件集,嵌入到水资源系统的优化模型中,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量化模型。
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量化模型为核心,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开发出城市水资源管理系统。
该系统利用集成技术将多个应用软件的功能模块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以邯郸市为例完成了对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量化模拟、优化计算和科学管理。
地表水与地下水模拟地表水模拟包括对地表水体如湖泊、河流等降水一径流关系的描述。
降水一径流模拟需要众多参数来描述局部的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等。
GIS的数据编辑和处理功能可有效快捷地处理流域的特征参数。
其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可以将流域内所有的特征用图形充分地显示出来。
GIs在地下水模拟分析中的用途主要是模型输入数据的准备,地下水模型的有限元格网设计,模拟结果的可视化分析及最终结果的输出。
区域水资源评价管理的目的在于了解水资源量的分布、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水污染状况等,以达到调控人类自身活动,高效用水,防止水资源破坏,从而保护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水资源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与决策活动。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GIS技术的进步,带来了科学决策和管理信息的新方法,而基于GIS的信息管理技术是当前最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之一。
在水资源规划管理方面,很强的图形显示功能和带有时间维的三维GIS,有利于水文、水资源工作者研究流域或区域的水文空间分布,有助于了解降水、地下水、土壤水等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情况及规律。
地理信息系统以管理大量的空间属性见长,它可以作为空间属性数据的有效管理工具。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管理、分析、处理大容量的空间属性数据,特别是水资源各要素中的应用,解决了水文地质中长期以来存在的数据量和信息量不足的问题。
同时,当前地理信息系统逐渐的低成本趋势、具有实时预报的特点和数据的可持续利用,在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地下水资源系统特点的分析,在系统论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建立了区域地下水富水性评价系统,该系统是基于空间信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决策支持系统,系统的目标是通过对地下水资源动力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其内部要素空间信息的迭置分析,确定富水地段和派生出其它有用信息,为地下水资源评价管理和决策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依据和手段;提高地下水资源管理的水平;促进地下水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对地下水资源系统各子系统及其内部要素进行空间迭置分析,并对不同的研究对象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从而揭示其各子系统的内部联系,确定区域相对富水地段。
(2)非点源污染模拟非点源污染研究需要综合和显示各种空间信息,因而非常适合在GIs支持下进行。
非点源模型与GIS对接能大大简化模拟工作。
由GIs建立的数据库可自动制作模型输入参数和处理时空系列数据、表格和文本信息。
利用GIs 对空间数据的处理能力及模型的模拟能力,可研究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流域水文和水质的影响,为制订满足水环境保护要求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依据。
对于非点源污染模拟而言,分布过程模型和GIs集成应用,可支持和加强所选定流域空间分布处理过程能力,提高对空间变化的认识,减少因空间数据均化而引起的不确定性。
(3)排水系统模拟GIS的网络分析功能可用来分析流域降水一径流特征,描绘流域汇流的等流时线。
利用水文模拟程序结合GIs的网络分析功能可模拟城市区域或农业流域的排水情况,从而对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进行评估。
利用该项功能还可为新建排水系统的设计提供参数。
(4)水环境评价和规划GIS具有叠置分析、包含分析、距离分析、缓冲区分析、三维分析等功能,它们均可用于水环境评价和规划。
如在污染源分析和水源保护区划分中,可利用GIS缓冲区分析功能划定缓冲区,然后将缓冲区与其它信息作叠置分析,以确定受污染源影响或影响水源保护的因素。
基于GIS的流域水资源管理系统设计,建立基于GIS的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能存储和处理流域水文学和社会经济的相关资料,并能提供查询功能。
(2)通过基于GIS的查询和分析,能提供必需的空间信息,为今后水利工程布局提供基础数据。
(3)能为决策机构提供丰富的社会经济信息,为水资源的调配提供依据。
(4)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需求量进行评估和预测。
(5)能对水资源的开发潜力进行分析计算,为合理开发水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6)结合相关的(1)数据录入模块。
用于系统中空间和属性数据的获取与更新。
空间和属性数据可通过键盘、扫描仪及数字化仪等输入设备录入计算机,也可从其它系统直接将数据转入本系统,同时这一模块还提供对数据的适时更改和补充功能。
(2)检索与查询模块。
提供属性-空间的逻辑查询和空间-属性的空间查询功能。
由于GIS系统中数据同地图中点、线、面相对应,这两种操作实际结果是一致的。
数据库的操作能及时反映在地图上,而对地图的操作也能在数据库中表现出来。
(3)统计分析模块。
包括对查询结果的统计分析、对空间分析结果的统计分析以及对水文、土壤、人口、经济等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
统计的范围可由用户自行设定,如通过矩形、圆形或多边形工具来确定范围大小。
同时,这种统计分析功能既可进行一项数据的统计分析,也可对多项数据同时进行统计分析查询,查询结果可通过报表、地图、表格或文字说明的形式打印输出。
(4)空间分析模块。
负责对图形进行地形分析、缓冲区分析、空间叠置分析等操作,并能将分析结果进行汇总,以各种专题图表及统计图表的形式输出。
(5)辅助决策分析模块。
主要包括水量计算模型(如辽河流域项目中使用的IGSM水资源模型)、水质模型(如MIKE 11模型)、水资源供需分析及预测模型、决策支持系统模型等。
以上模型可对一项或多项数据进行预测或评价,从而了解流域或特定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及发展趋势。
同时,通过模型模拟出各个候选方案的实施效果后,可利用决策支持系统模型优化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的最佳方案,为最终的水资源管理和规划决策提供直接的依据。
(6)数据输出模块。
可将统计、分析和决策的结果以文本、报表或图形的形式输出。
GIS技术发展日益成熟,在水资源方面的运用逐渐广泛开来,存储或经系统分析而派生出各种图形文件进行查询,如耕地、渠道、河流水系、水库地形等高线、典型年降水量等随着辽河水资源短缺危机的日益凸现,开发基于流域的综合水资源管理系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开发流域水资源管理系统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水文学、环境学、运筹学等多学科的支持。
在这诸多辅助技术中,GIS由于其高效地处理空间和属性数据的能力,在水资源管理系统的构建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虽然现阶段GIS和水资源管理系统的结合还有着许多不完善之处,但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成熟,这些问题必将得到逐步解决,GIS在流域水资源管理领域中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